1.一诺千金的由来

2.一诺千金的意思

3.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4.成语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一诺千金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5.一诺千金的典故

一诺千金的由来

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成语一诺千金的典故

一诺千金的由来:《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由来: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的旧日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示例:夫人而诚~,更无食言也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近义词:一言为定、季布一诺、言而有信、言必有据?

反义词:食言而肥、空头支票、三反四覆、自食其言?

例句

1、他为人一诺千金,他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办好,你尽可放心。

2、可是口中无戏言,一诺千金,说办就得办。

3、如果你不能一诺千金,你就不能拥有尊严。

4、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一诺千金,刻苦训练。

5、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懂得一诺千金的道理,言出必行。

一诺千金的意思

一诺千金(拼音:yī nuò qiān j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一诺千金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出处: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示例:

1、再有后日特剡之议,得玉求剑,敢萌此心,一诺千金,益深谢臆。

2、料想她性动情移,断无不肯俯就之理。再经邓九公年高有德,出来作这个大媒,姑娘纵然不便一诺千金,一定是两心相印。

成语用法:一诺千金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成语多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寓意:

一诺千金反映的是诚信问题,成语告诉人们,一个人可以没有聪明才智,但不可以没有诚信的品格。一个人可以没有卓越的成就,但不可以有损害诚信的行为。诚信是人格的基础和精髓,是立身之本,是事业之根。

人无信,则无立。所以一诺千金不管是在人们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做人就应该一诺千金,要不然不仅会失去朋友的信任,还有在事业上的也不会有多大成功。说白了就是和诚信有关,不管干什么,人都要讲诚信,只有这样,才能一直向前。

一诺千金造句:

1、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板,而是仁爱负责。

2、方兰一诺千金,答应下的事情从来不会反悔。

3、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4、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

5、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6、我们要做个一诺千金的人,懂得尊严,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季布。

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意思是通过“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就是现在的“一诺千金”。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

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

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治理河东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汉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对汉文帝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汉文帝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汉文帝,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百度百科-季布

成语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一诺千金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一、一诺千金的主人公

“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季布。

季布(生卒年不详),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

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

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

汉惠帝时,官至中郎将。

二、一诺千金的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

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

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叫曹邱,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

曹邱却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对着季布鞠躬作揖:“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

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

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扩展资料

名称一诺千金

拼音yī nuò qiān jīn

含义形容说话算数,很讲信用。

诺:诺言。

近义词一言为定、季布一诺?

1、一言为定

拼音:yi yan wei ding ,

释义: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改变。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2、季布一诺

拼音:jì bù yí nuò?

释义: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例句:承诺给别人的事情,就要季布一诺,这样才够有诚信!

一诺千金的典故

一诺千金的典故为: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怒愤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

幸好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任侠”闻名。此人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处境,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还封他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为河东太守。

当时,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偏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皇亲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给季布认识。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他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

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想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立刻露出厌恶的神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觉得曹丘生说得很有道理,顿时不再讨厌他,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

反义词: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ér wú xìn,意思是指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出自《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刘绍棠嘻嘻《蒲柳人家》:“整儿哥~,他说过心甘情愿把咱俩配成夫妻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教人道眼里有珍,你可休言而无信。”

《警世通言.卷二十三.乐小舍?生觅偶》:说犹未毕,只见乐和睁开双眼道:”岳翁休要言而无信!“跳起身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

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后来见银元局委了唐二乱子,不免去找折奏师爷责其言而无信。折奏师爷有冤没处伸,于是来问东家。此时湍制台又不便说是姨太太所为,只得含糊其词,遮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