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中,有不少好汉都打过虎,但为何只有武松打虎广为流传?

2.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3.《让子弹飞中》张麻子的话: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后一句是什么?

4.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王氏贵族下一句

5.宋江用70多个兄弟的性命,换来一个楚州安抚使,这官到底有多大?

《水浒传》中,有不少好汉都打过虎,但为何只有武松打虎广为流传?

落草为寇下一句是什么-落草为寇是褒义吗

因为武松是牛皮吹大了,硬着头皮去打的虎。一是他吹嘘自己酒量大,二是不信任店家,觉得店家想要图他住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是一个低自我价值感的人,从小父母双亡,和哥哥一起被人欺负所致。其他英雄打虎,那是主动打虎,而武松是没办法才打虎,作者意在警醒大家要培养心智健全的孩子,否则风险太大.

看到这个打虎英雄的题目,我倒是想起了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拉面哥!

山东拉面哥一火,把全国各地的“妖魔鬼怪”都给惊动了,一时间能吃上碗“拉面”成了 时尚 ,各路高人也各显神通,齐聚山东小乡村,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西游记》再现。

草草看了几个视频,有孙悟空,有济公,有圣斗士,还有矬地蹦……有卖身葬父的,有表演魔术的,有表白堵路的,还有专门跑去爬树的……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就要产生疑问了,拉面卖三块钱一碗的,并非只有山东拉面哥这一家,为什么这一家突然就火了呢?

就像我们题目问的那样,打虎好汉那么多,怎么就武松火了呢?

一、

整部《水浒传》中,跟打虎沾上边的好汉,可不止武松一个,草草数了一下,至少有五个人跟打虎有关系:

分别是打虎将李忠,打虎英雄武松,打虎猎户解珍和解宝,还有打虎王者李逵!

先说李忠,人家的打虎将称呼可是早就有的,当初在孙二娘包子铺,武松都不敢以打虎将自称,而施耐庵老爷子给的解释是:

但实际上李忠本领并不强,也没有打过虎,之所以有打虎将这个绰号是因为“李忠祖是霸陵生”。而霸陵生是特指李将军李广,在《史记》中,曾经记载李广射杀老虎的经历,所以作为李将军的后人李忠,继承了打虎将名号。

虽然顶着打虎世家的招牌,但李忠自己实在不争气,既没有打虎的勇气,也没有打虎的决心,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去找老虎打,而是选择了街头卖艺。

所以,以上五位,由于李忠只是徒有名号,从没有打虎实践过,故在打虎红人中第一个被淘汰。

剩下的四位中,解珍和解宝这哥俩可是专业选手,打虎是人家的独门绝技。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要用你的兴趣去挑战人家的专业!作为登州第一猎户,这俩人不仅打虎,甚至还把如何打虎给专业化、流程化、规范化了。

还有李逵,人家可以一口气宰了四只老虎,跟武松打一只虎都弄得筋疲力尽不同,李逵几乎是毫不费力,打完虎都不带喘一下的。

二、

那就奇了怪了,为什么打虎世家没红,专业猎虎的没红,一口气杀虎最多的没红,偏偏武松红了呢?

武松本来就是个小混混,读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天天想着当班级老大,招是惹非。学业荒废了以后,开始混 社会 ,今天砸了李家的窗户,明天偷了王家的鸡,最终不慎打伤了人,逃了。

还是柴大官人觉得他是可造之材,把他养在了府上,当然,宋江那时候也打了阎婆惜,也是被柴大官人养在了府上。

有一天宋江喝多了,半夜上厕所,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踩到了炭火上。结果火星子溅到了正在那里烤火的武松脸上,武松这暴脾气,挑起来一把拎起宋江就要打:

若不是柴大官人及时前来制止,宋江说不定以后就上不了梁山了,而武松这么猛,让宋江也吃了一惊,俩人就此结拜了兄弟。

其实到这时候,武松能拿得出手的名号,也就是宋江的拜把子兄弟,虽然日后看相当牛叉。但在当时,宋江不过是个戴罪潜逃的犯,跟犯拜把子,并不是多么光彩的事。

所以,武松从来不会拿这个身份来介绍自己,即使后来上了梁山也是如此。因为不久后他搞清楚了,自己当年打的那个人并没,也就是说自己本无罪。哎呀,这个拜把子拜亏了,怀着这个念头,跟拜把子大哥宋江辞别后,武松决定回家。

而真正让武松名扬天下的事迹,就是随后的景阳冈打虎,正是这次经历才开启了武松跌宕起伏的人生。

三、

那么,武松的这次打虎,跟其他人打虎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来讲,除去李忠这个世袭的打虎将,武松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打虎的人。大家也清楚,排第一跟排第二的区别,人们往往只会记住第一名,而不会记得第二名。

第一个敢自爆丑样相亲的,那叫凤姐,第二个这样爆丑样相亲的,那叫小丑;第一个夺得奥运金牌的,那是许海峰,第二个夺得金牌的,我不知道;第一个穿大衣唱歌的,那是大衣哥,第二个穿大衣唱歌的,我也不知道叫啥。

再有就是地方上的宣传了,像春晚上宋丹丹讲话了,那时候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阳谷县终于抓到这一次宣传的机会,不仅四抬大轿抬着武松游街,还当着众位乡亲们的面给武松一大笔奖金。县长也亲自出马给武松敬酒,并且像对待丁真一样,给武松提供了一个铁饭碗,阳谷县刑侦大队大队长职务,副科级,一时间整个阳谷县到处都在盛传武松打虎的英勇事迹。

阳谷县衙门的文书,也是对武松一顿采访,询问武松打虎的心路历程。并大肆宣传,包括武松面对老虎时想到的是这只老虎害了多少猎户,自己的生命算什么,今天一定要为民除害等等。

就这样,武松迅速被塑造成了打虎英雄,景阳冈也摇身一变成了阳谷县5A级景区。武松打虎处的那棵歪脖子树也被保护起来,周围围着一群画家,很多游客排队准备扮成武松打虎的样子画画。

三碗不过岗酒楼也成了阳谷县最火的酒楼,很多人慕名前来,一定要尝尝这打虎酒……

四、

当然,大家也清楚,靠一时网红所带动的经济效应,很快就会消亡的。所以没多久,大家也就不再关注景阳冈,也不再喝打虎酒,更不怎么关注武松了。

这时候,作为武松来说,该咋办呢?

这就要吸取大衣哥的经验了,要知道,当年在《星光大道》出名的草根明星并非大衣哥一个。还有什么草帽姐、王二妮、旭日阳刚、阿宝等,可是,现在还活跃在流量池里的估计只有一个大衣哥了。

这其中就能看出大衣哥的聪明之处了,一方面是自己在有意无意的宣传,另一方面则是身边人帮着他宣传,想不高调都难。

所以,武松也清楚,自己的打虎英雄名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的。即使是孙悟空,遇到不清楚自己的妖魔鬼怪,也是会重复一遍:

武松所采取的策略就是这种策略,在醉打蒋门神的时候,他可是三次重复自己的身份,比如一开始先跟施恩说:

这太厉害了,在害了三个月疟疾之后,还是醉酒状态下,竟然三拳两脚就打了老虎,这也太厉害了吧?

遇到蒋门神,也是同样的一句话:

五、

包括后来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担心以后的说书人没有梗用,专门在墙上留下一句话:

所以,以后的说书人,每每讲到武松大展神威,血溅鸳鸯楼后,总会意味深长地拍一下桌子,作为终结词:

所以,除了阳谷县留下了打虎英雄武松的传说外,还有孟州也在流传打虎英雄武松拳打蒋门神,以及血溅鸳鸯楼的传说,通过各种说书人的传播,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我们再看解珍和解宝是怎么打虎的:

作为登州第一猎户,这哥俩可是有备而来,是专门响应县衙号召,带着专业装备去打虎的。而且蹲了三天三夜之后,才打老虎,还没有拿到,而是老虎滚到了村霸毛太公家院子里,被人家抢了功,还把前来讨虎的这哥俩给关起来了。

这哥俩后来被人救了,这才里逃生,跑去了梁山落草为寇,这种经历传出去也不太好听。而且地方没有宣传,自己也不好意思宣传,于是这俩打虎英雄就此埋没了。

六、

我们再来看一下李逵,一个人连杀四只虎,怎么也没有落得打虎英雄的名号呢?

实际上李逵连杀四虎,是比武松威风多了,当时他杀虎后下山来,遇到了一群猎户。李逵跟武松一样,告知了他们自己打虎的事迹,当时猎户是不信的:

后来确信是李逵打了虎后,大家也是打算宣传一番的,可是李逵是通缉犯啊,他哪里敢留姓名,所以人家曹太公问他是谁时,他只敢回答个假名:

连施耐庵老爷子都觉得太可惜,写到这里的时候,还作了一首诗:

李逵不敢在民众面前炫耀,回到梁山总可以大肆宣传一下吧,好歹也是杀了四只老虎,在武松面前也能挺挺腰板。

可是李逵是讲了连杀四虎的事,但是众人没法说啊,这可是拿李逵老娘的命换来的,难道大家要庆祝一下李逵杀了四虎(老娘被虎吃了)?

虽说他们都是一群强盗,但是在各自的老娘上面,还是不能,也不敢这样放肆啊!

就算是日后李逵面对武松时,还觉得憋屈,但他也毫无办法。你都不好意思提这事,回家背老娘来享福,结果半路上被老虎吃了,你咋说,有脸宣传吗?

而且,江湖上也没有任何传说说李逵打了四虎啊,顶多会说是一个叫张大胆的人杀了四虎。官府没有宣传,自己没脸宣传,知情人也不好宣传,况且李逵打虎是有备而来,带着朴刀,利用地形优势杀的四虎,跟武松后来的赤手空拳还是不一样的。

就这样,武松打虎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而其他的打虎好汉们,逐渐被人遗忘,打虎英雄名号也就非武松莫属了。

后世人们给续了一部《后水浒传》,看淡一切的武松已经出家当了和尚,柴进等人前往探望他,曾经提到了他的英勇打虎事迹,没曾想武松笑笑:

这一点上,拉面哥仿佛比武松看得远,前几天他都被逼得躲起来,电话也不接,人也不露面。是啊,这一切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即使这么多人还有地方也在大肆宣传,而他不过就是想卖碗面而已……

《水浒传》中,不少好汉都打过虎,比如李逵杀四虎,解珍、解宝兄弟俩猎虎,还有武松打虎等情节,但相对来说,这其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流传最广、更为人们乐于谈论。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

一、武松打虎难度更大

李逵杀四虎,数量上要比武松多得多,但李逵当时手里有武器,并且老虎们被宰时完全没有防备,基本都是被李逵先下手为强灭了的;解珍、解宝兄弟俩原本就是专业的捕虎高手,有一套专门应对老虎的方法和工具。武松打虎就不一样了:首先,武松之前没有任何打虎经验,纯属头次与大虫较量;其次,武松的武器一开始就在慌乱中被打折了;第三,武松与老虎的打斗完全靠的个人武力。综合这几点,武松打虎在难度上远远大于前面两例,从而获得了不少关注分值。

二、打虎过程的描写较生动

严格的说,《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并没有打虎的表现,他们用的是机关伤到老虎之后再继续追;李逵打虎的过程则像流水账一样,见一只杀一只,没有太多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武松打虎则不同,从上山后看到榜文,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回去开始,武松一开始就带给读者喜感。遇到老虎后,武松从开始的慌乱,到后来的腾挪躲闪、主动进攻、攻防转换,还有打虎后谢天谢地的心理描写,一个鲜活可爱又勇猛无比的好汉形象深入人心。

三、武松这个人物更受欢迎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武松这个人物极受欢迎,解珍和解宝兄弟就不用说了,他们几乎没什么粉丝。而李逵的粉丝也很多,但不喜欢他的更多,主要原因应该是他伤害无辜太多吧。武松就不一样了,这个人物形象历来是《水浒传》的一个重要代表,其报兄仇、醉打蒋门神、飞云浦大战、血溅鸳鸯楼等故事广为人知,令人着迷,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当然也就备受关注。

我就出生在山东省阳谷县,武松打虎的地点景阳冈就在阳谷县境内。所以我为我们家乡阳谷县出现一位打虎英雄而感到自豪!更为武松打虎的事迹广为流传而感到骄傲!我认为,武松打虎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打出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用两只拳头打了老虎,并没有使用任何兵器,仅从这一点上完全证明了武松的武艺高强。其二是引出了一连串的精彩故事,非常引人注目。比如说,潘金莲毒了武大郎,导致武松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从而又引出了痛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进一步看出了武松的功底和智慧,让人们感觉出武松就是一位武功高强,扫黑除恶的英雄好汉。所以才更加衬托出一个真正的打虎英雄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武松的形象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老百姓都非常需要这样惩恶扬善的英雄好汉。

水浒中打过老虎的人有好几个,有武松景阳冈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解珍解宝打虎等。但是最有名的还是武松打虎。那为何别人打虎没那么大名气,而武松打虎偏偏名气这么大呢?我们逐一分析。

解珍解宝打虎

我国古代有种特殊的职业,叫做猎户,从名字上理解,就是以打猎为生的一群人。梁山上就有两员天罡正将是猎户出身,他们就是解珍解宝兄弟。

解珍解宝兄弟并不是主动去打虎,可能猎户平常也不会去招惹老虎这种大型猛兽,危险系数太高,更多的是打一些危险性低的小型动物。可是当地发生了虎患,于是政府发布捕虎文书,召集猎户去打虎,而且限定了时间,在三日内完不成任务,还会有相应的责罚。

所以解珍解宝打虎,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其实对于猎户来说,打一只老虎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因为猎户打虎的手段很多,比如挖陷坑,射毒箭等,而且猎户们经常团体行动,并不是单独活动。解珍解宝也是这样,两人事先挖了陷坑,安置了药箭,然后就爬到树上躲起来,静静地等老虎上钩。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解珍解宝所谓打虎,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打,而是提前做好埋伏,等老虎主动掉进埋伏里,不需要人去真的打。

事实也是这样,解珍解宝打的老虎,是先掉进埋伏中了药箭,药力的作用使老虎亡。

因此解珍解宝打虎,没什么特别的,毕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李逵沂岭杀四虎

李逵杀虎就比较有意思了,原因是李逵背着老娘回梁山泊,路上老娘口渴了,于是把老娘放下去找水,不曾想老娘被老虎吃了。于是李逵一怒之下,杀了四只老虎。

所以李逵所谓的打虎,其实是杀虎。李逵当时的装备很齐全,手里有朴刀,腰上有腰刀。俗话说,手里有刀,遇事不慌(我自己说的),有两件利刃在手,再加上李逵本身鲁莽的性格,对付老虎对他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李逵杀虎的过程也比较明智,先杀了两只小老虎,没花太大力气,然后用腰刀杀母虎,刀从肛门直捅进去,拔都拔不出来。最后用朴刀砍杀了公虎。

所以李逵杀虎,是借助于武器,而且还是两件利刃。如果是空手的话,我觉得李逵估计得去陪老娘了。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是真正意义的打,是赤手空拳的打。

武松打虎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武器的,本来有一支哨棒,可是不知道那会儿武松是吓蒙圈了还是急火攻心了,一棒子打在了树枝上,把棒子打断了,唯一的武器也坏掉了。所以武松打虎是真正的打,用拳头打。

武松打虎的过程也比较艰难,基本上符合人在生关头爆发出所有潜力的情况,我相信整个打虎的过程,武松脑子都是懵的,求生的本能让他的力量和速度都极具爆发力,再加上武松本身力气就大,砂锅大的拳头照着老虎的天灵盖打,打了七八十下,直打的老虎七窍流血,动弹不得。

书中对这段的描写相当详细,也相当精彩,因为这是人类空手面对猛兽,在力量和体型悬殊极大情况下的一次侥幸胜利。侥幸这个词用在这里一点不为过,虽然武松后期经常吹嘘自己打虎的经历,但是不得不说,武松当时确实是被吓懵了,也确实是九一生。事后武松自己也感觉后怕。

所以为何武松打虎更有名,正是因为武松打虎,是真正意义的打,赤手空拳的打,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打。是普通人类面对猛兽的一次胜利,可以说是改变了人们的常识和认知,也是不可复制的一次胜利。

因此武松打虎值得大书特书,武松也值得被人敬仰膜拜。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关注讨论。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5篇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水浒传》。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有宋江、吴用、卢俊义、公孙胜、关胜等,故事就以他们而展开。

 这一伙好汉啸聚山林、劫富济贫。他们面对朝廷多次进攻也不退缩,都一一将他们打退,还从中收服了许多将领。朝廷面对这支越战越勇的军队一筹莫展。

 有一天,皇帝手下的一个奸臣高俅想出了一个“借刀”的策略,叫皇帝招安他们,然后再让他们攻打那些农民起义军。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就去农民起义军。就说与方腊起义军的战斗吧,宋江的手下将士的、伤的伤、走的走、隐的隐,损失大半,只剩下二十几个人。而剩下的人中,宋江和李逵被奸臣用毒酒毒;卢俊义又被水银毒伤,失足落入水中而亡;吴用、花荣也在宋江和李逵墓碑前自缢而。故事最终以悲惨的结局结束。看这本书时,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为他们的结局而伤心!

 《水浒传》里,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李逵了,他粗中有细、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忠义两全、勇猛无比。说他粗中有细,是因为他做县令时的一次审案。有一次,农民张老告当地的土财主,说他强行夺走了自己的两亩地。当土财主送给李逵几张银票后,李逵就知道肯定是这个财主霸占了张老的地。于是就诈他说:“张老告你说你偷了他四亩地契,你可知罪?”财主中计,急忙说:“哪来四亩?只有两亩。”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李逵立即叫小吏把财主拖出去打一百大板,并归还两亩田地。说李逵忠义两全、勇猛无比,是因为江州劫法场事件。

 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一马当先,冲入敌群,逢人就杀,勇不可挡,为救两位义士,立下汗马功劳。说李逵脾气火爆、直爽率真,是因为他在朝廷招安、诏书送到时,一怒之下,把诏书撕成两半,原因只是因为陈太尉说话不尊重梁山好汉,态度傲慢。诏书上多把梁山好汉比作草寇。李逵不仅撕了诏书,还把钦差大骂了一通:“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你那皇帝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儿,倒要做大!你那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书的官员,尽都杀了!”好在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堂去,李逵这才罢休。

 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对朋友我们不能有福同享、有难不当,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能够患难与共的。曹雪芹有句名言:“万两黄金容易得,之心一个也难求。”同学之间应真心相待,建立永久性的友谊,而不是易破碎的!

 《水浒传》虽然读完了,但书中许多情节令我回味无穷!回味作者精湛的语言,我仿佛置身于梦境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那些梁山英雄们一起经历当时的事情。好啊!这本书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啊!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2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的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3

 “水浒”一词出自《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该诗所述,乃周人始祖古公亶父寻出路初建基业事。古人释此诗,说是古公亶父避狄人之乱而走。乃知《水浒传》所讲,实是众人于黑暗社会中寻求出路之事。一如古公亶父来到岐山,众人聚义梁山,欲开创一片新天地以寄身。然此事成功的方式颇令人心寒:“宋江奏道:‘天帝哀怜臣等忠义,蒙玉帝符牒敕命,封为梁山泊都土地。众将已会于此,有屈难伸,特令戴宗屈万乘之主,亲临水泊,恳告平日衷曲。’”

 好汉们奋斗一生,竟直到后在徽宗梦中才得以找到出路。其中含义,不言而喻:社会如此,活着便无出路可寻。

 林冲被陷害之初是怀着希望的,直至草料场还想着“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却不曾想因高衙内一点色心,高俅要害他至,连陆虞侯也不容他活着。武松起初也相信司法的公正,用口供证明哥哥身的真相,也不曾想到如宋江、张青、施恩般善待他的张都监陷害他并不需要证据。宋江在江州之前坚持不上梁山也是以为自己尚能回到官场,不曾想有黄文炳谋他,一心要他。于是,山神庙中摆起三个人头,鸳鸯楼上题写了八字血书,浔阳江口也确被血染红。鲁智深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杀怎得干净?”乃是看破了这社会已无药可救。但宋江仍要写“望天王降诏早招安。”于是招安,众人十去其八,梁山就此覆灭。这结局其实早有伏笔:“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十节度使出身绿林,后征讨梁山,荆忠横,王文德、韩存保等被擒,与宋江讨方腊何其相似!招安的出路便是如此,即使宋江剿平方腊生还,奸臣还是要他。

 那出路何在?

 公孙胜、燕青、李俊等人的结局似乎指明了出路。隐居山林,出海为王,都能活下来。只是如此活下来已与落草前的生活大异了。阮小七兄弟三人本为温饱而上山,却不曾想会走这十几年波澜壮阔的一遭。征方腊时,两个哥哥不明不白地身,阮小七终也丢了官回石碣村打鱼。循环一番,归于起点,还丧了至亲,这样一来,十几年的奋斗又有何用?徒剩白发渔樵江渚上了。大闹一番后悄然归隐,便是那些幸存者最佳的写照。闹的效果也是难说,朝廷至结尾昏暗依旧,除了从草寇变成忠臣义士、被供着吃冷猪肉,他们还改变了什么?隐逸者看破了,便抛弃了一文不值的名利消失,但这本是他们先前就能做到的,只是原来没看破罢了。

 众人在求生的道路上徘徊,都失了本心。武松从沧州到阳谷县到孟州再到二龙山、梁山,早忘了他当年只想回清河县寻兄长,也再也回不去了。在黑暗的现实中寻出路,心中的路却迷失了。这时,唯有鲁智深拨开迷雾,看清了心中的出路。天孤星孤身一人看破凡尘,留下一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便随潮归去,无处跟寻。众人忙碌于寻现实中的出路,却不知出路只在心中。惟有顿开金枷、扯断玉锁般无视身外之物,才“解使满天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超脱生,遁入空门,方是《水浒传》中唯一真正的出路。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4

 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给予我的启示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理想。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不读《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武松这个人,堂堂七尺大汉,为人忠义,是个典型的侠义之士。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是个相貌丑陋的人,而武松并不嫌弃他的哥哥,在经受了嫂嫂潘金莲的诱惑之后,并不为之动容,反而大大教训了潘金莲可见他是个正直的人。后来得知自己哥哥的讯之后,有知道了其中的原委,便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不就是忠义的表现吗?后武松被押到安平寨,不予钱两给差拨和管营,可见他为人率真,施恩要免了他的100杀威棒时,武松还不同意,后得知施恩的酒店被蒋门神给所夺了去,二话不说,抡起拳头就打蒋门神,这难道就不是侠义的表现吗?

 还有林冲,他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对朝廷忠心耿耿,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后来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才上的梁山,这不就是古代上层被逼造反的典型吗?

 这许许多多的好汉聚集在梁山上,打着替天还道的黄巾旗,理应胜利,可是后来却走向了失败,这是为什么了吗,那就是宋江的过错了。

 宋江在一开始水浒传中写的就是好汉们的榜样,一说到及时雨宋江,便能联想到黑面小三蓝,他散尽家财,接济他人的实际,为人身份中医和孝顺。他的老父亲宋太公叫宋江不要落草梁山泊,宋江因为小幅,于是停了,课后老被留置债搜哦比,才上梁山,后聚集一百单八将,可是宋江一味的要招安,最终是梁山好汉一个个的去,虽不能讲责任全部推给宋江,可是宋江太愚昧了,当时朝廷奸臣当道,皇帝被奸臣蒙蔽了双眼,人有奸臣左右,而宋江、卢俊义等人一味重案追究功名利禄忽略了奸臣当道的情况,走向失败。

 然则为何要接受招安?我认为,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一直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以致气林冲。他一直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5

 《水浒传》由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属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讲述的是大宋仁宗嘉祐年间,洪太尉闯祸龙虎山,放出三十六员天罡星和七十二位地煞星,继而展开引出一百单八将的故事。《水浒传》故事情节的确是情节跌宕起伏,紧密相连,最终结局却是一百单八将英雄好汉的离去,非常凄凉悲惨。

 朝廷招安,虽然有了各种封号,却并未重用他们,但最终他们还是只熟悉战场不熟悉官场,斗不过蔡京、高俅等贼臣。而宋江明知贼臣阴谋,却为了忠义,担心李逵再上梁山而说服其亦饮下药酒。不得不说,他如此了解李逵性格,是一个好的领袖,但是他也替李逵做出了选择。所以宋江是强龙之首虽不及,贼臣之术却也略通一二。

 皇上虽然决定处置贼臣,但被贼臣婉言掩饰,故不加罪。由此可见,宋朝皇帝大多耳根子软,虽然明白事理,却太容易改变。宋朝本身就是一个软弱的朝代,英雄造就时势,时势造就英雄,同样的,时代会影响君主,而君主也将带领朝代,所以宋朝会产生靖康的奇耻大辱,终被元朝所灭亡取代。

 梁山好汉们虽然轰轰烈烈地过了一辈子,却也可谓“生不逢时,逢时不生”。反观高俅等贼臣,虽为小人却生得很逢时。人的一生要如何选择,还是要看自己。《水浒传》讲的是英雄好汉,自然连接到小人,乱世之中,每个人都要找到一种方法生存,梁山或者朝堂,这是两个对立面。然而,怀着一腔热血想报效国家,却忽略了政坛水深的梁山好汉,可谓是合格的军事家,而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一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一些人为了公平道义。可是没有权利,又如何创造自己的公平与道义呢?

 我心中的《水浒传》不是封建王朝的衰败,不是政坛的水深,不是忠义为何,不是天地溯源,而是一百单八将的梁山好汉。他们或许没有衣锦还乡,又遭到奸人的迫害,但是他们传奇的一生抒写着什么叫做侠肝义胆,什么叫做义薄云天,什么叫做英雄豪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处于什么地位,有些成功就得用棋子的命来换。当然有时候,一颗棋子,也要自己来扭转乾坤,别人把你当棋,只要你能布超越他的局,那他就不会再把你当局。

 水泊梁山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地方,天时地利人和,可梁山好汉们为何还要归顺朝廷?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是宋王朝的问题,却单纯的认为只是奸臣的问题。以为只要皇上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就会有用武之地一展拳脚,就会替天行道报效国家。最终却事与愿违,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皇上会听信贼臣谣言他们,的伤的伤。

 一本书里往往都是作者的构思和布局,可是,当你抱着不同的心情来阅读他们时,就会有不同的感触。期待有一天,我翻开《水浒传》,又有一个新的境界缓缓浮现。

;

《让子弹飞中》张麻子的话: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后一句是什么?

《让子弹飞》最后一节的代表台词就是这句“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

姜文演的张麻子要站着挣富人的钱,挡了周润发演的黄四郎这位富人的道,势必水火不容,最后必然生决斗。可是,这时候,姜文身边只有四个同志,用姜文的话说,就是“胜算只有三成”,于是,姜文想到的办法就是“群众路线”和“武装斗争”。

给群众发钱,给群众发枪,然后杀了恶霸周润发,终于让群众看到了姜文的力量,一起冲进碉楼,把属于自己的财产抢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给群众发的钱,被周润发抢走了。

群众由于害怕乖乖地把钱扔进了周润发派出的马车里,群众的敢怒不敢言,使姜文看到自己的力量在增长,胜算又增加了,这就有点像“诉苦大会”,把群众受的苦诉出来变成对周润发的悢。

然后给群众发枪,这次,周润发派出的马车里,一枝枪也没有收到,群众还伙在姜文的枪声里,向周润发派出的马车开枪,气的周润发大骂:这班刁民,居然敢打我的马。这让姜文更加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增加,胜算更加有了。于是,他振臂高呼:“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

姜文坚持不懈,对着碉楼打了一夜,让群众以为“起码要一个人”,然后天亮回头,当着群众面的处决了“周润发”(实际这是一个替身),让群众看到了姜文的力量,群众终于相信他了。

大家都拿着先前发的枪,一涌而入冲进了周润发的碉楼,犹如“打土豪,分田地”一样,兴高采烈地把周润发这个土豪劣绅的家产分了个精光,周润发最后只能“体面地”灰飞烟灭了。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张牧之绰号“张麻子”。曾是蔡锷军中猛将,北洋战乱后落草为寇,成为纵横山野的绿林悍匪。他带领一帮弟兄劫了老汤的火车,却因此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原本只想捞些实利的他,上任鹅城之后却雄心百倍,鹅城一霸黄四郎及其乡党欺男霸女的所作所为,激起了他从未泯灭的救国救民热情。

2、黄四郎,南国鹅城一霸,靠贩卖烟土发家致富,坐拥整片碉楼群落,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号令爪牙不可一世,让鹅城百姓敢怒不敢言。他对胆敢买官上任的“马邦德”充满兴趣,他以为此人不过又是一个只来掠夺钱财的草包,全然不知其真实身份竟是悍匪张牧之。

3、老汤,老汤本是买官上任的一个骗子,在上任的路上却被悍匪张牧之拦住,他和夫人也成了张牧之的阶下囚。为求保得性命,他灵机一动谎称自己是师爷,并和张牧之踏上了进城当官的旅途。老汤游走在张牧之与黄四郎这两派的势力中,凭借狐狸一样的敏感和智慧,使他频频化险为夷。

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王氏贵族下一句

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王氏贵族下一句是有的人一落地就是倭贼败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镇魂街》里一开始独白是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意思就是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王氏贵族,有的人一落地就是倭贼败寇。

宋江用70多个兄弟的性命,换来一个楚州安抚使,这官到底有多大?

大概是因为封建社会中的人们压抑了太久,他们都喜欢具有反抗精神的小说,《水浒传》更是将一群土匪强盗写成了英雄豪杰。

说到梁山,自然要说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宋江,当年只是一个小吏,因为乐善好施结交了不少绿林豪杰,后来遭到奸人陷害也是被绿林豪杰所救,随着能人异士的不断落草为寇,水泊梁山从一个不起眼的山头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然而,宋江从来都没有把这群兄弟当回事,在被朝廷招安之后,他们打了许多硬仗,征讨方腊,去的时候一百零八将,只有二十七人回来,宋江被封为楚州安抚使,放在今天这是一个多大的官呢?

百般无奈上梁山

宋江字公明,后来李逵总是喜欢叫他公明哥哥。他是山东柘城人宋家村的人,母亲早逝,弟弟跟父亲在农村务农,他则是在县城里混了一个押司的职位。

说起宋江这人,真是其貌不扬,人们都说山东大汉,宋江却偏偏身材矮小,而且皮肤黝黑,人们都叫他?黑宋江?。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乐善好施,喜欢助人为乐,喜欢跟江湖人交朋友,但凡是往来经过的江湖人士,大都受过他的恩惠,再加上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于是也被人们称为?孝义黑三郎?。

押司听来不错,其实只是一个小吏,宋江家境一般,又其貌不扬,能够娶到阎婆惜还是因为当年有恩于阎婆,阎婆这才撮合二人。宋江虽然身份卑微却心高气傲,向来不喜欢阎婆惜,阎婆惜也不爱他,早于他人勾结到一起。

晁盖跟宋江只隔了一个村,二人自小相熟,后来晁盖截了生辰纲上了梁山,因为宋江曾向他透露官方消息让他得以逃脱,他送给宋江一条黄金以及一封书信,不曾想,这封书信被阎婆惜看到,就以此要挟,宋江无奈之下手刃阎婆惜。

在好友的帮助之下,宋江本来已经逃脱,却因为回家探望父亲被逮捕,发配江州的途中,曾被梁山人马救下,他不愿落草,后来因为题反诗被判罪,后面才有了梁山好汉大闹法场,再回去只能是罪,宋江这才接受了落草为寇的现实。

接受招安,兄弟四散

本来晁盖是梁山寨的带头大哥,不巧的是,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晁盖被毒箭射中领了盒饭,他在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谁能捉到射杀他的人,就可以坐第一把交椅,结果宋江攻下了曾头市,卢俊义却捉到了射晁盖的史文恭。

可梁山好汉不服卢俊义,二人只好再次约定,谁先攻克东平府跟东昌府其中之一便坐第一把交椅,是天意也好,也人为也好,宋江带人打下东平府,还擒了双枪将董平,宋江还是坐在了第一把交椅上。

在朝廷的多次围剿之下,梁山好汉竟然日渐壮大,眼看虎已成患,朝廷只好招安,宋江也想要一个好名头,就带头接受了招安,?替天行道?的大旗改成了?顺天护国?。

接受招安之后,他们打了不少硬仗,北上击败了辽国,又南下征讨方腊。征讨辽国有伤无亡,征讨方腊一役伤过半,其中五十九人直接阵亡。后来病的病,离开的离开,当年的一百单八将,仅剩二十七人。

宋江被封了多大官

梁山人马惨胜方腊,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两赢的好事,既消灭了方腊叛军,还消耗了梁山人马。但梁山人马毕竟是有功之臣,得胜归来理应赏赐。宋江作为梁山的带头大哥,自然被封最大的官职,他被授予武德大夫,任命他为楚州安抚使,兼任当地的兵马都总管,这到底是个多大的官?

武德大夫不算是官职,跟如今的军衔比较像,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上校,他们打败了辽国、方腊等强敌,放在今天怎么也得被授予中将上将军衔啊,只得到了一个约等于上校军衔的武德大夫。

当然,这只是荣誉头衔,不是实际官职,他的实际官职是楚州安抚使。安抚使可不是一个小官职,本来是负责一路的长官,放在今天大概相当于省级的一把手,可楚州偏偏是市级,也就是说,相当于如今地级市的一把手。

还有一个兵马都总管,可以将这个官职理解为兵权,也就是说,宋江相当于今天手握行政跟军事大权的地级市一把手。

宋江如此,其他人的官职只能更低。卢俊义作为第二把交椅,所得官职就是在宋江的官职前面加一个?副?字,还不如当年当员外逍遥自在,呼延灼更惨,他的官职还比如落草之前大。李逵等人被封?都统制?,差不多是今天旅级长官。

可悲的不是官职大小,因为官职大小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宋江卢俊义被高俅谋害,临前,宋江还?带走?了华容李逵等人。其他人也没什么好下场,关胜坠马而,阮小七被贬,其他人也是走得走散的散,当年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只剩无限唏嘘。

小结:

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这是宋江等人证明自己,洗白过去的一个好机会。在没有接受招安之前,虽然多次击败朝廷的兵马,甚至朝廷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可说破天,他们也只是雄踞一方的绿林好汉,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土匪。从土匪头头到地级市的一把手,这可是质的飞跃啊!

可从情义的角度来看,这是莫大的失败。虽然梁山不大,可他们就是那里的土皇帝,吃香的喝辣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因为写诗被判罪,此生也不必再跪人。当然,这些只是其他人的想法,不是宋江的想法。

梁山众人终究是错付了,宋江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绿林好汉,他想的一直都是?光明正大?,所以才会在被招安之后立马将?替天行道?换成了?顺天护国?,梁山好汉,虽是好汉,终究不是正统。谁是正统,朝廷是正统,可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梁山好汉虽是土匪,却不会打劫平民百姓,他们做的是劫富济贫。

也许,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大部分人没有什么高大的志向,他们只是想?此生不必再跪人?,可他们的带头大哥想的却是怎么才能再次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