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将军-大树将军文言文
1.大树将军是成语吗
2.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冯异为何被誉为大树将军?
3.历史上将领常被称为“飞将军”等,为何东汉冯异被称“大树将军”?
4.“大树将军”冯异 刘秀的主心骨
5.冯异是谁 为何称其为大树将军历史上他是怎么的
6.后汉书 冯异传翻译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的翻译
大树将军是成语吗
大树将军是成语。
大树将军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后汉书冯异传》记载:“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南史冯道要列传》记载: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大树将军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指将领。西汉末年,政权被王莽窃取。人们奋起反抗王莽的暴政,刘秀起兵攻打王莽。郡椽监督冯异与苗萌归降刘秀。刘秀拜冯异为偏将军,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从不与别人争功。每当战斗结束时,将领们开始争功,他却躲在大树下,被人称为大树将军。
历史对冯异的评价:
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后归奔刘秀并立下汗马功劳。冯异是东汉佐命虎臣,他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关心民瘼,东汉创业,其功甚伟。尤其是冯异平赤眉、定关中之功,深得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
冯异平定关中之舟,曾有人言冯异有为关中王之心,而冯异本人也颇不自安,提出要留妻子于洛阳,但光武帝则对此流言毫不在心,命冯异带家眷一同回关中,表示了对冯异的极大信任。冯异为人谦退,从不居功自傲。
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冯异为何被誉为大树将军?
主要成就:助刘秀建立东汉
归顺光武帝——刘秀
新朝末年,冯异奉命监护五县。光武帝亲自帅兵攻打父城,打了好些天,一直打不下,无奈停止进攻。冯异看刘秀安生了,自己就赶紧出门去查看其它四个县,谁知道出去没多久,刘秀把城给包围了,冯异心疼城中百姓,更担心自己的母亲,只能跟刘秀服软:“我叫守城将士放弃抵抗,你别打了,至于我,你想咋着都中,叫我弄啥我弄啥。”光武帝看冯异真有孝心,就留冯异在身边当了文书,冯异的伙计们,兄弟们都当了会计,文员等。(因为他们太猛了,暂时不敢叫他们拿枪拿剑了)
随征河北
刘秀的哥哥遇害,刘秀表面上没啥。私底下不住点哭。作为文书的冯异,细心开导,加倍关怀。增进友谊的同时,也为光武帝的事业,出了不少好点子。后来,刘秀看冯异是真心拥护自己,就让冯异当了大将军,去河北招兵买马。
此后,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平定河北,平定关中、因功被封“应侯”
镇守孟津
冯异当孟津将军的时候,听说敌军守洛阳和守南阳大将军,俩人不老丁对,就偷偷给守南阳的将军写信,劝他归顺。
冯异看南阳将军有点松口的时候,赶紧报给刘秀(南阳将军就是杀刘秀他哥的人),刘秀把消息透漏给洛阳将军。敌人内乱后,冯异带军横扫一普拉儿,成功逆袭。捷报传到河北,众将庆贺并劝刘秀称帝。刘秀最后还是先跟冯异商量:“我夜黑揍了个梦,骑着一条赤龙上天了,醒后心里狠河萨哩”冯异说:“这是天命指示,咱赶紧想个封号吧!”
平定关中
冯异当阳夏侯的时候,关中闹饥荒,乱哩不像,到处有人称王称霸。刘秀令冯异率军平定,赐七尺宝剑。冯异西进,一路留好名声,好些人投奔。走华阴的时候,遇上比较大的造反军团“赤眉军”对峙了两三个月,敌军也投奔过来五千多人。这时候自己人的两个大将军也走到华阴,要求合兵剿灭赤眉军,冯异不让,他们不听最后反让赤眉军打的溃不成军。他们逃跑后,冯异没门了,让部下都把马扔了步行。一路收集溃卒,并纠集附近地主武装力量数万人,整军再战。冯异让所有人穿上赤眉军的衣裳,打的敌人晕头转向。各地小军小霸太多了,仗一打打了四年,最终冯异大军完胜。
征讨陇右
冯异打陕西刚刚稳定,刘秀派去打甘肃的大军又败的一塌糊涂,刘秀只好又派冯异前去征伐,冯异到后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青山胡率万余人投降冯异。冯异又一横扫包括匈奴的一普拉。
再后来,冯异又打了不少漂亮的胜仗。冯异因为常年征战,最终病在了前线。
“大树将军”
跟随刘秀的开国的将领们,征战间隙,常常聚在一起吹牛B,话题无非是夸自己战功,胡吹乱侃。每当众将们,在一起争功论能的时修,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历史上将领常被称为“飞将军”等,为何东汉冯异被称“大树将军”?
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特点或者一个人的习惯而给他起一个独有的称号,这个称号可能一开始只是出于调侃,后来或许就变成了他的一个标签。当然这种事情不是我们现在才会发生的,在古代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大树将军”,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怪怪的?因为一般我们更多听到的会是“飞将军”这一类比较霸气的名字,那么冯异的“大树将军”这一称号是从何而来呢?
冯异是东汉名将,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开始冯异是在王莽手下当官的,当时刘秀带兵来到了冯异管辖的地方,冯异派兵抵御刘秀。因为冯异非常会用兵,所以刘秀攻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刘秀只好把城池围住,在一次冯异外出时抓住了冯异。刘秀本来是打算将冯翊展守到这时候冯异的一个朋友在刘秀的军中担任将领,在他的说情之下刘秀同意了把冯异留下。
后来跟着刘秀的冯异对刘秀忠心耿耿,给刘秀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刘秀也听从了这些有益的建议,这才使得刘秀获得了百姓们的信任。更是在河北的郡县反叛刘秀的时候,刘秀多天没有吃东西,这时候冯异主动去老百姓家讨饭。许多跟着刘秀的人都有些气馁了,但是是冯异站出来鼓励了他们,使得人心安定下来。
冯异在各次战争中善于瓦解敌人,而且用兵如神。冯异在领兵作战的时候还不忘记安抚老百姓,使得很多老百姓都去投靠他的军队。冯义为人宽厚谦逊,他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战功,每次打打仗胜利之后总是会悄悄的走到一棵树下,独自坐在树下面。后来将士们才知道这是因为冯异不愿意和将士们争功劳,所以都十分佩服他的为人,自此之后冯异也有了“大树将军”的称号。
“大树将军”冯异 刘秀的主心骨
中国上从来不乏有特色的将领,他们往往都有自己的绰号,比如“常胜将军”、“威武将军”、“飞将军”……可是有一位却被叫做“大树将军”。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
原来,当年跟随刘秀的开国名将有二十八位,号称“云台二十八将”。征战间隙,诸将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话题无非是自述战功,胡吹乱侃。每当众将争功论能之时,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慧眼识光武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生年不详。史载他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冯异与刘秀是认识比较早的。
王莽新朝末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反莽武装共同拥戴西汉皇族刘玄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汉更始帝。冯异此时正以郡掾的身份替王莽监管五县,与父城县的长官苗萌共守县城。
刘秀奉更始之命率兵攻打父城,遭到冯异与苗萌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兵巾车。傍晚,刘秀的部下抓到一个微服探营的人,以为是奸细,正准备杀掉。刘秀听说后,亲自审问,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外出巡察属县的冯异。冯异一见刘秀,顿时被刘秀的气度与风采折服,表示自己的老母还在城中,如果被释放回城,愿将所监五城奉献以报义释之恩德。英雄之间惺惺相惜,刘秀也给予了冯异极大的信任,当即释放他回到父城。
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如今英雄壮士起兵的不少,但是多暴虐蛮横之徒,只有刘将军所到从不掳掠,秋毫无犯。我观其言语举止,绝非平常之人,我们可以投靠他建功立业。”
此后,刘秀率部回宛城复命,更始帝派其他将军来攻父城者前后有十余人,冯异都坚守不降。不久,刘秀率部经过父城,冯异打开城门迎接刘秀,敬献牛酒。刘秀非常高兴,当即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从此,冯异成为刘秀的重要谋士和得力战将。
在汉更始帝麾下众将中,当时的刘秀并不特别突出,但冯异一见刘秀,便认定刘秀“非庸人也,可以归身”,目光独具,看人极准。
处变有谋略
冯异是刘秀的第一任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可不要小瞧这个主簿职位,它可是与领导接触最密切的官职。刘秀让冯异当主簿,除了冯异自身的才能外,还体现了刘秀对冯异的信赖,早早地就把他划入了心腹的范围之内。
俗话说“每逢大事有静气”,在刘秀诸将中,冯异总是能够保持头脑的冷静,深得刘秀赏识。而冯异也不负刘秀厚望,在刘秀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三步棋全都是在冯异的帮助下完成的。
第一步,韬光养晦。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六月,刘秀的哥哥被更始帝杀。在一人有罪全家株连的古代,刘秀被更始帝疑忌自在情理之中。刘秀深知处境险恶,只能暗忍悲痛,强作欢颜。当时刘秀的部将朱佑、臧宫等都要杀更始帝。只有冯异单独前去安慰刘秀,说:“今更始诸将纵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后汉书?冯异列传》)。这一席话,不仅指出了刘秀得以自保的正确道路,而且最终使刘秀自立门户、建立帝业,犹如韩信之汉中对、诸葛亮之隆中对,作用甚伟。
第二步,巡行河北。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大臣们都不同意。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父子贵幸,当朝用事。冯异劝刘秀跟他们深交结纳。由于曹氏父子力劝,更始帝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刘秀一到河北,便派冯异和铫期抚循属县。冯异等所到之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还逐一了解河北的地方官员,暗中考察他们是不是愿意归附,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刘秀。河北诸郡最终成了刘秀的根据地。
第三步,黄袍加身。公元25年,刘秀手里的地盘已经有很多,将领们纷纷劝他速登帝位。刘秀心中没底,便对冯异说:“昨夜,我梦见我乘赤龙上天,醒来后,心中很害怕。”冯异一听,忙下席拜道:“这是天命感召,托梦于大王。大王感到害怕,是因为大王一贯慎重。”刘秀放了心,遂在 (今河北柏乡)即位,改元建武。
患难见真情
有趣的是,作为一员大智大勇、战功赫赫的名将,冯异最为后人称道的却是两顿饭和两个成语。
刘秀初到河北之时,河北几乎已落入他人之手。刘秀北上,即遭到通缉,一路奔波,饥寒交迫。某日,他们来到河北饶阳芜蒌亭时,天气寒冷,北风凛冽。冯异到附近的村子里要饭,给刘秀弄来了一碗豆粥。刘秀一口气喝下,顿觉甘美无比。第二天,刘秀还在回味那碗豆粥。
当走到滹沱河边时,忽遇大风暴雨,幸好河边有几间屋子,一行人便进去避雨。屋中有炉灶,冯异便抱来柴薪,邓禹生好炉子,让刘秀对着炉火烘干被淋湿的衣服。不一会儿,冯异从房子里找到了一点麦子和菟肩(一种蔬菜),给刘秀做了一碗菟肩麦饭。对于这一段君臣的患难经历,刘秀一直念念不忘。登基之后,刘秀还专门给冯异写信说:“我时时记着当年将军在芜萎亭端给我的豆粥,在滹沱河递给我的麦饭。这些深情厚意,我至今还未报答呢!”
从此,冯异和刘秀成为患难之交。此后,刘秀还专门为冯异创造了两个成语,更见证了两人不一般的交情。
建武三年,冯异与赤眉军对峙于华阴,赤眉佯败,在回奚重挫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派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的黾池大破赤眉。事后,光武帝刘秀下诏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之后,冯异又率部打败延岑等军阀势力,占领关中地区。冯异在关中三年,威望日著,于是便有人上书刘秀,说冯异在关中权势过重,号称“咸阳王”,将不利于汉室。刘秀特意派人将奏疏送给冯异看,还下诏安慰冯异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冯异入京朝见刘秀。刘秀数次宴请冯异,并指着他向满朝公卿大臣说:“这便是我起兵时的主簿,曾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丛生的荆棘,扫除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这就是成语“披荆斩棘”的由来。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夏,冯异病逝在军营中,谥节侯。
冯异治军严明,谋定后动,赏罚有度,政治眼光与战略战术均高出“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其他将领一筹。同时他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军中很多下级军官都愿意去“大树将军”手下效劳。冯异英年早逝,使刘秀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智勇双全的大将,令人惋惜。五百年后,著名文学家庾信还叹息道:“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作为开国名将,冯异无疑也是幸运的。他与刘秀一个“不忘巾车之恩”,一个“不忘河北之难”,谱写出一段君臣遇合的佳话。(李钟琴)
>冯异是谁 为何称其为大树将军历史上他是怎么的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跟随刘秀的开国的将领们,征战间隙,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话题无非是自述战功,胡吹乱侃。每当众将争功论能之时,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后汉书 冯异传翻译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的翻译
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汉)光武帝(即刘秀)因为这个而赞扬他(或:因此对他特别重视、因此对他另眼相看/高看一眼)。
大树将军,即冯异将军;当其他将军行军途中闲暇围、讨论功劳时,他常独自退避树下,时人称之为“大树将军”;后世寓不居功自傲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