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2.防微杜渐的故事和寓意

3.防微杜渐的典故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什么微什么渐的成语四字词语-什么微什么渐的成语

在某些电视会议上,经常会看到会议主持人提起防微杜渐这个成语,究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具体主要是用在哪些方面下面,让我们共同去了解吧。

简要回答

防微杜渐意思是指当错误思想和行为开始有苗头时,就应该加以预防和制止,绝对不能让它继续发展下去。

详细内容

成语出处: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示例: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在起初的时候,最要防微杜渐。”(夏衍《心防》第二幕);

坏思想,坏习惯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必须防微杜渐。

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会变得比较棘手。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窦太后执政,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密谋纂权。大臣司徒丁鸿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这样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

防微杜渐的故事和寓意

防微杜渐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丁鸿传》,是预防和杜绝不良现象发生的寓意。故事如下:

东汉时期,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氏家族的人把持了朝政大权,朝纲混乱,政治黑暗。丁鸿上书和帝说:“陛下,现在国家很危险,窦氏家族权力太大,我们应该警惕。如果我们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就想办法杜绝它,那就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寓意是指我们要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就把它消灭掉,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才想到要制止。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要从小处着手,防止问题扩大化。

在现代社会中,防微杜渐的道理同样适用。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发现某个员工有违规行为,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防止这种行为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或者不良思想,要及时进行改正或者调整,防止它们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防微杜渐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小问题,防止它们扩大化,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顺利发展。

防微杜渐这个故事的作用:

1、警示作用:防微杜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任何小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导致大问题的出现。这个故事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告诉我们,忽视小的坏习惯或错误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警示作用让我们更加谨慎和自律,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防止走向错误的道路。

2、鼓励积极态度:防微杜渐的故事也鼓励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警觉性,不忽视任何细微的变化和问题。只有积极面对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止问题的扩大和恶化。

3、培养预防意识:防微杜渐的故事培养了我们的预防意识,让我们明白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预防的重要性。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有预见性思维,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这种预防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4、强调细节决定成败:防微杜渐的故事强调了细节在解决问题和避免失败中的重要性。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细节往往决定了成败,一个小小的错误或疏忽可能会导致整个事情的失败。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以确保最终的成功。

防微杜渐的典故

 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下面是我整理的防微杜渐的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典故1

 防:防止。微:微小,指坏东西刚刚冒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发展,加剧。语出《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人丁鸿是个潜心钻研学问的才子。他父亲去世后,按当时的封建制度,应当由他承袭定陵新安乡侯爵的位子。但他上书朝廷请求让其弟继承侯爵,然后跑到外面躲了起来。朝廷对他的请求没有答复。不久在他老朋友鲍骏的开导下,为接续父业,他才不顾及弟兄间的私情,回到故乡接受了朝廷的恩赐。88年,和帝刘肇继位,但是他的母亲窦太后掌握实权,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重臣,把持着国家的权力。有一年,发生日蚀,丁鸿就利用这个机会,上书和帝,指出这是不祥的征兆,如果皇上能够亲自负责整顿政权,在事故刚露出萌芽时,就铲除它,那么就能消灾免祸,得到幸福了。和帝刘肇早就有这种想法和打算,于是采用计谋免去了窦太后哥哥窦宪等人的重要官职。不久,窦宪和他的弟兄们都自杀而。

 “防微杜渐”始见于《宋书·吴喜传》。泰始七年(471年)南朝宋太宗明皇帝刘彧给刘勔、张兴世等人的诏书中有云:“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令自为其所。”此外,《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载:桑维翰《上石敬瑭疏》有云:“虽栉风沐雨,上劳于圣躬;而杜渐防微,实资于睿略。”

 现“防微杜渐”一般用来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刚要冒头时,就加以制止,不让其发展。

 防微杜渐的.典故2

 “防微杜渐”这则成语的意思是隐患或错误刚露头的时候,就要加以防止。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防微杜渐的意思:

 词目防微杜渐

 解释防微杜渐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感彩中性成语

 防微杜渐造句:

 1)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监管的两面性,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在政府监管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减少寻租和腐败发生的概率。

 2)充分认识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借鉴美联储运用防微杜渐、先发制人的前瞻性策略,寻求敏感性较好的先行指标,及时把握宏观经济的转折点,避免临阵磨刀使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或大震。

 3)要体认运动员有生涯转换的危机,并从教育的方式中防微杜渐、转化危机。

 4)直接调查采取积极主动、防微杜渐的方针,务求解决可能影响普罗大众的问题。

 5)这些调查十分奏效,既可防微杜渐,避免行政出现严重失误,亦可解决基本问题,防止日后有同类的投诉。

 6)当然,这么做无可厚非,可以防微杜渐,避免企业,尤其是政府,对人们实施监控而侵害人权。

 7)绝弃小人,强调君主要坚内防守;防微杜渐,强调君主要时刻警惕紧急情况的发生。

 8)政府、核电企业必须承担相应安全伦理责任,做到防微杜渐。

 9)为了防微杜渐,让我们现在就来盘点一天当中不同阶段身体的不良感受,看看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诉说着什么。

 10)所以我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稳定目前局势,防微杜渐!

 11)军演在即,我们要防微杜渐,确保军演的圆满成功!

 12)霍海心中非常明白,防微杜渐的意思。

 13)防微杜渐,敢于范我大秦天威之人,必须铲除。

 14)随时随处自我克制,防微杜渐;日积月累自我完善,加强修养。

 15)警钟常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16)世上无独有偶的现象多着呢,关键在于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17)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警钟长鸣,构建反腐倡廉钢铁长城。

 18)月晕生风础润有雨应见微知着,鼠洞毁屋蚁穴溃堤宜防微杜渐。

 19)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廉洁自律,师德长存。

 20)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21)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防微杜渐。

 22)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23)警钟长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24)贪欲是滔滔洪水须防微杜渐;清廉如皑皑雪山要皓气长存。

 25)廉洁从政,报效人民;防微杜渐,永做公仆。

 26)任何事情都应防微杜渐,避免大错误的发生。

 27)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28)做事要注意防微杜渐,今天的纵容可能造成明日尾大不掉的窘境。

 29)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防微杜渐,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即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0)在生活琐事上,我们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他们不要养成懒惰思想,以防微杜渐。

 31)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

 32)大处着眼,身体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业;从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修养小我。

 33)科恩中校认为这是梅杰少校的中队里开始出现的一种不健康的倾向。为了防微杜渐,他果断地采取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