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道哉上一句是什么-何足道哉
1.何足道哉典故出自哪里?何足道哉什么意思?
2.何足道哉的出处
3.何谓道哉?
何足道哉典故出自哪里?何足道哉什么意思?
199年,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董承邀请刘备加入,刘备还几番犹豫。后来曹操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把刘备吓了个够呛,但也因此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所以答应董承加入。结果计划遭到提前暴露,刘备出逃,曹操派刘岱等人缉拿刘备,好在刘备当时已有数万兵马,击退了刘岱大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道哉?,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发生在王忠和刘岱征讨徐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张飞和刘岱。原文如下:
玄德曰:?吾恐翼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杀之无益,留之可为解和之地。?张飞曰:?二哥捉了王忠,我去生擒刘岱来!?玄德曰:?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今日为前军,不可轻敌。?飞曰:?量此辈何足道哉!我也似二哥生擒将来便了。?玄德曰:?只恐坏了他性命,误我大事。?飞曰:?如杀了,我偿他命!?玄德遂与军三千。飞引兵前进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
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打了一顿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往刘岱营中来报劫寨之事。刘岱见降卒身受重伤,遂听其说,虚扎空寨,伏兵在外。是夜张飞却分兵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却教两路军抄出他寨后,看火起为号,夹击之。三更时分,张飞自引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中放火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王忠和刘岱奉曹操之命征讨夺回徐州的刘备。在首战的较量中,关羽生擒王忠。张飞见兄长立功,便叫嚷着要出战歼灭刘岱。不过,刘备交待给张飞的任务却是一定要活捉刘岱。此后,张飞率领三千兵马出战,刘岱坚守不出。张飞想出一个计策,故意鞭打士卒,公开声称夜间将偷袭刘岱营寨,暗中故意让这名士卒逃走。该士卒逃到刘岱营寨后,将张飞即将偷袭的消息告诉了刘岱。刘岱深信不疑,在营寨外设下埋伏。谁知这恰恰中了张飞的计策。张飞佯攻营寨,将刘岱的伏兵团团包围,最终将其活捉。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口中的?何足道哉?, 意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中的?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小说中提到的王忠和刘岱征讨徐州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三国志?先主传》亦称:?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过,这场战斗的结果并非小说中所言的王忠和刘岱分别为关羽、张飞活捉,而是简简单单地两个字:?不克。?这既意味着这场仗义刘备的胜利而告终,同时也说明两人并未被活捉。
小说中描述这段故事时,出现了一处明显的失误。在小说中,刘备曾对张飞说过这样一番话:?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其实这位征讨徐州的刘岱并非十八路诸侯讨董时的兖州刺史刘岱。《三国志?武帝纪》载:?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刘)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这说明早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便战沙场,他又怎么能够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而复生去征讨刘备呢?
那么,是不是史料记载出现了失误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时与王忠一起征讨刘备的另外一名将领的确名叫刘岱。这个刘岱又是谁呢?《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载:?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从这个记载可以发现,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过两个刘岱,一个是兖州刺史,一个是曹操的部将。小说作者阅读史料不细,这才导致了失误的出现。
说完了历史与小说的差异,再来谈谈小说的这个故事情节。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以鲁莽、武勇而著称。在他经历的战斗中,不是斩杀敌方大将,就是击溃对方大军,而此次刘备提出的要求不啻于是一道难题,既要获得胜利,又要留下对方将领性命的战斗,连刘备自己都不认为张飞能完成任务。但令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战斗中,张飞利用鞭打士卒并提供假消息迷惑了刘岱,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这道难题迎刃而解。
小说中的张飞虽然非常鲁莽,但却是粗中有细,也能想出一些计策击败对手。二十二回中活捉刘岱是一例,七十回中击败张郃亦是一例。通过这些故事情节,作者将张飞这一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何足道哉的出处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2、清·朱彝尊《与高念祖论诗书》 :四始六义阙焉,而犹谓之诗,此则仆这所不识也,而念祖以未能工此为虑,是何足道哉。
3、明 施耐庵《水浒》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孙立道:“卑小之职,何足道哉?早晚也要望朝奉提携指教。“
何谓道哉?
看到楼主另一条目询问『何足道哉』,相信楼主所见到的『道哉』就是来自此语。 亦看到已有人为该条目作答,并引出一些『何足道哉』在古时的使用例子。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杜牧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2)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三折:「这厮铲马单鞭也,量你何足道哉。」 以上两句的『何足道哉』意思都是『还用说吗?』,『道』解作动词『说』,『哉』解作语气助词『吗』。 另外,大家亦可在《庄子˙外篇》找到『道哉』。 1)天道第十三:「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 解:只是口里说著道理却没有实践,怎能得到真正的道理呢? 2)缮性第十六:「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 解:成为得道之人怎会是由于俗世的兴盛,俗世的兴盛又怎会是由于追求真道呢? 这里却看到『道』在这里解作名词『道理』、『真理』的意思,『哉』变成另一个语气助词『呢』。 从以上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道哉』并非一个特定的词汇,『道』、『哉』两字只是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的组合,因此,我在这里集中为两个作出注解。『哉』在古文中出现多以助词形式,表示反问感叹,相对于现在的『吗』、『呢』、『啊』等,而『道』却有多种意义。 道 〔动词〕 说、谈,或用言语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贺」、「道歉」、「能言善道」。 〔名词〕 1)路途、途径。如:「道路」、「街道」、「河道」、「铁道」、「快车道」。 2)一种哲学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学说。如:「大道」、「得道」、「中道」。 3)真理。如:「朝闻道,夕可矣。」 4)方法。如:「门道」、「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技艺。如:「烹调虽只是小道,可是没有三五年的工夫,却也很难出人头地。」 6)道士的简称。如:「贫道」、「老道」。 7)道家: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8)道教:由东汉张陵创立,以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可用符咒为人治病。 〔量词〕 计算条状物的单位。如:「三道黄线」、「一道闪电」。 计算有出入口设施的单位。如:「两道门」、「多道关卡」。 计算题目、命令等的单位。相当于「则」、「条」。如:「十道题目」、「下一道命令」。 计算工作次数的单位。如:「省一道手续」、「上了两道油漆」。 计算菜肴的单位。如:「总共有十二道菜。」 哉 〔副词〕 始。尔雅˙释诂:「哉,始也。」 〔助词〕 1)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何足道哉!」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 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2)表示惊叹的语气。如:「大哉中华!」。文选˙宋玉˙风赋:「快哉此风!寡人所 与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风诗五十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表示悲哀的语气。如:「呜呼哀哉!」 4)表示肯定的语气。左传˙宣公十一年:「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 5)吴语。表示事情已经发生。同「了」。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比仔从前省得多哉」。 祝安康! ────────────────────────────────────────── ~~~~~~~~~~~~~~~~~~~ .myblog.yahoo/knowledge-Odin ~~~~~~~~~~~~~~~~~~~ 请浏览奥丁知识+Blog
参考: § 奥丁整理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