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王卖瓜是成语故事吗

2.佛教对金钱应有的态度

3.最早的广告是谁发明的?

老王卖瓜是成语故事吗

老王卖瓜下一句是什么-老王卖瓜的故事

老王卖瓜

读音:lǎo wáng mài guā

解释: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出处: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佛教对金钱应有的态度

1、毒蛇

在佛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赶紧将黄金带回家中,以为这从天而降的幸运将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改变的确是发生了,但完全不是他们希冀的那样。当父子俩带着金子去市场兑换时,却被人告到了官府。原来,他们捡到的金子是窃贼从宫中盗出,在逃跑时弃于路旁的。他俩人赃俱获,有口难辩。这对乐极生悲的父子在临刑时,才领悟到“毒蛇”的真正含义。

类似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来,甚至有部分领导干部也由人民公仆沦为以权谋私的罪犯。剖析他们蜕变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金钱是如何一步步腐蚀着他们的灵魂。如不久前发生在厦门的特大走私案,直接牵涉到各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达三百多人。当那些昔日地位显赫的特权阶层身陷囹圄时,想到的是什么?当他们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想到的又是什么?“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正是对金钱的贪婪导致了他们的堕落,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种种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到:金钱虽然诱人,但也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致命,一是人类的贪欲使然,一是没有认识到财富背后隐藏的陷阱。

金钱何以会成为万恶之源?首先是来源问题,这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以往的生活条件虽不富足,但在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依然能够知足常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物质文明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将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推向了功利社会。金钱的诱惑和贫富分化带来的危机感,双重地困扰着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丧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于脑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或卖假,以不法手段来骗取钱财;或铤而走险,以走私贩毒来牟取暴利;或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之便来贪污受贿……当这些不法行为和金钱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往往就一叶蔽目,知法犯法,在所不辞。

其次,是不正确的使用。如果拥有财富而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就很可能在金钱的蛊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说贪、嗔、痴三毒是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危机,那么,使用不当的财富往往是引发它们的导火索。很多骤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赌,或是挥霍无度,结果使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这是因为财富使用不当引起的过患。

第三,是对财富的执著。据有关报道,东南亚金融风波之际,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为治疗这批特殊的病人,以模拟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缓解他们因破产而带来的心灵创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如果将积聚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那么一旦失去财富,就会失去整个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

2、净财

佛经中也把财富当做净财。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那么,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呢?

首先,来源是正当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鼓动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和地球的资源一样,人的福报也是有限的,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无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贪著财富的话,那么没钱时我们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知财富的无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恒的;了知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当我们真正能够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我们就不会被它所伤害。

“水能覆舟,也能载舟。”财富同样如此。财富本身并无所谓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为富不仁者以它来作恶,慈悲众生者以它来行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财富,我们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会,并且没有贪著之心,那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

最早的广告是谁发明的?

个人意见应该是老王发明的

呵呵,开玩笑的

因为包括以前的那种招牌,酒旗甚至是卖儿卖女的头上插的草棒,都可以称之为广告。

所以要说起来只能说最早的是“老王卖瓜”

这些是后来找到的一些资料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广告 出自于1650年英国《新闻周报》上刊登的一则寻马悬赏广告。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广告 1930年11月5日至13日,英国伦敦德拜大街的尤金公司利用贝尔德有线电视,播放了奥林匹亚时装节上表演的“尤金式”电烫发广告。其内容是:只要使用尤金公司获得专利并命名为尤金?萨歇方式电烫发,就会得到柔软、美丽、自然的头发波纹。

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告 1922年8月28日下午5时15分播出。它是由美国纽约电台播出的新建公寓“霍松?霍尔“的出售广告。此广告连续播出5天的广告费是500美元。

世界上最早的灯光广告 出现在1882年英国伦敦街头,灯光广告的安装者名叫哈默。

世界上最大的广告 安装在加拿大的“加拿大人”大厦第23楼,距地面高度为285米,广告的每一个字母长6.7米,宽6米。

世界上最大的路牌广告 竖立在美国纽约第四十四街与第四十五街之间的时报广场上,画面为两个13米高的酒瓶,装有“海克苏格兰威士忌”酒;另一个24米长的酒瓶,装有“戈登牌杜松子”酒。

世界上最大的霓虹灯广告 是美国大西洋海岸线铁路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坦巴堡的广告,其长为118米,高23米,灯管总长达1208米。

下面是国内的一些广告之最,没兴趣的可以略过

中国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是北宋年间济南刘家针铺制作的。这张广告四寸见方,中心位置绘有商标——白兔捣药图,上方8个大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方是经营项目和质量要求:“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经营方针是:“客转为贩,别有加饶。”左右还印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清记白”11个字,文字简洁扼要,图像鲜明。

中国最早推出的广告妙语是20世纪前半叶上海梁新记牙刷店的广告词:“一毛不拔。”

中国最驰名的姓氏广告是杭州的“张小泉”,四川的“赖汤元”,北京的“王麻子”、“面人汤”、“风筝哈”、“牙雕杨”、“葡萄常”。

中国最早引起非议和指责的广告是1985年上海国际饭店顶端的日本“东芝”巨幅霓虹灯广告,视线达六七公里之外。当时,耀眼夺目的“东芝”广告刺痛了许多中国人善良的爱国之心,认为这是“经济侵略”。多种非议和愤怒的指责纷至沓来,新闻媒介为此展开了一场声势不小的辩论,直至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作出明确表态,“东芝”广告才幸免栽下24层楼。

中国最早投入巨额广告费用的企业是中国长城集团,1988年一年的广告费是人民币600万元。

最东施效颦的广告:喜之郎的泰坦尼克号篇

什么东西都有抄袭或模仿的,广告当然不能幸免。犹记当年,一个说“长城电扇,电扇长城”,另一个便鹦鹉学舌说“凤凰音响,音响凤凰”。《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火了一把之后,众多广告人便打起了主意,有人要注册泰坦尼克号商标;赵丽蓉更逗,还唱着《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在春节晚上露了一把脸。但这些都比不上喜之郎的“水晶之恋——泰坦尼克号篇”模仿得彻底而庸俗。甜俗的恋人形象,虚假的布景,整个感觉非常廉价。也许不是不能摹仿,只是难以掌握分寸。

最令人感动的广告:沟通就是关怀

这些年来广告不少,但真正让人感动的并不多。张艺谋在1997年为爱立信拍了一套形象广告:一个中年男人周末例行公事地回家探望,然后对父亲说要出去应酬,父亲捧着报纸默默点头,当儿子走到楼下无意抬头,却见父亲正站在窗前注视他的离去。当父亲叹一口气,准备戴上老花镜重新看报时,儿子推门而入,对父亲说:“爸,今天我哪儿也不去,在家陪你。”这一系列共有三条,分别以“沟通就是爱”、“沟通就是理解”、“沟通就是关怀”作为结语,细细琢磨都能让人感动。这对我们嚷着与父辈有“代沟”的新生代而言,何尝不是一种震聋发馈的声音。

最让人“捏一把汗”的广告:摩托罗拉cd928

摩托罗拉cd928双频手机以高空飞人来诠释自由切换时空、“飞跃无限”理念的这一条广告真可以算得上是“以险取胜”的典范。

一个胆气过人、沉着自信的白领在数百米高空抓住秋千大幅度摆动真有一种凌空出世、飞越天堑的潇洒豪迈之感。该广告创意独特、诉求明确,且极好地调动了人们的心理感受,险则险矣,但非常到位。

最令人开心的广告:麦当劳婴儿篇

让人在开心一笑中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可谓成功之作。麦当劳在这方面得心应手。一个摇篮内的BB随着窗口时隐时现的麦当劳标志,时哭时笑,那份童真令人忍俊不禁。小孩用老鼠来诱惑小猫,小猫就用薯条来诱惑小孩,也令人莞尔。国内的许多广告也想让人开心,挖空心思想招儿,请笑星来做广告是最常见的,可惜赵本山的“泄痢停”,赵丽蓉的“骨痛贴膏”广告,都让人笑不出来。

最令人愤怒的广告:飞利浦长城篇

前年,在上海的许多地铁站口,都有这样一幅飞利浦手机的灯箱广告,一个男人拿着飞利浦手机坐在长城上,男人与手机之大、与长城之小形成对比。杭州一位经理看到后拍案而起:长城是中国的象征,这不是在糟蹋咱中国人吗?他一状告到了上海工商局,飞利浦广告遭到查封。

在所有的广告中,再没有比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更令中国人愤怒的了。通常国外商家也深知这一点,像万宝路、可口可乐还会以中国特色的广告取悦中国人。

最吓人的广告:“枪手”杀虫剂

也许是瞄准爱看美国西部片的观众的“枪手”广告,描述在一个阴森森的西部小酒馆里,一个戴着牛仔帽的牛仔的模糊身影出现在门前,牛仔从应该挂枪的腰际抽出了一支杀虫剂,像玩枪一样刷刷刷地在手上娴熟地转了几圈,但见“枪声响处”,地面倒下了一圈蚊子。然后出现了“枪手,走遍天下,打抱不平”字样。整个的气氛和音响效果都往耸人听闻的方向努力,牛仔那张胡子拉碴的脸被帽子盖了一半,最后才露出真容。一个杀虫剂广告,至于吗?

最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旺旺

旺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好口彩的意味,“让你旺一下”是贯穿整个广告的主题,以此一招,旺旺突破了儿童膨化食品的界限,荣登逢年过年的团圆餐桌和礼品柜。相同的文化传统使台湾企业更擅长运用广告迎合中国人“图吉利爱热闹”的心理。

最误人子弟的广告:谢晋为《学习的革命》做的广告

谢晋这位名导也做广告了,而且是为美国人写的《学习的革命》。面色凝重的谢导站在深色背景下,郑重地向中国人宣告:“读这本书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学习的革命》再度出击一下子卖了500万册,肯定与人们对谢导的信任不无关系。后来才听说,这本书是外国人针对国外教学特点所著的一种学习方略,至少在“多长时间学会英语”的估算上,并不适合国内的学生。

最让人“失望”的广告:康师傅

许多人已经在电视广告的轰炸下养成了“看广告购物”习惯,心甘情愿地让广告牵着鼻子走。康师傅方便面广告里,红的汤,绿的菜包,还有牛肉在招手,更有加料不加价的美丽承诺在诱人,让人无法抗拒,买回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种“好吃看得见”专指在电视上,而不是在消费者的碗里。不过,这反过来证明了这句广告语确是成功之至。

最有生活情趣的广告:柯达胶卷

就是把陈佩斯、葛优、巩汉林等笑星做的广告加在一起,也不一定比得上柯达胶卷这个广告中的小男孩被按在理发椅子上剪头发这一“精彩一刻”有趣而可爱。与麦当劳BB异曲同工的是,在柯达这则充满童趣的广告中,小男孩让人既爱又怜、既开心又温馨,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让人过目不忘。

最烦人的广告:金嗓子喉宝

“金嗓子喉宝,入口见效。”凭心而论,这条广告还不算是创意最坏、制作最粗糙的,但可怕的是十年不变,一堆人一个男人的大嗓门……一遍遍重复,让人没法不烦。

最感人的公益广告:盛世长城之再就业公益广告

盛世长城广告公司很有名,而他们为中央电视台拍的下岗工人的公益广告也实在是好。这是一个系列,有“广州篇”、“上海篇”和“北京篇”。“广州篇”我没看过。“上海篇”一出来就吸引了我,当时的感觉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怎么能做得这么好?后来听说“上海篇”的主角当时已经再就业了。最好的是“北京篇”,是一对夫妇的讲述,两个人是分开拍的,剪辑得非常好。尤其是两个人讲述妻子在丈夫生日那天给他买了一双鞋的故事,从妻子的话过渡到丈夫的话,自然流畅,一人一句,让人好感动。这些年人们对“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很有好感,更何况这里是老百姓自己来讲。

最让人放心的广告:乐百氏纯净水

绿色食品越来越成为时尚所在,以前风行过的黑五类好像有点落伍了。在所有绿色食品中,纯净水是一支特殊的大军,娃哈哈、农夫山泉、乐百氏等铆着劲儿阐述喝纯净水的好处,当然前提是必须饮用他们的品牌。那一句“乐百氏纯净水,27层过滤”便足以让无数人开怀畅饮一回了,这种广告主体的诉求深刻、透明,一如它过滤过的水源,让人产生一见忘不了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喝着放心,就像白猫洗洁净广告上那位老大娘说的“这么多年用白猫,放心”。

最煽情的广告:西门子陈美篇

广告多煽情,但煽的方式和力度多有差异,煽得最猛的当属西门子用陈美做的这条广告。这个华裔女孩凭着一把小提琴将世界玩转,当她拉着小提琴扮疯狂扮痴情扮激扬地在屏幕上为西门子煽情时,给人的感觉是够酷、够浪漫、够煽情。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记住了创造煽情的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