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1.演讲稿 爱护鸟类从我做起
2.覆巢无完卵是什么意思
3.覆巢无完卵 文言文阅读答案
演讲稿 爱护鸟类从我做起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千古流传唐诗佳句。而这句的重点就在于一个鸟字,我国劳动人民对于鸟类的认识和爱护,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孔子提出“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的保护鸟类思想。西周王朝不仅注意保护雌鸟,而且也保护幼鸟。如:祭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即雌性鸟兽),“毋覆巢,牝毋杀孩虫胎夭飞鸟”。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5年规定:“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等等。宋朝有关爱护鸟的法令,有“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鸟,弹射飞鸟。”至元代还规定了“严禁狩猎天鹅,鹰隼”的法律。这些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鸟类的认识和爱护的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
从以上来看 ,爱护鸟类的确是一项值得我们去做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的繁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要做的是去鼓舞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也投入这份工作中来,和我们一起保护这些美丽可爱的小生灵,让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永远充满鸟语花香,让我们永远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一起爱护鸟类,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爱护鸟类,从我做起,是啊,爱护鸟类是一项需要我们全民参与,持之以恒的工作,靠我们自己微薄的力量是不够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我相信,总有一天,鸟类会和我们人类一样的快乐生活,不再为了逃避人而东躲西藏,不会再失去亲人了!
覆巢无完卵是什么意思
“覆巢无完卵”原义是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覆:翻。巢:鸟窝。完:完整)。后比喻整体覆灭,个体不能幸免。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语。也说“覆巢之下无完卵”。
最早出处:覆巢毁卵,凤凰不翔。(《文子·上礼》)
衍生典故: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zhuó)钉戏,了无遽(jù)容。融谓使者曰:“冀(jì)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fǒu)?”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整理出“覆巢无完卵”这个成语。
成语寓意:鸟巢既被捣翻,鸟蛋也就容易被摔破;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团体遭到祸害,个人也就难以幸免。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安危与集体的利益连结在一起,要维保个人的利益,就得保护集体的利益。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体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整体不存在,那也谈不上所谓的局部。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人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个社会的环境,最终是得不偿失。国家这个大家繁荣富强了,自己的小家才能富裕安康;战争年代,小家也一样流离失所;每一个小家都不断争取自己的富裕,同样会给国家带来经济的发展。
覆巢无完卵 文言文阅读答案
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最早的记载是《战国策·赵策四》:"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碢骐驎不至。”
但是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