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重迁的意思及成语解释-安土重迁有典故吗
1.人们常用成语安士重迁
2.什么是“安土重迁”?
3.安土重迁词语解释
人们常用成语安士重迁
人们常用的成语安土重迁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安土重迁”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元帝纪》,它其实是人们在自然经济时代养成了的社会习惯,也是我国古代的社会管理原则。只有让人们都在固定的土地上生活,不随意搬迁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
历朝历代在结束了战乱后,都会鼓励百姓回到故土生活,然后进行编户齐民,以便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古代的时候,从事农业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需要在固定的地方生活。如果离开了故土,那就会沦为流民,会遭到处罚。
在各大王朝的末年,天灾人祸都会家居豪强进行土地兼并,造成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佃农,甚至是奴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告别了自然经济,“安土重迁”的社会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务工,导致一些老人被迫成为了留守老人。我们也可以认为留守老人“安土重迁”,但是他们的生活缺乏照料,精神缺乏慰藉是切切实实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经接近5000万,他们守住自己的故土,只能和配偶、乡邻、朋友一起守望相助,等待着和农村,和“安土重迁”的观念一起消失在世界上。
什么是“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安土重迁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
汉元帝时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农民纷纷破产,有的投入田庄,沦为佃客和奴隶,有的成为国家佃农,有的成为流民。这样一来,这些人原来所承担的租税赋役,都转嫁到了自耕农身上。
同时,由于政治腐败,官吏贪残,天灾频繁,各地不断暴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汉元帝以德教治国,以期缓和社会矛盾。
永光四年九月,汉元帝下令撤销了一些墓园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十月,又下令撤销了各郡国祖庙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当元帝自己在渭城县的陵墓修建开始后,义下诏说:“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是百姓的本性,这如同骨与肉相互依附一样。
“安土重迁”的造句
1、这些老人都是不愿意离开家的,都年纪大了,脑子里安土重迁的思想很强烈。
2、从老远的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对于安土重迁的华人来说,是件大事。
3、人们对已经熟悉并喜爱的地理特征会眷恋,而安土重迁
4、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哪一个不怕的。
5、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词语解释
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拼音ān tǔ zhòng qiān。
基本释义土是指乡土;重是指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出处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对;人情所愿也。”
示例孙犁《悼画家马达》:“我是从农村长大的,安土重迁,主要是我的惰性大,如果不是迫于形势,我会为自己画地为牢,在那里站着去的。”
语法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子中通常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安居乐业、安家立业、安土重居。
反义词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离乡背井、异国他乡、四处奔波、荡析离居。
安土重迁造句
1、向来安土重迁的,现在纷纷向外路去找活了;向来听天由命的,现在也要反抗,斗争了。
2、因为蒙古人既没有安土重迁的意识,又是性格非常强悍勇敢的民族,在幼小时候便习会了骑马、射箭,青年时代以上阵冲锋为他们的荣耀事业。
3、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为文人们铸就了故土难离的恋乡情感模式。
5、长期生活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的人,一般是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因为举家搬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土重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