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江西南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2.江西、赣州的经纬度是什么?

3.为什么大家不爱来江西?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江西有不一样认知

4.下面简称分别是指那些省? 湘 赣 鄂 粤 闽

5.江西客家建筑介绍?

关于江西南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指的是哪里-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个人认为,南昌的优势有:1区位优势:南昌是一座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开放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盛誉,现为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京九、浙赣、皖赣铁路线在此交汇;南昌作为开放型内陆城市,目前正在形成一个通过高速公路6小时可以通达8个省会城市、涵盖4.6亿人的“6小时经济圈”。 2\生态优势: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变,是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南昌市的主要做法是,把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与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同时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从而推进经济形态由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变。 3\其他优势:适宜居住,水土好,物价低,交通方便,啥也不缺。南昌市以水清、城绿、花美为英雄城增光添色.

劣势在于:市民素质有待提高:每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有赖于市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目前,南昌市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期,同时,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南昌市的街头也时常冒出一些不和谐之音。有一位外商欲在南昌市投资,当他在城区转悠了大半天之后,却丧失了投资信心,原因是,横穿街道、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触目惊心。他对市领导说,市民素质的高低,是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后劲的内在动力。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这种不文明现象已经引起了南昌市委、市政府及广大市民的高度重视,一股革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热潮正在洪城兴起。 古人在分析形势时喜欢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说明,天时,前些年,我们南昌 在这点上没有赶到,浪费了.虽然这里面也有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我们那时胆子不够大,战略定位出现偏差,没有抓住改革开放的第一轮发展的机会;现在我国正进入城市化的浪潮,所以南昌这些年提出对接长珠闽的战略,我个人觉得是正当其时.地利,虽然我们没有临海,但是现在发展已经呈现出沿海想内地推进的势头,南昌作为中部,正可以发挥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地理优势;人和,以前南昌由于发展的思路不是很正确,人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经过这几年对思想解放的提倡,南昌逐渐放开了思想,统一了思路,呈现一心谋发展,全心搞建设的好形势.

所以我觉得在天时地利人和上,我们南昌正逐渐发挥出自己后发的优势.

江西、赣州的经纬度是什么?

江西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赣州介于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赣州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赣州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和抚州市。

扩展资料:

江西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变化分明。

赣州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三国·吴嘉禾五年(236)设置相当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又因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亦俗称“赣南”。

百度百科-赣州

百度百科-江西

赣州市人民政府-建置沿革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简介

为什么大家不爱来江西?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江西有不一样认知

为什么大家不爱来江西 旅游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江西有不一样认知

江西,省会城市南昌,这里是江西最大的(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没错这就是是赣江的“赣”的由来哦(很多人不会写[可爱])

江西开发的 历史 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超时期江西就已经是青铜器时代了;春秋战国,吴,越,楚三国就抢着挣江西;到了秦朝,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叫九江郡;汉高帝出年叫豫章郡;汉武帝时期又划全国为十三州,江西属扬州;

三国时期为吴国地界;西晋时期增设江西一州,为江州;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大业末年,萧铣及林士弘占据江西。

贞观年间划全国为十道监察区,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时增江西为15道,属江南西道;

宋朝改道为路,称江西路;元朝改为省,为江西行省;明朝改为江西布政使司;清朝改为江西省。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确实,江西从来没有成为过全国政权的中枢核心所在,整个古代史之中,除了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也鲜有发生左右中国政局的战争。作为一个内陆省,江西被六个省包围,颇有些消失于人海之中的意味。

但是,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第一反应并不会把那些耳熟能详的标签贴在江西的身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人人会背。庐山,就在江西

中国的英文China有瓷器之意,而给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瓷,大量产自“瓷都”景德镇。景德镇,就在江西

更重要的,熟知 历史 的人都知道,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方针逐步落实,最终才有了新中国。井冈山,就在江西

……

时间回到现在,或许我们都在说江西没有存在感,可这不能说明她真的不存在。对于江西,只能说我们确实不够熟悉,如果我们了解了今日的江西从何而来,就一定会发现很多专属于她的精彩!

下面简称分别是指那些省? 湘 赣 鄂 粤 闽

一、湘:

湖南省。省会长沙。

由来: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为母亲河,故简称“湘”。

二、 赣:

江西省。省会南昌。

由来: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赣江,以赣江为母亲河,故简称“赣”。

三、鄂:

湖北省。省会武汉。

由来: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战国楚国在此建都,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竞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四、粤:

广东省。省会广州。

由来:

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在《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 。先秦古籍中“越”即“粤”,古文献中“粤”、“越”通用,是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广大地区的统称,《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广东属百越之中的南越。后来"粤"和"越"区分,粤指广东,越指浙江。

五、?闽

福建省。省会福州。

由来: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境内有江叫闽江,以闽江为母亲河,所以简称“闽”。

六、沪

上海。

由来:

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百度百科-粤 (中国广东省简称)

百度百科-湖北

江西客家建筑介绍?

说起江西客家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九江庐山风景名胜区、观音桥、赣州佛塔、瑞金革命遗址等江西标志性建筑。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江西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观音桥简介:

观音桥栖贤谷中段,原名栖贤桥,因桥侧建有观音寺,人们就称观音桥,又因架设于三峡涧上,亦名三峡桥。已有一千年历史。是一单孔石拱桥,桥基立于东西两岸的悬崖上,下临深潭,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历经近千年风雨,至今完好无损,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工艺的珍贵遗产,古人赞为?神施鬼设?、?巧夺天工?。

观音桥建筑概况:

观音桥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经五里公社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

观音桥,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

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凭着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

观音桥建筑特色:

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凭着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

观音桥建筑景点:

慈航寺

这里就是观音桥名来历的慈航寺,寺里供奉的就是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有求必应,这里经常有香客来朝拜,特别是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日和菩萨生日时这里更是信徒云集,香烟缭绕。

天下第六泉

桥东侧的一株苍松下,有一涓涓长流的泉水,这就是被茶圣陆羽称之为?庐山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的?招隐泉?,寓?公之隐山之泉?意得名。龙首清泉味无穷,长流清竟此山中。古今招隐何人至,只有茹溪桑宁翁。

招隐泉之水出自形态颇似龙首的石隙中,邹士驹在这首《招隐泉》诗中说,招隐泉只招隐了晚年隐居在浙江茹溪自称桑宁翁的陆羽。招隐泉因而又叫?陆羽泉?。相传,陆羽为了品定天下名泉,曾于唐至德、乾元年间(公元757-760年),不辞劳苦,登庐山,下康王谷,反复品定谷帘泉水,认为廿冽碧莹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此后,他准备到栖贤寺歇几日,好将考察的记录稿进行一番整理,当他转过几座崖 ,行进在通往栖贤寺的茂林修造的小道上,见道旁崖处,有一石筑小亭,陆羽走进亭中休息。这时,他听到有珠落玉盘的泉水之声,原来亭旁有一眼泉水。陆羽走过去,只见有一个山石自然形成的龙头,清澈的山泉从龙口不断地溢出,泉下是潭穴,山花笑在泉底,真假难辨,碧叶映在泉中,不减其翠,他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陶杯,酌满泉水,呷上一口,原只想润润嘴舌,却习惯性地嚅动着双唇品起味来:清冽。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