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翻译英文-黜陟幽明翻译
1.李谘文言文
2.赞美项羽虞姬的诗句
3.善用贤才的成语?
4.明_的词语明_的词语是什么
5.齐义继母文言文阅读
李谘文言文
1. 晋书李熹传文言文翻译
李憙传,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父新李牷,是汉朝大鸿胪。李憙年轻时有好品行,广博地演习精深地研究,与北海人管宁以贤良被徵召,不去。几次徵入三府,不就任。宣帝又徵召李憙任太傅属,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郡县扶他登车上路,当时李憙母亲病重,于是偷偷翻越泫氏城墙第一徒步回家,于是赴上母亲的丧事,议论此事的人赞美他的志气节操。后来任并州别驾,当时骁骑将军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对他恭敬。让他乘车到官署。李憙坚决劝谏认为不能那样,毕轨不得已依从了他。
景帝辅政时,任命李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李憙到任,被引见,景帝对李憙说:“过去先公徵用你而你不答应,如今我任命你你就来了,为什么呢?”李憙回答:“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依照礼决定进仕或退身。明公用法来约束我,我畏惧法就来了。”景帝很是器重他。转任司马,不久官拜右长史。跟从讨伐毌丘俭回朝,迁任御史中丞。居官正直,不畏 *** 权势,百官为些震肃。举荐乐安人孙璞,也因有道德而显赫,当时的人称赞他能识别人才。不久。迁任大司马,以公事被免官。
司马伷任宁北将军,镇守邺,以李憙为军司。不久,任命李憙为凉州刺史,加任扬威将军、假节,兼任护羌校尉,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很有声望业绩。羌人进犯边塞,李憙趁着有机可乘时,来不及奏报,就适时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因功劳大免遭谴责,当时的人把他比为汉朝的冯奉世、甘廷寿。于是请求回京,答应了他。住在家中一个多月,官拜冀州刺史,逐渐升任司隶校尉。等于魏皇帝向晋禅让时,李憙以本官行司徒的职务,做太尉郑冲的副手奉持策书。泰始初年,被封为祁侯。
李憙上疏说:“过去的立进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已故尚书仆射武陔各占公家三更稻田,请求免去山涛、司马睦等人官职。武陔已,请求贬损他的谥号。”诏书说:“法律这种东西,天下以它为准绳,不回避皇亲贵族,这之后能实行,我怎能在其间放纵邪枉呢!然而考察此事是刘友做的。侵犯剥削百姓,迷惑朝廷官员,奸臣居然敢做这样的事,当刑讯追究刘友来惩邪佞。山涛等内如不再出过失,都不可问罪。《易经》说‘王臣忠诚,是因为没有私心’。如今李憙坚持一心在公的志向,按照责任办事,可以说是‘国家的司直’啊。光武帝说过:‘皇亲国戚尚且收敛自己来回避二鲍’是否就是这样呢!告戒众官吏,各自慎重对待自己的职务,宽大原宥的恩典,是不会多次遇上的。”李憙任两代司隶,朝廷内外称赞他。因公被免官。
那年,立了皇太子,任命李憙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东宫长久空旷,制度荒废缺损,官员不完备,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等官职都没有设置,只设置了卫率令让他主管兵马,太傅、少傅共同代理众事。李憙在位多年,教训道义,尽心谋划。红潮网翻译
迁任尚书仆射,授特进、光禄大夫,因年老退位。诏说:“光禄大夫、特进李憙,杖德居义,当升台司。毗亮朕躬,而以年尊致仕。虽优游无为,可以颐神,而虚心之望,能不怃然!其因光禄之号,改假金紫,置官骑十人,赐钱五十万,禄赐班礼,一如三司,门施行马。”
当初,李憙任仆射时,凉州敌人入侵边境,李憙倡导起兵去讨伐。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不足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从李憙。后来敌人果然极端放肆,凉州覆没,朝廷深感后悔。因李憙清廉朴素节俭,赐绢百匹。等到齐王司马攸出外镇守,李憙上疏谏争,言辞恳切。
李憙自从做官,虽然不是清廉得与众不同,然而家中没有积蓄,与亲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员身份谋私。等到兵,追赠太保,谥号成。儿子李赞继嗣。
2. 文言文王沿翻译及各种题型王沿,字圣源,大名馆陶人。
他少年时研究《春秋》。进士及第后,他上书建言:“契丹以戈矛为耒耜,以抢掠为行商;然而我方营垒不坚固,士兵不训练,只是按照法度依靠两国间的盟约,难道这是久安之策吗?当今河北是天下根本。
请挑选强壮的马配送军队。废除垌牧,用其地屯田。
招募百姓修复十二渠。用十二渠的水来灌溉,可以使数州瘠薄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这样,百姓会比以前富裕十倍,而官府的钱粮也会有余。
依靠这些来抵御敌人,还有什么办不到呢?”王沿担任河北转运使。洺州通判王轸上奏:“漳河岸高水低,不易疏导;又因为漳水浑浊,不能用来灌溉田地。”
王沿马上上书批驳王轸的言论,皇帝虽然赞许他的意见却没有马上实施。当时枢密副使晏殊用笏板将侍从官牙齿打落,开封府陈尧咨每天饮酒延误公事,王沿都向朝廷弹奏。
天圣五年,王沿安抚关陕地区,减掉各县秋税十分之二、三。王沿又巡察河朔饥民,所到之处不等朝廷诏令,打开官仓救济饥民。
后来,王沿改任尚书工部员外郎。他奏请朝廷撤销两处牧监,把土地交给百姓。
疏导水入各渠,灌溉田地数万顷。当时朝廷准备减少戍边军队,将军队调入内地吃粮,诏令知州等商议。
王沿马上奏请减裁数万士卒,知枢密院李谘认为不行。王沿上疏说:“军国大事应由朝廷决策,怎么能由小人负责呢?”李谘厌恶此语,奏请免去王沿的官职,降任滑州知州。
王沿在任时,兴建学校,举行乡饮酒礼。王沿喜欢对时事提出建议,但意见多与当时世人不合。
起初在河北兴修水利时,王沿导引河水灌溉民田,评论者认为这没有益处。事后,邢州百姓甚至有因争抢渠水而的,人们才知道王沿兴修水利有好处。
当时元昊多次侵入河东,王沿建议迁走丰州,朝廷没有回答,不久丰州果然陷落。元昊入侵,副都总管葛怀敏率兵出城抵御,王沿命令葛怀敏率兵占据瓦亭迎击。
葛怀敏进兵镇戎。王沿写信告诫他(葛怀敏)不要入城,要靠城扎寨,派出弱兵引诱贼兵,贼兵到,派出伏兵出击便可获得成功。
葛怀敏不听,果然被贼兵击败。强贼们乘胜进犯渭州,王沿率城中百姓登城防守,广布旗帜作为疑兵,贼兵于是撤退。
受葛怀敏兵败的牵连,没多久,王沿调任成德军知军,去世。 。
3. 文言文翻译:《韦放传》韦放,字元直,是车骑将军韦睿的儿子。起初他任齐代晋安王宁朔的主簿,高祖到雍州,又召为主簿。韦放身高七尺七寸,腰粗八围,容貌很伟岸。天监元年(502),做盱眙太守,回任通直郎,不久任轻车将军晋安王中兵参军,迁任镇右将军始兴王谘议参军,因父谢世回家居丧,期满回任,袭封为永昌县侯。出任轻车将军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任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所辖郡政通人和,为吏民所称道。
天监六年(507),梁武帝大举北伐,用韦放为贞威将军,和胡龙牙与曹仲宗会合进军。天监七年(508),夏侯..攻黎浆不克。梁武帝又让他率军从北道会合寿春城,不久升迁云麾将军南康王长史、寻阳太守。韦放历任官佐,且有声望和政绩。
普通八年(527),梁武帝派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任韦放为明威将军,率兵与他会师。魏大将费穆率兵突然到来,韦放军还未立脚,手下只有二百余人。韦放的堂弟韦洵矫健果敢有气力,是一军的倚仗。韦洵的马也被刺伤不能再进攻。韦放的头盔被魏箭射掉,连戴三次又被射掉,众兵士皆惊恐失色,请求韦放突围出去。韦放厉声喝叱道:“今天只有拼了!”于是脱下头盔下马,倚着胡床吩咐战斗。这时士兵都殊奋战,无不以一当百,魏军退去。韦放向北追赶魏军到涡阳,魏又派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兵五万前来支援,韦放率领他的战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魏军,大破之。涡阳城主王纬交城投降。韦放登上城顶,检阅出来投降的人口四千二百人,武器充盈;又派投降过来的人三十个,分别送信给李奖、费穆等。魏人放弃了诸多营垒,一时奔溃,韦放军乘胜追击,杀捉敌人将尽。生擒费穆的弟弟费超,和王纬一起押送京师。回朝作太子右卫军,转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任持节,督办梁、南秦二州诸路军事,任信武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中大通二年(530),去督北徐州诸军事,任北徐州刺史,增封食邑四百户,持节、将军依然在身。在任三年,,时年五十九岁。谥号宜侯。
韦放性情宽厚诚实,不看重私财,好施舍别人,和几个弟弟尤其和睦,每当要远行别离或办事刚回时,他们总是住在同一间房中,被称为“三姜”。起初,韦放和吴郡的张率都有妾怀孕,就约下婚姻。后来各生男女,但未等长大张率就去了。留下未长大的孩子,韦放常给予接济。到他做北徐州刺史时,不时有豪门势族来攀亲,韦放说:“我不能失信于亡故的老友。”就让儿子韦岐娶了张率的女儿,又把女儿嫁给张率的儿子。当时的人们称赞韦放能忠实于旧友。
4. 宋史 列传第五十一的译文原文:
/tabid/129/InfoID/5979/Defaultx
译文:李谘,字仲询,唐朝赵国公李峘的后人。李峘被贬于袁州,他的后人就住在了新喻这个地方,所以李谘成了新喻人。谘小时候就表现的至情至性,他老爸李文捷把他妈给休了,李谘就没日没夜的嚎哭,不吃不喝,老爹心疼他就把他妈又找回还给他了,从此他就成了出名的孝子了。科举中了进士后,宋真宗对左右大臣说:“这是个能照顾亲人的人。”提升他为进士科第三名,授以大理评事、舒州通判等职,并在中书省应试,做了太子中允、集贤院直学士。后又在三司,主理财赋、做过开封府判官,又升任左正言,后去外地做了淮南转运副使。皇帝巡幸亳州这个地方,因为他有功劳,就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当时正赶上江南闹饥荒,就被派出去做江东转运副使,为度支判官。后又做了皇帝的秘书,专门为皇帝起草文件。寇准屡次改李咨拟定的文件,李谘很不高兴,后因父亲的原因想回家乡做官,所以就当了荆南知府。当时翰林学士这个官位空缺,宰相原定的是别的官儿来当,皇帝说:“不如李谘当好。”李咨就当了这个翰林学士。
宋仁宗即位,提升为本曹郎中、开封府的代理知府,几个后月,又做了三司的代理长官,做了右谏议大夫。曾奏事两宫曰:「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即诏谘与御史中丞刘筠等同议冗费,以景德较天禧,计所减得十三之上。
时陕西缘边数言军食不给,度支都内钱不足支月奉,章献太后忧之,命吕夷简、鲁宗道、张士逊与谘等经度其事。谘曰:「旧法商人入粟边郡,算茶与犀象、缗钱,为虚实三估,出钱十四文,坐得三司钱百文。」谘请变法以实钱入粟,实钱售茶,三者不得相为轻重。既行而商人果失厚利,怨谤蜂起。谘以疾累请郡,改枢密直学士、知洪州。行数月,而御史台鞫吏王举、句献私商人,多请慈州矾,会计茶法不折虚费钱,妄称增课百万缗,以觊恩赏。谘坐不察夺职。
久之,进给事中、知杭州,复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衣冠子弟恃荫无赖者,谘悉杖之,境内肃然。还,勾当三班院,坐举吏降左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事,是岁,禁中火,仓卒营造,应办举集。
进尚书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数月,遭父丧,起复,迁户部侍郎、知谏院事。是时榷茶法浸坏,乃诏谘、蔡齐等更议之。谘以前坐变法得罪,固辞,不许。于是复用谘所变法,语具《食货志》。卒,赠右仆射,谥宪成。
谘性明辨,周知世务,其处烦猝,常若闲暇,吏不敢欺。在枢府,专务革滥赏,抑侥幸,人以为称职。无子,以族子为后。
5. 高崇文文言文阅读翻译《旧唐书·高崇文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高崇文,其先渤海人。
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
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佛堂原,大破之,者过半。韩全义入觐,崇文掌行营节度留务,迁兼御史中丞。
十四年,为长武城使,积粟练兵,军声大振。永贞元年冬,刘辟阻兵,朝议讨伐,宰臣杜黄裳以为独任崇文,可以成功。
元和元年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左神策行营节度使,兼统左右神策、奉天麟游诸镇兵以讨辟。时宿将专征者甚众,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大惊。
崇文在长武城,练卒五千,常若寇至。及是,中使至长武,卯时宣命,而辰时出师五千,器用无阙者。
军至兴元,军中有折逆旅之匕箸,斩之以徇。西从阆中入,遂却剑门之师,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遁归。
屯军梓州,因拜崇文为东川节度使。先是,刘辟攻陷东川,擒节度使李康;及崇文克梓州,乃归康求雪己罪,崇文以康败军失守,遂斩之。
城以成都北一百五十里有鹿头山,扼两川之要,辟筑城以守,又连八栅,张掎角之势以拒王师。是日,破贼二万于鹿头城下,大雨如注,不克登,乃止。
明日,又破于万胜堆。堆在鹿头之东,使骁将高霞寓亲鼓,士扳缘而上,矢石如雨;又命敢士连登,夺其堆,烧其栅,栅中之贼歼焉。
遂据堆下瞰鹿头城,城中人物可数。凡八大战皆大捷,贼摇心矣。
八月,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到行营愆一日。惧诛,乃深入以自赎,故军于鹿头西大河之口,以断贼粮道,贼大骇。
是日,贼绵江栅将李文悦以三千人归顺,寻而鹿头将仇良辅举城降者众二万。辟之男方叔、子婿苏强,先监良辅军,是日械系送京师,降卒投戈面缚者弥十数里,遂长驱而直指成都。
德阳等县城皆镇以重兵,莫不望旗率服,师无留行。辟大惧,以亲兵及逆党卢文若赍重宝西走吐蕃。
吐蕃素受其赂,且将启之。崇文遣高霞寓、郦定进倍道追之,至羊灌田及焉。
辟自投岷江,擒于涌湍之中。西蜀平,乃槛辟送京师伏法。
文若赴水。王师入成都,介士屯于大逵,军令严肃,珍宝山积,市井不移,无秋毫之犯。
衣冠先是,贼将邢泚以兵二万为鹿头之援,既降又贰,斩之以徇。衣冠陷逆者,皆匍匐衙门请命,崇文条奏全活之。
制授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管内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改封南平郡王,食实封三百户,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
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牍谘禀之繁,且以优富之地,无所陈力,乞居塞上以扞边戍,恳疏累上。二年冬,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宁庆三州节度观察等使,仍充京西都统。
恃其功而侈心大作,帑藏之富,百工之巧,举而自随,蜀都一罄。以不习朝仪,惮于入觐,优诏令便道之镇。
居三年,大修戎备。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四,废朝三日,赠司徒,谥曰威武,配享宪宗庙庭。
译文高崇文,他的祖先是渤海人。高崇文生于幽州,他淳朴宽厚少话语,年轻时参加过平卢军。
贞元中,跟随韩全义安定长武城,治军很有声望。贞元五年的夏天,三万吐蕃军侵犯宁州,高崇文率领三千披甲的士兵救援宁州,与吐蕃军在佛堂原大战,大败了吐蕃军,使敌方者超过一半。
韩全义到朝廷去朝见皇帝,崇文便主管行营节度的政务,而后又被任命兼任御史中丞。贞元十四年,崇文担任长武城的使者,囤积粮食勤加练兵,使得军队的名声大大地提高。
永贞元年的冬天,刘辟仗恃着军队造反,朝堂讨论去讨伐他,宰相杜黄裳认为只需任命高崇文去做这件事,便能够办好。元和元年的春天,授给高崇文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兼任御使大夫,又担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兼任主管左右神策,遵奉天子的命令去游说各镇的军队来讨伐刘辟。
当时经验丰富的专门征讨叛军的将领很多,他们人人都说自己应当被选上,等到皇帝的文稿出来都大大地惊讶了。高崇文在长武城时,训练了五千士兵,平常便严阵以待好像敌人要到了一般。
等到这时,宦官使臣到了长武,卯时宣布命令,高崇文辰时就能率五千军队出发,兵器用品都不缺少。军队到了兴元,军中有损失旅舍食物的行为,高崇文把这些人杀了来巡行示众。
高崇文率军走西边从阆中进入,成功击退剑门的敌军,解了对梓潼的包围,犯上作乱的贼人将领邢泚逃了回去。高崇文把军队驻扎在梓州,朝廷于是授予他官职东川节度使。
在此以前,刘辟攻陷东川,捉住了节度使李康;等到崇文攻克了梓州,于是李辟让李康返回请求能够洗刷自己已犯下的罪过,崇文因为李康使军队打了败仗让东川失守,于是斩杀了他。成都北面一百五十里处有一座鹿头山,据守着两川重要的地方,刘辟修筑城墙来防守,又连接了八座营寨,陈列出互相支援的形势来抵御朝廷的军队。
这一天,高崇文在鹿头城下打败了两万犯上作乱的贼人,雨下得很大,像往下灌一样,没能够成功进入鹿头城,于是中止了进攻。第二天,又在堆打败了千万的敌军取得胜利。
堆在鹿头城的东面,高崇文派遣骁勇的将领高霞寓亲自击鼓,士兵们攀援而上,箭石如雨一般落下;崇文又命令敢之士连续攀登,终于夺下了堆,烧毁了他们的营寨,营寨中。
6. 李崇断案原文李崇任刺史,断狱精审。寿春县苟泰丢失3岁幼子,数年不知所在。偶见在本县赵奉伯家,告于官。两家各言是己子,郡县莫能断。案呈李崇,李崇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告与二父曰:“儿暴病已,可出奔哀。”苟泰闻即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则咨嗟而已,殊无痛意。李崇察知后,乃将子还于苟泰,罚奉伯。定州解庆宾、解思安兄弟流入扬州。弟思安逃役,兄诈称其弟被害,借城外之尸伪葬,并使女巫阳氏自云见鬼,诉说思安被害之苦。后庆宾嫁祸于同军兵苏显甫、李盖。苏、李不忍苦刑屈打成招。狱将决断,崇令止之。乃寻根究底,细心审查,终明原委。释苏、李,律庆宾、思安,鞭女巫一百。
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遇到贼丢失了,几年都不知他在哪里。后来在同县的赵奉伯家里出现, 苟泰递诉状告到官府。他们两个人都说那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而且都有邻居作证。郡县的官员不等 判夺这件案子。李崇说:“这个很容易就知道真相了。”将两个父亲和儿子分别安置,让他们独处几 十天,然后让人告诉那两个父亲说:“您的儿子生病,已经突然了。现在您的行动禁制解除了, 回去准备丧事吧。”苟泰听到后嚎啕大哭,悲伤的不能自已。奉伯只是嗟叹就完了,并没有特别哀伤的样子。 李崇知道了,就把儿子还给苟泰,指责奉伯欺诈。奉伯辞罪说:“以前我了一个儿子,因此以假乱真 认了他。” 又有定州充军的解庆宾兄弟俩因为犯罪都要押到扬州。弟弟思安背着衙役悄悄跑了,庆宾事后怕衙役追 究怪罪,谋划良久,于是认领了城外一具尸,假装是自己的弟弟被人,将这具尸体运回出殡安葬。 尸体和思安很象,见到的人没有能分辨(不是思安)的。而且有个巫女阳氏自称见到鬼,说思安被害的 痛苦和渴望报仇。庆宾又诬篾怀疑思安是同军的兵士苏显甫,李盖所杀。经过州官审问,二人不能忍受 酷刑,都认罪了。案件就要结案了,李崇对案件有所怀疑而压下了。悄悄的派遣两个在州内无人认识的 人,装作从外面来得。见到庆宾说:“我住的州离这里有三百里,有一个人路过寄宿(我家), 晚上聊天,觉得那个人异样,于是便责问他的行踪。那个人说是充军背着衙役逃跑,姓解字思安。 当时我就要送那人去官府,他请求我说‘我有个哥哥叫庆宾,现在住在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 如果您放过我,因为这件事的缘故,我哥哥听到了一定会重重谢你,就算耗尽所有的家产也在所不惜。 现在我留在这里做人质,你要是去了没有收获,再将我送官也不晚啊。’因此来拜访您说明来意。 如果您给点钱就放了您弟弟。如果不相信,就去牢里看他吧。”庆宾忧愁的变了脸色,请来人在州内 稍待,马上就准备送他的财物。这个人详细的情形上报,李崇将庆宾抓住审问说:“你弟弟逃跑,为 什么乱人他人的尸体?”庆宾俯首认罪。再来询问李盖两人,他们说自己是被冤枉的。过了几日,思安 也被人抓住。李崇朝那个巫女阳氏来看,鞭打了她一百下。
7. 房彦谦传 文言文房彦谦 〔隋〕字孝冲,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玄龄父。
大业(六o五至六一六)时为泾阳令,谥定伯。善草隶。
《北史本传》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七世祖谌,仕燕太尉掾,随慕容氏迁于齐,子孙因家焉。世为著姓。
高祖法寿,魏青、冀二州刺史,壮武侯。曾祖伯祖,齐郡、平原二郡太守。
祖翼,宋安太守,并世袭爵壮武侯。父熊,释褐州主簿,行清河、广川二郡守。
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长兄彦询,雅有清鉴,以彦谦天性颖悟,每奇之,亲教读书。
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十五,出后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抚养甚厚。
后丁所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
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
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属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
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及周师入邺,齐主东奔,以彦谦为齐州治中。
彦谦痛本朝倾覆,将纠率忠义,潜谋匡辅。事不果而止。
齐亡,归于家。周帝遣柱国辛遵为齐州刺史,为贼帅辅带剑所执。
彦谦以书谕之,带剑惭惧。送遵还州,诸贼并各归首。
及高祖受禅之后,遂优游乡曲,誓无仕心。 开皇七年,刺史韦艺固荐之,不得已而应命。
吏部尚书卢恺一见重之,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后属陈平,奉诏安抚泉、括等十州,以衔命称旨,赐物百段,米百石,衣一袭,奴婢七口。
迁秦州总管录事参军。尝因朝集,时左仆射高颎定考课,彦谦谓颎曰:“书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唐、虞以降,代有其法。
黜陟合理,褒贬无亏,便是进必得贤,退皆不肖,如或舛谬,法乃虚设。比见诸州考校,执见不同,进退多少,参差不类。
况复爱憎肆意,致乖平坦,清介孤直,未必高名,卑谄巧官,翻居上等,直为真伪混淆,是非瞀乱。宰贵既不精练,斟酌取舍,曾经驱使者,多以蒙识获成,未历台省者,皆为不知被退。
又四方悬远,难可详悉,唯量准人数,半破半成。徒计官员之少多,莫顾善恶之众寡,欲求允当,其道无由。
明公鉴达幽微,平心遇物,今所考校,必无阿枉,脱有前件数事,未审何以裁之?唯愿远布耳目,精加采访,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非直有光至治,亦足标奖贤能。”词气侃然,观者属目。
颎为之动容,深见嗟赏。因历问河西、陇右官人景行,彦谦对之如响,颎顾谓诸州总管、刺史曰:“与公言,不如独与秦州考使语。”
后数日,颎言于上,上弗能用。以秩满,迁长葛令,甚有惠化,百姓号为慈父。
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吏民号哭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 其后百姓思之,立碑颂德。
鄀州久无刺史,州务皆归彦谦,名有异政。 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
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及兼襄州总管,辞翰往来,交错道路。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而别。
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
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曰:窃闻赏者所以劝善,刑者所以惩恶,故疏贱之人,有善必赏,尊贵之戚,犯恶必刑,未有罚则避亲,赏则遗贱者也。今诸州刺史,受委宰牧,善恶之间,上达本朝,慑惮宪章,不敢怠慢。
国家祗承灵命,作民父母,刑赏曲直,升闻于天,夤畏照临,亦宜谨肃。故文王云:“我其夙夜,畏天之威。”
以此而论,虽州国有殊,高下悬邈,然忧民慎法,其理一也。至如并州畔逆,须有甄明。
若杨谅实以诏命不通,虑宗社危逼,征兵聚众,非为干纪,则当原其本情,议其刑罚,上副圣主友于之意,下晓疑惑之心;若审知内外无虞,嗣后纂统,而好乱乐祸,妄有觊觎,则管、蔡之诛,当在于谅,同恶相济,无所逃罪,枭悬孥戮,国有常刑。其间乃有情非协同,力不自固,或被拥逼,沦陷凶威,遂使籍没流移,恐为冤滥。
恢恢天网,岂其然乎?罪疑从轻,斯义安在?昔叔向置鬻狱之,晋国所嘉,释之断犯跸之刑,汉文称善。羊舌宁不爱弟,廷尉非苟违君,但以执法无私,不容轻重。
且圣人大宝,是曰神器,苟非天命,不可妄得。故蚩尤、项籍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李老、孔丘之才智,吕望、孙武之兵术,吴、楚连磐石之据,产、禄承母后之基,不应历运之兆,终无帝王之位。
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杨谅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觊幸非望者哉!开辟以降,书契云及,帝皇之迹,可得而详。自非积德累仁,丰功厚利,孰能道洽幽显,义感灵只!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竞怀。
逮叔世骄荒,曾无戒惧,肆于民上,聘嗜奔欲,不可具载,请略陈之。 襄者齐、陈二国,并居大位,自谓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罔念忧虞,不恤刑政。
近臣怀宠,称善而隐恶,史官曲笔,掩瑕而录美。是以民庶呼嗟,终闭塞于视听,公卿虚誉,日敷陈于左右。
法网严密,刑辟日多,徭役烦兴,老幼疲苦。 昔郑有子产。
赞美项羽虞姬的诗句
1. 关于项羽和虞姬的诗句
关于项羽和虞姬的诗句 1.讲项羽与虞姬的诗句
1 四面楚歌已响起, 有多少人为你而泣。 即便身陷十面埋伏, 你也可以乘舟东去。 但你漫拭英雄泪, 温语与姬别。 挥剑自刎乌江岸, 空留千古后人叹。 可敬豪气比天, 可赞柔情胜水。 2 楚歌难掩霸王气 乌江之畔魂何依 且化奔腾东流水 年年月月待虞姬 3 生当为人杰 亦为鬼雄 至今乌江岸 魂犹望江东 4 诗歌·唐风宋韵沁园春·思项羽编辑推荐 遥忆当年,秦室身微,天下怒兴。 有沛中高祖,斩蛇义起;霸王项羽,巨鹿鏖兵。 逐鹿中原,咸阳约定,证取豪中世上英。 鸿门宴,一时千古恨,分划沟鸿。 风烟楚汉相争。 历五载、双军垓下逢。 叹乌骓已逝,十方汉帜;虞姬犹伴,四面楚声。 义气悲歌,宁求身,不与江东父老重。 乌江畔,水流融碧血,一世英雄。 5 生当为人杰, 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6传说中的项羽 他的眼晴是重瞳 他说:我也可以取而代之 于是,整个阿房宫没有了 包括一个王朝 没有人可以抵挡他的步伐 但仍倒塌在流氓的手里 刘邦说:分一杯给我吧~~ 在乌江,你悲怆的低下头 是哪位兄弟要了我的首级 以邀功以新的主子 炼狱里咆哮声是唯一的怒火 只是为了虞姬 还有四面的悲怆楚歌 乌龙驹沉入了永远的海底 千百年来有一个女子一直呼喊着你的名字 生当做人杰,亦为鬼雄~~ 唯
袁枚:《题虞姬庙》诗:
为欠虞姬一首诗,
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
六国空亡烈女谁?
竟成神重桑梓,
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
好访君王月下骑。
2.有哪些描写项羽与虞姬爱情的诗词
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垓下歌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 《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7. 《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下》项羽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恨地无环。
9. 《濠州七绝·虞姬墓》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10. 《虞美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
爱情自古以来就受人颂,尽管历史上发生过不少爱情悲剧,但都不能使爱情失色,反而成为人们更加增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3.写项羽虞姬的诗
1 楚歌难掩霸王气 乌江之畔魂何依 且化奔腾东流水 年年月月待虞姬 2 生当为人杰 亦为鬼雄 至今乌江岸 魂犹望江东 3诗歌·唐风宋韵沁园春·思项羽 遥忆当年,秦室身微,天下怒兴。
有沛中高祖,斩蛇义起;霸王项羽,巨鹿鏖兵。 逐鹿中原,咸阳约定,证取豪中世上英。
鸿门宴,一时千古恨,分划沟鸿。 风烟楚汉相争。
历五载、双军垓下逢。 叹乌骓已逝,十方汉帜;虞姬犹伴,四面楚声。
义气悲歌,宁求身,不与江东父老重。 乌江畔,水流融碧血,一世英雄。
4 生当为人杰, 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4.关于后人描绘项羽与虞姬之间故事的诗词
宋朝苏轼所作的《濠州七绝 虞姬墓》。
原文如下: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翻译如下: 军帐下的美人擦拭着泪痕,帐前的将士士气如虹。苍天不辜负君王项羽,唯独有虞姬和郑君不负君恩。
项籍垓下大败,虞姬自刎,郑君尝事项籍为亲将,项籍而郑君被汉所俘。汉高祖下诏,凡是项籍故臣,都要除去事项归汉,郑君独不奉诏。
后奉诏者皆拜为大夫,而逐郑君。 扩展资料 霸王别姬: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
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5.有哪些描写项羽与虞姬爱情的诗词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咏史诗。
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题乌江亭》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垓下》项羽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
恨地无环。 《濠州七绝·虞姬墓》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虞美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爱情自古以来就受人颂,尽管历史上发生过不少爱情悲剧,但都不能使爱情失色,反而成为人们更加增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6.关于后人描绘项羽与虞姬之间故事的诗词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和垓下歌
虞姬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咏虞姬
清代某诗人
君王意气尽江东
贱妾何堪入汉宫
碧血化为江边草
花开更比杜鹃红
虞美人
何溥
遗恨江东应未消
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
不负君恩是楚腰
虞姬墓前石碑刻对联
作者不详
上联:虞兮奈何 自古红颜多薄命
下联:姬兮安在 独留青冢向黄昏。
横批:巾帼千秋。
7.需要一首描写项羽和虞姬的诗,和一些曹操写的
项羽和虞姬的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曹操的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善用贤才的成语?
1. 关于“广纳贤才”的成语有哪些
1、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版;士:指读书人。权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例句:从公司创建伊始积极在社会各界招贤纳士,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2、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例句:他虽身居高位,但谦恭屈己,能礼贤下士。
3、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例句:赵经理求贤若渴,不到两年,公司就拥有了国内一流的员工队伍。
4、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例句: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5、爱才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例句:听说你们正在招兵买马,爱才如命,因此我特地前来相投。
2. 有什么成语或者名言名句是表示重用贤才,懂得识才的意思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3. 贤才开头的成语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见贤思齐 内见到德才兼备的容人就想赶上他。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举善荐贤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任人唯贤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4. 关于“广纳贤才”的成语有哪些
招贤纳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专。招收贤士,接纳属书生。指网罗人才。
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唯才是举:[ wéi cái shì jǔ ]
或唯才是用,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荐。
举贤任能:[ jǔ xián rèn néng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知人善任:[ zhī rén shàn rèn ]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 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5. 比喻贤才的成语
含有贤才的成语、表示描写贤才的成语:33条关于贤才的成语及解释。 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爱才如命——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爱才若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朝阳丹凤——比喻贤才逢明时。丹凤朝阳——比喻贤才逢明时。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广开贤路——贤:有才又有德的人。广泛开辟招揽贤才的途径。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鸿隐凤伏——比喻贤才不遇。黄钟瓦釜——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黄钟长弃——比喻贤才不用。同“黄锺毁弃”。黄锺毁弃——比喻贤才不用。金台市骏——犹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念旧怜才——旧:老交谊;怜:怜爱。思念旧谊,爱惜贤才。旁求俊彦——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祁溪之举——祁溪:春秋晋国人,推荐仇人和儿子接替自己的职务。指推荐贤才,不避亲仇,公平无私。
6. 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的成语
量才录用
liàng cái lù yòng
解释量:估量。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出处《版礼记·王制》:“权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宋·苏轼《上神守皇帝》:“凡所擘画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多用于使用人才。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量;不能读作“liánɡ”。
辨形录;不能写作“碌”或“禄”。
近义词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反义词不自量力、一视同仁
辨析~和“人尽其才”;都含有“发挥人的才能”的意思。但~偏重于“按照才能使用”;多用于录用新人的场合;“人尽其才”偏重于“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多用于对原有人员合理使用方面。
例句我们~;使能搞翻译的搞翻译;能搞研究的搞研究;能上课的上课。
7. 形容贤才的成语有哪些
比喻贤才的成语有爱才如渴、爱才如命、爱才若渴、避让贤路、彬彬济济
1.
爱才如渴[ài
cái
rú
kě]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2.
爱才如命[ài
cái
rú
mìng]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出处:语出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3.
爱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4.
避让贤路[bì
ràng
xián
lù]
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5.
彬彬济济[bīn
bīn
jǐ
jǐ]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例句:
1.他们公司的领导是个爱才如命的人,这才把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
2.身为一个爱才如渴的人,我当然要敞开大门,欢迎她的入盟。
8. 表示善于用人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善于用人的成语有:
1.知人善任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专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属用。
2.任人唯贤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3.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4.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5.选贤举能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成语(chéng yǔ,idioms)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9. 用人只以德才为标准的成语
谜来底:任人唯贤、量才自录用、知人善用。
任人唯贤
rèn rén wéi xián
解释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结构兼语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
正音唯;不能读作“wēi”。
辨形贤;不能写作“闲”。
近义词量才录用、知人善用
反义词任人唯亲、以貌取人
辨析~和“知人善任”;都含有“善于使用人”的意思。但~可指干部路线;“知人善任”不能。
例句
(1)~是唯一正确的选拔干部的标准。
(2)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必须~。
10. 形容贤明的成语
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妒能害贤——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犁牛骍角——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骍角”。
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犁生骍角——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女中尧舜——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阳春有脚——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尧鼓舜木——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鼓:谏鼓;木:箴木。尧门旁设谏鼓,舜门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贤明,能随时接受意见,听取忠告。
源清流净——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同“源清流洁”。
源清流清——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择木而栖——栖:栖息。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栖息。旧时比喻选择贤明君主,为其效命。
至圣至明——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明_的词语明_的词语是什么
明_的词语有:泾渭分明,大明法度,暧昧不明。
明_的词语有:黜陟幽明,暧昧不明,蔽明塞聪。2:结构是、明(左右结构)_(左下包围结构)。3:拼音是、míngdá。
明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明达míngdá。(1)通达。(2)懂得;通晓。
二、国语词典
对事理有明确透澈的认识。如:「他为人明达公正,颇受大家尊敬。」词语翻译英语reasonable,ofgoodjudgment法语raisonnable,d'unbonjugement
三、网络解释
明达明,是指三明;达,是指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明是明了的意思,达是通达的意思。
关于明_的成语
明明赫赫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绝世长夜难明暧昧不明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_的详细信息
齐义继母文言文阅读
1.
齐义的继母是齐义弟弟的母亲,当齐宣王当政时,有人在途中掉了,官吏查探这件事,是被人的,齐家兄弟在那人的旁边,官员问到这件事,兄长说“是我杀的”,弟弟说“不是我哥哥,是我杀的”,官吏不能判断,告诉了宰相,宰相不能决断,就禀告了齐宣王,齐宣王说“如果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是纵容犯罪。
都杀了,是株连无辜,我观察他们的母亲能知道她儿子的好坏,去问他们的母亲,听她愿意让谁谁生”宰相召见了他们的母亲问“你的儿子了,兄弟都愿意代对方去,官吏不能判断,禀告了王,主上仁慈,想问你想让谁生谁”母亲边哭边说“杀年幼的弟弟”宰相接受了,问他“幼子,都是被疼爱的,现在你想要他伏法,为什么”母亲说“幼子是妾室的孩子,兄长是前妻的孩子,他们的父亲的时候告诉我要善待他,我说好,现在我既然受人托付,许下了诺言,怎么可以忘记嘱托失信于人。况且杀了兄长让弟弟活,是背信弃义,因为我的私心无视了公理,是欺骗去的人。
不守诺言怎么能活在世上。”说完就泣不成声。
宰相把这件事告诉了齐宣王,齐宣王表彰了这位母亲,把齐家兄弟都赦免了,把那个母亲尊为义母。
2. 《齐义继母》篇中“子虽痛乎,独为行何正确的原文是:予虽痛子,独谓行何
翻译是:我虽然疼爱自己的儿子,却怎么能不顾道义德行呢?
全文翻译
齐宣王的时候,有人打架斗殴,在路上,官吏前来调查(这件事)。有兄弟二人站在旁边,官吏询问他们。哥哥说:“人是我杀的。”弟弟说:“不是哥哥,是我杀的。”整整一年,官吏不能决断,就把这事告知宰相,宰相也无法决断,就禀报了齐宣王。宣王说:“如果放过他们,就是放纵犯罪的人;如果都杀掉,就会妄杀无辜之人。我估计他们的母亲能知道谁好谁坏。问问他们的母亲,听听她对谁谁活的意见。”宰相受命,召见他们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杀了人,兄弟两人都想相互代替赴,官吏不能决断,告知宣王,宣王很仁义,特意让我来问问你想杀谁活谁?”母亲哭着说:“杀掉年纪小的。”宰相听后,反问说:“小儿子是父母最疼爱的,而你却想杀掉他,这是为什么呢?”母亲回答说:“年少的,是我亲生的儿子,年长的是丈夫前妻的儿子,丈夫得病临之时将他托付给我说:‘好好地抚养他。’我答应说‘是’。既然受人之托,答应了人,又怎能忘人之托而失信于自己的诺言呢?再说杀兄活弟,是以个人私爱败坏公义道德;背言失信,是欺骗去的丈夫。如果失言忘约,不守信用,又怎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我虽然疼爱自己的儿子,却怎么能不顾道义德行呢?”说罢痛哭流涕。宰相入朝后把情形禀报了齐宣王。宣王赞叹这位母亲的德行高义,于是赦免了她的两个儿子。不但不杀她的儿子,还尊崇这位母亲,称这位母亲为“义母”。
3. 王祥至孝文言文翻译西晋时山东有个叫王祥的人,年少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他的继母姓朱,是个刁悍的女人,对王祥非常不好。屡次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破坏他们的父子关系。后母还对他百般的挑剔刁难,甚至叫他做一些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王祥非但没有与后母作对,反而对后母更好,更加的敬爱,希望能化解后母对他的做法,所以对后母就更加的孝顺。
后母朱氏很喜欢吃新鲜的活鱼,就命王祥去抓鱼。可是当时正值严冬,所有的江河全部都冻结了,哪里还有鱼呢?但王祥为了满足后母的愿望,还是顶着严寒来到河边,可河面早已冰封,如何抓鱼?王祥于是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求得到鲤鱼。冰天雪地的,如今的我们出门都要穿着羽绒服,可王祥为了孝敬后母,却连身上本来单薄的衣服都脱掉了,而且还卧在冰上。他双唇变紫了,浑身颤抖。
我们想一想,平常为人子女的,母亲叫洗双筷子、洗个碗,可能都不愿意做。叫扫个地,可能也会不高兴。但后母如此苛刻的要求,王祥都毫无怨言,一心只祈②求能捕到一二条鱼,带回去奉养他的后母。这么淳厚的孝心,怎么不会感动这些鱼儿?
就在这个时候,冰突然自己裂开,竟然有两条鲤鱼跃了出来,王祥非常高兴,就拿回家烹调好给母亲吃。
此外,后母还要求王祥捕黄雀烤给她吃。我们想一想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捕鸟很费周折,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竟然有好多的黄雀飞到王祥的帐篷里头,让王祥顺利地抓到黄雀。黄雀自动牺牲来帮助王祥,又是一件至孝感通万物的证明。
他的后母不仅仅如此刁难王祥。更过分的是:家里有棵果树,在果实成熟快要落地时,她吩咐王祥守着树,不可以让一个果子掉在地上。我们都知道果树会结满树的果实,而且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落地。而后母要王祥保证一个果实都不落地,这简直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啊!然而王祥并没有与后母大吵大闹,而是每到风雨天,别人都在家里避雨玩耍时,他却穿梭在风雨中奔向果树,抱着树哭泣着,祈求这些果实不要掉落下来。
王祥有一颗至诚的孝心,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在王祥如此的孝行之下,后母终于受到了感化,对王祥也同亲生儿子一般对待了。
后来社会动荡,王祥带着父母逃难,后母后,他又守墓。一个人在如此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能支撑他这样生活下去?唯有一个“孝”字,孝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力量。所以王祥即使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他依然能无怨无悔,依然能安然的度过。这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注释①剖:pōu,破开。②祈:qí,向神求福。
4. 房彦谦传 文言文房彦谦 〔隋〕字孝冲,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玄龄父。
大业(六o五至六一六)时为泾阳令,谥定伯。善草隶。
《北史本传》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七世祖谌,仕燕太尉掾,随慕容氏迁于齐,子孙因家焉。世为著姓。
高祖法寿,魏青、冀二州刺史,壮武侯。曾祖伯祖,齐郡、平原二郡太守。
祖翼,宋安太守,并世袭爵壮武侯。父熊,释褐州主簿,行清河、广川二郡守。
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长兄彦询,雅有清鉴,以彦谦天性颖悟,每奇之,亲教读书。
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十五,出后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抚养甚厚。
后丁所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
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
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属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
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及周师入邺,齐主东奔,以彦谦为齐州治中。
彦谦痛本朝倾覆,将纠率忠义,潜谋匡辅。事不果而止。
齐亡,归于家。周帝遣柱国辛遵为齐州刺史,为贼帅辅带剑所执。
彦谦以书谕之,带剑惭惧。送遵还州,诸贼并各归首。
及高祖受禅之后,遂优游乡曲,誓无仕心。 开皇七年,刺史韦艺固荐之,不得已而应命。
吏部尚书卢恺一见重之,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后属陈平,奉诏安抚泉、括等十州,以衔命称旨,赐物百段,米百石,衣一袭,奴婢七口。
迁秦州总管录事参军。尝因朝集,时左仆射高颎定考课,彦谦谓颎曰:“书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唐、虞以降,代有其法。
黜陟合理,褒贬无亏,便是进必得贤,退皆不肖,如或舛谬,法乃虚设。比见诸州考校,执见不同,进退多少,参差不类。
况复爱憎肆意,致乖平坦,清介孤直,未必高名,卑谄巧官,翻居上等,直为真伪混淆,是非瞀乱。宰贵既不精练,斟酌取舍,曾经驱使者,多以蒙识获成,未历台省者,皆为不知被退。
又四方悬远,难可详悉,唯量准人数,半破半成。徒计官员之少多,莫顾善恶之众寡,欲求允当,其道无由。
明公鉴达幽微,平心遇物,今所考校,必无阿枉,脱有前件数事,未审何以裁之?唯愿远布耳目,精加采访,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非直有光至治,亦足标奖贤能。”词气侃然,观者属目。
颎为之动容,深见嗟赏。因历问河西、陇右官人景行,彦谦对之如响,颎顾谓诸州总管、刺史曰:“与公言,不如独与秦州考使语。”
后数日,颎言于上,上弗能用。以秩满,迁长葛令,甚有惠化,百姓号为慈父。
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吏民号哭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 其后百姓思之,立碑颂德。
鄀州久无刺史,州务皆归彦谦,名有异政。 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
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及兼襄州总管,辞翰往来,交错道路。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而别。
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
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曰:窃闻赏者所以劝善,刑者所以惩恶,故疏贱之人,有善必赏,尊贵之戚,犯恶必刑,未有罚则避亲,赏则遗贱者也。今诸州刺史,受委宰牧,善恶之间,上达本朝,慑惮宪章,不敢怠慢。
国家祗承灵命,作民父母,刑赏曲直,升闻于天,夤畏照临,亦宜谨肃。故文王云:“我其夙夜,畏天之威。”
以此而论,虽州国有殊,高下悬邈,然忧民慎法,其理一也。至如并州畔逆,须有甄明。
若杨谅实以诏命不通,虑宗社危逼,征兵聚众,非为干纪,则当原其本情,议其刑罚,上副圣主友于之意,下晓疑惑之心;若审知内外无虞,嗣后纂统,而好乱乐祸,妄有觊觎,则管、蔡之诛,当在于谅,同恶相济,无所逃罪,枭悬孥戮,国有常刑。其间乃有情非协同,力不自固,或被拥逼,沦陷凶威,遂使籍没流移,恐为冤滥。
恢恢天网,岂其然乎?罪疑从轻,斯义安在?昔叔向置鬻狱之,晋国所嘉,释之断犯跸之刑,汉文称善。羊舌宁不爱弟,廷尉非苟违君,但以执法无私,不容轻重。
且圣人大宝,是曰神器,苟非天命,不可妄得。故蚩尤、项籍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李老、孔丘之才智,吕望、孙武之兵术,吴、楚连磐石之据,产、禄承母后之基,不应历运之兆,终无帝王之位。
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杨谅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觊幸非望者哉!开辟以降,书契云及,帝皇之迹,可得而详。自非积德累仁,丰功厚利,孰能道洽幽显,义感灵只!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竞怀。
逮叔世骄荒,曾无戒惧,肆于民上,聘嗜奔欲,不可具载,请略陈之。 襄者齐、陈二国,并居大位,自谓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罔念忧虞,不恤刑政。
近臣怀宠,称善而隐恶,史官曲笔,掩瑕而录美。是以民庶呼嗟,终闭塞于视听,公卿虚誉,日敷陈于左右。
法网严密,刑辟日多,徭役烦兴,老幼疲苦。 昔郑有子产。
5. 关于王祥事后母的文言文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
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哭泣。
王祥曾经在别的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前往,准备暗中砍王祥。正好那时王祥起床,后母空砍在被子上。
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后母于是终于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9.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10. (1) 特别 (2)派 (3)正赶上、正值11. 王祥曾经在另一张床上睡觉,他的后母躲在暗处想杀他。12.王祥遵母命守李树;王祥请宽慰后母。
13.王祥:孝顺。 后母:尽管恶毒尖刻但最终被感动。
6. 《任恺传》的文言文翻译王祥,字休征,琅琊郡临沂人,汉朝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人。
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亲王融,公家、官府征辟他却不去。王祥生性至孝。
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多次说他坏话,因此父亲也不喜欢他。每每派他清扫牛的下身。
王祥更加谦恭地做这事情。父母亲有病,他都衣不解带,汤药必定亲自尝试。
母亲经常想要活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解下衣裳将剖开冰面来寻求,冰面忽然自己解冻,一双鲤鱼跃出,他拿着回了家;母亲又想要黄雀烧烤,于是有黄雀数十只飞入他的帷幕,他又拿来供养母亲。乡里人都惊叹,以为是孝心感动天地所致。
有红果(丹柰)结实,母亲命他看守,每当风雨来临,王祥动辄抱树哭泣。他笃深于孝心到了如此地步。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王祥扶携着母亲,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躲避战乱。
隐居在当地三十年,不应州郡的召命。母亲去逝,他居丧期间形貌毁瘁,要拿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徐州刺史吕虔移檄文让王祥来做他的别驾。王祥已到耳顺之年,坚持辞不受命。
王览劝他,为之准备牛车。王祥才 *** 。
吕虔任命他以州郡的工作。当时到处是强盗,王祥勉励士兵,经常率兵打败贼人。
他的州郡之内和谐清静,政令畅通,教化施行。当时的人们歌颂:“海沂之康,实赖王祥。
邦国不空,别驾之功。”被举为秀才,做了温县令。
逐渐迁升为大司农。高贵乡公即帝位,因其定策的功劳,封为关内侯,拜为光禄勋,转任司隶校尉。
又跟从征讨毋丘俭,增加了封邑四百户,迁为太常,封万岁亭侯。天子来到太学,任命王祥为三老。
王祥在南面的几案后,拄着拐扙,以师道自居。天子坐在北面请求他发言,王祥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政化的要点来加以训诫,听到的人都自我加以砥砺。
等到高贵乡公被杀,朝庭大臣哀悼之时,王祥号哭说:“是老臣没有做好啊。”涕泪交流,众人都有惭愧之色。
不久,拜为司空,转为太尉,加侍中。五等建,封睢陵侯,封邑一千六百户。
等到晋武帝成为晋王,王祥与荀岂页去谒见他。岂页对祥说:“相王尊贵权重,何曾这样的公侯对之已很尊敬了,如今应当敬拜他。”
王祥说:“相国的确尊贵,然而却是魏朝的宰相,我们这些魏的三公,公位与王位相距,只是一个级别,差不多,哪有天子的三司动不动拜别人的!折损了魏朝的威望,也亏损了晋王的德望,君子爱人以礼教,我不做这样的事。”等到进入后,荀岂页下拜,而王祥独自长长做揖。
武帝说:“今天才知道君见顾之重了!”晋武帝登帝位,拜王祥为太保,进爵为公,加置七官之职。帝刚受命,谦逊的要求直言谠谏。
王祥与何曾、郑冲等前朝老臣,很少朝见,皇帝派遣侍中任恺咨询朝政得失,及政务教化的当务之急。王祥以年老疲耄,请求逊让官位,皇帝不允许。
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王祥久病,缺少朝会礼节,请求免去其官职。下诏说:“太保元老高行,朕所倚望兴隆政教,其前后多次谦逊让位,朕不听从你们的奏议,这不是有关部门所能免议论的。”
于是史光就停止奏议了。王祥坚持请求告老还乡。
下诏以睢陵公就第,位置同于太保、太傅,在三司之上,爵禄还同于以前。下诏说:“古时退休,不事奉王侯。
现今虽然以国公留居京城,不应该再劳苦以朝请。赐给他几杖,不再朝请,大事都向他们咨询。”
赐安车驷马,第一区,金钱百万,丝绢五百匹,床帐簟褥,以舍人六人为给事中,使其经常优游定省。又以太保高洁清素,家无宅寄,使其权留本府,待所赐府第建成才出居。
到病重,著遗令训诫子孙:“生必定有,自然的道理。我年到八十五,还有什么恨意呢?”等等,他的儿孙们都奉命施行。
泰始五年薨,下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帛百匹。第二年策谥号为“元”。
王祥之薨,奔赴吊唁的人不是朝廷贤良,则是亲近的过去的属吏而已。门上无杂吊的宾客。
族孙王戎感叹:“太保可谓清达矣。”。
7. 文言文 王祥事后母原文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翻译
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哭泣。王祥曾经在别的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前往,准备暗中砍王祥。正好那时王祥起床,后母空砍在被子上。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后母于是终于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是个孝子。因为侍奉后母,年纪很大才进入仕途,官至太常、太保。 ②好:美好;优良。守:守护。指防止风雨鸟雀糟蹋。 ③时:有时。
④暗斫(zhuó):偷偷地砍杀。私:小便。 选自《世说新语 德行》 ⑤尝:曾经。
⑥事:对待。
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征,西晋琅琊(今临沂)人,历汉、魏、西晋三代。东汉末年隐居20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这个故事讲的是他和继母之间的另外一个感人事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