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得一官半职-谋得一官半职相似的句子
1.孙思邈的故事
2.一人谋官不得,见着士大夫打扮的便磕头作揖,后面怎么样了?
3.讨学钱的唱词译文
4.周进篇赏析(原文翻译)
5.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
6.《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及阅读
孙思邈的故事
孙思邈是古雍州华原人。七岁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庄、老及百家学说,也喜欢佛经。洛阳的总管独孤信,在见了他之后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圣童,只怕他器大识小,很难被任用。”后周宣帝的时候,孙思邈以王室多变故的原因,隐居到太白山里去了。隋文帝辅政的时候,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起,没有接受此职。他常常对周围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将助他济世救人。”
五十年后,唐太宗即位,把他召到京城,感叹他的容貌之年轻,对他说:“看见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羡门、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太宗要授给他爵位,他坚辞不受。唐显庆四年,唐高宗召见他,请他做谏议大夫,他又坚辞不受。上元元年时,他托病请求还乡,高宗特赐良马给他,并把鄱阳公主的城邑赐给他居住。当时的名士,如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以师弟的礼节待他。
卢照邻病了,住在孙思邈的住宅里,当时庭院前有一棵大梨树,卢照邻就为那梨树作了一篇辞赋。他在赋的序言中写道:“癸酉这年,我因病住在长安光德坊的官舍里,这里的老人说,这是鄱阳公主的城邑。从前鄱阳公主未嫁前就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废着。当时的一位处士叫孙思邈,他通晓古今,学尽各种数术。他深谙道家的理论,他的学问深入不二,就像当今的维摩诘;至于推算天文历法,度量乾坤,则可以与洛下闳、安期先生相提并论。他自称生于开皇辛酉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到乡间去打听他,人们都说他已经几百岁了。另外,他和人们一起谈论起周、齐的事来,清清楚楚,就像亲眼见过一样。以此为参照,就知他不止是一百岁的人了。然而他耳不聋,眼不花,神采奕奕。可以说是古代聪明博达长生不老之人。”
当时卢照邻负有盛名,不幸得了重病,他嗟叹每个人遭遇的不同,人的寿命竟如此的悬殊。于是他问孙思邈:“名医治病,其道理何在呢?”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善于论天的人,必定由这个人的本质而定;善于谈论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有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寒暑交替。它运转时,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这是天地的规律。人有四肢和五脏,一醒一睡,呼吸吐纳,循环往复。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这是人体的规律。阳用其精,阴用其形,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等到失去这种正常现象,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疣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病情呈现在表面,病变却在形体内。这种道理同样可推及到天地,也是这样的。所以五纬盈缩,星辰失度,日月错行,彗孛流飞,这是天地的危病。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疣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泽不时,川源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医治病,用药石疏导,救人时才用针剂;圣人用道德来调和,用政事来辅助。所以,故身体有可治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又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经》上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是小心;‘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说的是大胆;‘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说的是行为的方正;‘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这是心智的圆融。”他的文学造诣,如此超拔出群;他的道术也不可胜纪。
当初魏征等人受诏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就曾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像曾亲眼目睹一样。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佺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佺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像他说的一样应验了。太子詹事卢齐卿,小时候向孙思邈请教人伦的事情,孙思邈说:“五十年后,你的官职可达一方诸侯之长,我的孙子会成为你的部下,你应当自己保重才是。”卢齐卿后来做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是徐州萧县的县令。孙思邈当初对卢齐卿说这话的时候,孙溥尚未出生,而他已预先知道了孙溥的事情。在孙思邈身上发生了许多这样奇异的事情。永淳元年,孙思邈逝去,前留下话要薄葬,不准在墓中放任何殉葬品,不准用活着的牛羊祭奠。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颜貌不改。举起他的尸体往棺材里装的时候,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他已尸解而去,当时的人都惊叹不已。
他撰写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禄论》三十卷、《摄生真箓》、《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开元年间,又有人发现他隐居在终南山。曾经有一个神仙从天而降,对孙思邈说:“你所著的《千金方》,济人的功德也很广了。而用动物做药,残害的生命也太多了。你会成为一个尸解的神仙,但不能白日升天成仙了。”此后孙思邈以草木代替虻虫、水蛭做药,他作《千金方翼》三十篇,每篇有龙宫仙方一首。
从此,孙思邈时隐时现。咸通末年,山下一家村民,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不食荤血,父母认为他喜欢善行,让他到白水僧院做了童子。忽然有一位自称孙处士的游客,在院中游了一周之后,从袖中取出一包汤药末交给童子说:“为我像烹茶那样煎这药。”药煎好之后,处士饮了一些,把余下的汤汁给了童子。童子觉得汤汁味道极美,希望再给他一碗。处士说:“这汤就是为你而煎的!”就把方寸这样大的一匙药沫再给他煎着吃。他向同伴们说了此事后,出门一看,发现处士已离去了。童子也腾空飞了起来。众人正在惊异之间,一看那煎汤的锅子,已变成金了。这以后也时常有人见到孙思邈。
有一次在行路时,孙思邈看见一个牧童在杀一条小蛇,那蛇已经受伤出血了。孙思邈恳求牧童不要杀它,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送给牧童,赎救了小蛇。然后又用药物把蛇封裹起来,把它放回到草丛中去。
一个多月后,孙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见一个白衣少年,仆人和马匹都很壮实,下马来拜见他,并感谢他说: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孙思邈听后没有介意。少年又再次拜他,并请他骑上另一匹马。两马驰行如飞,到了一处城郭的地方。那里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门庭灿然显赫,人物繁杂,简直就像是君王的住处。原来孙思邈救的小蛇是龙王的儿子,那里就是龙宫的所在“泾阳水府”。
龙王为报孙思邈救子之恩,临行时要送他许多金珠宝物,但都被孙思邈坚决的推辞了。龙王见他不爱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药方三十首来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孙思邈回家后把每一个药方都试用了,发现都有神效。后来孙思邈在撰写自己的方书《千金方》三十卷时,便把龙宫药方分散放在里面。
迄今为止的后世方剂学家们,在研究《千金方》时都注意到一个事实:《千金方》中的有些方剂,无法用中医已有的理论通过辩证论治的精神去衡量和理解。这一类“奇崛”的方剂中,有些是配伍方法奇怪,与方剂配伍的通常理论不吻合(比如“神丹”);有些则不仅配伍方法超常,而且用药多而繁杂,一方之中寒热温凉气血攻补兼备,简直无法用医理作方剂分析。其实,这些“奇崛”的方剂可能正是龙宫药方,以及孙思邈根据自己对龙宫药方的体悟而仿制的一些方剂。
有一天深夜,雷声“隆隆”,暴雨随之瓢泼似地“哗哗”而下。但孙思邈修筑在高山悬崖下的茅屋木门竟此时被人“笃笃笃地敲响彻云霄了。孙真人正疾书撰述,只得定住神绪思路,停下笔来,静听辨识一会儿。果然是有人在执意不断地敲着门。
唉!如此暴雨,深更半夜,难道还有求医之人不成?”孙思邈心里说着话,急忙走过去打开门来。只见门口站口着一位白衣秀士,当时天空雷轰电闪,暴雨如注,奇怪的是这位秀士竟然衣服滴水未沾!便是他脸色一片赤红,仿佛憋着一口闷气已有许久。孙真人就说:‘是你要找瞧病吗?“这白衣秀士急忙点点头。
孙真人即让他进屋坐下切脉,这心中也犯开了嘀咕:“嗯,这脉不浮不沉,不虚不涩,非人类之脉啊?”他皱眉摇头,百思不得其解。忽地天空中一首闪电照进屋来,那雨早就停了,孙真人的心灵也随着这道闪电忽然明白。便沉心静气地地观察一番,即说道:“你非人类吧?”
白衣秀士一愣,随即镇静下来说:“何以见得?”
人类之肪,医书脉典载得明白,吾一向行医岂能不知?
这些就不必细说。但是你这脉象实在奇怪,起如腾云驾雾,落如翻江倒海,这怎么是人类之脉象呢?“孙真人双眼紧盯着白衣秀士。
白衣秀士一点儿也不生气问道:“那么真人能断定我的身份吗?
孙思邈微微一笑:“你来则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相助,静则风雷电全息。你的衣服在暴雨中丝毫不湿,加之你的脉象无不显示特异属性。如我猜得无误,你定是水府之尊枣神龙吧?”
这白衣秀士听了连连点头,佩服得五体投地!连称:“难怪真人的大名,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真是盛名之下,其实不虚!”说完急忙介绍自己的病症道:“数日之前, 我因一时饿得急了,饮食勿勿,不知什么物件一下堵塞了我的食道。于是连日来苟延残喘,只能喝些稀汤以维持生命。”
听了化形白衣秀士的神龙如此诉说,孙思邈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就说:“你的病我能治好,但你秘须听我的话。俗话说‘良药苦口、医人手狠‘,不能由着你自己的性子。岐典之道,旨在利物救命,痛苦时要能忍耐。”随即唤过童子,如此如此交待他去准备汤药,又径入内室将一切医用之物拢入袖口之中。
不一会儿,童子提着一桶汤药放在白衣秀士座前。孙思邈即督促他尽快饮服,中间不可稍息,否则此病难治。
这老龙所化白衣秀士一听急忙捧起桶来,仰首闭气“咕咚,咕咚”像往深渊中地饮服起来。本来他那喉头堵着,饮食都极困难但此进竟然毫无阻碍地一口气就将那一桶汤药给灌入了肚中。这肚中“咕嘟嘟……”一阵翻腾,那喉头又觉忍耐不住,立即低下头来,“哇”的一声,就着那桶吐个不止。当那白衣秀士惊疑地看到在那吐出的秽物中竟有一条长蛇混杂混杂其中时,他由衷地赞到:“真人灵丹妙药,确是手到病除!”
孙思邈“哈哈”一乐道:“什么灵丹妙药,只不过一桶醋拌蒜泥而已,酸辣交加,那蛇自然待不住了。”他顿一顿,接着说:“你病根虽除,元气未服,我再为你扎上一针,即可一劳永逸。”那白衣秀士听了连声称好。
孙思邈即走到白衣秀士的背后,取也一支尺余长的金针,对准他那顶心偏后的位置猛地扎下。那白衣秀士一声吼叫,即化出原形枣真正一条银光鳞鳞水桶粗细巨龙。软瘫盘结在地上动也不能动一下。那银灯似的一对大眼,定定地瞅着孙思邈。
孙思邈说:“我金针拔下,你即腾身向屋内石壁猛窜。如能穿此山岩石壁,腾身云中,你的元气也就真正恢复了。”说着话就伸手拔下那龙身上的金针,喝道:“快穿石岩!”那白龙扭动身姿即向那石岩窜去。很快在那石壁上没入身形。但是那石壁上从此也就留下了一座宽阔幽深的巨洞。
不一会儿,空中传来白衣秀士的声音:“真人德加异类,为神仙之榜样。我即返还府,防涝救旱,永为人类(?)服务!”孙思邈打开门来,只见空中一道闪电,白龙身形在云际中晃,好没入那茫茫的雷天空之中。
唐代名医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很深的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一生救人无数,自己也寿逾百岁,被后人尊为药王。人们为求安康,全国各地都有供奉药王的庙宇。花山、青龙山一带也曾建有药王庙,塑有孙思邈的神像,香火旺盛。过去游方郎中手持的铜环,名曰虎撑,就是孙思邈时留传下来的。虎守杏林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孙思邈早年出道时,却很不得地,为谋生计,不得不远走他乡。
孙思邈初次行医,在大唐都城长安。时太宗在位,文韬武略,盛极一时。国都长安,乃天子脚下,万国都会,十分繁华。真是楼台连阡陌,道路通九洲。商贾云集,名流荟萃,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想到长安发展。一则挣钱容易,二则有可能结交权贵,谋得一官半职。然而孙思邈初来乍到,没有显赫的名望,挂牌行医,就医者了了,真是门可罗雀。
忽一日,有邻里李小二跑来,说:“孙先生,家母突然晕倒,请你快去看看。”孙思邈二话没说,赶紧跟随到小二家,一看,一家人整围着一老太太呼叫,有的捶胸,有的捶背,一片慌乱。孙思邈让人把老太太扶在床上,那老太太见孙思邈来了,微微睁了一下眼。孙思邈让众人让开,把老太太放平,伸手为老太太号脉。号完脉后,拿起药箱往外走,李小二追出,问:“怎么样,我妈她要紧不要紧?”孙思邈说:“准备后事吧,你妈已无药可救了。”李小二不解地说:“不是刚才已经醒了吗?怎么就没救了呢?”孙思邈说:“老夫人心脉本已微弱,被你们家人乱捶乱喊,扰得老夫人心脉已断。刚才是回光返照,所以没药可救了。”李小二一家见孙思邈不下药就说没救了,很不理解,怀疑孙思邈医术不精。
又一日,孙思邈外出,有一家人在夯土筑墙,遥见孙思邈跚跚走来,其中一小伙子说:“孙思邈来了,我装病让他看一看,试试他的医道如何。”众人只为博得一笑取乐,就高声喊:“孙思邈快来呀,有人病了。”那小伙子便一头栽倒装病。孙思邈过来,把那小伙子放平,手按寸、关、尺,一号脉,遂站起来说:“准备后事吧,没救了。”众人大笑,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把孙思邈笑得一头雾水。内中有一人说:“他是装病逗你的,其实根本没有病。”孙思邈一本正经的说:“他已了,怎么没病,他的胆已破了,心脉也乱了。”众人大惊,只见那装病的小伙子已脸色发紫,不一会儿,便气息皆无。
找孙思邈看病,没有一个被医好的,孙思邈看谁谁,消息象风一样传遍了长安城,人们背地里都叫他“背时郎中”。时运不济,空有满腹学问,为了糊口,不得不背起行装,作游医度日。一日正在长安大街上行走,被一江湖术士拦住去路:“先生相貌大有来头,绝非等闲之人。”便约他到茶馆一叙,孙思邈说:“实不相瞒,初次行医,医谁谁,坐堂行医,无人上门,不得已,才想云游天下,等待时运好转,再作打算。”那术士说:“生由命,所说被医之人,都是命中该,并非你医术不精,在你施救之前,早已去,与你不相干,不过长安已不能留。”孙思邈说:“到何处方能发迹?还望先生指点迷津。”那术士将手入袖中,占卜一课,神秘的说:“先生的卦象很特殊,据此看来,利在东,必须东出潼关,若是遇到有一丈二尺高的茅草的地方,脚穿三十斤重的靴子时侯,就不要再走了,那就是先生发迹的地方。”
孙思邈遵照术士指点的方向,东出潼关,一路跋山涉水,展转江北数省。经亳洲,入小沛,寻访神医华佗、扁鹊遗迹,收集古方、验方,考察许多药材产地,医术大有长进。于贞观八年秋,沿运河北上,经济南,进长山,本想经临淄到登州。时值深秋天气,又逢秋雨连绵,连日不开,正走到前面一大山,山虽不甚高,但也气势雄伟,但绵延数十里,中间一条大道。
沿大道来到山中,两傍陡峭如刀削,上面古松倒挂,枯藤缠绕,殷红色的粘土,又粘又滑,雨水沿山道汇成溪流,颜色暗红如血。此处前不见村,后不靠店,秋雨霏霏,寒风嗖嗖。更添几分阴森气氛,孙思邈又冷又累,看见路边有一棵大树,实在走不动了,就来到树下休息。这棵大树,粗细足有三人合抱,树干早已枯空了,上面有一个树洞,长出一蓬茅草。由于年深日久,或是风雨吹打,或是鸟儿啄来的草籽,在树洞中发芽,长出茅草。孙思邈抬头看见茅草,估摸离地有一丈二尺多高,心想一丈二尺高的茅草找到了。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靴子上粘满了粘粘的红泥,抬脚一拈量,足有30斤重。想起术士言语,看来只好至此为止,不能往前走了。此处不靠村、不靠店,漫山坡里何处安身?此时孙思邈浑身湿透了,身上寒冷,腹中饥饿,筋疲力尽,寸步难行。猛然见山下树林中,露出一角青瓦,半壁白墙,原来是一道观。过去巫医一家,道家多有行医者,医家见了道家如同见了同行。孙思邈如见救星,拖着疲惫的身子奔向道观。
到山门下叩门,一道士出迎,孙思邈说明来意,道士带去见了观主,观主见孙思邈相貌清奇,举止文雅,颇有好感,便问孙思邈来历,孙思邈说:“本是京兆人,累世行医,至在下已历三世,先祖曾有数代为将者,至吾祖始从文行医。”孙思邈问起此处山川地名,观主答道:“此处青龙山,所来古道,乃马陵道也。”孙思邈说:“莫非此处是孙膑灭庞涓处也?”观主答曰:“正是此处。相传孙膑、庞涓同出于梓橦山鬼谷子先生门下,庞涓在魏国为将,因嫉孙膑之才,设计害孙膑至残,后由齐将田单救归,拜为军师,孙膑用增兵减灶之计,诱魏军追至马陵道,全歼魏军,马陵道,又称红线沟,此处土色殷红,皆魏将士鲜血所染,因当年杀伐太重,至今马陵道阴气森森,单身客人不敢通过。”孙思邈听后,毛骨悚然。孙思邈长途跋涉又经风寒,竟然病倒。只得在观中暂住。第二天孙思邈口授药方求观主帮助在山上采来草药,两剂汤药后,孙思邈寒热即退。那些道士平时都是喜欢装神弄鬼,愚弄老百姓的。那观主见孙思邈医术如此高明,遂心生机巧,在观中三清像后,设一布幔,让孙思邈藏在后面,自己在前面击罄念咒,谎称祖师显灵,为人看病。只要病人在三清像前跪着说明病情,就天降灵方,病人照神仙所赐药方抓药,百治百愈,药到病除。这样医好很多病人,观主坐收酬金和香火钱。道观中有神仙显灵,给人看病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长山郡。
郡守裴绪,闻听本郡地方有神仙显灵,为人看病,心中感到奇怪。毕竟郡守太爷裴绪是颇有见识之人,料定是道士弄鬼,就招了个曾去看过病的人来仔细盘问,觉得其中有诈。一日带自己的夫人前去求神,夫人跪在神像前,诉说病情,裴绪却在一旁观看动静。当看到神像后抛出的药方,拣起来一看,上面墨迹未干,断定布幔后有人刚刚写完。再看字迹,真是字字珠玑,行行锦绣,心想此人绝非凡夫俗子。于是高声说:“何方高人,请出来相见,裴绪这厢有礼了。”孙思邈本是至诚君子,早已厌烦了这样胡弄百姓的勾当,见郡守老爷来了,知瞒不过去,于是走出帏幔与郡守行礼。裴绪见孙思邈一表非俗,就请到衙内叙话。孙思邈同裴绪到府衙,便把自己由于时运不济,才流落到此,为了生活寄居道观,任观主摆布,走此下策,实出无奈。裴绪说:“观先生之才,绝非平庸之辈。没有发迹,只是时运未到。正所谓大鹏未会风云,蜇龙未闻惊雷。若先生时来运转,我这里的小小长山城是容不下您的了。若不嫌弃,可在衙前为先生设馆,供先生暂住,一应费用,由裴某垫支。如若亏损,由裴某承担。”在裴绪的支持下,孙思邈安顿下来行医。
孙思邈本来就医术高明, 又得郡守支持,医馆很快红火起来,不但衣食不愁,且赢余越来越多,一时声名鹊起。一日孙思邈在馆中闲坐,闻听大街上人声扰嚷,伴有哀哀哭声。循声望去,见一行人抬着棺木,后面有人哭泣。棺木下面,鲜血点滴落下。孙思邈出门看到此景,高声叫抬棺人住下,说:“人尚未,怎么就可出殡。”出殡的队伍停下后,孙思邈说:“人尚未,一定能救。”出殡的是一位产妇,其丈夫说:“难产已半天了,早已没有了气息。”孙思邈说:“开棺看看再说。”者半路开棺是不吉利的,产妇的丈夫不同意。孙思邈说:“我以性命担保,赶快开棺!晚了就真没救了。”产妇家属只好开棺让孙思邈看。开棺后,见产妇面色清白,毫无气息,孙思邈号了脉后,取出药包,抽出一支银针,对着产妇的肚子扎了下去,只听产妇呻吟了一声,渐渐缓过气来。随后,棺中传出婴儿啼哭,一家人大喜,一齐跪倒给孙思邈叩头。齐声说:“感谢神医,起回生,一针救了母子两条人命。”孙思邈连说:“诸位请起,救助苦难,本是医家份内事,不必客气,赶快回家照顾病人吧。”事后,裴绪闻讯赶来,一是祝贺孙先生又做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善事,二来感谢救了本郡平民的性命。两人寒喧之后,在医馆品茶,裴绪问:“先生怎知那产妇没,又怎么能一针救了两条人命?”孙思邈说:“我在馆内闲坐,听外面哭声甚哀。当即出去观看,见棺内有血水滴出,血色鲜红。只有健康的活人流出的血,才这样鲜红不凝结。若棺内是人,即便有血水流出,也是有腐臭味,血色暗紫带血块。一问是产妇,所以我断定此人仍活着,一定能救。”裴绪问:“怎么你一针刺下,就使产妇苏醒,婴儿降生?”孙思邈诙谐地说:“那孩儿不愿出生,一手抓住他母亲的心系子,把他母亲痛晕了,自己也降生不了。我一针下去,正好刺中那孩子的手心,那孩儿手疼,自然就松了手。他母亲也就醒了,那孩子也就降生了。那孩子不愿来到人间受苦,所以一生下来便啼哭。”裴绪大笑。孙思邈本就精于针灸,对产妇如何进行针灸、刺激哪些穴位,自然是有科学道理的,只是讲故事的人不明白罢了。
自此,孙思邈名声大振,求医者络绎不绝。二年后,裴绪奉旨进京,孙思邈随入长安。孙思邈又请裴绪出面,在长安郊外,买一片地,凡经他医好的患者,可自愿来山坡上种杏树一株。日久山坡上万杏成林,才引出了虎守杏林的故事。
由于孙思邈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为后人留下了《千金药方》、《千金翼方》等,丰富了祖国的医学宝库,对祖国的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药王,青龙山下,至今有药王庙,每年三月十六日是药王庙庙会日,附近群众都赶会,祈求药王保佑一年家人健康平安。
一人谋官不得,见着士大夫打扮的便磕头作揖,后面怎么样了?
后来许志仁遇到了宋孝宗,宋孝宗听说了他的遭遇以后,宋孝宗很同情他,于是宋孝宗让他担任阆州知州一职。
古代的人们如果想要入宫为官,大多都是采用参加科举考试的办法,但是有些人却另辟蹊径,就比如宋朝的许志仁。徐志仁一开始只是个候补官员,由于宋朝有很多有能力之士,所以徐志仁仅仅只是一个替补,徐志仁在替补期间,他暂住在临安袁家汤店,徐志仁眼看着自己随身携带的盘缠越来越少,他不由得越来越担心,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遇到一个士大夫打扮的人,他就磕头作揖,徐志仁是这么想的,士大夫打扮的一定是在朝廷为官的人,自己磕头作揖的时候,别人一定会询问他缘由,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说不定还能谋得个一官半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每个士大夫打扮的人都对徐志仁的行为无动于衷,他们甚至直接对徐志仁视而不见。徐志仁越来越沮丧,于是他决定用完自己的盘缠就回家。在这最后的几天时间里,徐志仁仍然对士大夫磕头作揖,或许他的心里还存着一些期待。
恰巧有一天宋孝宗在附近办事,宋孝宗走进了临安袁家汤店,他当时乔装打扮成了士大夫的样子,以免其他人识别出了他的身份,徐志仁看到宋孝宗,于是他便对他磕头作揖,宋孝宗心里十分疑惑,于是他故意把自己的折扇留在了桌子上,然后他离开了。在宋孝宗离开以后,徐志仁看到了宋孝宗留在桌子上的折扇,于是他追了上去。只见徐志仁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他看到宋孝宗以后,他仍然对宋孝宗磕头作揖,宋孝宗问了徐志仁这么做的原因,于是徐志仁将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宋孝宗很同情徐志仁的遭遇,最后宋孝宗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他还把徐志仁封为了阆州知州,徐志仁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愿望竟然成真了。
讨学钱的唱词译文
十载寒窗苦,教书大半生,哈哈哈….自从科士落了榜,不能四处把名扬,只好面向孔夫子,游学教馆混肚肠,我,张九如先生,我们张家里的读书人少哇,还就只有我还算得个把角色,在那年纪轻小的时候,人长得漂亮,国字脸.大打扮是长褂子,短打扮就是马褂子,他们就讲咧,张家大爹哎,你屋里少爷就莫糟蹋角色啦,只有把他送得去读书,哈哈哈….我屋里爹爹老子他又爱奉承,就把我送去读书,还只读得三年,一本三字经就让我读完哒,在后来又填了四年的红蒙子,一字一横,二字二横,三字三横,那个四字就是只扮桶框框,那个大字是只趴胯弓,丁字就是一个推把弓,那个而字像把粪耙头,我都搞得清清白白哒,他们又讲,张家大爹哎,你屋里这个少爷,读书那就真的有长进,现在省里大张告示贴起,你何不去找个功名,谋得个一官半职呢,于是乎,我就听了这个消息,马上到省里一冲,刚好到浏阳门,他们就晓得我是,文曲星下哒凡,排成一字队,对我就是几个鞠躬礼,把我一东洋车子,就拖到四十九标,试官大人出首对子把我对,他出的是:大成至圣孔子,我就对起哒,雷神普法天剪,他又出一首:山羊伴石狮,羊动狮不动,我又对起打,水牛斗木马,牛斗马不斗,两首对子对得严实密缝的,于是乎,他们就送我的匾,匾上二个大字,,好哪,功名不成,两袖清风,我只好卷起铺盖,又归得家来,刚好到屋,我屋里师娘又讲,哎呀,先生哪先生哪,你文不能测字,武不能挑水,今后你靠何度日啊,我对师娘言道,一担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唯也不解其乐,功名不成吗,我办学堂哪,于是乎,我就邀哒坳前坳后坳左坳右一帮子弟,起馆教学,靠舌根度日,朝如斯,夕如斯,教书虽好,唯有学奉难收,唯有陈大嫂屋里的毛伢子,在我的学堂读书有三年,学奉年年不清,今日要到他家去讨取学奉,嘿嘿---就此而往.
张先生,忙不赢,收拾笔砚与书文,今日不到别家去,要到陈家去走一程, 要到陈家去走一程,除夕的火,十五的灯,家家户户贺新春,龙灯狮子多热闹,敲锣打鼓闹阵阵,忽听得门外高声喊,龙灯狮子要上我的门,张先生爱看灯,怎耐我无钱打包封,关门躲债主,设法做人情,关门闭户躲新春. 关门闭户躲新春.
元宵过,又是花朝,先生就把学生邀,大学生有了七八个,小学生有了十几名,如今的世界大不同,老书不教要教国文,算术体操都容易搞,就是这个英文A-B-C-D,ABCD我搞不清,张先生从没进过洋学堂门,如今教书打背弓. 如今教书打背弓.
三月里三月三,陈家请我吃中饭,一碗盐菜还有一碗蛋,盐菜冰冰冷,蛋又兮兮咸,一碗条子鱼这么长一只又摆在中间,请了两个陪客又没得名堂,他只喊先生看,又不喊先生尝,鼓起一对眼睛象只螳螂,塔帮窦燕山有义,敬我一把盐菜子饱肚肠,我险些卡见阎王. 险些卡见阎王.
想起那旧年子四月八,东家送我一只鸭,我只想喂又不想杀,偏偏督学的又来视察,没得办法,我只好又捉哒这只鸭来杀,刀又钝,鸭又是个爬,我一刀又割了这只手指甲,哎哟哟哟,血直滴,烂布子缠,麻绳子扎,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发芽,我如今写字都手发颤. 我如今写字都手发颤.
四月过,又是端阳,先生回家看师娘,学生们急忙来送礼,肉几块,酒一缸,还有那糯米粽子和麻糖,舍不得吃,舍不得尝,柜子里放,我米缸里藏,没晓得天气热,大雨过后又出太阳,急忙打开呀柜子看,哦嗬一声我慌了张,麻糖溶成块,粽子起霉霜,肉里蛆婆子拱,酒味都跑光,吃又不能吃,我尝又不能尝,我只好端起它往外框.只好端起它往外框.
端阳过,又是中秋,上边屋里做喜酒,下边屋里过中秋,心想登门喝几盅,怎奈我无钱打包封,满腹的文章何处用,写首对联打秋风,不信你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我夹几块肥肉子润喉咙。我夹几块肥肉子润喉咙.
重阳过,就立了冬,日子越过越冷清,大学生跑了七八个,小学生只剩十几名,饿起肚皮讨学奉,来此不觉是陈家的门,去年的门对是我写,四幅对联两边分,一门天赐平安福,四季人同富贵春,我叫声陈大嫂快开门. 叫声陈大嫂快开门.哎呀,到了到了,哎呀!陈大嫂--陈大嫂,哎你开门,开门.
陈大嫂:叫门的是哪一个.
张先生:啊,是我张先生哒.
陈大嫂:啊!来哒来哒来哒哩.
陈大嫂:奴在厨房忙不赢,忽听得门外叫高声,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用手开开来看,哎呀咧,原来是张先生到来临,原来是张先生到来临呀! 恶—恶.
张先生:怕你屋里的狗咬人啊!
陈大嫂:顺手拿一根打狗棍,野狗子莫咬张先生,野狗子莫咬张先生啊!
张先生:进哒你的屋我打一个躬, 恭喜你,贺喜你,贺喜陈大嫂在屋里,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陈大嫂:张先生你莫讲文.
张先生:文章是天下行,我取掉帽子行鞠躬.
陈大嫂:莫啦,张先生你莫讲礼性,我陈大嫂本是一个堂客们啊! 我陈大嫂本是一个堂客们啊!
张先生:人不知,而不愠,客进屋来又不抽凳. 客进屋来又不抽凳.
陈大嫂:忙把椅子拖一拖,尊声先生你请坐啦!
张先生: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
陈大嫂:我转到厨房里泡一杯热茶喝啊, 我转到厨房里泡茶喝啊!
张先生:陈大嫂,陈大嫂,陈大嫂你好贤良,客进屋来泡茶喝啊!戒之哉宜勉力,阿大嫂泡茶费哒力呀! 阿大嫂泡茶费哒力呀!
陈大嫂:先生请坐,请坐,请坐.
张先生:坐坐坐,请坐.
陈大嫂:哎呀!先生呀!我只一些日子没看见你,我看你这人那硬老了一点,
张先生:陈大嫂那我老就不乱老的,有古诗一首,
陈大嫂:什么古诗啊!
张先生:请听咧!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陈大嫂:哈哈,先生咧!你硬是出口成章.
张先生:陈大嫂,你说我张先生老了,我看你陈大嫂也比不得以前了.
陈大嫂:哎呀!是的,先生咧!想我屋里毛伢子不肯读书,我屋里桂妹子又不肯绣花,我屋里陈大胡子在外,不是为媒就是做中,这屋里的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我一个人操心,哎呀!我愁都愁老了咧!硬是老得不像一个人哩。
张先生:哎,陈大嫂呃,那就不是我张先生帮你吹牛皮,在这块地方,你还算得个把子角色,我早就帮你韵了一首诗.
陈大嫂:什么诗咧?
张先生:那就请听咧!哎------陈大嫂你说老不算老,好比那后花园中一树枣,那外面老得皮起了皱,陈大嫂呃,你那资格子还有蛮好之好呵!
陈大嫂:哎呀!张先生咧,那就不是我陈大嫂自夸自,在我那没年纪的时候,在我们这块地方,上五里,下五里,左五里,右五里,五五二十五里,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我陈大嫂,有我这样的相貌子,又没得我这样的衣架子,有我这样的衣架子,那就没得我这几步路架子,看着啦!哎呀,啊呀,不行了,不行了.
张先生:行行.
陈大嫂:不行了不行呢!
张先生:陈大嫂,你屋里搞得越来越兴旺.
陈大嫂:是的呢!
张先生:一屋贴得红彤彤的.
陈大嫂:我屋里又贴了新对联,你去看一下子.
张先生:什么,又贴了新对联,那先生看看.嗯!曰进千箱宝.
陈大嫂:先生咧!认白了字,是日进千箱宝.
张先生:你怕我一个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曰字我都不认得了啵!
陈大嫂:曰字宽一些,日字窄一点.
张先生:啊耶!哈哈哈,陈大嫂哎呀,这硬是一十二只鸭婆子过河,沙哉少哉呀!
陈大嫂:妙哉妙哉
张先生:沙字是哪样写,妙字是怎样写的.
陈大嫂:沙字是三点水,妙字是女旁边.
张先生:沙字三点水,妙字是一个女旁边,啊耶,日曰妙沙四个字,我张胡子到今天才搞清白。
陈大嫂:张先生,今日到我家来,有何贵干.
张先生:你屋里陈大胡子在屋里吗?
陈大嫂:没在呀!
张先生:呵,那我就少陪了,少陪了.
陈大嫂:哎呀咧!我说张先生哪,我陈大胡子不在家呀,难到说我陈大嫂又不知书达理了呀!
张先生:你虽知书达理,有道说,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可琴.
陈大嫂:是不可弹.
张先生:琴不弹不响,话不讲不明.
陈大嫂:有话请讲.
张先生:陈大嫂请听,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到贵府门,你屋里毛伢子在我的学堂中,读书有三春,学奉连年又没搞清,群弟子,记善言,我特到你屋里讨学钱.
陈大嫂:不提学钱犹自可,提起学钱伤了我的心,我屋里毛伢子在你学堂中,读书有三春,一个一字都不认得,上字下字都搞不清,朝如斯,夕如斯,教你的混帐打摆子,老娘把你赶出门.
张先生:好恶吧,好恶吧,提起讨学钱,这个理由都没被我讲得清楚,她就把我推出来了.哼!她是什么人呵,堂客们, 我们又是什么人,嘿嘿----读书之人,跟她斗人格上有妨碍,而面子上难以为情,回去,回去,不行,我要是回去了,陈大嫂又会讲大话吹牛皮,张胡子算什么家伙,他到我屋里讨学钱,门都没进,那些绅士们又会讲,张先生咧你是有文而不撮,愠肚而藏之,这是有道理的,嗯,喊开门着,陈大嫂呀!开门,开门,开门.
陈大嫂:又是哪个在老娘的门口吵.
张先生:嗯!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我做个退而省其身,一足一滑,陈大嫂哎,我又来也.
陈大嫂:哪来的这么多也.
张先生:苟于也,亦于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挖也,狗肠子煮南瓜,味之有也.
陈大嫂:你又来搞么子.
张先生:陈大嫂,你开口说张胡子一个一字不认得,闭口一个一字不认得,这个一字一横我认得啊.
陈大嫂:二字呢?
张先生:二横.
陈大嫂:三字呢?
张先生:三横
陈大嫂:四字呢?
张先生:四横呢.
陈大嫂:哈哈哈…..四字四横,我怕你瞎了眼.
张先生:陈大嫂,这个四字是你逼得急,是你逼出来的.
陈大嫂:你尽教白眼字,还好意思来讨学钱.
张先生:陈大嫂呀,你屋里毛伢子在我学堂中,读书有三春,费了我先生一肚子的心,那人家请客多热闹,连没看见你屋里请过先生, 连没看见你屋里请过先生.
陈大嫂:不提请客犹自可,提起请客我记在心,四时八节你无人请,唯有我家请先生,请得先生高堂坐,鱼下酒,肉下饭,还有两只这样大的盐鸭蛋.干鱼腊肉横起塞,你误人子弟吃冤枉.,你误人子弟吃冤枉.
张先生:汤伐夏,国字商,我吃了你的干鱼腊肉泄肚肠.
陈大嫂:教不严,师之惰,我毛伢子读书不进怪哪个.
张先生:养不教,父之过,你毛伢子读书不进你的错.
陈大嫂: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斤,日曰妙沙, 日曰妙沙都搞不清,你怎能开馆教学生. 你怎能开馆教学生.
张先生: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斤,不把学钱犹小可,反怪先生太不仁,你屋里毛伢子,在我的学堂中,读书有三春,他三日不来读,四字不来愠,一个一字不认得,反怪先生,公治长第五,子谓公治长,你毛伢子他骂了我有娘, 你毛伢子他骂了我有娘.
陈大嫂:怪不毛伢子骂你的娘,只怪你猴子没得规章, 只怪你猴子没得规章.
张先生:大小戴,注礼记,你陈大嫂讲话放. 陈大嫂讲话放.
陈大嫂:一而十,十而百,该你的学钱硬不得.
张先生:有左氏,有谷梁,没得学钱作商量,如六经,始可读,你不把学钱,嘿嘿----陈大嫂,那我要….
陈大嫂:你要怎样啊.
张先生:我就要打.
陈大嫂:啊,打呀,好啊,你来呀!你来呀!
张先生:我打烂你的炉锅煮不得粥呀! 我打烂你的炉锅煮不得粥呀!
陈大嫂:二十传,三百载,不打炉锅你是我的亲生崽呀! 不打炉锅你是我的亲生崽呀!
张先生:君则敬,臣则忠,我顺手挖你一旱烟筒. 顺手挖你一旱烟筒.
陈大嫂:呸,唐高祖,起义师,老娘要打你的耳巴子.
张先生:你打,哎呀,男子不和你女子争,等你的丈夫回来再搞清,李闯至,神气横,我坐在你屋里堂屋中,你不把学钱我不出门. 你不把学钱我不出门.
陈大嫂:不信但看筵中酒,张胡子你莫在我屋里吼,杯杯先敬有钱人,老娘要把你赶出门呀! 老娘要把你赶出门呀!
张先生:你来啦!
陈大嫂:你来!你来啦!哼!你酸不酸,涩不涩,敢在老娘面前摆味,你来,你来.
张先生:你不尊敬先生,你要天珠地灭哩.
陈大嫂:你误人子弟,要雷打火烧.
张先生:好恶吧,好恶吧!她又把我推出来了,那个陈大嫂那张嘴巴子象针扎子一样,这个耳巴子象蒲扇子一样.哎呀!陈大嫂你出来,陈大嫂你不出来算不得一个角色,你出来了我张胡子不跑也不算个角色,啊!你不出来,那我就要讲几句恶话子,你是哄骗学奉,扭打斯文,八个字的诛语,我要告得你喊天,你出来吧,你不出来那我就会少陪了.
陈大嫂:张胡子,你又在讲老娘的恶话子啊!好呀,你莫走,你莫走.
张先生:哎呀!
陈大嫂:算帐,看老娘该你多少钱,
张先生:哎!这才是话.前年欠我八十个,去年又是一百文,加上今年三十,总共八呀三,二百一十文.
陈大嫂:那我也有算的.
张先生:你有什么算的呢!
陈大嫂:我屋里毛伢子上学,打了上学包封的.
张先生:上学包封上不得算.
陈大嫂:那又怎么上不得算.
张先生:学规上没写上学包封在内.
陈大嫂:那学规上也没写上学包封在外.
张先生:算好多.
陈大嫂:一年三十个,三年九十文.
张先生:好,就除九十,还有一百二,拿得来.
陈大嫂:那我还有算的.
张先生:你还有么子算的.
陈大嫂:我毛伢子读书,烧了香烛钱纸.
张先生:可怜的,那些钱纸香烛是烧给孔夫子的,我又没得到手了.
陈大嫂:那我又来问你,孔夫子是哪个写的.
张先生:是我写的.
陈大嫂:又贴在哪个的学堂里.
张先生:贴在我那学堂里.
陈大嫂:是的咧,孔夫子是你写的,贴在你那学堂里,我不问你要,我问哪个要,我问哪个去要噢.
张先生:好,你不敬孔夫子,先生要敬孔夫子,你算好多钱.
陈大嫂:三十个.
张先生:好,又除三十个,还有九十啦,拿哒来.
陈大嫂:那我还有算的.
张先生:你还有么子算的哟.
陈大嫂:你---你该我两升荞麦粉子.
张先生: 荞麦粉子,什么时候.
陈大嫂:去年六月.
张先生:去年六月呀!哎呀,陈大嫂,那点子东西也要算钱啊!
陈大嫂:哎,我帮你度过了五荒六月,一没算你的利,又没算你的息,我难到连本钱都不要.
张先生:你就算喂了猪呀!
陈大嫂:我喂搞么子,
张先生:卖钱啦!
陈大嫂:那我要喂了你呢?
张先生:未必先生当只猪都当不得.
陈大嫂:你要当得猪,我还没得这样大的栏,来关得你下.张先生:哎呀!你不看看,看先生我肚子里,到底装的什么家伙
陈大嫂:猪屎
张先生:文章
陈大嫂:糠渣
张先生:八股
陈大嫂:稻草
张先生:文章
陈大嫂:猪屎稻草
张先生:八股文章,算哒,算好多.
陈大嫂:三十个
张先生:好,就又除三十个,还有六十,这六十个总得给我吧.
陈大嫂:哈哈哈-----啊呀!先生咧,这六十个钱咧,按道理是把给你,不过我们俩来猜个字谜看看,你要是猜中了我就如数偿还,要是没猜得中,先生咧,先生那就没得.
张先生:跟你论文,那是背起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陈大嫂:你莫小看人啦.
张先生:拿得来,是只什么字呢.
陈大嫂:二个山字打垛.
张先生:啊一山
陈大嫂:山里的山
张先生:山里的山,山里的山,啊,这又怎么办呢?今天我这个康熙字典没带起来.山里的山,山里的山,哎!长沙有座岳麓山,衡阳的座南岳山,把这两座山打垛,对,一个高字.哈哈哈…….陈大嫂,拿得来,拿得来.
陈大嫂:拿什么来
张先生:拿得钱来
陈大嫂:是只什么字.
张先生:高字
陈大嫂:啊!哈哈哈,哎哟,张先生,你有牛皮.
张先生:有牛皮吧
陈大嫂:你猜中咧
张先生:猜中了吧
陈大嫂:是个高字,哈哈哈
张先生:你再来看看,看先生这回肚子里到底装的什么家伙.
陈大嫂:是文章
张先生:猪屎
陈大嫂:八股
张先生:糠渣
陈大嫂:文章
张先生:荞麦粉子.
陈大嫂:八股文章.
张先生:算了算了,拿得来.
陈大嫂:先生咧,这个字我屋里毛伢子在门外面墙壁的上面写得有这个字,你去看看.
张先生:看不看都是一个高字,
陈大嫂:哎哟,去看一下子
张先生:这要看什么
陈大嫂:去看一下子,呸,听我来骂你呀!开言我把张先生骂,骂声先生理不通,你在外面讲斯文,一个出字都认不清,碰了你的鬼,撞了你的神,老娘要把你赶出门,老娘要来一个倒搭门.
张先生:陈大嫂,是一个出字啊,是一个出行大吉的出字咧!
陈大嫂:月下来迟呵,哈哈哈….
张先生:这是一个出字,你看看这个字,我硬写过好多遍,怎么就搬不得家,啊呀!陈大嫂哇.陈大嫂你太不仁,不顾我这个教书人,哄骗学奉她硬不把,还反把我几次赶出门,我要到前村和后村,邀请三朋和四绅,要与你陈大嫂把理评,你不把我的学钱万不能呀! 你不把我的学钱万不能.
周进篇赏析(原文翻译)
周进篇
文首先说众位乡绅在薛家集的观音庵里商讨着闹龙灯之事,完事后又提及那孩子大了,需请个先生,办个学堂。正好夏总甲推荐了那顾老相公家新先生——周进,虽不曾中过学,却教出个中学的学生。众人称是,待商议定了,吃了斤把牛肉面,各自散去。
到了十六日,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直到巳牌时候,那穿着破旧的周老先生才来,那梅玖仗着自己进学的身份非逼那还是小友的周先生对其作揖,周老先生拗不过,只好作揖罢了。
在大家风卷残云地吃饭时,周先生却一筷也不曾下一般。待众人问起,他才说起自己已经吃了十几年的长斋了。众人连忙说失于打点啊,可笑这众位乡绅请个坐馆先生来也不注意先生的饮食习惯,倒是自顾自地吃了起来,确实是有失礼数。那梅玖却暗地里讽刺周老先生,说了首一字至七字诗:“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周进倒是觉得不好意思,被梅三相羞得一番后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只得勉强将递过来的酒接在手里。话说这梅三相却是惹人厌恶,好揭人伤疤。这是我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所感觉出来的。或许周老先生也是习惯了,也没什么过激的表示。
待到开馆时,周进上位教书,可那些孩子每日淘气的不得了。周进只得耐著性子,坐著教导。难道古时学堂里的先生不是甚是严格吗,动不动就打板子!而周老先生却是耐著性子,可见这岁月的确是消磨人心啊!人要是过了那个岁数,就只能是越挫越弱了。
不觉两个多月过来,有个王举人乘船一路游览而来,借周先生的地儿住了一晚,渐渐说起那个做梦的事,说梦里会试榜上有个人叫荀玖。恰巧与周先生学里的一个小学生同名。不曾想自此这话传了出来,落进了薛家集所有人的耳里,各家父兄听见这话,都各不平,皆以为是周进编了这几句话以此来讨得荀家欢喜,因而周进因此安身不牢,不久便被辞了。
自此周进失了馆,在家日食艰难,幸得他姊丈金有余来看他劝他随自己做个记账的人,倒是能有吃有穿。这周进想啊:“ ‘瘫子掉在井里,捞起来也是坐。’ 有甚亏负我?随即应允了。
话说周进跟着一伙客人起身,来到省城里住下,在街上闲逛时发现那贡院。金有余见他老舅真切,无奈,便用几个钱领得周进顺带一伙客人进去参观参观。这周进不看倒好,就是看了一下那“天”字号,又想了想自己读书这些年来所受的苦,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上,便不省人事了。只因这一,有分数:‘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的高悬月旦。’这也是无奈之事啊!
可怜这周进一头撞去昏过去,同来的客人昏了神。却见那金有余托人要了碗开水将他老舅灌醒。不曾想那周进起来后哭得愈加厉害,满地打滚。实是那心里一只蒙受那不能中榜的冤屈,众人心中都是觉得凄惨。众人好不容易将他扛了出来,劝他吃了碗茶,金有余将这个缘故告诉了众位客人。其中一位客人提议:“不如捐周相公一个监”,其他人道:“君子成人之美,我们有甚么不肯”,便一拍即合了。话说这帮客人常年行走江湖,倒是有种豪情重义的品性。
周相公听了顿时不哭了,爬到了地下,咚咚咚,磕了几个头,说了番感激的话。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了行里。
待到了八月初八日进了头场,周进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周进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待到那放榜日一看,巍然中了,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那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忙了个把月。申祥莆听见这事,在薛家集聚了分子,买了四只鸡,五十个蛋,和些炒米饭团之类,亲自上门来贺喜。周进留他吃了酒饭去。荀老爷贺礼自是不消说了。看看上京会试,盘费衣服,都是金有余替他设处。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授了部署,前途自是一番坦荡。
纵观周进生涯,虽蒙受疾苦数十年,到头来却谋得个一官半职,倒也足够享受个小半辈子,这也是个天命福分的事儿,强求不了。话说,自古到今,倒也不知埋没多少才人,最终也是郁郁不得志,而没有任何办法。也许气运到了,事就成了。但我们往往不得知。
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
《苏秦刺股》文言文选节翻译:
苏秦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他的主张仍未被实行。苏秦黑色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他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
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他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
《苏秦刺股》原文: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之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相关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七雄并立,战争连年不断,各国都想统一中原。年轻的苏秦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游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希望得到重用。但是由于商鞅嫉妒他的才能,处处与他为难,没能如愿。他曾经十次上书秦王,诉说心志,都没有被采纳。
后来决定离开秦国,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把家产卖了后,得到路费、衣物、车马、和仆人。在游说的过程中勘察各国的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好几年,他仍然无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钱财用完了,只好辞了仆人,卖了车马,自己担着行囊徒步回家。
父母原以为倾家荡产的苏秦能换来仕途的发展,一定可以谋得一官半职。谁知贫穷落魄,都骂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败家子。妻子也像看不见他似的。饥寒交迫,向她的嫂子要点饭吃,嫂子说家中没有可烧的菜,拒绝给他做饭。
苏秦饱尝了人间冷暖,不觉潸然泪下:“一身贫寒,妻子不认丈夫,嫂子不认小叔,连父母都不认儿子,这全是我造成的啊。”
感慨之后,他钻入书中消愁。他偶然从书堆中发现一本《阴符》,忽然想到有个名士说钻研此书,肯定有长进。于是开始钻研这本书中的道理。
苏秦足不出户,不分昼夜,发奋读书。夜晚困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头脑清醒,用锥子刺入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面上。剧痛让他睡意全消,又可以全神贯注地读书了。《阴符》这本书,让他茅塞顿开,又结合自己周游六国所得到的信息知识,仔细揣摩,不过一年,天下形势了如指掌。
苏秦胸怀大志,再次告别父母去游说各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取得了六国的信任,接受了他的联合主张。最后,他,兼佩六国的相印,执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
当他衣锦还乡的时候,家人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了,父母把他当做孝子。妻子恭顺了,嫂子也敬重他了,居然不敢抬眼看他了。
《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及阅读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接下来就由我带来《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及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诫子书
张之洞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虑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学校肇开 肇:开始
B.反足贻堂上以忧 贻:赠给
C.为贱卒,苦身戮力 贱:地位低下
D.当必亲炙之 炙:熏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船以次俱进 B.时操军兼以饥疫,者大半
C.木欣欣以向荣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
3.下列对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的人才
B.国家纷乱,外寇入侵,边疆国土沦陷
C.不跟儿子的秉性气质相违背
D.不希望儿子读书入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
(2)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已知。
(3)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
参考答案
1.B 贻:遗留,留给
2.D 以:认为。动词
3.D 张之洞认为儿子靠读书入不了仕。
4.(1)不要畏惧辛劳,不要自视高贵,要勇猛刚强坚毅,务必要养成军人的禀赋。
(2)你只需要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
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勿惮劳,勿恃贵 畏惧
B.反足贻堂上以忧 赠给
C、为贱卒,苦身戮力 竭尽
D.当必亲炙之 熏陶
2.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②外寇纷来,边境屡失
③学校肇开④不与汝之性情相违
⑤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⑥得学问上之益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之洞十分关爱儿子,在儿子离家半月后,就急着写信给儿子,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让他安心学习。
B.张之洞的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常常捣乱课堂,无心读书,张之洞认为凭他的资质不可能再考取更大的功名。
C.张之洞认为,即使科举没有废除,儿子最多也只能考中一个秀才,而当时各位前辈则不认同张之洞的这个看法。
D.张之洞告诫儿子,就算将来毕业后,靠父亲的庇护能谋得一官半职,也要好学上进,体察民情,不要放纵自己。
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寒暧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3分)
②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3分)
参考答案:
1、B
2、A③新式学校开始是在儿子去日本之前,与去日本学武没有关联。⑤总督的儿子不一定要学武。⑥得学问上之益,与学武没有必然联系。
3、D;A.信中并没有“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B.信中没有写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C.信中是说“各位前辈”对新式学校“不以为然”,不是“儿子只能考中秀才”一事。
4、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5、①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②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自认为聪明,自认为杰出)。3分。“致”“自智自雄”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吾儿知悉(书信开头用语):你出门离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我每天都记挂着你。父母爱子,无微不至,真恨不得一天都不离开你,但又一定要让你出门离家,因为希望你能用功上进,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的人才啊。
现在国家纷乱,外寇纷纷入侵,边疆国土接连失陷,国家腹地亦已危殆。兴国之道,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的办法不止一个,训练军队实在是首要的办法。你从小就贪玩好动,在书房中,老师一旦离开,你就跳掷嬉笑,什么事情都干。如今碰上科举已废除,要不你最多也就只能以一个秀才的身份终老。所以学校开始设立,我就送你入学。那时还有很多前辈不认可这样的做法,但我十分了解你的性情,知你一定不是科举之人,所以排除各种困难送你入学读书,果然除体操外,其他的没一点儿长进。
现在世事多艰险,习武很好,因此送你东渡,你现在已经入学,应该努力上进,要把军事上的奥秘全部学会。不要畏惧辛劳,不要自恃高贵,要勇猛刚强坚毅,务必要养成军人的禀赋。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我还有要告诫你,你和我一起在湖南湖北,自然是总督大人的尊贵公子,没有人不恭敬地对待你。而如今却已离国万里,你平时那些可以依仗来轻视他人的条件,将不再能依仗,万一不小心生出祸端,反而让我们十分担忧。你今后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贫苦的百姓,看成是地位低下的士兵,吃苦尽力,要用这些身份来处理求学时遇到的问题。这不只是得到学问上的好处,而且可以借此来磨练身心,就算以后得到我的庇荫,在毕业之后,谋得一官半职,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艰苦,而不致于自认为聪明,自认为杰出。我已是五十岁开外的人了,官居一品,天下闻名,但还是要小心谨慎,常常担心自己做错事,不敢放纵。
你跟随我的时间很长了,一定会亲自实践并努力坚守,不要自认为是尊贵的公子,就随随便便,全不在意,这不是我对你的希望,你一定要谨慎啊。冷暖更应该要自己注意,尤其警戒奸邪之事等行为,即使不被人知道,也耗费时间荒废学业,万一被人知道,甚至有可能被日本官吏拘捕,那么我的脸面往哪里放?你肯定不值得可惜,那我有怎么办呢?你更应该努力革除我所嘱咐的这些事。
我的.身体很好,家里的老老少少也都平安,你不必挂念。你要全心求学,不要随便在外乱跑。你如果能百尺竿头,天天进步,我也就胸襟宽阔,身体舒泰了。
拓展: 《诫子书》的赏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二: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三: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四: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五: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六: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七: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八: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九: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