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古代公子说的诗句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出自:.

3.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4.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下一句是什么?

关于古代公子说的诗句

清歌妙舞唱黄梅曲谱-清歌妙舞落花前指什么动物

1.描写公子的诗句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诗经·卫风》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ē猗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莹,会guì弁biàn如星。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yī重chóng较júe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美。文采风流的君子,像切牛骨磋象牙, 像琢美玉磨宝石。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盛。文采风流的君子,充耳玉瑱多晶莹,束发皮帽像明星。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 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像垫席。文采风流的君子,像精金啊像钝锡,像玉圭啊像白璧。宽厚啊,大方啊,靠著车上横木啊;善於戏谑谈笑啊,不会刻薄粗暴啊。

2.形容公子的诗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当年学皱忌讽齐王纳谏时这句话深深刺激到了一个妹子的较弱的心!!!!

青楼斜影疏,良人如初顾。

纤手如玉脂,淡妆胜罗敷。

引君入香堂,言词论今古。

君心城切切,妾意情楚楚。

盟定三生约,共谱月下曲。

岂料鸳鸯棒,分飞相思苦。

纵有抱柱信,不能容世俗。

公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晅兮,终不可谖兮。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然后是复制的

《白石郎曲》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淇 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孟子》“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和公子有关的诗词

1、由来君子行最长,予亦知君寄心远。

——唐·皎然《薛卿教长行歌》全诗桂阳仙柳道家说,昔传苏君今是薛。聊将握槊偶时人,便被人间称冠绝。

黄杨文局龟螭蟠,琢成骰子双琅玕。初疑月破云中堕,复怪星移指下攒。

谁识兵奇势可保,坐看将军上一道。有时彩王非所希,笑击单于出重围。

凫惊隼击疾若飞,左顾右盻生光辉。家本联姻汉戚里,身是长安贵公子。

名高艺绝何翩翩,几回决胜君王前。扈游长乐与祈年,人望青云白日边。

谪宦江南岁阴晚,还将此道聊自遣。由来君子行最长,予亦知君寄心远。

2、君子知己,提剑出燕京。——晋·陶渊明《咏荆轲》全诗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3、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魏晋·曹植《箜篌引》全诗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知命复何忧?4、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唐·贯休《古意》全诗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

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尘埃。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

我恐荆棘花,只为小人开。伤心复伤心,吟上高高台。

5、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全诗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6、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龙神卫过湖。

——唐·杜荀鹤《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全诗人说马当波浪险,我经波浪似通衢。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龙神卫过湖。

7、君子尚大节,又甚恶不情,鲁连故可人,用意终近名。——宋·陆游《杂兴》全诗君子尚大节,又甚恶不情,鲁连故可人,用意终近名。

千载高夷齐,采薇忘其生,周公述易象,所以贵幽贞。去圣虽已远,江左见渊明;我读饮酒诗,朱弦有遗声。

杂兴又此身漂荡等流槎,陋巷无心长草莱,柴门偶自不曾开。余龄渐迫诸孙长,徂岁将穷积雪来。

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孰知自有忘忧处,遶坐新书正作堆。

8、丈夫无苟求,君子有素守。——宋·陆游《东郊饮村酒大醉后作》全诗丈夫无苟求,君子有素守。

不能垂竹帛,正可陇亩。邯郸枕中梦,要是念所有。

持枕与农夫,亦作此梦否?今朝栎林下,取醉村市酒。未敢羞空囊,烂熳诗千首。

描写公子的诗句:1、公子王孙意气骄,不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23638论相识也相邀。——唐·崔液《上元夜》全诗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2、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全诗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3、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唐·戴叔伦《送车参军江陵》全诗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楚客情。

海上旧山无的信,东门归路不堪行。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4、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唐·崔元翰《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全诗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溜。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5、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唐·高骈《赠歌者》全诗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

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6、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唐·子兰《长安早秋》全诗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7、公子春衫桂水香,远冲飞雪过书堂。——唐·李群玉《喜浑吉见访》全诗公子春衫桂水香,远冲飞雪过书堂。

贫家冷落难消日,唯有松筠满院凉。8、美人晓折露沾袖,公子醉时香满车。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全诗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美人晓折露沾袖,公子醉时香满车。

万里丹青传不得,二年风雨恨无涯。羡。

4.形容公子的诗词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落花

作者:贯休

蝶醉蜂痴一簇香,绣葩红蒂堕残芳。

因嗟好德人难得,公子王孙尽断肠。

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作者: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骆谷晚望

作者: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5.描写公子的句子有哪些

1. 陌上花开,谁家少年郎?初慕美颜盛世,再倾君子轩昂,永陷躬行感刻,郎艳独绝,吾心无双。愿:永夜灯阑花烛影,远月如寄我相思,陪君共度流年罄,伴星也羡此衷情,王冠旒冕掩华容,俊爽风姿戎马拥,凯歌一曲天下。

2. 郎艳独绝风骨扬,玉质清华气自生,晗光濯目凝风华; 眸烁如星,笑漾涟漪; 姿态优雅,容色睥睨; 王者之气,风采卓然。

3. 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4.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5.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瑰姿艳逸,郎艳独绝。

6.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7.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8. 心静如止水,志刚如磐石,静默守星月之变,怀志付诸行日月乾坤之朗朗。日行千里不言其路之遥,夜跃八百不语其道之艰。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人之本也,学,士之利也。自强而德厚,君子之大宗也。故为君子,当以优学服人,志坚傲人,耐苦强人,高德威人。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8自强而不息,厚德以载物,是可大成也。

9. 公子如玉:千山万水,威峨绵柔,不如卿风采卓约。 蓝颜知己:阁中铃兰,妖娆婀娜,不如卿娇俏可人。 妖颜罗刹:雪谷飞花,纷舞妖姬,不如卿芳华绝代。 素手神医:百草清香,馥雅灵秀,不如卿玉洁冰清。 金龙天子:三千粉黛,绝色千秋,不如卿深入吾心。

10. 初见,他白衣胜雪翩翩少年笑的温纯,世无双的公子如玉,确实不可触的疏离。

11. 那天芳菲未歇,梨花正好。花瓣簌簌,细细碎碎的飘落,染了他的衣襟。

12. 醒掌天下权,醉踏天云端。 君子尔雅,温文如玉。公子轻吟,浅谋天下。

13. 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择一人而白头,择一城而终老。

14. 碧玉年华,翠竹青簪,绾一段青丝,风拂过,脊背挺如玉竹,风姿清卓。那容颜,一笔难述,只觉世间唯有这样一副容颜,才可衬得住这样一身清卓风姿。当真是雨中人似竹,皓腕凝霜雪。风姿清卓绝,佳人世无双。 人间只道君子如竹,未曾想,世间竟有女子有此风姿。

15.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16. 淡辉夕颜,公子如玉,是你执一把青伞,为我许下一世长安。

6.形容古代男子俊美的诗句 例如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1、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杨柳怨和钱大揖石》明夏完淳

释义在饮酒时会在千年文化中会想到陶渊明,看到三圈的腰带会想到沈约。

2、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世说新语·容止》南朝宋刘义庆

释义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

3、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咏怀诗其十二》三国魏阮籍

释义花容月貌如同九春,腰恭敬的弯曲着如同秋露一般。

4、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唐杜甫

释义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5、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国风·秦风·小戎》先秦

释义思念夫君人品好,温和就像玉一样。

7.关于公子的诗词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

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诗经·卫风》瞻彼淇奥yù,绿竹猗ē猗ē。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莹,会guì弁biàn如星。 瑟兮僴xiàn兮。

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yī重chóng较júe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译: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美。

文采风流的君子,像切牛骨磋象牙, 像琢美玉磨宝石。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盛。文采风流的君子,充耳玉瑱多晶莹,束发皮帽像明星。

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 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像垫席。

文采风流的君子,像精金啊像钝锡,像玉圭啊像白璧。宽厚啊,大方啊,靠著车上横木啊;善於戏谑谈笑啊,不会刻薄粗暴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出自:.

一、出自

《代悲白头翁》

作者:刘希夷 唐代

二、《代悲白头翁》 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三、《代悲白头翁》赏析

题一作《白头吟》,就此相传为卓文君因司马相如聘茂陵女子为妾,自叹白头而作。古辞主旨多不离青春已逝,而恩爱不在的感慨。刘希夷的这首诗,虽然是由此旧题入手,但却注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本诗开头营造了一副美景。春天,明媚的阳光,嫩嫩的绿草,身后是古色古香的楼阁,倚在桥上的亭子里,望着对岸的桃李树,微风轻轻的吹过,树上的桃李花纷纷坠落,有的飘向远际。洛阳女儿看着落花,不知落花将飞入谁家,不由得感到岁月已逝,而发出长长的叹息。

“洛阳女儿”一次取自梁武帝《河中水之歌》中“何种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句,现谓“洛阳女儿“为贵族少女”。“洛阳女儿”或已年长,是一个经历过岁月磨砺得人了,也许她在叹息青春已逝,而夫妻恩爱不再;或许她叹息的是青春已不再,却很怀念那逝去的美好岁月。岁月如刀,日月如梦,人啊,飘飘渺渺的,就像落花一样。也许这儿的“洛阳女儿”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她在叹息,不知自己将来能觅得怎样的一个如意郎君,花落谁家去。少女那种易于忧伤的情绪,惟妙惟肖的展现眼前了。这一部分诗人以落花起兴,构造全篇。

诗人开始了议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今年落花时节自己又老了一岁,明年花开的时节又有谁会陪着自己呢?对茫茫未来的不可知,充满了绝望与无奈。这句诗与后来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颇为相似。花落花开,年复一年,而人却不知所踪,不知未来。我有一腔柔情,谁能与我共享?我有一肚叹息,又有谁能听我倾诉?“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时代更替,变化是如此之大。松柏已老,可以当木柴烧了,更听说曾经的良田,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然变成了海。岁月是消磨一切的最好武器,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美好不再。“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这两句其意用自南朝宋范云《联句》诗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逝去的美好岁月已经捕捉不到了,昔日的古人以不知在何方,徒留自己看着落花叹息岁月的无情,认识的无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举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相传诗人被其舅宋之问所杀,原因就是宋看到了这两句诗,想据为己有,故害其甥。“岁岁年年”对“岁岁年年”,只是简单的将两个词调换了一下位置,看似重复,实则不然。“岁岁年年”,“岁岁年年”,时间的无情,岁月的磨练,诗人的无奈跃然纸上。“花相似”对“人不同”,鲜明的映衬出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每一年的花是相似的,只是每年看花的人都不一样。岁月如水,日复一日的流淌着。那些逝去的美好已不再,那些淹没早岁月中的人也早一没了痕迹。那份无奈,那份心酸,那份苦痛,都只化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人生,也就是如此,无论你多么留恋,那份逝去的却怎么也回不来了。人啊,只能往前看!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诗人笔锋一转,从“洛阳女儿”转向了白头翁。送句忠告给现在风光无限的年轻人,想想并可怜可怜半的白头翁吧!曾经的他也是风光无限啊。“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现在青春已逝的白头翁真真可怜。这儿的白头翁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曾经的他也是翩翩美少年。与公子王孙同坐一堂,伴着片片落花欣赏着清歌妙舞,意气风发。也许曾经的她是青春美少女,或者说是歌女更为贴切,陪侍着公子王孙,红极一时。在片片落花中飞舞着,唱着,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参加达官显贵的酒宴,衣袂飘飘,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诗人从盛极一时的过去又回到了现在。“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一朝病倒,却是无人问津。到了春天行乐的时节,达官显贵们身边不知又是谁?“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美丽的容貌能保持多长时间,曾经的美丽,温雅一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乱如丝的白发。意谓岁月变迁,人事两非。“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只看古往今来歌舞之地,人早已不在,只留下黄昏时,一片凄凉,鸟雀的阵阵悲叫。回顾昔日的美好,只能叹息了之。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诗的最大特点事用老说少,更添一份沧桑与无奈》老年的孤苦伶仃与少时的轰动相对比,更加鲜明的写出了白头翁的无奈。

诗人寥寥的数笔,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深思。

四、作者简介

刘希夷(约651—?)唐代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674-676)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一作《代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洛川怀古》和《代悲白头翁》等。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同一部清康熙年间版本的《全唐诗》里,这两句在《代悲白头翁》以及《有所思》两首诗中出现,而且全诗除了第三句“洛阳女儿”变为“幽闺女儿”外,其余部分一模一样,但作者则分别为刘希夷和宋之问。

 《代悲白头翁》这个题目也有些争议,有一种说法,称《白头吟》本源自当年卓文君规劝司马相如的诗作,后来变成汉乐府的题目,两晋以后模仿这种体例的前面都加上一个“代”字,因此《代悲白头翁》应为《代白头吟》;但从诗意和作者刘希夷曾有《代闺人春日》、《代秦女赠行人》等作品上看,“代”字应该是“替代”的实意,因此《代悲白头翁》也许并无传讹。

 这首诗也被归在宋之问的名下,这也是宋之问得以留名青史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两句诗而激情,杀的还是自己的外甥刘希夷。

 宋之问的籍贯,有的说是在虢州弘农,差不多是今天河南灵宝,有的说是在汾州,现在的山西汾阳。宋老爹名叫宋令文,高宗皇帝时候任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左骁卫郎将是武官,虽然郎将的官职较低,但是地位却很重要,直接统属于皇帝,负责京城和皇宫的警卫以及皇帝本人的贴身侍卫;东台详正学士却是文官,负责校理图籍,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另有记述说,“宋令文者,有神力。禅定寺有牛触人,莫之敢近,筑围以阑之。令文怪其故,遂袒褐而入。牛竦角向前,令文接两角拔之,应手而倒,颈骨皆折而。又以五指撮碓觜壁上书,得四十字诗。为太学生,以一手挟讲堂柱起,以同房生衣于柱下压之。许重设酒,乃为之出。”这是三个小故事,其一,宋令文勇斗疯牛,很有斯巴达克斯PK狮子的气派;其二,五个手指头聚成一个尖儿,在石灰墙上写字,写的还是四十字的式,推测应该是八句五言的,标点符号没算字符数;这一手就绝对属于硬气功范畴的了。其三,把室友的衣服放在柱下石础之间,人家答应请他好好撮一顿之后才把柱子搬开,前两则与动物和自然景观过不去,显示其刚猛勇武,孩子他爹生的有点早,若是赶上武后临朝,就这块头,就这耐力,估计就没冯小宝他们啥事儿了。但第三点就显得稍有狡黠无赖,宋老爹当初把上梁都弄不正了,也难怪后来孩子没教好。

 史称宋老爹“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

 当爹把这个天份也平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令文有三子:长之问,有文誉;次之逊,善书;次之悌,有勇力。之悌后左降朱鸢,会贼破驩州,以之悌为总管击之。募壮士,得八人。之悌身长八尺,被重甲,直前大呼曰:“獠贼,动即。”贼七百人一时俱锉,大破之。”宋之问是老大,文采出众;老二宋之逊,书法不错;老疙瘩宋之悌,超级猛男一枚。可惜老宋光顾了孩子们的才智教育,忘了比才学更重要的其实是素质。

 宋之问少年时期就以“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闻名,可见他的才华肯定是有的,而且绝不是“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的水准,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问正式走上仕途。其后的十五年里,他曾经到宫廷里专门辅导宫女的教育学院——习艺馆去当老师,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是他的同事。宋之问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唐帝国的宫廷教授;后来在洛州参军任上,跟那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有交往。这些年中,宋之问基本在外围徘徊,所以没有什么太出格儿的地方。

 再往后,武后临朝的圣历、久视年间,大型诗歌选集《三教珠英》的修编,给宋之问提供了更上一层楼的台阶。“三教”是说儒、释、道,虽然儒家的东西若是再上一步,就归于道家,但当时还是自成体系。“珠英”是溢美之词,此时距离武后登基已然十年,这个时期前接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绝对算是国富民强。志得意满之余,武后下诏,由近五十位鸿儒搜编儒、释、道三家精华,编撰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卷的《三教珠英》,当然,现在大部份已经遗失。这套书的主编是张昌宗,宋之问成功跻身编委会成员之一

 张昌宗可不是一般人,他跟张易之兄弟俩,这对儿兄弟可是生猛的薛怀义、儒雅的沈南璆等一干男宠之后来人。宋之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着住武后的房不如上武后的床,这才是登天的捷径,按说宋之问也有上床的资本,除了诗文出众,史籍记载他“伟仪貌,雄于辩”,反正他自己觉着自己是挺帅的。

 这时候正好有一天武后带着近侍大臣一同游洛阳龙门,兴致所及,武后让大家作诗应景,负责记录天子日常活动起居舍人,当时改称左史的东方虬先写出来,送呈武后,武后一看,写的不错,来,这件锦袍赐给你!结果宋之问坐不住了,赶忙把自己的递上去,结果“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武后就把已经赐给东方虬的锦袍要回来,转给宋之问,一时间,宋之问真是风光无限,而东方虬则是无地自容。

 这次诗会倒没有什么黑箱操作,要知道,当时但凡有这类活动,主持人和评委可是才华横溢的上官昭容,直到武后驾崩,中宗即位,上官婉儿仍是朝中品评天下诗文的权威,有个故事,说中宗李显在正月三十那天率近臣去昆明池游玩,小宇宙一爆发,写了首诗,随后让跟着来的凡是能写的都写一首,最后要选出一首谱上曲作为新节目演唱。宋之问以《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应和,据说那天一共交到上官婉儿那里的诗有一百多首,上官婉儿坐在一旁的彩楼上,跟天女散花一样边看边把不入眼的往下扔,是谁的谁自己捡回去。不多时,除了沈佺期和宋之问俩人还空着手,其他人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干瞪眼儿,沈、宋二人怀里也跟揣着兔子一样,又高兴又紧张。

 又过了半晌,飘下来一张纸,大家围上去一看,被淘汰的是沈佺期的作品,沈佺期觉着自己的不错啊,不禁心里的不服气都摆在脸上,这时候,上官昭容在上面发话了,说本来你们俩的诗跟你俩的块头儿一样势均力敌,但最后的结尾分出高下来了,小沈你看看你的收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虚头八脑的装烂木头不说,还跟要咽气儿一样,一点生气都没有,所以我就生气了,你看看人家小宋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起码称得上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吧?沈佺期一看:真是这么回事儿,哥低调没低明白,以后可不这么得瑟了。

 宋之问为了向则天大圣皇后自荐枕席,曾写了一首《明河篇》:

 八月凉风天气清,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晶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乍一看,是说秋夜银河的扑朔迷离,结尾四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说是调戏也好,说是撒娇也好,骆宾王骂武后的那句“狐媚偏能惑主”放到宋之问身上才恰如其分,文人在大唐的地位之高,可说空前绝后;但文人数量也多,因此武后才不缺这个,她看了宋之问进献的诗,微微一笑,心里话了:“老娘我的品行可能不咋地,可是我的品位可不能低。我的‘津’能轮得着你小子问嘛。”

 宋之问满心欢喜等着被临幸呢,结果等来等去一点动静都没,就花了些银子,去拜托武后身边的太子侍读崔融,侧面打听打听为啥自己愿意为天后的OOXX事业奋斗终生,都没激起天后的一点点呢?崔融就趁着一天武后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一句:为啥这宋之问三番五次送上门,都没被招进来留宿啊?武后一听就乐了,说那小子长的虽然不难看,才华也不错,但他口臭的太厉害,平时在朝堂上我都是耐着性子跟他说话,这要是单独呆着,我还不得把隔年的饭都吐喽?

 在巴结领导方面,宋之问绝对是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主儿,既然费劲巴力知道了问题出在哪儿就好办,就不怕花钱,宋之问弄了鸡舌香天天放嘴里含着,这种人工方法终究不是味儿,所以武后最终还是对他没产生什么。

 宋之问上不了武后的床,转而向武后的小男人下手,奉承张昌宗、张易之的的人再多,也总会留下点事情没人想起来或者没人愿意去干。晚上,张家两个小白脸是属于帝国一把手的,想接近他们就只有白天。这白天大多都是吟诗饮宴,宋之问一看,张氏兄弟的衣服有人拿,座位有人摆,碗筷有人侍候,但这尿壶暂时还没人想起来备,所以耳朵听着杯觥交错,脸上跟着凑皮笑肉不笑的热闹,眼睛可一直盯着张家兄弟,好容易看见张易之身上一哆嗦,心里顿时大喜,知道这一抖可不是什么羊癫疯发作或者老年痴呆初期症状,此乃自己苦苦等待的尿战啊,于是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特制尿壶,张易之尚未起身,宋之问的尿壶已经送到身畔,天下哪里能找到如此贴心的好同志啊,若不是张易之的神鸡现属御用,恐怕宋之问献上尿壶之后还得毕恭毕敬的为张帅哥提着呢。尽管此举 “天下丑其行”,但宋之问仍然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可惜御犬太多,不差他老哥一个。

 这还真不是埋汰宋之问,史书上写着呢:“于时张易之等丞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二月,武后日薄西山,八十岁的退休干部张柬之带领五百羽林军,冲进内宫杀了张家俩小白脸,并枭首示众,中宗复位,天下从武周回归李唐,宋之问因为伺候张家兄弟尿尿的佳话,被贬为泷州参军,地方大约在今天的广东罗定。

 岭南的'“妃子笑”“荔枝来”,那是贵妃娘娘的待遇,大多数地段还属于瘴疠横行的穷乡僻壤。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宋之问哪受得了这个,于是带着那个五大三粗的弟弟宋之逊在第二年春天,悄悄跑回了洛阳,途中在汉江边,宋之问作诗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尽显凄凄切切冷冷清清之态,那是当然,你一逃犯,不怯才怪。

 宋之问兄弟潜回东都之后,厚着脸皮求驸马都尉王同皎隐匿他二人,王同皎的老婆是窝窝囊囊的中宗庶出的定安公主,定安公主不如韦后生的安乐公主排场大,但也是个颐指气使的主儿,前前后后娶了三个丈夫进门,王同皎是第一个,前赴后继的还有韦濯、崔铣,这是后话。诛杀二张拥立中宗的时候,王同皎功勋卓著,但他不肯与武三思、韦后派系同船,想着早晚得除掉武后残余和韦家势力。这一天,王同皎与友人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在家喝酒的时候又说起韦后要走武后的路,武三思还是一门心思想篡夺李家王朝,越说越气,最后把桌子一拍,痛骂不止,没想到隔墙有耳,宋之问的弟弟正在趴墙根儿,把这番话原封不动学给了宋之问,宋之问一拍大腿:机会来了!

 他急急忙忙找来侄子宋昙和外甥李悛充当信使兼谈判代表,去向武三思举报冒险收留自己的恩人王同皎,并愿意做污点证人,只求自己兄弟俩能以合法身份留在京城。这样占大便宜的交易,武三思自然愿意,于是安排人实名举报王同皎组建小集团意欲谋反,随即假中宗的旨意走了个审讯的形式后将王同皎、张仲之、祖延庆斩首,周憬逃入比干庙,痛骂奸佞国贼之后毅然自刎。

 宋之问因举报有功,不但潜逃的罪责免去,而且被擢升为鸿胪主簿,终于又可以手持浸染着恩人鲜血的朝笏每日面君,弟弟宋之逊升为光禄丞,李悛为太仆卿,其余参与者也均被任命为京官。。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矫诏,调集羽林军杀掉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在计划一鼓作气杀掉韦后母女的时候事败后身,宋之问当然不能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如丧考妣般向中宗上表,一力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讨得韦后欢心,靠着谄媚,又混上了考功员外郎的职务。

 此时的宋之问,觉得自己在官场上可以游刃有余的生活,依照近几十年的经验,自武后之后,女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个公主都不是善茬子,所以一边倒向武后的嫡女太平公主,另一边又在中宗之女安乐公主这里找平衡,这点小伎俩糊弄安乐公主还凑合事儿,想瞒过老姜级别的太平公主就没那么容易;太平公主看不惯他两面三刀的做派,在中宗想提拔宋之问当中书舍人的时候硬生生以宋之问贪贿的事情拦了一杠子,结果宋之问不但升迁没戏,反而遭贬为没有什么实权的汴州长史,还未等赴任,又改成了越州长史,一杆子把宋之问从河南开封支到了浙江绍兴,估计是太平公主觉得汴州离京城太近,所以再弄远点,为了图个眼不见心不烦。

 宋之问以为这一去,可以远离宫廷角斗的漩涡,混个安全着陆,但他忘了还有天理昭彰一说。宋之问末日的到来,全托韦后母女玩儿的过火所赐,这娘儿俩觉着老公太窝囊,于是在公元710年的六月,往中宗吃的意大利馅饼里放了农药,结果中宗一命呜呼,韦后随即立十六岁的太子李重茂为帝,自己和女儿一同摄政,想找个合适的机会也效仿婆婆那样成为新一代女皇。韦后母女的行径终于惹毛了年少气盛的临海郡王李隆基,他与太平公主合力摇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命,并拥立李旦即位,史称唐睿宗。因此公元710这一年用了三个年号,唐中宗的“景龙”,少帝李重茂的“唐隆”,睿宗的“景云”。

 领导班子换了,照例要清算一批对方的,提拔一批自己的;宋之问自然属于前者,唐睿宗对他的评语是“狯险盈恶,无悛悟之心”,通俗点说,就是阴险狡诈、作恶多端;而且不悔改;这样的家伙还是放的越远越好,于是宋之问被流徙到钦州,地点在现在的广西钦州。

 唐睿宗这一辈子,别的事情没干,就让座儿了;第一次让给妈,第二次让给哥,终于以为不用再让了,结果发现生存在姐姐与儿子的夹缝中,日子也过得更难受,他知道儿子李隆基是块料,索性又让了一次,让三儿子君临天下,自己退居二线享清福去了。

 史称唐玄宗的李隆基等位之后,对宋之问的所作所为也颇为唾弃,就问这孙子怎么还没啊?天子金口玉言,不多日,诏书送到钦州,赐宋之问就地自裁。

 这时候的宋之问再也拿不出志得意满的那个样儿,相反,据载他接旨后双腿哆嗦个没完,头上背上尽被冷汗湿透,在使臣告诉他可以回家跟老婆孩子Say Good-bye的时候,他已经“慌悸不能赴家事”,最后总算是颤颤巍巍吃饱了洗净了换了身新衣服上路(“饮食沐浴就”),应验了害人者终害己的真理。

 说到宋之问的,也有一段小故事,当时一位有宿命通功能的高僧万回,历高宗、中宗、睿宗、武后、玄宗五朝,玄奘法师西行归来,专门去拜望过他。万回平时疯疯癫癫,跟后世在灵隐寺骂秦桧的疯僧有得一拼。他救过有复唐之功的崔玄暐、讥讽过大红大紫的张易之、唾骂过飞扬跋扈的韦后母女,鼓励过时为普通皇子的李隆基,顺便警告他一下开元盛世到五十年之后就会被渔阳鼙鼓打了个粉碎。

 据载,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几个人曾一起去找万回,想请万回预测一下自己的未来,万回先看看沈佺期,说你真是个才子啊。这可是天子都尊崇的圣人所言,沈佺期因此大喜过望。万回又对武平一说:“给你取个名字,叫‘佛童’,这样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武平一虽然是武后娘家人,但跟那些武姓族人不同,从来都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为了避免牵扯进内宫争斗,甚至一度跑到嵩山学习佛法。后来应召入仕,也是在必须的场合写些应制的诗词。轮到岑羲、薛稷两个,万回瞅他俩眼神颇为轻蔑,这两位爷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岑羲就气哼哼的上马,跟薛稷说:“野狐禅,没什么可信的”,最后,万回看了看宋之问,摇摇头,说:“你小子也没跑儿”。

 薛稷的书法、绘画在当时均属上乘,还是唐睿宗的儿女亲家,在玄宗一朝,因太平公主企图颠覆伟大领袖李隆基的英明领导一案牵连被赐。岑羲也是因为同案,但是是被处决的,而且家产全被收了。

 崔日用开始站错了队,后来及时从武三思阵营投奔到李隆基麾下,因此与沈佺期都算得以善终。

 宋之问趋炎附势的结局,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回到开头,那首藏有刘希夷冤魂的诗,全文为: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个宋之问虽然辈分上是甥舅,但俩人年龄所差无几,同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高中进士,据说刘希夷文采恣肆,放荡不羁,并善得一手好琵琶,他可说没有宋之问那么多“上进”的心机。一日,甥舅两个谈论各自的诗词,宋之问看到刘希夷所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觉得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喜欢的什么似的,当即摆出长辈的身份,让大外甥把这两句让给自己,不知道是刘希夷当时就没同意,还是刚开始想答应,不一会儿就反悔了,总之让宋之问碰了一鼻子灰。宋之问一气之下,竟让家仆把大外甥到柴火间,用装满土的麻袋活活压。

 这件事情不见于正史,但在像《唐才子传》那样的杂记中倒多有叙述,以宋之问的为人,一辈子如同飘萍般的行为上看,扼杀外甥,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是说心理上。

 宋之问的故事讲完了,他的文采确实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但他的词章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环境色彩,说白了,都是为了以阿谀之法换得一己之利。

 文采如同技术,有先天带来的,也有后来的日积月累,是可以加减消长的。但品行就不然,一张白纸,是任凭环境随意涂抹,还是竭力保持自己最宝贵的纯真,怎么样选择,这才是该思考的问题,因为那一念,就奠定了自己的未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下一句是: 岁岁年年人不同

 原句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意思是: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这句话出自刘希夷的《白头吟》,原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诗词注释

 ⑴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

 ⑵坐见:一作“行逢”。

 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⑷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⑸“公子”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⑹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

 ⑺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⑻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⑼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⑽古:一作“旧”。

 诗词翻译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作者简介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