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怎么解释-息事宁人的解释
1.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2.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3.成语造句:用息事宁人造句(约30个)
4.息事宁人意思?
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ㄒㄧˊ ㄕˋ ㄋㄧㄥˊ ㄖㄣˊ 汉语拼音 xí shì níng rén 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释义 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例句 我承认我是抱着「~」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闻一多《四杰》) 相似词 排难解纷,排患解难,平息事端,尽力调停 相反词 惹事生非,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这句话是儒贝尔说的。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的意思是:如果礼仪周全,就能平息矛盾,使事情得以平息。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通过学习礼仪,可以使人具备谦逊、诚恳、尊敬他人的态度,从而减少摩擦和冲突,有助于维护和改善人际关系。
如果人们能够注重礼仪,遵守礼仪规范,就可以在社交场合中更加得心应手,避免因为不当的行为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同时,礼仪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
儒贝尔的性格特点:
1、智慧和勇敢:儒贝尔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他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探险过程中,他不仅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还勇于面对挑战和危险。他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带领团队度过难关。这种智慧和勇敢的性格特点使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2、热爱科学和真理:儒贝尔对科学和真理有着强烈的追求和热情。他献身于科学研究,并始终坚信只有科学才能够揭示世界的真相。在探险过程中,他不断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并通过科学方法来解释和探索未知的事物。他对科学的忠诚和对真理的追求,使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3、关心他人:儒贝尔是一个善良、热心和乐于助人的人。他关心他人的安危,并始终与他人保持联系。在探险过程中,他时刻关注团队的安危,并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他的关心和关爱让他在团队中树立了威望和信任。
成语造句:用息事宁人造句(约30个)
息事宁人注音: xī shì níng rén
息事宁人释义: 息 平息;宁 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息事宁人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 “其令有司,罪非殊,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造句: 1、本田旗下另两起罢工,均以厂方息事宁人告终。
2、工人得到的少量的增加薪水只不过是一点点息事宁人的甜头。
3、我觉得该校既然摊上了这桩诉讼官司,如此息事宁人也许最为理想,因为诉诸法庭最终可能产生一个危险的判例。
4、Facebook年初对服务条款进行修改时曾激起不小的震动,最终,它推出了《Facebook人权法案》以息事宁人。
5、他们加上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影响,竟然也受到反战思想感染,开始产生息事宁人、姑息恶人的态度。
6、曼城方面也试图息事宁人,认为特维斯是在朋友和相关人员的煽风点火中一时冲动才说了那样的话。
7、她告诉父亲的是,她的出现只会使父亲的生活变得复杂化,这不是他所需要的。她知道父亲会息事宁人地接受她每月回家吃一次午饭的建议,这也就作为保持父女关系的唯一方式了。
8、战争是残酷而不仁的。美国人的血液里充满好战的血球,而中国人却是习惯于息事宁人的处世态度。
9、后来厉某为息事宁人就给了金某500元,他收到钱后表示会结束此事。
10、息事宁人可说是家庭主妇的专职。
11、万一他们注意到什么事情的话,好去息事宁人?
12、我考虑的是人们愿意承担一定量的必要工作,并在小事之处乐于助人,息事宁人。
13、对男性而言,这种「自我压抑」可能只是为了息事宁人,有所盘算但无害的决定。但是妇女隐忍不言,身体得付出惊人的代价。
14、比利息事宁人地呜呜叫着,善意地扭动着身体,甚至冒昧地用暖和湿润的舌头舔了舔巴克的脸,作为求和的贿赂。
15、如果未来几周内继续有数千灾民亡,到时看那些反对强行空投,一味寻求息事宁人的国家对“不作为”政策作何解释。
16、你在她做可疑事情的时候突然出现,她是在试图把你卷进来,从而息事宁人。
17、永远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否定自己的经验或信念。
18、为了息事宁人,强忍住一肚子的火,刘先生用钱打发走了送货的商家。
19、但罗马领袖大驾光临就能息事宁人?噢,不尽然啦。
20、为了息事宁人我们还是接受他的建议好。
21、嘉莉事先一点不知道这个息事宁人的主意。
22、永远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否认自己的经验或信念。
息事宁人意思?
注音 ㄒㄧ ㄕㄧˋ ㄋㄧㄥˊ ㄖㄣˊ
拼音 xī shì níng rén
释义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简体字 息事宁人
常用程度 常用
感 *** 彩 中性
成语辨形 事,不能写作“是”。
相似词 相安无事
相反词 推波助澜、无事生非
英语翻译 make concessions to avoid trouble
日语翻译 争(あらそ)いを镇(しず)めて人々(ひとびと)を安心(あんしん)させる
教育部成语典
注音 ㄒㄧˊ ㄕˋ ㄋㄧㄥˊ ㄖㄣˊ
拼音 xí shì níng rén
成语解释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语出《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后用「息事宁人」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语义说明 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使用类别 用在「解纷求安」的表述上。成语造句<01>息事宁人的做法,有时只会助长邪恶,于事反无补益。<02>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采取息事宁人的作法。<03>老李为人最怕麻烦,所以事事抱持息事宁人的态度,与人无争。<04>你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息事宁人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05>他越希望息事宁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仿佛吃定了他似的。<06>平日待人处事,最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07>面对一些原则的问题,必须有所坚持,不能用息事宁人的态度草草了事。
成语典故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二年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筭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筭一岁,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1>,罪非殊2>且勿案验3>,及吏人条书4>相告不得听受,冀5>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6>。立秋如故。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如襄城令刘方,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闲敕二千石各尚宽明,而今富奸行赂于下,贪吏枉法于上,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注解〕(1)有司:指官员。官员职有专司,故称为「有司」。(2)殊:斩首的刑罚。(3)案验:考验其事,而治其罪。(4)条书:分条记录。(5)冀:希望。(6)天气:四时的运行。
典故说明 汉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术,建初四年(西元79)召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等据以作成《白虎通义》;又诏曹褒定汉礼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遗规,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史家将他与明帝媲美,两朝合称「明章之治」。章帝为人宽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凿之类的酷刑。章帝曾下诏,命令所有的官员,如果人民不是犯了罪,就不需要查验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间互相告发,一律不得受理,为政以不得生事扰民为重点。后来「息事宁人」演变为成语,用来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近义成语
反义成语煽风点火
相关汉字成语:息 事 宁 人 相关汉字解释:息 事 宁 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