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三余是什么意思

2.从读书角度而言吕蒙的终有所成与董遇的三余之说给你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3.古代名人谈读书之董遇:“读书当以三余”

读书三余是什么意思

读书三余的启发-三余读书说明了什么道理

读书三余的意思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部分原文:

人有从学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翻译: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对其认识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

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

启示:

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未必能达到精通的程度。有悟性地读书,可以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

从读书角度而言吕蒙的终有所成与董遇的三余之说给你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董遇读书有三余告诉我们对读书要有所感想,要在利用好业余时间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的道理。

董遇“三余”勤读,又名“董遇劝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董遇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

古代名人谈读书之董遇:“读书当以三余”

董遇,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精通《老子》《左传》。他在如何利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有见解,《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对此有所记载。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倡导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曾提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把握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生活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越是忙的人,越是喜欢读书,读的书也越多。董遇的读书观,给后人启示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