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八变歌赏析

2.随风飞扬什么意思

3.苏轼为什么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一生

古八变歌赏析

飞蓬乘风-飞蓬随风动物

此诗抒写游子怀乡之情。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两句,分别点出时令、地点,写了北风袭来,秋意萧瑟,滞留在楚地的诗人于黄昏时登台望乡,从向晚的北风中领略到阵阵清寒。起首以“北风初秋至”一句提领全篇。次句提到的“章华台”在楚地,表明诗人其时正滞留楚地。

夏末秋初,日常气温仍很闷热,季节变化不甚分明。只有到白昼将尽,暑气稍退,晚风中才透出秋意。大凡他乡游子,对于节候的变易十分敏感,尤其冬春与夏秋之交,其间风物变异虽微,却格外令人关情,如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诗人以高台秋风起兴,发为咏唱,言外隐然有“归欤”之叹音。这两句渲染出一片游子悲秋之意绪,涵盖全篇。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两句,诗人以色调浓重的笔墨描绘傍晚时分,高天暮云流走,言其似从西极崦嵫山吹来,以显示楚天千里、瞑色苍茫的阔大境界,衬托出高台之人的孤独寥落形象。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两句则较细致地描写秋声:地上林木摇落,枯桑因风作响;台前空阶寂寂,莎鸡声声悲鸣。这里以秋物之有声来反衬周围环境的寂寥萧瑟。诗人面对此情此景,触绪纷来,黯然伤神。这节叙景承首句“北风初秋至”而来,从高空浮云写到地上林木,从远山暮色写到空阶络纬,以见风之动物,物之感人。画面上笼罩着一派清秋的凄凉与衰飒气氛。

末一节由叙景转为抒怀,以“翩翩飞蓬征”一句引出。此句写蓬草随风飘浮,既遥承头一句“北风初秋至”而言风之动物,又与下句“怆怆游子怀”关合,文句自然成偶。两句以飞蓬的顺风飘扬,喻游子的千里流荡,触景伤怀,怆然而悲。出此一笔,亦赋亦比,章法转落无痕。最后以“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作结语。此言诗人眺望故乡,盼自此而归。然天长地阔,故乡望而不见,不禁悲怅萦怀。结尾两句回映前文的登台远眺,提明篇旨。通篇笔意融贯,浑成一体。

这首诗写景有其独创之处,主要不在描写技巧的高明,而在写景本身所显示的一种新的变化。大抵在建安以前,诗歌中的写景,主要是作为比兴,所占的比例也较小。照清吴乔《答万季_问诗》所说:“《十九首》言情者十之八,叙景者十之二;建安之诗,叙景已多,日甚一日。”而这首诗年代虽不能确考,但至少与《古诗十九首》相当,是可以确定的。

从一方面看,诗人于自然风物并非纯作客观地描摹形态、状写声色,其中确带有某种喻示性。例如浮云、暮色,既是摄取眼前景物入诗,然而一经描绘,便成为具有特定意象的事物。清秋暮色之于离愁,无根浮云之于游子,都是古代诗歌中经常联系在一起的形象。由此而言,此诗叙景仍可见出《诗经》以来传统的以景物为比兴的痕迹(这种情形在魏晋以后诗歌中依然常见)。

但更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是:此诗的写景已不再是用一两笔作穿插点染,它在诗中占有显著的篇幅和地位,这一事实意味着自然景物的描写已有脱离只作抒情叙事的陪衬和纯属比兴的媒介物,而以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描写对象出现的趋向。尽管它仍带有从传统诗歌叙景方式中脱胎而来的痕迹,却有不同于《诗经》乃至《古诗十九首》的新的特质。换句话说,建安以后才较为普遍化的注重写景的倾向,在这里已经有所表现,这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尝试。

随风飞扬什么意思

飞蓬随风的解释

枯蓬 随风 飞。 比喻 人没有主见, 态度 随着 情势而转变。

词语分解

飞蓬的解释 .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随风的解释 .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 君子 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

苏轼为什么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一生

蓬,即蓬蒿,亦称“飞蓬”,植物名,菊科。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由于外呈圆形,似草球,花开后如絮四散飘飞,或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卷起飞旋,所以还可叫 “飘蓬”、“转蓬”、“孤蓬”“征蓬”。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游子”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身世浮沉雨打萍)、浮云(浮云游子意)、孤雁(孤烟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沙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孤鸿(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等,而“蓬”依其枯后根断,随风飘飞 ,且飘泊无依的特点,在古诗文中,常常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蓬草来寄托心曲。

(1)“蓬草”在古诗中大多是诗人自叹身世。

建安诗人很喜欢用这一意象传情达意。在曹植诗歌中,最为常用的物体应该是转蓬了。《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被风吹去的“蓬”离了“本根”,就上天不能,落地不得,东 西南北,无所适从,命运也就十分悲惨了。

后世作者反复使用,渐渐形成了人人习见的涵义:漂泊不定,漂泊是为恶劣的环境所逼迫,漂泊的孤苦和哀伤。《文选·〈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吕向注:“孤蓬,草也,无根而随风飘转者。” 这里的随风飘转的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自己。 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写了《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北宋苏轼慨叹“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人的一生总是处在漂的境界,无论是身的漂离,还是心的漂移,都是无根的状态。他领悟到自己的一生恰似孤蓬飞旋,从来无处落脚。 一刻不停止幻想,一刻不放弃渴望。

(2)送别诗中,“蓬草”可指远行的漂泊的友人,或者自己和友人并举。

李白的《送友人》颈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的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中,“飞蓬”可指自己,也可指远行的友人——“行子”。

(3)“飞蓬”意象和其他意象连用,加重情感表达。

白居易《望月有感》的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将“秋蓬”与“孤雁”连用,来比兄弟因战乱而离散五处,各自飘零,像分飞千里的孤雁,形影相吊;又像是秋天里断根的蓬草,流落他方,增强了孤寂伤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