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什么意思-怙恶不悛成语的意思
1.怙恶不悛的意思解释
2.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 怙恶不悛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3.怙恶不悛的意思的拼音
怙恶不悛的意思解释
意思: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拼音: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
引证: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宋史·王化基传》。
出处: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例句:对这个~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语法: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近义词:
一、执迷不悟 [zhí mí bù wù]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引证: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出处:《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例句:心存侥幸、~的歹徒,最后必定会玩火自焚,难逃牢狱之灾。
二、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引证:世人往往~,自夸其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例句:小王~,还沾沾自喜,不知博学的人,是从来不自以为了不起的。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 怙恶不悛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怙恶不悛的意思: [hùèbùquān]
《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史·王化基传》:“怙恶不悛,恃远肆毒。”指坚持作恶,不悔改。怙:坚持。悛(quān):悔改。
怙恶不悛百科解释: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也有父亲之意;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亦作“讳恶不悛”、“怙恶不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怙恶不悛的详细解释: 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宋史·王化基传》
怙恶不悛的近义词: 执迷不悟,罪大恶极,文过饰非,不悔改,文过,不改悔,罪不容诛,怙恶不改,固执己见 怙恶不悛的反义词: 回头是岸,翻然悔悟,从善如流,闻过则喜,悔过自新,洗心革面,改邪归正,痛改前非,改过自新,刚愎自用 怙恶不悛的出处: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怙恶不悛典故: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
前赵的国君刘濯,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夺取了汉刘渊建立的政权,建都长安,威震一时。
和刘濯同时的另一位武将石勒原是羯族人,从小做商贩。后来,石勒投奔刘渊从军,立下战功,被封为大将。
石勒对刘濯的篡权很不满,伺机灭掉刘濯取而代之。石勒经过多次与刘濯交战,使刘濯的军事实力日渐削弱。
于是,刘濯对石勒改换收买拉扰的策略,派心腹郭汜为使者,前去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衔,进爵赵王,领二十部,出入乘金银车,驾云马,冕带十二旒,夫人封王后。
石勒答应下来,为了表示谢意,他特派王修等人为大使前往刘濯处拜谢。
刘濯手下有个叫曹平的谋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诫刘濯说:“石勒派王修等人前来,外表上是来答谢,实际上是要观察各郡的虚实,以便伺机发起攻战。”,刘濯听后大怒,待郭汜等回来,立即将来使王修斩首,并下令撤销了对石勒的封授。
石勒听后怒不遏,下令灭了曹平的三族,以后召集大臣说:“我们派出使者本是为了修好如初,并无他意,但刘濯却‘长恶不悛’,反而了表示诚意的使者。这实在是做恶多端,不可饶恕!所以,我决定自取赵地自立为王。”,于是,石勒设了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并专门修了正阳门,正式称起王来。
公元318年,石勒杀了刘濯,建立起后赵政权。“长恶不悛”,后引申为“怙恶不悛”,用以比喻作恶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怙恶不悛造句:1、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2、对怙恶不悛之人应从重从严打击。
3、这怙恶不悛的大盗,判极刑是最适当的。
4、对于那此怙恶不悛、作恶多端的罪犯,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5、这怙恶不悛的大盗,判处极刑是最适当不过的。
6、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7、对于怙恶不悛、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8、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9、对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不能心慈手软。
10、对那些作恶多端、怙恶不悛的惯犯要严厉惩处。
11、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怙恶不悛的意思的拼音
怙恶不悛是指坚持作恶,不肯纠正,读音为hù è bù quān。
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怙恶不悛(怙:坚持)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成语出处:
成语典源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最早出处元·脱脱《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怙恶不悛”。
成语故事:
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成语寓意:
俗语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心灵,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跃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一个可耻的“大恶”。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作恶开始,就遏制住其发展势头,则不至于罪恶累累,如果坚持作恶,则会祸及四野,恶名昭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