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流末怎么理解-降本节流
1.降本流末是指什么生肖
2.道家提到的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是什么意思?
3.读书下功夫的诗句
4.帮找一些成语
5.如何观心
6.你的人生将达到什么地方或高度,取决于你选择哪种生命导向系统
降本流末是指什么生肖
你好,答案是牛
牛年出生的人责任感强,勤勉踏实,所以工作中很受上司的赞赏和信赖。即使工作中发生一些困难,他那坚强的耐力也会突破难关而坚持到底。属牛的人是工作的奴隶,他们是那种努力工作以获得利益和成果的人,但他不肯把自己的与心情坦白地说出来,所以旁人也很难理解他,依属牛者的个性,即使与人发生纠纷也不会将自己的不满说出来,而是让大家心平气和地沟通。稳定、勤勉、富于创意、注意实际等都是属牛人的优点,但是一谈到思维方面的特征时,属牛的人就如牛给人的联想般显得厚重、缓慢又极端固执。他最大的缺点是缺乏通融性,不接受朋友的忠告,最后往往变成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属牛的人是个重视传统观念的人,所以必须改掉这些缺点,多体谅别人的心情。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道家提到的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是什么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道德经>>要阐明的是什么。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道”是什么?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与“无为”,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详解可看<<道德经>>。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当然,这里所说的“名”并不是只指名字,否则老子也太肤浅了。
但也说明了名的重要性,好名可以让人名上加名。
读书下功夫的诗句
1. 关于下功夫的诗句
关于下功夫的诗句 1. 含有功夫的诗句
1、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宋代: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收藏下载复制下一首完善
新婚,生活
译文:
手持巴掌大小的龙形玉梳,用凤钗及金丝带把头发梳饰成髻。妻子走到窗下依偎在丈夫的怀里,问道“眉色深浅合不合适宜?”
她的纤手摆弄着笔管,长时间依偎在丈夫身边,试着描画刺绣的花样,却不知不觉耽搁了刺绣,笑着问丈夫:“鸳鸯二字怎么写?”
2、题壁二首
宋代:夏元鼎
崆峒访道屈尊乎,万卷丹书看转愚。
着破铁鞋无觅处,得师(来)全不费功夫。
译文:
到崆峒山访问道士来到了湖湘边,我读了万卷诗书越读越感觉愚鲁。
踏破了铁鞋也寻不到的诗情灵感,实践中得来竟全然不费什么功夫。
3、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4、绝句
唐代: 吕岩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译文:不要说人难得到大道真理,自然是因为功夫不到家。
5、《琵琶歌》
唐代:元稹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
译文:使君只恨事务太多,没有时间夜夜听。
2. 表示下功夫的句子有哪些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励志对联陆游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颜真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谚语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岳飞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潜确类书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谚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谚语
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四时读书乐翁森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 含有“功夫”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功夫”的诗句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两句大意是: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少壮时下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成就。此名句原是陆游写给儿子的劝学诗。他要求儿子以占人为榜样,终生追求学问,积累知识。自从陆游诗成为文化遗产在社会上流传之后,此诗便具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两句实际上是利用了中国人祟敬祖先、崇敬古人的心理,以古人治学用志不遗余力为例,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是古今劝学的常用名句。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莺梭》
宋·刘克庄《莺梭》。这两句大意是:洛阳三月的繁花美丽得如同锦绣,不知道这是黄莺费了多少工夫才织成的。作者从黄莺的穿花过柳和宛转啼鸣,联想到织机飞梭的左右传动和机杼的轧轧作响,因而把洛阳百花争妍的美景想象成莺梭织出的锦绣。构思神奇,比喻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可以启发我们的艺术思维。
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南宋诗人 夏元鼎 《绝句》
南宋·夏元鼎《绝句》觅:找寻。功夫:即工夫,做事所化费的精力和时间。这两句大意是:把铁鞋都踩破了,也没有找到,现在竟然没费一点儿工夫就得到了。这两句以“踏破铁鞋”来比喻寻求所化费的精力和时间之大之多,然后语意一转,说寻求的目标却在毫不费劲的情况下得到了,这就特别显出获得的偶然和意外。语意前后相衬,在反跌中得到突出,这种写作手法可以学习,也有以“铁”作“芒”,以“功”作“工”的,意思与此相同。这两句也可用来说明机遇的重要。
4、功夫未至劳悬想,境外声闻不改移。——宋太宗《逍遥咏》
5、出神入定虚华语,徒费功夫万万年。——吕岩《七言》
6、谁知造化功夫力,罕见今生度宿缘。——宋太宗《缘识》
4. 下工夫方面的句子、诗句、名言都行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22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6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7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 捐躯赴国难,视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2 丈夫不报国,终为贫。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 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6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 备 38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 徵 39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40 命为志存。
—— 朱熹 4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二: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中国近代篇 1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8 春蚕到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11 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
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徐特立 12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 13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14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15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16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17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 毅 三:经典励志名言警句--国外篇 1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 卢森堡 2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卢 梭 3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
5. 形容下功夫的成语
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抱枝拾叶: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超尘脱俗: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尘世。
形容远远超过平常人。出力不讨好: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喘息之间: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打成相识:指双方经过一番较量,显出自己的功夫,最后从漠不相识变为朋友。大处落墨:落墨:落笔。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墨: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得于心应于手: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
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费力不讨好: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工力悉敌: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
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功不唐捐: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
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功到自然成: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行数墨寻:行数:一行行地读;墨寻: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
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鸿篇巨制:鸿:巨,大。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画鬼容易画人难:比喻凭空瞎说很容易,但是要想有真才实学却需下一番功夫才能获得。
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
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火到猪头烂:火候到了猪头自然煮烂。
指只要功夫到了,事情自然就能成功。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降本流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亏于一篑: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
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离本徼末:犹言舍本逐末。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
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磨杵作针: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末学陋识: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木鸡养到: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
形容功夫到家。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铁棒槌。
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弃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弃本逐末”。
弃本逐末: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
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入海算沙:①到海底数沙子。
比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舍本从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问末: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
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神工妙力:指功夫极其高超,几非人力所能为。数墨寻行:数墨:一字字地读;寻行:一行行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损本逐末: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天道酬勤:天道:天理;酬:报;勤:勤奋。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
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无暇顾及:暇:闲暇;顾及:照顾到。
没有功夫顾及到。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寻流逐末:犹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循行数墨:循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
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眼错不见:错:交错。
一眨眼的功夫没看见。一饭三遗矢:矢:通“屎”,粪便。
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
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6. 赞美武术的诗句
1、《破阵子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解释:半夜里仗着酒劲挑灯观摩自己的宝剑,心思已飞到了当年吹角连营的时候。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2、《白马篇》——唐代 李白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解释: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你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3、《结客少年场行》——唐代 李白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解释:荆轲在少年时剑术非凡,出剑之快可以砍杀山中灵敏的白猿,剑术之精足以射杀天上的鸿雁。
荆轲生来就有万夫难当之勇,佩上剑更是添了几许英雄气概。
结交的人有剧孟这样的人物,一同在新丰喝酒,不醉不罢休。
荆轲的勇猛,在市井中,可见其胆大,从容饮酒,可见其淡定,是很有定力的人。
而且认为害怕易水寒冷是羞耻的,有气贯长虹之势。
扩展资料
武术来源作用
个人自保
原始社会:强弱争斗,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武,止戈为武,消停战事而来。
武术,消停战事的技术。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通过武化流传,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安国强民课程
国家、社群: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030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庄王之前。
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始、使楚国强大,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巨大作用,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关于武功
武功,在个人,是制止侵害,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功力;在国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7. 有没有关于武术的诗句
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剑器舞》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足支〕。问
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
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
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
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氵项〕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帮找一些成语
混世魔王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群魔乱舞 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妖魔鬼怪 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神谋魔道 犹神差鬼使。
邪魔怪道 犹言邪魔歪道。
邪魔外道 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邪魔歪道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邪魔外祟 邪恶的鬼怪。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解释〗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笔诛墨伐 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大处落墨 落墨:落笔。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墨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断墨残楮 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孔席墨突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嚼墨喷纸 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
金壶墨汁 指极其珍贵罕见的书画用品。
墨汁未干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墨子泣丝 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浓墨重彩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墨迹未干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骚人墨客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贪墨成风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屠毒笔墨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惜墨如金 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寻行数墨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胸无点墨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才墨之薮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蹈矩践墨 同“蹈矩循规”。
调墨弄笔 谓玩弄文字技巧。
断纸馀墨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浮笔浪墨 谓多余累赘的文字。
规矩绳墨 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规绳矩墨 同“规矩绳墨”。
黑天墨地 见“黑天摸地”。
墨守成法 见“墨守成规”。
墨突不黔 见“墨突”。
骚人墨士 同“骚人墨客”。
骚翁墨客 同“骚人墨客”。
绳墨之言 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枉墨矫绳 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文人墨客 见“文人墨士”。
文人墨士 泛指文人、文士。
舞弄文墨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
引绳切墨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游戏笔墨 指以游戏态度所写的诗文。
游戏翰墨 见“游戏笔墨”。
笔墨之林 〖解释〗斯文萃集的地方。
笔歌墨舞 〖解释〗指文笔奇妙精采。
笔酣墨饱 〖解释〗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笔老墨秀 〖解释〗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笔墨横姿 〖解释〗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粉白墨黑 〖解释〗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画疆墨守 〖解释〗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形诸笔墨 〖解释〗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笔墨纸砚
墨客骚人
欧风墨雨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爱莫之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半筹莫展 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没有一点办法
变幻莫测 幻:变化;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含冤莫白 含:包藏;莫:无处,无法;白:弄明白。指有冤屈无处申诉、无法昭雪
后悔莫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哀莫大于心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爱莫能助 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莫明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莫逆于心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莫衷一是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鞭长莫及 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朝里无人莫做官 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沉冤莫白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大莫与京 莫:没有谁;京:大。指大得无法相比。
道大莫容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德音莫违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概莫能外 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高深莫测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诡秘莫测 诡秘:神秘不可知;莫测:无法捉摸。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
讳莫如深 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莫名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令人莫测 形容情况复杂,使人无法推测。
莫须有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莫此为甚 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莫逆之交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莫为已甚 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适可而止。
莫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莫辨楮叶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莫敢谁何 没有谁敢怎么样。
莫可名状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莫测高深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莫予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神鬼莫测 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噬脐莫及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望尘莫及 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无适无莫 适:厚;莫:薄。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一筹莫展 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疑团莫释 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真伪莫辨 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诸恶莫作 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知子莫若父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一辞莫赞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沉冤莫雪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 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鬼神莫测 鬼神也揣测不到。形容非常神奇奥妙,谁也摸不清底细。
讳莫高深 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井渫莫食 见“井渫不食”。
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莫知所为 不知道怎幺办好,形容激动得不知怎幺办。亦作“莫知所谓”。
莫之与京 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大,高。大得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无与伦比。亦作“大莫与京”。
牵萝莫补 谓无法弥补。
日莫途远 见“日暮途远”。
深奥莫测 高深不易了解
驷马莫追 见“驷马难追”。
岁聿其莫 谓一年将尽。聿,语助;莫,“暮”的古字。
天下莫敌 见“天下无敌”。
无适无莫 指无可无不可。
相视莫逆 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玄妙莫测 测:猜度。神奇奥妙,无法猜度。亦作“玄妙无穷”。
脂膏莫润 见“脂膏不润”。
追悔莫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
百喙莫辩 〖解释〗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莫辩”。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 出处解释比喻不要多管闲事。示例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的便是其一。(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故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解释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示例故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解释〗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救寒莫如重裘 〖解释〗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莫可奈何 〖解释〗犹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莫展一筹 〖解释〗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穷寇莫追 〖解释〗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人心莫测 〖解释〗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神妙莫测 〖解释〗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
万夫莫当 〖解释〗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解释〗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擢发莫数 〖解释〗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懊悔莫及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百世不磨 磨:消灭,磨灭。千秋万代永不磨灭
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功绩等时间长了就逐渐消失。无法使之消失
擦拳磨掌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耳鬓厮磨 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临阵磨刀 临:到、快要;阵:上阵打仗。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
砺世磨钝 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磨刀擦枪 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磨砺以须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等待的准备
磨盘两圆 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砥砺琢磨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砥行磨名 磨砺德行与名节。
耳鬓斯磨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刮垢磨光 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好事多磨 磨:阻碍,困难。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昏镜重磨 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
临阵磨枪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菱角磨作鸡头 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磨刀霍霍 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磨砖成镜 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磨动 作圆圈式的挥舞。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磨杵成针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切磋琢磨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水磨工夫 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十年磨剑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铁杵磨成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卸磨杀驴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痒磨树者 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 俗语。旧时形容金钱万能。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指山说磨 比喻错此说彼。
擦掌磨拳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操揉磨治 犹言反复磨练。
颠扑不磨 见“颠扑不破”。
刮垢磨痕 涤除污垢,磨除伤痕。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历世磨钝 见“历世摩钝”。
磨杵作针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磨穿铁鞋 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磨砥刻厉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磨盾之暇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磨昬抉聩 救治教化愚昧糊涂的人。
磨棱刓角 磨削棱角。
磨厉以须 亦作“磨砺以须”。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磨礲淬励 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磨砻底厉 见“磨砻砥砺”。
磨砻砥砺 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磨礲砥砺 见“磨砻砥砺”。
磨砻浸灌 亦作“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磨礲浸灌 见“磨砻浸灌”。
磨砻镌切 磨砺切磋。
磨铅策蹇 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磨拳擦掌 ①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②激动、气愤的样子。
磨形炼性 锻炼身心。
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磨牙凿齿 咬牙切齿。形容凶狠的样子。
磨踵灭顶 同“摩顶放踵”。
搦朽磨钝 谓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
千古不磨 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犹千古不朽。
千磨百折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切瑳琢磨 见“切磋琢磨”。
铁砚磨穿 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洗濯磨淬 修养锻炼。
永不磨灭 永远不会消灭。
游回磨转 犹言团团转。
泽吻磨牙 犹言龇牙咧嘴。凶残貌。
指山卖磨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转弯磨角 见“转弯抹角”。
百般折磨 〖解释〗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策顽磨钝 〖解释〗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耳鬓撕磨 〖解释〗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积谗磨骨 〖解释〗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面壁磨砖 〖解释〗比喻事不能成功。
磨不磷,涅不缁 〖解释〗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铁棒磨成针 〖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释〗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恶人自有恶人磨 磨:折磨。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
耳鬓相磨 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磨嘴皮子
铁杵磨针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白磨嘴皮 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肤末支离 肤浅琐碎
进本退末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捐本逐末 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叨陪末座 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封胡遏末 比喻优秀子弟。
末路之难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强弩之末 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秋毫之末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去末归本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穷途末路 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舍本求末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头上末下 第一次,初次。
天末凉风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细微末节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细枝末节 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凶终隙末 凶:;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锥刀之末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
背本就末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本同末离 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德本财末 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雕虫末伎 见“雕虫末技”。
雕虫末技 亦作“雕虫末伎”。犹言雕虫小技。
分寸之末 比喻微少、细小。
封胡羯末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小字也。”南朝宋
降本流末 犹言舍本逐末。
离本徼末 犹言舍本逐末。
离本依末 见“离本趣末”。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末大必折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末大不掉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末节细行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末路穷途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末如之何 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旁枝末节 喻不重要。
片长末技 见“片长薄技”。
弃本求末 见“弃本逐末”。
弃本逐末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弃末反本 亦作“弃末返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弃末返本 见“弃末反本”。
强本弱末 犹强干弱枝。
强弩末矢 同“强弩之末”。
去本就末 谓弃农经商。
去本趋末 见“去本就末”。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桑榆末景 同“桑榆暮景”。
务本抑末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寻流逐末 犹舍本求末。
张本继末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枝末生根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逐末弃本 见“逐末舍本”。
逐末舍本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逐末忘本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示例故事
岑楼齐末 〖解释〗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解释〗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解释〗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秋豪之末 〖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弱本强末 〖解释〗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始末原由 〖解释〗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始末缘由 〖解释〗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损本逐末 〖解释〗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东偷西摸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混水摸鱼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摸门不着 指莫名其妙
摸头不着 指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暗中摸索 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扶墙摸壁 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黑天摸地 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浑水摸鱼 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盲人摸象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摸不着头脑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搔头摸耳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顺藤摸瓜 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偷偷摸摸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偷鸡摸狗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瞎子摸鱼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调查研究。
不可摸捉 摸捉: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东捞西摸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合眼摸象 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摸金校尉 校尉:古代军官职称。指掠夺财物的军官。
水底摸月 同“水中捞月”。
顺蔓摸瓜 同“顺藤摸瓜”。
梭天摸地 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
瞎子摸象 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捉摸不定 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偷东摸西 〖解释〗指小偷小摸。
众盲摸象 〖解释〗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摸着石头过河
范水模山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大模大样 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奉为楷模 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怪模怪样 形态奇怪。
模棱两可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
一代楷模 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好模好样 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模棱两端 见“模棱两可”。
模山范水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模活样 半不活的样子。
像模像样 指体面好看。形容郑重或隆重的样子。
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
妆模作样 故意做样子给人看。
装模作样 人模狗样 血肉模糊
如何观心
达摩祖师:「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但如何观心?本文即是元音老人对这个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下座后日常生活中的观照,保护本心、观照除习,学佛修行得受用与否,此处即是关键,相信对同学们很有帮助。下面将元音老人在散落其著作和开示中有关观心功夫问题的论述,略加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我们学佛修道认识本性之后,就是具正见。见性之后,本来应是无修无得无证的,但是你习气未了,见境还要动心,那就生不了,还是要修。为何如此说?因为你成佛之后,佛也不可得,哪还有什么东西可得?所以是无得;既然无得,你证个什么东西呢?所以是无证;无得无证,你本来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无修。然而你的习气不了,还是要修。如何修呢?无修之修,即是时时观照,不要用什么方法来修。所以,无修之修还是需要的。
二、下座观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时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觉除。你只看着它,久久,能看的正念与所看的妄念,一齐化去,则亲见本来矣。修此法以易於成就故,须善根福德全备者方克承当。
三、观心就是警觉地看着念头起处。念头来了,问它从什么地方来;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么地方去。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飞、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么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观心,不是观肉团心,而是观心念……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观心。座上持咒、心念耳闻,念得字字清晰,听得了了分明。座下观照,警觉念头起处,如猫捕鼠。一起念就看见,不随念转、不为境迁。现介绍两种做功夫的方法:一种是听到开示,认识了本性后,时时刻刻保护它,“朝於斯,夕於斯,流离於斯,颠沛於斯”,时时刻刻保护它不动,才有念起就把它转过来,不跟它跑,长期坚持这样做。另一种是修个具体的法门,或念佛,或参禅,或修心中心法。不仅座上做功夫,座下也要做功夫,要时时观照,绵密保任,这样才会有效果。
四、为何要时时观照?因为我们的念头多得不得了,刹那的念头很多。因为我们八识田里的种子太多,好的、坏的都藏在里面。比如我们看香蕉,只用眼识,不用意识,香蕉就是香蕉。眼睛就好比是照相机。如果用意识,看到香蕉就想:“这是香蕉,很好吃。这个大,那个小。”所以一用意识就产生分别心了。耳根也如此。意识跟着跑,六识的消息就交给了第七识,第七识就传给第八识,就有种子了。所以要时时观照,观照就是:念头一动就知道,不睬它,要观照念头的起处。
五、昨天有人问我参禅的问题,他说他喜欢参禅,参究“念佛是谁?”,但总是提不起疑情。我对他说:参禅就要提起疑情,提不起疑情就糟糕了。要么换个方法,念头来了,你就问它从何而来,并不是理睬念头,而是穷追它的起处。念头息下去时,你就问它到什么地方去,并不是留住念头,而是看着它的灭处。如猫捕鼠,猫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刚一冒头,猫立即扑上去。老鼠喻妄念,你时时警觉如猫,妄念一露头,立即追究它的来处。妄念息下,你就看着它的灭处。这就是参禅法门,目的也是使“念无连续”。这样久久用功,念有连续由熟变生,念无连续由生变熟。功夫成熟,触机遇缘,能看之心、所看之念于一刹那化於无形,“囫 ”(口+力)地一声,能所双亡,根尘脱落,那你就证成大道了。
六、下座要时时观照。这个更难,因为人都是跟着境界跑。刚刚下座时还有个定境,知道看着自己不要乱动。可是,在事情上一做一滚,就忘记观照了,跟着境界跑了,与平时没打坐时一样的乱七八糟,这就不好。所以,我们上座的时候要心塌地地心念耳闻,下座的时候要绵密观照,不要忘记。但是我们在境上也容易忘记,和几个朋位一谈心,什么事情一做,马上就乱了。念头来了,要赶快拉回来,观住自己。一定要做这个功夫,否则就不能上路。
七、有人认为心中心法下座后的观照,没讲清楚,而台湾禅师来传的观照有下手处。他认为观照即是法法平等,不起分别。做任何事,均要清楚,每个细节都不忽略。在观照中,当下即了,要念念不停留,如有停留即有不清楚处,即是妄心。元音老人对此说进行评价:真没讲清楚吗?如果初观心的人对样样事都清楚,这是观境而不是观心。观心者知境本虚而不将心循境;知心本空而不住心,心境两空,当下无念。正无念时也不执着於无念,而当念起时也不落於有念,有无皆消,当下灵觉。而此灵觉之性,非心非境,全体是空。正于空时,却又了了分明,全体是假。空假不二,更无分别取舍,正於此时,正观历然矣!这不是如实观照吗?难道要如此人所说,将吃东西的味道留在心中或将同房的*乐长期藏贮在心脑中,才是观照吗?假如这是观照,只是魔王的观照,是下地狱的观照。再说,讲这个观照已是多余,已是钝置了行人。本来大家都是佛,只要醒悟,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当人的佛性。起念就是妙用,用不着照空,才是真正的禅法。此人叫大家每个细节都不忽略,这是“不起分别”吗?这不是着相吗?细品食味与*乐,还要将食品经过咽、喉、肠、胃的情形体会出来,这是“当下即了”吗?既要念念不停留,又叫人将*欲念发展扩大到身体各部和一切生活中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魔王说法,就是这样矛盾百出。
八、观心最重要的是,你时时要看着念头起处,也就是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念头一起,你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不动了,你就看着不动,如猫捕鼠地看着。猫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时,此时猫要看着,不能走开。看着这个心,就是正念。这正念不能没有,正念没有,就落於无记,所以,看着这个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也就是时时看着念头起处,念头起起灭灭,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地一下熟了,一脱脱开来,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脱掉了,那时是真的脱落了,能所双亡,打开本来,亲见本性了。
九、观心就是警觉地看着念头起处。念头来了,问它从什么地方来;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么地方去。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飞、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么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念佛也是观照、也是止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号摄住,思想不动了,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听,听得了了分明,这就是观。纵然不出声,心念阿弥陀佛,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照。照顾佛号、不杂用心,是止;照见佛号、明明历历,是观。观心,不是观肉团心,而是观心念。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观心。座上持咒、心念耳闻,念得字字清晰,听得了了分明。座下观照,警觉念头起处,如猫捕鼠。一起念就看见,不随念转、不为境迁。念起即知,就是禅宗所说的“识得”,识得不为冤啊!
十、只观境,不观心,会随念流转。(因为妄念在不对境时,还是流动不息,所谓“家贼难防”,不是不对境就一念不生了。)仍是无用,必须双照才行。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
十一、元音上师海口开示弟子问:请师父开示观心法要。
元音上师答曰:观心最重要的是,你时时要看着念头起处,也就是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念头一起,你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不动了,你就看着不动。如猫捕鼠地看着。
弟子问:猫鼠何喻?
师答曰:猫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时;此时猫要看着,不能走开,看着这个心,就是正念。这正念不能没有,正念没有,就落於无记。
弟子曰:噢!正念没有,就是无记。
师答曰:对!正念没有,就是无记,所以,看着这个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也就是时时看着念头起处,念头起起灭灭,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的一下熟了,一脱脱开来,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脱掉了,那时是真的脱落了,能所双亡,打开本来,亲见本性。
弟子问:观心时看得太紧怎么办?
师答曰:不要怕。从前来果、虚云禅师他们看话头时,常常是拿着饭忘记吃的,他们才看得紧,执着得狠呢!巡堂的僧人发现后,"啪”地一巴掌打过去,参禅人心一惊:哎呀!我的话头给他打掉了。参禅人正看话头,还没恰到好之处,功夫火候还不到,就被这一打惊住了。所以,坐禅时不能这样乱打人。看话头,看到恰到好处时,外面有个声音,“哗”地一激发,就打开了。(注:如今精进用功者少,懒懒散散者多。曾见几多人观得紧也?遑论太紧乎?)当然,用功要善於调整,松紧适度。如琴弦,太松即走调,甚至发不出声音;太紧,弦要断。故松紧适度,方能奏出优美的乐曲。我师父骧陆公说,做功夫就像手里握一只鸟,握得太紧鸟要,太松了鸟要飞走。要即不捏鸟,也不要让它飞走,松紧适度。做功夫太紧了也不好,比如打坐不顾身体实际,加时、加座,太紧了身体吃不消,那时要生病的。身体吃得消,就加座加时,吃不消就放松点,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做功夫,无论上座修法,还是下座观照,都要善於调和。
弟子问:师父,我观心,见念头来了,就叫它停下来。有时一停下来,什么念头也没有了,这时怎样做功夫?
师答曰:就看着它!什么念头也没有时,就看着它!
弟子问:看那没有念头的吗?
师答曰:对!能看的心不能没有,所以要看着它。一直看到你功夫真正到家时,“匢”地脱开来,能看的心没有了,那就好了。
弟子问:师父,我观心常常忘失,怎么办?
师慈祥地笑道:哈哈……一忘记你就把它拉回来了。
弟子曰:晚上我上床睡觉,只是一观就睡着了。
师慈祥地笑道:哈哈……你看念头不动,就睡着啦?
弟子曰:以前我坐在上班的汽车上是睡不了觉的,现在我一观心就睡着了。
师更是慈祥地笑道:哈哈……这是毛病啊!用功人的毛病有两个,一是掉举,一是昏沉。掉举时念头多,念头不多时,就昏沉睡着了。做功夫昏沉时,眼睛要张开,或念佛或持咒,而且要出声念,把昏沉驱走。
你的人生将达到什么地方或高度,取决于你选择哪种生命导向系统
多么久远和广深的原始森林也比不上人类世界的复杂,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黑暗森林”,自古以来能够走出这片森林的成功者都是少数,大部分的人因为没有一个可靠的生命导向系统而迷失在这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时空世界。
你的人生将走向哪里,将达到什么高度,与你选择什么样的生命导向系统息息相关,没有它的引领,人生很可能就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漂泊。
有价值的人生是大同小异的,它们都有明确的航向甚至航线,而无价值的人生则各有各的混乱,遍布其中的必是未知的暗礁和巨浪。
你的人生要么被设置,要么自己设置,生命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取决于你的生命导向系统处在什么样的智慧维度之上。智慧维度越高,所带来的生命自由度就越高。
总体上讲,生命导向系统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物导 、误导、悟导、 勿导 。
—01—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目的,我们将去向哪里,我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千万别说你没有答案,你要么主动操控,要么被操控着。
有人会说:我的人生没有目的,其实“没有目的”就是他的目的,那是他的生命导向系统处在低维度级别(无意识的状态或是没有觉醒的状态)。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多么的混乱不堪,他也有一个生命的导向系统,而这个导向系统基本就是以物质为导向的。并且这个导向系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为他安排着一切,而他也在无意识中接受着潜意识为他安排的一切人生剧本。
物质导向系统,就是以追求物质财富的丰盛为导向的引领系统,其最根本的驱动力就是物质的匮乏感。
物质是什么呢?是一种低频率、低维度的能量结构,物质的本质仍然是能量,称为物质性能量。物质性能量的稳定性最强,其流动性也最弱。所以,物质性较高的人,灵性比较低,意识层次比较低,自身的能量振动频率比较低,所以他的生命自由度也比较低。
物质能量受意识能量的支配,意识能量的维度高于物质能量。物质本来就是意识能量的显化,是已经成相的能量波。一个以物质追求为生活导向的人,说明他的智慧维度也不可能高于物质的维度。那么他必然就会被物质所转,他的快乐建立在物质的得失之上。
物质在我们这个三维世界属于被创造物,属于高维意识的投影像。追求物质的人活在影像世界之中,这是一个被投影出来的结果性世界,这里的物质全是受高维智慧支配的, 以三维空间的智慧根本不会看到物质的得失逻辑,所以他必然会倍受无常的折磨。
物质导向者基本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因为其意识的自由度被物质化了,其生命的自由度很低。物质的丰盛度,就是他人生自由度的上限。
这种维度之上的人很难尝到幸福的滋味,因为他一直生活在物质的匮乏感之中,物质的丰盛不可能解决这种匮乏感。凡物质主义者永远不可能填满内在的物质欲望,甚至他外在的物质条件越好,内在的匮乏感就越强,因为他的意识焦点一直在外部,对内在几乎没有什么觉知力,外在的物质怎么可能填补内在的坑洞呢?越物质,越体验不到丰盛感。
因为物质是意识的显化,所以物质的得失完全受一个人内在意识状态的支配,如果他的意识焦点放在了物质上,而忽视了内在世界的优化,那么此人的人生就是一场对命运的随波逐流,以他的智慧维度而言,叫做随机状态。
只要我们的智慧维度还停留在三维世界的维度,我们就很难避免在物质上去找答案。除了在物质上去寻找幸福,也会在物质上去寻找改变命运的力量。在好莱坞**中,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物质的执着。《海王》中的三叉戟、《变形金刚》中的能量魔方、《复仇者联盟》中的灵魂原石和雷神之锤……
几乎所有的好莱坞科幻**中,都会出现一个蕴藏着神秘力量的物质——连我们的想象力都被物质束缚了。别忘了只有人才是一切物质的主宰者。
人生命运被物质能量所驾驭,这就是物质导向系统带给我们的。
—02—
为什么称为误导?因为头脑根本没有导向的能力。它常常把我们导向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对生命最大的误导莫过于头脑,正是头脑把我们牢牢局限在三维的空间,让我们的意识能量停留在三维认知之下。
头脑发展出了知识、潜意识、思维模式、思想体系、信念系统、习惯习气等,这些东西比有形的枷锁对我们的捆绑还要坚固。击碎金刚容易,击碎头脑的制约很难。
这些无形的链条很难被觉察,故而难以摆脱。“海枯终见底,人不知心”。撼动人心,比搬动一座大山还要难。这里的人心指的就是头脑。
头脑是怎么误导我们的?
头脑的本质就是一台分别装置什么是分别,其实就是分裂意识,如果用无极来代表空,太极就代表着心,心就是空被激发或被启用,心就是空的用。心动则两仪产生了,两仪就是头脑运作的背景。
头脑的所思所想,都是二元对立思维,它在不停地区分比较,把一切事物分为对立的两面,然后执着于它认为善的一面、好的一面,而事物的另一面被推开。
我们与一体的分离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变成了一个个体参与其中,这就是“二生三”。然后就是“降本流末”——三生万物。
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就是万物充斥的空间,头脑在这个分裂之境打滚儿,能不误导我们吗?
头脑导向系统把我们导向哪里呢?当然是导向独特性。独特性就是个性,个性就是“我比你强”,这就是头脑所导向的目标,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被满足的目标,比登天都难。当我们变强的时候,永远会发现有人比我们还强。这种基于对比的导向系统只会让我们活得非常辛苦。
在分裂意识下,头脑在某些方面开始打造自我,以求与众不同,以求能满足想要被认同的欲望。主要在知识、名望、财富、能力、地位等方面,只要一个人还受制于头脑,就无法摆脱这些东西的诱惑。
问题在于就算你名震寰宇,富可敌国,武功盖世,权倾天下,你真正幸福了吗?幸福与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就算你爬上了所谓的人生巅峰,最终也逃不掉被无常收拾残局。
头脑导向系统无论多么强大,还是无法让我们突破三维认知空间或三维意识能量维度,在这个维度之上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可言。
只有少数达到人生巅峰的人会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命题,实际上早就有答案了,那就是: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提升智慧维度,完成对生命的纵向提升。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林清玄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追求更加自由的生命状态。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自己的意识维度,最大化的恢复生命本有的自由度。生命自由度越高,我们的幸福感就越高。
凡不以这个目标为导向的人生,必然充满了痛苦、遗憾、艰辛和无法填满的空虚。
—03—
悟导,就是用“我的心”来导向,这是一种有意识、有觉知的人生导向方式。
智慧导向系统其实已经是心灵导向了,这是一种以超越三维认知的更高维度的智慧为导向的系统,其目的是突破三维意识能量的局限,而实现智慧维度的提升,纵向提升生命的自由度,这就是我们当下真正需要的导向系统,它符合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
头脑导向系统是靠头脑的认知(知识)来导向的,那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呢?知识是高维智慧向低维空间的投射或投影信息。
知识向下可以指导生活的实践,向上可以指向智慧,但知识不是智慧。停留于知识,就会局限于知识。我们常说的知道,其实只是在知识层面的知道,距离真正的智慧还差一个维度。
知识是头脑运作的素材,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搬弄知识——搬弄知识的唯一目的就是连接高维智慧和高维能量,高维意识才是生命发展的唯一方向。也只有高维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从投影源上解决我们在三维世界的一切问题。
智慧导向系统有两个重要使命,第一是导向高维意识能量,第二是让我们在三维世界活出真正的和谐态。
和谐态,可以理解为“合一态”,就是完全合乎宇宙一体运作的意志,让我们的行为合乎道、指向道,让我们依道而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之中有一个人,合称天地人三才。人,所起的作用,儒家说的很清楚,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也可以说是“弘毅。”
中国文化中处处讲道,有为人之道,处事之道,经商之道,习武之道……360行都各有其道,甚至盗亦有道。八万四千法,法法平等,均可入道。道无处不在,每一个人在所扮演的人生角色中都有道可循,只要真正依道而行,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和谐态,以和谐态为基础就可以连接到高维智慧。
智慧其实就是投影源(更高意识维度)层面的信息,只有智慧才能带来和谐,它从投影源这个根本上理清了万物的内在关联,指导我们与外部世界达到和谐一致。在这个导向系统下头脑的妄念自然的会停歇。
相比之下,你就会知道头脑导向系统为什么是“误导”。头脑只会让我们迷失在生活的繁杂内容之中,而忘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只有放下了头脑,用高维智慧引领,我们才能走出生活迷宫,向更高意识维度跨越。
开启智慧导向系统的前提是开启你的高维智慧。诸多的修行法门,其实都是在做这件事。法法都是以静心为基,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修心是连接高维智慧的唯一途径。
—04—
以上三种导向系统其实都是一种中间态的导向系统。最终我们要选择心灵导向系统,这种导向系统的特点就是无需导向。
因为在最高的维度上讲,根本没有一个我存在,叫“诸法无我”,我都没有了,如何导向呢?
在这个导向系统下,我,其实已经回归圆满觉性,与宇宙合为一体,我们被一体推动着运行。宇宙通过我在运作,我完全是无为状态。
这就是老子说的“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因。只要还有一个我存在,那么我们的智慧维度就有待升级。
心灵导向系统是一种无为的导向系统。什么是无为呢?就是没有“为什么”。当你还有“为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还有目的,就是头脑还没有止息,就无法真正地活出道法自然的生活。
这个导向系统本身也是我们的目标。只有用最高意识维度作为目标,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中间状态。
这是一个最高境界的导向系统,但是我们本来是圆满自性,本自具足的。我们内在本来就自带这个导向系统,我们只需要解锁这个导向系统,重新启用这个导向系统。
最后要说的是生命的导向系统并不是让我们跳离生活,相反它让我们更好的融于生活,让我们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智慧,活得更有意义,活得更加自由,活出生命本来的幸福。
借用日本经营之神,同时又是《活法》、《人为什么活着》、《敬天爱人》等书的作者稻盛和夫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走的时候,灵魂的高度比来的时候高了一点。”
本文结束,感谢阅读。
相关专栏:
相关文章:
提升意识层级,才能改变原地打转的生活,给生活以纵向提升之力
最佳的行动来自于心灵的指引,问题是怎样听到并识别心灵的声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