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鹘落寓言故事-兔起鹘落比喻什么生肖
1.兔有哪些成语?
2.关于动物的词语4个字
3.短篇文言文阅读
4.他用生命创造了34个成语,只有苏轼能与他比肩
兔有哪些成语?
兔狗烹:兔子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烹:烧煮。
兔狐悲:兔子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亡而感到悲伤。
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兔起凫举: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凫:野鸭。
见兔放鹰: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狡兔三穴: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东门逐兔: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动中牟椎:要砍兔子却击中了樵夫,比喻想消灭敌人却错误地伤害了朋友,也指打击与目标无关的人或事。
势若脱兔:形容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关于动物的词语4个字
动物成语四个字的如下 :
鼠目寸光、守株待兔、狗急跳墙、狡兔三窟、指鹿为马、狼心狗肺、鹤立鸡群、马到成功、狐假虎威、抱头鼠窜、见兔放鹰、狼狈为奸、风声鹤唳、兔起鹘落、虎狼之势、鱼目混珠、官虎吏狼、羊质虎皮、惊弓之鸟、笨鸟先飞、使羊将狼、鸟语花香、羊狠狼贪、如狼牧羊。
虎背熊腰、狗拿耗子、虎头蛇尾、画蛇添足、鹤发童颜、飞禽走兽。
其中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该成语一般比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定语,多含贬义,也作“守株伺兔”。
故事寓意:
其实,野兔撞在树桩上去,这是非常偶然的事,它并不意味着,别的野兔也一定会撞在这个树桩上,可是,这个农夫竟然以偶然当作必然,不惜放下农具,任其耕田荒芜,专等偶然的收获。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一点点地创造的,如果总想不劳而获,那么人生就会像这个宋国人的田地一样荒废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短篇文言文阅读
(1)高山流水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①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②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③乎若流水!”钟子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④之,贤者奚由5 尽忠哉!骥6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释 ①志在:意在描绘。 ②少选:一会儿。 ③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④接:交接。 5奚由:“由奚”的倒装,从何。 6骥:千里马。
5.对下列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哉”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贤者奚由尽忠哉!
A.(1)表示感叹,(2)表示反问。 B.(1)表示感叹,(2)表示设问。
C.(1)表示设问,(2)表示感叹。 D.(1)表示设问,(2)表示反问。
6.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A
6、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德的人也是这样
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
良马不自行千里,正是要等待伯乐然后才发挥其才能
(2)兔起鹘落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①,买一凫②而去。原③上兔起,掷④之使击。凫不能飞,投⑤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⑥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⑦,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⑨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⑩得他兔否?”
注释①鹘:隼的旧称,一种凶猛的鸟。②凫:野鸭子。③原:原野。④掷之使击:掷,把。把凫投放出让它袭击兔子。⑤投:掉落 ⑥人语:像人那样讲话。人,名词做状语。⑦其分:是我的本分职责。其,指代鸭。 ⑧奈何:怎么。⑨谓尔:以为你。 ⑩搦:持握,捕捉。
1、成语“兔起鹘落”的本意是 ,常用来比喻 。而这则寓言反其意而用之,发人深省。
2、这则寓言运用拟人手法,通过鸭子与猎人的一番对话,说明了 的道理。
参考答案:
1、兔子才跃起,鹘鸟已经搏击下去 比喻动作敏捷。
2、物(或者人)有所异,我们应该各用其长。
(3)陆绩怀桔
绩(陆绩,三国时吴国学者)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拿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告别)堕地。术谓曰:“陆郞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曰:“欲归遗(wei 给)母。”术大奇之(认为他与众不同)。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于九江见袁术 于: 在
拜辞堕地 堕: 掉
术大厅之 之: 指代陆绩
2. 解释句子
欲归遗母 想要回去后带给母亲
3.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陆绩是个 的孩子。 → 孝顺
(4)孙膑①赛马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忌②数与齐诸公子③驰逐重射④。孙子见其马足不其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⑤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⑥,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⑦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三千金。
注释①孙膑:春秋时大军事家,在魏国受到庞涓的迫害,成了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协助下达到齐国,受到器重。②忌:田忌,齐国王侯,大将。③诸公子:指齐国王室子弟们。④驰逐重射:以重金赌注赛马。逐,竞赛。射:dubo,比赛。⑤弟:同“第”,但,只。⑥临质:临场赌赛。质:对抗。⑦辈:等级。
1、翻译划线句子。
答:
2、田忌取胜的前提是什么?
答:
3、田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答:
4、从赛马这件事可以看出,田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5、从赛马这件事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5)管鲍之交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鲍叔终善遇之 对待
B.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了解
C. 知我不遭时也 遭受
D. 子孙世禄于齐 享俸禄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鲍叔知其贤 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乃设九宾礼于庭
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C. 公子纠,管仲囚焉
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 公辞焉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公子怪之
A. 鲍叔不以我为愚
B. 知我不羞小节
C. 召忽之
D. 以身下之
4. 对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②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③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④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管仲既作,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买鸭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去原上。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再掷之,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那个猎人说:“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 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他说:“你看看我这脚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
(7).良狗捕鼠
齐有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人善于识别狗的优劣。他的邻居请他找一只捉老鼠的狗。过了一年,这人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条优良的狗呀!\\\' 邻居把狗养了好几年,可这只狗并不捉老鼠。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这的确是一只好狗呀,它想捕捉的是獐、麋、猪、鹿这类野兽,而不是老鼠。如果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来。\\\' 这个邻居果真把狗的后腿拴住了。这狗才捉起老鼠来。
(8)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主人乃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堂,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佯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有一个有钱的人家,偶然间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与家中的狗一起混杂在一起饲养,这两只小狼也和狗和平共处。时间久了,也挺听话的,居然忘了它们的本质是狼。有一天,主人晚上在房间里睡觉,听到许多狗发出愤怒的呜呜的声音,惊醒,起身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再躺下准备睡觉,狗又跟刚才一样发出呜呜的声音。于是主人假装睡觉等着看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两只狼趁着主人没有发觉,正要咬主人的喉咙的时候,狗起身阻止使它们不能上前。于是主人就杀了那两头狼,割下它们的皮。 狼子野心,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可信的,而不是诬蔑!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野兽有这样的情况不并足以说什么,为什么连人都会这样而延误自身呢?
(9)泽人网雁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暝。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太湖,有很多白雁聚集在这里。夜晚它们必定选择地方栖息,惟恐人类用带丝线的箭射自己,选派值班 雁在四周巡逻。有人来到就叫,群雁凭借这样可以闭眼睡觉。湖边的人熟悉它们的事情,点着火光照它。值班雁嘎嘎鸣叫,湖边的人马上放低并遮蔽火光。群雁都惊醒,看看,没什么东西。如此这般三四次。群雁认为值班雁欺骗自己,共同啄它。没多久,湖边的人拿着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正在睡觉,一网捕去没有一只遗漏的。
他用生命创造了34个成语,只有苏轼能与他比肩
韩信
他在军事上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同时,也留下了与之相关的26个成语
这些成语,既反映了韩信的军事思想,也展现了他历经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的一生
一饭千金
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厚报。当韩信衣锦还乡时,果真做到了自己的承诺,赏赐了她千金。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胯下之辱
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刺我,不能,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释义: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国士无双
韩信先投项羽,却不被他们重用,后投靠刘邦。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时说他是国士无双,如果想要争天下,就必须倚重韩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释义: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妇人之仁
刘邦重用韩信,设坛拜他为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分析天下形势,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释义: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推陈出新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
出处: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释义: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释义: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解衣推食
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对自己很热情。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释义: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里逃生。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战。
拔旗易帜
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出处:《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释义: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置之地而后生
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故意置之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陈余,活捉赵王歇。
出处:《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地然后生。”
释义: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人心难测
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个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释义人心难测解释为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独当一面
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能独当一面的人,往往是很有主见,执行力强的人。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释义: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战无不胜
这是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十面埋伏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释义: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兵仙神帅
明代学者茅坤《史记钞》曰:“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浩为祭拜韩信,于汉中拜将台制立“兵仙神帅”诗碑。
韩信在中国历史上是公认的“兵仙”、“神帅”。
居常鞅鞅
樊哙追随高祖刘邦屡建战功,汉朝建立后受封为舞阳侯。韩信后为淮阴侯,曾到樊哙处,樊哙事之谨细,跪送迎拜,口称大王臣下。韩信出门,感慨笑称,生乃与哙等为伍。
事实上韩信羞与哙伍事出有因:樊哙历为韩信部将,刘邦伪游云梦,诈擒韩信,樊哙助纣为虐亲手执缚韩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因此也让韩信瞧不起樊哙。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释义: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功高震主
韩信当时帮刘邦打下了整个江山,按理说应该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了,这个时候他旁边有一个人很了解刘邦的个性,叫“蒯生”,他跟韩信说“因为刘邦很爱猜疑别人,所以你要很小心,有时候又勇敢又有谋略的人通常不会善终。”可是韩信没有听进去,最后刘邦使计诛杀了韩信。
释义: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金石之交
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
出处:《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释义: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略不世出
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的。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释义:谋略高明,世间少有。
不赏之功
韩信在战争中的功劳太大,无法封赏。后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释义:形容功劳极大。
勋冠三杰
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出处:《汉书·高帝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释义:功勋超过汉朝开国的三大功臣萧何、张良和韩信。
伐功矜能
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释义: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伪游云梦
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释义: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后以“云梦游”代指阴谋诡计。
钟室之祸
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世。
出处:《汉书·韩信传》
释义:比喻功臣遭忌被杀。
问路斩樵
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为什么,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出处:《西汉演义》三十四回问路斩樵夫。
多多益善
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释义:比喻越多越好。
鸟尽弓藏
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浩叹。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
释义: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气吞山河
韩信当时背弃项羽投刘邦,心中满怀抱负。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乡利倍义
韩信平定齐国后,刘邦策立韩信为齐王。齐人蒯通劝韩信与项羽刘邦鼎足而立,三分天下。韩信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释义:趋向势力,违背正义。
肝胆照人
齐人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并说自己愿意披肝沥胆,奉献计策,为韩信效劳,就怕韩信不采纳。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释义:比喻以真心相见。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左军是赵王的参谋,赵不不听李左军之言而被韩信击败,韩信俘获李左军后,以礼待之。韩信欲讨伐齐国,问策于李左军。李左军给出计策,并表示,“我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参考吧。”韩信按李左车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释义: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一竿之微
出处:清·沈菊庄《韩淮阴钓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又云:“汉王嗜杀功高臣,不闻嗜杀钓鱼人。”
释义:指韩信微时垂钓淮阴事。
传檄而定
韩信和刘邦讨论天下大势,他说刘邦对百姓秋毫不犯,废除秦时苛刻的法政,而受到百姓的爱戴。只要接着这样做,那么,三秦之地用一纸文书就可收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释义: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是由萧何发现而推荐给刘邦而成就了刘邦霸业,而最后,又是萧何献计除掉了韩信,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释义: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这34个成语贯穿了韩信的一生,
试问,还有谁,一生能创造这么多的成语。
还真有,这个人就是苏轼。
与韩信的34个成语稍逊一筹,
苏轼一共贡献了32个成语,
有很多还是苏轼的原创哦!
且看:
苏轼《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
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内容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后人把前四句概括为“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苏轼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一诗中写道:“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文与可非常擅长画竹子,苏轼为之写过一篇文章,叫《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苏东坡写诗取笑怕老婆的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苏轼的《赤壁赋》不仅贡献了不少耳熟能详成语,也成为后人钟爱的绘画题材,此图为金代画家武元直所绘《赤壁赋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形容资源非常丰富。
欧阳修在给大诗人梅尧臣的一封信《与梅圣俞书》中称赞苏诗:“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出自苏轼的《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形容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婢:“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
一说:“见识。”
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出自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北宋时期,苏轼带他随从外出郊游,他观赏山崖的金鸡菊,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苏轼问他们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后用来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明代仇英 《赤壁图》
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
语出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比喻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
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
出自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这本是寓言,讲三位老人竞相夸耀自己的寿命之高。后用“海屋筹添”指增年益寿,常用作祝寿之词。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用来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指16岁的美女。
出自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乌:虚幻,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 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出自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谓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自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苏轼《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
张大千的《庐山观瀑》,引《题西林壁》一诗入画。
出自大家小学都背诵过的苏轼《题西林壁 》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词义是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自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出自每个人中学时都背诵过的苏轼《前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出自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
指难以做到 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出自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
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玩弄小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苏轼《东坡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作者写《洗儿》诗,目的是借洗儿之事发牢骚。当时,作者虽有才华,聪明过人,却屡遭打击,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气。这首诗即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不合理的杜会现实的不满。
韩信的成语是用生命来“创造”的,
而苏轼的成语是用文字来“创造”的。
所以,韩信的成语多哲理实用,
而苏轼的成语多文雅有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