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 释义-宠辱不惊出自哪首诗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2.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自何处?
3.宠辱不惊的意思解释
4.宠辱不惊,自知自强的出处
5.宠辱不惊诗词典故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冷观云卷云舒"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云卷云舒般变幻;视名利地位的变化如花开花落般平常。
出自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原句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视名利地位的变化如云卷云舒般变幻。
扩展资料:
"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冷观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原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所以,这句诗最早的出处在《菜根谭》。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人生一辈子,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平淡淡,平平凡凡的每一天。花鸟虫,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辈子,想开了,也就这么回事!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菜根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自何处?
这句话出自于《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辑录者是明朝的陈继儒,作者是明代洪应明。
原句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原为一副对联,作者是明代的洪应明,由陈继儒收录在《幽窗小记》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扩展资料
陈继儒出生于1558年十一月七日(12月14日),自幼颖异,工于诗文、书画,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嗜好弈棋,得同郡徐阶器重。
存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长为诸生,与同郡引齐名,三吴名士争相与他结为师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隐居小昆山之南,绝意科举仕进。
建庙祀二陆(陆机、陆云),乞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言:“我贫,以此娱二先生。”因名“乞花场”。父亡后,他移居东佘山,在山上筑“东佘山居”,有顽仙庐、来仪堂、晚香堂、一拂轩等。
参考资料:
宠辱不惊的意思解释
宠辱不惊的意思是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后形容对得失不在乎。
资料扩展:
宠辱不惊(拼音:chǒng rǔ bù jīng)是一则来源于文人诗作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潘岳《在怀县作二首》其二。“宠辱不惊”原义是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后形容对得失不在乎;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多含褒义。
成语寓意
《幽窗小记》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这可以说是更加全面、透彻与精辟地解释了“宠辱不惊”的含义,甚至还有一种延伸开去的意味。
宠辱不惊,可谓是一种中庸的处世心态,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清心寡欲,也不声色犬马;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古到今,总有许多人在“活得很累”的哀叹声中从握拳而来到撤手而去,一生都在不堪重负中度过。是非、成败、得失让人们或喜、或悲、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所想未能成功,希望变成幻影,往往会很失落。
人们应当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对待人生路上的顺利与挫折,让一切顺其自然。以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常的心境面对一切荣辱得失。不做作,不掩饰,洒脱不羁,襟怀坦荡。
成文用法
“宠辱不惊”意为受宠受侮都不在乎。也可引申为获得荣誉和赞赏与遭到打击贬降都不为所动。形容把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该成语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宾语;含褒义;用以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宠辱不惊,自知自强的出处
宠辱不惊:出自《菜根谭》中的《闲适》章节原文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自知: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强: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史记·留侯世家》:“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唐 李咸用《送人》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宠辱不惊诗词典故
对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指把得失置之度外。源自西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宠辱不惊”始见于《新唐书·卢承庆传》。
卢承庆,字子余,唐初幽州人。由于他很有辩才,颇受唐太宗的器重,历任要职。在卢承庆担任考功员外郎期间,由于对官员考绩评功比较客观、公正,受到人们的称赞。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负责运粮事务的'官员。这个运粮官不久前发生过粮船沉没事故。卢承庆一开始只给他评了个“中下”,并把这个考评结果当面通知他。这个运粮官没流露出任何不高兴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 粮船沉没事故的发生,有很多客观原因,不应由他一人负责,便将“中下”改为“中中”。当他把这个决定通知运粮官时,运粮官也没有露出一点激动、欣喜的神色。卢承庆非常高兴,夸奖道:“宠辱不惊,考中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