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禅画的禅画目的

2.佛经中有谈及水和冰的话语吗

3.关于佛教的成语故事

4.不立文字的含义《宗教》

禅画的禅画目的

以心传心是禅宗所讲究的-以心传心是禅宗所讲究的内容吗

当代著名艺术家:四方方云谈禅画目的

江南都市报:禅画:由禅入画 画中悟禅

——陈东有先生专访禅画艺术家方云先生

方云禅画

一、由禅入画:墨彩染空尘

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有与禅宗禅意的相通之处,它可以通过有限的笔墨来传达无穷的气韵。简而见其功,空而得万物。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

陈东有:中国的禅宗已是博大精深,中国的绘画也是意境万千。您现在正在从事禅画研究和创作,敢问:什么是禅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与禅宗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禅画、禅宗与我们江西有什么殊胜的因缘?

四方方云:禅宗有两个涵义:一是提倡用禅观概括佛教全部教理和修行的主张。二是指中国佛教宗派,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摩诃迦叶微笑为其滥觞,奉菩提达摩为中华始祖,以觉悟众生自心为主旨。禅宗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方式相传,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不立文字,不是说和文字过不去,而是反对文字所裹挟的“理性”,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及自身知识的局限性。

中国禅宗文化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诸代发展演变,而为中华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其中,我们江西对禅宗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性的,禅宗发展史上有“一花开五叶”之说,就是指早期中国“佛教化”开始步入佛教“中国化”后,传衍为“五家七宗”,其中的三家五宗起源于江西,为沩仰、临济、曹洞及黄龙、杨岐。

如著名的禅师马祖道一,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开创丛林,二是开创理念。他当年在南昌开元寺,就是现在的佑民寺弘法,四方信徒云集洪州,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洪州禅由此发源,其理论核心,就是“平常心是道”。这一命题,对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学禅人明白,禅道就是生活之道。“平常心”、“无造作”是禅的内核:“困了就歇,饿了就吃”,一切顺其自然,“要眠即眠,安坐即坐”,“本来面目”就是无污染,无附着的未然。

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恰恰有与禅宗禅意的相通之处,它可以通过有限的笔墨来传达无穷的气韵。我觉得,禅者用简、空的境界来表达禅事、禅理所绘的画,应该就叫禅画吧。简而见其功,空而得万物。禅画的笔法和主题,是禅者心境,明心见性是其根本,扣合禅宗“法无定法,以心生万法”的特色。禅画所表达的,是从“我执”“法执”的桎梏回归无拘无束的自在,是从浮躁功利的社会回归平静无尘的自性。从某个角度讲,禅画是画禅者与观画者共同完成的创作过程,禅者借用笔墨,写出心灵的声息,在有限的人生水月中,创造广大无边的境界;而观画者“以禅悦为味”,对画面中万里长空、万籁寂静的虚空,产生轻安寂静的感觉,适悦身心,如灵山会上的拈花一笑,这才是圆满的妙高顶上不可言说的禅的境界。

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首开禅画先河的,当为唐代王维;唐末贯休、宋代梁楷;明末清初的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近代的虚谷,现代的弘一、丰子恺,在禅画史上都很有影响。“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成就了文化史上蔚为清流的禅画大观。

江西人,享受着得天独厚禅声入耳,禅风拂面,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的简空境界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所以,溯本归源,禅宗、禅画都成长于中国,盛极于江西,我们作为后人,自当尤其努力,以激发禅文化的潜德幽光。

方云禅画

二、禅、画相融:观空境逾寂

 真正的艺术离不开宗教情怀。“禅”是一种思维,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禅定”,是对画的境界的要求,也是对画家本身修养的要求。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与画才能相融相生。

陈东有:禅讲究禅定和智慧,在参禅的过程中,体悟世间觉;画讲究品格和境界,在绘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意象的理解和追求,或生动气韵,或经营位置。二者一为抽象、一为形象,一为哲理、一为艺术,如何相融、相生?

四方方云:真正的艺术离不开宗教情怀。禅宗,正是让佛学舍弃了高高在上的哲学上层结构,因而更大众化了、更亲近人了。

前面我说了,禅宗向来主张“不立文字”、而强调悟道者能“以心印心”,所以,禅画之境,本质上也是不可言说的。我想,真正的画禅者,只有心在无任何杂念的状态下,在真性完全呈现出来的时候,才能达到禅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画的画,也才能叫禅画。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的外在力量太强大了,《心经》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所谓“观自在”,首先就是要关照我们的自心还在不在。

“禅”是一种思维,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对画禅画而言,“禅定”,是对画的境界的要求,也是对画家本身修养的要求。外不著相,不执著一切世间相,内不动心,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与画才能相融相生。清代书画家笪重光说:“山林之气本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这就是禅、禅者、禅画之间辅车相依的关系。

我个人最为膺服的八大山人,一生虽出入三教,但正如八大山人在自题《个山小像》时说:“生在曹洞临济有,穿过临济曹洞有。”八大山人艺术作品的孤迥特立(见八大作品《孤鸟图轴》)与曹洞宗、临济禅宗风有着深刻的联系。曹洞禅推崇机关不露,在有限中体现无限,所谓“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见方云禅画《默知神自明》)。临济禅讲究大开大阖,强调破,用峻烈的手段扫掉人的执着。八大山人曾在评价石涛的绘画中表达了自己的艺术核心追求,即“画者东西影”。他在花鸟鱼图中的所谓怪诞,并不是为了表达晦涩的哲理、怨愤的王孙情感,而是为了在寻求“实相”中确立生命的意义。《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画禅画、观禅画,应是见境之时,见心不见境。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八大研究是个显学,然而,禅画、画禅其实并不被标举,这实在是颇为缺憾之事。

我创作的云禅画中的人,是解脱自在的、是无有分辨的、是物我为一的,他们以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为友,我想表达的,就是在大自然里,清静、无求的回归是多么可贵,人的生活不一定要依靠物欲才有快乐,在无欲里、在清净里,一样可以安身立命。

方云禅画

三、画者求禅:人生若得如云水

 禅的生活,不是依靠想象力掩盖不如意,而是用禅意智慧明朗地照亮心念,自我净心,通达物我两忘、冷暖皆知的至高境界。

陈东有:您在什么情况下会想到把自己的绘画与禅结合起来?有无融禅的机缘、或者缘分?

四方方云:家严乃黄埔出身,抗日期间戎马倥偬,屡立战功,战后却闲云野鹤,淡然隐居于贤士湖畔;家慈为虔诚的居士,吃斋茹素,知足常乐,年近九旬尚勤于作务,乐善好施。我们方家伯仲联合成立的江西四方书画院,也有着一门九画家的文化传承。这样的血脉传承,让我与禅学、禅画有着某种奇妙的因缘。

江西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祖庭众多,是推动中国禅宗文化向高峰发展的重要地域。多年来,我几乎走遍了江西各大禅宗祖庭,览习禅学经典,并将心得用简约的文字和简空的画面记录下来。2006年,我前往北京进修,师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博导李少文教授。我的创作尝试得到了导师的支持和赞赏,这坚定了我在禅画道路上寂寞而愉悦地继续探索。七年后,完成了《云·禅·画——中国百副名联中的养心禅》一书。我希望,快生活的人们,或可在这里停一停,安顿此心。

真正的净土其实就是一颗干干净净的心。于禅者,每一心念,都可在禅意之光下检视。

说到《云禅画》,当感恩与星云大师结下的殊胜因缘。

2013年4月13日至5月17日,应台湾佛光大学邀请,我的《云禅画——方云禅画作品特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佛光缘美术馆开展,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哲学界、佛学界泰斗、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观展。为期一个半月的禅画作品展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台湾媒体以“现代王维”评价云禅画作品,并破例开出《云禅画》专栏,连载这些作品。

2013年4月16日,星云大师在佛光山亲切接见了我。他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也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设限封闭,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该多美、多洒脱。所以热爱人生的人,‘铁树开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气象。”2013年10月11日,星云大师回江苏宜兴佛光祖庭大觉寺,再次接见了我。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长如常法师并就如何进一步将大师著作的艺术化委托给了我。

方云禅画? 特入空门问苦空

四、画中悟禅:无去无来本湛然

画禅画让我领会世间觉:在俗世,能超越世俗,不慕虚荣,就具备了仙人风骨;在凡尘,却悲悯人生,以苦拔乐,就具备了菩萨胸怀。

陈东有:对禅的领悟、对禅画的执着,使您在艺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也是对大千世界的一种宏观。如果再进一步,进入微观,从禅画的体悟中是否也有对大千世界的新知呢?

四方方云:您果然问到要处。有这样一首禅诗“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是说人的佛性是无所谓去亦无所谓来、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它是那样的湛然通透,就像一颗没有一点瑕疵的水晶,散发出来的般若光明洒满人间。禅画气象,最精妙也在于一个“淡”字。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表现在画家画笔之下,是和谐共生的。我以前多画石狮, 狮显霸气;后来我画禅意,禅意淡定。二者看来不是一回事,但我却领会到意象各表虽有不同而情曲互通,犹如“淡定”之“淡”字,不也是水火交融而成一体么。也许,从霸气中走出来的淡定会更实在。我画纸本,亦画陶瓷,二者质地不同,画法也尽不同,相差很大,但轻重之间,山水本一,我可尽得举重若轻、也举轻若重之悟。见狮见禅,有石有云,见山见水,若高似低,抚狮思禅,面山思定,临水照心,其最要紧的,是使对立的东西在自己的淡定从容中成为一种和谐。

从台湾回来后不久,我即收到邀请函,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安排了《云·禅·画——方云禅画创作巡回展》在海峡两岸巡回展的档期。今年五月至七月,是在苏州嘉应会馆美术馆展出;七月至九月在扬州鉴真图书馆美术馆展出;九月至十一月在嘉兴大觉寺美术馆展出;之后,将在台湾环岛巡回展,从明年五月至八月, 在台湾屏东佛光缘美术馆;明年九月至十一月,在台湾台南佛光缘美术馆; 明年十二月至2016年一月,在台湾彰化佛光缘美术馆;2016年三月至五月,在台湾台北佛光缘美术馆展出。

同时,我和我同修一起,敬绘、编辑了《禅画星云大师般若》系列丛书,其中包括六十余米国画长卷《云禅画1:星云大师话心经》、以及《云禅画2:星云大师观自在》、《云禅画3:星云大师说般若》、《云禅画4:星云大师行精进》,共计200余副禅画,并将由大觉文化授权江西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成四部书,分别用星云大师法语、云禅画来诠释古德禅偈,一偈一画一大师法语,以“观、说、行”的逻辑递进关系结构全书,希望借此让更多读者得大师慈悲智慧光耀。

书稿完成后,星云大师再次慈悲助缘,发来大师墨宝《心经》和大师一笔字,做书中卷首及辑页。极承挚爱殷拳,我们铭感五中,匪言能罄,发心将《心经》长卷敬赠大师以感恩佛缘,并将四本书的版税全部用来供养常住。我也希望《禅画星云大师般若》系列丛书中大师的慈悲智慧,亦能以无量寿无量光,在一刹那里,展现大师其人其事的至真;在一微处中,示现禅宗文化的真谛。

我也一直在悉心研读江西禅文化史上的禅宗大德,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仰山慧寂、洞山良价、虚云大师等的禅宗思想、禅林宝训,希望以禅画的形式,播些禅法的菩提种子,为讲好江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并提升江西地域文化美誉度尽绵薄之力。

方云禅画南台静坐一炉香

佛经中有谈及水和冰的话语吗

这一篇是谈水和禅的,应该有你要找的东西。

“水”与禅

龙 延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甚至世界也只能是万古的荒凉与寂。水不仅赋予人类以生命,同时也启迪人类的智慧。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关于水的箴言妙语。可能因为佛教产生的印度半岛气候炎热,水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丛林寺庙多在名山大川,山环水绕,与自然融为一体。佛教、禅宗多远离尘嚣,不预世事,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生活的根本意义。水,启人灵思,发人玄想,自然在禅宗中打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水与佛教、禅宗的关系尤为密切。

佛典记载:佛教大学者提婆求见龙树尊者时,龙树命弟子持满钵水以示提婆,提婆默不作声,以针投水,马上让龙树刮目相看,弟子问其缘由。龙树解释道:“夫水也者,随器方圆,逐物清浊。弥漫无间,澄湛莫测。满而示之,比我学之智周也。彼乃投针,遂穷其极。”(《大唐西域记》)龙树把水比做自己的智慧,而提婆则自信能完全恰如其分地了解这一想法。其实早在此前,水就与佛家智慧结下了不解之缘。

佛教如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把水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认为世界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但这“四大”还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并无自性。江水河川,奔腾不息,永不回头。让人想起生命的易逝与短暂。孔子曾站在河川之上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佛教亦把人生看成流转不息的水流,如《大般涅盘经》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而且,生命的流逝不仅象水流一样的易逝难追,更如同瞬间幻灭的水泡一样,《杂阿含经》云:“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大般涅盘经》还说:“若是行者为生灭法。譬如水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一切诸行亦复如是。”佛典中有《水沫所漂经》以泡、沫、焰、蕉、幻之五喻,说五阴本空的道理。从孔子的慨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命的感伤与留恋,而佛教的看法却有异于是,佛教的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众生皆苦”,说的是一切东西,包括生命都在永恒不息的流转之中,就是这样短暂的过程也是被欲望折磨的苦海。生命虽然那么短暂无常,无从把握,但并不值得留恋,它只是一种痛苦,一种煎熬,佛家认为生命最大的痛苦不在生命的流逝,而在于生命的生流转,永无歇止。修行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超出苦海,永断轮回。佛家认为这样才是解脱,这种解脱又称为“截生流”。

其实,佛家有时也把佛理比成水,如佛经上说到阿难记忆超群,就说:“佛法大海水,一历耳根,永不忘失。”禅宗也把慧能的禅理称为“曹溪一滴水”或“曹源一滴水”。对水与佛理关系最全面的概括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其中有“水喻菩萨十种善法”,它说:与我们生活习习相关的水,本性清净,澄湛凝寂。可以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渴饮之而沃润。因而取以喻菩萨德行,菩萨身心寂静,垂悯众生,故以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水与菩萨的修行有种种奇妙的契合之处。一、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顺,能以清净法水调熟众生,溥得沾溉。令其一切善根,悉皆增长。譬如大水,遍行地中,流润于下,一切种子根芽,无不滋长。二、植善法种。菩萨广植一切菩提种子,常以定(禅定)水灌溉,令得增长而成妙果。譬如大地,种植一切药树谷果,由水滋溉增长。然后繁茂而结实。三、信乐欢喜,菩萨自性信顺三宝(佛、法、僧),乐求出世间法。心清净故,即生欢喜,能令一切有情,亦皆信乐而生欢喜。譬如大水,自性流润,复能润物。四、坏烦恼根。菩萨以禅定之水,浸渍一切有情烦恼根种,悉令败坏,无复续生。譬如大水,浸渍大地,而草木诸根,悉皆坏烂。五、自体无杂。清净菩萨为离贪嗔痴等杂染之法,守护诸根,悉令清净。譬如大水,其源不杂,而本清净。六、息烦恼热。菩萨以清凉法水,悉除一切有情烦恼火热*迫之苦。譬如夏月,地极炎蒸,人亦烦热,得水除解,悉皆清凉也。七、止欲渴爱。欲即五欲,渴爱者,于诸尘境而生爱著,如渴而思饮浆水。菩萨因一切有情,渴爱所*,即为开示,令于欲尘之境,不生爱著。譬犹清凉之水,能除一切焦渴之苦。八、深广无涯。菩萨由修一切善法,胜智积集,深广无涯。诸魔外道,不能测其边际。譬如大水,众流合会,既深且广,孰能知其涯涘哉?九、高下充满。菩萨以大悲心,于一切有情,随其根器高下,方便开示,悉使获益,充溢满足,而无损恼。譬如大水,流注一切地方,随其高下,悉能充足,而无所损害。十、息诸尘坌。菩萨以定慧之水,普润一切有情,令其去粗恶之习,而发柔软之心,永息烦恼之尘,同入清净之境。譬如大水。流润一切尘坌粗恶地方,皆使润泽,而复清净。这段话,用水的特性把菩萨的功德概括无遗,而又深入浅出。

禅,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思惟修习。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本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不相同。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禅定为戒、定、慧“三学”之一,又为大乘“六波罗蜜”之一。持戒清净方可得禅定寂静,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佛教又把禅定称为禅河。因禅定之水,能灭心火(烦恼),故喻之于河。累积禅行,次第澄心,能消灭心火。《传述一心戒文》卷下:“使长流法海,洗幽冥而不竭;永注禅河,涤烦笼而无尽。”既有“禅河”之称,禅定譬湛然之水,妄念乱想比波,所以又有“禅波”之说。《性灵集》卷九曰:“静禅波而涉,开觉华以芳。” 从修行方法而言,禅门修行中有一门既“水观”,是禅门“十六观”之一。出于《观无量寿经》。又作水想观、水相观。见冰之映彻之相,而观想极乐国土之琉璃地,即先观水之澄清,次起冰想,见冰之映彻而作琉璃想,观想净土琉璃地之内外映彻。《楞严经》卷五亦有“观水”之说,又称“水三昧”、“水轮观”,与上述修行方法略异,即观身中涕、唾、便利等与水性同一,与香水海并无差别。若观法成就,则于水得自然,能随意于身之内外现出水,称为水定。月光童子修习水观,“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禅门之中,亦不乏因水悟入的高僧。如洞山良价经过多年苦修,始终未得真解,一日临水照影,忽然大悟,他为此写下了一首临水偈,其词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渠”指佛性,“我”指心性,说的是心外无佛,无须外求,直心而往,自然契合。当然,对于他的得道,水只是一个触发之机,也更少神秘色彩。

从禅到禅宗是一大发展,顾名思义,禅宗是以禅那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和我们通常理解不一样的是,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仅限于达摩宗;但唐中叶以降,达摩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摩宗而言。因此,我们也就以达摩为禅宗初祖。早期禅宗认为心性本静,只是为客尘所覆,在修行方式上讲究“凝心入定,住心看静。”就象保唐无住说的:“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水清影现。悟无念体,寂灭,无念亦不念也。”圭峰宗密对修禅的体会是:“虚隙日光,纤埃扰扰;清潭水底,影像昭昭。”水的明澈与波的摇荡用来说明坐禅的过程,真是丝丝入扣。除禅门中有如此言论,早期的佛教典籍中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如《大般涅盘经》亦云:“如水无泥,澄静清净。解脱亦尔,澄静清净即真解脱。”后来永明延寿的《宗镜录》概括得最为全面,有“水喻真心十义”的说法,即: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如同水之澄清。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所染污,转成迷误。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三、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初不变异。犹水虽浊,而水清净的本性并没失去。四、泥澄净现,谓众生真如之心,为无明所覆,其体昏昧,若能除去无明之惑,则本然清净之性,自然澄现。犹水之浊,澄去其泥,则净体现矣。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谓众生真如之心与无明合,则能随诸染缘,变造九界之法,而成本识之用。犹水之遇冷成冰,而有坚硬用也。六、虽成硬用不失濡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起诸染用,然即事恒真,其不变之性未始不存。犹水虽成坚硬之用,而其濡性未尝有失也。七、暖融成濡,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而起染用,然无明若尽,则本识还净。犹水之成冰,遇暖而融,濡性自成也。八、随风波动不改静性,谓众生真如之心,随无明风而波浪起灭,然其不生不灭之性,则自然不变。犹水之随风波动,而静性不改也。九、高下流注,不动自性,谓众生真如之心,随缘流注,而性常湛然不动。犹水随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动自性也。十、随器方圆,不失自性,谓众生真如之心,普遍诸有为法。而自性不失。犹水之随器方圆,而不失自性也。从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理解佛性,把佛性的体用关系说得明明白白,如果不用水来比喻,恐怕很难达到如此效果。佛教对水的宁静清澈的这一性质的推重与庄子有相似之处。在《庄子》的《天道》篇谈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德充符》亦云:“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能止众止。”但庄子谈的只是认识上的问题,并没有上升到本体的高度去看待它。

禅宗与道家的区别在于并不执著于水的某一特征。不象道家强调水的至柔实为至刚的力量感。认为凡有所执,皆是虚妄。如当有人问马祖:“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此理如何?”马祖给他的回答是:“这里无水亦无舟,说什么筋骨?”佛家用得相当多的一个比喻便是“水与月”,永嘉玄觉禅师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说的是“一多”关系,具体指的是佛性与个体心性的关系。更多的情况下,说的凡有所求,皆是虚妄,法执我执,一概破除。比如大乘佛教要求“普度众生”,佛光如满禅师却说:“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佛教以体悟佛性达到境界为终极目标,鹅湖大义禅师说:“佛性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

一般认为,南宗禅与北宗禅在心性论上的区别为,慧能把北宗禅的“心性本净”变为“心性本觉”,在修行路线上,认为“道不假修,直心便是”,慧能说修行者应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对凝心入定并不看重,甚至反对。吉州志诚禅师就有偈言:“生来坐不卧,去卧不坐,一付臭皮囊,何为立功课?”戒、定、慧三学本为一事,无须强分,更不能执著。兴善惟宽禅师说:“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名虽一,水性无二。律既是法,法不离禅,如何于中妄起分别?”因此,对水的流动自在,随物赋形最有契合,司空本净禅师有偈曰:“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净秽两处不挂心,壅决何曾有二意。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

南宗禅直指心性,顿悟成佛,其实心佛不二,无须向外弛求。心与佛的关系就象水与冰一样,圭峰宗密说:“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在修行方法上就是去妄存真,他说:“冰消则水流润,方成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应。修心之外,无别行门。”据《指月录》记载,有僧问慧忠:“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慧忠曰:“汝但依语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若无情无佛性者,经不应言三界唯心。宛是汝自迷经,吾不违也。”也有把冰水比做生关系,如寒山就是,他说:“欲识生譬,且将冰比水,水结即成冰,冰销返成水。已必有生,出生还复。冰水不相伤,生还双美。”在修行的目的上,禅师们已不再执著解脱此生的痛苦,人生本为空无,并非实有,只须任运随缘,直心直是。念念执著于解脱,也是一种束缚,对于水与浮沤的比喻,禅师们也有新的理解。如瑞峰志端禅师说:“沤生沤灭还归水,师去师来是本常。”洛浦元安禅师在人问到“沤灭归水时如何”说:“不浑不浊,鱼龙任跃。”

儒家主张刚健进取,百折不挠,因此强调水的执著。比如《孟子·离娄下》里,记载了孟子与弟子徐辟的一段对话。徐辟问:“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回答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实际上消融了孔子对水的美学上的,甚至是终极意义上的理解,更多的赋予水以社会道德规范。各家对水的理解的差异是意味深长的。

从祖师禅到分灯禅,对禅法修证亦有新的理解,所谓分灯禅,主要是指五家分灯后的禅法。此种禅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张性自天然,不加造作,在修行方法上提倡无修无证,随缘任运,纯任自然。对水的理解更翻进一层,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个阶段是对我们分别心的否定,可以说万物皆空,万物一如,第三个阶段是对第二个阶段的否定,是一种通过否定“无分别”而认识到的“分别”。后期禅宗所说的即心即佛,众生即佛,我佛一体,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最终在保持着自身的本来面目的意义上的真正的、根本的、具体的合一。而这种真正个别性的存在,就是禅师们参禅悟道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云门文偃禅师也说过:“诸和尚子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在这种思想氛围中,水的无拘无束,自由活泼与禅机深为契合,禅师们对水的论述也不再拘泥于水的自然属性,更不用说傅会许多道德属性了。如:

“灵隐清耸禅师”: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清山绿水。曰:见后如何?绿水清山。

“大龙山智洪禅师”:问:如何是微妙?师曰: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真州长芦妙觉慧悟禅师”:僧问:“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还端的也无?”师曰:“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邓州丹霞子淳禅师”:“宝月流辉,澄潭布影。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水月两忘,方可称断。”

对于“如何是佛法”,“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们的回答,都灵活自如,不沾不滞,药山惟严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夹山善会说:“青山原不动,涧水镇长流。”永安善静禅师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那阻野云飞。”耀州密行禅师:“南方水阔,北地风多。” 韶州双峰竟钦禅师:“夜听水流庵后竹,昼看云起面前山。” 明州雪窦智鉴禅师:“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 洪州百丈超禅师:“洞深云出晚,涧曲水流迟。”许许多多类似的言论充满了活泼的生机,而没有把“佛性”、“涅盘”、“真如”等理解为寂然不动的本体,一种外在于人、超乎生命之上的东西。生命的流动与舒张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在这种看似朴实简单的生活态度里面,实际蕴含着一种批判的力量。如福严保宗禅师

说:“风幡悟性,未离色尘。钵水投针,全成管见。祖师九年面壁,不见纤毫。”“风幡悟性”指的是六祖“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的著名公案。“钵水投针”指的是前面提到的龙树、提婆的故事。“祖师九年面壁”说的便是禅宗祖师达摩的事。禅师们对他们全部加以否定,他们决不迷信一切的外在权威,只是听从自己内在心灵的指引,也就是“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在中国传统崇尚权威,强调上下尊卑的社会里边,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可以看到,对水的意义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心灵的挖掘。乐山乐水,谈禅说道,说来说去,说的还是人本身。只要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有新的发现,对水的新领悟就不会停止。

关于佛教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 一尘不染

成语今说:佛家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为六尘所染的境界。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自《景德传灯录·弘忍大师》

在流传中土的宗教中,有一支神秘而独特的教派,它就是佛教禅宗。作为中土佛教最重要的流派,禅宗讲究明心见性,不立文字,无迹可寻,它的独特魅力和神韵,曾经征服和影响了无数人。

禅宗重在以心传心,因而产生之初的历代弟子都是一脉单传。迦叶是第一代传人,传到第二十八代时是达摩,达摩来到中国后,在少林寺后面的山上面壁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从此,禅宗在中国代代相传,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慧能。慧能以后,传者甚众。

不立文字的含义《宗教》

这是禅宗祖师

菩提达摩所说

意思是说

佛法内涵

妙不可言

仅靠文字

无法呈现其真实境界

释尊曾说过

<四依止>

一、依法不依人:在佛教里,不以人事为中心,而以法制为中心,以真理为中心。世间人事会有变化、有主观、有生,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有依真理才会平等。佛教里,佛陀虽为教主,但是佛陀并不要人皈依他,而要皈依法,佛陀也是依法而成佛,离开法,那里有佛?所以经典中处处强调「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要我们皈依自己,皈依法,皈依佛性,不可以皈依其他。何等伟大的佛陀,何等伟大的佛法。

二、依智不依识:「识」是认识、了别、明白的意思,因为「识」有主观的成分,难免会有错误。例如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各有所见,深浅各有不同。佛陀开示,要我们依「般若智慧」行事,不要以「分别意识」为标准,因为般若智慧如「大圆镜智」,任何东西摆在镜子之前,他会依原来的样子如实呈现。关於「依智不依识」,浅显一点说,人常常用情感行事,对人对事依所爱、不爱来分别,如此必然有错误,所以要理智一点,要用智慧才能平等的把原貌还原出来。「依智不依识」,才能认识宇宙万有,至为重要。

三、依义不依语:世间上,最不统一的就是语言,一个国家若有数十种不同的方言,全世界一两百个国家,你说会有多少不同的语言。在如此多不同的语言中阐扬一个道理,怎麼会不因为语言不同而走样呢?所以佛法强调要「依义不依语」,语言尽管不同,但意义不能改变,所以佛法翻译成世界各国的语言,不管英文、日文、德文,尽管腔调、语汇可以改变,但法的意义不能改变。

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经分有三藏十二部,有大乘、小乘。佛陀对众生说法,因应各种根器不同的众生而观机设教,故有长行、重颂、授记、孤起、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议论等类别,而且深浅不同。因应众生程度不同,而有各种的方便解说,但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陀纵然有方便示教,然而佛法的缘起、真如、自性、苦空、无常、无我等真理,则是不容许稍有更改,所以就需要遵循「依义不依语」的原则。所谓「以四依止,入佛智慧」,我们亲近师长,研究佛法,应该时时谨记,以「四依止」作为学佛的方针,才能把握佛法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