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摇地动是什么生肖-天摇地晃的意思
1.有谁知道张果老的属相是什么?
2.12生肖是怎么来的`` `?
3.12生肖是什么动物
有谁知道张果老的属相是什么?
八仙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八位神仙,他们是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还有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各有道术,法力无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是关于他们的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
有一天,八仙驾云去参加神仙会,路过东海。吕洞宾说:“驾云过海,不算仙家本事。咱们不如用自家的拿手本领,踏浪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看好不好?”众仙都说:“好!”
铁拐李第一个过海。只见他把手中的拐杖抛入东海,拐杖象一叶小舟,浮在水面上,载着铁拐李平平安安地到达了对岸。
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里的响鼓说:“看我的。”随后,也把响鼓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鼓上,稳稳当当地渡过了东海。
张果老笑咪咪地说:“还是我的招数最高明。”只见他掏出一张纸来,折成了一头毛驴,纸驴四蹄落地后,仰天一声长叫,驮着张果老踏浪而去。张果老倒骑在驴背上,向众仙挥挥手,一会儿就到了对岸。
接着,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也都用身边带的东西作渡船,一个个平平稳稳地渡过了东海。
七位仙人到了对岸,左等右等不见蓝采和的人影。
原来刚才八仙过海时,惊动了东海龙王的太子,他派虾兵蟹将抓走了蓝采和,还抢去了他的花篮。
吕洞宾找不到蓝采和,又急又恼,他对着东海大声喊道:“龙王听着,赶快把蓝采和交出来,要不,当心我的厉害!”
太子听了勃然大怒,冲出海面大骂吕洞宾。吕洞宾拔出宝剑就砍,太子一下子潜入了海底。
吕洞宾哪肯放走他,拔出腰间的火葫芦,把东海烧成了一片火海。
龙王吓得魂不附体,忙问出了什么事。太子只得老老实实地讲出了事情的真相。龙王立即下令放了蓝采和。
八位仙人告别了东海,逍遥自在地去赴神仙会了。
“赐儿山”的来历
在塞外古城张家口西郊,有一座海拔1005的山。这山有一个很古怪的名字叫“赐儿山”。关于这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
传说500多年前,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未能生育,很是着急。这年的四月初八,夫妇二人来到张家口西郊的这座山脚下,焚竺祈祷,求助天神地神。正当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诉说自己的求子之心时,突然从山腰石缝间走出一个白发飘飘的老人。老人来到他们面前,没有说话,从怀里取出个泥捏的娃娃,送给他们,然后就无影无踪了。第二年,这对夫妇便喜得贵子。他们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件事很快传开,塞外山村远近百里祈儿求女的人,每年四月初八,都到西山脚下烧香求子。于是,人们便把西山,称为“赐儿山”了。
现在,在山的半山腰还有一座580多年前建造的古刹--云泉寺,寺内有一个佛龛,圆形的门上画着一幅引人入胜的五彩图画, 画面中央是一个笑眯眯的大肚佛,佛像四周烟云缭绕,云雾中布满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幼儿。相传这里就是当年那位白发飘飘的老人的住地,人称“赐儿大仙”。
打开黄果树金库的钥匙
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瀑布之一。湍急的水流从60多米高的悬崖上陡然跌落深潭,轰声如雷,浪花四溅。白天,太阳照在瀑布上,折射出道道彩虹,幻影缭绕。到了夜晚,月亮照着瀑布下面的深潭,寒光闪闪。
这瀑布原来没有名称,传说瀑布的对岸曾住着一对年迈的穷夫妻。他们以种黄果树为生。
这一年,老汉种的一百棵黄果树,花已谢了十多天,仍不见结果,老汉急得饭也吃不下。一天下午,老汉正闷坐在家里,他的妻子忽然在门外惊喜地叫起来:“快来看啊,黄果!”老汉一下从床上跳起来,跑出去,只见一棵树上长着一个硕大的黄果。
“咦,稀奇,怎麽花谢才十几天,它就长得比熟透的还大呢?”老汉觉得有点怪。
接着,两人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起来。一百棵树找遍了,再也没找出第二个黄果。
几天以后,来了一位稀有的客人,开口就问:“老人家,你的黄果卖不卖?”
“往年黄果多,你要多少都有,可今年不景气,只结了一个果子。”
“我就要买这个。”客人说,“200两银子怎样?”
老汉说:“这是做种的,不能卖呢。”
“1000两行了吧。”客人说着就往老人手里塞银子。老汉有些糊涂了,倒是他的妻子觉得很值,这麽多银子,他们这一辈子也没见过啊,“卖了吧,我去摘来。”
客人连忙阻止:“不忙,再过足足100天,我来取。这100天之内,一定要看好黄果,不准人摸,也不能让鸟兽吃了。”
从此,老夫妻俩每天轮流守着这棵黄果树,那沉甸甸的银子,使他们忘记了疲劳。难熬的100天终于过去了,客人如期来到。
老汉忍不住问道:“这黄果有什麽用呢?”
客人捧着又大又香的黄果指着对面的瀑布说:“瀑布下面的深潭,是一个聚宝盆,里面珠宝很多,就是取不出来。这个黄果就是打开深潭的钥匙。”说完,他抱起黄果走到潭边,朝潭中央一丢,奇迹发生了,瀑布突然静止不流,潭底满是闪闪发亮的珍珠宝石。客人兴奋地沿着绳梯滑到潭底,迅速捡起黄果又抱了一箱珠宝慌忙往上爬。刚爬到一半,陡然间,天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上面的瀑布凶猛地冲下来,客人连同那黄果、珠宝眨眼间都不见了。
老夫妻目睹这一切,惊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老汉从怀里拿出还有体温的银子,毫不犹豫地投进深潭,对妻子说:“这不是我们庄稼人应得的东西,留着它一点用也没有。”
以后,这个瀑布就被人叫做黄果树瀑布。虽然人们知道瀑布下面的深潭里,至今仍堆满金银财宝,可是再也找不到打开它的钥匙。
“杜仲”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打柴的人,姓杜名仲。他每天都上山打柴,养活年老的母亲。
有一回,他得了腰疼病,疼得好厉害呀。
夏日的一天,杜仲在山上打柴的时候,腰又疼了,他只好停下来,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树荫下很舒服,他光着脊背,靠着大树慢慢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他感到腰部舒服极了,好松快呀。从此以后,杜仲每天都让腰部在树皮上蹭一蹭。慢慢地,杜仲的腰病全好了。
有一天,杜仲的老母亲也得了腰疼病,躺在床上起不来。杜仲忙前忙后地照顾母亲,母亲的病也不见好。他忽然想起了山上的那棵大树,连忙跑到山上,剥来了一些树皮。杜仲把树皮绑在老母亲的腰上。哈,真灵,老母亲渐渐地能坐起来了。
后来,村里的人们听说了,都用这种树皮治病。
这种树没有名字,因为是杜仲发现的,人们就叫它“杜仲”。后来,“杜仲”成了中国名贵的中草药,杜仲树也受到了人们的保护。
关于生肖的传说
玉帝为了给人们安排生肖,决定在天上开一个上肖大会,他给各种动物发了开会的通知。
那时候,猫和老鼠是好朋友,它们住在一起,像兄弟一样。
猫和老鼠都接到了开会的通知,它们决定一起去参加大会。
猫很爱睡觉,所以在上天开会的前一天,特别嘱咐老鼠说:“鼠弟,明天去开会的时候,如果我睡着了,你叫我一下好不好?”
老鼠说:“你放心睡吧,我会叫醒你的。”
猫放心地睡了。第二天早晨,老鼠很早就起来了,它没有叫醒猫,自己偷偷地上天开会去了。
再说住在清水潭里的龙哥哥,也得到了上天开会的通知。龙生得很威武,它想,这一次选生肖,自己一定能被选上。
但是龙哥哥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头上缺少一对美丽的角。它决定要借一对角戴上。
那时候,公鸡的头上是有一对大角的。龙哥哥对公鸡说:“鸡公公,明天我要上肖去,把你的双角借给我戴一戴好吗?”
鸡公公回答说:“龙哥哥,对不起,明天我也要上肖呢!”
龙哥哥说:“你的头太小了,戴上这么大的角不好看,还是借给我吧。”
这时,有一条蜈蚣爬过来说:“鸡公公,你就把角借给龙哥哥吧,如果你不放心,我来做保人。”
公鸡想了想,自己就是没有这对角也够漂亮了,就答应让蜈蚣做保人,把角借给了龙哥哥。
第二天,天上开了一个非常热闹的上肖大会,各种动物都来了。玉帝选出了牛、马、羊、狗、猪、兔子、老虎、龙、蛇、猴子、鸡、老鼠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玉帝为什么要选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些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玉帝说:“牛最大,就让牛做第一肖吧。”
大家都同意。可是小小的老鼠却大声说 :“应该说我比牛大。每次人们看见我都说:‘啊呀,这老鼠真大!’可是从来没有听见人说过:‘这头牛真大!’在人的心目中,我是比牛大的。”
玉帝说:“真有这样的事?”
老鼠说:“你们要是不相信,可以试一试。”
玉帝就带了十二种动物到人间去。
事情真像老鼠说的那样,当牛从人们面前走过的时候,人们都说:这头牛真肥,真好。没有一个人说这头牛真大。这时,狡猾的老鼠忽然爬到牛背上,用两脚站起来。人们一见牛背上的老鼠,立刻叫起来:“啊呀,这只老鼠真大!”
玉帝听见了人们的喊叫声,只好说:“那就让老鼠做第一肖吧。牛,你只好做第二肖了。”
现在的十二生肖就是这样安排的:老鼠是第一肖,牛是第二肖,然后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上肖大会开完了,老鼠高高兴兴地回到家。猫刚睡醒,它看见老鼠,奇怪地问:“鼠弟,怎么啦,今天没开上肖大会吗?”
老鼠说:“你还做梦呢!上肖大会已经开过了,有十二种动物上了肖,我是第一名!”
猫吃了一惊,它问老鼠:“那你为什么没叫我一起去?”
老鼠说:“忘记了!”
猫生气地大声说:“小东西,你不是答应叫醒我的吗?你为什么不讲信用?”
老鼠一点也不肯认错,它说:“我为什么一定叫醒你呢?我又不是你的佣人。”
猫气坏了,它大叫一声,咬住了老鼠的脖子。老鼠叫了两声,就了。
从此,猫和老鼠成了对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再说公鸡开了上肖大会回来,心里很不高兴。它想:玉帝把龙排在自己前面,可能因为龙哥哥头上戴了那对角。它决定把那对角要回来。
公鸡走到清水潭边,看见龙哥哥正在高兴地游泳,很有礼貌地说:“龙哥哥,请你把角还给我吧!”
龙哥哥听了,吃了一惊,说:“鸡公公你要角做什么呢?你没有角比有角更漂亮,可是,我如果没有这对角……”
公鸡很不高兴地说:“龙哥哥,借了人家的东西,是应该还的呀!”
龙哥哥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一下,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鸡公公,我要去
休息了。这事以后再说吧。”
说完,它就游到水底下去了。公鸡又气又恨,在清水潭边大声地叫喊:“龙哥哥,角还我!龙哥哥,角还我……”
可是龙哥哥躲在潭底睡大觉,不理它。公鸡没有办法,决定去找保人蜈蚣。
公鸡把龙哥哥不肯还角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蜈蚣,最后说:“蜈蚣先生,你是保人,这件事你不能不管。”
蜈蚣想了半天,慢慢地说:“我想龙哥哥会把角还给你的。如果它真的不肯还,我也没有办法,它躲在水底,我怎么去找它呢?”
公鸡气得满面通红,说:“当时是你自己愿意做保人的,为什么现在不管了呢?”
蜈蚣先生说:“不能这样说,你借角给它,是你自己愿意的。我看嘛,它要是不肯还,你就送给它好了。这怪你当时没有多考虑,就把东西借给了别人。”
“怪我自己?”公鸡瞪大了眼睛。
“当然要怪你自己了!”不知活的蜈蚣回答说。
公鸡气红了脸,它伸长脖子,一下子啄住了蜈蚣,把它吃掉了。
从那以后,每到夏天,我们常常看到公鸡在院子里啄蜈蚣吃。每天天一亮,公鸡就想起了自己失去的角,总要大叫几声:“龙哥哥,角还我……”
黄鹤楼“鹤”飞留“鹅”
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颠的黄鹤楼,留给世人许多关于黄鹤的动人传说,最终黄鹤都飞走了,而留在黄鹤楼下碑廊里的却是一方“鹅”字大碑。
这个“鹅”字,远看很像引颈高歌的鹅,近看才知是一笔挥就的“鹅”字。来到黄鹤楼,游人们一定要特意去看看“鹅”。这个字究竟是谁写的呢?武昌人会肯定地告诉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呢。
玉皇大帝在天宫门修建了一座牌坊,想刻上“南天门”三个字。可谁的字才配得上这座金碧辉煌的牌坊呢?想来想去,觉得非王羲之不能胜任。但他知道王羲之有股读书人的傲气,用高官厚禄很难弄来他的字。于是就派南极仙翁想办法搞到字。南极仙翁得知王羲之非常喜爱鹅,就到王母娘娘那里借了一群仙鹅,自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牧鹅老头,赶着鹅下到人间。这一天,王羲之正在长江边上欣赏美景,忽然看到一群气宇轩昂的白鹅,欣喜若狂,急忙跑上去,对牧鹅老人深施一礼,要求卖给他几只。老人捋着白胡子笑道:“这鹅是不卖的,先生如果真的喜爱,就送你十只吧。”王羲之非常高兴,连忙致谢,并问这鹅是从哪里赶来的。老人答道:“远着呐。是从南天门赶来的。”王羲之想了想,也没想出“南天门”是什么地方,他怕自己听错,就用手指在老人的掌心一字一字地写下“南天门”,问是不是这三个字,老人边看边笑:“正是!”说完就告辞了。
这时,王羲之突然发现老人的鹅群化成了一只鹅,老人骑在上面冉冉上升,一直升到蔚蓝的天空。只见白云深处有座巍峨的牌坊,上有“南天门”三个大字,正是自己所写,才恍然大悟。
接着,他把仙翁赠送的十只鹅养在池塘里,天天观察鹅的神态,然后就练写“鹅”字。一段时间后,他就能一笔写出“鹅“字了。据说,这就是黄鹤楼下碑廊里的那块“鹅”字碑。
黄浦江的传说
滔滔的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古往今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在黄浦滩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县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县车墩、叶榭间有黄浦大桥。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始成今日的黄浦江。
虎头鞋
在中国,许多人家生了男孩,总喜欢做双虎头鞋穿在孩子的脚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据说,很早以前,有个姓杨的,靠一条破船摆渡过日 子,人家都叫他杨大。
杨大是个好心人,过河的人有钱就给,没钱他也不要。
有一天,风雨交加,杨大正坐在小渡屋里搓绳,忽然听见有人喊要过河。他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个讨饭的老奶奶正在河对面淋着雨。杨大连忙冒着雨撑船过去把老奶奶渡过了河。老奶奶上了岸,又说:“哎呀,我的棉花丢在河那边了。”杨大忙说:“没关系,没关系。您先到我的小屋里躲雨,我去给您取。”杨大又冒着雨撑船取回了老奶奶的棉花。
老奶奶很感激杨大,她说:“我没钱给你,只有这张小画儿,请你收下吧。”杨大一看,画儿上画着一个姑娘正在绣小孩穿的虎头鞋。杨大谢过老奶奶,就把画儿贴在船仓里了。
哪知道晚上收了船以后,那张画儿上的姑娘竟自跑上岸来,同杨大做了夫妻。杨大望着这美丽的姑娘,高兴极了。从此,姑娘每天夜里从画儿上下来,白天再回到画儿上去。
一年以后,画儿上的姑娘生了个胖小子,取名叫小宝,杨大真是乐坏了。一晃七年过去了。这件奇怪的事被知府知道了,他一心想霸占杨大这张画儿。
有一天,知府来到河边找到杨大,抢走了那张画儿。杨大拉住知府的衣脚不放,被那些恶差人毒打了一顿。杨大没有办法,和儿子小宝抱头痛哭了一场。
当天晚上,知府把画儿贴在房间里,但是姑娘眼里滚着泪珠,就是不下来。知府气得要,想把画儿撕掉,又舍不得。
小宝哭着要找妈妈,杨大告诉他,妈妈被关在深宅大院里,只有等带妈妈来的那位老奶奶出现了才能救出妈妈。
小宝趁爸爸不在家,穿上妈妈做的虎头鞋,离开家去找老奶奶。
小宝跑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了一座深山老林里,他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湖边休息。忽然,他看见湖里有七个仙女洗完澡,正慢慢地走上岸来。小宝一眼就看出了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就是他妈妈。他高兴极了,飞跑过去抱住妈妈就哭了。妈妈见了小宝连忙打听家中的情况,还告诉他,自从画儿被抢走,她就离开了凡间,要想让妈妈回家,就要去找知府说理。妈妈又用湖水把小宝的虎头鞋抹了一下,忽然一阵云雾遮住了小宝的眼睛,只听“嗖”的一声,小宝睁眼一看,他已经落在自己家门口了。小宝忙把见到的事告诉了爸爸,说完就直奔府衙,哭喊着要见知府。
知府听说门外叫喊的小孩就是画儿中美人的儿子,赶忙让人把他叫进来,他想通过小宝把画儿中的姑娘骗下来。小宝进了房间,看到那张画儿,连忙去拉妈妈的手。那美人立刻从画儿中跑下来,跟着小宝一直往外走。知府急得象饿狼一样扑向美人,又用脚踏小宝。正在这时,小宝虎头鞋上的老虎跑下来,一口叼住知府就往深山里跑。小宝拉着妈妈回到家里,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见面了。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爸爸妈妈要给小男孩穿虎头鞋了吧。那是为了取个吉利保平安的意思。
纪昌学箭
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名叫飞卫。他射箭的本领十分高明,能够百发百中,是远近闻名的神箭手。
有个叫纪昌的青年,很想学得射箭的本领,就来到飞卫家拜他为师。飞卫说:“练射箭不能怕困难,首先要练好眼力,能够盯着一个目标后,眼睛一眨也不眨才行。你回去练吧,练好了再来见我。”
纪昌回到家里,认真地练起了眼力。他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一练就是一天。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了两年,就是有人用针扎向他的眼睛,他也能一眨不眨了。
纪昌高高兴兴地去见飞卫,告诉他自己的眼力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可以学习射箭的技术了。飞卫却说:“这还不够,你还要继续练眼力,直到能把小的东西看大了,再来见我。”
纪昌又回到家里,用一根头发拴住一只蚂蚁,把它挂在窗口,每天站在窗前,紧紧地盯着那只蚂蚁看。日复一日地看了三年,那只蚂蚁在纪昌的眼睛里,简直就象车轮那么大了。
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点点头说:“现在可以教你射箭的本领了。”
从此,飞卫开始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纪昌又苦苦地练了好几年,终于成了一位百发百中的好射手。
夸父追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两条腿可长了,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
夸父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来,又从西方落下去,他想:“如果总是白天就好了。我要想办法把太阳抓住,让它永远照亮大地。”
夸父拿起一根手杖,迈开两条长腿去追太阳。他用坚强的毅力去追赶光明的太阳。他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太阳要下山的地方,夸父真高兴啊,他真想一下子就把太阳抓住。
太阳是个大火球,夸父被太阳烤得浑身是汗,快要渴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喝乾了黄河的水,又跑到渭河边,喝乾了渭河的水,但是他还是渴得要命,於是,他又迈开两条长腿向北方的大湖跑去。还没跑到大湖边,夸父就渴了。临前,他把手杖向前一掷,就永远合上了眼睛。
夸父虽然了,但他用自己的身体滋润着那根巨大的手杖。后来,那手杖变成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结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夸父将一片桃林留给了那些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可以在树荫下歇歇脚,还能摘个桃子解解渴呢。
狼牙山上棋盘陀
河北省易县境内,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山峰,这就是狼牙山。在山顶处,有一块巨大而平坦的岩石,上面刻着线条,很像棋盘,取名棋盘陀。相传这是月中嫦娥同
人间一个打柴青年下棋的地方。
传说,嫦娥吃了仙药,飞到月宫后,十分想念人间生活,便在一天晚上,偷偷离开月宫,腾云驾雾来到人间,正好飘落在狼牙山下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个靠
打柴度日的青年,发现天上飘下来仙女,忙奔了过去。嫦娥向青年要水喝。青年高兴地将仙女领到自己家。
喝完水,嫦娥说:“一会儿,王母娘娘就会找到我。你能趁这个机会领我看一眼人间的美景吗?”青年一听犯了难:“人间这麽大,怎麽领你转呢?”嫦娥说“那就请山神爷帮帮忙吧。”说完,她从头上拔下一根银簪,在空中一划,说了声:“嫦娥求见山神爷!”山神爷便出现在眼前。听了嫦娥的请求,山神爷说:“你们就站在山顶,居高临下,能够看得很远。来,我给你们修条路。”山神爷出了房门,从腰间抽出一把斧子,朝狼牙山劈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眼前便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登山路。嫦娥和青年沿小路登上山顶,山顶荆棘遍地,凹凸不平,无法站脚。山神爷说:“我再给你们修个看台。”又劈了一斧,把一个山头齐齐地削平了。嫦娥同青年席地而坐,尽情地观赏人间美景。过了一会儿,嫦娥要下棋玩,青年人便用斧子砍了树枝当棋子,又用斧头刃在石上划了棋格子。
俩人玩得正高兴,忽见空中雾气腾腾,喊声震天。嫦娥知道,这是月宫派人来寻找她了,便赶忙谢过青年,飞向空中。
那青年一看仙女飞走了,十分不舍,便大呼山神爷:“救救我吧,山神,让我变成一棵树,永远站在这棋盘旁,等待仙女再来!”山神很同情他,就成全了他,让他变成一棵古树,挺立在山顶上。
现在,你还能在棋盘陀上看到那株独一无二的古柏呢!
孟姜女哭长城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万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万喜良;埋葬万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牛郎织女
天上有一颗牛郎星,一颗织女星,关于这两颗星星,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呢。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每天在天上织造云锦。牛郎是一个牧牛的少年,很早就没有了父母,哥哥嫂嫂对他很不好,分家以后,只给了他一头老牛。
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有一天,老牛忽然用人的声音对他说起话来。老牛告诉他,明天天上的织女和众姐妹要到山后的湖里洗澡。如果牛郎拿走织女那件粉红色的衣服,织女就会成为他的妻子。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去做,果然见到了织女。他们结婚以后,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越过越幸福。不久,他们又生了一儿一女,夫妻俩可高兴了。
可是,牛郎和织女的事到底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气得火冒三丈,亲自带天神到牛郎家把织女抓走带上天。
孩子们哭着要找妈妈。老牛又一次对牛郎说了话:“牛郎啊,我快要了,你把我的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上天去追织女了。”老牛说完就了。
牛郎披上牛皮,把孩子放在两个筐里挑在肩上,果然飞到了天上。牛郎像风一样在群星中穿行,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忽然空中伸下一只大手,狠心的王母娘娘用玉簪向身后一划,划出了一条大河,挡住了牛郎的追路,牛郎怎么也飞不过去了。这条河就是天河,也叫银河。
12生肖是怎么来的`` `?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
首先说生肖的意义
第一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祖先对我们第一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第二组是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非常重要,所以,防在第二位置上.我看者这些贵族,补上一句:当我们表现出谨慎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没有勇敢的一面.
看着大家陷入沉思,我继续说: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接下来是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第四组期望.
再接下来是猴子和鸡.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最后是狗和猪.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无论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保持内心深处的平衡.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乾地刊,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面三刀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
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但是,在十二生肖中,为何人人喊打的老鼠能独占鳌头,领袖群伦呢?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玉皇大帝召集众生肖开排名大会,猪鼠牛马羊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一齐赶着赴会,牛大哥憨厚,早早启程 结果一马当先占了首位,本来冠军非它莫属,可是机灵的老鼠在关键时刻,看准时机,悄悄跃上牛背,站在牛头上,结果排名时牛大哥就只有让位于鼠老弟了,屈居第二。当然,这只是传说,近年来,流行另一种较合理可信的说法,我们知道,动物的足趾有单双即奇偶之分,不管是二足或是四足,它的足趾数目前后或者左右都是相同的,但唯独鼠是例外,它是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所以在排列十二生肖时,按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列,鼠足因为奇偶同体,无法安排,所以因异得福名列前茅。接下来是牛,足有四趾,属偶数,虎足有五趾,属奇数,免足有四趾,偶数,龙足有五趾, 奇数,蛇呢,因为无足无趾,实同偶数,马足有一趾,奇数,羊足有四趾,偶数,猴足有五趾,奇数,鸡足有四趾,偶数,狗足有五趾,奇数,猪足有四趾,偶数。这种按足趾奇偶数来分的说法,终于为鼠老弟伸张了正义,洗刷了蒙受多年的“占位”之冤,使鼠能扬眉吐气,来年再展风采。
这个故事的另外一章讲述的是猫鼠为何成仇人。当时,猫和鼠原是好朋友,在赴群众大会前,它们一起睡并约好谁先醒就叫醒谁。岂知,老鼠第二天起得早,竟然静悄悄地独自赴会,不理会猫。等猫醒来赶赴大会时,佛陀已经将十二年号分配好了。猫和鼠便从此结下深仇。
当然传说归传说,民俗学者郭立诚氏的看法则较可获得历史记载的应证。人们是为了便于记住天干地支名岁,而将代表十二辰的动物来称呼它
生肖图腾:
将“图腾”一词引进我国的是清代学者严复,他于1903年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通用译名。
严复在按语中指出,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并认为中国古代也有与澳大利亚人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图腾现象。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那么,什么叫图腾?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居住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至今仍保留了丰富而又历史渊远的天文学知识,他们以十二兽纪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赶虎街(集市),猪日赶猪街。有些地方建十二兽神庙,每年举行祭礼活动,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跳十二兽神舞蹈。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保俗语表明人们普遍对老鼠的憎恶。然而,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却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在仪式或节目期间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护。
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虎也不会伤害他们。当要出远门时,一定要选在属虎的那天(寅日),认为只有这样,做事才会吉祥如意。有的人从远方回来,也一定要算准日期,只有虎日才进门坎。
白族鸡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认为公鸡知吉凶,会保佑他们。在迁徙时,将东西装在背箩里,上面放一只公鸡。到达新迁地区后,公鸡在什么地方叫,就在什么地方安家。在他们看来,公鸡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
野猪神是北方狩猎民的崇拜对象,在满族中列为大神,说它身比山高,鬓毛如林,山里的沟谷都是它的獠牙所害是部落守护神。
把牛视为远古创世神兽的有纳西族。在纳西族《东巴经·创世纪》中记述了这头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顶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摇地动,由纳西族人始祖开天七兄弟和开地七姊妹将它杀,用牛头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头,肋祭山岳,血祭江河,肺祭太阳,肝祭月亮,肠祭道路,尾祭树木,毛祭花草。于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清静世界。从此,牛才作为神圣物用来做祭圣物,用来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牺牲供品。纳西族十分崇敬牛神。
对马的崇拜多流传于北方游牧民与游猎民中。保安族中流传有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供奉马神习俗,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仪和修建马神庙的记述。达斡尔族人称神马为“温古”,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可随处吃、走,不准人驱赶,甚至可以在田中随意吃秧苗。神马多为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志。
羊图腾在许多民族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古代典籍《山海经》中记述了远古的一种无口不食却长生不老的神羊。哈萨克族崇拜山羊神,称做“谢克谢克阿塔”,认为天下山羊都归它掌管,祭它是为了山羊的繁衍。崇拜的绵羊神称做“绍潘阿塔”,统管天下绵羊,祭祀中求此神保佑绵羊多产。柯尔克孜族崇拜山羊,称山羊神为“七力潘阿塔”,此神是最早驯养野羊成为家畜之神。
汉族是古代训养家犬较早的民族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狗可以御凶的记载。《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述了古代瑶族始祖神话,即神犬盘瓠助帝喾高辛氏杀吴将军得天下,帝高辛氏之女嫁给盘瓠,繁衍瑶族子孙的故事.作为氏族始祖神话或救世神州神犬盘瓠一直被湖南、广西、广东的瑶族“勉”支系尊奉为氏族祖先,并敬称为“盘王”和“盘护王”,不仅在口头传颂,还写入族谱,供于神庙年年致祭,岁岁还愿。满族自狩猎时期就崇拜狗,把它看作有恩于满族的动物,后又与义犬救努尔哈赤的传说复合,至今不吃狗肉,不打狗,不戴狗皮帽子。
蛇是古越人的重要图腾之一,后来演化为神。清吴震方《岭南杂记》说:“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欲见之,庙祀必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纤结,不怖人变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凡祀神者,蛇常游其家”江苏宜兴人将蛇分为家蛇和野蛇,分别称之为“里蛮”和“外蛮”。所谓家蛇,指生活于住宅内的一种蛇,常盘绕于梁、檐、墙缝、瓦楞、阁楼的一种无毒蛇,共约三尺许。人们认为家蛇会保护人, 家有了家蛇,米囤里的米就会自行满出来而取不空。
广西南丹县瑶族黄姓传说其始祖妣为母猴,母猴生下的后代力气都很大。后来,天上有十个太阳和十个月亮,白天太热,晚上太亮,人们就请黄家的子孙上天打太阳和月亮,后来打下了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人们为此很感谢黄家兄弟,由于黄家兄弟是由猴妈生的,人们也就很感谢猴妈。后来为了纪念猴妈,大瑶寨的瑶族至今不仅黄家禁忌打猴吃猴肉,其他姓氏也同样禁忌。
生肖趣闻
[鼠]
趣闻:鼠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
台湾民间传说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民俗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牛]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6?1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
[虎]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
[兔]
宋代陶谷《清异录.馔馐》:“犯羹,纯兔。”兔为生,属犯,古人称兔肉汤为犯羹。
在汉族有生育忌兔肉的习俗,因为兔子豁嘴,所以孕妇妊娠时禁食兔肉,以免孩子出生时豁嘴。另外还有赠兔画的育儿风俗。画中有六个小孩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步步高升。
[龙]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是与龙有关的。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农历二月二为汉族的“龙抬头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正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这一天,人们吃龙须面、龙鳞烙饼、龙耳饼子等等。
[蛇]
福建闽南一带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紧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每年惊蛰,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马]
华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
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蒙古族有马奶节和赛马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这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着马并带着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然后准备节日食品。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一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纷散去。
[羊]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6?1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广州记》则记:“战国时,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穗于楚庭,故广州厅室、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
[猴]
《搜神记》载:“楚王游于苑,白猿在焉,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数发,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抚弓,猿即抱木而号。”这只白猿能够将射来的箭一一打掉,而且还在笑。当神箭手拿起弓时,白猿自知不妙,抱树而号。在这里猿被人格化,正如进化论告诉人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鸡]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一声,向人们报告新一天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杀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狗]
宋代朱弁《曲湖旧闻》记录了一则因皇帝属狗而禁屠狗的故事:“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可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下养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言于众曰:‘朝迁事事绍述熙、丰、神宗生戌子,而当年未闻禁畜猫也。’其间有善议论者,密相语曰:‘狗在五行,其取类息有所在,今以忌器谀言,使之贵重若此,审如《洪范》所云,则其忧不可胜言者矣。’”
旧时汉族民间有“赶毛狗”的节日风俗。“毛狗”即狐妖,相传妖于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扰害生灵。人们在这一天晚上搭毛狗棚,并放火烧掉,同时鸣锣击鼓放鞭炮,以送瘟驱邪。
[猪]
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12生肖是什么动物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十二生肖(兽历)也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有诸多诗人写有描绘十二生肖的诗词。同时,十二生肖还被用于中药药材、动画片及成龙**名称,详见**《十二生肖》。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如今渐渐演化成中国人的习俗。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生肖的周期为12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