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过眼录周密,过眼云烟录 书画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26 0
  1. 周密个人资料简介
  2. 二窗的周密

宋元易代,蒙元特殊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价值取向,更加剧了文人士夫对书画创作与把玩的沉湎。中国绘画从创作的主体到使用的材料,从作品的面貌到绘画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赵孟\毫无疑义地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绘画史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可以说,他是元代画家中政治、文化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杰出,同时也是最复杂、最神秘、最难以被人们真正了解的画家,他与明末的董其昌构成了中国古典晚期绘画史上的“双鼎”。

赵孟\(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仕元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出身于宋宗室,是宋太祖十一世孙,秦康惠王德芳之后,但由于赵孟\的父亲与祖父希永属于过继关系,父亲与则属于宋太祖第二子、德芳之兄德昭一支,所以他与德芳一支并无直接血统上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赵孟\与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赵伯X是直系亲属关系,可是新近的研究表明,他们之间很可能只是远亲。

除了世系的关系不论,赵孟\的绘画受到赵伯驹、赵伯X的影响还是能够确定的。不久前在北京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展出的《万松金阙图》卷,描绘江南湖畔松岭楼阁,笔法精细繁复,格调柔丽雅洁,是一幅与一般青绿山水有所不同的作品,显示了南宋***贵胄新的审美情趣。在多人的题跋中,赵孟\的五行行书跋语居首,他应该是首先将这幅画定为南宋赵伯驹手笔的人。虽然这件作品是否出于赵伯驹之手,曾遭到后来包括徐邦达在内的很多人的怀疑,但至少表明了赵孟\对赵伯驹、赵伯X画艺的推崇和受其影响的确定性。赵孟\的跋语认为二人的作品“清润雅丽,自成一家,亦近世之奇”。这件作品明显影响到他对于《鹊华秋色图》的创作。

云烟过眼录周密,过眼云烟录 书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接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邀请,成为首批南人赴大都朝廷担任***的一员。出于工作需要和个人艺术爱好,在北方的10年间,赵孟\广泛游历,饱游各地名胜,饫观历代名作,促成了他画风的转变和成熟。《鹊华秋色图》创作于从北方南归的当年――元贞元年(1295年)冬,是赵孟\追求“古意”,向温润清雅风格发展的代表之作,也显示了赵氏设色山水的成熟。仕元后的第六年,即1291年,及其后的5年间,赵孟\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鹊华秋色图》所描绘的鹊山和华不注山的景色就在济南北郊,对这个地方的风景,赵孟\自然是非常熟悉的。这幅作品是为南宋著名词人、画家、鉴赏家周密所画的。画作不仅显示出赵氏的艺术追求、审美理想和文化蕴含,从画面描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索引其中赵氏为好友画出祖居地风景的用意。

周密(1232―1298年)是赵孟\和其父与的挚友。他祖籍济南,1126年金人入主中国北方,与当时的许多北方人一样,他的先辈们早已避居到吴兴。南宋灭亡以后,他又不得已移居到杭州。周密在杭州的家成为当地文人雅士经常聚集的场所,所著《云烟过眼录》就是他对在杭州及其附近所见历代藏画的记录。作为周密的朋友,赵孟\也常常成为周氏家的座上客。《云烟过眼录》记录的书画作品,大半都经过赵孟\过目,而赵孟\1295年从大都回吴兴时携带的一批在北方搜集到的唐宋书画,也被记在该书中。

根据《鹊华秋色图》作者本人的题款我们得知,回到吴兴的赵氏曾向好友周密描述自己在北方的经历。由于周密终生未能还乡,所以赵孟\将鹊山和华不注山直接描绘出来,以此作为向朋友叙说故里风光的一种方式,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多层面的意义。《鹊华秋色图》已经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青绿山水画了,不仅在于作品的风格样式和所传达的意蕴,而更在于作品的设色是在较为充分地勾皴染点之后进行的,所使用的颜色也较多使用水色,而不是青绿山水所惯用的石青、石绿色。画面所具有的忧郁气息,引发出缕缕怀乡的愁绪。

赵孟\擅长画马,在传世的几件作品中,有《浴马图》和作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十一月”(题款)的《秋郊饮马图》。今年夏季曾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展出的这件《浴马图》没有年款,只署“子昂为和之作”,以青绿与浅绛相结合的方法绘成,色彩清丽雅致。这件作品与《秋郊饮马图》、《水村隐居图》等曾收藏在清宫内廷,为《石渠宝笈》著录。

周密个人资料简介

周密(1232~1308)宋末词人.字公瑾,号草窗,祖籍济南(今属山东),流寓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尝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萧斋,四水潜夫.理宗淳祜中为义乌令,景定初任浙西帅司幕官.不久去职,退居湖州.度宗咸淳中,监杭丰储仓.宋亡不仕,移家杭州,与王沂孙,张炎,仇远等人共结词社.著作颇多,以辑录旧闻为主,《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等,都富有学术价值,所选《绝妙好词》,也保存了不少词人的作品.词集有《濒洲渔笛谱》二卷,又名《草窗词》.诗集有《草窗韵语》,又名《蜡屐集》.周密和吴文英(梦窗)齐名,旧称"二窗".其早期词作多表现旧时文人所谓风雅生活,立意不高,但音律:和谐,文字精美,"独标清丽,尽洗靡曼".晚年身逢国难,触目成愁,词风一变而为沉咽凄楚.《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怀古伤今,抒发思国怀乡之情,情景交融,深挚感人,是其压卷之作,唯格调稍见哀伤.周密能文工诗,《蹇材望》一文,为外示忠贞,内怀奸诈之徒画像,落墨不多,形象生动,讽刺辛辣.

三国:周瑜,字公瑾。

两者字是一样的。

二窗的周密

周密(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

周密出身于五世官宦家庭,从嘉熙四年(1249年)至宝祐四年(1256年)一直随父游历四地。其父周晋逝世后以门荫入仕,景定四年(1263年)因督买公田一事得罪权相贾似道而辞官。

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先后出任两浙运司掾属、丰储仓检查。期间他广泛交游,参加吟诗结社活动。宋末任义乌令(今属浙江)。南宋覆灭后,周密入元不仕,专心著述。元大德二年(1298年)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

著述繁富,留传诗词有《草窗旧事》、《萍洲渔笛谱》、《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编有《绝妙好词笺》,收录词家一百多人。笔记体史学著作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

周密诗歌风格:

周密的诗歌随年龄的渐长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青年时他作诗以宋趋唐,注重诗歌的情韵和流畅华丽,钱钟书说他“也学晚唐体,在一般江湖派所效法的晚唐人以外,又推进了些李贺、杜牧的风格”。

虽然学习唐人宗法,又因受宋代诗歌发展的影响,虽无法做到唐诗的清丽流转,却能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钟情流丽风格。随着步入壮年时期,周密个人内心和国家社会的景况发生变化,其诗歌已经渐进为以宋调为主,略带唐风。

周密中年时期以苏黄为创作指归,同时追求意格,形成典实明赡、蔚然博雅的诗歌风格。宋亡后,周密写诗言情,皆从肺腑流出,主要体现为杜诗的沉郁悲壮之风。他总结自己的诗风变化:“作诗少负奇崛雄赡,晚乃寝趣古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密

周密(1232年-1298年),宋末元初人,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著有《齐东野语》等书。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后来曾祖周秘南渡吴兴(今属浙江)。早年以门荫监建康府都钱库。景定二年(1261年)担任浙西安抚司幕僚。咸淳初为两浙运司掾属。十年(1274年)监丰储仓,端宗景炎闸知义乌县。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周密不愿意做元朝的官,于是在临安隐居,并著书记录旧朝南宋的各种事物,成书《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

周密为南宋末年雅词词派领袖,有词集《萍洲渔笛谱》,词选《绝妙好词》流传于世。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孙,王沂孙也赋词相和。周密、张炎,和王沂孙、蒋捷并称宋末四大词家。他虽出身望族,却无意仕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平民,可谓一个“职业江湖雅人”,从其自号“草窗”便可见端倪,其词风格在姜夔、吴文英之间,与吴文英并称“二窗”。从周密留下来作品中更可以窥见他充满雅趣的生活和经历。他在词、诗、书、杂文、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比如他曾作《志雅堂杂钞》录有关图画碑帖、诸玩、宝器、医药、阴阳算术、仙佛、书史等方面的知识。又撰《云烟过眼录》记载当时各家所藏奇珍古玩(如玉器、古琴之类)及评论书画。其《澄怀录》则是前人片断散文的辑录,其中多是古人写自然风光或田园生活的,表达他对林泉高致的向往。 某于词道,本无大志,不过遇二三知己,酒酣耳热,纵论先贤,始觉众论常抑梦窗。某初学长短句,推重稼轩,然色厉胆薄,好谋寡断,难效其才思果锐。后又师东坡,奈何欲心灼灼,不能自遏,更难得雪霜姿风流标格。慢词既拙,小令难工,然于俯仰之间,常有一愚之得。今不期名山事业,但念有匪君子,故次篇什,以为芹献。虑梦窗词雄深繁复,故分为两篇,上乃总评,论其词格,下为品点,探其章句。

古人论梦窗词,多趋两极,美之者谓前有***,后有梦窗,毁之者道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考其因果,论者各有所好,党同伐异,乃至于梦窗词毁誉参半。大凡世之尚北宋者,常贬南宋;尚小令者,常贬慢词;尚自然者,常贬雕琢。人多不知一时有一时之长,一体有一体之胜。南北皆为一宋,慢令本出曲源,繁简同归大道,岂可断其脉络而论之哉?然古人众议,尚本词道,欲和天人,求臻至境,亦文人争鸣也。近世以降,肉食者鄙,政治挂帅,殃及词学。更有无赖文人,翕然附和,乃至谬论种种,误我后人。

窃认为,论词当自史、人、作入手。史者,观其于词学发展中之作用;人者,考其荣辱成败之经历;作者,品其章句格律之得失。三纲既举,一人可论。

词号长短,源起于唐,泛于五代,极盛于宋。北宋之前,词多协律。文人寄兴,酒边命笔,红牙铁板,按拍而歌。自宣政风流扫地都休,大晟旧谱荡为飞灰,北曲始萌兴于市井,诗余独见赏于文士。逆旅闺怨,身恨国仇,文法诗意,并入长短之调。人云词至南宋而深,不亦宜乎?于宋一代,先有耆卿开慢词之先,后有***以诗入词,二人皆工音律,词体始广。东坡万卷于胸,超然物外,偶涉长短,即指出向上一路,一洗凡马万古空。后更有稼轩不平则鸣,以雄心入词,顾盼生姿,纵横***,开千秋豪放一派,词格始大。白石清朗疏宕,惜乎气短胸狭,局促辕下,难得先贤高处。梦窗之前,赵宋高者惟此数人而已。梦窗有志于诗余,历阅先贤得失,始成自家门户。其词缜密厚重,芬菲铿丽,灏瀚灵动,实有五代遗响,***气象。据词史目之,梦窗确道前人之所未道,不可不大书特书也。

梦窗慢词极凝炼变幻,小令极流利疏快。张炎讥其慢词,凝涩晦昧,不成片断,然独赏其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疏快却不质实。此无他,一则张炎推清空,二则慢词、小令各有门径也。窃认为,慢词当极排荡,协律炼字,全篇为上;小令应重疏快,领异标新,意境第一。(慢令之辩,下篇详品梦窗词时将细述。)南宋诸家,多工慢词,北宋主小令之风荡然无存。此无他,时势异也。梦窗一生所作亦多为慢词。为慢词,不可不雕琢。

自然、雕琢,同属艺道,各有千秋,道径无优劣,境界有高下,明此理者方可与之言词。譬如今之众人诋垢梦窗慢词,然无一人敢称可以小令胜其慢词也。词虽小技,然欲工之,胸襟、学识、经历,缺一不可。今人多垢梦窗,却不知梦窗自是大家。若梦窗慢词无趣,乌能蒙蔽六百年来才俊之耳目哉?大凡大家,多不随人俯抑,转益多师,自具面目。后生小子惟见万仞宫墙,不知庙堂之美,生吞活剥,妄加菲薄。老杜戏为六绝句言狂生态已尽矣!

近人倡自然,反雕琢,于是梦窗千锤百炼、含意深厚之作,不特不为称许,反受痛诋。治玉尚须切磋琢磨,惨淡经营,始成精品,遑论诗文哉?某曾与葛巾兄论及,凡一文体初创时,局势未定,大多率性而为,虽有粗鄙之作,亦存天真之气。其后积年累月,才人迭出,穷究其体,务求其美。然非雕琢岂可得美者哉?故朝暮思虑,动静推敲,所思者惟字有未安,句有未妥,法有未密,色有未调,声有未响,心所欲言者尚不能确述之也。于是呕心沥血,反复雕琢,改之又改,炼之又炼,务求得字字精当,真情毕现。其中甘苦,却为后人一笔抹杀,岂不痛哉?

七百年间诋垢梦窗者不计其数,然遗毒甚深者惟张炎、王国维二人也。张炎《词源》卷下称: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清浙派既起,尊张炎为师,其辈词人皆吠梦窗。窃以为,张炎尚莲子熟时花自落,故扬己好抑梦窗。然张炎此言甚谬,不值一哂。慢词当以全篇为上,岂可断章取句以论之?七宝楼台碎拆不成片段者,慢词名作中惟东坡水调歌头近之。梦窗词之佳处正在丽密眩人眼目,所谓疏快非其本色。其词多浑然天成之作,即寻章摘句,亦多警策之语。如八声甘州(灵岩陪瘐幕诸公游)之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之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高阳台(落梅)之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祝英台近(除夜立春)之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西风,不放年华去;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之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倚枕,雨外熏炉等等。张炎之言,不知所云!

王国维才情高逸,涉足词学,不过十载(1904至1913年),然承旧知,法西学,卓然自成一家,其《人间词话》系列卒为后人圭臬。惜其自负才智,妄论高下,是否颇谬于圣人。王国维论梦窗词曰:梦窗之词,余得取其词中之一语以评之,曰:‘映梦窗,零乱碧'。此言屡为后人引之。某意此言殊不当。映梦窗,零乱碧本出自梦窗《秋思.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度王国维之意,似贬梦窗失之于隔。王国维论隔与不隔曾称: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王国维所推崇之巧夺天工境,自古无几人可达之。偏重自然、雕琢中之一端者,文人十常八九。楚辞、汉赋,穷极绮丽,长爪、义山,务工迷离,后人皆美之,何独苛求于梦窗哉?《人间词话》屡赞之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亦是雕琢而得,不过语如弹丸脱手而已。若以只言片语品评一大家,恐于理不合。

品评词人,必先究其生平经历。词为心声,须求性灵。词人之宠患得失,必使其词作异于他人。世人皆称李后主绝妙好词,不知其富贵至极,忧患亦极,千愁万恨,皆借长短句泻出。王国维称其***,真知己之言也!梦窗生逢乱世,国脉如缕,奸佞当道,箝民之口,甚于防川,黄钟毁弃,英俊下僚。梦窗兼屈贾之才,怀尧舜之志,欲铅刀一割而不可,惟清谈筹画以营生,寄食江湖,布衣终身,穷困以死。生之无趣,莫大于此!南北奔走,春秋感绪,得无尽入平生词作哉?当其时也,奔走权贵,纵有怨叹,不可直言,且其为人也,锦心绣口,谙熟典故,喜推敲苦吟,求渊雅可观,故其词用典繁杂,失之晦涩。后人无其才学,便不解其风华,反垢之掉书。西施王嫱,天下绝色,美目顾盼,倾人城国,然若城国之中尽为盲者,则似衣绣夜行也!

梦窗自是词中高手,然其气量类白石,终难成千古大家。某以为,唐宋词界,后主、东坡、***、稼轩为一品,正中、永叔、耆卿、易安、白石、梦窗、叔夏为二品,其下群英并起,无论次序。

梦窗词高远堂奥,某年幼才薄,指点一二,已属僭越,今勉力为数千字,已掂须搔首,身心俱瘁。又近日俗务缠身,案牍劳形,求清心尚不可,论诗余更无时。惟念此地俊彦毕集,含英咀华,或可教学相长,故先将上篇贴出,求二三子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