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拼音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26 0
  1. 论语选录翻译及原文
  2.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
  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4. 论语学而篇1.1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 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五):学问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学而》1.15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知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等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宕磨光后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论语选录翻译及原文

原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拼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能做到贫不谄,富不骄,怎样?”孔子说:“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但是如果能做到贫而乐,富而礼,则更加好。”子贡说:“诗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你呀,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因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评析

一个人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在今天仍然有正面的教育意义,人要有点精神,不能做物欲的奴隶。孔子在这段文章中对富人提出的要求,我觉得非常适当,能对今天的中国富人起到“醒脑”的作用。今日中国为富不仁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比如面对慈善事业,中国大陆的富人们均显得异常的冷淡,又比如世界名牌轿车“宝马”几乎成为中国富人为富不仁的代名词,一段时间内,有关“宝马”车车主的负面报道不绝于耳,我想这不能不说与这些富人缺乏对儒家思想的了解有关。

只是对于这段文章中要求“贫而乐”的观点,稍微有点不同的看法。这里面有积极的因素,不为物欲所动,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材等,但是也有消极的东西,就是不求进取,安于贫穷,甚至以穷为荣,这是非常不妥的。在***中之所以会出现“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的政治口号,不能不说是受了这一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在关于财富的态度上面,我非常欣赏一句西方的谚语“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做金钱的主人。”有钱是好事,只要适当使用,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不要仇富,也不要以穷为荣。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

《论语》选录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

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

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想内容毫无邪辟之处)。"

(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八佾》)

译文子夏问道:"美妙的笑靥真美好呀,顾盼多姿真多情呀!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说的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就像绘画一样,不是最后用素粉勾画吗?"子夏又问:"(您的说法使我想到》礼仪制度不是在后来产生的吗?"孔子说:"给我启发的是卜商啊!如此,是可以和他讨论诗了。"

(3)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

译文孔子说:"《关唯》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过分,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译文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就显得粗野,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译文孔子说:“诗可以感发人的意志,礼可以使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人生,音乐可以成就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

(7)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译文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冬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8)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9)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

译文:卫灵公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乘商朝的车辆,戴周朝的礼帽,提倡高雅音乐,禁止糜糜之音,疏远夸夸其谈的人。糜魔之音*秽,夸夸其谈的人危险。"

10子曰:“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文辞能够确切地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译文我快步过庭。他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不学诗,就不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我回去学诗。

(1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文孔子说:"年青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泰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2)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3)译文:阳货孔子对伯鱼说:"你读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不读《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著墙站著而无法前进。"

(14)原文: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阳货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代替红色,厌恶用郑声搅乱雅乐,厌恶用妖言颠覆国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锨兮,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并仔细雕琢。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砥砺,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论语学而篇1.1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五):学问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正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然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那样,先开料,再糙挫,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体悟

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指的是哪个意思?

贫而乐富而好礼指的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按道的方式来生活,道不应该以财富的多寡来评判。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是道的修炼过程。先开料,再糙挫,细刻,然后磨光。

像不像培养一个人?

先开化心智,然后把大模样告诉他,慢慢的用事情磨练他,还要扔在痛苦的刀火中磨光,最后才出现晶莹剔透的模样。

像不像孵化一个业务?

先有一个开始,把大方向和大轮廓堆出来,然后一点一点的雕刻,最后还要达到圆转如意的运行阶段,这件事才算成了。

难度在哪里?

难在工匠精神。

难在心无旁骛。

难在将身心之力注入。

难在持之以恒。

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懂得了这个,懂得了很多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学而》1.15

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五)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习

贫时不谄,富了不骄,容易吗?

对于聪明上进的贫寒子弟而言,太难了!

他们常常在自负和自卑之间煎熬,渴望成功。如果自我认知不成熟,极易形成极端人格:封闭型人格或讨好型人格。

如果性格封闭而自卑,贫易偏激,富则骄逸。

如果性格讨好而自傲,贫易谄媚,富则骄奢。

其中关键原由是: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也会放大人的想象。

张居正注释,谄,卑屈也,卑微而憋屈。张居正幼时也是家境贫寒,出身卑微,估计深有体会。

有的人苦了十几年,终于富了!于是,嗓门大了,音调也高了,说话像打鸣的公鸡,必须让全村人都听到。

子贡出身贫寒家庭,能贫时不谄,富而不骄。不容易,故有此一问,想得到孔子到表扬和肯定。

孔子回答说:“也不错吧。不过不如贫穷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啊!”

没听到表扬而是勉励,子贡汗流浃背。

孔子解释说,常人常在贫困中煎熬,渴望富贵,大多难以自持,故必有谄媚之病。你没这个问题,也算学有所得。但还不是最好的境界,因为你心里一直装着“穷”字。贫而乐的人,心宽体胖,心已超脱于贫以外了。富而无骄,你心里还是装着个“富”字。一句话,你的心其实还是被身外之物无形奴役者,不能超然待之。

安贫乐道是什么状态呢?

孟子说:上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

富而好礼是什么状态呢?

或许要像刘强东那样,不敢忘记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得先富带动后富,和当年送鸡蛋支持自己念大学的乡亲们走手拉着手,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子贡顿觉醍醐灌顶,感慨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就像治骨角,先用刀具切了,再用锦铴磋,使它更平滑。治玉石,先用椎凿琢好,再用沙石磨,使它更细腻。

孔子很高兴,认为子贡举一反三,能够从自己说出来的道理,来领悟老师还没有说出来的意思。于是说,“赐(子贡名)呀,可以和你谈诗了”。

严格苛求的精神,不断进取的道路,争创一流的境界。这大概是孔子的意思吧。

译文

子贡说:“贫而不谄,富而不骄,怎么样?”孔子说:“还不错了。不如但安贫乐道,富而知礼。”子贡说:“《诗经》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听了非常高兴,说:“赐呀!不错!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像这样,才可以谈诗了!”

释疑

1、谄:奉承,巴结。谄媚,因卑屈向人讨好。

2、骄:自满,自高,所谓骄傲;自大,不服从,所谓骄逸。

3、《诗》云:《卫风·淇澳》篇。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骨角,先用刀具切了,再用锦铴磋,使它更平滑。治玉石,先用椎凿琢好,再用沙石磨,使它更细腻。比喻益求精进。

5、告诸往而知来者:往,已所言。来,所未言。举一反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即使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字)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请***纳吧~小弟需要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