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是南北朝时期江淹的故事_江淹才尽和江郎才尽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7 0
  1. 江郎才尽什么意思
  2. 江郎才尽什么意思?江郎才尽怎么读?
  3.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
  4. 江郎才尽成语的意思
  5. 江郎才尽的成语故事
  6.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到底是谁?

江郎才尽与南朝文学家江淹有关.

江郎才尽出自《南史·江淹传》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 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江郎才尽是南北朝时期江淹的故事_江淹才尽和江郎才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故事: 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 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 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 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 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 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了。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 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 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郎才尽什么意思

一个人的才华其实也是很有可能会有尽头的,这时候人们经常就会说他是“江郎才尽”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就像是一个人的一生一样,不可能还会有第二次青壮年时期。而江郎才尽这个词,是来源于南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江淹,那么这个成语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说江淹的才华已经尽了呢?江淹的才华又是不是真的穷尽了,他后来有没有什么著作呢?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确有其人,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传下来一百四十多首诗,但是对于后人影响更大的是其《恨赋》、《别赋》等文章,不太喜欢文学的朋友,也大多听说过《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郎才尽这个故事在《诗品》《南史·江淹传》均有记录。但是江淹未必是才尽,更大的可能是为了避祸而已。江郎才尽应该是江淹给自己编写的一个谎话。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诗品》中的江郎才尽

钟嵘《诗品》记载:"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朝钟嵘(约468-约518)和江淹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说江淹梦到了前辈郭璞,把他的五色笔要了回去,从此江淹就写不出好的诗文了。

这个故事说江淹的文***来自于前人所授,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江淹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拟古,严羽的《沧浪诗话》特别提到:

拟古惟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拟左思似左思,拟郭璞似郭璞,独拟李都尉一首不似西汉耳。

渊明是陶渊明,康乐是谢灵运,左思就是那个写《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的人物。郭璞也不是普通人,他是游仙诗的代表人物,游仙诗开山水诗的滥觞,郭璞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另外郭璞善于看风水,颇具***色彩,还是风水学的祖师爷。据说他的墓地建在了镇江金山寺下的百花洲,老街前些年还特意去过一次,可惜什么痕迹也没有看到。

二、《南史·江淹传》中的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讲了两个故事: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馀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

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南史》是由隋唐时期的李***(570年-628年)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年代上比钟嵘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当时的书籍传世已经不多了,估计江郎才尽的故事流传甚广,未必是从钟嵘《诗品》那里看到的。

《南史·江淹传》提到的张景阳是西晋文学家,名叫张协,他与兄张载、弟张亢,并称"三张"。钟嵘在《诗品》序中将"三张"与"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并提,是当时的名士。

张景阳跟江淹要了“一匹锦”,郭璞跟江淹要了一枝“五色笔”,总之是把江淹的才气都要走了。于是江淹“为诗绝无美句”,写不出佳句来了,当时的人称之才尽。

三、江郎为什么才尽?萧衍是什么人?

江郎才尽是一个成语故事,有一点玄幻的色彩。在今天无神论者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江淹后来写不出佳作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古籍记载,江淹是在“宣城太守时罢归”时做的那个梦。做完梦后,特意跟丘迟说,我偷偷留下了“数尺既无所用”,我送给你吧。丘迟是萧衍的亲信之人,萧衍代齐为帝建立南梁的的劝进文书均为丘迟所作。这种表态更像对梁武帝萧衍的表态。

江淹(444年-505年)经历了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三个时代。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看到了数不尽的血雨腥风。

齐高帝萧道杀刘宋皇帝建立齐朝,齐明帝萧鸾杀了侄子继位,为了保住皇位,在位期间把哥哥齐武帝的后代斩草除根。可以也仅仅在位5年。

梁武帝萧衍先后杀了齐东昏侯萧宝卷、齐和帝萧宝融,建立了梁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停地杀戮之中,王侯将相跟着一批批倒下。

老年的江淹估计已经看透了这一切,早就不敢出头了。但是,跟他的文才又有什么关系呢?

梁朝代齐以前,齐永明时期有著名的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这八个人都是当时一流的文学家和诗人

其中的萧衍篡夺了齐的天下,他就是后来的梁武帝。在萧衍继位以后,原来的诗友们自然要避让三分。

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也是萧衍的心腹大臣之一,曾经有一次和梁武帝比才学,两人比赛关于“栗子”的典故的多少。二人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比萧衍少了三件事。出宫后沈约说自己是故意输的,担心皇帝输不起,结果梁武帝听说后大怒,后来沈约恐惧而死。沈约时候,梁武帝不肯给他“文”的谥号,改谥号为“隐”。

结束

隋朝的大诗人薛道衡有"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据传说其引起隋炀帝嫉妒而被逼***。三国时候的杨修也有因过于显露才能,引起曹操的不快,最后丢了性命。

江淹当然不是丢了什么五彩笔才写不出诗来,应该是年龄大了以后,看明白了人情世故。皇帝自己就是一个大诗人,自己又何必出风头呢?江郎才尽应该是江淹给自己编写的一个谎话。

江郎才尽什么意思?江郎才尽怎么读?

“江郎才尽”的意思是: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读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出处:出自《南史·江淹传》。

词性:通常在句中用作形容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扩展资料:

“江郎才尽”的典故:

南朝文学家江淹,家境贫困,读书刻苦,自小写得一手好文章,人称江郎。江郎吟诗写文时文思泉涌,常有奇言佳句出现,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家。江郎曾任宣城太守,当他罢职回家的时候,停船在禅灵寺,夜里他梦见一个自称张景阳的人说:“以前我送给你一匹锦缎,现在该到还我的时候了。”江淹遂从怀中抽出几尺锦缎,那人很生气,说他把锦缎剪裁得快没了。

正在埋怨,见丘迟(当时一文人)站在旁边,张景阳便对丘迟说,“剩下这几尺,也做不成什么了,就送给你吧。”还有一次,江淹在凉亭午休,又梦到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笔放在你那里多年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淹随即向怀中一摸,竟真的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就把笔归还郭璞。经过这两个奇特的梦境以后,江淹写起诗文来,就再也没有名言佳句了。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

江郎才尽什么意思?江郎才尽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简 拼:jlcj

成语解释: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成语出处:《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成语例句: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繁体写法:江郎才尽

注音:ㄐㄧㄤ ㄌㄤˊ ㄘㄞˊ ㄐㄧㄣˋ

江郎才尽的近义词:黔驴技穷 比喻人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也说“黔驴之技”

江淹才尽 南朝 梁 江淹 ,少有文名,世称 江郎 。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江淹才尽”比喻

江郎才尽的反义词:出类拔萃 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初露锋芒 刚露出才华和特长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出处《南史·江淹传》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故事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one's literary talent is at an ebb <h***e lost one's talent; one's inpiration has dried up>

其他翻译:<法>au bout de son latin

读音注意:郎,不能读作“lǎnɡ”。

写法注意:郎,不能写作“朗”。

江郎才尽成语的意思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11篇)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1

  成语 江郎才尽

  拼音: jiāng láng cái jìn

  解释: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造句

 1、本来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就这样被捧得晕头转向,最后弄得江郎才尽。

 2、这几位作家久未有作品问世,是否已经江郎才尽?

 3、他已经江郎才尽,已经放弃了希望和改变,还指望以“不作为”来赢得20xx年的选举。

 4、一副好的绘画艺术创作,大多都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完成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让你觉得“江郎才尽”,又常常会让你感遇“柳暗花明”。

 5、有些时候所以会感到江郎才尽,也许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的热情消退了。

 6、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7、如果不持续努力,即使是有点天份,也会江郎才尽。

 8、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9、这位作家年轻时十分出色,得奖后不再努力,现在看来已经江郎才尽,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了。

 10、我已经江郎才尽,我不认为我可以再写出任何流行乐了。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2

 南北朝的时候,河南考城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文学家,名叫江淹。

 江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江淹读书十分用功,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写得一手好诗文,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为江郎。

 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当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条件的优越,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读书,他也越来越脱离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时候,文章不但没有写得更好,而且越来越退步,对此人们有很多传说。

 有的说,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在禅林寺旁边的河里,夜里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自称是张景阳的人,向他讨回过去借的一匹绸缎,江淹便从怀里拿出自己身上剩下的几尺绸缎还给了他,从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五色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人们于是就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江郎才尽。

 后来人们就用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来比喻某人的才思减退或者本领用完的意思。

 江是指的江淹,郎是古代人对男子的美称,才是才思、才情,尽是指的空、完的意思。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3

 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

 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品德,那是坏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馅媚奉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嫔妃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呢?别人劝您开***,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 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将他疏远了。就这样,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后来,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指出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这是很符合实际的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成语释义: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

 十年过去了,越国国富民强,兵马强壮,将士们又一次向勾践来请战:“君王,越国的四方民众,敬爱您就象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现在,儿子要替父母报仇,臣子要替君主报仇。请您再下命令,与吴国决一死战。”

 勾践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战要求,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敢,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同进同退。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进不听令,退不知耻,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涨,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成语出处:《国语·越语上》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屡进屡退也。”

 成语释义:打仗不能光凭个人的勇敢,要用智谋,要靠集体的力量。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4

 成语释义:

 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来源追溯:

 《南史·江淹传》: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故事链接:

 江淹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年轻时就已经声名鹊起,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但是,安富尊荣的生活渐渐磨光了他的才情。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逊色不少。他写诗往往提笔吟哦好久,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即使写出来了,也是文句枯涩,内容平淡。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回家,停船禅灵寺,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给他。从此,他的文章便不再精彩了。

 也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身边说:“我的笔在你那里多年,现在可以还给我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枝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文章了。

 学以致用:

 刘老师年轻的时候才思敏捷,发表了许多精彩的作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仿佛江郎才尽,渐渐地没有新作了。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5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成语解释:

 四字成语:江郎才尽

 出自:《南史·江淹传》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 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解释:“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造句:

 (1) “这这这……”他突然江郎才尽,心慌意乱,舌根子发短了。

 (2) 他已经江郎才尽,已经放弃了希望和改变,还指望以"不作为"来赢得20xx年的选举。

 (3) 本来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就这样被捧得晕头转向,最后弄得江郎才尽。

 (4) 当时有些批评家说他江郎才尽了,我们从没有这种感觉.

 (5) 这位作家年轻时十分出色,得奖后不再努力,现在看来已经江郎才尽,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了。

 (6) 老王近年眼力不行,作品极少,而他却说自己是江郎才尽了。

 (7) 这作家似乎已经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

 (8) 从今往后,我明白了,只有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并非低能者.

 (9) 一副好的绘画艺术创作,大多都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完成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让你觉得"江郎才尽",又常常会让你感遇"柳暗花明"。

 (10) 她为了作文作业苦思冥想,已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6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

 江郎才尽:比喻才情减退。

  江淹的简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中国南朝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东)。江淹出生于南朝宋,年少时即因文章而声名显著,一生为官历南朝宋、齐、梁三朝。晚年他仍担任齐、梁朝的***,但是作品质量却大不如以前,被认为是才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说他“江郎才尽”,至今传为文坛掌故。

  江郎才尽的故事: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

 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郎才尽的启示:

 满足于功成名就的现状和在文学上不思进取,这才是江郎才尽的主要原因。这告诫我们要不满足现有的成就,只有努力上进,积极进取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7

  出处

 《南史》。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连续在宋、齐、梁三***过官,担任过好多官职。

 江淹年轻时,家中非常贫困。由于父亲早世,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上山砍柴,靠卖柴和母亲来维持生活。尽管条件艰苦,江淹仍然发奋读书。由于他刻苦自学,写出好多非常精彩的文章和诗篇,世人读了,个个称赞,他的名气很快传扬开了,最终受到朝廷的器重。

 可是到了晚年,江淹的才思大大减退,写出的文章平平淡淡,没有文***,诗篇也再没有佳句出现。人们都摇着头说:“江郎才尽了。”

 如果探究原因,大概是江淹后来做了大官,公务繁忙,没空去写诗著文吧。而且在他享有盛名以后,地位变了,生活富裕了,也就不再刻苦学习了,自然就大大退步了。

 当时有关江淹的神话传说,道出了一个离奇的答案。有一天,江淹寄宿在禅灵寺。夜晚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一个人走来对他说:“从前,我把一匹锦缎寄存在你怀里,如今已有很长时间了,请你还给我吧!”江淹摸摸怀里,果然有一匹光彩绚丽的锦缎,他不由自主地拿出来。还给了那个人。醒来后,江淹感到腹中空空,拿起笔来,总也写不好文章。

 还有人说,江淹晚上在冶亭住宿,夜晚走来一位俊秀的男人,笑着对他说:“我是晋朝的文学家郭璞,当初我把一支笔留给了你,今天我是来要笔的,请还给我吧。”江淹向怀中一摸,果然有支笔,取出来一看,竟然是支五彩笔。江淹就把笔交还给了那个人。从此,江淹写作便每况愈下了。

  释义

 原指江郎年轻时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8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

江郎才尽的出处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连诗也写不出了。”

江郎才尽的典故

 《南史》中除了记载以上故事外,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无得意地对***说:吾本素官,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在这种养尊处优的环境下,江淹再也没有写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尽。[1-2]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节选自《应用写作》1995年第8期《但愿“江郎”才不尽》)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9

 出处:《南史·江淹传》。

 意思:形容本来很有文才,后来却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或作“才尽江郎”。

 江淹是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他曾连续在南朝的宋、齐、梁三***过官。在梁,曾任“金紫光禄大夫”,并被封为“醴陵侯”,因此,他的诗文集称《醴陵侯集》。据《南史》载,他年轻时候,家里很穷,由于刻苦自学,写出了很精***的诗和文章,并且以此出名。

 可是,到了晚年,他的才思却大大减退,文章平淡,诗也没有什么佳句。当时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江郎”为什么“才尽”呢?原因多半是因为做了大官和享有盛名以后,生活***,自满自足,不再刻苦努力,所以就退步了。

 不过,当时还有一个神话似的传说,说:江淹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枝笔,留在你处已经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向怀中一摸,果然有一枝五色彩笔,就还给了那人。从此,江淹就写不出精彩的文句了。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10

 汉字书写:江郎才尽

 汉语注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江郎才尽的意思:江郎:指南朝的江淹。原指江淹少年有文***,晚年写诗却无佳句。比喻人的文***思情衰退。

 江郎才尽的近义词:才思枯竭、智尽能索、黔驴技穷、江淹才尽、计穷智短;

 江郎才尽的反义词:文思泉涌、出类拔萃、出口成章、学富五车、初露锋芒、才华横溢、文思敏捷;

 江郎才尽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名叫江淹,年纪轻轻就已经才气无双,他的作品被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安逸的生活渐渐磨光了江淹的才华。当他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写文章的水平逐渐退步很多,写诗的时侯还经常提笔好久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即使写出来也是没有什么内容可言。于是人们就有了这样的一个传说:有一次,江淹坐船回家的时侯船停在禅灵寺,江淹在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江淹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给他,从此江淹的文章便不再精彩了。也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凉亭中睡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面前说:“我的笔在你那里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吧?”江淹听了摸了摸怀里,果然从怀里取出一枝光彩夺目的五色笔来还他。据说自从江淹南柯一梦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了,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一直上进,不然就会不进则退。

 江郎才尽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一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马识途《学习创作的机会》:“我是不相信世上真有‘江郎才尽’的事。江淹晚年写不出好作品来,不是他才尽了,是他已安于逸乐,不再热爱生活了。”

 江郎才尽造句

 有人说你原地踏步,也有人说你江郎才尽,你不如写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来反击他们。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得意忘形的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并非低能者。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11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故事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

江郎才尽的成语故事

汉字江郎才尽拼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释义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人的文***思情衰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黔驴技穷、江淹才尽、才疏学浅、才思枯竭

反义出类拔萃、初露锋芒、才华横溢、才高八斗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到底是谁?

江郎才尽,成语中的江郎是指的南朝时的江淹,成语的意思是说江淹少时文才出名,但到了晚年诗文无佳句,才情减退。

成语江郎才尽,原指南朝才子江淹后期才华穷竭一事,如今用来比喻文人的才华穷尽。

此成语出自〈南史 江淹传〉,文中写道:”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为谓之才尽。“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的由来:

? 南北朝时,有一位叫江淹的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刻苦好学,才思敏捷,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会作画,深得人们喜爱和推崇。可是,当他后来官至光禄大夫文章大不如从前,诗画也平淡无味。到了晚年,总拿着笔思考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当时人们谣传: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已经多年了,现在你该还给我了。“江淹摸了摸怀里,确实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便把笔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再也没有写出美妙的文章,也没有画出漂亮的图画。因此,人们都说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江郎才尽,又叫“江淹才尽“或者“江郎才掩“。

?《镜花缘》第九十一回写道:“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弄得真是江郎才尽了。”

?《隋唐演义》第三十六回写道:“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蛮草诏,便觉江郎才掩。“

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出自南京。据《南史.江淹传》和钟嵘著的《诗品》中记载,江淹常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江郎即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他年少成名,擅长诗赋,文章更是绝妙,《恨赋》《别赋》状人间生死之恨,别离之愁,酣畅淋漓,真挚动人,读来让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可到了晚年,江淹突然才思锐减,诗文不在有佳句美意。相传在朝天宫后面的冶城山上有个冶亭,江淹就是在这里小憩时做了一个离奇诉梦。此后,再也写不出好文章,后人称冶亭为梦笔驿。把写不出好作品的缘由附会于一场梦,颇有点,睡不着觉怪床歪,的意味。当然有点可笑,但江淹缘何才尽倒是值得深思的。江淹出身贫寒,但自小好学,六岁能作诗。

13岁丧父后,为生计所迫,***薪美母,20岁入仕途,但寄人篱下,不甚得志,后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获释后继而遭贬。坎坷不平的经历,愤怒哀怨的思绪,造就了一代诗人。这其间,他写下了不少好的诗篇。30年河东,30年河西。江淹34岁后,时来运转,他先后依附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

从此,官运亨通。从尚书驾部郎一直做到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对此,他曾不无得意对***说,吾本素官,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在这种养尊处优,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江淹再也没有创作***,更缺之创作的生活底蕴,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谷,江淹的文思最终倒至枯竭,金陵一梦,终使他前后判若两人。江郎才尽这个典故,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到梦笔驿一游,得到启示。意味深长,让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