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旌摇曳与心旌摇荡,心旌摇曳与心旌摇荡一样吗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8 0
  1. 爱心树这里面有什么四字词语
  2. 随风飘荡的反义词?
  3. 曳的部首
  4. 详细讲一遍“人面桃花”的故事

(一)“桃花运”一词的出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心旌摇曳与心旌摇荡,心旌摇曳与心旌摇荡一样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国风.周南.桃夭》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俗称诗经-周南-桃夭篇。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并对新娘的美貌和美德给以赞美。大衣就是在桃花盛开的的时候,有一个象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容貌美丽,能够生儿育女、能够使新郎的家族子孙象桃树一样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是一个对新郎家非常合适的人选。所以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典这里。

(二)“桃花运”的来历

“桃花运”这个词原是***术语。

“命理”中的“桃花运”是跟据“生辰八字”中的五行所处“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的位置而言。如大运和流年行运到“沐浴”阶段的时侯就叫“行桃花运”。

在十二地支中的“子午卯酉”便是桃花,人生的“八字”也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得来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碰到“子午卯酉”的时候。如果这“子午卯酉”出现在人生的“八字”内的,便叫桃花入命。

人生的运程(***术语叫“大运”)每十年便行一个干支。人生的岁数运程(***术语叫“流年”)。这两个结合起来便叫“运”。(也是人们常说的运气好坏便在这里面)

在人生的“运”上遇到“桃花”(子午卯酉)的,这就叫“桃花运”,但“桃花运”也是有好与不好的区别。

(三)“桃花运”的民间传说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的桃花中的***。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 明原委!”

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意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人们遂将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或交桃花运。

爱心树这里面有什么四字词语

1. 指摇远的地方是什么四字词语

天涯海角

拼音:tiān yá hǎi jiǎo

解释: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出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示例:我们俱系~之人,今幸得贤主人相邀一聚,也是三生之缘。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天南地北、天各一方

反义词:近在咫尺、一衣带水

语法:作宾语;形容地方偏远

2. 形容心理感觉很遥远很遥远的四字成语

不远千里 不以千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不远万里 不以万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长亭短亭 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

也指旅程遥远。 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道远日暮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

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

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关山迢递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客死他乡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千里迢迢 迢迢:遥远。

形容路途遥远。 千山万水 万道河,千重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秦越肥瘠 秦越两地相去遥远。

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青山一发 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

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

山长水远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山南海北 指遥远的地方。

山陬海噬?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万水千山 万道河,千重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

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鞭长驾远 指路途遥远。

3. 带有远的四字词语

带有远的四字词语:负重致远、潜身远迹、高掌远跖、宏才远志

远拼音:yuǎn

释义:

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4、深奥:言近旨远。

5、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宏才远志[hóng cái yuǎn zhì]

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2、高掌远跖[gāo zhǎng yuǎn zhí]

比喻开拓,开辟。

3、潜身远迹[qián shēn yuǎn jì]

指隐居避世,不露踪迹。

4、负重致远[fù zhòng zhì yuǎn]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5、远足[yuǎn zú]

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4. 关于摇的四字成语

摇摇摆摆、

飘飘摇摇、

摇首吐舌、

心旌摇曳、

神魂摇荡、

撼地摇天、

鼓唇摇舌、

摇羽毛扇、

摇头叹息、

摇尾求食、

摇尾涂中、

摇鹅毛扇、

魂摇魄乱、

摇头幌脑、

神摇目眩、

拔地摇山、

摇头摆尾、

扶摇直上、

摇摆不定、

摇吻鼓舌、

风雨飘摇

东摇西摆、

心旌摇摇、

摇摇欲坠、

毫不动摇、

风雨摇摆、

扶摇而上、

胆战心摇、

摇手触禁、

摇头摆脑

5. 摇的四字成语是

招摇撞骗 旁摇阴煽 拔地摇山 摇摇摆摆 摇头叹息

撼地摇天 摆尾摇头 神摇意夺 魄荡魂摇 摇尾涂中

摇头幌脑 中心摇摇 风雨漂摇 摇旗呐喊 摇头摆尾

风雨摇摆 风举云摇 摇头麰尾 摇摇晃晃 摇笔即来

摇头晃脑 山摇地动 魂摇魄乱 摇摆不定 心旌摇摇

天摇地动 扶摇直上 摇头摆脑 摇唇鼓喙 摇鹅毛扇

摇羽毛扇 过市招摇 矢志不摇 风雨飘摇 鼓唇摇舌

摇身一变 摇唇鼓舌 目眩神摇 摇头稾脑 神魂摇荡

扶摇万里 摇席破坐

随风飘荡的反义词?

爱心树这里面有什么四字词语

《爱心树》里面没有四字词语,全文如下:

从前有一棵大树……

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

***集树叶,

给自己做王冠,

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他常常爬上树干

在树枝上荡秋千

吃树上结的苹果

同大树捉迷藏

累了的时候

就在树荫里睡觉。

小男孩爱这棵树…

非常非常爱它

大树很快乐。

四字词语里面有坐的

坐井观天

如坐针毡

坐享其成

正襟危坐

如坐春风

坐以待毙

坐而论道

坐吃山空

坐怀不乱

坐立不安

坐失良机

坐卧不安

坐收渔利

席地而坐

如坐云雾

坐卧不宁

平起平坐

坐地分赃

坐拥书城

坐拥百城

一坐一起

割席分坐

坐观成败

众人广坐

坐不安席

坐不窥堂

坐以待旦

坐地自划

坐无虚席

里面有倩和磊的四字词语,

你好,小磊倩影,晓磊娇倩,倩女磊落,,磊叠倩丽,倩盼磊磊,磊珂倩朗,磊浪倩俊,晓磊倩秀,磊磊倩善,倩女瑰磊,祝你愉快!

写AABC式的四字词语,里面有

斤斤计较、孜孜不倦、姗姗来迟、娓娓道来、彬彬有礼、炯炯有神、脉脉含情、默默无闻

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喋喋不休、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熠熠生辉

面面相觑、莘莘学子、洋洋得意、区区小事、头头是道、奄奄一息、岌岌可危、官官相护

咄咄逼人、津津有味、惴惴不安、心心相印、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步步为营、亭亭玉立

喋喋不休、依依不舍、

四字词语里面有相什么并什么

相提并论-----把截然不同或不是一个性质的人或事物摆在一起进行评论 。

里面有长也有短的四字词语

家长里短

长短不一

长枪短炮

心有什么四字词语

眼意心期: 期:期望。眼中意会,心中期许。指嘴上虽然没说话,但双方的目光交流,心意相通

眼跳心惊: 眼皮跳动,内心惊恐。形容感到不安、害怕

眼想心思: 心中思念,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

眼约心期: 期:期望。眼中意会,心中期许。指嘴上虽然没说话,但双方的目光交流,心意相通

眼迷心荡: 眼光迷乱,心神摇荡。形容见到美色而不能自持的神情

眼观鼻,鼻观心: 古代***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

雪操冰心: 志行品德高尚纯洁。

眩目惊心: 使人眼花心惊。

虚心冷气: 虚:虚***;冷:不热情。心虚胆怯、低三下四的样子。也指虚伪做作,***装殷勤

虚心平意: 平:宁静。心意空舒宁静,如同说心平气和

绣口锦心: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形槁心灰: 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心怀忐忑: 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虚或忧虑而不能安心。

心绪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心知其意: 意:意义。心中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艺的要领。

心存芥蒂: 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心满愿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心如坚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心如木石: 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心不由主: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心旌摇曳: 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心痒难揉: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心痒难挝: 挝: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心痒难抓: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心如刀锉: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心同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箫心剑态:

鸮心鹂舌: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西施捧心: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秋天,树叶飘落下来"在这里面添四字词语

"秋天,树叶洋洋洒洒飘落下来"

描写爱心的四字词语

呵护备至 助人为乐 雪中送炭 先人后己 慈眉善目 扶老携幼 救死扶伤 扶弱济贫 舔犊之情 虎毒不食子

春风送暖

体贴入微

无微不至

语重心长

关怀备至

细致入微

嘘寒问暖

安老怀少

视民如伤

解衣推食

吊死问疾

关心民瘼

己饥己溺

问长问短

箕风毕雨

民胞物与

曳的部首

随风的近义词是什么

随风的近义词

顺风

随风

拼音:suí fēng

解释

1.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

《文选·司马相如 》:"泛*氾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郭璞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蒲松龄《 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2.比喻随俗从众。

《文选·杨恽 》:"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吕向注:"言会宗犹复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文王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余。"

飘荡的拼音是什么

飘荡的拼音是什么

飘荡拼音

[piāo dàng]

[释义]:1.在水上浮动 2.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心旌摇曳 同义词

心旌摇曳

拼音:xīn jīng yáo yè

释义: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心摇摇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同义词或近义词:

心旌摇荡: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心旌摇摇: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心荡神摇: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柔肠百转: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用来形容花朵随风摆动的成语

心旌摇曳

xīn jīng yáo yè

解释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心摇摇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心旌摇摇

反义词无动于衷

例句眉翠含颦,靥红展笑,一张小嘴,恰似新破的榴实,不觉看得~起来。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伈随风飞是什么意思啊?

是心随风飞的谐音,自己的心情象风一样自由的飞翔。也就是心情舒畅,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你看到大海时,那种心情。

心随风飞可以看做是一种诗意的表现,如图

萍水相逢的意思

拼 音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解 释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蕨类植物。像浮萍随水漂泊, 成语:萍水相逢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近义词一面之交、不期而遇

反义词莫逆之交

例 句你我只不过是萍水相逢,又何来白首不相离?

按要求写词语和近义词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焕发

踔厉风发 抖擞精神 斗志昂扬 发扬蹈厉 奋袂而起 精神抖擞 精神焕发 精***秀发 炯炯有神 慷慨陈词 慷慨悲歌 龙马精神 容光焕发 生气勃勃 生龙活虎 仰首伸眉 意气风发 朝气蓬勃 振奋人心

威武

金刚怒目 龙行虎步 龙骧虎视 龙骧虎步 雄姿英发 雄赳赳,气昂昂 燕颔虎颈 鹰扬虎视 英姿飒爽

风度

不苟言笑 落落大方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仙风道骨 泱泱大风 雍容雅步 仪表堂堂 正襟危坐

委靡

没精打*** 泥塑木雕 人困马乏 少气无力 师老兵疲 睡眼惺忪 心力交瘁 形容枯槁 衣不解带 有气无力

鬼哭狼嚎 鬼哭神号 嚎啕大哭 呼天抢地 泣下沾襟 声泪俱下 病哭流涕 啼饥号寒 涕零如雨 涕泗滂沱

打哈哈 抚掌大笑 付之一笑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忍俊不禁 嘻皮笑脸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哑然失笑 嫣然一笑 一颦一笑 胁肩谄笑 袖如充耳

传情

眉来眼去 情人眼里出西施 温情脉脉 羞人答答 姻视媚行

造作

矫揉造作 拿糖作醋 拿腔做势 寻死觅活

沉默

沉默寡言 顿口无言 缄口无言 绝口不道

其他

楚楚可怜 呆若木鸡 道貌岸然 额手称庆 横眉怒目 声音笑貌 义形于色 众醉独醒

表示情况危急的:

燃眉之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岌岌可危、危在旦夕、十万火急、急于星火、四面楚歌、救火扬沸、一触即发 、火烧眉毛、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燕巢幕上、朝不保夕、腹背受敌。

形容勤奋学习的

尝胆卧薪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习。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分甘绝少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攻苦食淡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坚苦卓绝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绝少分甘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临池学书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刻苦耐劳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埋头苦干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驽马十驾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年磨剑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悬梁刺骨 形容刻苦学习。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志坚行苦 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圆木警枕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坐薪悬胆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照萤映雪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尝胆眠......

详细讲一遍“人面桃花”的故事

[yè]

笔划

6

五笔

JXE

部首

结构

单一结构

五行

笔顺

竖、横折、横、横、斜钩、撇

释义

拉,牵引:~引。~扯。弃甲~兵。

详细释义

〈动〉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穿着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诗·唐风》。孔颖达疏:“娄、曳俱是著衣之事。”

骄侈不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肉,放于声乐以自娱。——《新唐书》

又如:曳缟(穿白绢衣服);曳娄(穿戴)

飘摇。如:摇曳;曳曳的(飘飘悠悠);曳曳(飘动的样子);曳动(摇动,飘荡);曳影(犹摇影)

率领

孙子命章子曳兵与燕兵对阵。——《乐毅图齐平话》

〈形〉

困顿,精力衰竭

贫而不衰,贱而不恨,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相关词语

顿曳

曳地

曳曳

拖曳

引曳

容曳

漂曳

扶曳

艳曳

曳撒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

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

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

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

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

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

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

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

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

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

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

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

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

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

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

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

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

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

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

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

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

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

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

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

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

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

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

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

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

的风***。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

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

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

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

“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

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

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

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

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

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

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

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

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

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

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

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

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

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

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

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

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

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

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

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

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

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

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

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

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

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

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

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

的桃花中的***。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象那一

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

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

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

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

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

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

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

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

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

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

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

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

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

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

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

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

明原委!”

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

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

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

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

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

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

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

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

**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意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

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

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

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

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

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

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

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

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

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

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

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

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

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