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什么意思_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8 0
  1. 思念成殇是什么意思
  2. 人什么的成语
  3. 帮我找成语
  4. 《乌拉圭文学·马·贝内德蒂·情断》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5. 表达怀念之情的成语
  6. 表示死的人的词语有哪些成语?
  7. 什么什么人亡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最近,**《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裙子的。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词的开头是:

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什么意思_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为这是富家之所独有。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具体生动。单说“谁寄锦书来”,未免显得抽象。作者借助于雁能传书的传说,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这就通过大雁翔空,形象地表达了书信的到来,使人可看得到,摸得着。虽然这种写法,并非自她始,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飞雁传书,显然画面更为清晰,形象更为鲜明,这种点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三、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在这夜景里,即使收到情书,无疑是高兴的。但光是这样理解,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雁传书信,固可暂得宽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其实,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但李作较之白作似乎进了一步,关键在于“西”字,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

花自飘零水自流。

有人说,这是写李清照慨叹自己“青春易老,时光易逝”。要是这样,那么,下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含义很深。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唯其如此,所以底下两句: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就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一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李特工耳。”诚然,李作比之范作已胜一筹。“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总不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么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变化的情景,怪不得成为千古绝唱。

由上看来,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这种题材,在宋词中为数不少。若处理不好,必落俗套。然而,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象蜜一样的甜,也象水一样的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三、李词的语言大都浅俗、清新,明白如话,这首词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郑孟彤)

赏析二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赏析三

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但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显得越发难能可贵。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恰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

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抒写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词人自己思念丈夫赵明诚,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爱的基础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潜 少鸣)

赏析四

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作者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出游写到明月高照闺楼,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归家,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心上之人,盼望他从远方寄来“锦书”。下阕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开自己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我们可以见到,柳眉刚刚舒展,心中又见翻腾,词语浅近,感情深挚,体现了漱玉词的艺术风格。

集评:

离情欲泪。读此始知高则诚,关汉卿诸人,又是效颦(《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三)。

此词颇尽离别之情。语意飘逸,令人省目(《草堂诗余评林》卷二)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卷二)。

词一开篇:“红藕香残玉簟秋”,荷花已然凋残,尽是一片清秋冷落时节,这个“秋”字,正是作者触***怀的节点,是缘景生情的根本,也是文章情气的基础。作者把“秋”这个抽象化的季节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象特征的“红藕香残”来表达。同时,秋凉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最能激起人们的愁情幽绪,这在古典诗词是极为常见的,这说明了其审美上的对象特征和心理意绪上的对应同构关系。作者巧妙的避免了自然景象可能的对主体心理意绪的掩蔽,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偏向,而是把客体的自然物象作为引***绪的媒介。即不是意大境小,也不是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然的秋思之间的相互契合。

作者淡起微推,首先用淡笔勾勒季节特征,其后轻推出抒情主体的形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两句足可玩味,“轻”,言其悄悄然;“独”,曰其仅然一身。何以如此?词至此可谓不着一字,然而其意脉潜隐其中,直到“云中谁寄锦书来”,其潜隐之意脉方才显豁,终显其表层意象。作者眺望秋际云天,原是企盼丈夫的“锦书来”,于是紧接“雁字回时”一句。“雁字”既是眼前实景,雁阵归然,长空嘹唳;也是寄兴之景,所谓鸿雁传书,本就是具有民族本色的传统意象,含有象征意义。当这这种翘首引怀,待书于景的意识,最终成为显性意识时,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所内蕴的深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其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孑然一身,静静地等待雁传尺素,独自咀嚼那离别的伤情,悄然的排遣那铭心的思念。在这“轻”与“独”中不事张扬,无需为伴的去回味、咀嚼、体验、领略。上阕煞尾处,忽见“月满西楼”这一景象描述。这一收笔,绝极妙极。不但呼应了首句“红藕香残”的景象,且同时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立体环境体;红藕、兰舟、雁字、西楼。作者亦身在其中,独处一角,可谓身入词境。这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空间感下透现的时态感观,时空的灵动跃然纸上,此时流转在我们心间的是作者的情与意的深度交融,于是从最初的绘画美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面,意境美。

本篇词作,上阕隐然相思之意,下阕则直宣情愫。“花自飘零水自流”,乃借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相思”这一词中意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述及与丈夫身处两地,共处一种思绪之间,表明了作者与丈夫的心灵感应同为一律。可见此处是为双向而动。这与前人所作大部为对月独抒怀的感情脉思有着显著区别。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作者如何为之?结尾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绝妙好词,除让人哑然称绝之外,唯有叹然。作者一路写来,或寄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意象时露时显,于结尾处猛然一收,如群山之玉,塔顶明珠,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使之心灵为之震动,深思、遐想。长时间的体验个中三味。

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感知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并以她独特的艺术技巧将之呈现,并在这一瞬间凝为审美的精华,使之作品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这就是所有传世巨作所共有的,在各个层面上以独具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传达出人类的普遍意识情感,唤起不同时代、民族、国界的人们的善良的审美体验。

思念成殇是什么意思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拨云睹日 拨***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拨云见日”。

出处: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参前倚衡 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象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怵目惊心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触目惊心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赌物思人 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所遗下的物品,就想起该人。

睹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睹物伤情 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睹物思人 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唐·裴铏《***·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对景伤情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出处:元·无名氏《集贤宾·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耳闻目睹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耳闻目击 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耳闻目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耳闻目览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唐·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耳闻眼睹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耳闻眼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唐·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凡胎肉眼 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出处:明·汪道昆《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

海枯见底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出处: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花遮柳隐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

见鞍思马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三·感兴》:“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

见猎心喜 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

见溺不救 犹言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见神见鬼 好象看见了鬼神。比喻多疑。

出处:唐·释惠然《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便即见神见鬼,指东划西。”

见豕负涂 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出处:《周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

见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见死不救 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见异思迁 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开门见山 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出处: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旷若发蒙 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出处: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了不可见 了:完全。完全不能看见。

出处:明·归有光《水利后论》:“求所谓安亭江者,了不可见。”

落井下石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满目荆榛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渺无人踪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出处:王汶石《大木匠》:“田间是静悄悄的,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

目睹耳闻 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目见耳闻 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目兔顾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出处: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人亡物在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视若无睹 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熟视无睹 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投井下石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妄尘而拜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望尘奔溃 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出处:《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诸军同日皆监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附者不可胜数。”

望尘而拜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出处:《晋书·潘岳传》:“与石崇等诌事贾谧,每侯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望风而降 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军队毫无士气。

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先睹为快 睹:看见。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

出处: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眼花撩乱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眼花雀乱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遥遥在望 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一览无遗 览:看;遗:遗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一览无余 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衣锦昼游 衣:穿。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出处:《魏书·甄琛传》:“未几,除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在为称满。”

有目共睹 睹:看见。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有目共见 指***都看见,极其明显。

出处: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有目共赏 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这人负一时盛名,而《湘军志》一书做的委实是好,有目共赏。”

人什么的成语

思念成殇,意思是因为思念造成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

思念成殇,也译为:苦苦思念不得解,心里凄苦伤感。

思念,释义:

1、想念;怀念。

2、指回忆。

3、考虑;思考。

4、思虑;想法。

(即想念。往往指情人、家人或朋友分离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情愫或牵挂之感。)

殇,释义:

1、幼年夭折,没有到成年就死去:殇折,殇夭;

2、为国战死者。

殇,也可以理解为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

扩展资料

与思念有关的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译为: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译为: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译为: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百度百科-思念成殇

帮我找成语

人百其身rén bǎi qí shēn 出处:《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意思: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人不知,鬼不觉rén bù zhī,guǐ bù jué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恁做事可甚人不知鬼不觉。”

意思: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人才辈出rén cái bèi chū 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意思: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人才济济rén cái jǐ jǐ 出处:《书·大禹漠》:“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意思: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人财两空rén cái liǎng kōng 出处: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他有偌多的东西在我担里,我若同了这带脚的货去,前途被他喊破,可不人财两失。”

意思: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人存政举rén cún zhèng jǔ 出处:《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意思:旧指一个掌握***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人地生疏rén dì shēng shū 出处:

意思: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人定胜天rén dìng shèng tiān 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意思: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人多势众rén duō shì zhòng 出处:

意思:人多力量大。

人多手杂rén duō shǒu z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意思: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人多嘴杂rén duō zuǐ z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意思: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出处:《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人非木石rén fēi mù shí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意思: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意思: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人浮于事rén fú yú shì 出处:《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意思: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人欢马叫rén huān mǎ jiào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意思: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人急智生rén jí zhì shēng 出处:

意思: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人给家足rén jǐ jiā zú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商君列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意思: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人己一视rén jǐ yī shì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意思: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人间地狱rén jiān dì yù 出处:

意思:人世间的活地狱。比喻黑暗的社会。

人间重晚晴rén jiān zhòng wǎn qíng 出处: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意思: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人杰地灵rén jié dì líng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意思: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人尽其才rén jìn qí cái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意思: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人困马乏rén kùn mǎ fá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意思: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人老珠黄rén lǎo zhū huáng 出处:

意思: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人面兽心rén miàn shòu xīn 出处:《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汉书·匈奴传赞》:“被发左衽,人面兽心。”

意思: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意思: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人民城郭rén mín chéng guō 出处: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意思: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人命关天rén mìng guān tiān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人命关天,分甚么首从。”

意思:关天:比喻关系重大。指有关人命的事情关系及重大。

人命危浅rén mìng wēi qiǎn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意思: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人莫予毒rén mò yú dú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

意思: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人怕出名猪怕壮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出处:

意思: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人弃我取rén qì wǒ qǔ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意思: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人强马壮rén qiáng mǎ zhuàng 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意思: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人琴俱亡rén qín jù wáng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意思: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人情冷暖rén qíng lěng nuǎn 出处:唐·白居易《迁叟》诗:“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意思:人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亲热。泛指人情的变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

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回:“正是人情世故,转面炎凉。”

意思:为人处世的道理。

人穷志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意思: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人穷智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意思:穷:困厄;短:短小。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人取我与rén qǔ wǒ yǔ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意思: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人去楼空rén qù lóu kōng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意思:人已离去,楼中空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

***得而诛之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出处:《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意思: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皆知rén rén jiē zhī 出处:

意思: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自危rén rén zì wēi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自危,欲畔者众。”

意思: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人山人海rén shān rén hǎi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意思: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神共愤rén shén gòng fèn 出处:《旧唐书·于柚传》:“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意思: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意思: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人生路不熟rén shēng lù bù shú 出处:

意思: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人生如寄rén shēng rú jì 出处: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意思: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人生如朝露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 出处:《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意思: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人事代谢rén shì dài xiè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意思:代谢: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人手一册rén shǒu yī cè 出处:

意思:***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人寿年丰rén shòu nián fēng 出处:

意思: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人死留名rén sǐ liú míng 出处:《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意思: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出处:

意思: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人头畜鸣rén tóu chù míng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胡亥)诛(李)斯、(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

意思: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人亡物在rén wáng wù zài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意思: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人亡政息rén wáng zhèng xī 出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意思: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人微权轻rén wēi quán qīng 出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意思: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人微言轻rén wēi yán qīng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意思: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意思: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出处:

意思: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意思: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人心不古rén xīn bù gǔ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五回:“奈近来人心不古,都尚奢华。”

意思: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人心不足蛇吞象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意思: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心惶惶rén xīn huáng huáng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意思: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人心齐,泰山移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出处:

意思: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人心如面rén xīn rú miàn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意思: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人心归向rén xīn guī xiàng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意思: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人心所向rén xīn suǒ xiàng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意思: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人心惟危rén xīn wéi wēi 出处:《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危。”

意思: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人心向背rén xīn xiàng bèi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是。”

意思:向:归向,指拥护;背:背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

人烟稠密rén yān chóu mì 出处:

意思: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人言藉藉rén yán jí jí 出处:《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意思: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人言可畏rén yán kě wèi 出处:《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意思: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人言啧啧rén yán zé zé 出处:

意思: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人仰马翻rén yǎng mǎ fān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意思: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人一己百rén yī jǐ bǎi 出处:《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意思: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人以群分rén yǐ qún fēn 出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意思: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人欲横流rén yù héng liú 出处:

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人们放纵情欲,不顾道德正义。

人云亦云rén yún yì yún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意思: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人之常情rén zhī cháng qíng 出处:南朝·粱·江淹《杂体诗三十八首·序》:“又贵远贱近,人心向背;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意思: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意思: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人中骐骥rén zhōng qí jì 出处:《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意思: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人中狮子rén zhōng shī zǐ 出处:《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意思: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人中之龙rén zhōng zhī lóng 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意思:比喻人中豪杰。

人众胜天rén zhòng shèng tiān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意思:聚集众人的力量,可以战胜大自然。

人自为战rén zì wéi zhàn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自为战。”

意思:为战:作战。***能独立地战斗。

《乌拉圭文学·马·贝内德蒂·情断》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1.大

哀莫大于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百年大计 (bǎi nián dà jì)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或措施。

抱头大哭 (bào tóu dà kū)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笔大如椽 (bǐ dà rú chuán)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彪形大汉 (biāo xíng dà hàn)

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脾气。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不登大雅之堂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不以一眚掩大德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才疏志大 (cái shū zhì dà)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2.小

本小利微 (běn xiǎo lì wēi)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不拘小节 (bù jū xiǎo jié)

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不无小补 (bù wú xiǎo bǔ)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褚小杯大 (zhǔ xiǎo bēi dà)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大醇小疵 (dà chún xiǎo cī)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小廉 (dà fǎ xiǎo lián)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大计小用 (dà jì xiǎo yòng)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3.口才好

冲口而出 (chōng kǒu ér chū)

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辩口利舌 biàn kǒu lì cí

释 义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 处 汉·王充《论衡·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口齿伶俐

成语发音:kǒu chǐ líng lì

成语释义: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成语示例:

辩才无碍

成语发音:biàn cái wú ài

成语释义: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成语出处:《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成语示例:这可见韵高的~,说得顽石点头了。(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三回)

4.高兴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成语发音: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成语释义: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怡然自得

成语发音:yí rán zì dé

成语释义: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成语示例:刘厚守听了,~,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怡情悦性

成语发音:yí qíng yuè xìng

成语释义: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扬眉吐气

成语发音:yáng méi tǔ qì

成语释义: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成语示例: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了。(巴金《家》十二)

笑逐颜开

成语发音: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成语示例: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个个~。

心痒难挠

成语发音:xīn yǎng nán náo

成语释义: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喜笑颜开

成语发音:xǐ xiào yán kāi

成语释义: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欣喜若狂

成语发音:xīn xǐ ruò kuáng

成语释义: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成语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喜眉笑眼

成语发音:xǐ méi xiào yǎn

成语释义: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5.热闹

张灯结彩

成语发音:zhāng dēng jié cǎi

成语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成语示例: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好不热闹。

熙熙攘攘

成语发音:xī xī rǎng rǎng

成语释义: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成语示例: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

熙来攘往

成语发音:xī lái rǎng wǎng

成语释义: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成语示例:人们~地汇集在广场上。

人山人海

成语发音:rén shān rén hǎi

成语释义: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成语示例:节日的公园~,热闹极了。

门庭若市

成语发音:mén tíng ruò shì

成语释义: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觥筹交错

成语发音:gōng chóu jiāo cuò

成语释义: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成语示例: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比肩继踵

成语发音:bǐ jiān jì zhǒng

成语释义: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成语示例:大街上,行人~,十分热闹

挨肩并足

成语发音:āi jiān bìng zú

成语释义:形容人群拥挤。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竟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

6.伤心

物在人亡

成语发音:wù zài rén wáng

成语释义: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成语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五内俱崩

成语发音:wǔ nèi jù bēng

成语释义: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痛心入骨

成语发音:tòng xīn rù gǔ

成语释义: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

成语示例:每与刘左将军、孙公佑共论此事,未尝不~,相为悲伤也。(《三国志·蜀志·孙乾传》)

痛心拔脑

成语发音:tòng xīn bá nǎo

成语释义: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痛哭流涕

成语发音:tòng kū liú tì

成语释义: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成语示例:我怎能忍心告诉他,使这个老人~呢?(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伤心惨目

成语发音:shāng xīn cǎn mù

成语释义: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也?”

成语示例: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形单影只,备极凄凉。且偶经故居,~。(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如丧考妣

成语发音:rú sàng kǎo bǐ

成语释义: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成语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人琴俱亡

成语发音:rén qín jù wáng

成语释义: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成语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7.珍惜时间

争分夺秒

成语发音:zhēng fēn duó miǎo

成语释义: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成语示例:我们在学习上要~。

只争朝夕

成语发音:zhǐ zhēng zhāo xī

成语释义: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

夜以继昼

成语发音:yè yǐ jì zhòu

成语释义: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宵衣旰食

成语发音:xiāo yī gàn shí

成语释义: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成语示例: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刘蕡传》)

爱日惜力

成语发音:ài rì xī lì

成语释义: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土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耻非其次。”《周书·萧圆萧传》:“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遥遥无期

成语发音:yáo yáo wú qī

成语释义: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这件事我不能~地等下去,希望能尽快给以解决。

一朝一夕

成语发音:yī zhāo yī xī

成语释义: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成语示例: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之故也哉!(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8.危险

知止不殆

成语发音:zhī zhǐ bù dài

成语释义: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成语示例: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明·赵弼《两教辨》)

转危为安

成语发音:zhuǎn wēi wéi ān

成语释义: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成语示例:经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这名危重病人已经~。

摇摇欲坠

成语发音:yáo yáo yù zhuì

成语释义: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成语示例: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头晕目眩,觉得眼前的大岩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曲波《林海雪原》二七)

鱼游釜中

成语发音:yú yóu fǔ zhōng

成语释义:釜:锅。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成语示例:姜尚进山,似~,肉在几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

羊入虎群

成语发音:yáng rù hǔ qún

成语释义: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一发千钧

成语发音:yī fà qiān jūn

成语释义: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成语示例:际兹~,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己见。(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燕巢危幕

成语发音:yàn cháo wēi mù

成语释义: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成语示例:不知怎地我忽而记起了“~”的故事,看到这一大堆人物,不禁为之凄然。(鲁迅《两地书》九五)

9.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

成语发音:yú gōng yí shān

成语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成语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坚持不懈

成语发音: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的。(***《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跛鳖千里

成语发音:bǒ biē qiān lǐ

成语释义: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发音: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成语释义: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发音: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成语释义: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山溜穿石

成语发音:shān liù chuān shí

成语释义: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磨杵成针

成语发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释义: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成语示例: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不辞劳苦

成语发音:bù cí láo kǔ

成语释义: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成语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成语示例: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的服务。(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

10.景

云蒸霞蔚

成语发音:yún zhēng xiá wèi

成语释义: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成语示例: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颇为壮观。(刘白羽《长江三日》)

诗中有画

成语发音:shī zhōng yǒu huà

成语释义: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水色山光

成语发音:shuǐ sè shān guāng

成语释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成语示例:既登途,凡道中风晨月夕,~,睹景怀人,只增悲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剩水残山

成语发音:shèng shuǐ cán shān

成语释义: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秀色可餐

成语发音:xiù sè kě cān

成语释义: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成语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侔色揣称

成语发音:móu sè chuǎi chèn

成语释义:侔:相等;揣:估量;称:好。形容描写景物,恰到好处。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良辰美景

成语发音:liáng chén měi jǐng

成语释义: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成语示例:虚度了丽日风和,枉误了~。(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

花朝月夕

成语发音:huā zhāo yuè xī

成语释义: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成语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成语示例:到了~,依旧相约玩耍。(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二回)

花红柳绿

成语发音: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释义: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成语示例:史见那郊园野旷,景物芳菲,~,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八十九回

表达怀念之情的成语

《乌拉圭文学·马·贝内德蒂·情断》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马里玛·贝内德蒂 (1920— ) 乌拉圭当代著名***家、诗人和散文作家。1920年9月14日生于乌拉圭。1949年出版第一部短篇***集 《今天早晨》,主要反映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1953年发表第一部长篇*** 《我们之中的谁》。从1954年到1960年,曾三次担任乌拉圭 《前进》 周刊的主编。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诗、散文和短篇***,获得相当成功,奠定了他在乌拉圭文学界的地位,被认为是乌拉圭最有观察力的作家之一。1967年后,在古巴革命 *** 的国际文化机构中任职。他的 《古巴笔记》 记录了他在古巴生活时期的印象。1***3年6月乌拉圭军事***后,贝内德蒂长期流亡国外,直到1988年才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他对独裁统治、流亡生活和社会不公正有切肤之痛,对受压迫的普通人怀有深切的同情。在许多作品中,他把讽刺和谴责的锋芒指向军事及其走狗,同时热情歌颂那些主持社会正义的普通人及革命者。在文学创作上,贝内德蒂受到被誉为“拉丁美洲短篇***之王”的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1878~1937)和阿根廷当代最著名的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0~1986)的深刻影响。贝内德蒂的近作受到欧美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不少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出版。近作主要有短篇***集《有无乡愁》 (1***7)、长篇***《破了一角的春天》(1982)、《被遗忘的回忆》 (1988)和 《昨天和明天》 (1988)。其他重要作品有《佩德罗和船长》、《最高家长的回忆》、《房子和砖》、《胡安·安赫尔的生日》 等。

内容概要 马丁·圣托梅是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一家私营汽车零配件进口商行的会计科长。他已经49岁了。照商行规定,再过六七个月就可以退休。回顾平平庸庸的一生,展望即将来临的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心中不免感到阵阵空虚、怅惘。1930年,他同伊莎贝尔结婚。五年后,妻子因病去世,撇下了二子一女。为了免受社会的指责,圣托梅不敢续弦,独自承担了抚养子女的重任,劳碌一生,总算把孩子拉扯成人。大儿子埃斯特万平步青云,当上了一个俱乐部的主任。他对父亲感情淡薄,态度冷漠,不时冲撞父亲。小儿子海梅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搞同性恋,和父亲若即若离。惟有女儿布兰卡尚知体恤父亲。但她也有了未婚夫,还为自己一事无成而烦恼,不可能全力以赴地照料家庭。两代人之间难以沟通,圣托梅感到家庭缺少乐趣,心情十分孤寂。商行里,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同事之间,都笼罩着一派虚伪的气氛,着实令人不快。董事会和经理高高在上,对几位科长颐指气使,百般挑剔,几位科长为争夺副经理的宝座勾心斗角。有的甚至和某董事的千金保持暧昧关系;有的借端向上级告密买好。同事间轮番互相捉弄,寻寻开心,毫无真诚相待的意思。这些自然都使圣托梅感到十分厌烦。人到老年,与年轻时的旧友重逢本来是件乐事。可惜,圣托梅的几位旧友也都历尽坎坷,有的变得庸俗无聊,与内弟媳勾勾搭搭; 有的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正当他百无聊赖、孤独寂寞的时候,商行招进七名新职员。其中一位名叫劳拉·阿维雅内达的24岁的姑娘分在会计科,成为圣托梅的第一个女部下。阿维雅内达生性腼腆,显得涉世不深。但工作勤恳,也颇为聪颖,作为科长,马丁·圣托梅对这位异性的年轻下属很快产生了好感。阿维雅内达已经有了男友,把比自己年长25岁的圣托梅先生只是视为有经验的上司和父辈,对他深怀敬意而已。阿维雅内达的出现,勾起圣托梅对往事的回忆。在和伊莎贝尔结婚时,尚不真正懂得爱情; 加上当时生活困窘,终日劳累,也无暇享受甜蜜的爱情生活。如今,韶华已逝,空余一片遗憾。过了三个月,劳拉·阿维雅内达和男友之间发生龃龉,终至破裂,姑娘陷入无比悲痛之中。这时,马丁·圣托梅对她的好感陡然升华,化做火一般的爱恋之情。但他顾虑重重,几经犹豫,才胆怯地向姑娘表露了内心的想法。其实,阿维雅内达早已察觉。在对方正式提出要求后,她也迟疑再三,终于接受了比自己大25岁的男人的爱,这对年龄相差悬殊的情侣从此坠入矛盾的漩涡。对这种“老夫 *** ”式的恋爱,社会舆论持什么态度? 圣托梅的子女是否赞成? 阿维雅内达的父母是否同意? 圣托梅尤其担心10年后可能发生的变化。阿维雅内达面对困难的选择,同样感到困惑。她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她母亲对她讲述了幸福永远不会完美无缺的观点,她终于拿定主意和自己心爱的人好下去。为了兼顾“爱情”和“个人自由”,圣托梅提出二人秘密同居,阿维雅内达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她不想给自己的恋人的家庭带来麻烦。于是,圣托梅花去一大笔钱,租下一套公寓房。瞒着同事、瞒着亲人,两个人开始同居,柔情蜜意,过得十分美满。但是,在欢乐的同时,又共同承担着沉重的精神压力。过了不久,圣托梅将此事告诉了布兰卡,得到女儿的理解和同情。圣托梅进一步巧妙地安排了布兰卡和阿维雅内达在一家咖啡馆里会面。两个年龄相仿的女人谈得十分融洽,给了圣托梅莫大的鼓励。8月间,商行董事会决定提升马丁·圣托梅为副经理。这意味着增加薪水,扩大权力,还可以延长工作期限。但是,圣托梅不愿为此付出个人自由安排的代价,宁肯和阿维雅内达过上闲适安宁的生活。他没有接受新的任命,但也没下决心和阿维雅内达正式结婚。此时,他的家庭又发生了重大变故。海梅为家人不许他过放荡生活,一气出走。埃斯特万遭到同事排挤,生了一场大病,辞去公职。布兰卡和未婚夫为海梅的事吵了嘴,几乎闹翻。9月16日,阿维雅内达偶感风寒,一连三天没去上班。圣托梅感到怅然若失,整日坐卧不宁,这才真正认识到阿维雅内达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他得不到阿维雅内达的一点音信,又不便贸然登门拜访。最后,他打定主意不顾一切后果和阿维雅内达正式结为夫妻。然而,为时已晚! 9月23日,从电话里传来阿维雅内达病逝的恶耗。圣托梅开始不愿相信,继而悲痛欲绝,昏倒在办公室。四个多月过去了。马丁·圣托梅知道阿维雅内达的父亲是个蹩脚的裁缝。他就以做衣服为借口,找到阿维雅内达的家。从她父母的口中,进一步了解到阿维雅内达的身世,原来她是随被人抛弃的母亲改嫁到裁缝家的。在她家里,圣托梅只看到了和自己相亲相爱四个月的姑娘的遗像。随后,他又来到二人同居不到三个月的公寓。“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圣托梅只能慨叹:“上帝赐给我一个灰暗的命运。”和阿维雅内达相遇本应是个幸福的良机; 然而,到头来,不过是命乖运蹇的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歇息”。2月底,马丁·圣托梅退休了,重新陷入一年前的空虚、怅惘情绪之中。

作品鉴赏 《情断》 是一部日记体***,出版于1969年。日记从1957年2月11日开始到1958年2月28日结束。***以一对年龄相差悬殊的恋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乌拉圭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变时人际关系(家庭、夫妻、父子、恋人、同事、朋友、亲戚、上下级……)、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传统观念,包括其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还在人们——特别是老一辈人——的头脑中牢牢地守住自己的阵地,还在左右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还继续作为人们判断是非曲折的标准。像8月16日那篇日记中描写的那位“四方脸、戴圆帽的老太太”一听到“离婚”二字,立刻火冒三丈,破口大骂,简直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程度。另一方面,一些年轻人根本无视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希图摆脱一切约束,在行动上自然表现为我行我素,***取一些“出格的”做法。例如,海梅不听父兄的劝阻,硬是要搞同性恋,甚至愤然离家出走; 桑蒂尼的小妹妹为了唤起哥哥的正常的性意识,竟时常当着他的面跳舞,如此等等。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社会成员既不愿意或不敢于完全冲破传统的束缚,又不甘心原封不动地照老样子生活下去。他们或则找到一条既保持优良传统又适应时代潮流的生活之路,恰如其分地把握自己的行动,这样,就能活得怡然自得; 或则时时被动地受他人冲击,在行动上显得犹疑不决,进进退退,欲行又止,经常处在痛苦的漩涡之中。书中日记的主人马丁·圣托梅就是后一种人的典型形象。他具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观念,行为上循规蹈矩。宁肯鳏居20余载,庸庸碌碌地度过大半生,也要独力把子女拉扯成人,免得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其实,在内心深处,他既不满意自己的过去,也不满意自己的现在,希望过上更惬意的生活。因此,阿维雅内达一闯进他的生活。立即点燃了他久蓄心中的火种。只是他缺乏应有的勇气,迟迟疑疑地选择了“同居”的办法,殊不知这样一来,把到手的生活转机变成了烦恼人生中的一次“歇息”。待到他醒悟过来,为时已晚,只有抱恨终天而已。***的第二位主人公劳拉·阿维雅内达的形象说不上多么丰满,但是,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的一些人还是十分偏爱她,称之为“近年来拉丁美洲叙事文学创造的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这大约是因为阿维雅内达既有温柔娴静的性格,又能不顾世俗偏见,大胆地爱上自己喜爱的人。60年代后期正是拉美文学爆炸最热闹的时期,以魔幻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为主的各大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已纷纷推出各自的传世之作。马里奥·贝内德蒂没有赶潮流、凑热闹,依然坚持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着力塑造典型形象,注意编排故事情节,以清新的文字、朴实的风格受到读者的青睐。在 《情断》中,他充分利用了“日记体***”这种表现形式的优越性。在叙事上,围绕着主要情节忽东忽西,忽前忽后,自由驰骋,“遇”见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记什么。在反映社会变化的深度上或有不到之处;广度上确实令人赞叹,除了两个主要人物之外,作者还描写了几十个次要人物。像马里奥·维纳尔的庸俗无聊; 商行经理的世故圆滑;埃斯卡拉约的失意潦倒,都通过各自的言谈举止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圣托梅的二子一女和商行的几位年轻职员性格各异,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安,构成丰富多***的蒙得维的亚中下层青年的群像。在达意上,作者借叙事人自述之便,深入细致地剖析了男主人公灵魂深处的隐情,痛快淋漓地表达了一个小人物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评价,抒情性、哲理性相当强烈。圣托梅是在重重压力下性格被扭曲了的小人物。他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无力***取抗争行动。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对周围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在人前无法直抒胸臆,只能在日记中坦露心曲。他对社会消极现象的谴责和鞭挞,对前妻的冷漠以及由此引起的自责,对晚年巧遇知音的喜悦,对进一步发展关系的迟疑和顾忌以及对失去良机的悔恨,读者能深入其内心,看到主人公的完整的人格。

表示死的人的词语有哪些成语?

导语:怀念表示对于旧事或人物的眷恋与不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表达怀念之情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爱贤念旧:念:思念。爱慕贤者,怀念故旧

出处: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侍郎于此讲之熟矣。爱贤念旧之心,不自知其为谮也。”

北风之恋: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出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睹物伤情: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风情月思: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闲。”

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感今思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宋·刘珙《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词:“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晋·卢谌《赠刘琨》诗:“瞻彼日月,迅过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红豆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处: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怀土之情: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出处: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魂驰梦想:形容思念万分。

魂劳梦断: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家弦户诵:家家都不断歌诵。形容有功德的人,***怀念。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出处:清·张祖廉《定盦先生年谱外纪》卷上:“先生尝写文目一通付子宣曰:‘此家弦户诵之文也。’”

蒹葭***:蒹葭:初生的芦苇;***:那个人。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

蒹葭之思: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

眷眷之心: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出处:《汉书·文帝纪下》:“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

刻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离情别绪: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恋恋不舍:恋恋:爱慕,留恋。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范睢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间,故释公。”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剧谈,恋恋不能舍。”

恋恋难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同“恋恋不舍”。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恋恋难舍,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恋栈不去:栈:养牲畜的棚子或栅栏。恋栈:牲畜留恋自己的圈、棚。形容人贪恋官位,不想离去。

出处:《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留连不舍: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九十二回:“杨大郎见他爱这粉头,留连不舍。”

留恋不舍: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眠思梦想: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暮想朝思: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秋水***: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

拳拳在念:拳拳:恳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牵挂着。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老夫自登仕路以来,与兄弟张镐,数载不能相会,未知进取功名也流落四方,老夫常切切之心,拳拳在念。”

人琴俱逝: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处:清·王鹏运《缰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阒然。”

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处: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

人亡物在: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入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殊深轸念:非常悲痛地怀念。

霜露之感: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出处:《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霜露之思: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出处:《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物在人亡: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行思坐筹: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同“行思坐想”。

行思坐想: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行思坐忆: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眼穿肠断: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出处:宋·柳永《安公子》词:“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杨柳依依: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一见倾心:倾心:爱慕。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

出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诗经·王风·***莲》:“彼***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葛》:“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葛》:“彼***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依依惜别: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出处:宋·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意惹情牵: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处: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昼思夜想:昼: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极深。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诗经·王风·***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什么什么人亡

形容对去世的人的怀念成语有哪些

悲痛欲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ēi tòng yù jué ,是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心如刀绞:比喻一个人在受到了很大 *** 或者痛苦,心里非常的痛苦,就如同有刀子在割自己的心一样,形容心理非常痛苦的程度。

切肤之痛:读音是:qiè fū zhī tòng,指与自身关系极密切。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痛不欲生:形容人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般是心灵上的无法短时间抚慰的令人失望的崩溃的伤害,甚至都让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当然身体上的创伤同样令意志溥弱的人有痛苦到不想活下去的伤疼。

痛哭流涕: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

肝肠寸断: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

表示死的词语有哪些

1.驾鹤归西 2.撒手人寰 3.含笑九泉 4.归于极乐 5.驾鹤而去 6.一命呜呼 7.断气 8.翘辫子 9.命丧黄泉 10.大去 11.逝世 12.羽化 13.圆寂 14.去世 15.坐化 16.驾崩 17.归天 18.登仙

表示“死”的词语有哪些

1、抱恨黄泉[ bào hèn huáng quán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出 处: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例 句:曾经发誓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兄弟姚林被他害得声名狼藉,家破人亡,最后抱恨黄泉。

2、长眠不起[ cháng mián bù qǐ ]:死亡的别称。

出 处: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例句:我们终于累了,一起在水中,长眠不起。

3、虫沙猿鹤[ chóng shā yuán hè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出 处: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例 句:穆昔南征军不归,~伏似飞。

形容死的婉辞,指人去世的词语有哪些

词语:西去、辞世、长眠、仙逝、圆寂、夭折、牺牲、驾崩、遇难、

成语:与世长辞、驾鹤西去、香消玉殒、含笑九泉、抱恨终天

表示人死的委婉说法的词语有哪些

(一)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zu)”,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二)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谓之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四)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教***死谓之“归主”,******教***死谓之“无常”。

(五)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

“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多具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有什么成语是用来形容死了的人的

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出处: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得人死力 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

凤靡鸾吪 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

出处:《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瘗之。”

盖棺论定 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盖棺事定 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黄泉之下 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回光反照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出处: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 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龙南禅师法嗣》:“诸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到自己脚跟下,褫剥究竟,将来可谓洞门豁开,楼阁重重,十分普视,海会齐彰。”

家散人亡 家庭破产,家人死散。同“家破人亡”。

出处:明·华阳散人《鸳鸯针》第四回:“谋为举人急些也罢,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倾一家、补一家的?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

借尸还魂 迷信者认为,人死后可将灵魂附于他人尸体而复活。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木坏山颓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墓木拱矣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墓木已拱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穷泉朽壤 穷泉:泉下,地层深处;朽壤:腐烂的土壤。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处:晋·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人死留名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出处:《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人亡物在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出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入土为安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出处: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亲戚多道:‘从来说入土为安,为何要拘定三年?’”

扫墓望丧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出处:语出《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慎终追远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死欲速朽 指人死了以后尸体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为安。

四脚朝天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叫声未绝,早被大鹏一嘴啄得四脚朝天,呜呼哀哉。”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天堂地狱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处:《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悬剑空垄 比喻心许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变。

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一脉香烟 指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一命呜呼 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出处: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汤峻岩说:‘杀两个叫花子开张!这两个叫花子就是这样一命呜呼了。’”

遗声余价 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

阴曹地府 迷信说法,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我到咱家,不能发送爷爷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这个不孝,就是阴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展脚伸腰 ①下拜。②俗用以称人死。

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追魂夺魄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同“追魂摄魄”。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

追魂摄魄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表示人去世的成语

与世来长辞:基本解释:和人自世永别了。指去世。

拼音读法:yǔ shì cháng cí

近义词组:寿终正寝、呜乎哀哉、玉陨香消

反义词组:万寿无疆、长生不老、青春永驻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寿终正寝:基本解释: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拼音读法: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使用举例:这样看来,邮递这条路是要断绝了,刊物也就不免~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近义词组:一命呜呼、呜乎哀哉

反义词组:寿比南山

使用方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悼念死者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

1、 室迩人远

拼音: shì ěr rén yuǎn

解释: 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

出处: 《诗经·郑风·东门之潬》:“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译文:他家离我近咫尺,而人却像在远方。

举例造句: 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远,实劳我心。

2、哀思如潮

拼音: āi sī rú cháo

解释: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赵勇刚(唱)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举例造句: 丈夫遭遇不幸,她哀思如潮。

3、生荣殁哀

拼音: shēng róng mò āi

解释: 荣:荣誉;哀:哀悼。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处: 《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他生时荣耀天下,死时万民衷恸,怎么能够有人赶得上呢?

举例造句: 从前有个人,送人家的祭障,将那“生荣殁哀”四字,故意误钉作“生哀殁荣”。

4、于呼哀哉

拼音: yú hū āi zāi

解释: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出处: 《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译文:可叹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满朝人,是否还有旧忠臣?

举例造句: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5、 昊天不吊

拼音: hào tiān bù diào

解释: 指苍天不怜悯保佑。后以之为哀悼死者之辞。

出处: 语出《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译文:现在却得不到苍天的眷顾,你不该总让我们饱受穷困!

举例造句: 九族咸育于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吊,景命靡融。

形容人的死亡的成语有哪些

一命呜呼 - 寿终正寝 - 死不瞑目 - 含笑九泉 - 与世长辞 -

香消玉殒 - 蹈节死义 - 驾鹤西去 - 寿终正寝内 - 无疾而终 -

羽化登仙 - 葬玉埋香容 - 天妒英才 - 羽化飞天 - 马革裹尸 -

英年早逝 - 泰山梁木 - 珠沉玉碎 - 身先朝露 - 驾鹤西游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表示人死的委婉说法的词语有哪些

去世[ qù shì ]:成年人死去因病去世。

造句:请不要为你父亲的去世太过于悲哀。

逝世[ shì shì ]:死亡的婉词。

造句:焦裕禄逝世源园年了,兰考人民一直怀念他。

弃世[ qì shì ]:离开人世,指人死亡。

造句:谁若弃世,他必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觉察到人的真正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

过世[ guò shì ]:死亡。

造句:妻子过世虽久,但痛定思痛,每次摩挲遗物,他内心仍然好舍不得。

下世[ xià shì ]:去世。死亡。

造句:哥哥是我永远的伙伴,他弯弯的眉毛下世一对小眼睛,高挺的鼻子下有两瓣厚厚的嘴唇。

就世[ jiù shì ]:逝世。

造句:世界不迁就你,那你就迁就世界了!

谢世[ xiè shì ]:逝世。

造句:当今的骚人墨客所余无几,老的一辈多已谢世,少的一辈又无甚兴致修养。

有家破人亡、物在人亡、家散人亡、家败人亡、。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出处:

《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澧州乐普山元安禅师》:"问:'学人未拟归乡时如何?'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知霹空降下这场没影儿祸,弄得家破人亡,父南子北,流落至此!

清 曹雪芹 《红楼梦》:别人赖我也罢了,怎么你们也赖起我来呢?你们不是常和姑娘说,叫他别受委屈,闹得他们家破人亡,那时将东西卷包儿一走,再配一个好姑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小人们遭了土匪,大家都家破人亡,那里还有钱孝敬统领大人

梁斌《红旗谱·代序》:朱家从朱老巩气死,朱老忠的姐姐跳河自尽,朱老忠只身闯关东,闯得家破人亡。?

物在人亡: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家散人亡:家庭破产,家人死散。同“家破人亡”。

出处:

明·华阳散人《鸳鸯针》第四回:“谋为举人急些也罢,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倾一家、补一家的?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 :鸿甫把他们安顿好了,才带了少妾到天津去,不料就接二连三的死人,此刻竟闹的~了

家败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精气耗尽,人就死了。解释为。用尽全身力气导致死亡。精:精气神精华;尽:没有衰竭;人:指的是当事人;亡:死。

中国古典***也有男性性猝死的情节,例如《》中的西门庆,《红楼梦》中的贾瑞。他们可算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