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9 0
  1. 高岸为谷什么意思
  2. 诸位,帮我解释一下这段文字,不尽感激
  3.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写地震还是火山
  4.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什么意思?
  5. 成语解释 不宁不令

原来,这是一种强烈地震的前兆,被称为地光

许多强烈地震都伴随有发光现象。这种特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自然现象,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人们注意到了。我国是世界上记载地光最早的国家,古书《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里就曾记述了2800年前陕西岐山地震时奇异的声光现象。书中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家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其中的“烨烨震电”之语,就是指的闪闪的地光。因为书中所写的十月系周历,相当于现在的农历八月,这时岐山、宝鸡一带雷暴季节已过,“十月雷电”显然是误传,应该是地震前的地光现象。后来在其他史料中,也有不少关于地光的记载,如“碧光闪烁如是”、“夜半天明如昼”、“夜半天忽通红”、“红光追邑”、“天上红光如匹练”等,多得数不胜数。

在国外,地光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记载最早见于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伦的《编年史》,它记述的是公元17年小亚细亚发生了强烈地震。书中说地震前有人曾看到天空火光闪闪。日本的地光记载也很早,据日本地震学家安井丰推测,日本最早的地光记录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可惜这种推测查无实据。真正书录在案的是公元869年的《三代实录》,书中在记述陆奥地区的地震海啸时,曾提到过发光现象,距今已有1100多年。

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利用地光现象来预测地震,我国古人总结的六条地震前兆,其中有一条讲的就是地光。“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这类描述曾在不少书中出现过。但地光作为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进行科学探索,则是18世纪以后的事。据《日本地震史料》记载,1703年12月5日元禄8.2级大地震前,有一位学者在研究了当地天空中奇异的发光现象以后,曾向幕府官员发出警告说,夜里将有强烈雷暴和地震发生。他在当时就注意到了地震与发光的关系,这是难能可贵的。18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和北欧一带频繁地发生地震,并屡次伴随有地光的闪烁。在英国***学会开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英国学者威廉?斯图克雷第一次试图用地表电流来解释地光产生的原因,自然,他的认识是错误的。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里佐率先对地震发光现象进行特别详细的调查,他对意大利1905年9月8日卡拉布里亚地震的发光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他的影响下,另一位学者加里也广泛收集了欧洲148例地震发光资料,在1910年的《意大利地震学会汇报》中发表了研究论文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地震发光的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于地光的真实存在不再感到怀疑了,并开始出现了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说。在这些研究中尤以日本领先。1965年以后,日本学者安井与近藤五郎、栗林亨等利用地磁仪、回转集电器等进行了观测研究,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地光照片。1***4年,我国学者马宗晋在研究了邢台地震以来历次较大地震的临震宏观现象以后,提出了“地光不仅仅是地震派生的结果,而应看作是临震共同发展的统一过程”。这就是说,应把地光同与它同时出现的其他现象联系起来考虑。随着地光现象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从地光的复杂形态中领悟到它的成因也并非是单一的。由于地光发生的时间短促,机会难逢,过去的地光资料也常常缺少详细确切的说明,尤其是直到今天,还未解决仪器观测技术问题,因此地震中地光成因的研究还没有确切结果,仍然处于***说阶段。

地光是由岩块相对摩擦产生的。米尔恩是一位长年工作在野外的地质学家,有一天,他在野外***集岩石、矿物标本,手中的锤子落在坚硬的岩石上时,点点火星迸溅出来。米尔恩从这种现象中得到了启发,第一个提出了地光是地震时岩块相对运动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发光现象。1954年,前苏联学者邦奇科夫斯基也把地震发光比喻为马蹄与石头道路撞击而产生的火花。

这种说法是探索地光成因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它的解释只是对某种形态的地光说得通,对地光的其他形态则难以奏效。例如,有些地光发生在半空中,似乎与地面岩石的摩擦无关;有些地光还伴随有类似日光灯的自动闪烁,这显然也无法用摩擦生光来解释。另外这种观点也很难说明在震区广阔的范围内都可观察到地光以及球形光和柱状光的缘由。因为按照岩块摩擦发光的***说,地光应该主要分布在裂隙带附近,并与裂隙的分布方向一致,发光的部位应接近地面。例如,1***5年辽宁海城地震时,有人看到本县大青山菱镁矿分布区出现强烈的白色光带,它与该地大量裂隙的分布基本一致,并紧贴地面,持续2~3秒钟,没有明显闪烁,然后突然消失。这种地光可以用岩块摩擦生光观点解释,但以此来解释所有的地光,显然是不全面的。

根据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日本学者寺田寅彦闲来无事,对物理学中的电动现象甚感兴趣。他看到液体和固体相对运动时,常伴随有一些电现象,即在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上会出现两层异种电荷。如果液体在压力下通过一个固体毛细管,那么就会在毛细管的两端出现电位差,这就是流动电位。这位学者由此萌发了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试图能在地光成因问题上一显身手。他认为,一场强烈地震所影响的深度可与地面波及的范围相当。在地震影响的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受到挤压,便通过岩石的孔隙向上移动,产生流动电位。寺田推测,地下水所受到的压力,相当于100千米厚的岩柱所产生的压力。根据计算,它所产生的电位差可达到300万伏。显然,这样巨大的电位差足以导致产生高空放电,形成地光。寺田的理论得到了日本部分学者的支持,但国际上多数学者对这理论提出了质疑。尤其是美国学者麦克唐纳对寺田计算出来的300万伏电位差表示怀疑。这位美国人设想了地球内部产生电位差的各种可能原因,研究了地下核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对地下水流经岩石和土壤中孔隙的流动电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300多米的深度范围内,能产生的最大电位差仅有几百毫伏。即使地震的影响能达到100千米的深度,所产生的电位差也不过几百伏,远比寺田所说的小得多。这样小的电位差,是不可能引起大气发光的。

这个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就这样夭折了。

石英的压电效应说。芬克尔斯坦和鲍威尔,当年曾是继美国人麦克唐纳之后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的主要反对者。他们在推翻日本学者的理论以后,提出了石英的压电效应说,企图利用地电电位差来解释地光的形成。

1***0年,芬克尔斯坦和鲍威尔首次发现了地震孕育过程中石英的压电效应。科学家们早在物理学的实验中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或拉伸时,会在两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今天,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导弹、电子计算机、航天等尖端技术中。压电石英就是这样的一种晶体。由于石英在地壳中分布很广,地震是岩层长期受力突然破裂的表现,可以想象,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必然也有压电效应产生。两位学者推断,当石英在地壳中有规律排列时,如果沿长轴排列的石英晶体的总长度,相当于地震波的波长时,就会产生地震电效应。若地震压力的压强为30~330帕,就有可能产生500~5000伏/厘米的平均电场。这个电场足以引起类似暴风雨时的闪电那样的低空放电现象,产生地光。由于压电效应并不一定在地震发生时才有,所以在地震前的几个小时也可以看到地光。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地光应该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分布有定向排列的大量石英晶体的区域内,然而实际上出现地光的强震区其地下岩石并非都是石英岩,而是多种多样的岩石,但无论地下岩石性质如何,都有出现地光的可能,这一实际情况与石英压电效应理论不相吻合。另外,石英压电效应理论也不能解释在一些震区观察到的极为独特的“电磁暴”现象。

更难解释的奇怪现象。1966年,前苏联塔什干大地震前几小时,塔什干上空突然发生了一场电磁暴。天空中耀眼的白光就像镁光灯一样,使人目眩。更令人奇怪的是,室内的日光灯无故自亮。科学工作者观测到电离层中电子密集度达到顶峰。

这次地光的奇异特征,显然很难用前面的几种***说解释。

1***2年,日本学者安井丰等人提出了“低层大气振荡”的看法。他们认为,由于大气中含有各种正负离子,所以大地具有微弱导电性。当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受到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和地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射线的撞击,结果使这些气体离子带电。地震区常会有以氡为主要成分的放射性物质,地壳震动把它抖入大气中,特别是在含有较多放射性物质的中、酸性岩石分布区和断层附近,大气中的氡含量将显著提高,这也将使大气离子导电性增强。这时如果地面有一个天然电场,那么就会向空中大规模放电,使地光闪烁起来。

我国地震工作者在研究了辽宁海城地震以后,发现震前氡含量明显增加,大气中电离子也明显增加,在震区上空形成电荷密集区,大气的导电率增加以后,在地面电场作用下便可能发生放电发光,大面积放电和氡蜕变放出的射线都可能产生荧光,使日光灯管闪亮。

这个低空大气发光理论,是目前比较成立的***说。不过,也有人认为日光灯管发亮的原因与地震时的高频地震波有关。

此外,最近又有人提出,黏土矿物也是地光的光源之一;还有人重新提出岩块摩擦生热与地光的关系,并考虑了电场的形成。这些观点也都不能圆满地解释地光的成因。

从现有资料看,地光是地震时有着多种成因的发光现象的总称。要想彻底揭开它的形成之谜,就必须加强对地光的科学观察,特别是要用现代的先进技术装备,及时地捕捉有关地光的各种信号,并仔细地区分不同类型,最后终将洞悉地光的秘密。

中国地球物理学家郭自强最近通过岩石压裂实验研究,得知岩石在受到压力发生破裂时,会放出强烈的电子流。地震发生之前,岩石受到地壳应力作用而破裂,也会产生强电子流,这些电子流可以通过地壳裂缝进入大气,使空气分子电离而产生地光,这是目前世界上对地光的最新解释。

高岸为谷什么意思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 6世纪《诗经》中对陕西岐山大地震(公元前780年)的记述: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烨烨震电,即地震的电光耀眼、劈啪闪烁;不宁不令,大地不停地震动,竟连一点预先的通告都没有。国外对地光的最早记录,出现在一世纪的古罗马人塔西托斯(Tacitus)对公元17年小亚西亚地震的记述和9世纪日本的《三代录实》对公元869年一次日本地震的记载中。

然而,将地震的发光现象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705年英国人斯图克雷,1910年加里总结了欧洲的148例,1930年武者金吉给出日本的1583例,1967年栗林亨拍摄到的地震前发光照片,以及各国科学家在现场目睹了大量的地震发光现象并做了详细记录后,这种前兆现象的轮廓才渐渐清晰。特别是我国的震例中还出现了地光灼伤人体肌肤、致人晕倒、烧焦植物以及在地面留下走火痕迹等等物证,这个现象的存在终于不容置疑了:7级以上大震前几小时至几天的极震区多有地光出现,呈现片状或团状的低空朦胧的闪光,除个别伴有燃气外,均为低空大气的放电。表现形式上,山区为多、平原为少;震时最多、震后较少;蓝白为主、**为辅等等。

电荷的来历

早在16世纪人类就已经发现静电在放电的过程中会发光,磨擦放电最为典型:磨擦化纤衣服和毛衣、触摸金属门柄、用塑料梳子梳头等,都会在黑暗中看到淡蓝色的微光和听到噼叭作响的放电,同“烨烨震电”异曲同工。测量表明,这时的电场强度居然可达300万伏/米,竟同雨天的大气放电在同一量级上,只是由于电量过小而不危险罢了。当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得到雷雨带电性质的实验证据之后,人们已经明确:当电荷密度达到每平方米0.1微库仑时,就能看到发光现象。所以随着孕震过程中应力的加大,在某些岩石上就可能会以某种类似磨擦起电和电子发射的方式造成电荷的积累,电荷密度未必很高,仍能导致放电和发光。

诸位,帮我解释一下这段文字,不尽感激

高岸为谷的意思是,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形容:用这几个字来形容春秋时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原本高高在上的忽然跌落到谷底,原先在谷底的突然跃升至峰巅,西周时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早已荡然无存。

相近词:沧海桑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同韵词:秦皇汉武、不可胜数、莺歌蝶舞、目不忍覩、三言讹虎、乐不思蜀、天府之土、为民父母、生死荣辱、高瞻远瞩

高岸为谷造句

1、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凌迟,白黑不别,大乱之征也。

2、仅是这一次的交手便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日新月异,斗转星移。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3、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迟。

4、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5、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经历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

6、高岸为谷,深壑为陵,面目全非。但那些高峻的大山,宽阔的平原,无际的海洋,却为儿女们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岸为谷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写地震还是火山

这是出自《诗经》的名篇,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原文: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参考译文]

十月阳春日月交,十月初一是辛卯。这天日蚀又发生,兆头实在很不好。上月月亮光不明,这回太阳光又消。如今天下老百姓,大难临头多烦恼。

日月亏蚀兆灾殃,运行不在轨道上。四方国家政局坏,不用忠臣和贤良。那次月亮被吞蚀,古今如此是正常。现在太阳又被蚀,该是多么不吉祥!

雷声轰鸣电光闪,政治不良民不安。大小江河都沸腾,山顶崩塌成平川。高岸突然变深谷,深谷忽又成高山。可恨当今执政者,不知警惕无忌惮。

执政卿士是皇父,番氏当上大司徒。家伯断狱为太宰,仲允管厨是膳夫。棸子当的是内史,蹶氏负责把马牧。楀氏专职察朝政,褒姒伙同势如虎。

唉!这个皇父太刚愎,哪会自责说不是?为何让我服劳役,不肯先和我商议。拆我房屋毁我壁,良田荒芜未耕治。还说我没伤害你,礼制本来该如此。

皇父自谓很聪明,他在向邑建都城。挑选三卿任要职,家财亿万数不清。老臣不愿留一个,让他守卫我王廷。选择车马富豪家,迁往向邑自为政。

勤勉办事为王朝,不敢诉苦说辛劳。我本无罪又无辜,谗人纷纷乱造谣。下民都是自作孽,不是上天降灾妖。当面笑谈背后恨,坏事都由坏人造。

忧愁苦闷九回肠,忧思成疾好凄凉。四方个个有欢笑,独我一人多悲伤。人们莫不安逸过,我无休息日夜忙。天命无常难预料,不敢学人图欢畅。

还有你是不是想了解日全食的历史?我特意帮你查了下:

“日食”一词源于《诗经》

您可知道,“日食”一词源于我国最早的诗歌集。此后2000多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在诗词文章中多次写到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

我国日食观测历史源远流长。据说早在距今近4000年的夏朝仲康时期,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但最早的“日食”一词则见于《诗经》中的《十月之交》。

这首262个字的诗开篇八句写道:“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翻译成现代文大概是:进入十月,在辛卯这一天发生了日食,这很不好。过去发生过月食,今天又发生日食,天下的老百姓真是可怜啊。

据学者考证,这首诗作于周幽王元年。虽然古人尚无法科学解释日食现象,把其作为一种不祥之兆,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还是准确的。据现代天文学家推算,这首诗所写的日子里确实发生过日食。

记者检索发现,我国历代诗歌中有不少咏日食、月食的作品。例如唐代诗人孟迟在《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中写道:“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沉犹不明。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

另一位唐代诗人卢仝的《月蚀诗》中,有“望日蚀月月光灭,朔月掩日日光缺”的句子。宋代文人姚勉有一首题为《日食罪言》的长诗,详实而生动地描写了一次日食发生时的情景。其中有“儿童忽走报,日壁无全规。仓忙出仰视,如月初蛾眉。金乌失焰彩,玉象潜光辉。苍天玳瑁色,列宿争依稀”之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希望能帮到你。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什么意思?

1***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0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正以90公里的时速驶入紧邻唐山的古冶车站,1400多名旅客已进入梦乡。突然间,司机发现前方的夜空中有三道耀眼的亮光闪现,蓝光粼粼,亮度能看清车身。这种多年行驶中从未见过的异常,使司机本能地果断拉下了非常制动闸,列车在呼啸的刹车声中,被一双巨手抓起来颠簸和晃动。紧急中,司机迅急松开大制动闸,启用小闸控制机车,列车喘息着终于停了下来,避免了车翻人亡。事后,人们才看到笔直的铁轨已变成波浪,才知道那划过夜空的三道亮光是地震的前兆,万幸的是他们停车了,一千多人因此得以脱险!

发光现象

地震前的发光现象,早有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 6世纪《诗经》中对陕西岐山大地震(公元前780年)的记述: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烨烨震电,即地震的电光耀眼、劈啪闪烁;不宁不令,大地不停地震动,竟连一点预先的通告都没有。国外对地光的最早记录,出现在一世纪的古罗马人塔西托斯(Tacitus)对公元17年小亚西亚地震的记述和9世纪日本的《三代录实》对公元869年一次日本地震的记载中。

然而,将地震的发光现象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705年英国人斯图克雷,1910年加里总结了欧洲的148例,1930年武者金吉给出日本的1583例,1967年栗林亨拍摄到的地震前发光照片,以及各国科学家在现场目睹了大量的地震发光现象并做了详细记录后,这种前兆现象的轮廓才渐渐清晰。特别是我国的震例中还出现了地光灼伤人体肌肤、致人晕倒、烧焦植物以及在地面留下走火痕迹等等物证,这个现象的存在终于不容置疑了:7级以上大震前几小时至几天的极震区多有地光出现,呈现片状或团状的低空朦胧的闪光,除个别伴有燃气外,均为低空大气的放电。表现形式上,山区为多、平原为少;震时最多、震后较少;蓝白为主、**为辅等等。

电荷的来历

早在16世纪人类就已经发现静电在放电的过程中会发光,磨擦放电最为典型:磨擦化纤衣服和毛衣、触摸金属门柄、用塑料梳子梳头等,都会在黑暗中看到淡蓝色的微光和听到噼叭作响的放电,同“烨烨震电”异曲同工。测量表明,这时的电场强度居然可达300万伏/米,竟同雨天的大气放电在同一量级上,只是由于电量过小而不危险罢了。当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得到雷雨带电性质的实验证据之后,人们已经明确:当电荷密度达到每平方米0.1微库仑时,就能看到发光现象。所以随着孕震过程中应力的加大,在某些岩石上就可能会以某种类似磨擦起电和电子发射的方式造成电荷的积累,电荷密度未必很高,仍能导致放电和发光。

石头能发光,这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不是一样神奇了吗?

地球上确实有一种非常精美的石头,它不会唱歌但会发光,且分布极为广泛,含量占地壳上部化学成分的66%,是砂砾、石英岩和花岗岩的主体,其学名叫 “石英”(SiO2)。两块石英轻轻一碰就会撞出火花放光,俗称“打火石”;一块水晶受外力挤压更会放电发光,俗称“放光石”。水晶是更加纯净、更加精美的石英结晶,江苏省东海县是我国的大型水晶产地,老百姓就是依照寻其紫色、白色的“火苗子” 的古训来找水晶矿的。

1***0年,芬克尔斯坦和鲍威尔提出了地光是由于石英受压而引起放电的观点,物理上称作“压电效应”,很快得到了普遍的赞同,并有不少中国、日本、俄罗斯震例的支持。所发现的发光现象大多都集中在富含石英的岩层出露区。

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1880年由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放射学先驱皮埃尔·居里先生(Pierre Curie,1859-1906)和雅克·保罗·居里发现的。他们发现某些晶体特别是石英等受到挤压或拉伸力的作用后,会在相对的两个平面上产生异号电荷,且密度与电压成正比。一旦电荷出现,放电过程的发光便相伴而生。由此可知,当石英晶质体绵延几公里时,震前上百巴的应力变化足以造成百万伏的触发电压,低空的放电发光便在情理之中。

经100多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压电效应有两种,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是正效应,相反为逆效应,而且有20多种晶体均含有压电效应。人工已经合成了大量的性能更佳的压电陶瓷材料,不仅发现压电材料在机械能、电能、热能、光能之间有相互转换的良好关系;还发现人体组织、毛发和骨骼都有生物压电效应。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打火机、点火器、音乐贺卡、音响电子表、语音手机等等,都使用了压电材料。目前这种材料制成的产品已广布于各个技术领域。

启 迪

“地光闪,八成险”,虽则小谚语,却含大道理。我国科学家曾做过大量模拟实验,发现岩石在高压和微破裂过程中确实有电子发射、电场和磁场剧变等现象,不仅存在于石英晶体、花岗岩体,还存在于一些非石英成分的岩石中。这说明,压电效应是一种重要的但非唯一的地震发光机制。与此相似,美国加州大学的费罗因德也提出,火山岩中过氧族的氧原子也会在压力下释放,在岩石表面形成一个厚度仅约10个纳米的电荷层,也会导致地光的出现。因此,在地震监测工作中,对电场和发光的异常变化还需做多手段观测。

对地光,《诗经》做过现象的描述;《聊斋志异》做了冤魂的申述;地震学家做了机理的研究,虽则是进步,但也仅翻动了大自然的一页。下一页是什么,还待我们的再努力。

成语解释 不宁不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汉语词语,高山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比喻世事变迁。

中文名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语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

释义

常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

出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

基本信息

词语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读音gāo àn wé igǔ shēn gǔ wéi líng

释义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常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示例晋·张华《博物志·山水总论》:“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迟,白黑不分,大乱之征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 元凯好尚后名,作两碑,并述己功,一碑沉之岘山水中,一碑下之于此潭。曰:‘百年之后,何知不深谷为陵也。’”

辩证观点

把高岸当作山谷,把深谷当作高岸。人在高处时,有底的想法,不要张狂;人在底处时,有高的期望,不要沉沦。

人生中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在面对纷繁交错的情境时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面对胜利时不要太过骄傲张狂,低迷失败时也不要沮丧沉沦。因为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他们对福对祸都有一颗平常心。胜而不骄要比败不馁更能考验人的心态,只有时刻保持低调谦和的态度,不卑不亢的自信心,我们才能精彩的走完自己的人生路。

“不宁不令”的意思是:大地不停地震动,竟连一点预先的通告都没有。“不宁”指不安宁、不停地;“不令”:不先通知,“令”的意思是告知。通知命令的“令”就是这个意思。

公元前11- 6世纪《诗经》中对陕西岐山大地震(公元前780年)的记述: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烨烨震电,即地震的电光耀眼、劈啪闪烁;不宁不令,大地不停地震动,竟连一点预先的通告都没有。河流中的水象沸腾一样,山顶突然崩坠,较高的河岸变成了低谷,深沟却隆起来变成了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