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_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4 0
  1.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些 最阴险的 最毒辣的有哪些 还要具体意思
  2.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注解
  3.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4.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白话文
  5. 曲氏三十六计注解
  6. 苦肉计的文言文
  7. 孙子兵法之36计详解
  8. 三十六计的古文版加解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解释:

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_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计:借刀,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2.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3.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4.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代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第二十七计:***痴不癫,***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指在一定的场合下***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6.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文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些 最阴险的 最毒辣的有哪些 还要具体意思

1、欲擒故纵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

225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参军马谡为诸葛亮送行时候提出平定叛乱要***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

诸葛亮亦接纳此建议,遂分兵三路,他率主力大军,作为西路,从成都由水路出发,进军越巂郡(今四川西昌),讨伐高定;

东路又派马忠由僰道(今四川宜宾)出发,进攻牂柯郡(今贵州福泉),攻击朱褒;中路由李恢从平夷(今贵州毕节),攻向建宁(今云南曲靖)。

李恢军深入昆明,用计大破益州郡叛军。而马忠军则顺利在且兰打败朱褒,与李恢军会合。另一方面,诸葛亮大军到达南中后数战皆胜,先斩杀高定,然后与其他两路大军汇合。三路大军声势相连,准备迎战孟获。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通过生擒迫使他归顺,从而达到收服南中民心的目的。五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

“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我之前不知你军虚实,所以才战败。现今蒙赐观看营阵,原来只是如此,必定可以胜利了。)”

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要孟获心服口服。因此便笑着将他放走再战。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后,仍要继续放他走。孟获及其他土著首领终于对诸葛亮彻底信服了,不肯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您代表着天上的神威,南中人不会再反叛了。)”

于是带领蜀汉大军到滇池,与诸葛亮盟誓,蜀军成功平定南中。

孟获后来迁为御史中丞。蜀军归还后,因诸葛亮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惯例,***取“不留兵,不运粮”,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的政策。

任用马忠、吕凯等人***取怀柔政策治理南方,大量起用当地少数族的上层分子,此后南中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叛乱。

2、借刀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

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来到许昌城下。

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

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

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

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

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曹之,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

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

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韩遂告诉马超: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韩遂还向马超表示:既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操,以报仇雪恨。

韩遂杀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调手下8部兵马,合自己与马超共计10部,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

诸葛亮借马超西凉兵马(借刀),来阻止曹操南下(围魏救赵),两计。

3、浑水摸鱼

赤壁大战,曹操大败。为了防止孙权北进,曹操派大将曹仁驻守南郡(今湖北公安县)。这时,孙权、刘备都在打南郡的主意。周瑜因赤壁大战,气势如虹,下令进兵,攻取南郡。

刘备也把部队调到油江口驻扎,眼睛死死地盯住南郡。周瑜说:“为了攻打南郡,我东吴花多大的代价,南郡垂手可得。刘备休想做夺取南郡的美梦!”

刘备为了稳住周瑜,首先派人到周瑜营中祝贺。周瑜心想,我一定要见见刘备,看他有何打算。

第二天,周瑜亲自到刘备营中回谢,在酒席之中,周瑜单刀直入问刘备驻扎油江口,是不是要取南郡?刘备说:听说都督要攻打南郡,特来相助。如果都督不取,那我就去占领。

周瑜大笑,说南郡指日可下,如何不取?刘备说:都督不可轻敌,曹仁勇不可挡,能不能攻下南郡,话还不敢说。

周瑜一贯骄傲自负,听刘备这么一说,很不高兴,他脱口而出:“我若攻不下南郡,就听任豫州(即刘备)去取。”

刘备盼的就是这句话,马上说:“都督说得好,子敬(即鲁肃)、孔明都在场作证。我先让你去取南郡,如果取不下,我就去取。你可千万不能反悔啊。”周瑜一笑,哪里会把刘备放在心上。

周瑜走后,诸葛亮建议按兵不动,让周瑜先去与曹兵厮杀。 瑜发兵,首先攻下彝陵(今湖北宜昌)。然后乘胜攻打南郡,,却中了曹仁诱敌之计,自己中箭而返。

曹仁见周瑜中了毒箭受伤,非常高兴,每日派人到周瑜营前叫战。周瑜只是坚守营门,不肯出战。一天,曹仁亲自带领大军,前来挑战。周瑜带领数百骑兵冲出营门大战曹军。

开战不多时,忽听周瑜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坠于马下,被众将救回营中,原来这是周瑜定下的欺骗敌人的计谋,一时传出周瑜箭疮***而死的消息。

周瑜营中奏起哀乐,士兵们都戴了孝,曹仁闻讯,大喜过望,决定趁周瑜刚死,东吴没有准备的时机前去劫营,割下周瑜的首级,到曹操那里去诸赏。

当天晚上,曹仁亲率大军杏劫营,城中只留下陈矫带少数士兵护城。曹仁大军趁着黑夜冲进周瑜大营,只见营中寂静无声,空无一人。曹仁情知中计,急忙退兵,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一声炮响,周瑜率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曹仁好不容易从包围中冲出,返南,又遇东吴伏兵阻截,只得往北逃去。 周瑜大胜曹仁,立即率兵直奔南郡。

等周瑜率部赶到南郡,只见南郡城头布满旌旗。原来赵云已奉诸慕亮之命,乘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轻易地攻取了南郡。

诸葛亮利用搜得的兵符,又连夜派人冒充曹仁救援,轻易地诈取了荆州、襄阳。周瑜这一回自知上了诸葛亮的大当,气得昏了过去。

4、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5、声东击西

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兵至祁山,扎下三个大寨,专候魏军。司马懿(字仲达)得知,率张郃、戴陵并十万军前往祁山迎敌。

司马懿来到,先搞调查研究,问前线部将郭淮与孙礼:“前线情况如何”。郭、孙二人答说:“尚未与蜀军交锋”。司马懿又问其它各路情况。郭淮说只有武都、阴平尚未得到消息。

司马懿经过思考,指示郭淮和孙礼:“明日我亲自领兵与孔明交战,你二人可急从小路前往增援武都和阴平,并从背后偷袭蜀军,我军可胜。”

郭淮于路谓孙礼曰:“仲达比孔明如何?”礼曰:“孔明胜仲达多矣。”淮曰:“孔明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正攻两郡,我等从后抄到,彼岂不自乱乎?”

正言间,忽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礼曰:“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必有诈也。不如速退。”

郭淮从之。——方传令教军退时,忽然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枝军马来,旗上大书:“汉丞相诸葛亮”,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于上;左有关兴,右有张苞。孙、郭二人见之,大惊。

孔明大笑曰:“郭淮、孙礼休走!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吾?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汝等袭吾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汝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吾决战耶?”

郭淮、孙礼听毕,大慌。忽然背后喊杀连天,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蜀军大胜。

司马懿本想给诸葛亮来个声东击西,打乱蜀军的大营,不料此计被孔明识破,反给司马懿来个声东击西。

百度百科——欲擒故纵

百度百科——借刀

百度百科——浑水摸鱼

百度百科——空城计

百度百科——声东击西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注解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最阴险的应该是:美人计「美人计」的意思是对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先制服他的主帅;对足智多谋的主帅,要设法腐蚀他的意志。只要让敌人的将帅斗志衰退,士兵士气消沉,那麼敌军就没有了战斗力了。因此,针对敌人的弱点渗透瓦解,就可以更容易消灭敌人。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一、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 声东击西

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二、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象,但不是弄***到底。而是使***象变真象,大小***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三、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译: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四、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译: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译: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译: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第二十四计 ***途代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五、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译: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第二十七计 ***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宁可***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六、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

译: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孙子兵法》作者简介:

之前困扰我们《孙子兵法》作者到底是谁的千古之谜,在1***2年迎刃而解。因为这一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考古人员从一个西汉古墓中,惊喜地发现了两部兵法:竹简版的《孙子兵法》和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经专家鉴定,《孙子兵法》的作者确认为孙武

1、孙武个人资料

中文名:孙武

别名:长卿、孙子、兵圣、孙武子

性别:男

民族:华夏族

国籍:齐国→吴国

出生地: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出生日期:公元前545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70年

职业:军事家、政治家、兵家之祖

成就: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

代表作:《孙子兵法》

2、孙武简介

孙武即孙子(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又名兵圣,华夏族,齐国人(今山东省惠民县),中国春秋时期吴国将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孙膑的祖先。春秋时期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近消灭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时至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仍有祀奉孙武“兵圣庙”。

3、孙武生平简介

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

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

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

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

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像。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

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

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

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乐,不也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像。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

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好了13篇兵法。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4、孙武年表

一岁:据《史记》和《新唐书》所记,孙武系陈国公子陈完(又称田完、田敬仲)后裔,生于乐安(今山东广饶县)。至公元前544年,孙武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齐景公五年,孙武在齐。子产执郑政,郑国大治。

三岁: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齐景公六年,孙武在齐。

四岁: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齐景公七年,孙武在齐。晋赵武死,韩宣子执晋政。

五岁: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齐景公八年,孙武在齐。春,晋侯使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六岁: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齐景公九年,孙武在齐。> 齐之田氏放贷,大斗出,小斗进,“民归之如流水”。

七岁: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齐景公十年,孙武在齐。楚会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之君及宋世子佐,淮夷于申(今河南省南阳北)。楚灵王与陈,蔡等攻吴,破朱方(今江苏省江东),执杀齐庆封。

八岁: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齐景公十一年,孙武在齐。鲁废中军,四分公室。楚联越攻吴,败于鹊岸(今安徽铜陵一带)。

九岁: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齐景公十二年,孙武在齐。楚攻徐,吴人救之,楚令尹子荡攻吴,败于房钟(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十岁: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齐景公十三年,孙武在齐。楚灵王六年,章华之宫落成,召鲁君往贺,鲁昭公不得已赴楚。卫襄公死,子灵公元立。

十一岁: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齐景公十四年,孙武在齐。楚灭陈。

十二岁: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齐景公十五年,孙武在齐。

十三岁: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齐景公十六年,孙武在齐。田,鲍二氏攻栾,栾施,高疆奔鲁。田桓子无宇对贫困孤寡者都发给粮食,其势益大。

十四岁: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齐景公十七年,孙武在齐。楚灵王十三年,诱杀蔡灵侯,灭蔡,以公子弃疾为蔡公。吴王馀祭死,弟馀眯立。

十五岁: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齐景公十八年,孙武在齐。楚灵王十一年,派兵围徐以威胁吴。

十六岁: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齐景公十九年,孙武在齐。楚公子弃疾(蔡公),公子比(子干),公子黑肱(子皙,三人均灵王之弟)率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入楚,灵王西归***,立子比为王。弃疾以灵王将至恐吓子比,子皙,二人***,弃疾即位,名熊居,是为楚平王。吴馀眯二年,来州来(今安徽省凤台)。

十七岁: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齐景公二十年,孙武在齐。楚平王初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于民,结好邻国,息兵五年。

十八岁: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齐景公二十一年,孙武在齐。吴王馀眯死,子僚立。

十九岁: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齐景公二十二年,孙武蒙山求学。齐攻徐,至蒲遂(今江苏省睢宁西南)。

二十岁: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齐景公二十三年,孙武蒙山求学。吴王僚攻楚,战于长岸(今长江裕溪口一带),大败,失王船“余皇”,公子姬光(诸樊子)夜袭楚军,夺回“余皇”。

二十一岁: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齐景公二十四年,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

二十二岁: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齐景公二十五年,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少师费无极(忌)欲平王疏远太子建,请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北)筑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楚在州来筑城以拒吴。田书因伐莒功大,景公赐姓孙,食***于乐安。

二十三岁: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齐景公二十六年,孙武在齐,博览群书,研究历代战争兵法理论,作著《兵法》的准备工作。费无极谮太子建将以方城之外为叛,楚平王召见,建奔宋,继又奔郑,为郑人所杀。楚杀伍子胥父兄及全家三百余口,伍子胥奔吴。

二十四岁: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齐景公二十七年,孙武,是年与田淑贤成婚。

二十五岁: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齐景公二十八年,孙武在齐。周景王死。国人立长子猛。子朝猛争位。晋出兵助猛。猛旋死,谥悼王。立其弟匄,是为周敬王。

二十六岁: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齐景公二十九年,孙武在齐。吴王僚八年,攻州来。楚与顿,胡,沈,蔡,陈,许之兵往救,战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东南,一说在安徽寿县西南),楚军大败。

二十七岁: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齐景公三十年,孙武在齐。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师与越人窥吴境,楚平王至图阳(今安徽省巢县南境)而还。吴蹑楚之后,灭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

二十八岁: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齐景公三十一年,孙武在齐。鲁昭公率师攻伐季孙氏,“三桓”联兵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岁: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齐景公三十二年,孙武在齐。楚平王死,子珍立,是为楚昭王。

三十岁: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奔吴,隐于穹窿中,著成《孙子兵法》十三篇。吴王僚十二年,攻楚围潜(今安徽省霍山东北)。楚左尹伯却宛等绝其后,吴军被困不能退。

公子光利用时机,设宴请吴王僚赴会,遣专诸刺王僚。姬光继位,是为吴王阖庐(闾)。楚伯却宛等乘吴乱大败吴师,凯旋而还。费无极,鄢将师妒火中烧,设计杀伯却宛全家,伯却宛子伯喜奔吴。国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杀死费无极,鄢将师。

三十一岁: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三十二岁: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吴王阖闾二年。孙子在吴(今无锡,并著孙子兵法)。

三十三岁: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取分兵扰楚之策,讨吴叛臣,断楚翅翼,灭徐与钟吾。

三十四岁: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吴王阖闾四年。吴取三师以敝楚,多方以误楚之策,攻楚之夷,潜,六,楚军往救,吴军攻弦,楚军往救,吴军又退。楚人探知吴军确已返国,乃自军。楚军一退,而吴之又一军复出,进攻养邑,楚人救援不及,吴遂攻克养邑,杀公子掩余与烛庸。

三十五岁: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吴王阖闾五年。楚联越伐吴,为吴军所败。阖闾使伍子胥增筑都城。

三十六岁: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吴王阖闾六年。孙子在吴。

三十七岁: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吴王阖闾七年。吴为继续施行多方误敌之策,诱桐叛楚,投饵钓鱼,囊瓦上钩,率师攻吴,被吴军击败于豫章,吴遂取巢,获公子繁以归。自此役之后,楚国豫章山以东诸邑及附庸,属国全为吴所有。

三十八岁: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吴王阖闾八年。孙子在吴。楚囊瓦向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马,两君不肯,囊瓦无理扣留唐蔡二君。

三十九岁: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王阖闾九年。晋以周王室名义会十八国诸侯于召陵,谋攻楚。晋荀寅向蔡昭侯求赂,不得,伐楚夭折。囊瓦围蔡,吴往救,开始了吴破楚入郢之战。吴军至淮纳弃舟,越大别山,进攻楚囊瓦军于柏举(今湖北省麻城东),胜机攻入郢都。

囊瓦奔郑;昭王逃入云梦泽中,被“盗”袭击,又奔随。楚申包胥求救于秦,哭秦庭七日,秦哀公乃许出兵。

四十岁: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吴王阖闾十年。秦救楚,败吴兵,阖闾弟夫概回吴自立,阖闾先回吴,夺回王位。吴军相继班师回国。楚昭王回郢。

四十一岁: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吴王阖闾十一年。吴攻楚,败其舟师,又败其陆师于繁阳(今河南省新蔡北)。

四十二岁: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吴王阖闾十二年。孙武见夫差日益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回齐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并于公元前503年编著孙子兵法。

七十三岁:公元前472年是年吴亡回吴国。

七十五岁:公元前470年终于吴国姑苏(江苏吴县)。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白话文

三十六计

01 瞒天过海

02计 围魏救赵

03计 借刀

04 以逸待劳

05 趁火打劫

06 声东击西

07 无中生有

08 暗渡陈仓

09 隔岸观火

10 笑里藏刀

11 李代桃僵

12 顺手牵羊

13 打草惊蛇

14 借尸还魂

15 调虎离山

16 欲擒姑纵

17 抛砖引玉

18 擒贼擒王

19 釜底抽薪

20 混水摸鱼

21 金蝉脱壳

22 关门捉贼

23 远交近攻

24 ***道伐虢

25 偷梁换柱

26 指桑骂槐

27 ***痴不癫

28 上屋抽梯

29 树上开花

30 反客为主

31 美人计

32 空城计

33 反间计

34 苦肉计

35 连环计

36 走为上

孙子兵法

1计篇

2作战篇

3谋攻篇

4行篇

5势篇

6虚实篇

7军争篇

8九变篇

9行军篇

10地形篇

11九地篇

12火攻篇

13离间篇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分13篇,又叫《兵法十三篇》

分为

卷上: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

卷中: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

卷下: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而三十六计无年代和作者可考,不分卷,有六套计,每套六计,共六六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吗?

他们好像是两本兵法书吧.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帝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痴不癫:***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可以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曲氏三十六计注解

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借刀: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07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以

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

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顺逆,兵胜也。地者:高下、

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以索其情。曰:主孰贤?将孰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

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

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故利而

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桡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

不可预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败,况

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粮,则外内之费,宾客之用

,胶漆之财,车甲之奉:费日千金,然後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

则屈力,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智者,不

能善其後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

则不能得用兵之利矣。

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再载;取用於国,因粮於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於

师者:远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於丘役。屈力

中原,内虚於家,百姓之费,十去其六。公家之用:破车疲马,甲胄矢弩,戟楯矛橹,丘

牛大车,十去其七。故智将务食於敌,食敌一锺,当吾二十锺;[艸忌][禾千]一石,

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共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速,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而国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

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

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修橹、轒轀,其器械,三

月而止也;距、闉,又三月然後已。将不胜心之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

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

久也,必以全争於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

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故君之所以患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

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军中之事,而同军中之

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任,而同三军之权,则军士疑矣。军士既惑既疑,则诸侯之

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胜。知众寡之用,胜。上下同欲,胜。以虞待不

虞,胜。将能而君不御,胜。此五者,胜之道也。故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形篇〉

孙子曰:

昔善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者,能为不可胜

,不能使敌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也。不可胜,守;可胜,攻也。守则有馀,攻

则不足。昔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动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

力,视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所谓善者,胜易胜者也。故善者之战,无奇胜,

无智名,无勇功。故其胜不殆,不殆者,其所措胜,胜败者也。故善者,立於不败之地,

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後战;败兵先战,而後求胜。

故善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

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如以镒称铢,败兵如以铢称镒。

称胜者战民也,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隙,形也。

〈势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

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实虚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无竭如河海。终而复始,日月

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

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势也;鷙鸟之击,至於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

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善动敌者:形

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正动之,以奇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於势,弗责於民,故能释民而任势。任势者,其战民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者战民也,如转圆石於千仞之山,

势也。

〈实虚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後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敌

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者,出於其所必趋

也;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微乎微乎,故能隐於常形;神乎神乎,

故能为敌司命。

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不可止者,远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

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善将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而为一,敌分而为十,是以十击一也。我寡

而敌众:能以寡击众,则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

矣。备前者後寡,备後者前寡;备左者右寡,备右者左寡;无不备者无不寡。寡者,备人

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则前不能救後,後不能

救前,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

,亦奚益於胜哉!故曰:胜,可擅也;敌虽众,可无斗也。故侦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

知死生之地,计之而知得失之策,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

形兵之极,至於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因形而措胜於众,众不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於无穷。夫兵形

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兵无成

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立;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於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

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後人发,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计者也。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絭甲而

趋利,则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劲者先,疲者後,则十一以至。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

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

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

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指向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

道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是故,《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是故,昼战多

旌旗,夜战多鼓金。鼓金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已专,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

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溃。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

,击其惰溃,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

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整整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故用兵:高陵勿向,

饵兵勿食,穷寇勿迫,锐卒勿攻;背丘勿迎,佯北勿从,围师遗阙,归师勿遏,此用众之

法也。

〈九变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绝地无留,衢地合交,覆地无舍,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

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令有所不行。故将通於九变之利,知用兵矣。

将不通於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

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於利害。杂於利,故务可伸;杂於害,故患可解也。是故,屈

诸侯以害,役诸侯以业,趋诸侯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

不攻,恃吾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洁廉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

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篇〉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降无登:此处山之军也。敌若绝水,必远水;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於水汭,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无附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

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交军斥泽之中,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

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处陆上之军也。凡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

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是谓必胜,军无百疾。陵丘堤防,处其阳

,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水流至;止涉,待其定也。绝涧遇:天井、

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

有险阻、草莽、葭苇、小林、翳浍,可伏匿者,谨复索之,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敌远而挑战,欲人之进者,其所居者易、利也。众树动者,

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

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者也;少而往来者,营军者也。辞卑而备益者,进也;辞

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侧者,阵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阵兵者,期也;

半进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役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

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

无粮也;军无悬甀者、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言人者,失其众者也;数赏者

,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

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兵非多益,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於人。

卒未专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

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服;素不行以教其民,***不服。令

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地形篇〉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

曰通;通形曰: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曰:敌无备

,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

曰: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之

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

敌先居之,勿从也,引而去之。远形曰: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

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所灾

,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

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导不明;吏卒无常,阵兵纵横,曰

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

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

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

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於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

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居死地。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

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

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

兵者,动而不困,举而不穷。故兵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九地篇〉

孙子曰:

地形者,兵之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

覆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战其地者,为散。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我得则利,彼

得亦利者,为争。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

为衢。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覆。所

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疾则存,不疾则亡者,为死。是故,

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覆地则行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善战者,能使敌人前後不相及,众寡不相待,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

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敢问:敌众以整,将来,待之若何?曰: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给,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於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

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

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无所往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

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馀财,非恶货也;无馀死,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军者,譬如卫然。卫然者,恒山之蛇也。击其首

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身则首尾俱至。敢问:贼可使若卫然乎?曰:可。夫越人

与吴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也,相救若左右手。是故,缚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

,整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民无识

;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登高,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发其机。

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於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

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

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背固前敌者,死地也。无所往者,穷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偻。争地,吾将使不留。交地,吾将固其结

。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趋其後。覆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

,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诸侯之情,殆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

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

王霸之兵也。彼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於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

养天下之交,不事天下之权;伸己之私,威加於敌:故国可拔也,城可隳也。

无法之赏,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

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众陷於害,然後能为败为胜。故为兵之事

,在顺详敌之意,并力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事。是故,政举之日,无通其使;励於廊

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闠,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

,始如处女,敌人***;後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篇〉

孙子曰:

凡攻火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地。行火有因,因

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四者

,风之起日也。

火发於内,则军应之於外。火发,其兵静而勿攻,极其火央,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

止之。火可发於外,无待於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

必知五火之变,以术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不修其政者,凶!命之曰弗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怒

可复喜也,愠可复悦也;亡国不可复存也,死者不可复生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

安国之道也。

〈用间篇〉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费日千金。外内骚动,怠於道路,不

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

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主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於众

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验於度,必取於人知者。

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

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者也。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者也。反间者

,因其敌间而用者也。死间者,为诳事於外,令吾间知之,而得於敌者也。生间者,返报

者也。故三军之亲莫亲於间,赏莫厚於间,事莫密於间。非圣不能用间,非仁不能使间。

非微不能得间之实,非密不能得间之宝。密哉密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闻间事者

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

之姓名。令吾间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

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

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殷之兴也,

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唯明主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

三军所恃而动也。

第16计欲擒姑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上屋抽梯:***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31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走为上: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苦肉计的文言文

第一套 胜战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瞒天过海从字面意思上说,就是瞒住这海上的一片天,悍然过海,神不知鬼不觉。

最成功案例,狸猫换太子。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围困住魏国,从而救出水生火热中的赵国。

最成功案例,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借别人之手,从而达到目的,自身不付出代价。

最成功案例,荆轲刺秦。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围住不攻,以消耗实力为主。以达到断水断粮,军心涣散的目的。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在你慌乱没有头绪的时候,夺取你手中的权利势力城池财富。

最成功案例,中国近百年来的割地赔款条约。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上兑下之象,其利不自主而取之。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混淆视听,让你措不及防。

第二套 敌战计: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从字面的意思解释就是,一个没有的东西,却盟硬生生给你变成有的,却还能以***乱真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成功案例,这个就比较常见,你说你没有做,他说你做了,而且说完以后让你自己都感觉你是不是真的做了。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历史上有这么一句话,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所谓暗渡陈仓,就是讲,明着告诉你,我在这里在干什么,而暗地里,我偷偷的却去做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最成功的案例,中国的小三,出轨的男人。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雎,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站在岸边,看对岸烈火滔天,不为所动。

最成功案例,中国封建王朝的后宫争宠,皇子即位。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说,一个整天对你笑着的人,背后却藏着一把杀你的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说,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第三套 攻战计: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古代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返。从字面意思上看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从字面意思上看,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最成功案例,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从字面意思上看,跑出一块砖头,来引出别人的玉石。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从字面意思上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第四套 混战计: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从字面意思上讲,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成功案例,官渡之战,曹操奇袭乌巢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从字面意思上看,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从字面意思看,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从字面意思看,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从字面意思上看,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第二十四计 ***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从字面意思看,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虢,诸侯国名。也作“***道灭虢”。

第五套 并战计: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之计谋。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代真。

最成功案例,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从字面意思上讲,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第二十七计 ***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从字面意思上看,***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从字面意思上看,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从字面意思上看,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从字面意思上讲,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第六套,败阵计: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最成功案例,献西施。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澳门,字面意思上看,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最成功案例,诸葛亮街亭摆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从字面意思讲,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从字面意思讲,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最成功案例,黄盖苦肉诈降魏,火烧赤壁。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最成功案例,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多泛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孙子兵法之36计详解

1. 苦肉计的主要内容100文言文

三十六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①。

注释

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出自《易·蒙·彖》:“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意思是说:不懂事的孩子单纯幼稚,顺着他的特点逗着他玩耍,就会把他骗得乖乖的。

译文

人一般都不会自我伤害,自我伤害必定会被认为是真实的;但如能以***作真,并使敌人深信不疑,就能施行离间计了。这是汲取了《周易》“蒙”卦的思想。从《周易·蒙卦·彖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一语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自:

2. 勾践灭吴的文言文全部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 *** ;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也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

遂灭吴。

3. 巧借东风的古文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肃曰:

“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

“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

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

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

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

性命。”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孔明嘱曰:

“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鲁肃

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

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

教他死而无怨。”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

“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

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

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

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

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

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

“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

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

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

“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

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分付军匠人等,教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

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

报。

肃领命来见孔明。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不想

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得救

我!”肃曰:“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

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

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

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

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

候孔明调用。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

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来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肃曰:“何处去取?”孔明曰:“子敬休问,前去便见。”遂命将二十只船,用

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

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4. 欲知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的典故和当今应用事例

苦肉计: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

己方如果以***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

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作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以真乱***。

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了。两人事先商量好了,***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火烧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

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

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

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

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

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

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

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

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故事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

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

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

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

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

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

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狼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

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击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

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苦肉计——周瑜导演苦肉计 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

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

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

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

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

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

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

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

5. 36计是哪36计~~~是文言文的话能不能解释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6. 谁有36计中的"苦肉计"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愚人节快到了

你是不是要捉弄人.

我有网页:

/517haobbs/dispbbs?boardid=6&ID=1060&replyID=2283&skin=1

三十六计的古文版加解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瞒天过海的典故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

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围魏救赵的典故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后来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

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第三计:《借刀》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象,但不是弄***到底。而是使***象变真相,大小***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译: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译: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第二十四计:《***途待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第二十七计:《***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宁可***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他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得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

译: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文: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文: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译文: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译文: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原文: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译文: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第二十四计 ***途代虢

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文: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文: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第二十七计 ***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文:宁可***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原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文: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文: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原文: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

译文: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真***,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文: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原文: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