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避俗意思,遁世避俗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7-05 0
  1. 晏几道什么时候给自己取号为小山的?
  2. 关于陶渊明赏菊作诗、隐居遁世的文章
  3. 我父亲现在沉迷现世因果,把赵老师当神仙。我想劝他但又不懂怎样,能证明这些是假的吗,或者能用真正的佛...
  4. 相见欢·云闲晚溜琅琅的作品鉴赏
  5. 俗的反义词并和俗组成成语
  6.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兄弟的意思
  7. 俗能组什么词

遁世是一个词语,读音dùnshì,是指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遁世绝俗。?

(术语)隐遁世间而独自修佛道也。但遁世有通别之二。通相之遁世,总名出家入道,别相之遁世,于出家中,止应请出世住持交众之念,一向营自行者。谓为遁世者,又曰后世者。弘明集十二沙门不敬王者论曰: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唐僧传(慧勇传)曰:每思遁世,莫知其所。

遁dùn

遁世避俗意思,遁世避俗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逃避,躲闪:去。辞。世。北。

2、隐,消失

世shì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a.很多年代;b.好几 ?遁世幽居见“遁世隐居”。遁世无闷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遁世离俗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遁世离群又作:避世独处。遁世绝俗见“遁世离俗”。遁世遗荣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遁世长往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遁世隐居避世而深居不仕。遁上谓避而不见在上位者;与在上位者不合作。《韩非子八说》:?“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

晏几道什么时候给自己取号为小山的?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讲的是三种自然现象,又比喻的是为人处世的姿态,也是先辈留下的至理名言。大凡成功人士都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离,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关键在把握一个度。只有中和恭谦,虚怀若谷者,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日积月累,不断迈向心灵的理想王国。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网上挂帖:“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这就是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法道自然。阴阳平衡,左右兼顾,便不会顾此失彼,剑走偏锋,偏颇极端。“半智半愚半圣贤”,既是做人的思想观念,也是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

人生不顺心事,常十有八九,谁都可能碰到。***若你在现实中遇到了各种难题;***若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灰心,不要忘记,首先你不要欺骗自己,选择逃避。消极遁世,饮鸩止渴,不解决问题。要紧处你必须正确抉择,找到合适的应急办法,豁达隐忍中坚持下去。面对无关紧要的***、场所,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用真情去拥抱生活。半亩方塘一鉴开,思想源泉涌流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进有退登舞台。这好比世情练达的半半先生,行医占卜,号称“半仙”,介乎于人神之间,上可缥缈升天,不食烟火;下则脚踏实地,共享天伦之乐,达到游刃有余的超脱境界。

旅游登山,半山亭畔正好歇脚,上则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下则曲径通幽处,一步一景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不亦说乎!记得长沙岳麓山的半山亭,是望江天的绝佳景点。据当地人言,这里原为半云庵故址,古庵已湮没不可考,相传鼎盛时庵里的烧火僧耳闻目染,唱出悟佛的半云歌:“山半山庵号半云,半庙半地半崎。半山芳草半山石,半壁青天半壁阴。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如修心。半间房舍云半分,半听松声半听琴。”对一事物一景一地,半半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犹如雾里看花,如影随形,似是而非,给人一种朦胧美。正像明代诗人梅鼎祚所写的看景诗:“半水半烟看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仿佛一幅铺开的山水画,在云雾缭绕的仙阁闺房中,走出刚刚揭开面纱的少女,迈着轻盈的碎步,且行且住间楚楚动人。谁又能说这其中不是隐喻着一种做人之道呢?!

最能体会远古先哲中庸思想和道德状态的还要数清代的李密庵,他的《半字歌》真成了人生箴言。“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桑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占半。”既是对自己平生的总结,又是劝世的形象经验。如同常言:五指并拢握拳收臂,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半屈半就,迂回求全,舍末逐本,顺其自然,这才是做人最大的学问。

关于陶渊明赏菊作诗、隐居遁世的文章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古人名字是很讲究的。道、原、山能够成一幅图画,有错落之美。道,连续渐进;原,旷远辽阔;山,独立风骨。未臻化境,饶有余味,所以名之为小。

晏几道聚书甚多(《墨庄漫录》卷三),“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黄庭坚《小山集序》),则其学问修养自不在话下,势必熟知此典。因以小山自号,在三教合流的宋代,尤见其受佛道影响之深。他感怀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似若仙者,虽身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而作《招隐士》等辞赋之举,兼慕其文***风流之美,尤其追慕、效法何胤之兼通儒佛及“虽显贵,常怀止足”、“筑室郊外,号曰‘小山’……欲入东山”之高蹈。从其家世、生平来看,他在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浸润之外更易体会华屋山丘之感。其《小山词序》云:“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此等无常之语,深刻上佛家缘觉观、苦空观的烙印。其《鹧鸪天?雕花好为莺花住》云:“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临江仙》云:“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如再世阮籍,涂染着浓厚的老庄虚无色彩,但并不因此遁入空门,学道深山,沽名钓誉,而是***取及时行乐、频入醉乡的遁世避俗方式。难怪其痴亦自绝人(黄庭坚《小山集序》),有年未至乞退,不践诸贵之门(《碧鸡漫志》卷二)等不寻常的痴狂之举。这使得他终究易与屈原、小山之徒尤其是何胤等产生共鸣,故其自号小山,良有以也,从中亦不难管窥其气质个性之一端。

我父亲现在沉迷现世因果,把赵老师当神仙。我想劝他但又不懂怎样,能证明这些是***的吗,或者能用真正的佛...

陶渊明一生断断续续地有过江州祭酒、参军、彭泽令几种官衔。这类芝麻绿豆般的小官职,自不必说树立什么微薄的功业了,就连踏足朝廷,瞻仰“天颜”,发一发政见牢骚的资格、机会都从来没有。翻开陶氏的传记、年表,看看这位被誉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中)的伟大人物的生平,不免要大失所望。在晋宋易朝这大时代、大背景之下,陶渊明有的只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生。“归隐”两个字,几乎可以涵盖他的所有。“避世”,似乎就是他这辈子降临人间的目的。可是,这个世上并没有所谓的“天生的隐士”。或许一个人要当***、成就大业,仅需各自心存一条理由、抱有一个信念,就足够了。但若要真心放下功名利禄,专心归隐避世,当中却必定是有深刻的内因以及外因。

一、性格与命运

陶渊明(365-427)①,字元亮,一说名潜,渊明是他的字,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大约生活在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人。关于他的家世,据说大致上可以认定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之后,甚至是他的祖父、父亲,大约也有当过太守一类的官职,暂抛开了某些好事者的论争,我们基本上已可以想像,陶氏远祖是曾经有过显赫的过去,但到了陶渊明时,霉运早已降临。家道中落,导致了他的生活很早就潦倒艰苦,贫困不堪。例如颜延之在《陶征士诔》里就说他“少而贫苦”,又说他“母老家贫,捧檄致亲”。根据陶澍《靖节先生年谱考异》的说法,这应该是与他八岁便已失怙(丧父)有关。自幼便遭遇家运的不幸,承受家境的惨淡,总的说来,陶渊明在他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极不得意的。这点结合他在晚年所写的《有会而作》一诗自述:“弱年逢家乏”,便可以得到印证。

最为糟糕的是,这样的霉运似乎丝毫没有过停止的意思,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去,延续了一生(就是所谓的“老至更长饥”)。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乐观的人,贫困饥寒似乎更能磨炼他的意志。面对“饥者欢初饱”、“悲风爱夜静”的长年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生活,竟还能够逆来顺受,坦然固穷,展现出性格里豁达而寡欲的一面。以至于我们后来还可以在《五柳先生传》里,看到他自己来调侃自己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篇末更借用了黔娄之妻的话来勉励,也顺道表达一下自己的志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其实并不尽然,凡世间性情雷同者何止千万?也不见得***就有相近的际遇,但性格对人日常各种行为的影响之深,却是不容置疑。它或多或少也要和人的命途连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不妨对它略作修正,改为“性格左右命运”。陶渊明的命途,就是受过了他性格的左右。而他这种的性格形成,又是跟他的人生哲学密切相关。

陶渊明一生中,本就不自觉地受到“儒道互补”价值观的影响。到了生命的后期,对人生的归宿,更是演变成了听任命运的安排,讲究随遇而安。这一种宿命思想,他曾在《自祭文》里作出过充分的阐述。他说:“自余为人,逢运之贫……勤靡馀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自述了从为人开始,就遭遇贫困的命运,但心情却是悠闲自得,乐天从命,委随本分来度过。他认为自己是识运知名的,无论生前死后,都没有什么遗憾和眷恋,不像一些人为生前立功业,死后留名声而十分计较。与此对应的,还有当他辞去彭泽令,最后决定归隐田园是的一篇有名的《归去来兮辞》,里面末尾两句是:“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这就是所谓的“乐天知命”。在陶渊明身上,其实也是从认命到顺命的过程。②

人生的所有不如意,既找不出真实的原因,又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切都统统都归结于“命运”二字。陶渊明的宿命观就从之而来。但待慢慢地逐渐想得通透了,由听天由命到乐天知命,去除了思想上的苦恼和负担,不再执着于名利及功业上——就弄明白即使是退隐不仕,也再没太大不了!无需过分去强求。这样,终于是将自己从观念上扭转了过去,思想上也总算是为遁世归隐作好了准备工夫。得以尽可能地解除名缰利锁束缚。只有领悟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大道理,才能够以轻松的姿态去“***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最大的程度上,变得淡泊恬静,甘愿地离开烦嚣俗世,抛弃繁华竞逐,摆脱官场**,将自己的余生都寄情于山水,怡性于田园里去。

二、门阀制度下的爱国热忱

陶渊明的生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出仕州郡与归隐园田。并可以他辞彭泽令一事作为分界线。辞去彭泽令那一年,是东晋的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已届四十一岁。这一次弃官以后,就再也没有入仕了。换言之,此时之前的陶渊明,却是一直处于时官时隐的尴尬局面之中。也就是说,自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初任江州祭酒开始,他在宦海之中便浮浮沉沉了长达十二年之久。鲁迅认为:“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不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又《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③

他这段评论中提到的《述酒》诗,应该就是指有“仪狄造,杜康润色之”这两句题注的那首。全诗颇长,除了题注两句外,诗中再找不到与酒相关的内容。通篇上下,也只见运用比喻的手法,记录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篡权易代的过程。而且诗中句子,是描述得相当的隐晦曲折,以致韩驹、陶澍要“反复观之”、“反复详考”,后知“决为零陵哀诗也”。赵泉山也说:“此晋恭帝元熙二年也。六月十一日,宋王裕迫帝禅位,既而废帝为零陵王。明年九月,潜行弑逆,故靖节诗中引用汉献事。”颜延之《陶征士诔》中更称此是靖节“道必怀邦”(刘良注:怀邦者,不忘于国)。故无为子(宋·蔡绦)曰:“诗家视渊明,犹孔门视伯夷。”(《西清诗话》)④这个伯夷就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孔子当年对他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卫子第十八》)这是孔圣人对这位古代节士一个相当不低的评价了。无为子作出这个类比,自然也是包含了前人对陶氏爱国热诚的一种认同。

这首诗写于晋恭帝遇害之后,那时陶渊明五十七岁,距离最后一次弃官归里,已有一十六年——是属于他“全隐”之后的十六年。事实上,大约在这段期间,还写过不少能表现出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鲁迅语)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感士不遇赋》、《咏荆轲》、《拟古九首》等等,以及那篇传颂最广的《桃花源记》,亦当属此列。

即使四十一岁退隐之后,尚且如此“不甘寂寞”,时而赋诗著文排遣心底郁闷。更遑论血气方刚、踌躇满志的年青时代。前面虽提到陶家发展到了陶渊明的时候,经已是家道中落了,但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中层地方官员,毕竟算得上是个士族家庭,少小时也自当有过例行接受儒家那一套正规教育的机会。如他自己在《饮酒》诗中就说过:“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且能够看得出,他那个时候对于儒家孔子的思想理念,也是相当的执着(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儒家所注重、提倡的是积极用世的思想。这些思想,也就肯定有对陶渊明产生过影响。在他晚年时候创作的《杂诗十二首》里头,更曾是直言:“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都显示出他早年怀有入世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宏伟志气。可是偏偏“有志不获聘”,只能空叹“岁月不待人”。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一向盛行以家族本位的宗法专制制度。历代祖先的门第高低,对后代的社会地位,有着相当的影响。而整个魏晋南北朝,恰恰就是一个极端重视门第观念的时代。陶渊明之所以不为当世重用,大可能便与当时这种历史大环境有很深的关系。

就拿他的祖先陶侃为例,根据《晋书·陶侃传》开头的一段简短的记载,陶侃乃“字士行,本鄱阳人。吴平,徙家庐江之浔阳。父丹,吴阳武将军。侃早孤贫,为县吏。”这段话草草交代了他的背景:父亲名字叫做陶丹,做过吴地的武官,但因为死得较早,导致“侃早孤贫”。待他长大之后,最初也只能够当上个小小的县吏。从中可见,陶侃的家世,断不应是什么世家豪族,也不见得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陶侃是个进取心极强的人,并不甘心屈居人下,本身又是很有魄力、胆识,适逢世局的动荡不安,他的才干,更是大有了用武之地,以军功起家,最终做到“位极人臣”。只可惜的是,由于晋朝上层社会极端重视门阀世族的限制,一直都不能使他彻底摆脱出生于寒门地位的阴影。譬如当时有个伏波将军孙秀,因为是“**支庶,府望不显”,中原人对他普遍有歧视,竟都不屑做他的下属,无奈只好找来陶侃,“以侃寒宦,召为舍人”(《晋书·陶侃传》)。尤觉欺人之甚的是,吏部郎温雅竟公然地称他为“小人”(《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大臣温峤也曾在背后唤他作“溪狗”(《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这样令人颓丧、窒息的社会制度、社会风气,当然很容易教人心灰意懒,自也可想而知,陶渊明要能得到朝中贵人的重视提携,致使仕途通畅,施展抱负,实在谈何容易。

三、十二年目睹之怪现状

在时官时隐的十二年来,陶渊明是见尽了人间之困苦,尝尽了乱世之窘迫。除了上述森严的门阀制度,给年轻时期志气高昂的他,在仕途制造过一定障碍之外,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动荡恶劣,朝廷官场内外的黑暗无道,也给他造成过绝对不容低估的打击。这些打击,到了最后,甚至直接导致了他要远离宦海,执意归田,走上那隐逸下半生的不归路。

据载,陶渊明的一生基本上有过三次入仕。这些都是在他四十一岁之前的经历了,且均发生在东晋时期。第一次是在太元十八年(393年),“公二十九岁。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但是出于“不堪吏职”的原因,“少日,自解归”。同年“州召主簿,不就”。他这个“州祭酒”从初任到离职,都俱在太元十八年,因此可以肯定他这个官,前后做了一年的时间都不足。关于他何以初次出仕,就“不日少解归”。有人根据“世路靡悠悠,杨朱所以止”,以及《答庞参军》序言的两句“杨公所叹,岂惟常悲”,认为陶渊明大可能是曾受到了杨朱典故的启发,才毅然作出了那样的决定。“世上歧路太多,人生如何选择,成为一大难题。陶潜当时也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南可北,可进可退。杨朱主张全性保真,陶潜终于也选择归隐田园里”,又说:“但他当时大概还没有下定决心,在歧路面前有点茫茫然”。⑤这种说法,倒似是有一定的依据、一定道理。而且加上当时社会上的玄风极盛,士族文人都喜好清谈,普遍企羡隐逸。或者那种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也在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次辞官之后,他开始“躬耕自资”,直到隆安四年(400年),事隔七年左右,他又再度出仕。这段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如他自己中年丧妻。孝武帝暴毙,晋安帝继位。安帝舅王恭讨伐王国宝,反对司马道子擅权,晋开始内乱。桓玄不受朝命。司马元显乱政。孙恩起义……世局乱得一团糟。次年遇上生母孟氏卒,以奔丧为由,旋即辞官回家去了。光阴匆匆度去,四年之后,即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终于第三次出仕了。这四年期间,司马元显诏讨桓玄,反被桓玄所杀。孙恩起义败死,卢循继之。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时至元兴三年的二月,刘裕等起兵讨伐桓玄,桓玄挟持安帝出逃江陵,五月兵败身死。是年春秋间战事不休,音讯阻隔。陶渊明这时还一连作了《停云》、《时运》、《连雨独饮》几诗。就在桓玄死后一个月,他赶赴京口作镇军府参军。次年三月,晋安帝复位还于建康,八月,陶渊明当上彭泽令,这是他一生人最后的一个官衔。同年十一月,他又弃官归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作为这官与隐、去与来之间的一个终结——同时也算一个伊始。

就陶渊明这次矢志的归隐不仕,有意见认为是他辞去彭泽令后,深知刘裕因为平定桓玄变乱,立下了大功,已逐步掌权(即所谓“王业渐隆”),心里不愿意与他合作使然。如沈约的《宋书·隐逸传》里即声称:“自曾祖(陶侃)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在他死后,颜延之作《陶征士诔》称呼他“有晋征士”,并“谥曰靖节征士”,大概就是持相同看法。不过到了后世,也出现了不同的见解。例如近人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就说到:“其实渊明只是看不过当日仕途的混浊,不屑与那些热官为伍。倒不在乎刘裕的王业隆与不隆”,再举了《感士不遇赋》作为例子,接着说“当时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同时代的陈寅恪则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沈约在《宋书》里的叙述“最为可信”。

而我对此的看法,是比较倾向于梁氏,虽则他的见解也还颇有需要斟酌的地方。上面已有列举过在陶渊明四十一岁归隐之前,时官时隐的期间,社会上所发生过的一些覆雨翻云的迁变。在那个**的时代,宗室内部的争斗,军阀对***的野心,掀起了一场接一场血雨腥风的火并杀戮,弄得民不聊生。陶渊明的政治雄心,难免要受到压抑、磨蚀。虽然他一直也在关心国运,从未曾真正的忘怀,对国家日衰,黎民疾苦;对朝政败坏,用人不当;对社会**,权臣篡位等等,都有激起过义愤,并时常将之诉诸诗赋散文中去。但在当时“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险恶政治环境下,梦想无疑是破灭了,能见浊流而勇退,或属不得已,却也殊不容易。素来就洁身自爱的陶渊明,心底对那帮“一丘之貉”的所作所为,定必极感厌恶,自然不甘沦落为其中的一份子——也总算是做到了。至于到底是要“事晋”还是要“事宋”,倒未必是他真实关心、在意的。

有意思的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明确交待出自己接任彭泽令的真实原因:竟自是家无余粮,生活困难。这当官的主要目的,诚可谓之肤浅得可以——不过是为了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而已。足见他这时的心里头,实已老早种下了退隐的根。他说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但又因鉴于时局不靖,社会**,不敢远行,嗜酒的性子又偏改不过来,便由叔父引荐出任了彭泽令一职(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不难看出,陶氏出任这彭泽令一职的时候,就很有委身屈就、勉为其难的意味,显然已再不敢奢望在政坛上面能有何建树了。

是出仕还是归隐,从陶渊明初入官场开始,似乎就一直摇摆不定。这种矛盾的心态,其后还日益严重。而这次最后的自免去职,究其原因,按他本人的说法,便是由于自己率真的本性“作怪”——经已到达再不能用虚伪造作来掩饰的地步。他自觉出仕解决饥寒问题固然很现实,但这样违反自己的意愿,委曲求存,则徒使精神更加痛苦。此亦难怪,在那个充满权力纷争的世道之中,就连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算计,都无不打着崇高道义作为幌子,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又将情何以堪。

事已至此,即使尚去抱着一颗赤子之心,顽固不息,勇往直前,重蹈官场为国为民谋取福祉而奋斗,他实在已经不知道自己再能够做上些什么。力挽狂澜,他早已做不到,或者他一直都没有这个能力。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他已经是上了四十岁的人,入世再看不到前程,未来似乎也没有曙光。既然入世没有了出路,那就只能够背道而驰——选择出世,立心走上一条遁世归隐的道路,那才是他最后的归宿。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颜回说:“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⑥他终于是狠下心肠,放弃了年青时所坚持过的理想,宁愿返回到田园里每日躬耕,从此投入到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去——企图通过这样来洗涤自己灵魂染上的尘埃污垢。因为那种悠闲、恬适的情景,与他自己日后笔下那个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世界是相当接近。幸好,这一个结局,与他一贯安贫乐道、固穷守志、淡泊率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秉性,也是相当的吻合。

四、 结束语

陶渊明的遁世隐居,由于自身因素,加上外界环境的制约,从入仕之初,一开始就经已注定下来。他只是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方向蜿蜒靠近。古代的中国是出产隐士的国度,几千年下来,每个朝代都有。针对这种隐士文化,有的称赞,有的加以责难。李审言丈《愧生丛录》一则云:“太白、韩公,恨于陶公不加齿叙,即少陵亦只云:‘陶潜一避俗翁也’”《有不为斋随笔》卷壬亦谓:“太白、少陵、昌黎皆不重渊明。” ⑦相反,苏轼对于陶渊明却是推崇备至,平时就很喜欢化用陶诗,对陶氏当然也就有着极为强烈的认同感,甚至还有过“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书陶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之说。《佚名氏跋》里更称陶氏为“江左伟人”,盛赞他“仕不得志也,则挂冠而归。此所以为渊明。设其诗文不工,犹当敬爱。”(据绍兴本《陶渊明文集》)姑且不论世人是给了陶渊明一个怎样的评价,“江左伟人”也好,“一避俗翁”也好,他于后世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李白和苏轼,便是受其影响中文人士子的佼佼者。他们三人性情、思想,又的确也有许多彼此相类的地方。虽则苏轼一生不曾隐居,一生尽职于政事;而李白除了做翰林,做幕僚,流放夜郎的日子,基本上都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因为他们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大不相同。他们命运比起陶渊明来,理论上要好上一点,并不至于学他那样,官没有做好,要跑去山野隐居。这是幸与不幸?

最后大胆稍改了陶氏诗句作为结尾:“此中有争议,欲辩已茫然”。

宁静淡泊中的智慧

——说说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自然、恬静、安逸,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能够形容陶渊明的诗文呢?无论是《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还是《饮酒》、《五柳先生传》,字字都散发出那样一种淡远清新、平实淳厚、意韵悠长的独特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却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他的文风,他的处世哲学,都好似夹杂在那久远的魏晋之风中一丝淡淡的菊香,细若游丝,而又绵远悠长。

三国归魏,司马氏专权,曾经的宏谋远图、血撒沙场化作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没有了乱世枭雄,取而代之的是将权术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小人。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无数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而将宝贵的生命耗费于空谈玄学、追求虚幻中的长生不老之上。陶渊明这等隐逸之士的诞生似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同时代、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与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而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他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这年冬因母亲病逝,便回寻阳举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至于这次辞去县令的原因,《归去来兮辞》说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这次辞官,便是陶渊明一生命运的重大转折,从此他再未入朝为官,而是专心守住一方寸土,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

陶渊明远离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躬耕自资”,恣情与山水之间,忘却对于现实黑暗的失望之情,他爱菊,便在宅边遍植菊花;他嗜酒,而且每饮必醉;他好读书,却又不求甚解。他的思想与行动都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太多的不同,而他又不似与他同时代的某些文人那样放荡不羁、抛弃一切礼法;陶潜绝对不会赤身迎客,绝对不会与金石为伴,更不会向往长生不死。他仅仅出于现实的失望,更出于自己独特的志趣,而放弃了出仕的道路,他看轻生死,不计得失,安贫乐道;但从他归隐后的一些诗文上仍可看出他对于“俗世”的关注,可以说,他的思想的根基是传统的儒家学说,却又融会了道家的老庄哲学,但他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

正因为陶渊明远离政治,接近劳动人民,才使他的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在文艺形式上,都走着与当时贵族化的文坛相反的道路。他反对剥削,歌颂了劳动,并身体力行;他发挥了五言古诗优秀的传统,高度发展了民歌传统上白描的手法;在数量上及诗歌的接触面上都远远超过前代及当代的诗人;他的成就因此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宝贵的收获。正像无数优秀的作家们,都代表一个寒士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对抗,但在这些寒士中,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走向农民的。这就使得陶诗在一切诗篇中,都显得那么素朴淳厚,单纯明朗。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以后,仅有少数诗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构成典型的形象,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他因此是中国最优秀而且伟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文章,并未沿袭当时盛行的华丽的骈体风格,而是清丽脱俗,清新隽永,仿佛雨后山谷中的长虹,又仿佛一汪潺潺涌动的甘泉,文字中寄托着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期盼。

例如他最后一次辞官时写下的《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字里行间又仿佛潜藏了深刻的人生悲凉。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之歌,有诗人返朴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纵浪大化、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误入官场、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难诉的郁闷孤寂……

又如著名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在文中塑造了一个心目中完美的理想社会:与俗世隔绝,男耕女织,鸡鸣犬吠,其乐融融。但他又将这个社会架空于“避秦时乱”而隐居的先人之中,分明表现出他回归本源的愿望以及对现实的失望,理想之中还透出一丝哀愁。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推之于今,陶渊明不仅以他在文学世界中表现出的追求自由、自然、潇洒飘逸的生活态度感染着生活忙乱嘈杂的现代人;他的思想也仍存在着积极的一面——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不去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即使有一些失去也不必感到绝望,只要内心中保有最原始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

相见欢·云闲晚溜琅琅的作品鉴赏

证明正教邪教的根本就是“四依止”:

(一)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学佛应该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行事,人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互异,人有生老病死、去来迁流,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学法求学,修法,所求所行的都是法。依靠法可以入道。关键是法。凡夫所说,若能契於正法,也应信受奉行。***令有人虽能显现如佛之相好,但所说不契正法,於其所说,也应舍离,万不可依靠。我们寻求善知识,不是看他是什么地位。这位是佛学权威,那位是佛教团体的首长。专去听这些头衔,这就是依人。应该不论这些。我们只是看他的法任何,是不是契理契机。《圆觉经》告诉我们,凡夫想要得成圣道,首须寻求正知正见的人。经云:“末法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怎么认清善知识呢?应从他的正知正见,而不是从别的条件来选择的……时下一些人喜欢到各个寺院走动、应酬,到头来终被人情包围,而不能选择真正的信仰,殊为可惜。因此佛陀明示要依法不依人,就是要我们依据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证”,不要因人的优劣而放弃信仰,或只做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僧众的信徒,而置整个佛法于不顾。

(二)依智不依识:智指无漏的般若智慧,识是指有漏的分别意识。因为世相虚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分别、认识的现象,时刻都随着虚幻的世相而变化,所以以识来分别、认识世间的森罗万象、千差万别,毕竟不够彻底。在人的八识中,眼耳鼻舌身和阿赖耶识都没有问题,出生毛病的在於第六和第七识。第六识就是要分别,第七识就要执我。如果依第六识第七识当家作主,那就是认贼作子。所以要依靠智慧。而无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圆镜智,好比一面镜子,可以如实照见世间万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大智度论》说:“智乃本心照明之德,可与法性契合。学人宜定止妄识,策发真智。”所以学佛不仅要“依智不依识”,还要进一步“转识成智”,如此才不会被世间幻象所迷惑。

(三)依义不依语:语言文字是使我们获得知识,帮助我们获证真理的方便,是一种***名,是用来诠释道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体。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也可能因为断章取义,或因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而造成误解。世法尚且如此,何况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禅宗六祖惠能***甚至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微妙的法门和真理,无法只靠文字来表现传达,所以学佛应该从义理上去了解佛法,而不应该在语言上推敲、计较、执着、否则造成文字障,只会与道相去日远。

(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宝积经》说:“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分别,是名了义。”佛法有世俗谛与第一义谛之分。世俗谛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义谛是究竟绝对的真理。方便法门是佛陀为适应众生的程度、根机而施设,我们不能把方便法当成究竟,最究竟的是与佛心相应,所以学佛应该依了义佛心,不依不了义之方便。

“四依止”是学佛应知的道理,并且要确实实行。《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说种种法,是为了帮助众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譬如以指头指我们见到月亮。所以修学佛法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执着指头,反遮蔽双目而见不到月亮,徒然空费宝贵光阴。

俗的反义词并和俗组成成语

这首词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与钦佩。“斜川松菊”似与陶渊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同趣。陶渊明的清旷高古的精神,与陶借松菊抒发的那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的心境,无一不令作者折服,不自觉地便流露纸端,见于词上。

这首词与平常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抒情而不露痕迹。表面看上去纯乎写景,不言世事人情,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闲云菊芳的外在展现。但实际上闲云松菊,此情此景,正是人们追求的那种陶渊明式的境界。

这首小令仅有三十六字,却创造出一个耐人留连品味的境界。这个境界的主要审美特征,只是一个字:清。泉水清澈,月光清冽,其清在色,清与浊相对。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清与杂相对。青松挺立,黄菊离披,其清在骨,清瘦与肥腻相对。炉香袅袅,菊香沁人,其清在气,清淡与甜俗相对。总之,词中意象,无一不清。外在的清景与无机心、无名利之想的人的心灵,内外相映,遂觉冰心玉壶,表里澄澈

清境之中,词人又用点示性笔墨,借千古隐逸之祖陶渊明为诗境点缀。“一段斜川松菊”,似用典非用典,稍稍提掇,韵致得来不觉。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有诗纪其事。这里提及斜川,一是因为眼前挚友相聚,情趣不减当年陶氏之游;但更重要的是斜川是与陶渊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提及斜川,就能唤起对陶渊明清旷高古的精神风貌的感知。陶渊明多次咏叹过松与菊,这种高洁的风致与萧闲的心境,是作者心折和读者熟悉的,稍加点示,便如轩窗洞开,清风洒然,不期而至。

这首小令仅简单择取云、泉、松、菊、鹄、琴、玉、月、霜等具有特殊意蕴的意象,便构筑起一个清幽绝尘、表里澄澈的意境。全词淡笔白描,纯粹写景,但景中有人。不必表示对扰扰红尘的厌倦,也不必表达遁世避俗的志向,而画面自然透出人格之清高、情趣之雅逸。 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张仲谋:和多数词作不同,这首词里几乎名言什么抒情的字眼,纯乎写景。作者没有表示对扰扰红尘、名缰利锁的厌倦,只是淡墨白描,绘出一幅清景,却使人自觉其中乃陶渊明、林和靖一辈人物。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兄弟的意思

雅 - 俗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阿世媚俗 阿世:迎合世俗。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避世离俗 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避俗趋新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砭庸针俗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风问俗 风:歌谣;俗:风俗。***集歌谣,访问风俗

不落俗套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风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浇风薄俗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拘俗守常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阿时趋俗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悯时病俗 指忧虑时俗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避世绝俗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超尘拔俗 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愤世嫉俗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革风易俗 改变风气和习俗。

高世骇俗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改俗迁风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浑俗和光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惊世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抗尘走俗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入乡随俗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伤风败俗 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时移俗易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世扰俗乱 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随俗雅化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俗不可耐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随俗浮沉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俗不可医 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习俗移性 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未能免俗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移风易俗 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遗世绝俗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约定俗成 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俗伤化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变风改俗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风易俗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古易俗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变容改俗 指改变风貌习俗。

变俗易教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超尘出俗 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超世拔俗 见“超尘出俗”。

超世绝俗 见“超俗绝世”。

超俗绝世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亦作“超世绝俗”。《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亦作“逸世超群”。明·王《春芜记·献赋》:“昨日唐景二大夫,曾举秀士—人,

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调风变俗 犹言移风易俗。

敦风厉俗 使民风纯朴敦厚。

遁世绝俗 见“遁世离俗”。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敦世厉俗 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遁俗无闷 见“遁世无闷”。

愤时疾俗 同“愤世嫉俗”。

忿世嫉俗 同“愤世嫉俗”。

愤世疾俗 见“愤世嫉俗”。

负俗之讥 见“负俗之累”。

负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观风察俗 观察国风民俗。

诡雅异俗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化民易俗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哗世动俗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混俗和光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激贪厉俗 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降心顺俗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矫世励俗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惊世绝俗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惊世震俗 见“惊世骇俗”。

惊愚骇俗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救时厉俗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绝国殊俗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匡时济俗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匡俗济时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离世绝俗 犹言离世异俗。

离世异俗 超脱世俗。

流风馀俗 遗留的风气、习俗。

民淳俗厚 民风质朴敦厚。

迁风移俗 犹言移风易俗。

轻举绝俗 犹言避世隐居。

染风习俗 谓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入邦问俗 见“入国问俗”。

入境问俗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入乡问俗 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伤化败俗 败坏教化和风俗。

伤教败俗 见“伤化败俗”。

适俗随时 犹言顺应时俗。

世俗之见 世人的庸俗见解

树俗立化 树立风俗教化。

顺时随俗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俗下文字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俗谚口碑 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随俗沉浮 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随乡入俗 见“随乡入乡”。

违世乖俗 同“违时绝俗”。

违时绝俗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违世绝俗 同“违时绝俗”。

违世异俗 同“违时绝俗”。

违乡负俗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物殷俗阜 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相沿成俗 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扬清厉俗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遗风旧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遗风馀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遗世拔俗 见“遗世越俗”。

遗世越俗 超脱世俗。

遗俗绝尘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易俗移风 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庸耳俗目 指学识浅薄的人。

贞不绝俗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贞高绝俗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贩夫俗子 〖解释〗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飞遁离俗 〖解释〗飞遁:指隐退。指隐退而远离尘俗。

毁风败俗 〖解释〗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积习成俗 〖解释〗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简傲绝俗 〖解释〗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矫国革俗 〖解释〗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矫国更俗 〖解释〗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矫世变俗 〖解释〗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矫世厉俗 〖解释〗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同“矫世励俗”。

流风余俗 〖解释〗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习以成俗 〖解释〗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移风改俗 〖解释〗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移风革俗 〖解释〗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移风平俗 〖解释〗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移风振俗 〖解释〗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遗风余俗 〖解释〗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俗能组什么词

就是说:松竹是自己的挚友,自然界的虫鸟植物是自己的知己。

松竹是“岁寒三友”之二,象征着一种高贵的品格,指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要保持高尚的节操;花鸟象征着大自然,表示作者要做真正的自己,与纯洁的大自然相交。寓意是指一个人厌倦世俗的尔虞我诈,渴望回归自然。

俗 组词: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超尘拔俗 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阿时趋俗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改俗迁风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高世骇俗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革风易俗 改变风气和习俗。

浑俗和光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惊世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抗尘走俗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匡时济俗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入乡随俗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伤风败俗 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时移俗易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世扰俗乱 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俗不可耐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俗不可医 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随俗浮沉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未能免俗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习俗移性 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遗世绝俗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移风易俗 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约定俗成 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阿世媚俗 指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俗伤化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砭庸针俗 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避世离俗 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避俗趋新 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变风改俗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风易俗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古易俗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变容改俗 指改变风貌习俗。

变俗易教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不落俗套 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不僧不俗 犹言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风问俗 ***集歌谣,访问风俗。

超尘出俗 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超世拔俗 原指佛***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同“超尘出俗”。

超世绝俗 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超俗绝世 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调风变俗 犹言移风易俗。

敦世厉俗 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遁世离俗 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遁俗无闷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同“遁世无闷”。

遁世绝俗 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

贩夫俗子 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风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忿世嫉俗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时疾俗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世疾俗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负俗之讥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同“负俗之累”。

负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观风察俗 指观察国风民俗。

诡雅异俗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哗世动俗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化民易俗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毁风败俗 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混俗和光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指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积习成俗 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激贪厉俗 指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简傲绝俗 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降心顺俗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矫国更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矫世变俗 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矫世厉俗 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同“矫世励俗”。

矫世励俗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浇风薄俗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惊世绝俗 指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惊世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同“惊世骇俗”。

惊愚骇俗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救时厉俗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拘俗守常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绝国殊俗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匡俗济时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适俗随时 犹言顺应时俗。

离世绝俗 犹言离世异俗。指超脱世俗。

离世异俗 指超脱世俗。

流风余俗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民淳俗厚 民风质朴敦厚。

悯时病俗 指忧虑时俗。

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迁风移俗 犹言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轻举绝俗 犹言避世隐居。

染风习俗 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入邦问俗 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

入境问俗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入乡问俗 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伤化败俗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

伤教败俗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世俗之见 世人的庸俗见解。

树俗立化 树立风俗教化。

顺时随俗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俗下文字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俗谚口碑 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随俗沉浮 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随乡入俗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同“随乡入乡”。

违时绝俗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违世乖俗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违世绝俗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违世异俗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违乡负俗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物殷俗阜 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遗风旧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遗风余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遗世拔俗 超脱世俗。同“遗世越俗”。

遗世越俗 指超脱世俗。

遗俗绝尘 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习以成俗 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相沿成俗 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扬清厉俗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一民同俗 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移风改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移风革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移风平俗 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移风振俗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易俗移风 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庸耳俗目 指学识浅薄的人。

贞不绝俗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贞高绝俗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