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千金故事简介,一饭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05 0
  1. 一饭千金的意思和典故
  2. “一饭千金”的寓意是什么?
  3. 关于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

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是说受人点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 出处: 韩信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很艰难。 他和下乡县的南昌亭长相熟,到他家住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厌烦起来,连着几天起大早,做好饭后,就直接与亭长在床上吃完。等韩信起来,锅里啥也没了。韩信只好离开亭长家。 他有时到淮阴城下的河边钓鱼,钓到了就换几文钱,钓不著就只有饿肚子。河边有一个洗衣服的老大娘可怜他,常将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 淮阴城里有一帮无赖经常欺负他。有一次,一个无赖当街拦住韩信,说:“你这么大个子,还挎著剑,好像很厉害。你敢不敢杀我?要是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就从他胯下钻过去了。 后来韩信被汉高祖拜为大将,涉西河,虏魏王,下井陉,定齐赵,最后垓下十面埋伏,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 韩信派人去淮阴找来那位好心的大娘、南昌亭长和那个无赖。韩信对老大娘谢了又谢,送给她一千金。南昌亭长见了韩信羞愧得不敢抬头,韩信说:“你行好没有行到底啊!”便送给他一百钱打发他走了。那个无赖见了韩信直哆嗦,请求饶命。韩信笑着说:“我看你胆子挺大,就在我这儿做个小头目吧!”那人见韩信如此宽宏大量,又羞愧又感谢。 一诺千金 成语“一诺千金”就是说人家很重视自己的诺言,凡事说得出就做得到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为人很守信用,个性忠厚直爽,又乐于助人。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他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设法办到,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常常率兵和刘邦的军队作战,曾经把刘邦的军队打败了好几次。因此,刘邦非常痛恨他,视他为眼中钉。 刘邦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以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悬赏捉拿季布,这时敬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去请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夏侯婴说情,夏侯婴力劝刘邦不要记着过去的仇恨,应该重用季布这个人才,以服天下的民心。结果刘邦从善如流,赦免了季布,并且封他做了大官。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拜见季布。 季布见到曹邱生,知道他只是来巴结自己而已,就表现出一副非常厌烦的样子。但曹邱生却弯腰鞠躬,很有礼貌的说:“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你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名声呢?还不是我们同乡到处帮您宣扬,而您{在却这么瞧不起我,这是为甚么呢?” 季布听了,觉的很不好意思,便好好的招待他住了一阵。 一掷千金 比喻挥霍钱财无度。 出处 语出唐朝吴象之《少年行》一诗:「承恩借猎小平津,使气常游中贵人。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钱 找银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坜仁宝当铺 有在帮人代办二胎 估价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询问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里借过 服务态度好 办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周转的好帮手 放心啦!仁宝当铺是 *** 立案合法当铺 网路上的风评也非常好 在 中坜YKK对面 03-4520077

饭、诺和掷不同的 一饭千金有个故事系以前有个读书人,佢生活十分贫穷,连三餐都成问题,咁响佢上京途中就有个老婆婆曾经俾过一碗饭佢食,救咗读书人一命,之后读书人高中状元,响佢回乡途中又经过果位老婆婆既屋企,而果位读书人为报老婆婆曾经施赠一饭之恩而送老婆婆千两黄金,依个故事系教人做人唔可以忘本得人恩果千年记 一诺千金系话一个人讲过既承诺等于千两黄金,要一定实践承诺 一掷千金原指时一注就投下千金。 后用以形容挥霍无度。

一饭千金故事简介,一饭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饭千金: 有个故事系以前有个读书人,佢生活十分贫穷,连三餐都成问题,咁响佢上京途中就有个老婆婆曾经俾过一碗饭佢食,救咗读书人一命,之后读书人高中状元,响佢回乡途中又经过果位老婆婆既屋企,而果位读书人为报老婆婆曾经施赠一饭之恩而送老婆婆千两黄金,依个故事系教人做人唔可以忘本得人恩果千年记 一诺千金: 系话一个人讲过既承诺等于千两黄金,要一定实践承诺 一掷千金: 系解作为完成某些心头好而不惜耗尽千金,一个字豪

饭、诺和掷不同的

一饭千金的意思和典故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历史,我整理了成语故事,供小朋友们学习成语典故。

一饭千金成语故事1

 解释

 吃了别人一顿饭,就拿千金来报答。比喻受恩厚报。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

 乡里有一个恶少,在街上碰到了韩信,就大声对他说:“看你整天舞枪弄棒,像个有胆量的人。来来来,你敢拿剑刺我吗?要是不敢,你就从我这胯下爬过去!”韩信心想:“如果我拿剑刺他,岂不犯了罪?日后还有什么前途呢?不如宁受眼前之辱也不逞一时之勇为好。”于是,他伏在地上,从那个恶少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曾经侮辱过韩信的那个恶少却吓得直打哆嗦,韩信用手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不必害怕,过去的事算了。”又对左右的将士说:“这位将士从前羞辱过我,其实是激励我上进啊!让他做个中尉吧!”韩信念念不忘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曾欺负过自己的人,也没有报。 相反,加以原谅和提拔。他这种气度,是值得敬佩的。

一饭千金成语故事2

 拼音yī fàn qiān jīn

 典故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史记·淮阴侯列传》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忘恩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一饭之恩

 同韵词卖弄国恩、函盖干坤、半伪半真、辉光日新、难割难分、反朴归真、清夜扪心、珠盘玉敦、豺狼野心、救火投薪、......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淮阴孤儿韩信靠在淮水边钓鱼为生,经常是钓不到鱼而要饿肚子,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大娘见他可怜,经常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韩信后来成为淮阴侯,特地找到当年的漂絮大娘,送给她一千金酬谢

 成语举例马周道:“壁上诗句犹在,一饭千金岂可忘也。”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

一饭千金成语故事3

 读音:yí fàn qiān jīn

 释义:比喻受恩后以厚报。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忘恩

 相近词:知恩图报、涌泉相报、一饭之恩

 相反词: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寓意

 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

一饭千金成语故事4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一饭千金”的寓意是什么?

一饭千金的解释 拼音: yī f?n qiān jīn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解释意思: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概括出?一饭千金?成语,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十分可贵的,不能忘思负义,到了有能力的时候,应该重重地报答人家。

一饭千金的历史典故

 淮阴侯就是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大将韩信。此人善于用兵,屡出奇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在未得志时,家境十分贫困。官吏当不上,又不能做小买卖谋生。因此,连吃饭也很成问题,常常跟人一起到别的人家去吃,使得人家很讨厌他。他曾经多次投靠在下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亭长的妻子很不高兴。韩信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大怒,一气之下离开了亭长的家。从此,他便常常到城下去钓鱼,以求解决生活的困境。但是,钓鱼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不免三天两头要饿肚子。在他经常钓鱼的地方,常有很多大娘在那洗衣,其中有一个大娘看到韩信饿肚子,很同情他的遭遇,便主动地接济他,给他饭吃。韩信非常感动,心想:这位大娘辛辛苦苦,依靠双手不停的劳动,才勉强能糊口,但他见我困难,却毫不犹豫地帮助我,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于是他对大娘说:?大娘啊,你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将来我若有出头之日,一定重重地报答你。?大娘听了,生气地说:?男子***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我是看着你饿肚子实在可怜,才给你饭吃,哪里想到要你报答我呢?

 后来,韩信得到刘邦的重用。打败了项羽后,又被封为王。一次,他来到楚地下邳(现在江苏省北部邳县和睢宁县之间),想起那位大娘对自己的恩惠,便派人给她送去酒菜饭食,同时送给她黄金一千两作为酬谢。又派人把下乡的那个亭长找来,赏给他一百个小钱,并对他说:?你是一个小人,做好事没有做到底。?

一饭千金的造句

 1) 日后韩信通达,竟以一饭千金之重资回报那老婆婆,留下来了一番千古佳话。

 2) 某某富豪一饭千金的传闻也开始在坊间流传。

 3) 陛下只听到好的成语,听没听到过一饭千金、胯下之辱?

 4) 但愿我今日此举,能够为天下楷模,让更多的人明白知恩图报一饭千金的道理!

 5) 受恩图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可以说是一段佳话。

 6)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一饭千金?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感恩的美德。

 7) 一浆十饼,一饭千金是美谈;饮水知源、恩风长扇传为佳话。

 8) ?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等典故和成语,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内涵。

看了一饭千金典故内容的人也喜欢:

1. 一饭千金的典故

2. 关于一饭千金的历史典故

3.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介绍

4.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关于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

意思是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白话译文:韩信没事就在城北钓鱼,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女人看韩信饿了,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

寓意:

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

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

扩展资料

一饭千金的故事:

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

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有个亭长与他有过往来,他便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很不高兴。

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他时常要饿着肚子,为了能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一个看韩信落魄无聊,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咽地吃了起来。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吃。

一次,韩信吃过分来的饭后,向洗衣婆深深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会报答您老人家的!”

洗衣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拿了洗好的衣服离去。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从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接着,他又派人把那个亭长找来只赏给他一百小钱,并说“你是个小人,没将好事做到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一饭千金

一诺千金

故事: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丘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移木建信

公元前359年,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国强兵.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一饭千金

故事: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劳的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随从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地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千金的。

退避三舍

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