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家泛宅的疍民住宅,浮家泛宅成语故事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7-10 0
  1. 我要一些广州民间的历史典故即“广府故事”急!急!
  2. 福州台江历史
  3. 蛋民的历史
  4. 什么叫胥家文化
  5. 冼怎么读
  6. 求有关于广东民歌的资料
  7. 海盗郑石氏的最后结果
  8. 顺德的习俗有哪些特色

形容住处的词语有:浮家泛宅、衡门圭窦、居无定所、牵船作屋、萍踪浪迹。

释义:

浮家泛宅: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浮家泛宅的疍民住宅,浮家泛宅成语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衡门圭窦:衡门:横木为门;圭窦:在墙上挖圭玉形的洞作窗。形容住所极其简陋。

居无定所:指没有固定住所。形容人很忙或者十分贫穷。

牵船作屋:拉住一小船作居室。形容生活贫穷,没有固定的住所。

萍踪浪迹: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造句:

与此同时,疍民是浮家泛宅,随着水道能到达不同的村,不同的聚会演奏也使得冼星海的音乐启蒙具有多元化特征。

公司破产之后,以前的别墅也换成了衡门圭窦。

他这个人总是居无定所、行为怪异,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在没有钱的时候,只能牵船作屋,勉强过日子了。

风尘天涯,恩仇快意;琴心剑胆,萍踪浪迹;徐遣酒兴诗怀,且纵才情雅趣。

我要一些广州民间的历史典故即“广府故事”急!急!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福州台江历史

百岁坊的故事

在广州中山四路大塘街内,有条狭窄的小巷叫“百岁坊”,说来还有段辛酸故事。  且讲清朝康熙末年,有位穷书生叫王健寒,他勤奋好学,饱读经书。为了糊口,就在本街开了间“卜卜斋”(私塾)教学童念书。他尽职尽责、诲人不倦,故经他教出来的学生,很多都中了举。  古代的读书人苦守寒窗、铁砚磨穿,就是为求取功名,而求功名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王健寒也不例外。但他屡次考试,总是名落孙山,由黑发考到白头,仍是一介布衣,连秀才也考不上。他却毫不气馁,屡败屡考。直到103岁高龄了,拄着拐杖走路,还要报考。街坊好心劝他说:“老先生,你偌大年纪,还搏什么功名呢?就算现在送了个官给你,你也做不来,不如死了此心吧!”王健寒长叹一声道:“唉,我不是为什么功名,而是心中不忿呀!”  到考试的时候,由于王健寒年老体弱、精神疲倦,一到号舍就睡着了,连出什么题也不知道,直至监考官巡到他这里,见他还睡,推醒他问:“文章做好了吗?”王健寒才揉揉双眼问道:“题目出了吗?”“哈,人家将近交卷了,你还未知试题?”王健寒一惊,想道:“糟了,这科又是不中了!如交白卷,很丢脸的呀!不如随便写吧!”于是问了试题,想到哪句就写哪句,不像以前那样精雕细琢、引经据典了,总之快手写完,好过交白卷就算。  怎知这科王健寒竟然中了,与他同场考试的孙子也考中。两爷孙同中秀才之事被传为佳话,人们纷纷表示祝贺。王健寒喜极之余冷静想道:“为什么我以前用心去考却不中,这次随便写反而能中呢?啊,是了,因我以前落笔太高超,并以能引用冷僻典故为荣,连试官也不晓,怎会中呢?而这次写得通俗易懂,反合试官口味。正是‘不愿文章高天下,但愿文章中试官’啊!”  王健寒在科场中拼搏了七十载,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才得秀才之名,此事被传得沸沸扬扬,称他为“三朝百岁秀才”,他住的小巷就称为“百岁坊”了。 织女化神的传说

广州黄埔南海神庙最后一座殿叫“昭灵宫”,是供奉洪圣大王的妻子沈氏夫人的。沈氏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织女,怎会做得尊贵洪圣大王的妻子呢?这里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广东顺德有位姓沈的姑娘,生得美貌如花,种桑、养蚕、织锦样样皆能,而且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有一年顺德大旱,田地黾裂、庄稼枯焦,大家都心急如焚。沈氏织女想道:“听说羊城有间南海神庙,何不前去求雨呢?” 织女说服父母,日夜赶路,到百里之外的南海神庙,跪在洪圣大王神前祷告:“大王,民女求求您了,现今顺德干旱,请普降甘霖,使叔伯哥哥能顺利开耕、姐妹们能养蚕织锦。如能所愿,等丰收之后,民女定织下最好的绸缎,给您作铺陈。”  洪圣大王见织女风尘仆仆、不顾个人劳苦为村民来求雨,实是难能可贵,定要相助。看官:“铺陈”本是装饰的意思,但由于织女声细又有点沙,洪圣大王误听为“夫人”,亦默许了。  果然织女走后,顺德就下起雨,百姓欢天喜地开耕,获得丰收。织女按照自己的诺言,用最好的蚕丝,织成最美的绸缎,带去南海神庙作铺陈还神了。  洪圣大王见织女一片诚心,便对众神宣布:封织女为“明顺夫人”。话音一落,织女便化作一堆泥土。当晚洪圣大王报梦给庙祝,叫他把这堆泥土塑成像,并建殿供奉。  织女姓沈,这殿又称“沈氏夫人殿”。因附近的庙头村很多人姓岑,“岑”与“沈”之音近似,故村民亲切地尊称织女为“姑婆”。传说此殿落成不久的一天傍晚,庙头村许多户人家的小孩都不见了,四下寻找,找到沈氏夫人殿,见小孩们全都在这里嬉戏玩耍。孩子们说:“姑太婆婆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很开心呀!”村民悟道:“姑婆是很爱小孩的,是小孩的保护神。”故以后每当下田或出外不便带小孩去时,总是将小孩带到沈氏夫人殿,拜一拜神像,说声:“多烦姑婆关照一下。”就可以放下小孩,安心而去。说也奇怪,据村民所说:多年来,在此寄下的小孩从未发生过意外,信不信由你。 洞神坊的由来

广州龙津东路,有条街叫洞神坊,说来其得名还与一个尚未出世的胎儿有关哩!相传清朝时,广州有位书生叫刘秀,有天与怀孕的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的路上忽遇大雨,两人匆匆跑到一间古庙门口躲避,怎知雷声隆隆,在他们头上响着。夫妻俩慌了,自问没做过半点亏心事,为何会触怒神灵呢?这时,孕妇腹内的胎儿作动了,所蹬的位置正紧靠孕妇手中挽着的一包母亲所送的咸鸭蛋!正惊疑时,无意中一望门匾,写着“康王庙”三个大字,顿时明白了! 原来宋朝时,康王被金兵追赶,慌忙中跑入一间古庙,见有匹马,不理三七二十一,跳上马背就走。刚跑过一条河,康王惊魂稍定,一看此马,咦,为什么是泥马呢?怎知此马仙气未足,被人一语道破,马上化回一堆泥土!康王后悔不已,又望见金兵已追到对岸,大惊:“糟了,对岸泥泞地上留下了马蹄印,如敌兵发现必定追过河来,怎么办呢?”正在危急之际,忽然有群鸭子走来,把马蹄印全部踩没了。金兵见没有踪迹,以为康王没过河,就沿着岸边追去,康王才逃过一动。从此之后,康王把鸭子当作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终生不吃鸭,甚至连鸭蛋也不吃。后来康王化为神,百姓建庙祭他,供品中当然没有鸭,甚至吃了鸭或吃了鸭蛋的人也不能从庙前经过,否则必有灾殃。现胎儿作动提醒了孕妇,这包鸭蛋是康王的大忌呀!连忙将鸭蛋丢到老远老远,说也奇怪,雷声马上停止了。两夫妇回到家中,不久产下孩子,因这儿未出生时就懂得神意,故取名叫“懂神”。刘懂神自幼聪颖过人,加上勤奋好学,21岁就中了进士,但他见官场黑暗,便无意仕途,返广州拜一名老郎中为师,以后就悬壶济世,救活了不少人,对贫者还施医赠药,大做善事,很得百姓赞许,说他不仅是“懂神”,简直是上天派来的活神仙哩!刘懂神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所住的那条街叫懂神坊,因“懂”字和“洞”字谐音,“洞”字更觉文雅,“洞神”就是洞天福地之神的意思,渐渐人们就叫为“洞神坊”了。

疍民的婚嫁习俗

疍民的婚嫁,据广州市地方志记载,一般不与陆上人通婚,一则受歧视,二则怕被同化。疍民结婚,虽亦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不乏自由恋爱的浪漫色彩,男女青年常常通过对歌形式寻找意中人。如有姑娘待嫁,便在船尾处置一盆花以示招亲。对此,清人陈昙有一首《疍家墩》诗咏道: 龙户卢余是种人,水云深处且藏身;  盆花盆草风流甚,竞唱渔歌好缔亲。  “龙户”指疍民信仰蛇神,故称;卢余指卢循(?一192年,东晋范阳涿县,今河北人,曾任广州刺史),称今广州的疍民为卢循之后裔。疍民姑娘出嫁时,与陆上人家一样(或许受陆上居民的影响),也有哭嫁的习俗。出嫁前由姐妹陪同,哭三天三夜,俗称“叹命”。迎娶婚礼,一般都在船上进行。但婚宴除在船上进行外,也有在岸边沙滩、草地上进行的。如在船上进行,就将十几只(最多的有数十只)小艇连在一起,用红布搭起凉棚,经济条件好的,雇来楼船紫洞艇,张灯结彩,大摆筵席,热闹非常。洞房花烛夜,新郎请来许多能歌善唱又是比较活跃的青年朋友,唱歌逗乐,直至深夜。  但旧时水上居民近亲结婚的情况非常多,由此所生子女多不健康。加上许多妇女因生活所迫,以娼为业,染上和麻风病者也相当普遍。 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云:“粤有所谓水鸡者,即所谓疍妇也,以其水滨,故名。浮家泛宅,一叶扁舟,以渡人为业,生涯也颇盛。顾此等水鸡,则注意于夜市,所撑之艇曰沙艇,装潢美丽,洁净非常,每当夕阳西下,则灯火齐明,沿河一带,如西濠口、长堤、沙基等处,济济溶溶,触目皆是。一般青年疍妇,盛服艳装,坐以待客,或高唱其咸水之歌,或娇呼其唤渡之声,于是叫艇呀,游河呀,乘凉呀,过夜呀,一片柔脆声浪,乍聆之如春莺出谷,殊令人解颐。遇炎夏时尤多。第见其穿黑绸之衣,长者及膝,着黑绸之裤,短及于胫,赤足盘坐,而露其雪白娇嫩之肤焉。夜渡之资甚廉,然多麻风之征,偶一不慎,则祸立随之矣。”当时的这些情景,广东省著名作家秦牧在《愤怒的海》一书中也曾写到,船舱上用上等木材和嵌花玻璃搭成标志的厅房,垂着珠帘,还在船首处围着矮小的朱漆栏杆,置着桌椅,万家灯火一亮起来,这里就成为广州最热闹的地方了。如今这些都已成为历史。

蛋民的历史

三.台江民俗与疍民信仰文化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节日气氛最浓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希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取福州话谐音

1.福州的疍民分布:主要从事水上捕捞和渡口摆渡、货物运输,尤集中在台江沿岸。道光时期入闽为官的施鸿葆《闽杂记》说:“周栎园《书影》言闽江有巢篷船,今无其名,惟统谓之杉板。而以船户居处别之,又有鸡公、鸭母二种,则不以船户居处称鸭母。康熙时已有其船,……鸭母船皆永福人,鸡公船皆光泽人。”施氏还说:“兴泉漳等处海汊中有一种船专运客货与渡人来往者,名‘五帆船’,其中妇人名曰‘水婆’。自相婚配,从不上岸。或有女子未字者,船头栽时花一盆,称为‘报喜花’。”道光十年(1830年)任兴泉永海防兵备道的周凯,十二年编成《厦门志》,十三年调台湾道,十七年(1837年)七月卒于台湾任所。道光《厦门志》“风俗记”也说:“港之内或维舟而水处,为人通往来,输货物。浮家泛宅俗呼曰五帆。五帆之妇曰白水婆。自相婚嫁。有女未字,则篷顶必种时花一盆。伶娉女子驾橹点篙,持舵上下,如猿猱然。习于水者素也。”此处“五帆船”当同于上文之“五航船”,仅一音之讹。兴泉漳等地疍民还使用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史记》言禹泥行载橇,今福宁海边居民有此器。以原木板为之,形如船底,首圆而仰,长及丈余,高约三尺许,上横尺余小梁以作扶手。用时置所载诸物于中,以一足踏板上,一足踏泥淖中,两手推扶小梁而行。亦有置扶手于板尾,两足俱在外,但以手推而行者,其用力亦相等。”施、周二人对当时疍民的生产劳动乃至婚嫁的记载还是十分真实可靠的。清末福州文人郭柏苍《竹间十日话》卷五记顺治壬辰进士、闽县人金镜早年因贫穷而与卖渔嫂通婚,并遭社会冷落的经历:“金镜字肃明,作秀才贫甚,与卖渔人通谱。福州所称卖渔嫂即曲蹄婆,以其生长船中,两足俱曲故名。没为,子孙不得应试。例不登岸,作半片髻,以别田婆;有梳髻带中簪者,田婆辄殴之。近三十年始溷矣。州边田中湾里所称曲蹄婆乃,托为卖鱼嫂,故涉讼。则穿纨绔称渔婆。人为之语曰‘月照池塘,渔人错认金镜’。按镜居玉尺山以仕耿逆流口外,鬻为何提督傅笔。”

福州地区的疍民在历史上主要分布于今三县洲、帮洲、义洲、鸭姆洲、泛船浦以及上渡、中洲、苍霞、水部等临近闽江一带。随着疍民人口的繁衍,又逐渐扩散到南屿、洪塘、马江、亭江、馆头、琅岐等地和闽侯、长乐、永泰、闽清、罗源、连江这些福州郊县的沿江地区。有的出闽江口北溯至宁德三都澳、霞浦三沙港、西洋岛等。并有一部分溯闽江而上,迁徙到南平、邵武、顺昌、建瓯、将乐等闽江、沙溪、富屯溪、建溪诸河流的上游沿江地区。他们为躲避***的剥削和地方恶霸的骚扰,聚居于一些江洲小岛和偏僻的小渔村,这些上岸的较富裕的疍民,史称“歇家”。大多数疍民则终日在江上劳作,以渔为业,兼作运输。有关福州疍户的人口,日本人野上英一《福州考》收录1929年福州水上公安局的调查数字为7540

什么叫胥家文化

关于疍民的来历,无确切史籍可考,一般认为是:“秦时屠睢将五军临粤,肆行残暴,粤人不服。多逃入丛薄中,与鱼鳖同处。蜒,即丛薄中之遗民也,世以舟为居,无土著,不事耕织,惟***及装载为业,善泅水。”(《粤中见闻录》)查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三十四年(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通五岭,当在此两年。越(粤)人受到秦兵的压迫而逃入水中居住,当在此时,算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这些记载可靠的话,疍民的祖先即是秦时的粤(越)民中逃入水中的那部分,因长期以***、船运为业,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水上生活习俗,因而与陆上土著的生活习俗迥然有别,成为社会上的最低贱阶层。

旧时分布于珠江下游各支系的水上居民、流动渔民称作疍家人。疍家的起源已无可考查,一说是早期南方汉族人;一说是古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受陆上民族排斥,多年来漂泊于海上形成的一种特殊民体。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我国沿海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乃属汉族。疍家,这一称谓有人认为是因为疍家人常年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也有人认为疍家人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处于险恶的生存坏境,和独特的谋生手段,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发军50万征服岭南,中原人首次大规模进入珠三角;以此为契机,秦都尉赵佗在这片地面上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实施“和集百越”国策,大批越族首领在朝廷当上***,越族人是南越国军队的基本兵源。汉武帝年间,在因南越叛汉而引发的战争中,南越国覆亡。为避汉军镇压,成千上万南越人逃窜江河,过起浮家泛宅的生活——这批自我放逐者的后裔便是后世疍家的主体,他们最显著的生活特征乃是终生以艇为家。

古籍对疍家的零散记述不绝如缕,可稽的最早文字见诸唐初著名诗人王勃路过广州时,在为六榕塔撰写的碑记中提及:“方言犹操蛮音,以邑里犹杂蛋夷故也。” 句中“蛮、夷”二字表明,在早期定居于广州的中原人的观念里,土著疍家乃是异类。以前的疍家人受不到陆居居民的认同,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等同野生野长,死后不准在陆地埋葬,只好葬在沙滩形成的沙岗地带,一些沙坟逢大雨后,尸骸抛露,野狗争食,惨无人道。

有沙田民歌唱:沙田疍家水流柴,赤脚唔准行上街,苦水咸潮浮烂艇,茫茫大海葬尸骸。

由此之故,疍家素被岸上人蔑视,诸如不准穿鞋、不准建屋、不准与岸上人通婚等等,其制约力强似官规。

冼怎么读

应该是写作“疍家”。

疍家,汉语拼音:dàn jiā

旧时分布于珠江下游各支系的水上居民、流动渔民称作疍家人。

疍家的起源已无可考查,一说是广府、客家等珠三角汉民系到达珠三角的早期南方汉族人;一说是古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受陆上民族排斥,多年来漂泊于海上形成的一种特殊民体。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我国沿海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乃属汉族。

疍家,这一称谓有人认为是因为疍家人常年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也有人认为疍家人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处于险恶的生存坏境,和独特的谋生手段,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疍家人的婚礼疍家人主要从事沿海港湾的渔业和水上运输,他们祖祖辈辈浮家泛宅,与水为伴,长期与风浪搏斗,被人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也被人称作“疍家贼”,因在海面漂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解放初还差点成为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发军50万征服岭南,中原人首次大规模进入珠三角;以此为契机,秦都尉赵佗在这片地面上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实施“和集百越”国策,大批越族首领在朝廷当上***,越族人是南越国军队的基本兵源。汉武帝年间,在因南越叛汉而引发的战争中,南越国覆亡。为避汉军镇压,成千上万越族人逃窜江河,过起浮家泛宅的生活--这批自我放逐者的后裔便是后世疍家的主体,他们最显著的生活特征乃是终生以艇为家。

古籍对疍家的零散记述不绝如缕,可稽的最早文字见诸唐初著名诗人王勃路过广州时,在为六榕塔撰写的碑记中提及:“方言犹操蛮音,以邑里犹杂蛋夷故也。” 句中“蛮、夷”二字表明,在早期定居于广州的中原人的观念里,土著疍家乃是异类。以前的疍家人受不到陆居居民的认同,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等同野生野长,死后不准在陆地埋葬,只好葬在沙滩形成的沙岗地带,一些沙坟逢大雨后,尸骸抛露,野狗争食,惨无人道。

有沙田民歌唱:沙田疍家水流柴,赤脚唔准行上街,苦水咸潮浮烂艇,茫茫大海葬尸骸。

由此之故,疍家素被岸上人蔑视,诸如不准穿鞋、不准建屋、不准与岸上人通婚等等,其制约力强似官规。

史家之偏见不亚三姑六婆,以致疍家人有历史而乏记载,纵然冒出英才,亦遭重重埋没。迨至近世,才有两位大放异彩,一位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另一位是宋子文的哈佛同窗、传说中的初恋男友、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广州***刘纪文。 广府地区的岸上人傲傲然而不自知,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颇受疍家影响。

首先是广州话。当代学界有共识,确认广州话的源头乃中原古汉语和岭南古越语的融合。这判断固然没错,但失诸笼统,例如跟广州话风马牛不相及的粤北瑶语亦古越语嫡传者也。前引古人王勃的说法倒是丁丁卯卯:融成广州话的“古越语”,特定地唯疍家人所操的那一系。

其次,吃蛇、吃鱼生、炒田螺、艇仔粥、旧时长期流行的薯莨布(罾布)、广府曲艺不无其元素渗入的咸水歌,乃至跟骑楼有明显渊源关系的疍家传统建筑“干阑”,岸上人也从疍家艇里照搬不误。

此外,明代南海县籍大诗人孙蕡在其《广州歌》中细致入微地写道:“疍娘头上微风过,勾尽游人是鬓鸦!”一斑足以窥全豹,对疍家女性自成一路的美学实践,岸上人会不会因耳濡目染而“见贤思齐”?

中原古移民对疍家人的历史性贡献,或许就是“疍家”这个称谓本身。“疍家”原为“蛋家”。“蛋”,其发音源自古越语,证据是,同为古越族后裔的壮族人,至今仍在壮语中把小船叫作ding。

最早南来珠三角的中原人,称业已舟居的越族人为dàn,dàn乃ding的讹变。越族人没有文字,中原人依照替“蛮夷”创造合体字的思维定势,把dàn 表字为“蜑”---“延”是声旁(有如诞生的“诞”),侮辱性的“虫”是形旁。这个字使用了很长一段时期,因其冷僻,后来换作同音而常用的“蛋”。至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术界在论及相关问题时,仍沿用这个“蛋”字;而在大陆地区,有关部门考虑到“虫”作为合成字形旁的负面影响,于1965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中把相关义项的“蛋”规范化为“疍”(按,“疍”本是“蛋”的坊间俗写)。至于作为词尾的“家”,从来是地道中原语,指某一类人。由是,“疍家”的本意为“居住在小船上的那类人”。

直至上世纪50年代,广州珠江两岸仍然泊满成群结队的疍家艇,其壮观阵容堪称广州一景,但现今的广州年轻一代已不知疍家为何物了。因为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一个社群类别的广州户口疍家10万之众已上岸定居,分布在大沙头三马路、滨江东路以及南岸路,跟岸上人融为一体。

不过,疍家曾存的影迹却兀自忽闪在些许我们常挂嘴边的粤俗语里。 一句是“疍家鸡,见水没得饮”。疍家也吃鸡养鸡,但只能关在笼子里养,那鸡整天望得见笼外绿水满江,却无法啄饮。如此情状,有似世代望岸兴叹的疍家人。这句俗语,本意在于比况人们对自己所期冀的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但其喻体却道尽昔日疍家的心酸。

还有一句是“拉人夹封艇”(拉:捉拿;夹:兼上)。这是粤中民间对官府执法过程的诙谐概述。犯了罪案,当事人被拘捕,象征涉案财产的居屋被封存,这不奇怪;怪却怪在这话为何不说发生在岸上的“封屋”,而偏说相对比例要小得多的发生在江河上的“封艇”?无他,这古怪概述凸现出当时社会观念对疍家根深蒂固的歧视与偏见。

粤俗特信鬼神,此风疍家尤烈,盖因舟居危险,禁忌多多故也。疍家怕水鬼寻替身,见人溺水每每袖手,不敢搭救;疍家认为妇女身体污秽,不许妇女跨越船头;疍家惟恐覆舟,吃鱼时那条鱼在碟子里摊着直到两侧鱼肉吃光也不可把鱼身翻转;汤匙搁在桌面不可让匙背朝上……疍家的诸多禁忌统称“棹忌”,盖棹乃行舟同义语也。“棹忌”这一疍家独创的特殊俗语,为岸上人所接受,融入粤方言主流,泛指生活中的“不妙”、“麻烦”、“糟糕”。

求有关于广东民歌的资料

冼读音:xiǎn。

冼意思:汉字,是一种姓氏。

冼例句

1、1940年,袁牧之、冼星海带着该片的全部摄影素材去苏联进行后期制作,但苏德战争爆发后,这批**胶片素材不幸遗失,未能编成影片。

2、他在汉口街头看到冼星海和后来成为其妻子的钱韵玲演出抗日街头剧,那些秘密的歌声让他知道,原来在西北有一块神秘的土地叫延安。

3、缺乏学术规范的研究多,规范研究广度推进者少,这些问题如果不予解决,将会制约“冼星海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会对整个中国新音乐家研究的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4、与此同时,疍民是浮家泛宅,随着水道能到达不同的村,不同的聚会演奏也使得冼星海的音乐启蒙具有多元化特征。

5、其间,院长马思聪以“下马观花”的身份来到我队了解“四清”,与我同住在一个炕上,他也向我谈了冼星海在巴黎求学的情况。

6、在上海音乐界举行的“援绥音乐大会”上,小女孩张天虹站在肥皂箱上指挥8个小先生上台唱起聂耳、冼星海教的歌,令全场动容。

海盗郑石氏的最后结果

咸水歌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中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等地。此外,广东沿海其他地区如阳江、电白及香港长洲岛、澳门等地有与“正宗”咸水歌曲调相近的渔歌。上述这些地区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得名即与此有关。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而以后者为主。对唱***用男女互答形式。

咸水歌,大沙田的活化石

“浪拍海滩银光四溅,江心明月映照渔船。大姐放纱小妹上线,渔歌对唱水拨琴弦……”清新自然的水光山色,委婉动人的古筝伴奏,原汁原味的名家对唱,《月下轻舟泛渔歌》让人如痴如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对西方的交响乐和钢琴顶礼膜拜的时候,蓦然回首,发现一首首经典的民歌,犹如一颗颗散落于民间的明珠,拂去岁月的轻尘,它们依然摇曳生辉。

由来

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过去,浮家泛宅的人不断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斗门、顺德等地,以种禾、蔗、蕉、养鱼为主,同时也种桑养蚕,操***业,人们称他们为“疍家人”,讲疍家话为主。他们在开发美丽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丰富的民歌。坦洲是咸、淡水交汇的中心地带,更是落足的好地方。故此,中山咸水歌,坦洲最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仍然保留着传统唱法

顺德的习俗有哪些特色

在海盗黄金时期,最著名的中国海盗就是郑石氏。郑石氏出身妓院,1801年被海盗郑一劫持,郑一死后她成为当时最强权的女海盗船长。最颠峰时期,郑石氏曾掌控一支拥有数百艘船的海盗舰队。1811年,郑石氏终于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

嘉庆以来,珠江口一带长期有六帮海盗,他们相应之间建立了盟约,而联合使他们力量相当强大,连***的押运官盐的船只都向他们交纳保护费。而这六股海盗中最有名的一支,就是郑石氏与张保仔共同领导的“红旗帮”——他们拥有600到1000艘海盗船,人数大约在2到4万之间。[60]当时的总兵黄标因为剿匪不力而引咎辞职,在嘉庆九年到嘉庆十年(公元1804到公元1805年),广东水师提督一职三易其人,皆因剿匪不力。[出自刘平,《清代中叶广东海盗问题探索》。]

在海盗领袖郑七死后,他的老婆郑石氏

更老的海盗黑胡子

和养子(为郑七抢劫并眷养的孪童,原为新会疍民)张保接管了郑七属下数百艘海盗船和上万海盗。郑石氏较为年轻,他和名义上的养子张保仔保持了事实上的情人关系,二人“名为主仆,暗为夫妻”,他们以香港多处外洋小岛为基地,拥有越南“西山***”提供的优良装备。在其装备远远优于***武装和缙绅组织的地方武装。在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十月两广总督吴熊光奏:“舟师夺获盗船十只内,起获五千斤大炮二位、二千斤大炮一位、一千斤至一二百斤铁炮五十余位,并火药三干余斤……”。嘉庆帝闻奏感到十分惊讶且不可思议:“起获炮械、火药如此之多,则其余各船以此类推,更不可胜计”[出自]《清仁宗实录》]。

郑石氏和张保不择手段地袭击大小商渔船只,劫船夺货,绑票勒赎,严重破坏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包括中外往来;就绑票勒赎来说,不仅绑活人的票,而且绑死人的票,“发掘绅民坟墓,匿棺勒索银两”;[出自]《明清史料》《海盗乌石二供词》]

各海盗帮会划定海域,向商、渔、盐、米各船勒索“保险费”,其名目有“号税”、“港规”和“洋税”不等,“凡商船出洋者勒税番银四百元,回船倍之,乃免劫”,就连***的运盐官船,都要购买“盗船免劫票”[出自 清,魏源著,《圣武记》《嘉庆东南靖海记》];

招安

原来在粤东沿海的海盗集团中,有一个头目叫郭婆带,此人在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向两广总督张百龄请降,获得官封把督(正七品武职)。郑一嫂大概是厌倦那种浮家泛宅的海上生涯,而越货看来也不尽符合妇女的本性,当知这宗事后动了“官”念,与张保仔商量接受“招安”,使人扬言“愿降”,并让澳门行医的周飞熊医生去做说客。总督听后大喜,亲自率领随员,直赴张保仔的船上谈判。嘉庆十五年,清廷不费一兵一卒,接收了大船二百七十只,部众一万六千,妇孺五千,刀矛七干,火炮一千二百门。郑石氏等率领1.6万名部众向朝廷投降,被清***授为千总。郑石氏最终做出降清的选择,即使在当时也受到很大的***。就在他准备出降时,海盗内部反对投降的队伍相当庞大,骂他中途变节,是叛逆的也不在少数。郑石氏投降后,她留在香港和东南亚的海盗追随者就有数万人,他们一直拒绝朝廷投降。

顺德县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个土地肥沃、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以往,这里有些比较特殊的风俗,或许是陋习,颇有风趣。这里特辑录几例。

一、特异之婚礼

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

一为彩舆隔日始回。如果定某月初一日为婚期的话,则真正结婚应是初二日。照当地规矩,男方迎亲之彩舆必须在初一日日落后方能到女家去,彩舆到后才给出嫁之女梳装打扮。但梳装打扮之事,不仅父母不能动手,而且连梳佣婢女也不能代劳,只能由闺中群伴为其装束,而群伴也不是当晚进行,待到次日天将破晓之时,始缓缓动起手来。故彩舆返回男家时,已是初二日的中午时分了。这种做法,实是使新郎和新娘无法在成婚的日期圆房。

二为迎亲时无鼓乐。不仅贫苦人家如此,就连富贵子女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事情是这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大学士、太子***梁储之三子公子梁三颠,石肯乡人,藉其父亲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霸占民女。一闻鼓乐之声,便访知乡邻某氏结婚,率同其走卒,突前往“迎亲”,占据婚礼上宾之位。如新娘略有姿色者,则将新郎囚禁起来,或驱赶出去然后霸占新娘。倘遇烈女,予以反抗,则往往遭其,故惨死在其暴力之下者不知多少。畏其势者忍辱苟生,不服者控告官衙,官吏畏其势,反以诬告论罪。所以附近百数十乡,相戒迎亲时不行鼓乐,一直相传下来。

二、自梳女、不落家

旧社会里,顺德县的未婚少女均蓄留辫子,结婚之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但自梳女与不落家妇女仍很多,包括番禺、中山、南海各县,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

顺德自梳女

所谓不落家,则是另一种少女,或迫于父母之命,不能梳起,只好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后,回归母家长住,避免与丈夫同居;或者,先自梳不嫁,将至半老,则另访可靠男子,出资为其立妾,代育后嗣,自己则居名义上之夫妻,以表示其不是未婚;或者,虽已出嫁,但父母以女缫丝每日所入一元数毛,不促其落家,即使回夫家,一年也仅是一至二次。有的甚至出资为其丈夫立妾,名曰已婚,实也独处。这些均称为不落家女。

然而,这种不落家也有被冲破的。据当时报载有这么一个故事。顺德半江村女子罗锦绣,向以缫丝为活,颇有积蓄。其父凭媒将其嫁给南海西樵人邓某为妻,自行婚礼后,结婚两年从不到男家居住。邓在广州经商,每当时节返乡,其母必佣舆迎锦绣,但都被拒之门外,或避匿,不与见面。邓毫无办法,相告其族兄弟。当清明节将届,邓欲返乡扫墓,族兄某甲为其出计谋,诱其妻出省。要邓诈死于来往顺省渡中,盖以烂席,由甲派使妈往邓妻处报丧,说邓返乡扫墓回省城途中,在渡内中痰而死。其岳母听后,信以为真,即令锦绣赴渡挂孝。锦绣痛哭至渡,见其夫盖以烂席,乃唱哀曲吊之:“妹今踏到船头见哥你面呀!见哥烂席冚(盖)青年呀,唉!”这时,轮渡已开行,邓即推烂席坐起,吓得其妻大惊失色。明知中计,但船已行驶,无法逃避,只好跟其夫到广州同居。

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故许多少女均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能搞烹调。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或不落家女,纷纷因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

但不落家这种习俗并不可取,时不时总会出现“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据《越华报》1930年4月17日报道,“昨有容奇彭家巷冯某,在小榄渡卖药为生,其女与牛肉仔有染,遂至豆蔻胎含。坊邻啧有烦言,始行将胎私下。讵因服药过量,竟至毙命。牛肉仔聆耗,亲往女家治丧,演陈村锦担幡买水一出怪剧,沿途频以巾拭泪。知其事者,成谓私情演出真情云”。

三、饮喜酒遗矢

顺德陈村一带,结婚宴请有一俗例,即结婚之日宴请时,大舅父应坐首席。待大舅父入席后,各亲朋始能入席,如大舅离席,各亲朋也须离席。

据报载,1930年5月18日,陈村旧圩茶巷李某,娶龙氏为妻,当天迎娶过门,大摆酒席庆叙。他的大舅父按俗例先入宴席,不久,突患痢症,急欲离座去厕所。但以刚入坐不久,如果离开,按例各亲朋也得随之离席,迫得勉强忍住。但俗说话:“官司不如屎尿紧”,虽然强忍,实十分窘迫,焦急万分,食而无味,又不便于讲出来,结果肚内作怪,遗矢裤中,臭气四溢,狼狈不堪。各亲朋也十分扫兴。大舅父面红耳热,不得已即奔回家中料理。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

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10多人或几十人不等,组织所谓七夕会。有的预先***起来,按月派款,储以备用,是为长期会。有的临时***,届期组织。款项一次派足,是为短期会。不论长期会还是短期会,都在节前几天,各任所事,分科备办。经几天准备工作,始告完成。诸如百花果、神衣、椅桌卧具,及其他细小器皿,有纸制的,有木制的,有芝麻砌成的,有色豆造就的,各式各样,光怪陆离。复盖搭葵棚,排桌陈列,衬之以古玩,助之以灯色。说是以此邀仙来赏识,并供人们观览。其规模大者,耗费千数百金。最简单者,也耗费百数十金,或一二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