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折榱崩,侨将厌焉的厌_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7-17 0
  1. 成语故事:操刀伤锦的出处和意思是什么
  2. 若果行此的上一句是什么
  3. 栋折榱崩是什么意思

侨字古诗词: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

《工之侨献琴》

栋折榱崩,侨将厌焉的厌_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 · 刘基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工之侨献琴》

明 ·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工之侨献琴》

明 · 刘基

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鹦鹉灭火》

宋 · 刘义庆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子产不毁乡校颂》

唐 · 韩愈

侨也惑之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先秦 · 左丘明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先秦 · 左丘明

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子产论尹何为邑》

先秦 · 左丘明

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子产论尹何为邑》

先秦 · 左丘明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子产坏晋馆垣》

先秦 · 左丘明

我初辞家从军侨

《拟行路难》

南北朝 ·

侨肸是与

《赠文叔良》

魏晋 · 王粲

瑶池深深锁策府,玉皇宫阙侨其间

《赠秘书王监丞》

宋 · 文天祥

侨寄荒津厌鼓鼙,逆行遣日守羁栖

《别王监镇》

宋 · 董嗣杲

险式压西湖,侨庐对南岘

《赠赵侍御》

唐 · 张说

唯昔郑国侨,亦尝叹悠然

《放鱼》

宋 · 韩维

委巷何深僻,侨居太寂寥

《清化寓居》

宋 · 王炎

昨自建州来,侨住青溪北

《青溪曲(四首)》

明 · 景翩翩

侨版农廛陋,飞灰岁琯周

《屏居寄献侍讲孙尚书》

宋 · 宋祁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一》

宋 · 周必大

……

成语故事:操刀伤锦的出处和意思是什么

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 “ 贼夫人之子。 ” 子路曰: “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 子曰: “ 是故恶夫佞者。 ”

注释

▲子羔:高柴。《先进篇》11.18“柴也愚”。子羔比孔子小三十岁,比子路小二十一岁。

▲贼:害,伤害。

▲民人:人民,百姓。

▲恶[wù]夫佞者:子路不肯认错,与孔子狡辩。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做费邑的长官,孔子说:“子羔的学业还没有完成,你那是误人子弟,害了人家。”子路说:“那里有百姓,又有土地(社稷),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何必一定要先读书才算学习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些强词夺理的人。”

学而思

学业未成,信仰不坚定就去做官,既害人又害己。孔子主张“先进于礼乐”,要先修己,再安民。子路让子羔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后进于礼乐”,与孔子的主张正好相反。

李炳南《论语讲要》:“从事政治,必须有足够的学术,始能办理有利于民的事情,使学问不足,信念不正确,就去做官,虽说边做边学,实际是拿人民作试验品,一定有害于民。子羔如做费宰,虽不至于有心害民,但无心害民的事,未必就能避免。自己也会受害。”

参读:

《先进篇》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公冶长篇》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知识扩展

杨树达《论语疏证》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子皮想要让尹何来治理自己的封邑。子产说:“尹何年纪轻,不知道能不能胜任。”子皮说:“这个人谨慎善良,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一下,他也就更加知道该怎么办事情了。”子产说:“不行。人家喜欢一个人,总是希望对这个人有利。现在您喜欢一个人却把政事交给他,这好像一个人不会用刀而让他去割东西,多半会割伤自己。您喜欢他,不过是伤害他罢了,有谁还敢在您这里求得喜欢?您对于郑国来说是国家的栋梁。栋梁折断,椽子就会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担任大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听说学习以后才能从政,没有听说用从政来学习的。如果真是这么办,一定有所伤害。譬如打猎,熟悉射箭驾车的,才能获得猎物,如果从没有登车射过箭、驾过车,那么只担心翻车被压,哪里有闲心想获得猎物?”子皮说:“好啊!我这个人不聪明。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个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大官、大邑,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它。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若果行此的上一句是什么

操刀伤锦,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郑相子产和大夫子皮,不仅同为郑国重臣,且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有一次,子皮想让自己的亲信尹何做封地的宰邑,就去征求子产的意见。子产说:“他太年轻,不知道能否胜任。”子皮解释说:“他为人忠厚,我喜欢他,他也不会背叛我。如让他到封地去学习,他会学会如何治理封邑的。”子产说:“这样做不行。因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总要考虑那个人的利益。现在你派自己喜欢的人去管理政务,就像让一个不会用刀的人去切割东西,难免会伤害到他。这样做谁敢博取你的喜欢呢?你在郑国,乃栋梁之材。栋梁折断,椽子无疑会崩塌,这是我不愿看到的。这是我的心里话。你如有美丽的织锦,是不会让没有技能的人去剪裁的。同理,大的官职,大的城邑,是自身赖以生存的东西,却让人去学习治理,这与美锦相比,不是重要得多吗?我听说只有学习以后,才能参与政务管理,没听说先做官而后学习的。如果这样做了,其害无穷。这就如同打猎,射箭、驾驭熟练,就能猎取到禽兽;如若文章由千里马学术导航网站发布不会射箭不会驾车,时时害怕有车履人伤之忧,那么他会有时间去考虑获取丰盛的猎物吗?”对于子产的这番言论,子皮佩服之至,说:“好啊!我真乃糊涂呀。我听说君子务要考虑大的和远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看重小的和近的事情,我就是这样的小人啊!衣服穿在我的身上,我知道爱惜它、慎重对待它。然而对于重要的官职和自己的封邑,这是自己的庇身所在,我却疏忽大意而轻视它,在没有听取你的意见以前,我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从前说过,你治理郑国,我管好自己的家族就可以了。今天才知道这还不够。”

从此以后,子皮认为子产为人忠诚,勤于政事,就把一切国家事务都交给子产去办。

操刀伤锦,意为用刀切割那些带有美丽花纹的丝织品,难免使其遭到损坏。后来用作形容才力薄弱,难以担当重任。

栋折榱崩是什么意思

若果行此的上一句:未闻以政学者也。诗词名称:《子产论尹何为邑》。本名:左丘明。所处时代:先秦。出生地:鲁国都君庄(今山东肥城)。主要作品:《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周郑交质》《石_谏宠州吁》等。主要成就:著编年体史书《左传》著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信仰:儒学。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若果行此”的详细介绍:

一、《子产论尹何为邑》的全文点此查看《子产论尹何为邑》的详细内容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

“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

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其伤实多。子之爱人,

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子于郑国,栋也。

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敢不尽言?子有美锦,

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

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譬如田猎,射御贯,

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

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

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

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

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

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

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

我为吾家,以庇焉,

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

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

”子产曰:“人心之不同,

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二、译文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邑。子产说:“尹何年轻,不知能否胜任。”子皮说:“这个人忠厚谨慎,我喜爱他,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子产说:“不行。一个人如真正喜爱别人,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现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多半会割伤自己。您的所谓爱人,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那么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栋梁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担任大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如果真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危害。比方打猎吧,射箭、驾车这一套练熟了,才能猎获禽兽;若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而提心吊胆,那么,哪里还顾得上猎获禽兽呢?”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子皮说:“太好了!我这个人很笨。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个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大官、大邑,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它。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从前我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封地,在您的庇荫之下,还是可以把封地治理好的。’从现在起才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就是治理我的封地,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子产说:“人心的不同,就像人的面貌一样。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还是要奉告的。”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

三、注解

子产:即公孙侨,郑国大夫。子皮的年轻家臣。

为:治理。

邑:封邑,邑。

子皮:郑国大夫,名罕虎,公孙舍的儿子。年轻。谨慎老实。上古汉语用“不”等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吾”是动词“叛”的宾语,放在“叛”的前面。人称代词,他。下句的“夫”同。治理,管理。使之有利。难道。用于句首,表示反问。栋梁。屋椽。子产名。通“压”。下文“厌覆”的“厌”同。尽言;无保留地把话说出来。有彩色花纹的绸缎。庇护,寄托。它比起美锦来价值不就更多吗?这是说官邑重于美锦。参加管理政务。靠,凭借。打猎。射箭驾车。通“惯”,习惯,熟习。通“擒”。也可作名词讲,指鸟兽。曾。即“惧败绩厌覆”。这是为了强调宾语“败绩厌覆”,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是”字复指。败绩,指事情的失利。厌覆,指乘车的人被倾覆辗压。子皮名。聪明。致力。疏远,疏忽。轻视。无,非。从前。卿大夫的地食邑。请求。听凭。做。不过,然而。表示转折的连词。子皮以子产为忠。因此。

四、赏析

文章记述了郑国的上卿子皮和继任子产的一段对话,表现了子产的远见卓识和知无不言的坦诚态度,而子皮则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二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堪称人际关系的楷模。文章围绕用人问题展开对话,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简练畅达,叙述线索清晰,善用比喻,层层论证,令人信服。

文章显示了《左传》善于叙事,叙事线索分明,叙述描写详略得当、结构严谨的特点。全文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用人问题展开,下笔开门见山,收笔一唱三叹,中心突出,线索明确,结构严谨;重点描写子皮与子产的对话,通过对话展现二人在用人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个性,表现作者对用人问题的深刻认识,而对子皮如何具体安排使用尹何、子产的想法和做法则一笔带过,可谓详略得当。

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子皮和子产的言行描述生动逼真,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子产对身为上级的子皮劝告,先是委婉的反对:“少,未知可否。”看到子皮仍坚持己见,并坦诚表明了内心想法,子产则斩钉截铁地进行反对:“不可。”然后细致晓畅而动情地分析了子皮思想的错误性,以自己的高瞻远瞩和诚恳态度感动了子皮,让子皮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他的劝告,并加强了对他的信任和重视,显示了贤能之士的智慧和才能。而子皮在自己的想法遭到下属的反对之后,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坦诚表明自己的想法意图;在听了下属更为坚决的反对和详细分析之后,他不但对下属的见解大加赞赏,而且十分真诚地向对方表示了自己由衷的佩服,十分大度地接受子产的建议,并进一步加大了对子产的信任和重用,这正是作者在《左传》中极力推崇强调的明君典型。

文章的语言,特别是子皮、子产二人的对话,简炼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是典型的《左传》语言。

五、左丘明其他诗词

《曹刿论战》、《蹇叔哭师》、《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周郑交质》。相同朝代的诗歌

《薇歌》、《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吴子使札来聘》、《虞师晋师灭夏阳》、《郑伯克段于鄢》、《曾参烹彘》、《智子疑邻》、《师旷撞晋平公》、《滥竽充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子产论尹何为邑的详细信息

拼音:

dòng zhé cuī bēng

解释:

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例句:

睹邪说暴行之日甚,觉~之堪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