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_虎踞龙盘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22 0
  1. 李白“为君谈笑静胡沙”全诗是啥啊?
  2. 虎踞龙盘在哪个城市
  3. 描写“海南”的诗句有哪些?
  4. 我国哪个城市有龙盘虎踞之称
  5. 南京被称为什么"虎踞龙盘"之地的主要原因 - 百度

龙盘虎踞的解释

 [释义]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语出] 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 文章 ;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_虎踞龙盘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音] 踞;不能读作?jū?。

 [辨形] 踞;不能写作?据?。

 [近义] 虎跨龙盘

 [反义] 一马平川

 [用法] 含褒义。主要指南京。也可形容地势险要。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龙盘虎踞的 典故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同吴国的皇帝孙权论南京的地势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宋代张敦颐编的《六朝 事迹 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道:?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把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为什么要用龙和虎来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还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这个形容好地势的说法,所以把东边的钟山比作龙,把西边的石城比作虎。 在诸葛亮之后,一般就把?虎踞龙盘?这句 成语 来代表南京。?蟠?字多写作?盘?字,例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中,就写作?虎踞龙盘?。唐代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一首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龙盘虎踞的 造句 举例

 1) 你看这地形,龙盘虎踞,十分险要,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呀!

 2) 诸君鼠窃狗跳,斯君痛哭;此地龙盘虎踞,古之虚言。

 3) 南京古称金陵,自古就是龙盘虎踞之地。

 4) 南京古称金陵,龙盘虎踞,非常险要。

 5) 剑身之上青光跳跃,如龙盘虎踞,极致张扬。

 6) 云国镇北大营龙盘虎踞淮河之南,营寨连绵,一望如沧海。

 7) 壁立千仞,凌空高插云霄,彼此之间遥相对峙犹如龙盘虎踞,更是雄伟峻奇,气势磅礴。

 8) 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后世对孙权的评价。

 9) 祝大家虎年虎威,龙腾虎跃虎虎生风虎头虎脑龙行虎步猛虎下山龙盘虎踞如虎添翼人中龙虎生龙活虎

 10) 恭祝所有书友虎虎生风,虎虎生威,虎头虎脑,开枷猛虎,龙盘虎踞,如虎添翼,初生牛犊不怕虎,总之虎年如虎,威震天下。

 11) 而金陵王气的 传说 实际是在三国东吴才出现,当时途经南京的诸葛亮看到紫金山后,说出了?龙盘虎踞,真乃帝王之宅?的话。

 12) 正好自己要去两个老师空中的修真圣地东圣宇宙去逛逛,看看这龙盘虎踞的地方。

 13) 第一招翔龙腾飞,第二招,猛虎出笼,第三招,龙腾虎跃,第四招,龙盘虎踞,这是一记守招,身如盘龙,形如猛虎。

看了龙盘虎踞内容的人也喜欢:

1. 关于动物的成语集锦

2. 有关动物的好词佳句

3. 南京两日旅游攻略

4. 老师表扬幼儿园孩子的话

李白“为君谈笑静胡沙”全诗是啥啊?

龙蟠虎踞

注音lóng pán hǔ jù 解释像龙盘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去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典故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晋·吴勃《吴录》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相近词龙盘虎踞 成语示列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虎踞龙盘在哪个城市

《永王东巡歌》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的这组《永王东巡歌》一共有11首,大概在他近一千首的诗歌中,这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联系最直接的诗歌了,同时也因为与李白本人后来的遭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历来受到评家的重视,更不用说其中几首本身也写得十分精彩。这里介绍的是第二首和最后一首。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于第二年打下了洛阳,攻入了潼关。京师震动,唐玄宗仓皇出逃,直奔四川,在途中命令他的第十六个儿子永王李璘为江陵府都督,任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遥尊玄宗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上演了一出抢班夺权的闹剧。永王璘见状也按捺不住,从江陵引水师东进,沿长江直奔金陵,想控制长江中下一带的富庶地区,伺机与肃宗一争高下。当时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璘途经九江时,看重李白的才气和名声,一再邀他下山,李白不知永王的真实用心,以为是为了打击安史叛军,便欣然接受了邀请,加入了永王璘的幕府。

随军途中,李白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以及一系列与这次东征直接有关的诗歌。这次入永王璘幕府是李白自入长安任翰林学士以后的第二次政治生涯,不过,仍然是以失败告终的。几年的长安生活虽无建树,不过还是由唐玄宗“赐金放还”,在声誉上并未受损失,而这一次却落到补充流放的结局,是他下山时完全没有想到的。入永王璘幕府以后,李白的心情十分振奋,认为自己这一次能够亲身参与讨伐安史叛军,必将建立一番功业,从而实现自己多年以来报效国家的宿愿。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永王璘并不想真的对付安史叛军,而是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不听朝廷的节制,结果遭到了肃宗的猜忌,派重兵剿杀,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永王璘兵败身死,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被判长流夜郎。而这几首诗也因为李白这一段悲剧式的从政经历而更加引人注目。

在这组诗中,最著名的是第二首“三川北虏乱如麻”,诗的一开始,先用比喻手法,将气焰嚣张的安史叛军比做一团乱麻,从燕山南下的叛军在中原地区横冲直撞,穷凶极恶,如入无人之境。虽然看上去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李白却认为其实不过是像一团热锅上的蚂蚁,纷乱而没有头绪,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这种带有明显讽刺的比喻,表明了李白对安史叛军的基本判断。三川,指东都洛阳一带,因其境内有黄河、洛水和伊水三条河川流过。北虏,指安史叛军。第二句“四海南奔似永嘉”,仍然用了一个比喻,因为历史有时是惊人的相似的,面对安史叛军的嚣张一时,诗人忍不住想起当年中原所遭受的那场大劫难。永嘉是西晋怀帝的年号,在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汉烈宗刘聪的相国刘曜,率军攻陷晋都洛阳,中原广大地区的广大人民顿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无数民众,拖家带口,相继南迁避难。在李白看来,同是少数民族,因为刘聪是匈奴,安禄山也是胡人,同样起兵于北方,同样攻下了国都,同样造成人民流离失所,天下大乱。所以李白用的这个典故是非常准确的,在言简意赅地提示了这场灾难的性质、规模的同时,也鲜明表达了诗人本人的立场和爱憎。不过形势虽然十分严峻,但是李白对胜利,特别是对自己的能力却表示了过人的自信。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但用,只要。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据史载,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师南侵东晋,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宰相谢安临危受命,被任为招讨大都督,胸有成竹,调度有方,自己却下棋自若,而竟破苻坚于淝水之上。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谈笑,表示从容镇定,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在这里,李白把此次应邀入永王璘幕府,比为“东山再起”,乐观地认为自己多年来愿做辅弼大臣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在军中,他对自己的能力是十分自信的,在《在水军宴赠幕中幕府诸侍御》诗中,他曾向同座说“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宝剑名)。浮云(喻剑之锋利可裂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可见,他觉得只要有机遇,他就会像谢安那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挥手谈笑之间,将安史叛军一举平定,所以他轻蔑地把叛军比喻为“胡沙”,犹如妖魔鬼怪,来时气势汹汹,飞沙走石,遮天盖日,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一个“静”字,却向人们预示了风沙过后,尘埃落定,必将是天宇澄彻,四海清平的太平景象。自己也会因此成为王朝的中兴之臣而名垂青史。

这首诗欲擒故纵,前抑后扬,于前两句极写敌军众多,形势危急,可就在这“乱如麻”,“似永嘉”的危难之际,后两句却急转直下,能够在“谈笑之间”实现“静胡沙”,扭转乾坤,易如反掌,愈发衬托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气贯长虹。我们今天读了都感觉得到李白那种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的豪情。不难想像,当时这首诗在永王璘的幕府和军队的广为传播,会起到多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用典准确,一是比喻恰当,而且安排布局十分合理。两个典故“似永嘉”和“谢安石”分别用在第二和第三句中,而比喻则安排在一首一尾。

“安史之乱”比起“永嘉南奔”来说,确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永嘉之乱最后是亡了国的,所以唐朝当时所处的严峻形势,只用“似永嘉”三字,便一目了然了。谢安石作为李白最钦佩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儒雅风流,更在于他举重若轻,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那种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将风范。而把自己比作“谢安石”,充分显示了李白的不俗的性情与志向。两个比喻安排在第一句和第四句,都是用在叛军身上,当其不可一世时,先讥其“乱如麻”,表示了对敌人的蔑视;在展望战争的结局时,又用了“静胡沙”,显示了强烈的必胜信念。全诗一气呵成,挥洒自如,确实是反映李白性格与精神面貌的经典之作。

描写“海南”的诗句有哪些?

虎踞龙盘是指南京。

南京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像一条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像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虎踞龙盘”。今天,南京的城东西两条主干道也因此而命名为龙蟠路、虎踞路,“龙盘虎踞”俨然成了南京这个城市的代名词。

“龙盘虎踞”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但并非用来形容南京。

到了唐代,诸葛亮“龙盘虎踞”这一说的影响力被诗仙李白再次发扬光大。他在《永王东巡歌》中慷慨激昂地写道:“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此后历代都有诗人以“龙盘虎踞”来形容南京。

南京的特色景点

1、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历史感厚重,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悠久的故事,东望紫金山,北俯瞰玄武湖,南可见鸡鸣寺全景,又可远观南京繁华的市景。

2、瞻园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山。园中有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建筑“铜亭”,园中东部以古建筑为主,西部为园林,园中以山及水榭著称。

3、秦淮河

在长江的数百条支流中,秦淮河可能小到连号都排不上,但在长江文明中,她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南京人的母亲河。它被称为“十里秦淮”,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乘船夜泊能欣赏秦淮河的绝美风光,从不同视角感受河畔风土人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市

我国哪个城市有龙盘虎踞之称

描写“海南”的诗句有

1.《偈颂一百六十首》

年代:?宋?作者:?释宗杲

妄心颠倒造诸业,回趣真乘即忏摩。

真妄两头俱透脱,海南东畔是新罗。

2.《雨夜》

年代:?宋?作者:?陆游

庭院萧条秋意深,铜炉一炷海南沉。

幽人听尽芭蕉雨,独与青灯话此心。

3.《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年代:?唐?作者:?李白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出三山按五湖,楼船跨海次陪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4.《浣溪沙》

年代:?宋?作者:?邓肃

半醉倚人落珥簪。天香不数海南沈。时倾秋水话春心。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休惜十分深。

5.《夏日杂题》

年代:?宋?作者:?陆游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南京被称为什么"虎踞龙盘"之地的主要原因 - 百度

我国南京市有龙盘虎踞之称

“龙盘虎踞”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但并非用来形容南京,“龙盘虎踞、帝王之宅”实际是在三国东吴才出现,这个人是诸葛亮。此说见于《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

此后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又加上刘备的建议,将都城从武昌迁到南京,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东吴就此诞生。

到了唐代,诸葛亮“龙盘虎踞”这一说的影响力被诗仙李白再次发扬光大。他在《永王东巡歌》中慷慨激昂地写道:“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此后历代都有诗人以“龙盘虎踞”来形容南京。

今天,南京的城东西两条主干道也因此而命名为龙蟠路、虎踞路,“龙盘虎踞”俨然成了南京这个城市的代名词。

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西街遗址的发掘将南京建城史追溯到3100年前的西周时期。

南京被称为"虎踞龙盘"这话最早是诸葛亮说的。

《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

宋代张敦颐编的《六朝事迹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

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到:“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像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像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

扩展资料:

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至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百度百科-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