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章事功_道德文章天下事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02 0
  1. 颜元功利主义观的哲学根据思索论文
  2.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什么样的?
  3. 急需有关曾国藩的历史功与过的评价
  4. 鲁迅作文怎么写

为人处世看似简单,实则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要学以致用好还真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掌握好一定周旋技巧,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上便能让你如鱼得水,自快畅游;反之则举步维艰、进若两难。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为人,基本常识我认为应该具备与下几方面。这或许是我的片面观,但如能起到一定的醒世作用,也就不枉我的一番文笔苦心了。

为人一、诚以待人。诚,应该是为人处世的第一标准。人只有在摘掉伪面具时,诚实灵魂的***,才能相互看清对方的思路,从而达到进一步了解而达成某些思想上的共识。事实上,很多友谊与爱情都是在真诚中走近而得以发展并存的。诚,又如强力防腐剂,抑制一切外来不良因素对坚贞爱情与友谊的侵蚀。

道德文章事功_道德文章天下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人二、学会忍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忍得一时之气,解得百日之忧。的确,很多的时候,其实一点微微的退让便能将矛盾充分化小,甚至化无。事情总是在一笑而过中迎刃而解。一味追求胜利的人,其实他在得到的时候也失去了很多,譬如,形象、口碑等等。退让不是怕人,更不是懦弱,它是一种爱心的充分体现。可以这么说,善于退让的人一定是个有爱心且智力聪慧的人。因为他知道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傻瓜才干的事。

为人三、懂得拐弯。懂得拐弯的人是聪明人,他不会让自己的思想进入死谷。但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有那么一些人,撞到南墙也不知回头,看见大海也不知退步,偏还一头扎进去。这种人我们只能姑且称之为愚昧。聪明人是会在反思考中而决定自己该走的路。其实很多的时候,稍稍改变下自己的思想,就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说现代硬笔书法大王qq吧,写了几十年的文章,结果没一篇发表在杂志上,编辑说你的字是越来越好,于是聪明的他就调整自己的方向改学书法,结果一举成名。这就是懂得拐弯带来的好处,如果他一味坚持所谓的写作,说不定到现在还是个无名小卒。

为人四、善于放弃。不要总让自己站在高高的跳水台,强迫自己干做不了的事。我有一位朋友,现在已是研究生的他还想再考博士,几番努力自学中终于迈进了博的修行行列。无奈年龄大子,英语中的单词总记不住,考试总过不了关。他很烦,因为为这已经重修学科二年了。我劝慰,实在要是拿不下就算了,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其实你现在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一味要求自己站在人生山峦的高峰,那么在爬山的时候便要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体力是否能行,否则即便强蛮爬上了山顶,而失去身体的健康,你说这又有什么意义?朋友点头称是。有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为人五、施乐好善。这是衡量一个人爱心的标准。有爱心的人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要多富有才会去想到帮助比自己还困难的人。有爱心的人,哪怕自己只喝半稀饭,看到流浪汉也会均一点给他;有爱心的人,哪怕自己的年薪很低而且还要养家糊口,他也会在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份钱捐贫困山区上不起大学的孩子们;有爱心的人,他不求能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多少,只求一点绵薄之力能为他人解得一时之忧。

为人六、广交善友。好的朋友是面镜子,能映出自己的思想;好的朋友,在自己犯错的时候会为自己指明一条前行的道路;好的朋友,在你有难的时候会助你一臂之力;好的朋友,在你喜怒哀乐的时候总不忘与你分享;好的朋友就是你人生旅途中恒久的伴侣。一直以来,朋友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东西可以失去,朋友却不能没有。广交善友,相信也是大家的心愿。

下面是一些素材,供你选用:

为人处事是每个人终生必修课,尤其年轻人在当今交往频繁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里更是如此。智慧成功网为朋友们综合提供“怎样为人处事的方法原则学问”,权作抛砖引玉。真诚祝朋友们人际交往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1、关于麻烦别人的问题:不是麻烦自己那就是肯定要麻烦别人。

2、关于有益自己的问题:不是有益自己那就是有益于别人。所以既要尽量不太麻烦别人又不要太麻烦自己。既要有益于自己又要有益于别人。处事的秘密,大概就在于如何调节好这个平衡度。

3、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4、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事显赫。

5、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和风雅和才智。

6、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7、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8、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半事功倍。

9、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外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10、决不抱怨: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昼圆满。适度的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11、不要说谎、失信:对朋友同事说谎会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从再相信你,这是你最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2.说话要谨慎,多想少说。说话要令人高兴,循循善诱,“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13.不要批评别人,批评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增加别人的怨恨

14.切勿错过赞扬他人的机会。无论是谁做的工作,只要出色,就不要吝惜赞扬。

15.给人以真诚的关注,让每个遇到你的人都感到他(她)是重要的。

16.要尽量满足别人的要求。世界上如果有什么成功的要决的话,就是你可以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像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一样,学会换位思考。激起对方的需求欲望,然后告诉他怎么样才能做到。

17.精神饱满,嘴角上翘。将痛苦、忧愁与失望藏于微笑后面。

18.对有争议的事不存偏见。讨论而不争吵,意见不同归不同,朋友还是朋友。

19.不听不传小道消息。订一条规矩,不背后说人,除非说好话。

20.体贴他人的感情。嘲笑,必得不偿失,还可能造成意料不到的伤害。

21.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尖刻评论,学会超脱。

22.不急于求回报,把帮助他人而得到的欣慰作为最好的回报。

23.信守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既然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是君子也,要记住一句话:"诺言是要用行动来兑现的支票".

24.学会待人:你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要先学会怎么去待别人,以心比心,可以得到整个世界,为别人点亮一盏灯,别人将为你点起一把火.

25.尊重他人: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没有高尚有人格,便没有高尚的命运.,人要脸,树要皮,***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旧事重提惹你烦.

26.学会宽容:心胸开阔如海洋,涵养深广如潭水,宽容可以融化一切坚冰,宽容可以让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为大".要学会宽厚待人,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27.学会赞美:对自己多批评,对别人多赞美,谦虚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

28.知错就改:犯了错误,知错就改,不要死要面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小不掩大德,要敢于面对,敢于承认,加以改正.亡羊补牢,尤为晚也.

29.不做小人:不要学做小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多行不义,必自毙.玩火者必自焚.

30.知恩图报:要学会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为人处事的原则,不要忘恩负义.

31.圆通刚毅:为人处事要处理好圆通和刚毅的关系,水至清而则无鱼,人至察而则无徒.

32.做人不要太绝:人情世态,可谓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待任何人和事,都江堰市要留出一线,该放一马则放一马,不要过分计较,也不要不留半点人情,"山不转水转","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也就是这个道理.

33、目光远大:当财运亨通时要想到贫穷,这很容易做到。聪明人为冬天准备。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怎样为人处事及生活的忠告:

给别人比他们自己期许的更多,并且用心去做

不要亲信你听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无论何时说“我爱你”,请真心实意。

无论何时说“对不起”,请看着对方的眼睛

相信一见钟情。

永远不要忽视别人的梦想。

深情热烈的爱,也许你会受伤,但这是使人生完整的唯一方法。

用一种明确的方法解决争议,不要冒犯。

永远不要以貌取人。慢慢的说,但要迅速的想。

当别人问你不想回答的问题时,笑着说;“你为什么想知道?”

记住那些敢于承担危险的的人才能得到最深的爱和最大的成就。

妈妈达电话。如果不行,至少在心里想着她

当别人打喷嚏时,说一声“菩萨保佑”。

如果你失败了,千万不要忘记汲取教训。

记住三个“尊”,尊重你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要让小小的争端损害了一段伟大的友谊。

无论何时你发现自己做错了,竭尽所能去祢补。动作要快。

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摘起话筒的时候请微笑,因为对方能感觉到!

找一个你爱聊的人结婚,因为当年龄大了以后,你会发觉聊天是一个人的最大优点。

找点时间单独一会儿。

欣然接收改变,但是不要摈弃你的你的个人理念。

记住沉默是金。

多看点书,少看点电视。

过一种高尚而诚实的生活。当你年老时回想时起过去,你就会在一次享受人生。

相信上帝,但是别忘了锁门。

家庭的融洽氛围是难能可贵的。

尽你全力让家平顺和谐。

当你和你亲近的人吵嘴的时候,试着就事论事,不要扯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

不要摆脱不了昨天。多注意言下之意。

和别人分享你的知识,那才是永恒之道!

不要愚弄我们的母亲。

忙自己该做的事。

不要接吻从不闭眼的伴侣。

每年至少去一个你从没去过的地方。 如果你赚了很多钱,在活着的的时候多行善事。这样你能得到最好的回报。

记住有时候,不是最好的收获也是一种好运。

深刻理解所有的规则,合理的更新他们。

记住:最好的关系存在于对别人的爱胜于别人的索求之上。

回头看看你发誓取的得的目标,然后评判呢到底有多成功。

无论是亨调还是爱情,都用百分之百的负责态度对待,但是不要、期求太多的回报。

颜元功利主义观的哲学根据思索论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新补处,仙佛所补。原来的文章里面没有),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是学圣学贤,是大人的生命学问,指所学是为了立身行道。在于使人恢复灵明的本性,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近能与最亲近的九族和睦相处,远能使天下百姓皆恢复光明的自性,作自我的新民。达到最圆满究竟的境地。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的圣君贤相要使天下百姓皆能恢复灵明的本性,先要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先管理好他的家庭和家族,在***上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妯娌相亲,充满天伦之乐。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必先修好自身的品格,言行相顾,舍己从人,虚心容物,二六时中,如对鬼神;要想修养好自身的品格,必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念头;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念头,必先诚实自己的意念;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发先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不为形役,以良知应物,使内外皆明、皆知,即《中庸》的“自明诚”;欲致其良知,必须先格心物。将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一切传染习性都除去,恢复固有本然的善性。明白一切万事万物之理,不害物也不为物所害,而能善尽物用。

原文:物格而后致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将后天的一切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传染习性都除去,恢复固有本然的良知。如是推广行远,尽量发挥良知的能力,善尽天职而化民,意念虽然还想为恶,已经得不到支持的友伴了,所以叫做诚;意念既然有了歇止之处,心就会跟着意念端正,心念居正,本性就会光明磊落,得以修养,自身既修,现于言行,大德感召,家人没有不俯首不受感化的,家虽千口,心只一念,叫做家齐;国是一家一家的***,一家齐而众家慕,推广行远,家家都迎向春风。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康诰.周书》篇里,周公对弟康叔训诫:你一定要访求商朝遗民中的贤人君子和年高德劭的长者们,请教商朝先人所以兴盛和灭亡的道理,而且务必要爱护人民。《太甲.商书》上说:人常常返照、护持上天所赋于人的本性。《帝典.尧典.舜典》说:能尽性至诚,光明原本崇高的德性。都是在说,人要使自己的本性常明。礼乐施行了;再用政令刑法***,国家就大治了;国治诸候响应,朝野仰望,天下怎会不太平呢?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康诰.周书》篇里,周公对弟康叔训诫:你一定要访求商朝遗民中的贤人君子和年高德劭的长者们,请教商朝先人所以兴盛和灭亡的道理,而且务必要爱护人民。《太甲.商书》上说:人常常返照、护持上天所赋于人的本性。《帝典.尧典.舜典》说:能尽性至诚,光明原本崇高的德性。都是在说,人要使自己的本性常明。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物质,都有根本和枝末。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终结和开始。明白了这些根本枝末开始终结的道理,也就接近了解世界万事万物生灭消亡的真相。上自教养万民的领袖,下至平民百姓,都是怀恩报本,涵养性天的纯厚。如果根本扰乱,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不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次第做起,内圣功足,以不言化诸国,以立身教万民,而能治理好家国天下的,是没有的事。应该看重的却看轻了,应该看轻的却又看重了,想把事情做好,也是没有的事。

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畏天爱民。

译文:商汤刻在铜盘上的铭文说:如果每日能够主敬存诚,洗心涤虑,借***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就应该保持天天自新,新了又新。《康诰.周书》上说:使人民恢复自性的光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篇》上说:周朝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是文王能日新其德而及于百姓,故其天命常新。所以,在上的人能够敬畏天命,慈爱黎民百姓。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知道将心止于何处,然后心才有所定见,外定其身,内定其心,心才不会飘浮不定,手足无措。这样身心皆定,内心就不会纷乱,不起妄想。身心长定久静,就能安泰和顺。身心安泰和顺,安于真静,光明生,智慧足,静中真机现。既安能虑,所安愈坚,所进愈真;若不能虑,则所安不能久安,恐会退转。常止至善之境,至真至诚,不退不出,久于其所,就会有所收获,即圆满内圣外王的道功,教功,事功。所以君子皆以止至善(即道家之“成真”、佛家之“证果”)为归。

原文: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袅,止于丘隅。]子曰:[乌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译文:《诗经.商颂.玄鸟篇》上说:首都及其周围的地方,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小雅.缗蛮篇》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落在山里树木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孔子说:‘缗蛮’叫着的黄鸟,都知道止于何处,何况是人呢,还不如鸟吗?

原文:诗云:[穆穆文王,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篇》上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将他的德行推广行远,亲化民众。故岐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风湛然像蔚蓝的苍天,民风光明像秋水般没有杂染。做为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为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为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为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守信。

原文: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译文:《诗经.卫风.淇澳篇》上说:看那卫国淇水的转弯处,绿竹长得美好又茂盛,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道理学问的功夫,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养身心的功夫,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模样庄重,胸襟开阔,气度不凡,风度翩翩,这样一位仪表堂堂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原文: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这里所说的如“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先修至德以凝至道的学问;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练,省察克治的功夫。说他庄重而开阔,是说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是说他非常威严、显赫、胸中一片光明磊落,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非常难忘啊!他的道德与事功达到非常美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原文:诗云:[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以此没世不忘也。

译文:《诗经.周颂.清庙之什烈文篱》上说:啊啊!前代的周文王、周武王,真使人难忘啊!上根利器的人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九族;对下根利器的平民百姓,则要先安顿身家生活,让他们获得既得的利益,然后给予礼乐教化,他们才会很乐意地接受。所以,前代的君王虽然已经去逝,但是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人知其所亲爱而僻焉,之其所贱恶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之其所哀矜而僻焉,之其所傲惰而僻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其苗之硕。]

译文:所谓致知,就是使良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明物性,正物性,尽物性。不为物所蔽,亦不为物所役。人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容易陷入溺爱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爱的偏差,达到[亲爱而不溺],太爱自己也会有偏差。人对于自己贱恶的人,容易掉入轻贱厌恶遗弃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恶的偏差,达到(贱恶而不弃)。人对于自己畏敬的人,容易掉入畏敬疏远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敬的偏差,达到(畏敬而不疏)。人对于自己哀矜的人,容易因可怜同情他,于是生暗喜心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哀矜的偏差,达到(哀矜而不喜)。人对于自己傲惰的人,容易掉入傲视怠慢而不自觉,在要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傲惰的偏差,达到(傲惰而不慢)。在感情上喜欢一个人,同时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盲点和缺点,不因喜好情绪造成褒扬姑息的偏差。在感情厌恶一个人,同时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优点和长处,不因嫌恶情绪造成废人废言的偏差。性情涵养要从感性而理性而空性,修成性情中人。父母看不见孩子的缺点,因为溺爱太过;农夫看不见稻苗肥大,因为贪心不足。

原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物不得尽其情也。此谓物格,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孔子说:听断讼案,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没有一个人不能悟到本来的真实,也就是让***尽性尽情,得见本真而没有争讼。这就是心物已证已明,明物则物不害性;明物就是明道,明道就是明命,明命就是明性。这就是知道万物同出一个根源。这就是真格物,慧聪而德明,气真而道立;意念诚,葆真以无妄,全性而明天。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嗅,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所谓诚实自己所发的意念,就是不要挟物欲来欺骗自己的良心正气。厌恶不好的气味,喜爱美好的事物。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隐微的心念,不愧屋漏,无惭衾影。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惧其独也。

译文:品德低下的人在寻常起居之间,天理不能战胜私欲,心心念念,都是声色货利,没一件好事。看见那些品性端正的君子,就会自惭形秽,愧怍不安,从而隐藏他们错失不善的一面,露出伪善的一面;在明人眼看来,从外到里,就像看透心肺肝脏那么清楚。这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内行有愧而正气不足。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隐微的心念。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子说:众多的眼睛都在看着,众多的手都在指着,难道还不够畏惧吗?富贵的人将房屋内外装潢舒适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离以道为家而光泽生命(自性圆明叫富,屋好比身体,性光圆明,流溢内外,哪有不润泽身体的?)。内心坦荡自在,身体自然安和舒泰。内在生命真诚,外在行为态度也就真诚;这就叫以生命对生命,以真诚对真诚。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听,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所谓修身,就在于要使自己的心念端正,心能正,则身正(思无邪),故正心为修身之本。一个人掉入忿怒不平,火气就上来,是心倒了身也跟着倒了,这时情绪欲望反过来主宰天性,主人变成奴隶了。一个人因为恐惧而丧失信心,就妄想妄见,必招魔灾。一个人好乐心生,贪生贪得,不死不休,心也不得端正。一个人忧患生痴迷,执着不放,就会没完没了,心也不得端正。一个人亡失了心,身体就失去了主人,虽有耳目口舌,都起了不作用。那他看到的,都是非心之正(邪见),非不见也;听到的也非心之正(邪闻),非不听也;食到的也非心之正(邪僻之味),非不食也。所以修身养性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念。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人也。

译文:所以治国必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能教化家人,竟能教化国人,是从来没有的事。君子把一身看作是国,治身中的国,存天理遏人欲,用天性摄***,主宰心身共同做事,于是安身立命。而后推于家庭,就是齐家。君子齐家的效果,可以为国人效法,就能治国了。能对父母尽孝,没有不尽忠国君的;能对兄长尽悌道服事,没有不恭敬长上的;能本着慈幼之道来爱人,没有不得众人心的。《康诰》上说:***具有赤子一样的本性,君王爱护百姓,如同父母照顾婴儿一样,真诚无私地保民爱民,离仁民新民,安和利乐的目标就不远了。君王不顾天性,只靠制度文物来管教,是本末颠倒,就好比是先学养育孩子而后再嫁人。

原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利,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译文:做国君的一家人能行仁义之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仁义风气,就可普遍地兴盛起来;领导者一家人能行礼让之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礼让风气,就可普通地推行开来。领导者贪求声色货利,全国就会陷入寡廉鲜耻的混乱。其相应就是如此,这就叫一句话能够坏事,一个人能够定国。

原文: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周南.桃夭篇》说:桃花娇嫩,桃叶美盛,一个贤淑贞静的女子嫁到婆家,必能使家人和顺。既然已经能齐家了,自然可以教化国人。《诗经.小雅.蓼萧篇》说: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齐家之至,足以教化一国之人。《诗经.曹风.鳲鸠篇》说:自己的行为不出差错,德性可以端正四方的国家。只有当一个人无论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时,然后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管理好国家必先管理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译文:之所以平定下天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能够先修其身,以立杆见影。吾孝吾老,顺其心,养其身,尽力做好子道,上行下效,则一国民众,都能以老老之道而孝其亲;在上位的人能够吾敬吾长,谦恭忍让,尽力做好悌道,则一国民众,都能以长长之道而敬其兄;在上位的人怀抱悲天悯人的宏慈,照顾鳏夫寡妇孤儿独老,人民也会慈悲喜舍,不违背慈爱的人道。所以君子有度量事理,推己及彼,推己之心以度人的忠恕之道。

原文: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恶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于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于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上对下容易犯傲慢无礼:我们不愿意上位的人用不合理、不守礼的事加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下属设想,绝对不敢用无礼的行为加在部属身上;下对上容易犯不忠不诚:我们不愿意下位的人对我们不忠,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上司着想,绝对不敢用不忠的行为加在上司身上;前对后容易犯固执自是:看到前面的人做事固执不变通,刚愎又自以为是,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后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固执自是的行为加在后面的人身上;后对前容易犯敷衍塞责:看到后面的人做事马虎随便,拖拖拉拉不负责任,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前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敷衍塞责的行为加在前面的人身上;右对左容易犯抢功推过:看到右面的人做事抢别人的功劳,掩饰自己的过错,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左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推过抢功的行为加在左面的人身上;左对右容易犯以牙还牙:看到左面的人遇到冲突的事,只会报复攻击而少宽容体谅,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右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以牙还牙的行为加在右面的人身上。这就是尽其在己,而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足以平定天下。

原文: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僻,则为天下戮矣!

译文:《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篇》说:高峻耸立的终南山,山石堆积得又高又大,再远都看得到。太师伊吉甫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谨慎言行啊!人民都仰头看着你的行为。当家当国政的人,不可不小心谨慎啊!如果政令偏斜了或政策做错了,会遭受到天下人的羞辱,甚至杀戮。

原文: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商朝的前王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德业能够与上帝的心相合;到了商纣王失德失民心,也就失去天心了。周朝应拿商朝的得失作为借鉴,因为伟大的天命如果没有德业作基础,是不容易维系保持的。有道能得民心就可以保国,无道而失民心就失国。所以君子的大道:尚忠信戒骄泰。在民之上,以忠信为主,忠则(己无不尽),信则(人无不从);民从而焉,天亦眷之,故得民者得国天下;否则在民之上,骄***受其虐,泰***怨其暴;而众心离,民离而天亦弃之,此其谓失国失天下。

原文:《康诰》曰:[惟命不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文:《诗经.康诰篇》说:天命不与常,随着民心的向背而转移,(道先德),德立则得之,德失则失之。(道在善),善则得众而得国,不善,则失众而失国。楚书上记载着楚大夫王孙圉的话:楚国不把金玉当作宝贝,而以善德、善人当作宝贝。晋国子犯曾经说过:一个出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当作宝贝,只有把仁德、孝亲当作宝贝。

原文: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不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译文:《秦誓》上说:若有一个这样的臣子,为人诚实忠贞,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的心地美好善良,心胸宽大,有容纳别人的度量。看到别人的才华能力,就如同自己有才华那样高兴,看到别人有德性智慧,便心生向往、欢喜。就如同他自己做出来一般。这么有包容能力的贤人,国家若能赏识重用,他必能像保育婴儿一样照顾好全民百姓,给国家带来大的.利益;看到别人有才华就嫉妒他,厌恶他,排挤他,看到别人德性好,就故意刁难违逆阴挠,使他不能发挥才德;实在没有包容别人的心量,国家若重用这种人,他必不但不能像保育婴儿一样照顾好全民百姓,还会给国家带来灾难,危险得很!

原文:唯仁人放流之,摒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译文:有道的仁人君子会将那妒贤忌能的人,流放到远方夷狄之地,不让他留在国内危害人民。只有有仁德的人,处处为人民设想,能大力重用贤德的善人,厌恶并摒除危害整体的坏人。

原文: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译文:知贤识贤而不能用贤,或是虽举用却不能优先重用,这种领导只是想得到好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诚意,也就是好虚名;发现不善的人而不能立即贬退、辞掉他,或是贬退而不能驱逐到远方,让他有机会死灰复燃,终究是一件大过失。领导者的爱好是人民所厌恶的,他所讨厌的是人民所爱好的,个人的好恶违背人性,那么灾害必定会降临到他身上。《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说:能以民心为心,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君子,才不愧为人民的父母;人民也会像爱父母一样的爱戴他。他所爱好的是人民喜爱的,他所讨厌的也是人民讨厌的,这样的领导者就是百姓的父母。

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末内本,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散,财散***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所以,领导者首先注重修养自己的品行,领导者德性足,得民心就能聚民,有人民就有土地,有土地就能开发物产,有了财物国用就充足,可以造福百姓。土地与财物是上天的公物,有德性才能拥有;所以说,道德是根本,财货是由根本生出的枝末。治国不重视道德礼乐仁义,反而把土地财物经济摆第一,必然造成人民互争土地与财物,赔上善良的社会成本,必然演变成官争民利,该给出的德泽被野心欲望夺走,民怨***,赔光了国家成本,使民风变成现实凉薄。所以,上位者将财物聚集在己身,人民就会穷困而流离四散;上位者能藏富于民,百姓就生活安定而聚集来归。所以,教化与政令不依循人性天道,不能把人心民情治理得公平公正,那么不平的人情,邪恶的人心,所激荡的狂乱效应,会摇憾甚至颠覆领导阶层;财物是用苛征暴敛、巧取强夺的手段取得,也必将以同样的方式失去。

原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生财也有生财之道:国无游民,生产的人就多了。朝庭没有吃空响的,吃的人就少了。生产的人多,坐食的人少,***工作勤快积极,取用消费量入为出多节省。生聚为疾是开源,食寡用舒是节流,做到没有废人废物,国家财用就永不匮乏,虽凶年也不怕灾害,然后可以施行礼义教化。

原文: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非其财者也。

译文:仁善的领导者重身德,散财与民,以义为利;不仁的领导放弃身德,财聚于己,身亡国灭。从来没有听说上位的人爱好仁德,而不位的人民不爱好礼义的;从来没有听说上位的人爱好礼义,而教化与事功不能圆满的;更没有听说存在府库与百姓的财富,竟不会属于国君所有的道理。

原文:孟献子曰:[蓄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蓄牛羊,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译文:鲁国大夫仲孙蔑说:大夫的官职,能拥有四匹马拉的车,就不必跟百姓争夺饲养鸡猪的小利益;卿大夫以上的官位,不必再蓄养牛羊来与民争利;有封地,拥有百辆兵车的公卿大夫,就不应该放任家臣搜刮民财;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伤害全民的利益,宁愿养会偷拿己财的家臣;治国之道只追求财物的利益,大利必有大害,大利所在大害随之,道德仁义才是真正的利益。

原文: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掌管国家大事,重心摆在经济而忽略道德礼乐仁义,经济挂帅一定由小人开始倡导,小人善于聚敛钱财,提升经济竞争力。小人用经济当国,当国家富有而少礼乐道德的时候,天灾人祸就一起到来,这时有再多的经济专家,再多的亿万富翁,也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这就是治理国家,只看见财经物利是小人短视,道德仁义才是长治久安的最大利益。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什么样的?

颜元功利主义观的哲学根据思索论文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物和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怎样,人们的物质生活怎样,他们的社会意识就会怎样。颜元处于一个学术思想大转变的年代,这个时代间于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之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不仅批判过去的传统思想,而且又启示了新的思潮的转向和进步,总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理学与心学的批判与吸收之上的。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萌芽,加之“西学东渐”,西方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地主阶级革新派与新兴市民阶层开始汇合。宋明理学以“道”论为哲学理论基础,强调对道德性命的追求,致力于将至上的宇宙本体与人存在的自身价值相统一,希望寻找到一个宇宙人生之至真至善的完美的理性殿堂。颜元是一个唯“习”主义者,他的所有学说只是围绕着一个“实”字而展开。从实习实学到实用,“宁为一端一节之实,无为全体大用之虚”。他对中国念书人的阔大精微的空论尤其是理学之末流给予毫不犹豫的批驳。功利观在他的整个体系当中相当于一种目的论,但他所说的这个目的只是实学的一个手段,因而与别人的功利主义又有所不同,下面将探求他的哲学依据。

ng> 一、功利主义思想概述

 何为功利主义?在西方,功利主义称为Util-itariani***,是一种以功利或效率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思想与学说。也就是边沁所称的最大幸福或最大福乐原理,以事物对人的满足程度为标准,即对人有利的或是有用的,能使人获得最大快乐和幸福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这也就同我们常说的“有用主义”或“实用主义”联系上了。功利主义以人为主体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具体性。纵观古今思想发展史,功利主义一般趋于“有用”论,在它的视野当中,物质利益的满足相对得以优先考虑。因为在主体的价值标准中,任何功利判断都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事实判断,即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必须得承认物质利益是功利承担的主要客体形态,而人们的精神需要又是以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为前提的。因而“有用”首先是一种对主体而言的物质上的满足。与此同时,功利主义与自然人性之间也就存在了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在它的范畴内,人对利益的获得也必将作为主体价值得以优先考虑。人类是社会群居动物,在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势必会存在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因而人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同时,欲望也会受到社会、道德等各种准则的矫正或是约束。在原始的行为功利主义存在的同时,还有一种准则功利主义的存在。这在哲学上与认识论紧密相连。

 在中国,功利主义常以一种***道德学说的面貌出现,也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它突出一种价值理性的关怀方式,它先后经历先秦、两宋、明清三个阶段,沿着义利之争这条理论线索生长、延续与扩展。虽然功利主义的`地位、影响远远不如道义论那么强大、深远,但在各种学说中它常以进步阶级的面貌出现。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因素,儒、墨、道、法虽对功利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言功利,即便是经过了宋明时期的超功利主义说教,仍会有陈亮、叶适等人的存在。颜元是名实学者,他的功利主义思想非常丰富,且具有其特点。他主张运用道德方式来实现主体对功利的追求,反对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重视利益获得的道德正当性,正犹如他自己所说的“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趋于一种现代所说的功利主义经济***说。颜元的功利主义强调“有用”与“实用”,但并不等同于西方的实用之学。宋明之后,许多学者根据儒家“内圣外王”的原则,认为必须得由“实体”转向“达用”,即将“内圣”之实体转化为“外王”之实用。

 而“达用”也有两层涵义:一曰“经世之学”即用于经国济民的“经世实学”;另一涵义则是“实测之学”,一般指探索自然的科学。“功利主义”一词严格来说是舶来品,是一种把功利或效用作为人的行为原则的学说。中国早就存在了义利之说,但真正将功利学独树一派的却是南宋的陈亮、叶适,亦称为“事功之学”,它的特点是:“务实而不务虚”,注重功利效用,反对理学家讳言功利和空谈性命道德哲。从某种角度上说,颜元的功利主义可以归于“经世之学”,它注重的是效用,是一种关于“经世达用”的价值观的学说,它讲的是一种价值的取向,完全不等同于实学。颜元既强调实行实用,也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急剧变革时,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功利倾向,在经济生民的同时,其价值取向也就必然会趋于求“利”,这使得他的整个经世致用之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功利主义思想。颜元的功利思想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他的功利思想究竟以何为哲学依据呢?在此将从人性基础、认识基础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二“、人性本善”的人性基础

 程、朱认为人性的善与恶,是气禀不同所致。朱熹曾以“纸”喻气质,以“光”喻性,以为“拆去了纸便是光”,将人性分割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前者为至纯至善的,后者便是有恶有善,因而人必须以“义理”养性,扼制种种欲望,以达到“灭人欲存天理”之境界。程、朱相信人性有恶,对“欲”加以鄙薄。颜元却不同,他回归到孟子的人性本善,认为天地生于阴阳二气,人也由二气四德而化生,“二气四德者,未凝结之人也;人者,已凝结之二气四德”[1](P21)。他将二气四德配于人的日用伦常,认为四德存于人性者,则为仁、义、礼、智,所以在社会当中自然会存在慈爱、方正等美德。人的道德品质也是由四德所发挥的作用。他说:“存之为仁、义、礼、智,谓之性者,以在内之元、亨、利、贞名之也;发之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谓之情者,以及物之元、亨、利、贞言之也;才者性之为情者也,是元、亨、利、贞之力也。”[1](P21)四德在于人身,存之则为性,发之则为情,颜元这种***止性的观点仍是儒家的理论。既然宇宙之源为气,人性便无从不同,也不存在一单立于外的“理”“,理”与“气”在颜元看来是为一的,“理、气俱是天道,性、形俱是天命”,他并不赞同在气质之性以外,另设定一个义理之性。对于程朱的性二元论,他说:“形性不二,孔门一片工夫,故告颜子非礼勿视、听、言、动。治耳目即治心思也。”[2](P238)

 颜元提出“性、形为一”的观点,“形,性之形也;性,形之性也。舍形则无性矣;舍性亦无形矣。失性者据形求之;尽性者于形尽之。贼其形则贼其性矣”[3](P128),“性”与“形”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形”为第一性,“性”为第二性,没有形就无所谓性了,形也需性来体现本质属性。理与气是就本体论而言,性与形则是就人及万物而言,颜元将人与自然界等同起来了。他又称“形”为“气质”,认为“此形非他,气质之谓也”“,且去此气质,则性反为两间无作用之虚理矣”。他以人本身为喻,以为人的五官、四肢、躯干等具体物质是“质”,而人的一些机能与感观能力则是“气”,而性则是具有这机能的人的一能动表现。这使得宇宙、人与万物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天之生万物与人也,一理赋之性,一气凝之形。故吾养吾性之理,备万物之理以调剂之;吾养吾形之气,亦尝借万物之气以宣泄之”[1](P4),这也就是说“理赋之性”与“气凝之形”相结合便生成了人与万物,理与气也就成了个辩证的统一体,既然理在事中,那么人与万物在气质之外也就不会存在一个纯粹的理之性了。因为他主张感官形气也是性,而“性”在这里也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它的内容便是“生”。他说“:生之谓性,若以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人之生也直’等‘生’字解去,亦何害?”[1](P3)他将人性与人生看作是同一问题,这必然就会将人性问题引入社会问题之中,功利思想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宇宙真气即宇宙生气,人心真理即人心生理。全其真理,自全其生理,微独自全其生理,方且积其全真理者,而全宇宙之真气,以扶宇宙生生之气”,既然人性不能分为二元,则必要“尽其性践其形”。既然理在气中“,气”就无恶可说,性也就无从说恶了。既然人性本善“,恶”又从何而来呢?颜元认为是人的气质偏驳是“引蔽习染”之果。只要通过学习,以习养性,便不会至于引蔽。他主张“:惟言乎性道之作用,则六德、六行、六艺也;惟体乎性道之功力,则习乎六德、六行、六艺也。”[2](P236)在以“习”养“性”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各种手段,它们限制与引导“习染”后的人性重新回归到原本的善。而功利将作为一个外在的趋动力而存在,正当的“利”是有助于社会的发展的。这也就将功用、事业与人性问题相结合了。也为他的功利思想寻找到了人性基础。

 三、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论基础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颜元认为认知要从实践中获得。“颜元所讲的习行,包含有践履和实用两方面的意义。认识,一方面必须经过亲身的践履方能得到,另一方面认识必须付诸践履才能体现它的实际效用来”,他不认为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分,在他看来人性本善,“恶”只是引蔽习染之过也,这与他幼年的经历相关。当年他求仙学道后尽染纨绔之习,却一一改过,因而他主张以“习”来养性,他非常注重直接经验,以一种“验行”的方式寻求真知。他说“:学之患莫大于以理义让古人做,程朱动言古人如何如何,今人都无,不思我行之即有矣,虽古制不获尽传,只今日可得而知者,尽习行之,亦自足以养人;况因偏求全,即小推大,古制亦无不可追者乎?若只评口中所谈纸上所见心内所思之理义养人,恐养之不深且固也。”[4](P8)他认为人是不可能离开实践而通过“***”“、顿悟”而成圣的。口中所谈,纸上所见,心中所想都不是真正的修身养性,既然“性”“、形”为一,理在事中,要成圣就必须在于“习”,因而颜元的认识论以感觉为出发点。他称只有习行、实践才能产生实际的功效,这些都表现了他在认识论上力图贯彻唯物主义的路线。

 在他来说离开了“行”就无所谓“知”了,离开了直接经验更无从谈论理性认识,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在对实践的体验当中,认识必须基于实践,要以物为体,如“盖致知在是物上,便亲见了那物,不尤胜于宋儒与今人全不见梅、枣,便自谓穷尽酸甜之理乎”[5](P492)要对一种事物有所认识,则必须“见理于事”再“实做其事”,这样便可“致知”了。他把习行实践看作是穷理求道的根本途径,所以他在教育问题上提倡实学实用,以六艺为内容。他说“:人皆知古来无无体之用,不知从来无无用之体,既为无用之体,则理亦虚理。”[6](P285)离开了对事物的洞察,离开了实践,是不可能仅通过思维而做真实的判断的。“问,问其所学。思,思其所学也,辨,辨其所学也。行,行其所学也”,所以他主张“验行”的方法。在他来说,方法只是一种手段,用以掌握对象的,既不是用来欣赏也不是什么不可言喻的东西,“方取其易知,药取其易办,***可立致,处处可便***”[2](P169)。事理不仅仅要在实践中认识,还得在实践中验证,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法则就存在于事物当中,如何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呢?这就必须去“格物”。而同样源于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颜元的理解与朱熹大为不同。他说“此‘格’字乃‘手格猛兽’之格,格物谓犯手实做其事,即孔门‘六艺’之学是也。且如讲究礼乐,虽十分透澈,若不身为周旋,手为吹击,终是不知,故曰‘致知在格物’”[7]。他认为方法之正确与否也必须经得起实际的检验,真知必须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一言以蔽之,求知在于实行,实行在于实用,无论是认知的方法还是求得之真知,都必须能够实用,只有在实践中验证过的才是好的。人作为认识主体,有认识能力,但必须通过真实的对象性活动才能发挥和显示其认识能力,从而成为真正的认识主体。即所谓“见理于事,因行得知”,这也必然就会导出一个验证之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功用,这也就为其功利说提供了认识论上的依据。颜元一生都在将自己的主张应用于实践当中,他开设学馆,诸事都亲身处置,试图以此来消除程朱理学之害。他认为宋明诸儒的悟道都是镜花水月之作。他说“:今玩镜里花,水里月,倍足以娱人心目,若去镜水,则花月无有矣。即对镜水一生,徒自欺一生而已矣。若指水月以照临,取镜花以折佩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故空静之理,愈谈愈惑,空静之功愈妙愈妄。吾原求道者尽性而已矣,尽性者实徵之吾身而已矣,徵身者动与万物共见而已矣。吾身之百体,吾性之作用也,一体不灵则一用不具。”[3](P129)颜元强调人的认知过程,以“验行”为方***,认为真知的探求必须经过实践,以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在他的辞典中“格物致知”之“格”是“犯手捶打”之义。他认为人也无所谓具有什么先知性,只有在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和掌握之中才能积累经验,一切脱离经验基础的省悟之功,实属无稽之举,舍物便无知了。“‘知’无体,以物为体,犹之目无体,以形色为体也。故人目虽明,非视墨视白,明无由用也。人心虽灵,非玩东玩西,灵无由施也。今之言‘致知’者不过读书、讲问、思辨已耳,不知致吾知者,皆不在此也”[2](P159),这便充分体现了他实习的观点。正因为他构造了个“崇实主义”哲学体系,这也就注定了他学说的功利性,他整个实学体系也以功利作为一个手段。

 中国传统的功利主义思想大多都是建立在人性论上,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主要的哲学依据。宋代的李觏曾提出“利欲可言”的论点,他认为人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是有各种自然需求的,而这与人的道德性并不构成一种完全对立的关系。李觏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然性,循着一条“人性论在先,***学在后”的思路。“利”是人类生命得以继续的不可缺的物质承担者,而“欲”是人类延续的外在形式,只要对人性的合理性进行肯定,对其危害性加以抑制便可维持自然人性与***道德的合理张力,他传承了管子“仓禀实而知礼节”的思想。他将仁义道德也当作人性本身的要求,将物质与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将遵循***道德作为达成主体功利目的的一种工具,将道德衡量的标准由主体内在的修养转向成主体外在的行为功效,将人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作为为主体服务的物质。颜元的立足点也是抽象人性论。人作为生命存在,其自然需求是人性的主要内涵,只是各人对欲望的满足会因某些客观因素而发生改变,他首先将人性定位于善良的,《易经》中有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1](P23)。

 颜元立足于此,将万物之生,源于“二气”、“四德”之运化,以人为天地之缩影,把阴阳二气,元、亨、利、贞四德配于人的日用伦常当中。他认为仁、义、礼、智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秉性当中,也就是肯定了自然人性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仁义道德之心也能从自然人性中引导出来,也就是说社会是对自然人性的制约或规定而形成的结果,社会的整体自然也会存在慈爱、方正的秩序,因而推崇功利并不会影响社会道义的正常运作。他主张对人的自然欲求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却不能违背,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陋习,从而导致了恶的出现,所以必须对人由于各种习染而产生的欲望加以一定的限制与引导,以成就原本应有的社会秩序。“先是颜元克欲自苦,习行力学,兼重义利,实际上是复活了墨家学说”[8],颜元终身严以律已,认为道德修养是建立在“习养”之上的,即以习来养性,不让外界的环境与一些“陋习”来导致恶的出现,破坏人性中固有的善。颜元认为,圣人与常人没有一定的专用性,***都可以通过好的习行而保持原来的善良本性,可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只是看常人肯不肯做圣人之工夫了。他将仁义道德也当作人性本身的要求,将物质与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将遵循***道德作为达成主体功利目的的一种工具,将道德衡量的标准由主体内在的修养转向成主体外在的行为功效,将人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作为为主体服务的物质,成功地为他的功利思想找到了合理的哲学依据。

;

急需有关曾国藩的历史功与过的评价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 ”、“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提倡“捕人要多,***要快”。这个***如麻的刽子手被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卖国,屠***民,激起公愤。不久,他就病死了。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 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 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 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 元凶。” 青年时代的***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 “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 语录,然诵参悟。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 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但是,作为 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 是非常必要的。

2、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六岁读 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 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 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 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割地 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 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无论曾国藩属何种类型的人,如何评说,历史是公正和客观的。至少有一点可以肯 定,曾国藩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后世的中国社会,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 留下的《曾文正公文集》一书,在历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视。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国藩撰写,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共167卷,初 于1876年刊行,几经刻印,卷数不一。全集包括奏搞、批牍、治兵语录、文集、诗集、 杂著、日记、书扎、家书、家训等部分。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 “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难怪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 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

参考资料:

id="id4">鲁迅作文怎么写

曾国藩一生功多还是过多?

回答者:xysfxyjc - 经理 四级 5-29 23:33

曾国藩一生的功过是六分功四分过.

曾国藩的思想学说和军事才能备受后人推崇,其中就有***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的评价.它的过主要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上,但是否可理解为身在其位不得不谋其事?

回答者:大卫阿麟 - 试用期 一级 5-30 12:37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借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励,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八、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的评价在他死后,随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化对照。有人认为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即有人责其***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曾屠户”。处理天津教案不力,崇洋***,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党人斥之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曾国藩等封建时期的人物大加斥责。但自文化大革命后学术界政治气氛下降后,对曾国藩的评价日趋活跃,不乏赞誉之声。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和蒋中正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说过“独服曾文正”。

以上能满足你吗?

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勉强衔接着西方十八九世纪末。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大家想想看,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学家,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分量?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像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 “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秀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五彩缤纷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那年萧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这个词用来指鲁迅,什么意思呢?我只好试着说下去,看看能不能说出意思来。

最近二十年,“鲁迅研究”总算比较能够将鲁迅放回他生存的时代和“语境”中去,不再像过去那样,给他涂上厚厚的意识形态涂料,比较平实地看待他。那么,平心而论,在他先后、周围,可以称作斗士、先驱、导师、革命家的人,实在很不少。譬如章太炎敢于斗袁世凯,鲁迅就很欣赏;创建民国的辛亥烈士,更是不计其数;梁启超鼓吹共和,蔡元培首倡学术自由,胡适宣扬民主理念,梁漱溟亲力乡村建设……这些人物不论成功失败,在中国近代史都称得上是先驱和导师,他们的事功,可以说均在鲁迅之上。

鲁迅一辈子叫喊国事天下事,可是你说他热衷政治,他既不入国共两党,也不做官;你说他是个文人,他却私下和当时的“乱党”交接甚密,还入过左联。就拿他常被通缉这件事来说,将鲁迅和政治家比较,也不算怎样地不恰当。据说,白色恐怖时期,鲁迅曾经认真地向革命者打听严刑拷打究竟是怎样的滋味,可见他是准备吃苦头的。

老先生“迭宕自喜”

现在我这样子单挑个所谓“好玩”的说法来说鲁迅,大有“以偏盖全”之嫌,但我不管它,因为我不可能因此贬低鲁迅,不可能抹煞喜欢鲁迅或讨厌鲁迅的人对他的种种评价。我不过是在众人的话语缝隙中,捡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为“好玩”的鲁迅图像。

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超越层层叠叠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成年以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我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我相信,他这样写,知道有人会发笑。

随便举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与看萧的人们》中,记录宋庆龄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那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

什么意思呢?没有什么意思,但这里面有一层需要说却又不好说、说不好就很不好玩的意思。什么意思呢——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见,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都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不见也无所谓。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

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他当时那么想了一想,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心思,又看不出怎样地用心思,然而有这么一笔在——后来便写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萧和众人吃饭,等等等等——这就是我所谓的好玩,很不起眼的两句话,我年轻时读到,不注意,中年后读到,心里笑起来。

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

“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接受的,便说了也白说。我今天要来强说鲁迅的“好玩”,先已经不好玩,怎么办呢,既是已经在这里装成讲演的样子,只好继续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先生的性格

最近我弄到一份四十多年前的内部文件,是当年中宣部为了拍摄**《鲁迅传》,邀请好些文化人的谈话录,当然,全是文艺***,但都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唐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在回忆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较地能够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那种仁厚与得意!

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

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先生的游戏文章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 “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一思而行》、《人心很古》、《马上支日记》等等等等,数也数不过来。想必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中国散文中这样子到末尾一笔宕开,宕得这么恳切,又这么漂亮,真是只有鲁迅。大家不要小看这结尾:它不单是为了话说回来,不单是为了文章的层次与收笔。我以为更深的意思是,老先生看事情非常体贴,他既是犀利的,又是厚道的,既是猛烈的,又是清醒的,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推到极端,弄得像在发高烧——一个愤怒的人同时是个智者,他的愤怒,便是漂亮的文学。

有这样浑身好玩的态度,鲁迅的文章便可以尽管严肃、尽管深刻,然后套个好玩的题目,自己笑笑——他晓得自己的文章站得比别人高,更晓得他自己站得比他的文章还要高—— 站得高,看得开,所以他好玩得起,游戏得起。所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其实古今中外,没几个人可以做到。

他的语气和风调,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深沉厚道,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调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及学问或翻译;忽儿精深苍老,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柔伤感,如《朝华夕拾》;而有一种非常绝望、空虚的况味,几乎出现在他各个时期的文字中——尤其在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中,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