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30 0
  1. 四书里面的大学、第一篇是什么?
  2. 大学中庸里面的“”大学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很大学问的意思?
  3. 举其轻重轻其重,举国富民富国民。 略谋众人皆庶人,未疑今朝
  4. 翻译解缙呈献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奏折
  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意思

“止”在这里的意思是确定一个人生目标,一个途径,朝着一点发展. 也就是说:“止于善”是立志做一个善人,“止于恶”就是做一个恶人.

人生做止于善的好人比做止于恶的坏人更难.道理就是说,善的行为就是停止掉恶,使恶的行为不发生作用,行为

专止于至善,这在《大学》里讨论得很多.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可以借鉴老子与庄子对于“止”这个字的理解.

“止”就是诸子学说中人生的最高境界.

四书里面的大学、第一篇是什么?

《大学》这篇文章以治天下明明德为中心,分别从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展开了论述。其广阔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让我对“大学”二字有了新的审视和理解。

《大学》之大在于天下之大,包罗万象之大。对比于小学,初中与高中,大学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生活上为人处世的知识。

慎思。“君子必慎其独”在大学,我们的自由时间多了很多,意味着独处的时间也多了许多。在独处的这些时间里面,我们应该学会反思自身的过错,不断像雕琢美玉一般修炼自己的良好性格与品德。万万不可自欺欺人,装自己很努力,应该谨慎地对待内心的那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幽暗之处,去真诚的了解自身,明白自己的本心,让自己真实起来。由此,能够拥有平和的心境,也能让自己真诚地做人做事,人生自然也就比较容易成功也让内心始终充盈,满足。

博学。所谓博学就是广阔地学习,在《大学》书中就提到“格物致知”,我们首先需要格万物。大学中,巨大无比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包罗万象,各种领域的书籍报刊都有。我们定能从中汲取到无穷无尽的知识。再有,学校里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和教授,他们可是移动的知识库啊,多和他们聊天,能学到的知识说不定会受用终身。还有身边的同学,大学之大,也在于学生之多嘛。他们身上有很多宝贵的品质和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能给予我们借鉴。当我们学习的东西多了,就能像书中描述的那样:“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明辨。明辨是非这个成语想必大家早就清楚,对于事情而言,我们要分清黑白,孰是孰非。但是对于人呢?,大学人很多,我们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的经历不一,性格自然也大不相同。当我们共同学习,生活接触到的时候,对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判断和感觉。其实说来也简单,无非就是喜欢或者讨厌。但是如何做到明辨呢?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说,喜欢他却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他却又知道他优美的地方,能做到这样的人天下已经很少了。但是当我们做到这点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足够理智,以客观明晰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让自己与外统一,从而正心。同时又不会因为关系不好而烦心,使自己更为成熟,何乐而不为呢?

大学中庸里面的“”大学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很大学问的意思?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领略儒学经典。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

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

举其轻重轻其重,举国富民富国民。 略谋众人皆庶人,未疑今朝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

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翻译解缙呈献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奏折

意思: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之道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 习、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意思

臣闻有尧舜三代之君,而法尧舜三代之治,则超过唐宋。而太平千万世者,理道之必然也。钦惟皇帝陛下,德侔天地,诚尧舜三代之君。而今之治,尚未及唐宋,此臣所以日夜有望于陛下也。况臣蒙陛下之恩至深至臻,刻骨铭心,思所以补报。因思当今之急务,王政之大端,不过十事而已。一曰参井田均田之法,二曰兼封建郡县之制,三曰正管名,四曰兴礼乐,五曰审辅导之官,六曰新学校之政,七曰省繁冗,八曰薄税敛,九曰务农,十曰讲武。谨条陈以献,名曰太平十策。惟陛下悯其愚忠,少加览焉。

一曰参井田均田之法。本无难事,但以为江南地狭田少。不可井治沟洫,劳民而不易成。且一时动摇,令民失业,故历代纷纭,莫知迁从。唐太宗固有意矣,而无其臣;周世宗亦有志矣而无其时。则太平万世之法,固有待于今日也。为今之计,唯行井田参田之法而行之,不以拘于方里。而井劳民动众,设沟治途,而事事合古也。宜令户部会今天下丁口若干,田亩若干,令民二百丁为一里,里同巷,过失相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中为堂,右为塾,左为庠。推其父老年高德厚一人处于中堂,朝夕告谒,而取正焉;择有文行一人居于右塾,民年八岁者入焉,教以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一人居于左庠,民年十五者入焉,教以诗书礼乐修己治人之方,毋敢纵逸。每丁受田若干亩,庐舍、邑居、池井、畜牧、山林、蔬果之地若干亩,树艺各随其土之所宜。一里之人,各治其私田若干亩,而共耕公田若干亩,山林畜牧之地亦如之。民年二十受田,老免及身后还田,卖买田地则有重刑。朝而毕出,各事其事,暮而毕入,习学左庠;后为中堂,妇人相聚以治女工。有地狭人稠,土地硗瘠之乡,有司资以舟车,给其衣食,徙之江淮之间,闲旷之地。孰不怀然以相从哉?如此贫富何患其不均?讼词何患其不息?天下何患不治?太平万世理有必然也。先将古人井田均田小宗之法,及小学、朱子家礼、颜氏家训、吕氏乡约、女教,及今义门郑氏学范等书,类聚考订,刊行天下,长幼习读,有亲族异产者务要即时同居共爨。如有不遵,迁于化外。

二曰兼封建郡县之制。夫众建诸侯而少其地。此万世不易之论。周家以是长久天下之所共知也。世儒议论纷纭,不足稽考。为今之计,异姓不可封也,惟诸王所封之地,宜以一县令主治之。循古者诸侯之制,择贤以辅。惟世子袭爵,其庶子十岁以上者,则于水陆都会山川要害之处别封以一县,择贤能之人辅之。如此,则岁有封建不过五六。十年之间,州县将尽为侯国,而天下诸侯皆陛下子孙矣,岂不万年磐石之固哉。惟帝子封王,王之嫡子袭王爵,庶子定封侯,九年考其贤者封王,次贤者封公,其有过降为伯、子、男,封地广狭并同。有无子者,他国庶子继立,务要亲疏足昭穆,得其至当。先将古者侯国制度考定成书,刊行天下通知。先给一本诸王。古人削地之法不可行。尽削地益地,后致强弱不同。

三曰正官名。今之六部,即古之六官。而尚书之官,本汉朝内臣,如尚衣尚宝之类,而以为六卿,名实不相符矣。侍郎之名,亦自不通,宜改从古。

四曰兴礼乐。今天下祭祀无乐,宜详定颁行天下。古者庶人皆通音乐。今天下和平,宜令百姓并习音乐。宜令天下访求精晓音律、通究礼典者,条陈画图以进。天下生员,每间日习礼乐,如出杨画图晓示之后,无能通晓者,或选乐生往教,或令自求师。如是,数年之后,今大常乐舞生及教坊司,皆可罢斥矣。禁天下胡琴羌笛,应俗乐,禁庶人不可圜社。京城及天下官路,宜分为五级,广若干步。中为御道,高于地若干丈。其左,官员儒士行路,农商行路;其右,工人行路,妇人行路。使四民不收之人,无自出焉。古人男女异路,亦此意也。并以槛墙隔之,墙高及肩,于上印刻禁戒,不许俎越。其士农工商之人异其衣冠,使四民不收之人无容其身。士缁布冠乌纱,深衣漆为之骨,簮履篾以白,皮布任用,黑质白绿,其常服许戴今之头巾及大明帽、圆领衫、丝条皂靴等。生员并用,农工商贾不许。农台笠,棕草任用,上衣稍长,下及于膝,布裳履篾以布,布草任用,以皂啻台笠以竹,直领衫,履篾白布,布草任用以白。

五曰审辅导之官。夫辅导诸王宜择方正之士以佐王,王必敬而礼之,朝夕谘访。今后凡王府官,宜审试之。教世子之法,及前后左右之官,今皆未备,宜先令搜求古法,及贾谊之策而行之。

六曰新学较之政。每县学生员三十人。每岁春秋二季,县之儒士试于学,试中曰后士,始入县学。县设公宴迎师至其家,县官亲送。二年各县之生员试于府,以八月试,中曰选士,始入府学,宴迎之礼亦如之。三年乡试、会试、殿试如今制,始曰进士。每岁府学贡十人于国学,曰贡士。试中,县官传接名至其家。府县滥取,并有重罚,间制科取士,不用大臣保举,余从宋制,宜少取数名,并赐进士及第,前进士及三甲者许应。宜令天下投进诗书著述官为刊行令福,建各处书坊。今国学见在书板,文渊阁见在书籍,参考有无,尽行刊完,于京城及大胜港等处,官开书局,就于局前立牌,刻详书目及纸墨二本,令民买贩,关津免税。每水陆通会州县,立书坊一所,制度如前法帖本,亦宜求善本类聚刻石一木。

七曰省繁冗。州县地方名户大小不均,宜均平之。官员繁冗不足为治。州县繁要去处,止用正官一员、首领官一员。僻远去处,止用一员,若所用得,一人为之有余矣。各处卷宗,长幅大卷常有遗失。今后每年一县将簿十二本赴京用给勘合,回县书写案卷,其各衙门行移状辞等项。删去繁文,止用小纸勘合一张,广狭随文多少,务要与簿相等。立卷随即粘上于簿,岁终六本解赴京六本收本处。后堂设案六双橱六,衙吏当官前写办文书,一置一柜,于公厅专收文簿,朝则官启之,暮则官封之。如事多,未一年而卷簿满者许奏添一也。各宜立铸钞库,伪造钞者滋多刑之不绝,宜于钞上置半印勘合流泒字号,一贯一号,两贯同号,真伪可辨矣。八曰薄税敛。宜令天下钱钞金银彀帛金银使用,啻贾之利有盈亏.都会之地有兴庙。今税有定额,民必受害。宜令各处税课随时多少,从实征收;或令百姓各人户上,先行补纳,官收税钱,至冬均给还之,则众轻易举,官民俱利,百姓无巡揽赋咸之困矣。

九曰务农。农者天下之本,而食者民之天。故蓄积多而备先具。兵荒岁旱,诚不足忧也。及今丰岁,正宜于天下要害之处,每岁积粮若干,民乐近输,而国受长久之利,计之善者也。每一里设田峻一人,以今之耆宿为之,专一巡察,以警勤惰。以农桑集要等书教之。先将农桑集要、齐民要术及树艺水利等书,类聚考订,颁行天下,令各家通晓。义仓之法,宜悉讲求。即今天下民自建立。则虽有水旱,不足忧矣。

十曰讲武。宜依唐宋旧制开武举,昔郭子仪之徒亦出于是也。古今通患,郡县无城,器械不完,籴粮不备,妖贼长助所在风靡。今太平之世,正宜于各处州县皆立城池,令民冬月修筑,就各处立武学。各处夜则击析守城。各处生员尤当讲兵书、习武事,文武并用,久长之术也。军器木石草糓,宜于武学之后各置仓库,每岁成造,时时简视,务要坚良。武举凖科举之制国学,宜高大其制,环之以水,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早则升堂,一揖退而会食。各处其所听,其自相讲贯学门之内,听其自然,止禁其戏言戏动,无故而出学。四时之季,试有不善,责令改之。不改降之下等;再不改免冠责之;三不改加刑焉;四不改屏之远方;三年而不悔,投之四裔,终身不齿。将武经之属考校而使之习。武举定式,宜参唐宋制一大将凯还宴于学宫,凡武举之子,皆令入学。可用则受之以职,其不才则罢黜之。

十策谨如前。万一可,伏望内降手敕,付大臣施行,臣复切念。前者妄论迁谋,干渎圣听,战兢累日,以待斧钺之诛。陛下怜之不已,赦其罪戾,臣愈感恩浸入心骨,知陛下既以臣为亲臣矣!臣固不敢自同于众人也。若此陈献非云报国以见臣一介愚蒙,拳拳之忠耳。至臣之许国天长地久,皆建功立效之时。惟陛下幸垂怜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此语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在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

(《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