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出自谁之口,神州沉陆上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03 0
  1. 关于山重叠的古诗句
  2. 丘墟的诗词丘墟的诗词是什么
  3. 西晋名士王衍为啥被称为“刘表牛”?清高避世是假,空谈误国是真吗?
  4. 辛弃疾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5.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6.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诗歌鉴赏
  7. 陆沈之祸是什么意思

海陬:海边,海隅。杨万里《潮阳海岸望海》诗:“动地惊风起海陬,为人吹散两眉愁。”

神州沉陆:战国时人驺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世用“神州”做中国的代称。神州沉陆,比喻国土沦陷。《晋书·桓温传》:“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沉陆”即“陆沉”的倒装,

内行内战:以打内战为内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指蒋介石积极***,消极抗日。资:资助,帮助。虏:对敌方伪蔑称。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不战屈强虏。”

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出自谁之口,神州沉陆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灞上: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刘邦军驻灞上,与项羽相会于鸿门。这里借指***1945年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石头:即南京,古称石头城。南京西北清凉山后,原有楚威王的金陵邑,东汉建安十七年,吴国孙权在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临江背山,地势险要,有“石城虎踞”之称。

吴钩:中国古代一种弯形的刀。吴国所造,故名。杜甫诗《后出塞》之一:“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辛弃疾《水龙吟》词:“把吴钩看了,栏于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此处指为革命斗争的武器,人民的武装。

关于山重叠的古诗句

词一起两句如高山坠石,劈而来,力贯全篇。《晋书》卷六《元帝纪》载:西晋亡,晋元帝司马睿偕西阳、汝南、南顿、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做了皇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缕。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盖公之才,犹不尽试。肆其经纶,功孰与计?”南渡以来,朝廷中缺乏整顿乾坤的能手,以致偏安一隅,朝政***。此二句为全篇之冒,后面的议论抒情全由此而发。

接“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连用两典:一见《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桓温率军北征,路经长安市东(古称霸上,即咸阳),“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中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一见《世说新语·言语篇》:东晋初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北宋沦亡,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们,感叹山河变异“可怜依旧”。这就是宋室南迁近六十年来的社会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文征明《满江红》)。任何屈膝叩头的事都做得出来,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皇位。宋孝宗初年还有些作为,后来又走上老路。

继指责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谈误国:“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夷甫即王衍,西晋大臣,曾任宰相。“衍将死,顾而言曰:?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王衍)。后桓温自江陵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这里借桓温对王夷甫的批评,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沦陷,不思恢复。

通过上述种种有力的议论,于是指出:“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泛称之一。这里指金人。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提出“平戎万里”这样严肃政治问题,既是对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对国事的关怀。

丘墟的诗词丘墟的诗词是什么

1.描写山连山,山与山重叠的宋词

大有 九日 潘希白 戏马台前,***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红萸佩、空对酒。

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潘希白,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人。理宗宝佑中进士。

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恭宗德佑中,起史馆检校,不赴。

周密《绝妙好词》,收有此词。 上片,首句“戏马台”,有三处:一,在河南临漳县西,又称阅马台。

后赵石虎所筑。石虎于台上放鸣镝,为军骑出入之节;二,在江苏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大会宾僚,赋诗于此。

三,扬州亦有戏马台。从词的内容看,应指赋诗所在铜山戏马台。

开头四句是说,在戏马台前赋诗,东篱***菊,问起时间,又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了。这四句点明了“九日”题意。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潘希白,永嘉人。

这两句是说,正巧这时我回到永嘉,江山依旧,而人的感情已大不一样了,引起了下面四句的深沉的感慨。窗外昨夜的风雨,已不像是登高的时候了。

潘希白处在南宋灭亡的前夕,国势岌岌可危,哪里有心情去登高游览。“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宋玉,屈原的学生,曾入仕楚顷襄王。他期望对国家有所作为,受到黑暗势力的排挤而失职穷困,在他的作品《九辩》中,表示叹老嗟卑的伤感与哀愁。

“卫郎”,古有卫玠、卫协、卫恒诸人,协与恒为书法家,且年老,不合“卫郎”身份。卫玠似颇合词意。

玠卫恒之子,风神秀异,官太子洗马,后移家建业,观者如堵,终身无喜愠之色,年二十七而卒。这两句是说,他内心里充满了宋玉般伤时感事的情怀和卫玠般的愁瘦。

这两句反映了宋代末世知识分子的苦恼情绪。 下片,主要抒发词人在重阳这一天内心的痛苦。

“红萸佩、空对酒。”重九是插茱萸、饮酒赋诗的时节。

“空对酒”用一个“空”字,表现了他深沉的痛苦,意思是说,在这个国家遭到异族的侵略,濒于灭亡的前夕,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德佑中(1275至1276),起用他任史馆检校,他不肯赴任,三年后,宋朝灭亡。这个“空”是包括了他无限的忧愁与苦闷。

“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这是写秋景,说秋风已吹入了他襟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这个“秋”不是单纯地指秋天,也暗寓了赵宋王朝灭亡在即的意思。“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勉强整顿了一下歪斜了的帽子,因为我曾经搔首问天。“天涯搔首”在无言中又吐露了他无穷的苦恨。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江南秋天的鲈鱼是很美的,这些也只成为对往事的回忆了。

在淳佑年间(1241—1252),京城临安附近,经济彻底崩溃,物价猛涨,“殍馑相望,中外凛凛”高斯得作诗说:“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余遗”。老百姓连饭都没有吃,“莼鲈”美味,自然只是回忆中的事了。

词的末尾,是这个时代背景的写照。(何林天) 沁园春 丁酉岁感事 陈人杰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说和说战都难。

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这是一首抒写爱国情怀的爱国词章。 1234年,蒙古与宋联合灭金。

开始,蒙古先约宋攻金,金亡后,蒙古却趁宋收复西京洛阳时,进行袭击,宋军败还,自此揭开了蒙古军侵宋的战幕。两淮、荆襄一带,经常受到蒙古军的侵袭。

丁酉岁,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蒙古兵自光州、信阳进至合肥。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朝廷惊惶失措。

面对这一危急形势,作者不禁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激奋人心的词篇。 词上片,写局势的危急。

起首三句,说北宋覆亡已百年有余,中原故土始终没有收复。“百年陆沉”,借用西晋王衍等人,清谈误国,使中原沦亡的事。

《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与诸寮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青毡未还,典出《晋书·王献之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

献之徐曰:‘偷儿,青毡吾家旧物,可特置之。’”这里用以比喻中原故土。

于是,作者发出了感叹:“怅星辰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东帝,在楚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这里指南宋王朝。在这里,作者感叹中原豪杰寥若晨星,南宋江山岌岌可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刘表,汉献帝时的荆州刺史。《三国志·魏书》载王粲对刘表的评价:“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北可规。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深源,东晋穆帝时的中军将军、扬州刺史,连年北伐,后因先锋姚襄叛变而丧失败绩,因此被废为庶人。

作者用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空谈坐观时变或轻易出师北伐,都会使中原恢复的机会,失之于弹。

2.那首诗带有重重叠叠山的诗句

九溪十八涧,

山中最胜处。

昔久闻其名,

今始穷其趣。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

高高下下树。

这首诗是清末学者俞樾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他对白居易赞冷泉“最余杭而甲灵隐”不以为然,他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并且别出心裁,于是作叠字诗赞九溪.

九溪十八涧中 最胜处是“山 路 泉 树 ”,闻其名 就是美名远杨,穷其趣的意思就是其趣无比,各有情趣,别有情趣!

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3.有关重叠的诗词

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

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这首诗是清末学者俞樾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

他对白居易赞冷泉“最余杭而甲灵隐”不以为然,他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并且别出心裁,于是作叠字诗赞九溪.九溪十八涧中 最胜处是“山 路 泉 树 ”,闻其名 就是美名远杨,穷其趣的意思就是其趣无比,各有情趣,别有情趣!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

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

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

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余遇涧即止。

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

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

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

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

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

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

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西晋名士王衍为啥被称为“刘表牛”?清高避世是***,空谈误国是真吗?

丘墟的诗词有:《咏史·儒冠儒服委丘墟》《游西湖·林仙金骨_丘墟》。

丘墟的诗词有:《泗洲庵·旧寺丘墟后》《鲁城·鲁公城阙已丘墟》。结构是:丘(独体结构)墟(左右结构)。注音是:ㄑ一ㄡㄒㄨ。拼音是:qiūxū。

丘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亦作“丘虚”。废墟,荒地。中医学名词。针灸穴位名。山陵之地。堆垄不平貌。泛指大地。形容荒凉残破。陵墓;坟墓。形容状貌魁伟。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丘虚”。⒉废墟,荒地。引《管子·八观》:“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史记·李斯列传》:“_杀亲戚、不听_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后汉书·窦融传》:“自兵起以来,转相攻击,城郭皆为丘墟,生人转入沟壑。”宋秦观《代程给事乞祝圣表》:“楼观宫室,化为丘墟。”柯灵《香雪海·春节书红》:“但这浮华富丽的城市已化为劫灰零落的丘墟。”⒊形容荒凉残破。引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饰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明沉鲸《双珠记·吉筵叙故》:“兵荒极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遗。”章炳麟《讨满洲檄》:“遂启蒙古宰割赤县,则我中华始丘墟为亡国。”⒋山陵之地。引《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_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丘坟”。《文选·王褒<洞箫赋>》:“原夫_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李善注:“《丹阳记》曰‘江_县慈母山临江生_竹管’。王褒赋云‘于江南之丘墟’,即此处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其地丘墟,井深数丈。”⒌泛指大地。引晋郭璞《井赋》:“独星陈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犹在。”⒍陵墓;坟墓。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中状若丘墟,盖遗囤故窖处也。”宋陆游《叹老》诗:“朋_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网鱼。”⒎堆垄不平貌。⒏形容状貌魁伟。引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公状貌丘墟,风神磊落。”⒐中医学名词。针灸穴位名。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胆原丘墟,肝蠡沟。”原注:“足少阳胆经病,可刺本经表之原穴,即丘墟穴也。”《医宗金鉴·胆经分寸歌》:“踝上三寸是悬钟,丘墟踝前陷中取。”原注:“从悬钟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1.废墟;成为废墟。《封神演义》第六回:“眼见七庙不守,社稷_墟,我何忍见!”田野《怒吼了的胶东》:“虽然这村庄是变成了_墟,其实,这更是一颗仇恨的***呀!”⒑坟墓。引清席镐《除夕感怀亡弟湘北》诗:“弟兄我七人,强半归_墟。”

三、国语词典

荒芜的地方。

四、网络解释

丘墟丘墟,汉语词汇。拼音:qiūxū释义:1、废墟,荒地。2、形容荒凉残破。3、中医学名词。针灸穴位名。等等。

关于丘墟的诗句

今日丘墟生草莱;智愚等丘墟汉沔几丘墟

关于丘墟的成语

放情丘壑恩重丘山华屋秋墟丘山之功一丘之貉

关于丘墟的词语

归正首丘一丘之貉一丘壑恩重丘山东家丘华屋丘墟华屋秋墟黎丘丈人丘山之功井管拘墟

关于丘墟的造句

1、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

2、文武瓦解,六宫丝乱,宗庙丘墟,生灵涂炭,臣民侧目,莫敢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

3、其后更相屠灭,仅有十存,自余沦没,扫地俱尽,空有丘墟,不可记识。

4、空于杼轴,转死沟壑,离去乡闾,邑里丘墟,人烟断绝。

5、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房屋丘墟,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丘墟的详细信息

辛弃疾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公元356年,东晋名将桓温率舰队自江陵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北伐。途中,他率幕僚们登上战舰顶层,遥望中原故土,所见残破,他不禁叹道:?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异族横行,王夷甫等人难辞其咎啊!?

书记官袁宏却不认同:?中原沉沦,是时运所致罢了,怎么能怪这些人??听到这话,桓温顿时拉下脸,讲了一个?段子?(《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温作色曰:?昔刘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运,曾不若一赢牸,魏武入荆州,杀以享军。?

三国时的刘表曾有一头千斤大牛,此牛平日里所需的食物,是普通牛的整整十倍;但说到干活,它却连一头最弱的牲口都比不上。曹操占领荆州后,把这头巨头宰了劳军,终于算是物尽其用。

这个故事后来被录入了《世说新语》,主人翁被世人戏称为?刘表牛?,用来形容白白占用大量***,却大而无用的人或物。

而桓温所说的王夷甫,即西晋时期的重臣、名士王衍。为官,此人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兼尚书令、领太傅军司等高位;在学术圈,他被视为西晋玄学的****,众多名士对其趋之若鹜;公元311年,他落入羯族枭雄石勒之手,后者以其名位甚高、?不可加以锋刃?,改为推墙将其砸死。而随着西晋灭亡、?衣冠南渡?后,他的同族琅琊王氏更成了南朝的头号豪门,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皇帝是司马氏,但实际掌权却离不了王家。如此看来,王衍真称得上?人生赢家?。

但结合上文的情境与人物地位,桓温显然是把王衍比作了?刘表牛?(有些朋友认为是指袁宏,但他人微言轻,离?巨牛?还差得远)。那么,桓温为什么要这么讽刺这位?名士领袖??难道仅仅因为当时王家是他的政敌?

从史料中来寻求原因。而要探究西晋时盛行的?玄学?、?名士?之风,得先看看他们的?精神导师魏晋之交的何晏。

何晏?导致曹爽败亡的?狗头军师?、魏晋玄学的?教父?

早在魏明帝曹睿执政期间,何晏、邓飏等人早就以才华扬名天下,并且他们积极入世、追求上进,史书称其?急于富贵,趋时附势?,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既聪明、又会来事儿。

然而他们生不逢时:在雄才大略、屏绝浮伪的曹睿眼中,这伙人虽名气不小,但都是些浮华之徒,对***可能存在一时之用,但却有长久之害,故而一直对他们进行压制。

但他们确实聪明:既然入不了皇帝的法眼,那就另外押宝?刻意结交曹睿的族弟、日渐受重用的曹爽。公元239年,曹睿去世,曹爽担任了托孤重任,何晏、邓飏等人则迅速进入中央,担任了尚书,从此成为协助曹爽把控朝政的腹心。

如曹睿预料的那样,这伙人大权在握后,立即为曹魏***带来了祸患。所谓得志便猖狂,何晏等人持政的标准是:?附会者升进,违忤者罢退旨?,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广树朋党,动辄更改朝廷制度。公元244年,为了帮助曹爽立威,他们还发起了攻蜀汉之战,结果不但无功而返,反而损失甚重、关中地区为之虚耗。正是由于依仗这些猪队友,曹爽日渐骄横、威信逐渐被损,为另一位辅政司马懿送上了神助攻。

但何晏等人的危害还不限于这些。自大权在握后,他们自谓一时人杰,在工作之余,酷爱以自己的标准,对天下文人进行点评。但他们的标准,既不是帮助曹氏统一北方的王霸之道,更不是数百年来早已被立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而是他们自己理解的黄老之术。史书称,他们沉迷老、庄之书,整天和夏侯玄(曹爽表弟)、王弼等人?竞为清谈,祖尚虚无,谓《六经》为圣人糟粕?。

所谓的清谈,可以理解为不谈俗事,也就是不谈国事、民生、执政之道等;他们的聊天内容是关于老庄之术的相关理论问题,并围绕一些议题进行逻辑分析、辩论,直至分高下。通俗点可以理解为空谈、嘴炮。

这群权贵的行为,看起来无比高雅、风轻云淡,而又不会涉及到令人头大、烦闷的国计民生大事,契合了文人的清高心理,而且还能通过这种活动认识同道中人、开启飞黄腾达之路,一时间激发了极大反响(《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五》):

由是天下士大夫争慕效之,遂成风流,不可***焉

所谓的不可***,是指即使经过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曹爽及其党羽全部被杀后,清谈之风在士大夫阶层中愈演愈烈,后来的权贵也陆续沉迷其中。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作者: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

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

为苍生起。

赏析:

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着称。但是在这首《水龙吟》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知己,未免有点消极。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句法就有点特别。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老来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这知音就在于对富贵他年所持的态度。接下去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说明即使他年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思的。结语甚东山何事三句用的仍然是谢安的事,同书又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很显然,从作者到陶渊明,又从陶渊明到谢安,或富贵显达,或归田隐居,或空怀壮志,虽处境各不相同,但其实一样,都没有什么意义。这是英雄的悲叹!

与辛弃疾其他一些诗词中所反映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同,在这首词中,作者已没有要挽***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虞美人》)那种壮志凌云、激越慷慨的感情,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闲淡无谓,如此的不屑一顾,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吗?不,这是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哀叹,是时代的悲剧!

陈亮 水龙吟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

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

平莎茸嫩,

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

淡云阁雨,

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

游人未赏,

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

青丝勒马,

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

翠绡封泪,

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

疏烟淡月,

子规声断。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但写的并非寻常的闺怨和离愁,而是一首春恨之国的政治抒情词。上片写春日美好的景象,下片写恨。层楼、画帘、风软、草嫩、云淡、寒轻,以工笔细描全力表现出春光的美好宜人。而后笔锋陡转,芳菲世界,只有莺、燕领略享受,气氛骤然凄冷寥落。寂寞承恨字而来,雁归人渺,无限凄清,转入忆旧。男女踏青斗草的美妙情事,风流云散。情人洒泪分手的幽怨,刻骨镂心。最后以景作结。一腔壮怀激烈,全在这淡淡的景物之中,写得沉郁悲凉。本词实乃借春恨,隐寓时代愁、家国恨。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作者: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

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1、韩南涧:即韩元吉,辛弃疾居信州,与韩相邻,往来唱和频繁。

2、渡江天马:原指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因晋代皇帝姓司马,故云天马,此指南宋王朝的建立。

3、经纶:原意为整理乱丝,引伸为处理政事,治理国家。

4、新亭风景:在今南京市南,三国时吴所建。东晋初渡江南来的士大夫,常在新亭饮宴。一次,周于座中感叹: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大家都相视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此指南宋人们对河山废异的感慨。

5、夷甫:西晋宰相王衍的字。他专尚清淡,不论政事,终致亡国。

6、沉陆:也说陆沉,指中原沦丧。

7、平戎万里:指平定中原,统一国家。戎,指金兵。

8、山斗: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曾说韩的文章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句赞扬韩元吉的文章。

9、桐阴:韩元吉京师旧宅多种梧桐树,世称桐木韩家。元吉有《桐阴旧话》记其事。此句写其家世、生活。

10、绿野:唐宰相裴度退居洛阳,其别墅曰绿野堂。

11、平泉:唐宰相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名平泉庄。

12、东山:在今浙江省上虞县。东晋谢安寓居东山,常游赏山水,纵情歌酒。这三句是预想韩元吉将来功成身退后的生活。

赏析: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时作者家居上饶带湖。韩南涧,即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渡后,流寓信州。孝宗初年官至吏部尚书。

词一起两句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力贯全篇。《晋书》卷六《元帝纪》载:西晋亡,晋元帝司马睿偕西阳、汝南、南顿、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做了皇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缕。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盖公之才,犹不尽试。肆其经纶,功孰与计?南渡以来,朝廷中缺乏整顿乾坤的能手,以致偏安一隅,朝政***。此二句为全篇之冒,后面的议论抒情全由此而发。接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连用两典:一见《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桓温率军北征,路经长安市东(古称霸上,即咸阳),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中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一见《世说新语言语篇》:东晋初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北宋沦亡,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们,感叹山河变异可怜依旧。这就是宋室南迁近六十年来的社会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文征明《满江红》)。任何屈膝叩头的事都做得出来,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皇位。宋孝宗初年还有些作为,后来又走上老路。继指责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谈误国: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夷甫即王衍,西晋大臣,曾任宰相。衍将死,顾而言曰: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王衍)。后桓温自江陵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这里借桓温对王夷甫的批评,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沦陷,不思恢复。通过上述种种有力的议论,于是指出: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泛称之一。这里指金人。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提出平戎万里这样严肃的政治问题,既是对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对国事的关怀。

这是一首寿词,过片不免要说些祝寿的话。先颂韩的才干和光荣家世。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黄升《花庵词选》则称韩南涧政事文章为一代冠冕。并说他的文才可比美韩愈。韩家为北宋望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韩元吉《桐阴旧话》十卷,说记其家旧事,以京师第门有梧木,故云。此以庭门梧桐垂阴,满院清幽,赞韩元吉家世显赫。因此说他自在人间诞生到而今的年纪,正可风云际会,在政治上大显身手。继用古代三个着名宰相寄情山水的佳话喻韩寓居上饶的志趣。一、唐文宗时,裴度治第东都集贤里,沼石树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不问人间世(《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三《裴度传》)。二、唐人康骈《剧谈录》:李德裕东都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远方人多以异物奉之。三、《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从。其时谢安寓居会稽东山。这里以裴度、李德裕、谢安的闲适潇洒风度来喻韩南涧,虽不无过誉,但文字浏丽自然,清新雅致。而后结以他年整顿乾坤事了相共勉,卒章见志,与前结爱国情怀,一脉相承,正是前后贯串,神来气来,而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沈祥龙《论词随笔》)。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词的作品,且数用典故,但不觉其板,不觉其滞,条贯缕畅,大气包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沉着而痛快。这一因作者感情沉挚,曲折回荡,或起或伏,始终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深厚感人。二因援古以证今,又用人若己(《文心雕龙事类》),熨贴自然。三则豪情胜概,出之字清句隽(如裴度等三典),使全篇动荡多姿,岂一味叫嚣者所能望其顶踵(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 水龙吟西湖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

写西湖的诗词,古往今来真不知有多少!南宋末年陈德武这首词虽题曰怀古,却更多是感今的。

此词一起不凡,是属于那种起句贵突兀(沈德潜《说诗晬语》),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四溟诗话》),令人为之一震。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是宋仁宗御制题辞。但词的首句是果,次句是因,即正由于西湖自古多佳丽,所以她才使钱塘成了东南第一名州。这两句与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望海潮》)的写法颇相似,都从大处落墨,概述钱塘或西湖的气象非凡,接着才作具体描述。

接下来六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来写西湖的佳丽。堤上,亭台楼阁,园林秀美;堤下,湖水荡漾,游人歌吹。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在六月;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在九月,自夏到秋,四山晴翠,景色宜人,风光明媚。这里说的虽是夏秋间事,实际含有四季风光,无不秀美的意思。这三句显然来自柳永的词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总之以上六句从空间和时间上描述了西湖的佳丽,而钱塘成为东南第一名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过词人用了这样多笔墨写名州美景,并非欣赏她的秀丽风光,从全篇看,这只是一种借托而已。

靖康二年(即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北宋沦亡,宋室南渡,偏安在西子湖畔(因称钱塘为临安)。那时候,多少志士仁人发出过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纲);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张元干)。但是结果呢?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应该说词人在这里所指斥的并非是誓志收复中原、为国立功的文臣武将。所谓一时豪杰是指南渡之初,那些也曾感慨过、激昂过、甚至痛哭流涕而后来壮志消沉抗战不彻底的人。词的这几句,在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中有着极其高度的概括: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人情老易,由于时过境迁,朝中一些官僚和士大夫们,安于现状,习以为常,直把杭州作汴州,逐渐忘掉国难家仇了!上片的最后这几句正如文及翁《贺新郎西湖》中写的: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南宋覆亡前后这样的愤激之言,悲壮之音,总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传出,看来可能因为她地处南宋的首都吧。

词的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兴亡之思,郁愤之感,已弥漫字里行间。至下片便汪洋恣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生出了奇思异想来。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天旋时异,古人常用翻天覆地来比喻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便是。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徽宗、钦宗和后妃、公主、百工技艺、娼优、儒生以及金银、珍宝、器皿等被掳北去。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奇耻大辱。但如今凭靠何人才能雪耻呢?换头这二句,感慨殊深,激愤之情,较前尤甚,也即文及翁词中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的意思,为国势的危殆而焦灼。

但正由于希望尚未完全泯灭,所以当登临这地形险固(形胜)之地的时候,一方面感伤今古,一方面又觉得英雄才气尚可发挥,还没有到国中无人、国势不可挽救的地步?真是既抱希望,又感无望,充分表现出此刻登临的复杂矛盾感情。细品味笔意,却是颇曲折的。

力士推出,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个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个力士,能徙山。秦王献美女于蜀王,遣五个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个共引蛇,山崩,压杀五个秦女,皆化为石,而山分为五岭。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黄也。联系起下句作农桑地,是作者希望能有神人来推山移水,把西湖变为农桑之地。这一奇思妙想与上面的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和都忘却、平生志紧相联系,是词人复杂矛盾而充满郁愤心情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可是无情的现实是:至南宋建都,则游人仕女,画舫笙歌,日费万金,盛之至矣,时人目为销金锅(郎瑛《七修类镐》)。如果铲除这罪恶的渊薮,变为农桑良田,就可以有益于人民了。但这只不过是幻想,铲除这个销金锅,南宋君臣,达官贵人,地主豪绅会找另一个寻欢作乐的地方。词写至此,再一转折: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绍兴十一年(1141),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兀术,进军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大河南北人心振奋,在此大好形势下,宋高宗赵构用秦桧计以一日十二道金牌招回,诬陷至死。这里词人祝愿用钱塘江水来湔雪国耻,以慰岳飞在天之灵。

上片叙西湖佳丽为指斥南宋君臣断送大好山河映衬;下片一幻想或许有人可雪当年耻,再幻想发挥英气,三幻想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四幻想借钱塘潮汐,为岳飞报仇雪恨。幻想重重,转折层层,一股忧国伤时的感情,欲有所为却又明知已不可为,将复杂矛盾而始终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曲深刻。江顺诏曰:词贵柔、词贵曲、词贵巧、词贵蕴蓄(见《词话丛编》二十册)。此词写景明丽,多用柳永《望海潮》句,并无特色,但其抒情,却称得上是取径巧,用语柔,达情曲而又蕴蓄的了,不失为一首爱国主义的佳篇。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绝句古诗宋曾 。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诗歌鉴赏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作者: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

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翻译: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

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御剑术),

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

常常能看见斗牛的火焰(斗牛是星座)。

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

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灯火

(燃犀是指点燃生命的火光,燃犀也指一种怪兽),

倚在栏杆处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山峡夹江对应而起,

过高楼(古代的危楼是指高的楼台),

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

身体精神都已感到疲惫,

不妨舒服的躺下来,凉爽的酒,

凉爽的席子(簟席子),

千古兴亡的事情,百年的悲欢离合,

嬉笑怒骂,一时登高楼观赏风景,

问什么人能够放下尘世的琐事呢,

片片白色的船帆的影子印在白沙河岸,

如同系斜阳的缆绳!

赏析:

祖国的壮丽河山,到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吴越的柔青软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罗的武库。古来多少诗人词客,分别为它们作了生动的写照。作者的这首词就是一篇杰作。

宋代的南剑州,即今延平,属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在二水交流的险绝处。要给这样一个奇峭的名胜传神,很不容易。作者紧紧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点,那就是剑,也就是千峰似剑的山作了全力的刻画。而剑和山,又和作者融在一起,上阕一开头,就象从天外飞来的将军一样,凌云健笔,把上入青冥的高楼,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中,写得寒芒四射,凛凛逼人。而在宋室南渡时,作者一人支柱东南半壁进而恢复神州理想,将其又隐然蕴藏于词句里,这是何等的笔力。

人言此地以下三句,从延平津双剑故事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又把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汇集在一起,以我觉二字领起,给人以寒意搜毛发的感觉。然后转到要燃犀下看(见《晋书。温峤传》),一探究竟。风雷怒,鱼龙惨,一个怒字,一个惨字,紧接着上句的怕字,从静止中进入到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的生气。

下阕头三句,盘空硬语,实写峡、江、楼。词笔刚劲中带韧性,极富烹炼之工。这是用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文笔来写词的神技。从高峡的欲飞还敛,词人从炽烈的民族斗争场合上被迫退下来的悲凉心情。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以淡静之词,勉强抑制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过了五十二岁,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已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了。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它跟江湖山林的词人们所抒写的悠闲自在的心情,显然是大异其趣的。

陈亮 水龙吟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

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

平莎茸嫩,

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

淡云阁雨,

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

游人未赏,

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

青丝勒马,

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

翠绡封泪,

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

疏烟淡月,

子规声断。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但写的并非寻常的闺怨和离愁,而是一首春恨之国的政治抒情词。上片写春日美好的景象,下片写恨。层楼、画帘、风软、草嫩、云淡、寒轻,以工笔细描全力表现出春光的美好宜人。而后笔锋陡转,芳菲世界,只有莺、燕领略享受,气氛骤然凄冷寥落。寂寞承恨字而来,雁归人渺,无限凄清,转入忆旧。男女踏青斗草的美妙情事,风流云散。情人洒泪分手的幽怨,刻骨镂心。最后以景作结。一腔壮怀激烈,全在这淡淡的景物之中,写得沉郁悲凉。本词实乃借春恨,隐寓时代愁、家国恨。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作者: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

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1、韩南涧:即韩元吉,辛弃疾居信州,与韩相邻,往来唱和频繁。

2、渡江天马:原指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因晋代皇帝姓司马,故云天马,此指南宋王朝的建立。

3、经纶:原意为整理乱丝,引伸为处理政事,治理国家。

4、新亭风景:在今南京市南,三国时吴所建。东晋初渡江南来的士大夫,常在新亭饮宴。一次,周于座中感叹: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大家都相视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此指南宋人们对河山废异的感慨。

5、夷甫:西晋宰相王衍的字。他专尚清淡,不论政事,终致亡国。

6、沉陆:也说陆沉,指中原沦丧。

7、平戎万里:指平定中原,统一国家。戎,指金兵。

8、山斗: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曾说韩的文章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句赞扬韩元吉的文章。

9、桐阴:韩元吉京师旧宅多种梧桐树,世称桐木韩家。元吉有《桐阴旧话》记其事。此句写其家世、生活。

10、绿野:唐宰相裴度退居洛阳,其别墅曰绿野堂。

11、平泉:唐宰相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名平泉庄。

12、东山:在今浙江省上虞县。东晋谢安寓居东山,常游赏山水,纵情歌酒。这三句是预想韩元吉将来功成身退后的生活。

赏析: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时作者家居上饶带湖。韩南涧,即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渡后,流寓信州。孝宗初年官至吏部尚书。

词一起两句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力贯全篇。《晋书》卷六《元帝纪》载:西晋亡,晋元帝司马睿偕西阳、汝南、南顿、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做了皇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缕。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盖公之才,犹不尽试。肆其经纶,功孰与计?南渡以来,朝廷中缺乏整顿乾坤的能手,以致偏安一隅,朝政***。此二句为全篇之冒,后面的议论抒情全由此而发。接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连用两典:一见《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桓温率军北征,路经长安市东(古称霸上,即咸阳),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中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一见《世说新语言语篇》:东晋初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北宋沦亡,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们,感叹山河变异可怜依旧。这就是宋室南迁近六十年来的社会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文征明《满江红》)。任何屈膝叩头的事都做得出来,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皇位。宋孝宗初年还有些作为,后来又走上老路。继指责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谈误国: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夷甫即王衍,西晋大臣,曾任宰相。衍将死,顾而言曰: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王衍)。后桓温自江陵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这里借桓温对王夷甫的批评,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沦陷,不思恢复。通过上述种种有力的议论,于是指出: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泛称之一。这里指金人。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提出平戎万里这样严肃的政治问题,既是对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对国事的关怀。

这是一首寿词,过片不免要说些祝寿的话。先颂韩的才干和光荣家世。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黄升《花庵词选》则称韩南涧政事文章为一代冠冕。并说他的文才可比美韩愈。韩家为北宋望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韩元吉《桐阴旧话》十卷,说记其家旧事,以京师第门有梧木,故云。此以庭门梧桐垂阴,满院清幽,赞韩元吉家世显赫。因此说他自在人间诞生到而今的年纪,正可风云际会,在政治上大显身手。继用古代三个着名宰相寄情山水的佳话喻韩寓居上饶的志趣。一、唐文宗时,裴度治第东都集贤里,沼石树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不问人间世(《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三《裴度传》)。二、唐人康骈《剧谈录》:李德裕东都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三、《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从。其时谢安寓居会稽东山。这里以裴度、李德裕、谢安的闲适潇洒风度来喻韩南涧,虽不无过誉,但文字浏丽自然,清新雅致。而后结以他年整顿乾坤事了相共勉,卒章见志,与前结爱国情怀,一脉相承,正是前后贯串,神来气来,而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沈祥龙《论词随笔》)。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词的作品,且数用典故,但不觉其板,不觉其滞,条贯缕畅,大气包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沉着而痛快。这一因作者感情沉挚,曲折回荡,或起或伏,始终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深厚感人。二因援古以证今,又用人若己(《文心雕龙事类》),熨贴自然。三则豪情胜概,出之字清句隽(如裴度等三典),使全篇动荡多姿,岂一味叫嚣者所能望其顶踵(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 水龙吟西湖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

写西湖的诗词,古往今来真不知有多少!南宋末年陈德武这首词虽题曰怀古,却更多是感今的。

此词一起不凡,是属于那种起句贵突兀(沈德潜《说诗晬语》),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四溟诗话》),令人为之一震。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是宋仁宗御制题辞。但词的首句是果,次句是因,即正由于西湖自古多佳丽,所以她才使钱塘成了东南第一名州。这两句与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望海潮》)的写法颇相似,都从大处落墨,概述钱塘或西湖的气象非凡,接着才作具体描述。

接下来六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来写西湖的佳丽。堤上,亭台楼阁,园林秀美;堤下,湖水荡漾,游人歌吹。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在六月;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在九月,自夏到秋,四山晴翠,景色宜人,风光明媚。这里说的虽是夏秋间事,实际含有四季风光,无不秀美的意思。这三句显然来自柳永的词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总之以上六句从空间和时间上描述了西湖的佳丽,而钱塘成为东南第一名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过词人用了这样多笔墨写名州美景,并非欣赏她的秀丽风光,从全篇看,这只是一种借托而已。

靖康二年(即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北宋沦亡,宋室南渡,偏安在西子湖畔(因称钱塘为临安)。那时候,多少志士仁人发出过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纲);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张元干)。但是结果呢?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应该说词人在这里所指斥的并非是誓志收复中原、为国立功的文臣武将。所谓一时豪杰是指南渡之初,那些也曾感慨过、激昂过、甚至痛哭流涕而后来壮志消沉抗战不彻底的人。词的这几句,在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中有着极其高度的概括: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人情老易,由于时过境迁,朝中一些官僚和士大夫们,安于现状,习以为常,直把杭州作汴州,逐渐忘掉国难家仇了!上片的最后这几句正如文及翁《贺新郎西湖》中写的: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南宋覆亡前后这样的愤激之言,悲壮之音,总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传出,看来可能因为她地处南宋的首都吧。

词的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兴亡之思,郁愤之感,已弥漫字里行间。至下片便汪洋恣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生出了奇思异想来。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天旋时异,古人常用翻天覆地来比喻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便是。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徽宗、钦宗和后妃、公主、百工技艺、娼优、儒生以及金银、珍宝、器皿等被掳北去。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奇耻大辱。但如今凭靠何人才能雪耻呢?换头这二句,感慨殊深,激愤之情,较前尤甚,也即文及翁词中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的意思,为国势的危殆而焦灼。

但正由于希望尚未完全泯灭,所以当登临这地形险固(形胜)之地的时候,一方面感伤今古,一方面又觉得英雄才气尚可发挥,还没有到国中无人、国势不可挽救的地步?真是既抱希望,又感无望,充分表现出此刻登临的复杂矛盾感情。细品味笔意,却是颇曲折的。

力士推出,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个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个力士,能徙山。秦王献美女于蜀王,遣五个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个共引蛇,山崩,压杀五个秦女,皆化为石,而山分为五岭。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黄也。联系起下句作农桑地,是作者希望能有神人来推山移水,把西湖变为农桑之地。这一奇思妙想与上面的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和都忘却、平生志紧相联系,是词人复杂矛盾而充满郁愤心情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可是无情的现实是:至南宋建都,则游人仕女,画舫笙歌,日费万金,盛之至矣,时人目为销金锅(郎瑛《七修类镐》)。如果铲除这罪恶的渊薮,变为农桑良田,就可以有益于人民了。但这只不过是幻想,铲除这个销金锅,南宋君臣,达官贵人,地主豪绅会找另一个寻欢作乐的地方。词写至此,再一转折: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绍兴十一年(1141),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兀术,进军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大河南北人心振奋,在此大好形势下,宋高宗赵构用秦桧计以一日十二道金牌招回,诬陷至死。这里词人祝愿用钱塘江水来湔雪国耻,以慰岳飞在天之灵。

上片叙西湖佳丽为指斥南宋君臣断送大好山河映衬;下片一幻想或许有人可雪当年耻,再幻想发挥英气,三幻想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四幻想借钱塘潮汐,为岳飞报仇雪恨。幻想重重,转折层层,一股忧国伤时的感情,欲有所为却又明知已不可为,将复杂矛盾而始终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曲深刻。江顺诏曰:词贵柔、词贵曲、词贵巧、词贵蕴蓄(见《词话丛编》二十册)。此词写景明丽,多用柳永《望海潮》句,并无特色,但其抒情,却称得上是取径巧,用语柔,达情曲而又蕴蓄的了,不失为一首爱国主义的佳篇。

陆沈之祸是什么意思

元好问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注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著有《杜诗学》、《东坡诗雅》、《锦畿》、《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续夷坚志》四卷、《遗山先生***府》五卷等,传世有《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现有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译注

[1]宴赐金:金海陵王正隆年间,朝廷为了振作士兵们的士气,拨款给驻守边关的部队,作为宴会费。南牧:南下放牧,在此借喻蒙古骑兵南侵。?:形容走得快。这二句的意思是:明朝初年,朝廷为振作边境守军的士气,奖励他们宴会费;当时蒙军已加紧侵略南方。

[2]霸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部。真儿戏:此借喻金军纪律松弛,不堪一击。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汉文帝往霸上、棘门军营巡视,俱直驰而入,及至周亚夫营,守卫森严,不得入。文帝叹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昔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神州: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沉:灭亡。《晋书?桓温传》:“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这二句说:只知金军有如汉霸上驻军,军纪松弛,潜伏危机;但想不到的是国家竟因此沦亡。

[3]华表:告示牌。铜盘人:汉武帝晚年,听信方士之言,于长安建章宫筑神明台,上铸铜人,手持承露盘,以承接高空露水,供帝饮用以求长寿。至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迁徙铜盘人至洛阳。此云“铜盘人去”喻国祚转移。何心:心情如何。这二句的意思是:仙鹤再次降临,停在华表上,看到“城郭如故人非昔”景象,心情非常沮丧;铜盘人被迁徙,心情又当如何?据传说,铜盘人辞汉,“清泪如铅水”,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用此借喻他离开京城的心情。

[4]天公意:上天的意思。青城:地名,北宋徽、钦二宗降金处,位于汴京城南约五里。古今:历史的变迁。这二句讲的是:国家的兴亡,取决于天意,有谁可以预料?历经劫难而不变的青城,便是历史的见证。

解析公元1233年,金末,汴京守将崔立以城降于蒙古,在离汴京南五里处的青城订立城下之盟。四月二十九日,青城中的金遗臣都被赶出京城,被拘管在聊城。这首诗则是离京时所作。

本首诗用了几个典故以寓亡国之痛。“霸上真儿戏”,用《史记》载汉文帝语,暗讽金国军纪松弛,早已潜伏危机,不料竟因此亡国;“华表鹤来应有语”,用“汉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城郭如故人非昔”的故事,比喻京城沦陷,“人非昔”矣;用“魏明帝迁徙汉长安铜盘人”故事,喻国祚转移。用古事古语,不着痕迹,如出诸己,是善用典者。尾联:“留着青城阅古今”,劫难之后仅仅青城还在,人物荡然无存矣!可怜青城,竟是两朝痛史的见证!亡国悲感,都在言外。

元好问“纪乱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他往往把对现实的悲怆情怀与对历史的批判意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诗的思想深度。如《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这是天兴二年(1233)诗人被蒙古后押解出京时所作。当年金人破宋,俘宋徽、钦二帝,在青城受宋人之降;如今蒙古军破金,也在青城受金人之降,历史的悲剧在同一个地方重演。诗人在国家沦亡的悲愤中,对国家武备松驰而招致败亡的历史教训作了深刻的省察。其他如《出都》、《岐阳三首》等,也都表达了诗人对金朝败亡原因的理性思考。

“陆沈”同”陆沉“,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

陆沈之祸,比喻国土沦陷带来的灾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宋 陈经国 《沁园春》词:“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氊未还?” 清 秋瑾 《感怀》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