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损人的行为是什么,利己损人的行为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5-30 0
  1. 谈一谈“损人利己”
  2. 损人利己是什么?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导致四种结果:

第一种,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叫作“损人不利己”;

第二种,利己,不利他人,叫“损人利己”;

利己损人的行为是什么,利己损人的行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种,既利己,也利他人,叫“利人利己”;

第四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他人,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结果最糟糕。行为人既没道德,也没智慧,愚蠢之极。

损人利己的行为结果次之,短期来看对行为人有利,长远看未必了。因为他逃不出因果。

利己利人的行为结果皆大欢喜,也是最值得提倡的。

利己利人的行为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双方通过平等交换获得各自期望的物质利益,此为共赢。比如钱物交换、物物交换。

另一种是,一方主动施于善的行为,一方得到帮助和实惠,此为奉献。比如,慈善公益行为。

施于善行的人帮助了他人,此为利人;同时,自己积累了福德,此为利己。

善行要注意一点:你的善行一定要匹配以智慧,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则,也就是合乎天道。否则,你的善行不仅帮不到他人,还有可能转化成恶因,造成新的恶果。比如,助纣为虐,为虎添翼。

那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到底有没有呢?

小时候,我们就经常被教导学习革命先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解放事业,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还有,我们被提倡向雷***学习,学习他做好人好事的行为。

雷***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做好人好事贯穿了他的一生。也就是说,善行成了他的一种品质和本能。

真正向雷***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毫无功利的持之以恒的善行为。

究竟来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也是属于利人利己,他的利己就是成就了自己。只不过他的这种“利己”不是事先预设的,在他心中没有“利己”的概念。

圣人的行为就是这样的,以其无私成其大私。注意,后面这个“大私”就是圣人眼里的大事业,就是成就圣人自己。这是“利人利己”的最高境界。

老子如此,孔子如此,耶稣如此,甘地如此,佛陀如此。他们的出现使得人类走出了黑暗,获得了光明,这光明照耀几千年,至今仍旧不衰。

当然,即使是功利性的善行为也是不能批判的,至少他的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去了美好。比起不懂得行善的人,不知强了多少倍,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谈一谈“损人利己”

《旧唐书·陆象先传》上说:“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大凡世人,多有利己之心,为人处事之时,难免有损人利已的念头,殊不知常言说得好:“损人利己始,害人害己终。”办事过程中因为一念之差,而将自己陷入绝境的例子此比皆是。

从前,有一条金鱼和一只老鼠是邻居。金鱼生得漂亮而可爱,老鼠却显得丑陋而猥琐,金鱼拥有五彩斑斓的花纹,老鼠一身灰色皮毛,贼头贼脑。加上老鼠的名誉一向不好,金鱼因此特别看不起老鼠,深以有此邻居而感觉到耻辱。

有一天,金鱼决定给老鼠一点颜色看看,让老鼠知道它的利害,最好是能因此将老鼠赶跑,为此金鱼想了一个很好的主意。于是金鱼游到了老鼠家门口的小河边,热情地对老鼠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对老鼠说:“天气这么热,我们一起到水里边玩吧?”

老鼠看见一向不爱搭理它的漂亮金鱼主动跟它打招呼,自然非常开心,可是听了金鱼的提议之后,老鼠却显得很为难,说:“我不会游泳。”金鱼见老鼠心动,连忙说出自己的办法,说道:“把我们用绳子绑在一起,这样我就可以在水里带着你了。”

老鼠听完这个主意,觉得很有道理,料想自己和金鱼绑在一起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非常开心地答应了金鱼的要求。

金鱼用一根绳子把自己跟老鼠绑在一起,然而到了水里以后,金鱼就上下左右、来回地游动,不会游泳的老鼠哪里受得了这个,三两下就把它转得晕头转向,不由得吱吱直叫,嚷嚷着不玩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金鱼玩得兴高***烈的时候,天上飞过来一只觅食的老鹰。看见在水面来回翻腾的老鼠,老鹰一个俯冲,一爪子就把老鼠抓上了高空,两口就吃掉了,而拴在一个绳子上的金鱼,怎么也挣不脱绳子的束缚,自然也成了老鹰的口中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金鱼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损人害己,它本意是捉弄老鼠,最后却连自己也搭了进去。

动物如此,人也一样。“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

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这首诗中就蕴含着一个损人终害己的故事。

吴承恩名著《西游记》之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那唐三藏和孙悟空师徒二人到达观音院之后,观音院的老主持,200多岁的金池长老,看中了唐三藏随身携带的佛门至宝——斑斓袈裟,遂起了贪心,想占为己有。于是跟众僧人合谋,意图抢夺袈裟,谋财害命。并定下夜里放火,将唐僧师徒二人烧死的毒计。不料想这件事情被孙悟空发现,于是驾起筋斗云,飞到南天门,找到广目天王借来辟火罩,罩住了唐僧,白马和行李。

事情办妥之后,孙悟空就坐在金池长老的房间上,等着和尚们放火之后,施展法术,弄来了一阵风,结果风助火势,一把大火把一个金碧辉煌的观音院烧成了残垣断壁,而唐僧居住的房间因为有了辟火罩的保护而丝毫未损。

与此同时,跟金池长老交好的黑风山妖怪黑风怪,看见观音院起火,赶紧飞来探看,它本意是救火。但是到了金池长老房间发现了斑斓袈裟之后,既不浇水,也不救火,而是趁火打劫,顺手把这佛门至宝给盗走了。

等到唐僧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观音院已经烧成了精光。于是向金池长老索要袈裟。那金池长老弄巧成拙,一把火把自己的观音院烧光了之后,还发现那宝贝袈裟也失去了踪影,闻得唐僧来要袈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头撞在墙上死掉了。

想这金池长老,已经二百七十岁了,修炼了这多年,却六根不尽,贪婪成性,一看见好东西就心生歹意,不但谋财,还想害命,结果偷鸡不着,反蚀了一把米,不但没有利己,最终还害了自己性命。

吴承恩在此章***中阐述了一个观点——损人利己,最终是害人害己。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因为嫉妒别人的成功,或者因为一己之私,从而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结果往往是自掘坟墓,最终将自己置入绝境。相反,宽容待人却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战国时期,魏国与楚国为邻国,***不断,为了防止对方有不轨之举,就分别在国界边境设立界亭。多数时候两国倒也相安无事,于是亭卒们就各自在自己这边的土地里种上蔬菜瓜果,供平时食用。

魏国亭卒非常勤劳,每天都用心管理田里的蔬菜瓜果,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整日里忙个不停,地里的瓜果蔬菜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勤劳,长得又快又好。楚亭的亭卒却十分懒惰,整天只知道睡大觉,玩游戏,把***扔进地里就不管了,根本不管那些蔬菜瓜果的死活,那些幼苗自然长得又瘦又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了收成的季节,魏国人的蔬菜瓜果吃不完,而楚国人的地里杂草丛生,其中只稀稀疏疏地生长着几棵蔬菜,瓜果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楚亭的人又羡慕又嫉妒,觉得自己没了面子,于是在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越过边界,把魏亭的蔬菜瓜果偷了回来,拿不走的也就地毁坏。第二天早上,魏亭人发现瓜果被偷,菜地被毁,气得火冒三丈,急忙报告了边县县令,并表示要对楚亭亭卒实施报复行动。县令劝解亭卒们说:“偷盗毁坏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确实很卑鄙!他们这样对我们,我们很生气,那为什么还要反过来去效仿他们呢?别人不对,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

此外,想要报复,也去毁坏它们地里的东西吗?它们地里只有野草。

要不,就为此跟楚国人开仗?值得吗?这样吧,以后你们要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打理蔬菜瓜果,给地里浇水、除草、施肥,不过你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亭人认为县令的话很有道理,就压下心头的不忿,照办了。

第二年,楚亭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懒惰,但是他们地里的瓜果蔬菜,却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蔬菜比以前长得强壮、高大了许多,楚亭人觉得很奇怪,仔细观察才知道,原来每天早上菜地都被人浇过,而为菜地浇水、除草的正是魏亭人。

楚国边县县令得知此事后,对魏国人的做法敬佩不已,于是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赠送重礼给魏王,向魏王道歉,并表示愿意与魏国结成友好邻邦。

很显然,魏国县令的做法就比较理智,也更加高明。他明白,损人利己的做法所能换来的不是长远的利益,而是祸患。***如当时他同意魏国人对楚国人实行报复,小则引起***,大则战争爆发。

两个相邻的国家之间,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引起***甚至爆发战争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在做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身正心直,别人拥有的好处和优点那是别人的,自己也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事万物都自有其优点和长处,就如同农村山清水秀却交通不便,城市四通八达而环境糟糕,钢铁坚固耐用但是容易生锈,瓷器不会生锈却容易破碎一样。春天有春天的美,秋天有秋天的好,爱护别人才能利人利己,而损人利己最终是害人害己。

有些自私自利的人认为,损害别人的利益,把不幸转嫁到别人身上,这样自己就可以找到平衡.就可以使自己获益,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以这种方式做事,就如同想陷害老鼠的金鱼,觊觎唐三藏袈裟的金池长老,最终不但不能让自己获益,反而害了自己性命。

做事的时候,请记住这一点:损人终害己。

损人利己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人说,我们可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那么到底有没有损人利己的事呢?比如,李偷了王100块钱。从现象界上看,王损失了100块钱,李得到了100块钱。李确实是损人了,利己了。可是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接下来什么事都没有了,这个世界就没有规则了,就乱套了。

李的内心会发生什么呢?或许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内心升起一丝愧疚。而且不止一次的有这种愧疚感。他现象上得到100块钱的代价是失去了心里的平安,增加了愧疚。或许在现象界上,某一天,那100或更多的钱会以某种他不知的方式失去。

我们做过的任何一件事情,无论善事恶事以及不善不恶的事,都不会消失,都被储存在我们生命的第八识当中。过去道家说:头上三尺有神灵。我们做的一切上天都给我们记录着。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还不得把上天累死吗?不用上天,我们自己的生命就有这个功能,我们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被自己的第八识记录下来。做了不好的事情,没有人惩罚我们,是自己的良知不安,所以人会有愧疚感,如果没有这一点,人就没有底线了。愧疚感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因为愧疚很不舒服,当然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当我们的心觉得不对劲时,是否停下来问问自己哪儿亏了良知。

可是同样是偷了别人一百块钱,为什么有的人愧疚之后,下定决心停止了类似的行为,而有些人愧疚之后继续做同样的事情呢?这就在于人是否有正知见,是否懂得生命的真相,是否敢于面对自己并下决心改掉习气。

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必须知道哪个是真正重要的,这需要有正知见,需要有敢于面对自己的决心,需要智慧。

所以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损人利己的事,损人必定损己,利人必定利己,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做给自己的。

损人利己

读 音 sǔn rén lì jǐ

解 释:为了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的利益。

成语典故

出 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示 例 宋-朱熹《朱子家训》:"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明·冯梦龙《古今***·裴晋公义还原配》:"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坏了心术。"

故 事:唐朝时期,陆象先少年志高,才华出众,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评价他为"才望高雅",推荐他担任洛阳尉。陆象先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为官廉正,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损人利己,深受皇帝的器重,功劳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