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佯狂走莽中原翻译,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4 0
  1. 求关于晚明三才子有趣的轶闻逸事。
  2. 陶庵梦忆序的翻译
  3. 日子没法过了怎么用文言文表达

①大梦将醒,作者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雕虫指写作,此处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寄托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②“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亦可作为例证说明作者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不可磨灭。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翻译,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③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

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不可不谓之“痴”!

不知行不?

求关于晚明三才子有趣的轶闻逸事。

1. 求痴人求金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译文供参考: 从前有个痴人到大池边去,见水底有纯金的影像,惊呼“有金子”就跳入水中翻泥觅求,弄得疲惫极了,却未寻得金子。

便出来坐下。须臾之间水清了,又现出金子的色泽来,他就再跳进去翻泥觅求,还是不得。

他的父亲来找儿子了,见他这番模样,便问:“你在做什么,这般疲困?”儿子告诉父亲说:“水底有真金,我时时跳下去,想翻泥觅取,疲累极了却不得。”父亲看了水底真金的影子,就知道金在树上。

所以能够知道,是因为影子显现于水底。他父亲说道:“必定是飞鸟衔来放在树上的。”

儿子就按父亲的话,上树觅到了金子。 世上的愚痴人,也像这样不具有智慧

在无我的五阴身中,横产生有我的念头来。就如那位见了金影的人,勤勤苦苦地求觅,却徒劳而一无所得。

2. 求痴人求金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译文供参考:

从前有个痴人到大池边去,见水底有纯金的影像,惊呼“有金子”就跳入水中翻泥觅求,弄得疲惫极了,却未寻得金子。便出来坐下。须臾之间水清了,又现出金子的色泽来,他就再跳进去翻泥觅求,还是不得。他的父亲来找儿子了,见他这番模样,便问:“你在做什么,这般疲困?”儿子告诉父亲说:“水底有真金,我时时跳下去,想翻泥觅取,疲累极了却不得。”父亲看了水底真金的影子,就知道金在树上。所以能够知道,是因为影子显现于水底。他父亲说道:“必定是飞鸟衔来放在树上的。”儿子就按父亲的话,上树觅到了金子。

世上的愚痴人,也像这样不具有智慧。在无我的五阴身中,横空产生有我的念头来。就如那位见了金影的人,勤勤苦苦地求觅,却徒劳而一无所得

3. 张岱的《痴人与梦》文言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4. 文言文翻译

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

李勉埋金 译文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至墓所,出金付焉。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而死,书生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并从口袋里两百两金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面见他,诘问金子的下落。李勉向上级请***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5. 齐人攫金文言文答案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注释

1昔: 以前。

2欲金者: 想要(买)金子的人。

3有…者:有一个…的人。

4清旦: 清早。

5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穿衣戴帽。

6之:到,去。

7市:集市。

8适: 往,到。

9所: 地方

10因: 于是,乘机。

11焉:那儿。

12攫(jué):夺,抢。

13去: 离开。

14鬻(yù):出售买。

15徒: 只,仅仅。

16对曰:回答道。对:回答

17皆:都。

18捕:抓捕。

19吏捕得之,之:代词,代指齐人。

20子:你,指代小偷。

21焉:作兼词,此处指这里。

翻译

从前齐国有WWW.slKj.orG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去了集市。他去卖金子的地方时,正好看见别人买了金子,于是抢了那人的金子离开。衙役把他逮住了,当官的审问他:“人都在那儿,你就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齐人回答他说:“我抢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金子罢了。”

陶庵梦忆序的翻译

恩,我也喜欢张岱,张岱家世颇为显贵的。高祖张天复嘉靖廿六年进士,官至太仆卿;曾祖张元汴,隆庆五年状元,官至左谕德侍经筵;祖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进士,视学黔中时,得士最多,杨文笾梅豸俱出他的门下,当时黔人谓"三百年来无此提学";父张耀芳,为鲁藩长史司右长史,鲁王好神仙,他却精导引术,君臣之间,甚是契合。(以上俱见《琅环文集》卷四家传)张岱之能享受那样豪华糜费的生活,如《梦忆》中所写的,正因其生长于这样家庭的关系。

张岱一生,又以甲申年(1644)为界限,迥然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前则为纨裤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谲谑,书囊诗魔。"声色之好,耳目之娱,无所不用其极。生活的鲜活乐趣,生命的切肤欢娱,他以身自任,糜不知返。在后则为亡国之民,破家之子,"山厨常断炊,一日两接淅",凄风苦雨,飘零人间四十年。

《梦忆》成书背景:〈梦忆〉成书于明亡后头一两年,二十多年后他完成「西湖梦寻」(自序做於康熙十年西元一六七一)。然而要正式刻板印行却都在张岱百年之后。一方面张氏家破无财力付梓,另一方面张岱所记载的明末事迹太过敏感了。描写西湖景色的「梦寻」最先在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一七)辗转在广东刻印,而「梦忆」却要等到乾隆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九四)年方才出版,至於「琅嬛文集」则要到光绪三年(西元一八七七)才终於刊行。

在〈梦忆.自序〉中说,张岱自述身世及写作背景谓"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不要小看这段话,张岱说"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说"作自挽诗,每欲引决。"都不是故做姿态的矫情话。他一生坎坷放荡,不羁之中却自有真性情,高格调,综观其书其文,少有夸饰语,更少伪词,少惺惺恶态。宗子一生,交友都主张"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作文更不会如附庸风雅之徒,沽名钓誉之辈,故做惊人语。明末,他和王思任祁彪佳,并称晚明"三才子",不但才气相类,而且私从甚密,人格相伯仲。张岱还与祁家兄弟多人,堪称莫逆。明王朝灭亡之后,王思任誓不朝清,绝食僵卧而死。祁彪佳于1645年,清军破山阴后,留下"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的《遗诗》,投水身亡。

晚明三才子中,两人从容赴死而张岱独活,并不是因为张岱不具备这样的民族气节或者人格力量,张岱自己亦是激切义烈,坚贞高标之士,所谓"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绍兴沦陷,他抛弃豪宅资产,带着书稿家人,避入西白山。张岱之不死,是别有原因。

这原因,他在《梦忆.自序》里提及过,是"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他在〈石匮书.自序〉中,有个更明确的交代。他说:"第见有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以二百八十二年总成一诬妄之世界。余家自太仆公以下,留心三世,聚书极多。余小子苟不稍事纂述,则茂先家藏三十馀乘,亦且荡为冷烟、鞠为茂草矣。余自崇祯戊辰,遂此笔此书,十有七年而遽遭国变,携其副本,屏迹深山,又研究十年,而甫能成帙。""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未核,宁阕勿书。"写成了这部"上际洪武,下迄天启"的明史。

写到这里,不由人不联想到司马迁,太史公遭腐刑之后,不身死而坚持著书的那段广为人知的话,证与宗子,何其相似。千古文人同命,不过宗子之命运,更为飘零无聊赖而已。为着一个艰巨又重大的历史责任,锐身自任,虽身辱国破犹不辍努力,"留取汗青写丹心",古代文人的使命感和自信自负,由此两人,可见一斑。

因身负成就有明一代信史的重任而不能死,因国破家破以及人格尊严民族气节而不能朝清,宗子唯一的出路,那就只好是"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也就是在这个过程的惨痛和动荡中,他写成了《梦忆》一书。

〈梦忆〉写作方式、体例、目的及诸说考:《梦忆》的写作方式和体例,是"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也就是说,这种写作是惟我的,是纯粹以记忆轨迹为线索,以心思流转为脉络的。并且亦是有别与年谱或者志林的。张岱不想把这本书写成高文大册,他的为史为文的才华,有《石匮书》待证;亦不想用年谱或者志林的刻板方式来表述规划某一方面的生活认知,他这方面的敏感,还需要感情的沉淀和冷静,需要足够长的岁月间隔,要等二十年后,才会去仔细的,平静又带点学究的,去编定分门别类《琅缳文集》。而在正史和文集的空挡之中,是他身临亡国破家之痛的激动情思,是他烟尘狼藉的繁华生活,是在这种生活转变和破灭之后的"悟"和"悔"。他是带着炽热的情感体验,来描写,来追忆这一切。这情感,不管是真的彻悟已往之荒唐,还是面对目今之痛楚,都是热辣辣的,新鲜的,放不下割不开的。

张岱写〈梦忆〉,是"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都可"翻用自喜,"是要乘着那余温,勾勒往日生活的形影。所以,是激切真挚,寓无穷于有限,寓波澜于平和之幽默的。

但他亦自知这形影已烟消,所谓"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所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宗子作〈梦忆〉隐隐亦有担夫意吧?

然,一直以来,因为这本书的自序里,有"一一忏悔"语,人多在〈梦忆〉到底是"悔"还是"不悔"上考证本书意图。又有「自为墓志铭」中,张岱自省一辈子一事无成,只配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相印证,朱慧深认为可和法国卢骚的忏悔录一比。黄裳则进一步以为梦忆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士族大少爷的忏悔录」。陈万益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张岱是「***托佛教因果报应说自我宽解,对於过去的繁华,不仅没有自我责备的意思,还不时流露依依之情。」因此,梦忆序中的重点不在忏悔,而在那句「痴人前不得说梦」。陈先生说,从梦忆梦寻的书名,可见「张岱执著旧梦,不愿梦醒的意思。」曹志鸿又以为"忏悔"是〈梦忆〉一书之所以完成的原动力。等等。

综观以上观点,我以为宗子本意,其实正如上文所说之担夫,是失去所有,"念无所偿",痴痴悬想,宁肯这一切都是梦,一梦醒来,若能够河山依旧,庭院静好,该有多好的意思。

当然,这样说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宗子自序中一连串的"果报",张岱忍死入清,之后,生活困顿,所谓"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而"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这些"果报",宗子一一列叙道:"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这段文字,很容易叫人以为是说悔恨旧日生活之奢侈繁华,而今日之凄苦困顿,皆为往日之报应,所谓以前有多享受,而今有多痛苦

但是,做这样理解的同时,不应该忘记一个心理背景,那就是:国破家破之后,张岱根本就以为自己的继续生存,是忍死,是不应该的,如果不是因为明史未完,他一定会选择一死殉明朝。在这种心理背景之下,他对一己残身,渴望用种种艰苦困顿的景遇来平复不能死殉的遗憾,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明王朝,自己的家国天下之内,种种繁华,种种讲究,是乐趣,是享受,是对生活的感念和热爱,在王朝覆亡之后,再做如此种种,则只能教人"仇",所以宁肯苦。此时之甘苦,并不就是对以往之奢华的全盘否定或者说是"悔"。何况〈梦忆.自序〉,是写于全书完成数十年后,所感所想,去当日已远矣。

日子没法过了怎么用文言文表达

陶庵梦忆序 〔明〕张岱 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牀,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光绪刊本《琅嬛文集》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象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我真可说是不能对之说梦的痴人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坛子打破了。估计无从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便好!”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别是做梦吧!”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弄雕虫小技,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因而叹息具有慧业的文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把其摹榻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因此,其一点名根,实在是象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要古文来说大多委婉点吧,比如说某某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再直白的就是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日子嘛,感觉没法过了还是要过的,你可以抱怨可以无奈可以放纵可以抓狂,不过别忘了看看手表,嗯,今天周一,到周末的日子又少过一天。

——不要感谢我,我只是来心灵鸡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