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真正含义_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寓意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5-31 0
  1.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翻译
  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意思
  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4.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

“体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爱护它,这就是行孝的开始。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它强调了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表达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总之,这句话的含义是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随意损伤或破坏它,因为它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宝贵礼物,也是我们行孝的开始。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翻译

其实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真正含义_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寓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为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孝经的现代意义

做儿女的要尽量做到健康。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最爱,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心的是儿女的健康。健康是幸福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所以要爱惜身体,科学养生,绝不能糟蹋身体,要加强自我安全教育,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当今威胁我们人身安全的因素很多,要加强防护。要注意科学养生,远离不良嗜好。是做人要学会忍让、谦慎,不可好勇斗狠。睚眦必报,一语不合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结果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小事闹成大事,让父母担忧。

身体发肤尚不敢毁伤,何况生命呢。要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如果不好好爱护,父母会很伤心的,也是对父母的不尊重。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爱护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把我们养大真的不容易,当他们年老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赡养老人,关心爱护他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意思

翻译: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

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这一章书,是全部孝经的纲领。它的内容,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著,他的***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章的这两句话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哪怕一根发丝,一点皮肤,都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既然身体发肤都承受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对儿女的一片爱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是遵从孝道的开始。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这句话一则提醒做儿女的要爱惜身体,加强自我安全教育,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二则教导做人要学会忍让、谦慎,不可好勇斗狠。结果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谚语,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孝顺的开始。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

出处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明-沈鲸《易鞋记》三一:“自古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今日暂时出家,岂可把父母遗体轻弃?”

社会意义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 《论语·学而》。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

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延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作为最终归宿。真正意义上的珍惜身体应该是内在的,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内在脏器处于健康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