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炙风筛的意思_日炙风吹面如墨什么肖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05 0
  1. 求描写关于学农心得的诗句
  2. 关于 “懒惰”的古文 诗句
  3. 关于学农的诗句
  4. 苏轼丨“人生缘何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传》卷三主要简述了苏东坡在受贬谪后,十分向往田园生活,且信仰佛教,想追求长生不老的“羽化登仙”之道。而在朝***换,太后掌权的时候,他受到太后的恩宠,受到提拔,但他深知自己一个人很难与朝廷恶势力对抗,坚决不做相国之位,一心远离朝政为百姓办实事。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工程建设,救灾抢险一把抓。他尽自己所能帮助百姓,所以,他很受百姓的爱戴,被作者称为“百姓之友”。

再读《苏东坡传》,林语堂在文中对于苏东坡的偏爱可谓是溢于言表了。下面我来浅析《东坡居士》这一章节,来感受田园生活中的东坡居士。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由情势所迫,要前往幽居之地黄州做一农民了。“东坡居士”之名号也是苏东坡这时给他自己起的。文章一开头作者的一段话挺有意思:“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他又道:“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这里是什么意思我们暂且不谈,且往下看。

日炙风筛的意思_日炙风吹面如墨什么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苏东坡定居在黄州之时,结交了不少僧人朋友。这一处深山幽林环境挺好,乡野风光如画。这里他写下了我们所熟知的《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作。而死里逃生的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想要寻求心灵上的解脱。他便向宗教发展。《安国寺记》里他说:“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诚然他心底所埋藏的儒家思想让他追求“空空如也”,但现实摆在面前,解脱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不可能“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因此苏东坡便向友人倾诉,讲述自己当下的生活状况。

这段时间他的生活是很拮据,甚至要以把铜钱串成串挂在屋檐上来减少开销。这下可真正体验了普通农夫的生活了。他开始真正耕作,他的一首诗里写道:“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甚至一段时间适逢大旱,终于有雨后苏东坡与其他农夫一般快乐。

建筑是苏东坡的本性,这在后面他的工程中也有所体现。他执意要建筑一个舒适的家。东坡之上,四周有美景,有良田,还有一大果园。这样舒适的田园农居生活让饱经风霜的老苏之心有了一丝慰藉。

他的家庭也算是叫美满的。贤妻在怀,纳妾在身。但他深知官场险恶,自己一身才华却也落得如此下场,便“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以自嘲。

在他闲适的农居生活里,他时常持一种幽默乐观的心态,便能够到处感到快乐满足,这便足矣。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他成了一普通农夫,便成了自由的“水中海豹”,官场中的他过得不自在,只有在这里他才得到解脱,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坡居士”。

这便是闲适自得、乐观开朗的苏东坡。

描写关于学农心得的诗句

中国最早的名妓。齐相管仲是设妓院的创始人,公余入院,得关人田倩,不由见色心喜,管仲把她拥入房中,行男女之事。后为其专宠,他人不敢染指。

田倩虽一青楼女子,但深明大义,学识不凡。她伴在管仲枕边,举荐了戚宁,建议齐燕联合,借周室而左右他国,终使齐国成为霸主。

管仲欲纳田倩为妾,拍桓公及社会舆论不利,影响自己的声望,于是在桓公面前极力赞誉田倩的才华,说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才子,是齐国的国宝,他奏请桓公批准纳她为安。

管仲对她日益怜爱,终日云雨同欢,田倩后成为其如夫人。

青楼名妓李师师:

宋徽宗的“红颜祸水”。在位期间,常微行出游,由数名内臣导从,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与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有关关系暧昧。有说后来徽宗把她召人内宫,册封为瀛国夫人或李明妃。宋亡后,李师师的下落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李师师显然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二奶。她不仅傍上了天下第一人道君皇帝宋徽宗这个大款,还***地赚了梁山泊那伙强盗的一大笔银子,让这伙***不眨眼的强盗出了银子还对其感恩涕零。

能成为天下第一二奶,仅仅因为其色艺双全是不够的,通过水浒的描写,我们能窥见她过人的智慧,娴熟的交际手腕和通达的处世态度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苏东坡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王朝云甘愿与苏东坡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东坡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杜十娘原名杜媺,早先也是官宦家的女儿,只因父亲涉案下狱而死,一家人失去了依靠,刚满十岁的杜媺被辗转卖入挹翠院中。这小姑娘天生丽质,又早早养成一派大家闺秀的气韵,再一***,便是能歌善舞,知书达礼,把女人的魅力全备齐了。

她深知沉迷烟花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便处心积虑地积攒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的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嫁。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并且欲望终身托付于他,只可惜竟然李甲是个负心人,最终杜十娘抱百宝箱自沉。

鱼***: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

《北梦琐言》说她“自是纵怀,乃娼妇也。”她曾与许多文士,如温飞卿等交往甚密,以诗相寄赠,但终是孤零一身,她无可奈何地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绝望的心声。后因妒杀侍婢绿翘,被京兆尹温璋处死。

所著有《鱼***诗》,目前传世共50首,其诗多清词丽句,又对仗工稳。多与温庭筠等以诗篇相赠答。《全唐诗》卷804存其诗1卷。

隋末,越国公杨素在隋炀帝杨广出游扬州时奉命留守京城,三原布衣李靖往见,杨喜其才欲留用。

杨府歌姬张凌华(红拂)慕李往奔,结为夫妻并同逃走。路遇虬髯客张仲坚,彼此订交,一同到太原访谒李世民。李靖决心留下辅佐,张仲坚乃以家资相赠,后浪迹天涯。

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红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

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玉堂春,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 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了出门。

玉堂春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

后玉堂春蒙冤,偶遇王景隆,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玉堂春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苏小小,南齐人氏,是当时江南名妓之一.此人貌绝青楼,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然而正应了美丽总是太短暂这句话,死神在她19岁时就降临到了这位旷古绝今的尤物身上。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痴心女子负心汉”。弱女子常把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希望,全心相待,一旦失去,不惜以性命相酬;而男子毕竟还拥有大千世界,追求功名利禄,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种点缀,此可彼亦可,负心事由是而出。唐代宗大历年间,歌妓霍小玉与诗人李益的爱情悲剧,就是对“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又一个诠释。

李益发达后进京办事,一个热心肠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把李益硬是架到了霍小玉家门口。看到因绝望而面黄肌瘦、神情恍惚的霍小玉,李益羞愧难当。霍小玉挣扎着站起来,面对负心之人纵有万般苦楚却一句话也不想再说了。她拿起一杯酒泼在地上,表示与李益已是“覆水难收”,倒地而亡。李益抚尸大哭,悔之晚矣。

多年以后,李益官至礼部尚书,飞黄腾达,而他对霍小玉对愧疚之情却折磨了他一辈子。

青楼名妓陈圆圆:

常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善歌舞。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陈圆圆曾被俘。吴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民间传说称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她。

关于 “懒惰”的古文 诗句

一、种地是个苦营生:

《诗经》: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修剪桑枝:蚕月条桑,?取彼斧爿斤,?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凿冰藏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修建房屋: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生活: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绩成功。言私其豕从,献豕开于公。?

酿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修理农具:三之日于耜。

二、农业诗的精细化:

田园美: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王建《雨过山村》)。?

农耕苦: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元·陈高《种木童花》)。?

苛税重:一亩田无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的人来好白头。(民歌·《一亩田无七斗收》)。?

思归隐:卖书买农具,作业岂辞劳。(明·陶宗仪《南村后杂赋》)。?

遭灾害: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元·袁介《检农吏》)。?

庆丰收: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元·张耒《田家》)。?

农技诗: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瞂。(明·王守仁《观稼》)。?

三、大量农业生产技术歌谣,专门为农业服务的农技诗:

托物言志的有:

(唐)陆龟蒙有渔具诗十五首及(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诗十五咏》;

(北宋)梅尧臣有《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诗十三首,

(北宋)王安石有《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北宋)苏轼《秧马歌》等等。

耕织图题诗的有:

(南宋)楼王寿的《耕织图》中配诗共45首,图佚诗存;

(明)邝?的《便民图篡》有《农务图》十五幅,《女红图》十六幅,每图各系一首竹枝词(吴歌),题咏图的内容;

清《授时通考》又收《耕织图》46幅,康熙给每幅加七言诗一首;

(元)赵孟兆页有《题耕织图》二十四首等。

御制诗:除康熙有御制耕织图诗外,在《广群芳谱》中有许多御制诗,乾隆给方观承的十六幅《棉花图》每图题有一首七言诗。这些推广农业技术的诗歌,成为此时农业诗歌的又一主流。?

以上引自:中国封建土制度对古代农业诗歌的影响四、文人后来成了农业诗的主流,你说的学农心得,可能就是说他们像下乡知亲,来到农村亲身体会种地的事、并业余考察农村风土人情等一样。

(一)陶渊明的诗

农村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春秋时节相邀一群朋友,带上酒,登高赋诗,何等的惬意,何等的舒畅。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如果说学农心得,首选上述第三首!!!

(二)苏东坡的诗

他看到的农村风光: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他身体力行农业劳作:

朝上东坡路,夕上东坡路,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苏东坡正式开始了躬耕生涯,自此,黄州田间常常可见诗人勤奋劳作的身影。日久天长,苏东坡对稼穑之事颇多感慨,在《东坡八首》的小序中他说: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

换作规整的诗句则为:

“端米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苏东坡俨然已是一副农夫模样: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正因对稼穑之艰难有了切身体会,诗人才对久旱逢甘雨感到由衷喜悦,将对雨水的文学、实用认知完美统一起来:

“沛然扬扬三尺雨,造化无心怳难测。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腐儒奋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会当作溏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知我囊无钱。”

几番风雨洗礼、几分辛苦耕耘,苏东坡终于通过身体力行促成了精神上由书生到农夫的角色转换,发现了一片可任自己才分、兴趣尽情施展的新天地

东坡八首: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

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

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

从我於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有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三)辛弃疾的学农诗

关于学农的诗句

醒世恒言

年代:明 作者:冯梦龙

富贵本无根

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

面待饥寒色。

示从孙济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入夜

年代:宋 作者:刘应时

入夜雨声细,小窗灯影寒。

僻居成懒惰,饱食幸平安。

时事不复问,旧书时一看。

欣然会心处,香烬一炉残。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年代:宋 作者:苏轼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在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怳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霪不为龙所隔。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年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古诗

年代:宋 作者:周师成

德人天机深,凡子人心多。

懔余思寡过,月计愧盈科。

勿谓玉无玼,当知石可磨。

四十尚无闻,素心恐蹉跎。

汲我檐下井,浇我盘中花。

清香未似之,懒惰欲如何。

堂成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青玉案

年代:宋 作者:刘辰翁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麽。胜有老人星一个。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角绮园黄我。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

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无穷懒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

见织短篷裁小楫,拏烟闲弄个渔舟。

责子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

年代:宋 作者:苏轼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沙弥文信大悲颂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

欲见自己,频掣驴耳。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

白牛懒惰,空打车辕。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

头上安头,笑杀涪皤。

赠日者

年代:宋 作者:曹彦约

我本无能人,简册强缠绕,

饶舌苦譊譊,外貌似了了。

应酬聊复尔,懒惰亦不少。

眨眼鼻如雷,黄昏到天晓。

苏轼丨“人生缘何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

1. 求描写关于学农心得的诗句

一、种地是个苦营生:《诗经》: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修剪桑枝:蚕月条桑,?取彼斧爿斤,?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凿冰藏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修建房屋: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生活: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绩成功。言私其豕从,献豕开于公。

酿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修理农具:三之日于耜。

二、农业诗的精细化:田园美: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雨过山村》)。?农耕苦: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

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元·陈高《种木童花》)。

苛税重:一亩田无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的人来好白头。

(民歌·《一亩田无七斗收》)。?思归隐:卖书买农具,作业岂辞劳。

(明·陶宗仪《南村后杂赋》)。?遭灾害: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元·袁介《检农吏》)。

庆丰收: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

(元·张耒《田家》)。?农技诗: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瞂。

(明·王守仁《观稼》)。?三、大量农业生产技术歌谣,专门为农业服务的农技诗:托物言志的有:(唐)陆龟蒙有渔具诗十五首及(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诗十五咏》;(北宋)梅尧臣有《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诗十三首,(北宋)王安石有《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北宋)苏轼《秧马歌》等等。

耕织图题诗的有:(南宋)楼王寿的《耕织图》中配诗共45首,图佚诗存;(明)邝?的《便民图篡》有《农务图》十五幅,《女红图》十六幅,每图各系一首竹枝词(吴歌),题咏图的内容;清《授时通考》又收《耕织图》46幅,康熙给每幅加七言诗一首;(元)赵孟兆页有《题耕织图》二十四首等。御制诗:除康熙有御制耕织图诗外,在《广群芳谱》中有许多御制诗,乾隆给方观承的十六幅《棉花图》每图题有一首七言诗。

这些推广农业技术的诗歌,成为此时农业诗歌的又一主流。?以上引自:中国封建土制度对古代农业诗歌的影响四、文人后来成了农业诗的主流,你说的学农心得,可能就是说他们像下乡知亲,来到农村亲身体会种地的事、并业余考察农村风土人情等一样。

(一)陶渊明的诗农村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春秋时节相邀一群朋友,带上酒,登高赋诗,何等的惬意,何等的舒畅。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如果说学农心得,首选上述第三首!!!(二)苏东坡的诗他看到的农村风光: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他身体力行农业劳作:朝上东坡路,夕上东坡路,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苏东坡正式开始了躬耕生涯,自此,黄州田间常常可见诗人勤奋劳作的身影。日久天长,苏东坡对稼穑之事颇多感慨,在《东坡八首》的小序中他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换作规整的诗句则为:“端米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苏东坡俨然已是一副农夫模样:“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正因对稼穑之艰难有了切身体会,诗人才对久旱逢甘雨感到由衷喜悦,将对。

2. 求关于学农的诗歌

悯农

唐-李绅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老天不悯农,

遍地起黄风。

无云难下雨,

百姓少收成。

苦旱

百村连年旱,

地底无墒情。

天爷懒布雨,

秋来又是空。

伤农

天上飘来布雨云,

不见甘霖只见风。

白日田间无农影,

夜月却照哭禾人。

旱日偷灌

东邻争水打死架,

西邻趁机偷灌田。

三小时浇一分半,

战战兢兢心难闲。

八月初二*雨感怀

自古天旱红枣收,

万户糜谷晒已休。

八月初二*雨降,

粱农空嗟枣农愁。

3. 帮忙找一些和学农有关的诗歌,有一点点关系也可以~~

悯农 唐-李绅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悯农 唐-李绅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悯农 老天不悯农, 遍地起黄风。 无云难下雨, 百姓少收成。

苦旱 百村连年旱, 地底无墒情。 天爷懒布雨, 秋来又是空。

伤农 天上飘来布雨云, 不见甘霖只见风。 白日田间无农影, 夜月却照哭禾人。

旱日偷灌 东邻争水打死架, 西邻趁机偷灌田。 三小时浇一分半, 战战兢兢心难闲。

八月初二*雨感怀 自古天旱红枣收, 万户糜谷晒已休。 八月初二*雨降, 粱农空嗟枣农愁。

4. 描写“农忙”的诗句有哪些

1、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译: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2、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译: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3、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佚名《周颂·噫嘻》

译:田官们推动你们的耜,在一终三十里田野上。大力配合你们的耕作,万人耦耕结成五千双。

4、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孔平仲《禾熟》

译: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

5、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译:趁现在春天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6、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译: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译: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二首》

译: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9、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译: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

10、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韦应物《观田家》

译: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苏东坡传》:真正的成熟,是与苦难握手言和

“人生缘何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这几句诗写尽苏轼的一生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

从学士到农夫

在仁宗嘉祐二年,苏轼考中进士,在参加考试的三百八十多人里名列前茅,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进士及第,可那年,苏轼才只有二十岁。

欧阳修对他的文章赞赏不已,但是因为误认为是好友曾巩所写,为了避免闲话,把他列在了第二名。

考中之后,考生要修书一封,感谢恩师,苏轼也不例外,欧阳修读完苏轼的信后,他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他甚至还对自己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之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欧阳修的推崇,让苏轼很快就名动京城,他一下变得炙手可热,人们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私下里人们找他题字,宴会上歌女找他填词,人们以为东坡手里会一直握着笔,写他的锦绣文章,谁料想,不久之后,笔被搁下,他被迫抬起犁头,从学士变成了农夫。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在一篇谢表中对新法多有不满,因此被新党构陷,寻章摘句,竟然被罗织成欺君罔上的死罪。幸得高太后求情,王安石声援,苏轼才侥幸逃得一死,被贬黄州。

苏东坡带着一家老小在黄州落脚,黄州是一个穷苦的小镇子,过去优渥的生活自此绝缘,从云入泥,心理落差之大,外人着实无法想象。

因为生活拮据,他不得不开垦荒地,自己种粮食吃,建筑房屋、自己打井、移栽树苗,筑造水坝,俨然老农一般。

这是苏轼这一生第一次下地务农,他顶着太阳耕田、插秧、灌溉,以前手里拿着精致的毛笔,书写的是众人称颂的文章,如今却是扶着沉重的牛犁,在山野中耕田。

他写道: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但是,他却并没有被生活打倒。他很快接受了现实,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农夫。看到地上冒出麦苗,他会欢喜的像个孩子,看到稻穗饱满,他会得意满足。

东坡田里耕作,越来越觉得自己像当年避世隐居的陶渊明,他甚至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改编成一首歌,然后教给一起耕作的农人来唱,他自己拿着小棍,在牛角上打着拍子,和大家一起唱,一时间,山野之中到处是欢声笑语。

从羊肉到猪肉

宋代宫廷规定:“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

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宰羊280只,到宋神宗时虽引进猪肉消费,但一年仍要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不及羊肉的零头。至于一般的士庶贫寒,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宴请贵客的时候,才能咬咬牙买来尝尝鲜。

猪肉因为***和味道的原因,不受大家的喜欢,只有下层劳苦人们才会买来吃。

苏轼在京城时,无论是***的赏赐,还是宾客宴请,吃的都是上好的羊肉。

在黄州,因为甚是贫穷,苏轼根本买不起羊肉,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吃猪肉。

他说: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因为当时猪肉并不好吃,所以苏轼煞费苦心,开发了新的做法,他饶有兴趣的写下《猪肉颂》: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如今,东坡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而东坡那份乐观的精神,也鼓舞着在逆境中前行的每一个人。

最好的砚台,最坏的书房

苏轼诗词绘画无一不精,在艺术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正因如此,他自己对砚台十分讲究,他一生收集了很多名贵的砚台,比如,苏轼曾经用的一方端砚,呈瓦形状,色如猪肝,中有冰纹,敲击有铿锵之声,犹如石磬,正上方雕着一个独角兽,面如狮,下巴有须,五爪登云,二目观日,可谓精美绝伦,并且还有藏宝篆书小印,可谓价值连城。

曾经的苏轼,写诗作文一定要匹配最好的砚台,他在这方面的讲究也是当时大部分文人不能比的。

绍圣四年(10***年),苏轼以62岁高龄被放逐到海南岛,海南地处蛮荒,文教不兴,在历史上从未有人科举及第,于是苏东坡身体力行,办教育、开学堂。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不远千里追到海南,跟随苏轼学习。

而当时,苏轼的砚台大多都已经遗失,他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书房也没有,很多书都只能靠他自己手抄,当地又闷又热,他经常汗流浃背地抄书,一抄就是大半天,汗水浸透衣裳,他也毫不在乎。

他能用最好的砚台,却也能用最坏的书房。

在他离开海南不久,海南的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兴奋地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对于一个蛮荒之地,完成了科举的零突破,确实称得上是“破天荒”了,时至今日,海南依然留存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路、东坡帽甚至还有东坡话。海南人一直把苏东坡当成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这就是苏轼!他可以是挥毫泼墨名动京城的苏学士,也可以是早起晚归,扶犁耕田的东坡居士。能在京城享受羊肉,也能在黄州做他的猪肉。他能对砚台精益求精,却也能在简陋的书房完成对海南的文化开拓。

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命运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他都能变成生命里的风景。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魅力吧。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