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是什么治国思想,足食足兵民信之三者关系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10 0
  1. 小议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
  2.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谁有全文,必定悬赏。
  3. 孔子的社会政策理想集中体现在哪个方面
  4. 孟子治国理政的理念是什么
  5. 孔子与孟子的治国理想分别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是什么治国思想,足食足兵民信之三者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出处:《论语·颜渊篇》

文本解读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取信于民”的观点,即从政者要获取人民的信任,这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信”就是信任,可以理解为出于相信而敢于托付。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人民愿意把统治的权力赋予你,统治才能长久,***才能稳定,决策才能顺利推行。

这并不否认领袖人物推动历史进步的重大作用,但是也要知道,历史发展不是单靠领袖人物一己之力推动的,这些成功的领袖,无一不是靠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凝聚最伟大的力量,最终做出伟大业绩的。

小议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

1、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信任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您也就富足了。百姓不富足,您跟谁富足呢?”

2、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分之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文章强调的观点是民无信不立。

二、强调观点

对一个国家来说,军备是重要的,财富也诚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互相信任。只要有了这一条,兵器、粮食都可以创造出来;没有这一条,即使兵器充足,粮食充盈,国家也是危险的。

百度百科-子贡问政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谁有全文,必定悬赏。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 、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 、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君子”指领导者,“小人”指被领导者;第二层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例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②]这里的“君子”就是指领导者。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 这里的“君子”也是指领导者,“小人”则指被领导者。而大部分时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而这两层含意也是有着联系的,孔子认为领导者就必须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应该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应该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领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④]。这些在《论语》中是没有明确表示的,需要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细细斟酌。那么,领导者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共”通“拱”,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二、孔子提出了领导者治国的正确方略——“以德治国”。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取信于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于经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二是要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冉有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 孔子说:“庶矣哉!”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13]古时候由于地广人稀,诸侯国君们大都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让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从而达到“以德治国”政治理想。

三、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

孔子讲领导者要以德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法是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可见,“仁”是离我们不远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但他有同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会儿有“仁”,一会儿又没有“仁”,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仔细品读《论语》后,方才恍然大悟,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孔子说他只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一个“欲”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孔子的“仁”,这个“仁”不是一个头衔,说某某人是个仁人,而是一种心理欲望和实际行动,这也是孔子“仁学”中最关键的,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不能学也”[17]。孔子对“仁”的解释,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和樊迟这六个学生的讲解。子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8]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0]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21]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2]子张又问孔子“五者”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3]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4]樊迟还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5]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和“礼”,要以爱心对人,时常替别人着想,要以礼法克制自己,行为言语要谨慎,类似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孔子在这里看似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的方法,而实际是他的一种政治设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孔子讲的“君子”有两层意义,孔子教他的学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认为这种人就应该走上领导岗位,而由这些拥有“仁”的君子来行政,就必然会实行仁政。[四、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治国工具是“礼”

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7]可谓天赋异秉。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28]孔子对于夏礼、殷礼都很精通,但他认为夏、商、周的礼仪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9]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0]。可见,他认为周礼是最为完善的。

“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31]。也就是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2]。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习的。

孔子要用“礼”来治理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经问老师:“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33]子路觉得老师有些可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要想“正名”确实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他问:“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名”怎么正呢?孔子对子路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34]所以说,孔子认为“正名”是治国的首要工作。所谓“正名”,就是建立一个名实相符的社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不得僭越。齐景公曾经问孔子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5]即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孔子要建立的是一个秩序合理严谨的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秩序混乱、礼崩乐坏的社会,季孙氏曾经用八佾的规模在庭院舞蹈,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四十六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bfblw*** 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他用八佾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发出一句响彻古今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36]可见,当时礼制的破坏程度有多么厉害,也正因此,孔子才提出“正名”的主张。

其次,除了“正名”之外,孔子还提出要以“礼”为行为规范的思想,即“齐之以礼”的思想。“礼”的实行有两条缺一不可的途径:一是自下而上的途径,孔子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37],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要“克己复礼”[38],在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不学礼,无以立”[39],这就是说民众自己本身要以“礼”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0];二是自上而下的途径,即领导者要以“礼”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上好礼,***易使也”[41],“上好礼,***莫敢不敬”[42]。领导者以“礼”为行为规范,民众就会效法,国家就会稳定,从而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将孔子的政治思想概括为四大块: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要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去领导民众,而不是让像季康子那样的人居于领导岗位;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而不是一味地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反对越礼的行为。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而且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

孔子虽然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后世子孙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当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并予以发扬光大。

孔子的社会政策理想集中体现在哪个方面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孟子治国理政的理念是什么

孔子的社会理想,我们可以分成以下数点.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这番话,其实体现出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论点.我常说:“对于一个即将饿死的人,馒头远比维他命显得更重要.”因为从现实的观点来看,如果人生要体现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须先受到保证和满足,否则一切只能沦为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条件.如在二者之间择一,则必以“足食”为重.孔子十分清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社会才会变得安定及和谐.至于孔子后面的答复,是从现实生活提升到理想层次.从理想方面出发,人生的价值,必须以满足道德的要求为优先.孔子言谈中的“信”,就是属于道德范畴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间作一选择,则应以民信为重.因为孔子更加明白,倘若为政者不信守承诺,其所连带的影响范围,将不局限于基本需求一项.如果为政者能信守承诺,尽心履行德政,那么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证和满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对“足食”的主张,做出了补充说明.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种“藏富于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会的主要方针.第二,对于财富分配必须均衡.孔子在《季氏篇》开篇即说道:“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财富的分配不均衡,绝对是一种大患.想要达到绝对的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尽量平衡的原则下,老百姓即使贫穷,其心情既较能够忍受,其生活也较能够相安.为政者不需为了增加人口而征战不休,而是应该依据现有的国力,尽心去建立一个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会.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认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会尽力追求安逸的生活.这和禽兽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还必须对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说明这一点.“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古时候因为地广人稀,有的诸侯们曾政策性的鼓励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让其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里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谓的“教之”,是指学习礼仪.而其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进一步达到“天下归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

以上三点,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设立的.从第一点的“足食”,就是满足基本需求(衣、食、住),进一步伸展到财富均衡,最终将教育普及化.孔子理想中的“人道社会”,基本上已经通过这三项,概略的给描绘出来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虽然创建于两千多年前,但我们可以发觉,它丝毫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今日所追求的社会,俨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人道社会”.而更重要的是,它给生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带来了明确且真实的讯息.

孔子与孟子的治国理想分别是?

政者正也

孔子治国的根本理念,是一个“正”字。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臣、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君臣父子的关系遭破坏,天子大权旁落,不再能号令天下;诸侯国扩张势力,相互争夺;大夫僭越专权,陪臣执国命;子弑父,弟弑兄的事层出不穷。正名,就是针对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提出的;就是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状态,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使社会秩序归于正常。这也是孔子的基本目标。

《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以各得其所释“正”。“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理正社会秩序,使各方各得其所。这是传统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

孔子当时所追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有其鲜明的时代内容,是为了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这个要求早已经被历史淘汰了。然而在正名的具体主张中包含的各得其所的思想,则有着重大的意义。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可以说也都是求“万物各于其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求其各得其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也要求其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如***和市场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城乡,东、中、西部,贫富之间等等,各得其所。可以说改革就是调整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标和实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契约,国家治理中的法制,根本的精神都在于求各得其所。民主的精神和实质,也是在于调整***与公民以及各部分人之间的关系,使各方面各得其所;民主是达到各得其所的一种形式。各得其所的概念,是把个人放在社会群体中来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包含保护个***利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以及***权力等方面的要求;对个人的要求包含了权利和义务、责任两个方面。和单纯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相比,更为全面,更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民主,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国际社会来说,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也指出了处理冲突和危机的方向。单边主义,暴力恐怖威胁、经济制裁,以至战争等等,只能加剧矛盾冲突。只有承认差别,互相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各得其所,才是解决冲突,促进和平发展的正确途径。

为政以德

正名,恢复社会秩序正常,关键在正人。为达到“正”的目标,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治国理政是依仗强力还是德教?是当是当时对立的治国主张。孔子用“免而***”与“有耻且格”八个字概括说明法制刑政与道德礼教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为善;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预防犯罪。通过这样比较,他论证了“为政以德”的正确和必要,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把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恃德不恃力,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传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说明。道之以德是提高其道德自觉,齐之以礼是规范其言行举止。德是礼的内在的精神基础,礼是德的外在表现和落实。德是灵魂,礼是形式。德和礼是统一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者的结合、统一,构成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正人中又有两方面:正人和正己。“正人先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首先是要求在位者自身要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对百姓的教育是重要的,但身教重于言教;在位者不能以身作则,对百姓的教育就不会有效。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民风之正,在于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正,***风正;君子之风不正,***风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位者自身不正,下面的风气自然就歪。

如此可见,孔子有救世之志,而他救世的理念,由正名开始。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最后落到人的“正”。孔子、《论语》的中心思想,落到了为人之道,做人的道理上。

由此,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为政的一个重要方面。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一定程度上孔子对法制刑政也有所忽视。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庶、富、教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是孔子的政治纲领,第一要使人口增长,第二使人们富裕,第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在当时,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物产匮乏的情况下,要富国强兵,抵御外来的侵犯,首先要增长人口,有足够的数量。这是一切有见识的政治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墨子说:

“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

他提出的富、众、治三点,前两点与孔子所说富、庶相同,不同的是后面这一点,一个主张教,一个主张治。

在富和教的关系上,富在教之前,先富后教。《论语》里孔子对这一点没有进一步作具体的发挥。但是《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关心。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国遇到灾荒,国家的财政出现问题。哀公问有若怎么办?有若建议把田赋制度改一下,从征收二分之一的赋税改为收十分之一。哀公说,现在我都不够用,怎么你还要我减少到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如果老百姓富足了,你国君就不用发愁;如果百姓都不够用,你从哪里去征收呢?有子是着眼于让百姓能够富裕。民富国强,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

还有,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一般人常常解释为平均,说孔子是主张平均主义。其实未必如此。朱熹注说:“谓各得其分。”董仲舒则解释说:“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春秋繁露·度制》)这些解释,都以为孔子所说的“均”不是平均,而是要调节各阶层的收入,使贫者富者都能“各得其分”,不至于过富和过贫,以求社会的安定。也是体现了各得其所的意思。所以这一章的大意就是不怕财富不多,只怕分配不合理;不怕人口稀少,而怕境内不安。也反映了孔子关心民生的思想。

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粮食很充足,或者经济很发达;足兵,有充足的军备;还有就是老百姓对国家或者对***的信任。有这两条,百姓就信任***了。如果迫不得已,三者必须去掉其一,先去哪条呢?孔子说去兵。如果迫不得已在剩下的足食和民信这两条中还要去一条,去哪个呢?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但是一定要保持民信;如果人民对国家没有信任,国家是不能立足的。

前面说要先富后教,而这里说在食和民信二者中先去食,这两章说的是不同的问题。第一,庶、富、教是说为政的次序。庶为第一要务;富与教之间,先富后教。民富,百姓无后顾之忧,才乐于接受教化;所以为政必先富后教。庶之,富之,教之乃为政次第三步骤。去食、去兵,民无信不立,则是讲的国家稳定的基础、根本何在?民信重于足食、足兵。民信为本;足食、足兵为末。前者所说是先后,后者所说在本末。第二,庶、富、教说的是正常情况下的安排,去兵、去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正常情况下,应守先后次序,按庶、富、教的次第施政;特殊情况下,则应以维护根本为要,宁可去兵、去食,不可失信。

这说明,当政者能否得到百姓的拥护,能否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是孔子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为政的目标是要取得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心悦诚服,自动来投奔。オ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取信于民是使用民力的基础和前提。

这反映孔子一个重要思想,即把***巩固的基础放在百姓的信任上。这也是儒家政治思想中重要的一点。以后孟子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君民舟水关系论,继承发挥了这一思想,形成了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个传统。

“民无信不立”,“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的巩固,最重要的不是靠足兵,国防和军事;也不是靠足食,经济的发展;而是靠民心,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这个道理,已经为古今中外全部历史所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一切当权者必须时刻牢记在心,不可须臾忽视和忘却的。

孔子“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庶、富、教“,”民无信不立“的思想,反映出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为政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稳定,百姓的安定富足;治国的实质不是管制,更不是镇压,而是”正“;治国的手段主要不是强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稳固,基础在人,在民心,不在物。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立足于人的完善的思想。它从人出发,为了人的完善;又依靠人的完善,把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们”有耻且格“的基础之上。这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

同时,这也是整个儒学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学,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在于人的提高和完善。正如《大学》所概括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孔子、儒家这一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途径。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世间一切问题,都在于人;一切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在于人自身的提高和完善。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在中国和广大儒学文化圈,培育形成了重教育、重道德的优良传统,对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这个道理也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和平、环境、气候、金融危机,以及疫病、贪腐、***等等,究其根源,无不在于人的贪婪、自私、放任……。”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人类持续长远的发展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

或有人质疑:此等理念不现实。一切取决于人的自觉,道理很对;但现实中自觉的能有几人?所以靠自觉只是理想,实际还是没有用。此话不无道理。人类社会,距离***自觉还很远。但孔子关于法制刑政与道德礼教所做”免而***“与”有耻且格“的比较和评论,是基本正确的,并且包含有极高的智慧。就如反贪腐,也有让人不敢、不能和不愿三种可能的情况。用法制手段严厉制裁,只能使人不敢;制度改革和完善,也只能使人不能;根本的解决是提高人们的自觉,使人们不愿。但治本的目标不可能一步达到,改善只能从治标入手。《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 “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 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