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身灭智是火化了吗,灰身泯智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11 0
  1. “涅盘”是什么意思
  2. 佛也会死去吗?
  3. 灰身灭智的意思是什么?
  4. 灰的组词大全(约50个) 灰的词语解释_灰是什么意思?

1>涅磐

音:聂,盘。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本词条的解释为:佛教用语,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现用作死(指佛或僧人)的代称。

灰身灭智是火化了吗,灰身泯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确写法请见左图。

名称

又作泥洹、泥曰、涅盘那、涅隶盘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盘(般,为梵语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盘(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

梵语

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

定义

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盘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盘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

出处

《涅盘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内容

佛教大乘、小乘对涅盘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盘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盘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盘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盘,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盘经卷三指出涅盘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盘八味。若以此配以涅盘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盘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与无住处涅盘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略称本来清净涅盘、性净涅盘,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盘,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盘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盘分为性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盘)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盘、圆净涅盘(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身,缘尽而入涅盘。又作应化涅盘)等三涅盘。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盘,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盘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盘之城,亦称无为涅盘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盘、般涅盘、大般涅盘。入涅盘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盘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盘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盘像。举行追慕释尊之***,称涅盘会、涅盘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盘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

一、蕴苦永息之涅盘

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是迷于无我的愚疑,这惟有无我 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无我)慧,便能破我见,体验到人生的真 理,获得大自在。这是现在生所能修验的,也是圣者所确实证明的。等到此生报 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这就是入涅盘了。大阿罗汉都是这样的,释迦佛八十 岁时,也这样的入了涅盘。如进一层推求,就难于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盘, 到那里去呢?证了涅盘,是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佛是很少讲到的。总是讲:生 死怎样延续,怎样断烦恼,怎样就能证涅盘。入了涅盘的情形,原是不用说的, 说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个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处求医,一定要 问个明白,眼明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医生怎么说也没有用吧!因为他从来无此 经验,没法想像。只要接受医治,眼睛明亮了,自然会知道,何必作无谓的解说 。若一定要问明了才肯就医,那他的眼睛,将永无光明的日子。涅盘也是这样, 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在生死中转,未曾证得涅盘,所以入涅盘的境地,怎么想也 想不到,怎么说也说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样。佛教是重实证的,只 要依著佛的教说----断烦恼,证真如的方法去修习,自然会达到自觉自证,不再 需要说明了。

凡夫心境,距离圣境太远了,无法推测,也不易说明。但世人愚疑,总是要 作多余的诘问。所以,佛曾因***所问而说过譬喻。佛拿著一个火,手一挥动, 火就息灭了。佛问***:火到那里去呢?这不能说火是什么情形,也不能说火到 那里去了。生死灭了,证入涅盘,要问是什么样子,到什么地方去,也与火灭了 一样的不可说明。再说一个经中常说的譬喻吧!因冷气而结水成冰,有大冰山, 小冰块,什么情形都有,各各差别。这像众生从无始以来,各有烦恼,各各业感 ,各各苦果,也是各各差别不一。冷气消除了,冰便溶化为水而归于大海。这如 发心修行的,断烦恼,解脱生死苦果而入涅盘一样。这时候,如问,冰到那里去 了,现在那块冰是什么样子,那是多余的戏论。既已溶化,不能再想像过去的个 体;水入大海,遍一切水中,所以是「无在无不在」。解脱生死而证入涅盘,也 是这样,不能再以旧有的个体去想像他。有些人,总觉得入涅盘以后,还是一个 个的,还是会跑会说的,不过奇妙的很而已。这只是把小我的个体去推想涅盘, 根本不对!如说某人入涅盘,是可以的;以为入涅盘后,仍是一个个的,便成大 错。如说黄河的水,长江的水,流到海里,是可以这样的。但在流入大海以后, 如还想分别:那是黄河水,那是长江水,这岂非笑话。众生为什么在生死海中, 不能彻底解脱?就因为以我为中心,执著一个个的个体为自我,总是畏惧没有我 ,总要有个我才好。因此,永远成为个体的小我,一切苦痛就跟著来了,得了涅 盘的,如大小冰块的溶入于大海,岂可再分别是什么样子!到达涅盘,便是融然 一味,平等平等。经上说:「灭者即是不可量」。涅盘(灭)是无分量的,无数 量的,无时量与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别,不能想作世间事物:一个个 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从前,印度有一位外道,见人死了,会说:某人 生天,某人生人间,某人堕地狱。但一位阿罗汉入灭了,外道看来看去,再也看 不出,不知道现在什么地方。这是说明了:入了涅盘,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 ;无所在,也无所不在的。我们没有证得涅盘,总是把自我个体看为实在,处处 从自我出发。听到消除了自我的涅盘,反而恐怖起来。所以理解涅盘是最困难的 ,难在不能用我及有关我的事物去拟想,而***都透过我见去拟想他,怎么也不 对,入了涅盘,身心都泯寂了。泯,灭,寂,意思都相近。这并非说毁灭了,而 是慧证法性,销解了相对的个体性,与一切平等平等,同一解脱味。到这里,就 另有一问题,大小乘便要分宗了!

小乘的修学者,做到生死解脱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么 作用了。这是小乘者的涅盘观,大乘却有更进一步的内容。这可分两点来说:一 、约体证的现(相)实(性)一味说:声闻者证入法性平等时,离一切相。虽也 知道法性是不离一切相的,但在证见时,不见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 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声闻学者的生死涅盘差别论,性相差别论,都 是依据古代圣者的这种体验报告而推论出来。但大乘修学者的深悟,在证入一切 法性时,虽也是不见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见道),但深知这性相的不相 离。由此进修,等到证悟极深时,现见法性离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现 。这种空有无碍的等观,称为中道;或称之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于体 证到此,所以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依据这种体证的境地,安立教说 ,所以是性相不二论,生死涅盘无差别论。在修行的过程中,证到了这,名为安 住「无住涅盘」,能不厌生死,不著涅盘,这是小乘证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 涅盘,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证的涅盘(法性)中,更进一层,到 达法性海的底里。

二、约修持的悲愿无尽说:

小乘者的证入涅盘,所以(暂时)不起作用,除 了但证空性,不见中道而外,也因为他们在修持时,缺乏了广泛的慈悲心。像游 泳的人,如发生了危险,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觉得没事, 更不关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见别人还在危险中,便奋不 顾身,再跳进水里去,把别人拉到岸上来。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大慈悲,有 大愿力,发心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自己证悟了,还是不断的救度众生。在为人利 他所受的苦难,菩萨觉得是:无上的安慰,最大的喜乐,没有比这更幸福了。由 于菩萨悲愿力的熏发,到了成佛,虽圆满的证入涅盘,但度生无尽的悲愿,成为 不动本际而起妙用的动力,无尽期的救度众生,这就大大不同于小乘者的见地了 。但圆满成佛以后,救度众生,不再像众生一样,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 。佛的涅盘,是无在无不在的,是随众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应化的----现身,说 法等。佛涅盘是有感必应,自然起用,不用作意与功力的。佛般涅盘,像日光的 遍照一切一样,一个个的众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进来,就有方光 ;有圆孔,光射进来,就有圆光。光是无所谓方圆的。所以,现一切身,说一切 法,都是随众生的机感而现的。如释迦佛的在此土诞生,出家,成佛,说法,入 涅盘,都是应化身;圆证涅盘的佛,是早已证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圆证涅盘的 佛,是一个个的,在这里在那里的,是寿长寿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盘的真义 ,不知应化身的真义了。必须放弃小我个体的观念,才有悟解证入涅盘的可能。

身心转依之涅盘

「转依」,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术语。转依即涅盘,表 示身心(依)起了转化,转化为超一般的。这可说是从表显的方法来说明涅盘。 。依,有二种:一、心是所依止,名为「染净依」。依心的杂染,所以有生死; 依心的清净,所以得涅盘。心是从染到净,从生死到涅盘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 识学中,特重于这一说明。二、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为「迷悟依」。法性 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现为杂染的生死;如悟了,即显出法性的清净德性, 就名为涅盘。从心或从法性----依的转化中,去表显涅盘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 特色。

一、约染净依说转

我们的烦恼,业,苦果,是属于杂染的;圣者的戒定慧 等功德,是属于清净的。而染与净,都以心为依止。这个所依心,唯识学中名为 阿赖耶识,即心识活动的最微细部分;最深细的阿赖耶识,成为生死与涅盘的枢 纽。众生的生死苦,由于心识中有不净***(功能)。由此不净的***,生起烦 恼,业,果。如从不净种,生起贪、镇等烦恼心行,于是所有的身口行为,都成 为不净业,如杀、盗、*等。即使是作善,因从自我出发,所作的也是杂染业, 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报由业感,业从惑起的因果,实在都是从不净的 ***而发现。现起的不净行,又还熏成种种不净的***。杂染***积集的染心, 持种现起,又受熏成种,因果不断,这才延续流转于苦海之中。这个杂染***所 积集的杂染心----阿赖耶识,从业感报来说,他是受报的主体,所以叫异熟识。 从形成个体的小我来说,他是摄取及执取的阿赖耶识,而被我见错执为自我(因 为阿赖耶识,有统一性,延续性,而被错执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对象。依阿赖 耶识而有杂染的种现不断,那不是永远不能解脱杂染的生死吗?不!好在心的深 处,还有清净的***。所以,众生是既非纯善的,也不是纯恶的,而是心中含藏 著一切染净功能***。众生并不是没有清净的功能----无漏***,而是向来被杂 染功能遮蔽了,才成为杂染的一家天下,烦恼业苦现行,不得解脱,要求得解脱 ,就要设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净***,使他发现出来。如信三宝,听法,诵经, 持戒等,即是开始转化。像走路一样,向来走错了,现在要换个方向走,向佛道 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断的熏习,渐使杂染的力能减低,清净的功能增强,发展为 强大的清净潜力。再进步,把杂染的功能完全压伏,从无漏的清净***,现起清 净的智慧等,烦恼自然被伏断了。一向为杂染所依的杂染心,现在转化为清净法 的所依,就叫做转依(究竟转依在佛位)。悟证以后,清净的功德现前,杂染的 力能被压伏,但染法的潜力还在,不时还要起来。这要经过不断的治伏阶段,与 烦恼余力搏斗,到最后,达到纯净地步,才彻底消除了不净的***,而得究竟的 清净解脱,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盘。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 摄。到转染成净,不但消除了一切杂染,而且成就无量的清净的功德,无边殊胜 力量。所以大乘的涅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毫无作用。

究竟转依了的清净心,和现在的杂染阿赖耶识不同。现在是虚妄分别的,与 杂染相应的。到那时,转识成智,是无分别的。圆满的大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妙 用,一切清净的功德都成就。清净的功德成就,在约染净依说,著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转染 成净,苦果消散了,却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尽未来际度众生,随感而 应,现身说法。

对于佛果的大般涅盘,切勿作「我」想,我想与涅盘是永不相应的。转依的 佛涅盘,以大菩提(觉)为本,彻证无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 一切功德的佛涅盘,彻证无我,没有分别,所以从对立矛盾等而来的一切苦痛, 成为过去。

二、约迷悟依说转:佛有无量善巧,为了适应众生,还有另一方便,约迷悟 依说转依。这个依,指法性而说,或名真如。真是非***的,如是不二的,这就是 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实相。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颠倒妄执 ,造业受苦。若修持而悟证了法性,即得解脱。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说:「在圣 不增,在凡不减」。『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 不减」,也就是这个。诸法空性,虽本来如此,但无始以来,有无明、我见,不 净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虽然迷了,杂染了,而一 切众生的本性,还是清净的,光明的,本来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觉得,生 死流转中,有个真常本净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脱了,也还是这个我。现在 说:众生虽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变不失。这对于怖畏空无我的,怖畏涅盘的 ,是能适应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时,有外道对佛说:「世尊!你的教法 ,什么都好,只有一点,就是「无我」,这是可怕的,是无法信受的」。佛说: 「我亦说有我」,这就是如来藏。外道听了,便欢喜信受。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一方便,大大的宏扬。但是,如忽略了 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便不免类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这是佛为执我外道所说 的方便。其实,如来藏不是别的,即是法空性的别名。必须通达「无我如来之藏 」,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约法性空说,凡圣本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本性清净的,如虚空的性本明净一 样。在众生位,为烦恼,为五蕴的报身所蒙蔽,不能现见,等于明净的虚空,为 乌云所遮一样。如菩萨发心修行,逐渐转化,一旦转迷成悟,就像一阵风,把乌 云吹散,显露晴朗的晴天一样。云越散,空越显,等到浮云散尽,便显发纯净的 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碧天,这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盘。

典籍

[编辑本段]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磐。”佛教大小乘对涅磐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磐;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磐。

《肇论》: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磐,是为有余涅磐;

《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磐,是为无余涅磐。

『楞伽经』说:由 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 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

『阿含经』中,佛的***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均提沙弥,如 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 !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 「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 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

修行

[编辑本段]

涅盘,是没有人与我等种种分别。所以了解涅盘,非从生死苦果,即小我个 体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盘,如说永恒,这即是永恒,因为一切圆满,不再 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也就不会变了。说福乐,这便是最幸福,最安乐;永无苦 痛,而不是相对的福乐了。要说自由,这是最自由,是毫无牵累与□碍的。没有 一丝毫的染污,是最清净了。所以,有的经中,描写涅盘为「常乐我净」。这里 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个体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则,永远在我见中 打转,永无解脱的可能。以凡夫心去设想涅盘,原是难以恰当的。所以佛的教说 ,多用烘云托月的遮显法,以否定的词句去表示他,如说:不生不灭,空,离, 寂,灭等。可是众生是愚疑的,是执我的,多数是害怕涅盘的(因为无我了); 也有不满意涅盘,以为是消极的。纯正而真实的佛法,众生颠倒,可能会疑谤的 ,真是没法的事。好在佛有无量善巧方便,为了这种深深执我的众生,又作另一 说明。

故事

[编辑本段]

最著名的说法有凤凰涅盘一说,即凤凰死时会起火燃烧,而后会化为灰烬,并在灰烬中重生。 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载: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燃为灰烬,再从灰烬重生,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人们把这称作——凤凰涅磐。

<<佛藏经>>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舍利弗。如来于法都无所得有所灭。故名为涅盘。

<<大般涅盘经>>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无所得者名大涅盘。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大涅盘中。不见一切诸法性相。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萨永断二十五有得大涅盘。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涅盘”是什么意思

灰身灭智的解释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 罗汉 果的 境界 。 隋 智顗 《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馀涅槃。”亦作“ 灰身泯智 ”。 明 智旭 《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馀涅盘。”

词语分解

灰身的解释 犹言粉身碎骨。 三国 魏 曹植 《改封陈王谢表》:“茅土既优,爵赏必重,非臣虚浅所宜奉受,非臣灰身所能报答。”《三国志·魏志· 高堂 隆传》:“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 盛传 》: 智的解释 智 ì 聪明,见识:智力。 智慧 。智商。智育。智能。智谋。才智。机智。 理智 。明智(a.考虑 问题 周到 、严密;b.有远见)。足智多谋。利令智昏。 愚 部首 :日。

佛也会死去吗?

涅盘 应写做 涅盘

涅盘(梵nirva^n!a,巴nibba^na,***ya-n%an-las-h!das-pa、myan%-h!das)

〔涅盘的语义及其内容〕 涅盘原是印度语,具称涅盘那,也被译做泥洹或抳缚南。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息灭了称为‘灯焰涅盘’(见《俱舍论》卷六)。但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用此词做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如《大毗婆沙论》列举异教五种现法涅盘论,即以现世五欲的快乐与得四禅定为涅盘;此外也见于婆罗门教以修持达到梵我合一或死后生到梵天,称为‘梵涅盘’;可知‘涅盘’不是佛教专有的名词。唯‘涅盘’这名词一出现在佛教经典上来,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

涅盘也同般若一样,它的内容是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在《大般涅盘经》中举二十五种、《四谛论》举六十六种的异名,一般经论中所常见到的无为、真谛、彼岸、无坏、无动、无忧、无垢、不生、解脱、无畏、安稳、无上、吉祥、无戏论、无诤,以至真如、实相、如来藏、法身等等,都是涅盘的异名。

有人以为死即是涅盘,这是错误的。《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盘’;如果死就是涅盘的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证涅盘应是死在成道的时候了,可是菩提树下证涅盘时与死是无关的。菩提之与涅盘,原如光之照物,是同时而没有先后,故涅盘不应指为死;在严格的译师称圣者之死是译做‘般涅盘’,般是‘全无残余’的意思,故般涅盘的意义是近于阿罗汉最后身心俱灭的无余涅盘,显然是和佛陀在菩提树下或声闻人现生所证得的‘现法涅盘’有所区别。把死叫做涅盘,是有伤害这个庄严的名称的。

涅盘具有‘灭’义,指的是消灭烦恼灾患,《杂阿含经》卷十八说(大正2·126b)∶‘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五以‘无苦义’名涅盘。这说明灭是以消灭烦恼与苦为义;烦恼与苦消灭,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小乘的、大乘的两种涅盘经,都非常重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首偈,寂灭的法喜充满的生活,不仅是小乘声闻也是大乘菩萨精神生活营养上所必需的东西。唯小乘声闻与大乘菩萨的智力有所不同,在寂灭的含义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也即是涅盘的内容上划分消极的与积极的鲜***线。如《俱舍论》卷六引灯焰涅盘,喻佛陀所证的涅盘‘心解脱亦尔’,并说(大正29·35a)∶‘如灯涅盘,唯灯焰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心得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但在大乘《涅盘经》卷六则否定这种说法,谓(大正12·402a)∶‘若言如来入于涅盘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卷四并说(大正12·390a)∶‘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喻烦恼灭,明虽灭尽,灯炉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因为小乘声闻唯了知缘生法的无常、苦的法相,体达我空得我空智,灭苦灭烦恼灭业,体现了缘生法上的我空理,但执缘生法的法体是实有,畏惧生死,厌离众生,耽寂灭理为涅盘,结果是灰身灭智堕入顽空中去,对人生社会缺乏积极的精神。大乘菩萨是根据佛陀的菩提涅盘,了知缘生法的无常、苦的法性;体达我法皆空得我空法空的二空智,了苦即法身,烦恼即菩提,业即解脱,无苦无烦恼无业可灭,体现缘生法的中道实相,故能不厌生死,不欣涅盘,但为饶益众生,广作佛事,故于人生社会是发挥了积极的精神。以谈涅盘为中心的大乘《般涅盘经》,说涅盘具足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具足常、乐、我、净的四德,具足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如甜酥之具八味的八德;于是涅盘之体已不落于寂灭的顽空,而涅盘是以实相或法身为体,起有生命的无穷尽的作用了。清凉释涅盘——圆寂之义曰(卍续11·157下)∶‘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理,妙绝相累曰寂’(《华严经疏演义钞》卷五十二)。表达出涅盘是具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涅盘〕 四谛、十二因缘是佛教缘生论的基本论据,它是阐示出‘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时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辩证的原则性理论,而后来发展为大乘小乘论部的各种缘起论。但佛陀的缘生论也不只是停止在认识的理论上,小乘佛教通过缘生论的理论,总结出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做为实践生活的鉴定;大乘佛教通过缘生论的理论,总结出诸法一实相印,做为实践生活的鉴定。寂静,是小乘涅盘之体,大乘的涅盘之体则是实相,然而客观缘生法的生、异、灭的规律,是法尔如是,平等普遍,唯由小乘人与大乘人的根性上的差别,主观智力的浅深,使所证之涅盘也有所不同。小乘声闻,是停留在缘生法的现象生灭无常相上而起畏惧,但求个己的灰身泯智以求寂灭;大乘菩萨透过缘生法的现象掌握到它的真实相,把法尔的生异灭相统一于变者不变的规律性中,了知无生死可出,无涅盘可证,世间与出世间不二,染污与清净不二,众生与诸佛不二,同一实相印之所印故。

由于小乘声闻以灭尽生死为涅盘,在解脱轮回生死到生死灭尽的涅盘过程中,分涅盘为两个阶段∶一曰有余依涅盘,二曰无余依涅盘。前者是以我空智斩断生死轮回的牵引炼索——烦恼与业,心得寂灭曰涅盘,但这个由过去有漏业力所牵引的肉体尚未消灭,残余之身依仍在,曰有余依;到了这个残余的躯体也死亡,身心俱归寂灭,未来的生死永灭,曰无余依涅盘。在阿含经典中说明声闻两种涅盘的颇多,但以《本事经》卷三说得最简要,现节录***如下(大正17·677b、678a)∶

‘涅盘界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有余依涅盘界,二者无余依涅盘界。云何名为有余依涅盘界?谓诸苾刍(与比丘同)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中略)宿行为缘,所感诸根,犹相续住。虽成诸根现触种种好丑境界,而能厌舍,无所执着,(中略)乃至其身相续住世,未般涅盘。常为天人瞻仰礼拜,恭敬供养。是名有余依涅盘界。云何名为无余依涅盘界?谓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中略)彼于今时,一切所受无引因故,不复希望,皆永尽灭,毕竟寂静,究竟清凉,隐没不现。惟由清净无戏论体,(中略)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

***指出两种涅盘皆以‘诸漏已尽’的寂灭为体。但前者诸根的身依还存在,饥时要吃,寒时要穿,四大不调时也要发生疾病;唯由于烦恼之漏已尽,六根门头所反映的种种好丑境界,只是可厌弃的法有的扰扰之相,更不会起执着爱憎之心,这正是显出现证涅盘生活的境界;可是残余的身依尚存在,故称‘未般涅盘’,所谓‘子缚已断,果缚犹存’,曰有余依涅盘。至于无余依涅盘与前者所区别的,是在‘彼于今时’寿命已尽,肉体消灭,现在的身受心受的牵引因已断,对于未来更‘不复希望,皆永尽灭’,达到了灰身泯智的境界,曰无余依涅盘。《成实论》卷十三说(大正32·345b)∶‘得有余泥泹,则垢心灭;得无余泥洹,则无垢心灭。’这样的无余依涅盘,直是身、心、智都灭的境界。虽然《本事经》指示出无余依涅盘界不是完全归之于无有,尚有个‘清净无戏体’在,而这个清净无戏体毕竟是什么状态的?却用遮诠的表现法,‘不可谓有,(中略)不可谓彼非有非无’,殊令人有难以捉摸之处。在《大般涅盘经》卷四也有形容无余依涅盘境界说(大正12·627c)∶‘譬如热铁,槌打星流,散已寻灭,莫知所在;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己度*欲,诸有淤泥,得无动处,不知所至。’但是要知道佛教运用的语言是爱用遮诠的表现法,爱用非、无、灭、空等字眼,从否定的反面来肯定它的正面;阿罗汉无余依涅盘的清净无戏论体,绝不是等于龟毛兔角毕竟无的东西;因为涅盘的境界不属于理论的问题,而是唯实证体验者精神上的生活境界。因为阿罗汉以我空智证入涅盘的境界,一方面解脱了由烦恼、业所招的有漏生命,同时也就是得到非烦恼、业的无漏生命。可是这无漏生命——清净无戏论体,已超越过烦恼、业的意识所能认识或经验的境界。《中阿含》二一0经说,苦乐以不苦不乐为对,不苦不乐以无明为对,无明以明对,明对涅盘,涅盘则无对。也即是《俱舍论》卷六说的(大正29·34c)∶‘此极寂静,此极美妙。谓舍诸依及一切爱,尽离染灭名为涅盘。’昔跋迦梨比丘死,佛说他因为已证入无余依涅盘,恶魔已不能再找到他所往之处了;也是证明这个无对的道理和事实。

在声闻乘二种涅盘中主要的是现证的有余依涅盘,而无余依涅盘不过是到了残余的身依灰尽——死,加上一个名称罢了。所以死,毕竟无关紧要的,‘寂灭为乐’的境界是要求在生前证得的,南传巴利语藏经的《如是语》(即汉译的《本事经》)上座偈有∶‘实极安乐,佛说涅盘;无贪无愁,安隐苦灭。’以及‘我依安乐,得此安乐’的饱餐法味的生活境界。

但声闻人所证的涅盘,毕竟是个人享受的法味与安乐的境界;对诠释涅盘生活用语方面,也多属遮诠,对人生社会缺乏积极的意义。到了大乘佛教,对于诠释涅盘问题上的用语,遮诠与表诠并用,而表诠的表现法运用更广。因为大乘佛教的生命源泉的般若智,是从空到不空;空,就是对缘生法上空去有见、无见,空去生死见、涅盘见,空去众生见、佛陀见,统一于不二的一实相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的不空的肯定。于是说涅盘时无一法不是涅盘,涅盘即实相故,生死即涅盘故。觉悟这个道理,就是成佛证涅盘;不觉悟这个道理,就是凡夫落生死,但虽落于生死的凡夫,这个法尔道理并没有失去。在凡夫不失分上,《十地经论》称之为‘性净涅盘’,《三无性论》名之为‘本有’;在佛陀觉悟分上,《十地经论》称之为‘方便净涅盘’,《三无性论》名之为‘始有’。《成唯识论》说四种涅盘中称本有的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称始有的为‘无住处涅盘’。论文释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云(大正31·55b)∶‘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释无住处涅盘云(大正31·55b)∶‘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

依据以上的论典,自性清净涅盘,是指‘佛如、众生如’的法尔真实如是之理,可是未觉悟的凡夫毕竟不能称为佛陀,好像地下未被开发的矿藏,虽然是财富,但还不能为人民所享用,天台家称之为未有庄严过的素法身,到了证得无住处涅盘,才能亲自受用涅盘的境界,发起无穷的妙用,好像已开发的矿藏,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实有财富,真正得到享受,天台家称之为庄严了的法身。前者是属于理论的,是指出实践的方向;后者是实践着的生活,充实了证实了涅盘的理论。故涅盘论到了大乘佛教,才有了真实的着落,表现出富有朝气的积极精神,像‘大悲般若常所辅翼’,‘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的明确而生动的语句,扫除了小乘佛教关于涅盘遮诠表现法的那种暗昧的气氛。

〔大乘佛教的涅盘是生活实践的深刻契证〕

一个人要走远路时,为保护两足,是把道路上铺满皮革呢?还是只要两足穿上革靴呢?佛陀教人的方法是叫穿上革靴。证入无住处涅盘的智慧,就是穿上革靴,两足便能走任何不平的生死道路。《大智度论》卷九十六说(大正25·729b)∶‘一切法不可尽坏,但离其邪忆想,一切法自离。’故涅盘之寂灭,是转变义,即转变邪忆想而成为般若智,则一切法皆是实相,生死险道顿成涅盘的坦途,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人生生活,更没有涅盘可证。故大乘佛教的涅盘,是以生活实践为中心,离开人间无生可度,离开人间无佛可成。《大乘入楞伽经》卷二说(大正16·599a)∶‘非于生死外有涅盘,非于涅盘外有生死;生相涅盘无相违相。如生死涅盘,一切法亦如是,是名无二相。’《思益梵天问经》说(大正15·36c)∶‘当知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盘;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盘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盘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盘。’

学佛人应该照顾自己脚跟,从实际生活中体味涅盘境界,于缘生法上烙着实相法印,才能触处即真,头头是道。(慧风)

◎附一∶印顺〈佛教之涅盘观〉(摘录自《妙云集》下编{2})

涅盘之深究

(一)蕴苦永息之涅盘∶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是迷于‘无我’的愚痴,这惟有无我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无我)慧,便能破我见,体验到人生的真理,获得大自在。这是现生所能修验的,也是圣者所确实证明的。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这就是入涅盘了。大阿罗汉都是这样的,释迦佛八十岁时,也这样的入了涅盘。如进一层推求,就难于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盘,到那里去呢?证了涅盘,是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佛是很少讲到的。总是讲∶生死怎样延续,怎样断烦恼,怎样就能证涅盘。入了涅盘的情形,原是不用说的,说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个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处求医,一定要问个明白,眼明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医生怎么说也没有用吧!因为他从来无此经验,没法想像。只要接受医治,眼睛明亮了,自然会知道,何必作无谓的解说。若一定要问明了才肯就医,那他的眼睛,将永无光征日子。涅盘也是这样,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在生死中转,未曾证得涅盘,所以入涅盘的境地,怎么想也想不到,怎么说也说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样。佛教是重实证的,只要依着佛的教说——断烦恼,证真如的方法去修习,自然会达到自觉自证,不再需要说明了。(中略)

小乘的修学者,做到生死解脱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么作用了。这是小乘者的涅盘观,大乘却有更进一步的内容。这可分两点来说∶

(1)约体证的现(相)实(性)一味说∶声闻者证入法性平等时,离一切相。虽也知道法性是不离一切相的,但在证见时,不见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声闻学者的生死涅盘差别论、性相差别论,都是依据古代圣者的这种体验报告而推论出来。但大乘修学者的深悟,在证入一切法性时,虽也是不见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见道),但深知道性相的不相离。由此进修,等到证悟极深时,现见法性离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现。这种空有无碍的等观,称为中道;或称之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于体证到此,所以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依据这种体证的境地,安立教说,所以是性相不二论、生死涅盘无差别论。在修行的过程中,证到了这,名为安住‘无住涅盘’,能不厌生死,不着涅盘,这是小乘证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涅盘,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证的涅盘(法性)中,更进一层,到达法性海的底里。

(2)约修持的悲愿无尽说∶小乘者的证入涅盘,所以(暂时)不起作用,除了但证空性,不见中道而外,也因为他们在修持时,缺乏了深广的慈悲心。像游泳的人,如发生了危险,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觉得没事,更不关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见别人还在危险中,便奋不顾身,再跳进水里去,把别人拉到岸上来。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大慈悲,有大愿力,发心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自己证悟了,还是不断的救度众生。在为人利他所受的苦难,菩萨觉得是∶无上的安慰,最大的喜乐,没有比这更幸福了。由于菩萨悲愿力的熏发,到了成佛,虽圆满的证入涅盘,但度生无尽的悲愿,成为不动本际而起妙用的动力,无尽期的救度众生,这就大大不同于小乘者的见地了。但圆满成佛以后,救度众生,不再像众生一样,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佛的涅盘,是无在无不在的,是随众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应化的——现身,说法等。佛涅盘是有感必应,自然起用,不用作意与功力的。佛般涅盘,像日光遍照一切一样。一个个的众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进来,就有方光;有圆孔,光射进来,就有圆光。光是无所谓方圆的。所以,现一切身,说一切法,都是随众生的机感而现的。如释迦佛的在此土诞生、出家、成佛、说法、入涅盘,都是应化身;圆证涅盘的佛,是早已证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圆证涅盘的佛,是一个个的,在这里在那里的,是寿长寿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盘的真义,不知应化身的真义了。必须放弃小我个体的观念,才有悟解证入涅盘的可能。

涅盘,是没有人与我等种种分别。所以了解涅盘,非从生死苦果,即小我个体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盘,如说永恒,这即是永恒,因为一切圆满,不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也就不会变了。说福乐,这便是最幸福,最安乐;永无苦痛,而不是相对的福乐了。要说自由,这是最自由,是毫无牵累与挂碍的。没有一丝毫的染污,是最清净了。所以,有的经中,描写涅盘为‘常乐我净’。这里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个体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则,永久在我见中打转,永无解脱的可能。以凡夫心去设想涅盘,原是难以恰当的。所以佛的教说,多用烘云托月的遮显法,以否定的词句去表示他,如说∶不生不灭、空、离、寂、灭等。可是众生是愚痴的,是执我的,多数是害怕涅盘的(因为无我了);也有不满意涅盘,以为是消极的。纯正而真实的佛法,众生颠倒,可能会疑谤的,真是没法的事。好在佛有无量善巧方便,为了这种深深执我的众生,又作另一说明。

(二)身心转依之涅盘∶‘转依’,是大乘佛教的特有术语。转依即涅盘,表示身心(依)起了转化,转化为超一般的。这可说是从表显的方法来说明涅盘。依,有二种∶(1)心是所依止,名为‘染净依’。依心的杂染,所以有生死;依心的清净,所以得涅盘。心是从染到净,从生死到涅盘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识学中,特重于这一说明。(2)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为‘迷悟依’。法性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现为杂染的生死;如悟了,即显出法性的清净德性,就名为涅盘。从心或从法性——依的转化中,去表显涅盘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特色。

(1)约染净依说转∶我们的烦恼、业、苦果,是属于杂染的;圣者的戒定慧等功德,是属于清净的。而染与净,都以心为依止。这个所依心,唯识学中名为阿赖耶识,即心识活动的最微细部分;最深细的阿赖耶识,成为生死与涅盘的枢纽。众生的生死苦,由于心识中有不净***(功能)。由此不净的***,生起烦恼、业、果。如从不净种,生起贪、嗔等烦恼心行,于是所有的身口行为,都成为不净业,如杀、盗、*等。即使是作善,因从自我出发,所作的也是杂染业,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报由业感,业从惑起的因果,实在都是从不净的***而发现。现起的不净行,又还熏成种种不净的***。杂染***积集的染心,持种起现,又受熏成种,因果不断,这才延续流转于苦海之中。这个杂染***所积集的杂染心——阿赖耶识,从业感报来说,他是受报的主体,所以叫异熟识。从形成个体的小我来说,他是摄取及执那阿赖耶识,而被我见错执为自我(因为阿赖耶识,有统一性、延续性,而被错执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对象。依阿赖耶识而有杂染的种现不断,那不是永远不能解脱杂染的生死吗?不!好在心的深处,还有清净的***。所以,众生是既非纯善的,也不是纯恶的,而是心中含藏着一切染净功能***。众生并不是没有清净的功能——无漏***,而是向来被杂染功能遮蔽了,才成为杂染的一家天下,烦恼业苦现行,不得解脱。要求得解脱,就要设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净***,使他发现出来。如信三宝、听法、诵经、持戒等,即是开始转化。像走路一样,向来走错了,现在要换个方向走,向佛道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断的熏习,渐使杂染的力能减低,清净的功能增强,发展为强大的清净潜力。再进步,把杂染的功能完全压伏。从无漏的清净***,现起清净的智慧等,烦恼自然被伏断了。一向为杂染所依的杂染心,现在转化为清净法的所依,就叫做转依(究竟转依在佛位)。悟证以后,清净的功德现前,杂染的力能被压伏,但染法的潜力还在,不时还要起来。这要经过不断的治伏阶段,与烦恼余力搏斗,到最后,达到纯净地步,才彻底消除了不净的***,而得究竟的清净解脱,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盘。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摄。到达转染成净,不但消除了一切杂染,而且成就无量的清净功德,无边殊胜力量。所以大乘的涅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毫无作用。

究竟转依了的清净心,和现在的杂染阿赖耶识不同。现在是虚妄分别的,与杂染相应的。到那时,转识成智,是无分别的。圆满的大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妙用,一切清净的功德都成就。清净的功德成就,在《阿含经》中,也透露这一消息。佛的***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均提沙弥,如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约染净依说,着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转染成净,苦果消散了,却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尽未来际度众生,随感而应,现身说法。

对于佛果的大般涅盘,切勿作‘我’想,我想与涅盘是永不相应的。转依的佛涅盘,以大菩提(觉)为本,彻证无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涅盘,彻证无我,没有分别,所以从对立矛盾等而来的一切苦痛,成为过去。

(2)约迷悟依说转∶佛有无量善巧,为了适应众生,还有另一方便,约迷悟依说转依。这个依,指法性而说,或名真如。真是非***的,如是不二的,这就是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实相。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颠倒妄执,造业受苦。若修持而悟证了法性,即得解脱。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这个。诸法空性,虽本来如此,但无始以来,有无明、我见,不净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虽然迷了,杂染了,而一切众生的本性,还是清净的,光明的,本来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觉得,生死流转中,有个真常本净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脱了,也还是这个我。现在说∶众生虽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变不失。这对于怖畏空无我的,怖畏涅盘的,是能适应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时,有外道对佛说∶‘世尊!你的教法,什么都好,只有一点,就是“无我”,这是可怕的,是无法信受的。’佛说∶‘我亦说有我。’这就是如来藏。外道听了,便欢喜信受。照《楞伽经》说∶由于‘众生畏无句’;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一方便,大大的弘扬。但是,如忽略了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便不免类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这是佛为执我外道所说的方便。其实,如来藏不是别的,即是法空性的别名。必须通达‘无我如来之藏’,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约法空性说,凡圣本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本性清净的,如虚空的性本明净一样。在众生位,为烦恼,为五蕴的报身所蒙蔽,不能现见,等于明净的虚空,为乌云所遮一样。如菩萨发心修行,逐渐转化,一旦转迷成悟,就像一阵风,把乌云吹散,显露晴朗的青天一样。云越散,空越显,等到浮云散尽,便显发纯净的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碧天,这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盘。

结说

生死是个大问题,而问题全由我执而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空去我见。无我才能不相障碍,达到究竟的涅盘。凡圣的分别,就在执我与无我。圣者通达无我,所以处处无碍,一切自在。凡夫执我,所以触处成障。入了涅盘,无牵制,无冲突,无迫害,无苦痛,一切是永恒、安乐、自在、清净。而这一切,都从空无我中来。

涅盘的见地,如苦痛的消散,无分别、无分量、寂静、平等,这在大小乘中,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无我观中,消除个我的对立而说明的。而大乘的特色,主要在悲智一如的净德,随感而应。

涅盘,不是说明的,不是想像的。要觉证他,实现永恒的平等与自由,必须从实践中,透过无我的深慧去得来。(慧莹记)

◎附二∶T. R. V. Murti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第十章(摘录)

中观涅盘观

佛教一直强调涅盘之境界虽然是不可言诠、无以言表,但却是真实的。如巴利所传的《无问自说经》(Uda^na)谈到∶‘涅盘之境界是无生、无转化、无造作、无和合相……如果不是无生、无转化等等……涅盘之境界即无异是世间的和合诸法。’又云∶‘有一境界,不可思不可议,其中无地、无水、无风……无虚空、无识……我说此即是无来、无去、无住、无生、无灭。此一境界无始、无终、无依持、无所持……此即是空之止息。’有时候佛典则会用一些较积极的、正面的名词来形容涅盘,如巴利《相应部》(Samyutta Nika^ya)说∶‘涅盘超越种种无常变化、痛苦忧毁,它是不凋谢、宁静、不坏、无染、和平、福祉、岛洲、依怙、皈依处、目标、彼岸。’佛典说得很明白∶绝不能把涅盘——如来死后的状态——想像成一种虚无、疏离。如来死后到底是如何?这个问题是佛陀之‘十四无记’中的一个。中观学派透过对说一切有部与

灰身灭智的意思是什么?

佛不会死。首先你必须分清死和圆寂。

圆寂是涅盘(梵nirva^n!a,巴nibba^na,***ya-n%an-las-h!das-pa、myan%-h!das)的新译,旧译灭度。

〔涅盘的语义及其内容〕 涅盘原是印度语,具称涅盘那,也被译做泥洹或抳缚南。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息灭了称为‘灯焰涅盘’(见《俱舍论》卷六)。但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用此词做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如《大毗婆沙论》列举异教五种现法涅盘论,即以现世五欲的快乐与得四禅定为涅盘;此外也见于婆罗门教以修持达到梵我合一或死后生到梵天,称为‘梵涅盘’;可知‘涅盘’不是佛教专有的名词。唯‘涅盘’这名词一出现在佛教经典上来,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

涅盘也同般若一样,它的内容是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在《大般涅盘经》中举二十五种、《四谛论》举六十六种的异名,一般经论中所常见到的无为、真谛、彼岸、无坏、无动、无忧、无垢、不生、解脱、无畏、安稳、无上、吉祥、无戏论、无诤,以至真如、实相、如来藏、法身等等,都是涅盘的异名。

有人以为死即是涅盘,这是错误的。《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盘’;如果死就是涅盘的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证涅盘应是死在成道的时候了,可是菩提树下证涅盘时与死是无关的。菩提之与涅盘,原如光之照物,是同时而没有先后,故涅盘不应指为死;在严格的译师称圣者之死是译做‘般涅盘’,般是‘全无残余’的意思,故般涅盘的意义是近于阿罗汉最后身心俱灭的无余涅盘,显然是和佛陀在菩提树下或声闻人现生所证得的‘现法涅盘’有所区别。把死叫做涅盘,是有伤害这个庄严的名称的。

涅盘具有‘灭’义,指的是消灭烦恼灾患,《杂阿含经》卷十八说(大正2·126b)∶‘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五以‘无苦义’名涅盘。这说明灭是以消灭烦恼与苦为义;烦恼与苦消灭,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小乘的、大乘的两种涅盘经,都非常重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首偈,寂灭的法喜充满的生活,不仅是小乘声闻也是大乘菩萨精神生活营养上所必需的东西。唯小乘声闻与大乘菩萨的智力有所不同,在寂灭的含义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也即是涅盘的内容上划分消极的与积极的鲜***线。如《俱舍论》卷六引灯焰涅盘,喻佛陀所证的涅盘‘心解脱亦尔’,并说(大正29·35a)∶‘如灯涅盘,唯灯焰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心得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但在大乘《涅盘经》卷六则否定这种说法,谓(大正12·402a)∶‘若言如来入于涅盘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卷四并说(大正12·390a)∶‘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喻烦恼灭,明虽灭尽,灯炉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因为小乘声闻唯了知缘生法的无常、苦的法相,体达我空得我空智,灭苦灭烦恼灭业,体现了缘生法上的我空理,但执缘生法的法体是实有,畏惧生死,厌离众生,耽寂灭理为涅盘,结果是灰身灭智堕入顽空中去,对人生社会缺乏积极的精神。大乘菩萨是根据佛陀的菩提涅盘,了知缘生法的无常、苦的法性;体达我法皆空得我空法空的二空智,了苦即法身,烦恼即菩提,业即解脱,无苦无烦恼无业可灭,体现缘生法的中道实相,故能不厌生死,不欣涅盘,但为饶益众生,广作佛事,故于人生社会是发挥了积极的精神。以谈涅盘为中心的大乘《般涅盘经》,说涅盘具足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具足常、乐、我、净的四德,具足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如甜酥之具八味的八德;于是涅盘之体已不落于寂灭的顽空,而涅盘是以实相或法身为体,起有生命的无穷尽的作用了。清凉释涅盘——圆寂之义曰(卍续11·157下)∶‘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理,妙绝相累曰寂’(《华严经疏演义钞》卷五十二)。表达出涅盘是具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涅盘〕 四谛、十二因缘是佛教缘生论的基本论据,它是阐示出‘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时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辩证的原则性理论,而后来发展为大乘小乘论部的各种缘起论。但佛陀的缘生论也不只是停止在认识的理论上,小乘佛教通过缘生论的理论,总结出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做为实践生活的鉴定;大乘佛教通过缘生论的理论,总结出诸法一实相印,做为实践生活的鉴定。寂静,是小乘涅盘之体,大乘的涅盘之体则是实相,然而客观缘生法的生、异、灭的规律,是法尔如是,平等普遍,唯由小乘人与大乘人的根性上的差别,主观智力的浅深,使所证之涅盘也有所不同。小乘声闻,是停留在缘生法的现象生灭无常相上而起畏惧,但求个己的灰身泯智以求寂灭;大乘菩萨透过缘生法的现象掌握到它的真实相,把法尔的生异灭相统一于变者不变的规律性中,了知无生死可出,无涅盘可证,世间与出世间不二,染污与清净不二,众生与诸佛不二,同一实相印之所印故。

由于小乘声闻以灭尽生死为涅盘,在解脱轮回生死到生死灭尽的涅盘过程中,分涅盘为两个阶段∶一曰有余依涅盘,二曰无余依涅盘。前者是以我空智斩断生死轮回的牵引炼索——烦恼与业,心得寂灭曰涅盘,但这个由过去有漏业力所牵引的肉体尚未消灭,残余之身依仍在,曰有余依;到了这个残余的躯体也死亡,身心俱归寂灭,未来的生死永灭,曰无余依涅盘。在阿含经典中说明声闻两种涅盘的颇多,但以《本事经》卷三说得最简要,现节录***如下(大正17·677b、678a)∶

‘涅盘界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有余依涅盘界,二者无余依涅盘界。云何名为有余依涅盘界?谓诸苾刍(与比丘同)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中略)宿行为缘,所感诸根,犹相续住。虽成诸根现触种种好丑境界,而能厌舍,无所执着,(中略)乃至其身相续住世,未般涅盘。常为天人瞻仰礼拜,恭敬供养。是名有余依涅盘界。云何名为无余依涅盘界?谓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中略)彼于今时,一切所受无引因故,不复希望,皆永尽灭,毕竟寂静,究竟清凉,隐没不现。惟由清净无戏论体,(中略)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

***指出两种涅盘皆以‘诸漏已尽’的寂灭为体。但前者诸根的身依还存在,饥时要吃,寒时要穿,四大不调时也要发生疾病;唯由于烦恼之漏已尽,六根门头所反映的种种好丑境界,只是可厌弃的法有的扰扰之相,更不会起执着爱憎之心,这正是显出现证涅盘生活的境界;可是残余的身依尚存在,故称‘未般涅盘’,所谓‘子缚已断,果缚犹存’,曰有余依涅盘。至于无余依涅盘与前者所区别的,是在‘彼于今时’寿命已尽,肉体消灭,现在的身受心受的牵引因已断,对于未来更‘不复希望,皆永尽灭’,达到了灰身泯智的境界,曰无余依涅盘。《成实论》卷十三说(大正32·345b)∶‘得有余泥泹,则垢心灭;得无余泥洹,则无垢心灭。’这样的无余依涅盘,直是身、心、智都灭的境界。虽然《本事经》指示出无余依涅盘界不是完全归之于无有,尚有个‘清净无戏体’在,而这个清净无戏体毕竟是什么状态的?却用遮诠的表现法,‘不可谓有,(中略)不可谓彼非有非无’,殊令人有难以捉摸之处。在《大般涅盘经》卷四也有形容无余依涅盘境界说(大正12·627c)∶‘譬如热铁,槌打星流,散已寻灭,莫知所在;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己度*欲,诸有淤泥,得无动处,不知所至。’但是要知道佛教运用的语言是爱用遮诠的表现法,爱用非、无、灭、空等字眼,从否定的反面来肯定它的正面;阿罗汉无余依涅盘的清净无戏论体,绝不是等于龟毛兔角毕竟无的东西;因为涅盘的境界不属于理论的问题,而是唯实证体验者精神上的生活境界。因为阿罗汉以我空智证入涅盘的境界,一方面解脱了由烦恼、业所招的有漏生命,同时也就是得到非烦恼、业的无漏生命。可是这无漏生命——清净无戏论体,已超越过烦恼、业的意识所能认识或经验的境界。《中阿含》二一0经说,苦乐以不苦不乐为对,不苦不乐以无明为对,无明以明对,明对涅盘,涅盘则无对。也即是《俱舍论》卷六说的(大正29·34c)∶‘此极寂静,此极美妙。谓舍诸依及一切爱,尽离染灭名为涅盘。’昔跋迦梨比丘死,佛说他因为已证入无余依涅盘,恶魔已不能再找到他所往之处了;也是证明这个无对的道理和事实。

在声闻乘二种涅盘中主要的是现证的有余依涅盘,而无余依涅盘不过是到了残余的身依灰尽——死,加上一个名称罢了。所以死,毕竟无关紧要的,‘寂灭为乐’的境界是要求在生前证得的,南传巴利语藏经的《如是语》(即汉译的《本事经》)上座偈有∶‘实极安乐,佛说涅盘;无贪无愁,安隐苦灭。’以及‘我依安乐,得此安乐’的饱餐法味的生活境界。

但声闻人所证的涅盘,毕竟是个人享受的法味与安乐的境界;对诠释涅盘生活用语方面,也多属遮诠,对人生社会缺乏积极的意义。到了大乘佛教,对于诠释涅盘问题上的用语,遮诠与表诠并用,而表诠的表现法运用更广。因为大乘佛教的生命源泉的般若智,是从空到不空;空,就是对缘生法上空去有见、无见,空去生死见、涅盘见,空去众生见、佛陀见,统一于不二的一实相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的不空的肯定。于是说涅盘时无一法不是涅盘,涅盘即实相故,生死即涅盘故。觉悟这个道理,就是成佛证涅盘;不觉悟这个道理,就是凡夫落生死,但虽落于生死的凡夫,这个法尔道理并没有失去。在凡夫不失分上,《十地经论》称之为‘性净涅盘’,《三无性论》名之为‘本有’;在佛陀觉悟分上,《十地经论》称之为‘方便净涅盘’,《三无性论》名之为‘始有’。《成唯识论》说四种涅盘中称本有的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称始有的为‘无住处涅盘’。论文释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云(大正31·55b)∶‘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释无住处涅盘云(大正31·55b)∶‘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

依据以上的论典,自性清净涅盘,是指‘佛如、众生如’的法尔真实如是之理,可是未觉悟的凡夫毕竟不能称为佛陀,好像地下未被开发的矿藏,虽然是财富,但还不能为人民所享用,天台家称之为未有庄严过的素法身,到了证得无住处涅盘,才能亲自受用涅盘的境界,发起无穷的妙用,好像已开发的矿藏,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实有财富,真正得到享受,天台家称之为庄严了的法身。前者是属于理论的,是指出实践的方向;后者是实践着的生活,充实了证实了涅盘的理论。故涅盘论到了大乘佛教,才有了真实的着落,表现出富有朝气的积极精神,像‘大悲般若常所辅翼’,‘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的明确而生动的语句,扫除了小乘佛教关于涅盘遮诠表现法的那种暗昧的气氛。

〔大乘佛教的涅盘是生活实践的深刻契证〕

一个人要走远路时,为保护两足,是把道路上铺满皮革呢?还是只要两足穿上革靴呢?佛陀教人的方法是叫穿上革靴。证入无住处涅盘的智慧,就是穿上革靴,两足便能走任何不平的生死道路。《大智度论》卷九十六说(大正25·729b)∶‘一切法不可尽坏,但离其邪忆想,一切法自离。’故涅盘之寂灭,是转变义,即转变邪忆想而成为般若智,则一切法皆是实相,生死险道顿成涅盘的坦途,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人生生活,更没有涅盘可证。故大乘佛教的涅盘,是以生活实践为中心,离开人间无生可度,离开人间无佛可成。《大乘入楞伽经》卷二说(大正16·599a)∶‘非于生死外有涅盘,非于涅盘外有生死;生相涅盘无相违相。如生死涅盘,一切法亦如是,是名无二相。’《思益梵天问经》说(大正15·36c)∶‘当知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盘;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盘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盘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盘。’

学佛人应该照顾自己脚跟,从实际生活中体味涅盘境界,于缘生法上烙着实相法印,才能触处即真,头头是道。(慧风)

◎附一∶印顺〈佛教之涅盘观〉(摘录自《妙云集》下编{2})

涅盘之深究

(一)蕴苦永息之涅盘∶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是迷于‘无我’的愚痴,这惟有无我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无我)慧,便能破我见,体验到人生的真理,获得大自在。这是现生所能修验的,也是圣者所确实证明的。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这就是入涅盘了。大阿罗汉都是这样的,释迦佛八十岁时,也这样的入了涅盘。如进一层推求,就难于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盘,到那里去呢?证了涅盘,是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佛是很少讲到的。总是讲∶生死怎样延续,怎样断烦恼,怎样就能证涅盘。入了涅盘的情形,原是不用说的,说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个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处求医,一定要问个明白,眼明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医生怎么说也没有用吧!因为他从来无此经验,没法想像。只要接受医治,眼睛明亮了,自然会知道,何必作无谓的解说。若一定要问明了才肯就医,那他的眼睛,将永无光征日子。涅盘也是这样,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在生死中转,未曾证得涅盘,所以入涅盘的境地,怎么想也想不到,怎么说也说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样。佛教是重实证的,只要依着佛的教说——断烦恼,证真如的方法去修习,自然会达到自觉自证,不再需要说明了。(中略)

小乘的修学者,做到生死解脱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么作用了。这是小乘者的涅盘观,大乘却有更进一步的内容。这可分两点来说∶

(1)约体证的现(相)实(性)一味说∶声闻者证入法性平等时,离一切相。虽也知道法性是不离一切相的,但在证见时,不见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声闻学者的生死涅盘差别论、性相差别论,都是依据古代圣者的这种体验报告而推论出来。但大乘修学者的深悟,在证入一切法性时,虽也是不见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见道),但深知道性相的不相离。由此进修,等到证悟极深时,现见法性离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现。这种空有无碍的等观,称为中道;或称之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于体证到此,所以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依据这种体证的境地,安立教说,所以是性相不二论、生死涅盘无差别论。在修行的过程中,证到了这,名为安住‘无住涅盘’,能不厌生死,不着涅盘,这是小乘证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涅盘,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证的涅盘(法性)中,更进一层,到达法性海的底里。

(2)约修持的悲愿无尽说∶小乘者的证入涅盘,所以(暂时)不起作用,除了但证空性,不见中道而外,也因为他们在修持时,缺乏了深广的慈悲心。像游泳的人,如发生了危险,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觉得没事,更不关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见别人还在危险中,便奋不顾身,再跳进水里去,把别人拉到岸上来。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大慈悲,有大愿力,发心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自己证悟了,还是不断的救度众生。在为人利他所受的苦难,菩萨觉得是∶无上的安慰,最大的喜乐,没有比这更幸福了。由于菩萨悲愿力的熏发,到了成佛,虽圆满的证入涅盘,但度生无尽的悲愿,成为不动本际而起妙用的动力,无尽期的救度众生,这就大大不同于小乘者的见地了。但圆满成佛以后,救度众生,不再像众生一样,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佛的涅盘,是无在无不在的,是随众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应化的——现身,说法等。佛涅盘是有感必应,自然起用,不用作意与功力的。佛般涅盘,像日光遍照一切一样。一个个的众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进来,就有方光;有圆孔,光射进来,就有圆光。光是无所谓方圆的。所以,现一切身,说一切法,都是随众生的机感而现的。如释迦佛的在此土诞生、出家、成佛、说法、入涅盘,都是应化身;圆证涅盘的佛,是早已证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圆证涅盘的佛,是一个个的,在这里在那里的,是寿长寿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盘的真义,不知应化身的真义了。必须放弃小我个体的观念,才有悟解证入涅盘的可能。

涅盘,是没有人与我等种种分别。所以了解涅盘,非从生死苦果,即小我个体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盘,如说永恒,这即是永恒,因为一切圆满,不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也就不会变了。说福乐,这便是最幸福,最安乐;永无苦痛,而不是相对的福乐了。要说自由,这是最自由,是毫无牵累与挂碍的。没有一丝毫的染污,是最清净了。所以,有的经中,描写涅盘为‘常乐我净’。这里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个体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则,永久在我见中打转,永无解脱的可能。以凡夫心去设想涅盘,原是难以恰当的。所以佛的教说,多用烘云托月的遮显法,以否定的词句去表示他,如说∶不生不灭、空、离、寂、灭等。可是众生是愚痴的,是执我的,多数是害怕涅盘的(因为无我了);也有不满意涅盘,以为是消极的。纯正而真实的佛法,众生颠倒,可能会疑谤的,真是没法的事。好在佛有无量善巧方便,为了这种深深执我的众生,又作另一说明。

(二)身心转依之涅盘∶‘转依’,是大乘佛教的特有术语。转依即涅盘,表示身心(依)起了转化,转化为超一般的。这可说是从表显的方法来说明涅盘。依,有二种∶(1)心是所依止,名为‘染净依’。依心的杂染,所以有生死;依心的清净,所以得涅盘。心是从染到净,从生死到涅盘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识学中,特重于这一说明。(2)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为‘迷悟依’。法性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现为杂染的生死;如悟了,即显出法性的清净德性,就名为涅盘。从心或从法性——依的转化中,去表显涅盘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特色。

(1)约染净依说转∶我们的烦恼、业、苦果,是属于杂染的;圣者的戒定慧等功德,是属于清净的。而染与净,都以心为依止。这个所依心,唯识学中名为阿赖耶识,即心识活动的最微细部分;最深细的阿赖耶识,成为生死与涅盘的枢纽。众生的生死苦,由于心识中有不净***(功能)。由此不净的***,生起烦恼、业、果。如从不净种,生起贪、嗔等烦恼心行,于是所有的身口行为,都成为不净业,如杀、盗、*等。即使是作善,因从自我出发,所作的也是杂染业,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报由业感,业从惑起的因果,实在都是从不净的***而发现。现起的不净行,又还熏成种种不净的***。杂染***积集的染心,持种起现,又受熏成种,因果不断,这才延续流转于苦海之中。这个杂染***所积集的杂染心——阿赖耶识,从业感报来说,他是受报的主体,所以叫异熟识。从形成个体的小我来说,他是摄取及执那阿赖耶识,而被我见错执为自我(因为阿赖耶识,有统一性、延续性,而被错执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对象。依阿赖耶识而有杂染的种现不断,那不是永远不能解脱杂染的生死吗?不!好在心的深处,还有清净的***。所以,众生是既非纯善的,也不是纯恶的,而是心中含藏着一切染净功能***。众生并不是没有清净的功能——无漏***,而是向来被杂染功能遮蔽了,才成为杂染的一家天下,烦恼业苦现行,不得解脱。要求得解脱,就要设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净***,使他发现出来。如信三宝、听法、诵经、持戒等,即是开始转化。像走路一样,向来走错了,现在要换个方向走,向佛道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断的熏习,渐使杂染的力能减低,清净的功能增强,发展为强大的清净潜力。再进步,把杂染的功能完全压伏。从无漏的清净***,现起清净的智慧等,烦恼自然被伏断了。一向为杂染所依的杂染心,现在转化为清净法的所依,就叫做转依(究竟转依在佛位)。悟证以后,清净的功德现前,杂染的力能被压伏,但染法的潜力还在,不时还要起来。这要经过不断的治伏阶段,与烦恼余力搏斗,到最后,达到纯净地步,才彻底消除了不净的***,而得究竟的清净解脱,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盘。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摄。到达转染成净,不但消除了一切杂染,而且成就无量的清净功德,无边殊胜力量。所以大乘的涅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毫无作用。

究竟转依了的清净心,和现在的杂染阿赖耶识不同。现在是虚妄分别的,与杂染相应的。到那时,转识成智,是无分别的。圆满的大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妙用,一切清净的功德都成就。清净的功德成就,在《阿含经》中,也透露这一消息。佛的***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均提沙弥,如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约染净依说,着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转染成净,苦果消散了,却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尽未来际度众生,随感而应,现身说法。

对于佛果的大般涅盘,切勿作‘我’想,我想与涅盘是永不相应的。转依的佛涅盘,以大菩提(觉)为本,彻证无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涅盘,彻证无我,没有分别,所以从对立矛盾等而来的一切苦痛,成为过去。

(2)约迷悟依说转∶佛有无量善巧,为了适应众生,还有另一方便,约迷悟依说转依。这个依,指法性而说,或名真如。真是非***的,如是不二的,这就是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实相。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颠倒妄执,造业受苦。若修持而悟证了法性,即得解脱。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这个。诸法空性,虽本来如此,但无始以来,有无明、我见,不净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虽然迷了,杂染了,而一切众生的本性,还是清净的,光明的,本来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觉得,生死流转中,有个真常本净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脱了,也还是这个我。现在说∶众生虽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变不失。这对于怖畏空无我的,怖畏涅盘的,是能适应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时,有外道对佛说∶‘世尊!你的教法,什么都好,只有一点,就是“无我”,这是可怕的,是无法信受的。’佛说∶‘我亦说有我。’这就是如来藏。外道听了,便欢喜信受。照《楞伽经》说∶由于‘众生畏无句’;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一方便,大大的弘扬。但是,如忽略了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便不免类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这是佛为执我外道所说的方便。其实,如来藏不是别的,即是法空性的别名。必须通达‘无我如来之藏’,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约法空性说,凡圣本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本性清净的,如虚空的性本明净一样。在众生位,为烦恼,为五蕴的报身所蒙蔽,不能现见,等于明净的虚空,为乌云所遮一样。如菩萨发心修行,逐渐转化,一旦转迷成悟,就像一阵风,把乌云吹散,显露晴朗的青天一样。云越散,空越显,等到浮云散尽,便显发纯净的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碧天,这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盘。

结说

生死是个大问题,而问题全由我执而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空去我见。无我才能不相障碍,达到究竟的涅盘。凡圣的分别,就在执我与无我。圣者通达无我,所以处处无碍,一切自在。凡夫执我,所以触处成障。入了涅盘,无牵制,无冲突,无迫害,无苦痛,一切是永恒、安乐、自在、清净。而这一切,都从空无我中来。

涅盘的见地,如苦痛的消散,无分别、无分量、寂静、平等,这在大小乘中,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无我观中,消除个我的对立而说明的。而大乘的特色,主要在悲智一如的净德,随感而应。

涅盘,不是说明的,不是想像的。要觉证他,实现永恒的平等与自由,必须从实践中,透过无我的深慧去得来。(慧莹记)

◎附二∶T. R. V. Murti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第十章(摘录)

中观涅盘观

佛教一直强调涅盘之境界虽然是不可言诠、无以言表,但却是真实的。如巴利所传的《无问自说经》(Uda^na)谈到∶‘涅盘之境界是无生、无转化、无造作、无和合相……如果不是无生、无转化等等……涅盘之境界即无异是世间的和合诸法。’又云∶‘有一境界,不可思不可议,其中无地、无水、无风……无虚空、无识……我说此即是无来、无去、无住、无生、无灭。此一境界无始、无终、无依持、无所持……此即是空之止息。’有时候佛典则会用一些较积极的、正面的名词来形容涅盘,如巴利《相应部》(Samyutta Nika^ya)说∶‘涅盘超越种种无常变化、痛苦忧毁,它是不凋谢、宁静、不坏、无染、和平、福祉、岛洲、依怙、皈依处、目标、彼岸。’佛典说得很明白∶绝不能把涅盘——如来死后的状态——想像成一种虚无、疏离。如来死后到底是如何?这个问题是佛陀之‘十四无

灰的组词大全(约50个) 灰的词语解释_灰是什么意思?

拼音 huī shēn miè zhì

解释 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出处 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例子 无

相关百度“灰身灭智”

灰的拼音 灰的解释 灰是什么意思

1、灰字的拼音是huī ; 2、 灰字的解释:(1)(名)物质经过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东西(基本义):炉~|草~|骨~|烟~|油~。(2)(名)尘土;某些粉末状的东西:~尘|~土|炮~。(3)(名)特指石灰。(4)(名)像木柴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色|青~。(5)(形)消沉;失望:心~意懒|心如死~|~心丧气。

精选部分灰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凝灰岩造句:上下两层凝灰岩的生成年代无法区别,它们都诞生于440万年前,这意味着短时间内的两次火山喷发?也许只间隔了短短的一千年?将化石俘获在其间。

解释:火山喷出来的灰砂等物质胶结成的岩石,多为红褐色、**或灰色,质松有孔隙,机械强度低,致密的可做建筑材料。

2、生石灰造句: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添加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脱硫对尾部除尘器的影响,主要从烟气含尘浓度和粉尘比电阻两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

解释:见〖石灰〗。

3、水灰比造句:本文着重研究了水灰比、各种调凝外加剂以及混合材料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放热量和水化放热速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影响水泥水化热的机理。

解释:拌制水泥混凝土时所用的水和水泥的重量比值。

4、磷灰石造句:“我认为我们现在都是盲人摸象。”康乃迪克州卫斯连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詹姆斯?格林伍德说道,他对磷灰石进行了研究。

解释:矿物,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并含有氯和氟,多为无色透明或浅绿色的晶体,有时为青、绿、黄、褐、灰等颜色,分布很广,是制造磷肥的主要原料。

5、炉灰造句:这种做法是源自于,旧约***中所提到的使用炉灰与衰老或死亡(创世纪18.27),悲伤或哀悼(以斯帖记4.3),和忏悔(约拿书3.6)的连结。

解释:炉中煤炭燃烧后的灰。

6、灰质造句:剩余脊髓灰质炎流行地区的强劲进展和最近***用新的工具已经在全世界除一个国家外的所有国家将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努力推进至其最后阶段。

解释: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

7、银灰造句:甚至好象是拾回了以往辉煌的自我,一展西部英雄水牛比尔的豪气,(肯明斯的诗句如此说)能够“骑着如水般平滑银灰色的健马,干净利落地击中一二三四五只鸽子。”

解释:浅灰而略带银光的颜色。

8、炮灰造句:数万的红军士兵已经在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事中丢了性命,有的冻饿而死,剩下的被你们的政委逼入芬兰人的火力圈成了炮灰。

解释:比喻被统治阶级强迫参加非正义战争去送命的士兵。

9、灰浆造句:事实上,长城还能屹立完全归功于明朝建筑师的才智。他们在灰浆中掺入糯米,糯米和熟石灰的化学融合非常紧密,以至于很多地方寸草不生。

解释:(1)石灰、水泥或青灰等加水搅拌而成的浆,用来粉刷墙壁。(2)见〖砂浆〗。

10、灰白造句:她们三个人把脸挤在一起,饶有兴趣地注视着花园里某个人;在她们中间,一个是一张快活的圆脸,一个是长着黑头发的灰白脸,还有一个是长着红褐色鬈发的白净脸。

解释:浅灰色:~的炊烟。

11、灰色造句:它们并不是因为皮色而得名,它们的皮色有点橄榄色到灰色之间,而是由于当它们受到威胁时,张开嘴巴,嘴巴里面颜色是蓝黑色而得名的。

解释:(1)象木柴灰的颜色。(2)比喻颓废和失望:~的作品|~的心情。(3)比喻态度暧昧。

12、灰烬造句:一两个大胆的投机商已经在筹划修建街道;有一位已经动工修建了一点儿,但却在泥淖与灰烬中间停顿下来,需要再考虑考虑。

解释: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化为~。

13、烟灰造句:当比安卡发现陶瓷并没有那么硬的时候,她开始吃陶瓷,然后她又开始吃烟灰。我们觉得可能是熏肉的味道唤起了她的这种瘾。

解释:烟吸完后剩下的灰。

14、油灰造句: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几秒钟后就拿了一小块橘色油灰回来(从他窗台上其中一个玩具拿下来的)。

解释:桐油和石灰的混合物,用来填充器物上的缝隙。

15、青灰造句:这是淑女与摇滚风格的混搭,青灰色铅笔裙可以是正式的办公室穿着,但是配以不透明的 *** 、长及膝盖的厚底系带长靴,就非常前卫了。

解释:一种含有杂质的石墨,青黑色,常用来刷外墙面或搪炉子,也可做颜料。

16、石灰石造句:但是真正吸引人的是旅馆的设计,无数游泳池、石灰石地坪和浮木构建共同筑就了一片宁静,我如此入迷,以至做了我以前从没做过的事情?在这里多呆了一天。

解释:构成石灰岩的岩石,用途很广,如烧制石灰,制造水泥、电石、苏打、漂***等,又可以做建筑材料和冶金熔剂等。

17、石灰岩造句:来自阿玛纳的一块石灰岩石碑描绘了阿赫那吞、其妻子娜芙提蒂和他们的女儿沐浴在阳光圆盘的光线中,圆盘即为阿吞神的象征。

解释:沉积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纯石灰岩呈白色,由于含有不同的杂质,所以有不同的颜色,如灰色、黑色、微褐色、蓝黑色、淡绿色、浅红色等。石灰岩是大量的钙质在海底或湖底沉积而成的,或由贝壳、珊瑚等生物体的残骸沉积而成的,广泛应用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建筑工程上。

18、石灰造句:在这里能很清楚地看到雅法,这是海边的一个由石灰石砌就的古老海港,港口周围有防护墙,有许多棕榈树,还有一座宣礼塔和一座教堂的钟楼。

解释:无机化合物,白色无定形的固体,是用石灰石(碳酸钙)烧成的。遇水就碎裂,变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农业上和医药卫生上用它做杀虫剂和杀菌剂。也叫生石灰、煅石灰或活石灰。通称白灰。

19、灰溜溜造句:曾经,我犯了错,灰溜溜地回家,躲到被窝里,害怕看见爸爸妈妈,但那两双手把我“揪”出来,我低垂着头,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解释:(~的)(1)形容颜色暗淡(含厌恶意):屋子多年没粉刷,~的。(2)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20、骨灰造句:1930年,在他那位于奥斯陆郊外里萨的城堡状房子里,南森在阳台上死于心脏病发,终年69岁;现在他的骨灰就埋在南面草坪一块简单的墓碑之下。

解释:(1)人的尸体火化时烧成的灰。(2)动物骨头烧成的灰,成分以磷酸钙为主,是制磷和过磷酸钙的原料,又可直接用做肥料。

21、灰暗造句:博物馆内总会有一些什么吸引参观者的好奇心,而室外的景色也同样引人:蓝天和牛津城使得那个灰暗自闭的老阿什莫尔博物馆换了新颜。

解释:暗淡;不鲜明。

22、灰心造句:让我灰心的是我记得住我还是个男孩时从不能使用的盥洗室的位置,可是我却想不起来我夜晚常常爬进的窗子旁边是不是有个花瓶。

解释:(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不怕失败,只怕~。

23、灰蒙蒙造句:巴黎连续几周都是灰蒙蒙的寒冷天气,这时候看看Bluebellgray的设计师FionaDouglas的家,终于感受到了一些春天的气息。

解释:(~的)形容暗淡模糊(多指景色):~的夜色。

24、灰尘造句:这些艺术作品有的是一些学艺术的学生灵感迸发短期创作的,甚至有些艺术家则是因为其驾驭灰尘的出色技巧而出名。

解释:尘土。

25、熟石灰造句:事实上,长城还能屹立完全归功于明朝建筑师的才智。他们在灰浆中掺入糯米,糯米和熟石灰的化学融合非常紧密,以至于很多地方寸草不生。

解释: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白色粉末。是建筑上常用的材料,又可以做杀菌剂、化工原料。也叫消石灰。

26、石灰质造句:多孔螅,千孔虫多孔螅目的一种石状水螅建立的珊瑚礁,产于热带海域,形成白色或**的石灰质结构,与珊瑚虫纲的真正珊瑚礁相似。

解释: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人和动物的骨髓中都含有大量的石灰质。

27、白灰造句:研究结果表明,LD转炉冶炼过程中.炉渣物相组成呈一定规律变化,其变化规律与石灰熔解速度有关,石灰熔解速度取决于炉内温度及白灰质量和助熔剂的种类。

解释:石灰的通称。

28、死灰造句:与此同时,北约在利比亚的空中巡逻还在继续。因为部分北约成员国担心迅速结束北约七个月来的军事行动可能导致暴力***死灰复燃。

解释:熄灭的火灰:心如~(比喻心灰意懒)。

29、灰铁造句:介绍了铸造深孔灰铁铸件时泥芯的制作方法和烘烤方法,并指出了合箱下泥芯需要注意事项。

解释:见〖灰口铁〗。

30、消石灰造句:降温后的烟气在烟道中与消石灰、反应助剂等反应,使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被除去,然后通过布袋除尘器而被除去;

解释:见〖熟石灰〗。

31、灰鼠造句:刷毛精选柔软度非常高的灰鼠毛和韧性非常好的山羊毛;独特的斜面造型能够照顾到脸部的每一个部位,使整个妆容的轮廓层次清晰而又不失整体感。

解释:松鼠的一种,毛灰褐色,颈下和腹下的毛白色。多生活在我国东北森林中。毛皮珍贵。

32、草木灰造句:其它几种物质也可用来施用石灰,如?壳灰、泥灰、钢渣磷肥(碱性炉渣)、草木灰和工业水泥的副产品等。

解释:草、木、树叶等燃烧后的灰,含钾很多,是一种常用的肥料。

33、草灰造句:很久以前,丹麦人把干草灰当做调味品来使用,雷哲毕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因为干草灰闻起来隐约有种爆米花的气味,所以被放入了鸡蛋类菜肴,也用来和帝王蟹搭配烹调。

解释:(1)草本植物燃烧后的灰,可以用做肥料。(2)灰黄的颜色。

34、洋灰造句:财务会计将提供一个关于所有学位课程的学生介绍明确和坚定的基础,一个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或以下的ACCA的ICAEW的洋灰或专业课程。

解释:水泥的俗称。

35、灰口铁造句:本厂设有铸造部,年生产普通灰口铁、球墨铸铁5000吨,为剑杆织机零件配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解释:断面呈灰色的生铁,碳和硅的含量较高,结构中碳是片状石墨,质地较软,容易切削,多用于铸造。也叫灰铁。

36、灰鹤造句:鹤的种类有很多,例如,灰鹤,沙丘褐,澳洲鹤,黑颈鹤等,总共大概有15个品种。

解释:鹤的一种,身体灰色,头部黑色,头顶有赤色斑点,脚黑色。生活在芦苇丛中或河岸上,吃植物的浆果和昆虫。

37、香灰造句:结果显示银耳子实体可通过香灰菌丝直接传输来获取营养物质,即存在结合位点。

解释:香燃烧后剩下的灰,特指旧时祭祀祖先或神佛烧香剩余的灰。

38、灰顶造句:太阳把它的灰顶照得黄黄的,使我想起了夏天。我说不出为什么,只是一霎时,一股孩子时的情感涌进我的心里。

解释:抹(mò)石灰而不盖瓦的房顶。

39、万念俱灰造句:但是,这位出身皇族的妻子却背叛了他,与另一位男子私通。同时,他最深爱的夫人也在久病之后去世,万念俱灰的主人公不久也随着他的这位夫人过世。

典故: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40、灰心丧气造句:如果在任何一个阶段,你感到因为别人做出意料之外的消极反应,或者,你不知怎么地在某个地方犯错,从而尝试一个主张力行为一直都没有成功,不要灰心丧气。

典故: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41、不费吹灰之力造句:在媒介使用功能得以绵延之后,一部分网站访问者就将通过一个临时手机系统被有效激活,这样,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按需供“图”,令所有人满意。

典故: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42、心灰意冷造句:无论如何,如果你心灰意冷,只要想想当我们成为著名的野外实地考察员时就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漂亮姑娘,心情自然会好的。

典故: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43、死灰复燃造句:《简报》对BrigitteGicquel进行了***访,请其评述结核病后来在全球范围内死灰复燃和耐药性增强的原因以及该疾病控制的前景。

典故: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44、灰飞烟灭造句:1953年刑满获释后,索尔仁尼琴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灰飞烟灭。但此时他强烈信仰东正教,他也重新找回了作为作家的奋斗目标。

典故: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45、吹灰之力造句:成吉思汗“侵占这个地方简直没费吹灰之力,”他的后代也将阿富汗作为基地,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王国。

典故: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46、心灰意懒造句:旅游官员并不乐观,世界末日预测让人们心灰意懒,也帮助了海湾沿岸恢复。

典故: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47、槁木死灰造句:从俄罗斯电视台播出的画面中,可以发现医院挤满了槁木死灰的病人,这些病人都是因为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而住院。

典故: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有关灰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灰的组词 灰怎么组词 灰的多音字组词 灰字组词

灰布、灰色、积灰、画灰、飞灰、垩灰、蛤灰、池灰、灰货、灰匙、灰菰、灰哑、灰管、灰黪、灰市、灰身、灰膏、灰尘、灰陨、灰土、灰笔、灰泯、灰颓、灰末、灰鬲、灰粪、灰坑、叉灰、彩灰、扒灰、砂灰、钻灰、同灰、死灰、烧灰、蜃灰、洋灰、焰灰、纸灰、银灰、油灰、心灰、土灰、灰渣、灰白、灰鹤、灰窑、灰滞、灰壤、灰烂、灰气、灰寂、灰粉、灰骨、灰朽、灰罐、灰木、灰汁、灰死、灰然、灰炉、灰冷、灰燧、灰槁、灰躯、灰分、青灰、轻灰、秋灰、起灰、漆灰、藕灰、炮灰、泥灰、蛎灰、烬灰、惊灰、劫灰、浸灰、灰暗、灰吹、灰沉、灰棚、灰顶、灰念、灰浆、灰殒、灰埃、灰质、灰糜、灰蝶、灰墨、灰劫、灰炮、灰垢、灰人、灰灭、灰焚、灰鼠、灰没、灰黑、灰律、锅灰、骨灰、寒灰、候灰、灰酒、灰败、灰光、灰榇、印灰、新灰、烟灰、香灰、石灰、塔灰、脂灰、铁灰、兔灰、委灰、冬灰、吹灰、尘灰、草灰、白灰、沈灰、惨灰、然灰、燃灰、灰常、灰瓶、灰戮、灰动、灰钉、灰沙、灰火、灰烬、灰弭、灰靡、灰炭、灰除、灰惨、灰志、灰汤、灰心、库灰、炉灰、淋灰、葭灰、捐灰、爬灰、墨灰、抹灰、热灰、弃灰、秦灰、葡萄灰、劫后灰、碱石灰、昆明灰、灰溜溜、生石灰、石灰吟、石灰水、打灰堆、彩灰酒、无灰酒、无灰木、石灰岩、灰突突、灰化土、灰扑扑、灰塌塌、灰姑娘、灰蓬蓬、灰簇簇、灰洞洞、火山灰、劫余灰、蓝灰色、抹灰层、灰不济、灰惨惨、灰不答、灰蒙蒙、灰沉沉、灰槽子、灰不溜、灰孙子、灰朦朦、灰失失、消石灰、重然灰、烟灰缸、洋石灰、石灰石、熟石灰、跳灰驴、灰指甲、草木灰、不灰木、调灰抄、豆秸灰、锅脐灰、麻灰色、清灰冷火、灰移火变、化为灰烬、灰飞烟灭、槁形灰心、粉身灰骨、挫骨扬灰、吹灰找缝、搽灰抹土、草蛇灰线、色如死灰、色若死灰、散灰扃户、死灰复燎、死灰复燃、意懒心灰、死灰复然、万念俱灰、心若死灰、心灰意冷、形槁心灰、朽木死灰、烟销灰灭、灰身灭智、灰容土貌、灰飞冲素、灰烟瘴气、灰心丧意、面若死灰、昆明劫灰、冷灰爆豆、枯形灰心、枯体灰心、火尽灰冷、寂若死灰、灰不溜丢、灰心短气、灰心丧气、灰心槁形、灰头土脸、灰头土面、灰灭无余、火妻灰子、寒灰更然、槁木死灰、焚骨扬灰、焚尸扬灰、死灰槁木、心灰意败、心灰意懒、心如寒灰、心如死灰、一鼻子灰、饮灰洗胃、吹灰之力、楚炬秦灰、百念皆灰、蛇灰蚓线、灰色技能、清灰冷灶、面如死灰、灰躯糜骨、灰身泯智、灰不喇唧、灰色收入、火烬灰冷、枯木死灰、坑灰未冷、灰身粉骨、木形灰心、面如灰土、碰一鼻子灰、抹一鼻子灰、脊髓灰质炎、石灰岩地貌、灰头土脸儿、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