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的典故是什么_师出有名的典故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11 0
  1. 刘秀是个开国皇帝,为什么要继续沿用“汉”作为国号?
  2. “玉体横陈”是形容哪个美人而流传的典故
  3. 出师表的诗词出师表的诗词是什么
  4. 成语骄兵必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5. 曹操的主要事迹及文学事迹

01 历来皇位之争,都是帝王之家少有亲情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皇室兄弟之间,甚至父子之间,感情浅显,有的只是利益、权利和冰冷的君臣贵贱。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史上有这样一位王爷,不仅赢得了皇帝哥哥的信任,就连做了皇帝的侄儿,也对他十分青睐。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的次子东平王刘苍。 史料记载,刘苍长相俊朗斯文,他自幼聪慧,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人。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就非常欣赏这个弟弟,尤其是对他的博学非常钦佩。刘庄继位后,任命刘苍为骠骑将军,并让其辅政。公元39年封刘苍为东平公,后封为东平王,定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 东汉时,藩王是不允许留在朝中辅政的,但是明帝却将这个兄弟留在京城并让其辅政。不仅如此,明帝还封刘苍的儿子为县侯,以东郡的寿张、须昌、山阳郡的南平阳、橐、湖陵五县赠给东平国。每当明帝外出,他总会安心让东平王留守京城,侍候皇太后,帮其处理国事。 坐在一个很多人都梦寐以求,想要取而代之的宝座上,每一位皇帝心中都充满了戒备。因为皇位一旦被夺,不仅仅是做不了帝王,怕是身家性命都要丢了。 02 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和阴丽华生了五个儿子,明帝有四个亲弟弟,东平王刘苍、广陵王刘荆、临淮公刘衡(因早逝未及封王)、琅邪王刘京。其中广陵王刘荆在大哥登基不久就试图造反,欲从哥哥手中夺取帝位,而且这种试图行动了两次。虽说明帝因为念及兄弟情分没有杀广陵王,但是说他心中没有顾忌那是***的。 有了广陵王这一出,明帝对兄弟绝对有戒备之心。但是他却对东平王十分信任,而且抛却律历,将东平王留在京城辅政。明帝所做的这些,单用一个兄弟情深,是没有说服力的。东平王之所以成为唯一一个留在京城的藩王,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他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十分的忠心,才使明帝对他如此信赖。 史料记载刘苍文武全才,他虽身居高位,但却没有借机笼络人心,而是一心一意辅佐明帝。他觉得明帝决策有误,就向其直言,讲明事情的得失,明帝听了觉得自己确实错了,就会接受弟弟的建议。 当时是盛世太平时期,刘苍曾经与大臣一起拟定了南北郊冠祀和冠冕车服等一套礼乐制度,明帝对这些制度都非常赞成。 03 《东平宪王刘苍》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四年春,车驾近出,观览城第,寻闻当遂校猎河内,苍即上书谏曰:「 ”臣闻时令,盛春农事,不聚众兴功。动不以礼,非所以示四方也。”帝览奏,即还宫。 永平四年,汉明帝出宫,观览城市风貌,决定去河内打猎。刘苍知道后,立即上疏劝谏明帝,不要在春耕农忙时***,君王***百姓避嫌,恐误了耕种时间。他说:臣知道皇上非常的节约,所过之处百姓无不称颂。但是即便这样,做事不按礼节,也不能给大家做个好的范例。陛下既然已经出行,不如就顺道巡行田野,看看百姓的庄稼长得如何,也算是师出有名,然后赶紧回宫。待到秋冬之时,万物萧条,天时肃杀,陛下再去***,也算应天而动。明帝觉得刘苍说得有理,便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刘苍在朝辅政数年,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虽然他做事一向低调,但是威望还是越来越高。刘苍心中非常不安,便向明帝要求辞职,想回到自己的封地,以此维护皇帝哥哥的权威。但是,一直把东平王当作自己左膀右臂的明帝却舍不得让兄弟回封地,不仅不准他辞职,还给了东平王很多的褒奖。 刘苍的心中更加不安,多次请辞,汉明帝终于答应东平王回封地,但拒绝他上交骠骑将军大印。《后汉纪》中是这么说:诏云"东平王比上书,愿归藩,上将军印绶,谦让曰闻,至诚恳恻。葢君子成人之美,今其听焉。" 以骠骑长史任束平太傅,掾为中大夫,令史为王家郎。加赐钱五千万,布十万匹。 04 但是,见不到自己喜欢的兄弟,汉明帝心里十分牵挂,忍了一年,又找了个借口把他召回了洛阳。刘苍回到京城,明帝不管他找什么借口,就是不放他回封地,直到皇太后去世,仍然不想放他走。但是诸侯王不能随意进京是律历,大臣上奏,汉明帝也不能强行违逆,只好答应。明帝特赐刘苍官人奴婢五百人,布二十五万匹,以及珍宝服饰车马等器物。 永平十一年,刘苍跟其他王爷到京中朝拜,一个多月后,大家返回封地,明帝亲自送走刘苍,回到宫中,便又开始思念兄弟。他感慨「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我心。” 汉明帝驾崩后,汉章帝继位。这位章帝跟他老爹一样,跟皇叔东平王感情特别好。他给这位皇叔的待遇远远超过其他藩王。刘苍虽然不再辅政,但对国家大事却非常关心,时常上策给章帝。 汉章帝曾经想要在原陵和显节陵之间建县邑。这两个地方分别是汉光武帝和汉明帝的陵墓,这将是个浩大的工程。刘苍直谏章帝。他说人死了修筑亩地陵园,应该合乎古代的制度,不要铺张浪费。光武帝就曾发过诏书,告诫不要修筑山陵,不要堵住流水。明帝为自己修筑陵墓时,比光武帝还要节约。你现在这么做,就是在违背先皇们的旨意,耗费国家财力,让百姓辛苦劳作,这样做不能国泰民安,会招来灾祸。说完这些,刘苍话锋一转,又对章帝说,陛下虽然品德圣洁,但臣担心别人会说陛下的不是,所以冒死直谏。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刘苍是个为人做事很圆滑,进退恰当适度,讲话让人觉得极度舒适的人,他不仅借光武帝的话堵住章帝的嘴,还以赞扬章帝品德圣洁取悦侄儿,暗示直谏是为章帝着想。这样的直谏,让章帝欣然接受,对这个叔叔更加的佩服信赖。但章帝越是这样,刘苍就越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肯有越礼之处。这可能也是明帝当年对他信赖有加的真正原因。 05 《东平宪王刘苍》中记录刘苍求朝见:六年冬,苍上疏求朝。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貂裘,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床。苍以受恩过礼,上疏辞曰:「 ”臣闻卑高列序,上下以理,陛下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中宫注亲拜,事过典故,臣惶怖战栗,诚不自安。此非所以示群下、安臣子也。”帝省,奏叹息,愈褒贵焉。 刘苍上书请求朝见,章帝同意后特意赐服装及其钱一千五百万,别的王爷只给了一千万。因为叔父路上冒风顶雨,章帝还特意派人赐给他貂皮大衣、食物和珍果,还安排人在郊外迎接。而他自己则亲自到叔父的住处巡视,查看床铺,以及所需钱物有无纰漏。 刘苍到了之后,上殿拜见章帝,章帝亲自答礼。刘苍对此十分惶恐,他对章帝说:「 ”陛下德重广施,爱护骨肉亲人,恩赐我奉命朝见,委屈尊严,对臣降礼相迎,这超出了典制,臣心中十分不安。”刘苍的谦逊,让章帝对他更加的欣赏和信任。 大臣上奏遣送诸王回封地,别的藩王都走了,章帝却将东平王留下,还赐给他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直到过了五个月后,有司又上奏让刘苍回封地,章帝找不到再留刘苍的借口,只好同意。但他心中实在不舍,便赐手诏对刘苍说:「 ”亲骨肉之间的天生情感,的确不因速近而亲近疏远,然而次见面,感情比从前更深厚。思念王长久辛劳,想得以回去休养,想要同意大鸿胪的奏章,又不忍心下笔,回头交给小黄门,心中恋恋不舍,因感伤而不能再说什么。”章帝亲自祭道神,流着眼泪送行,又赐给刘苍许多厚重的礼物。 06 刘苍回到封地后得了重病,章帝派遣名医去诊治,为了随时得知叔父的病情,章帝设置了千里驿站传递消息。 第二年,刘苍因病去世。章帝悲痛的痛哭流涕,他派遣大鸿膻持节,五官中郎将副监督丧葬,以及将作使者共六人,命四姓小侯诸国王公主全都到束平奔丧,赐钱前后一亿,布九葛匹。 刘苍下葬时,章帝下策说:「 ”咨王丕显,勤劳王室,亲受策命,昭于前世。出作蕃辅,克慎明德,率礼不越,傅闻在下。昊天不吊,不报上仁,俾屏余一人,夙夜焭焭,靡有所终。” 章帝抱怨苍天从自己身边夺走了东平王,让自己一个人在无尽的孤独终老。从此话中不难看出,章帝不仅信赖叔父,还将他当作自己的心腹和知己。 元和三年,章帝巡行到东平宫。他伤感地对自己的几个堂兄弟说:「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说完此话,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历来宫廷皇族少亲情,明帝父子与东平王之间的深厚感情实属罕见。这其中不仅说明明帝和章帝父子重感情,也反映了东平王的聪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秋果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刘秀是个开国皇帝,为什么要继续沿用“汉”作为国号?

鸠占鹊巢的典故

 《诗经?召南?鹊巢》:?维雀有巢,维鸠居上。?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我自出钱租宅,汝何得鸠占鹊巢? 《诗经?小雅?黄鸠》:?黄鹊威威,禽鸠亮亮。将之浮云,佐其树渊。?

师出有名的典故是什么_师出有名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鸠占鹊巢? 成语 里的两种鸟,鹊和鸠,其中争议比较小的是鸠,这里的鸠不是指鸠鸽类的斑鸠。而是指俗称布谷鸟的一种杜鹃,古称鸤鸠。吴代陆玑撰毛诗陆疏广要说:?鸠,鸤鸠也。今谓布谷。?诗经曹风里也有用鸤鸠四处下蛋,来比喻儿子不在身边的篇章:?鸤鸠在桑,其子在梅?鸤鸠在桑,其子在棘?鸤鸠在桑,其子在榛。?

 杜鹃科的确是属于托卵寄生的鸟类,所以鹊巢鸠占里的鸠,应该可以确认是杜鹃家族的成员。

 但是喜鹊属鸦科,体型比杜鹃大,生性凶恶,杜鹃很难有机会靠近鹊巢。而且野地的实际观察,也没有杜鹃寄生在鹊巢的记录。有一种可能是杜鹃不会筑巢,而喜鹊却是真正的筑巢高手,古人做如此的对比,纯粹只是文学的想像。

 喜鹊的巢呈球型,直径可达一百公分,还懂得将其出入口开在侧边,易守难攻,让鹰鹞不易得手,结构非常巧妙,喜鹊可以说是鸟界筑巢的权威。虽然如此,?鹊巢鸠占?还是违反 自然 现象,很难自圆其说。

 综观杜鹃喜欢寄养的几种鸟里,多属莺、雀,体型较小的鸟。所以有学者提出一种说法,那就是可能古人把雀和鹊当同音***借字。所以?鸠占鹊巢?,其实是?鸠占雀巢?。

 这样的说法,很有建设性,?鸠占雀巢?既没有改变读音或形义,又能符合 动物 界的实际情况,不失为两全其美的作法。

鸠占鹊巢的解析

 发 音 jiū zh?n qu? ch?o

 [成语解释] 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成语出处]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正音] 鸠;不能读作?h?。

 [辨形] 鸠;不能写作?鸩?。

 [近义] 坐享其成 渔人得利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鸠占鹊巢的接龙

 巢居穴处 ?处置失当 ? 当门抵户 ? 户限为穿 ? 穿壁引光 ? 光前裕后 ? 后起之秀 ? 秀而不实 ? 实与有力 ? 力争上游 ? 游刃有余 ? 余波未平 ? 平淡无奇 ? 奇珍异宝 ? 宝刀不老 ? 老态龙钟 ? 钟灵毓秀 ? 秀才人情 ? 情窦初开 ? 开山祖师 ? 师老兵破 ? 破瓜之年 ? 年富力强 ? 强人所难 ? 难解难分 ? 分秒必争 ? 争猫丢牛 ? 牛鬼蛇神 ? 神出鬼没 ? 没精打*** ? ***薪之忧 ? 忧患余生 ? 生死存亡 ? 亡羊得牛 ? 牛鼎烹鸡 ? 鸡犬不宁 ? 宁缺毋滥 ? *** ? 权衡轻重 ? 重见天日 ? 日以继夜 ? 夜以继日 ? 日新月异 ? 异端邪说 ? 说黑道白 ? 白璧无瑕 ? 瑕瑜互见 ? 见兔放鹰 ? 鹰瞵鹗视 ? 视而不见 ? 见猎心喜 ? 喜新厌旧 ? 旧调重弹 ? 弹尽援绝 ? 绝路逢生 ? 生死相依 ? 依然故我 ? 我心如秤 ? 秤平斗满 ? 满面春风 ? 风刀霜剑 ? 剑拔弩张 ? 张三李四 ? 四不拗六 ? 六马仰秣 ? 秣马厉兵 ? 兵不由将 ? 将计就计 ? 计无所出 ? 出生入死 ? 死气沉沉 ? 沉鱼落雁 ? 雁杳鱼沉 ? 沉李浮瓜 ? 瓜剖豆分 ? 分甘共苦 ? 苦中作乐 ? 乐极生悲 ? 悲天悯人 ? 人言可畏 ? 畏缩不前 ? 前俯后仰 ? 仰首伸眉 ? 眉高眼低 ? 低首下心 ? 心乱如麻 ? 麻木不仁 ? 仁言利博 ? 博士买驴 ? 驴鸣犬吠 ? 吠影吠声 ? 声威大震 ? 震古烁今 ? 今非昔比 ? 比肩继踵 ? 踵决肘见 ? 见钱眼开 ? 开诚布公 ? 公诸同好 ? 好逸恶劳 ? 劳师动众 ? 众口难调 ? 调虎离山 ? 山崩钟应 ? 应运而生 ? 生龙活虎 ? 虎狼之势 ? 势成骑虎 ? 虎尾春冰 ? 冰炭不投 ? 投畀豺虎 ? 虎口余生 ? 生老病死 ? 死不悔改 ? 改邪归正 ? 正理平治 ? 治国安民 ? 民保于信 ? 信及豚鱼 ? 鱼贯而入 ? 入不敷出 ? 出入人罪 ? 罪有应得 ? 得过且过 ? 过目不忘 ? 忘其所以 ? 以莛叩钟 ? 钟鸣漏尽 ? 尽人皆知 ? 知难而退 ? 退如山移 ? 移天易日 ? 日就月将 ? 将信将疑 ? 疑信参半 ? 半吞半吐 ? 吐刚茹柔 ? 柔茹刚吐 ? 吐哺握发 ? 发愤图强 ? 强聒不舍 ? 舍生忘死 ? 死不瞑目 ? 目送手挥 ? 挥戈反日 ? 日暮途穷 ? 穷奢极欲 ? 欲罢不能 ? 能工巧匠 ? 匠心独运 ? 运用自如 ? 如应斯响 ? 响彻云霄 ? 霄壤之别 ? 别具一格 ? 格格不入 ? 入井望天 ? 天翻地覆 ? 覆车之鉴 ? 鉴影度形 ? 形枉影曲 ? 曲高和寡 ? 寡见少闻 ? 闻过则喜 ? 喜从天降 ? 降心相从 ? 从井救人 ? 人心所向 ? 向天而唾 ? 唾手可得 ? 得意忘形 ? 形影相随 ? 随俗浮沉 ? 沉冤莫白 ? 白云苍狗 ? 狗头军师 ? 师出有名 ? 名正言顺 ? 顺水人情 ? 情急智生 ? 生离死别 ? 别有用心 ? 心如死灰 ? 灰心丧气 ? 气焰熏天 ? 天长日久 ? 久安长治 ? 治病救人 ? 人心归向 ? 向壁虚造 ? 造谣惑众 ? 众擎易举 ? 举案齐眉 ? 眉目如画 ? 画中有诗 ? 诗中有画 ? 画虎类狗 ? 狗仗人势 ? 势焰熏天 ? 天悬地隔 ? 隔世之感 ? 感激涕零 ? 零敲碎打 ? 打成一片 ? 片甲不回 ? 回天之力 ? 力不从心 ? 心坚石穿 ? 穿井得人 ? 人亡物在 ? 在所不惜 ? 惜墨如金 ? 金枝玉叶 ? 叶落知秋 ? 秋色平分 ? 分斤掰两 ? 两瞽相扶 ? 扶危济困 ? 困兽犹斗 ? 斗鸡走狗 ? 狗血喷头 ? 头童齿豁 ? 豁然贯通 ? 通今博古 ? 古调单弹 ? 弹尽粮绝 ? 绝无仅有 ? 有枝添叶 ? 叶公好龙 ? 龙马精神 ? 神魂颠倒 ? 倒持泰阿 ? 阿其所好 ? 好为人师 ? 师出无名 ? 名存实亡 ? 亡魂丧胆 ? 胆大包天 ? ***人怨 ? 怨天尤人 ? 人己一视 ? 视同路人 ? 人尽其才 ? 才疏意广 ? 广土众民 ? 民胞物与 ? 与世无争 ? 争权夺利 ? 利欲熏心 ? 心灵手巧 ? 巧不可接 ? 接三连四 ? 四亭八当 ? 当务之急 ? 急流勇退 ? 退避三舍 ? 舍己救人 ? 人心不古 ? 古貌古心 ? 心 手相 应 ? 应付裕如 ? 如释重负 ? 负荆请罪 ? 罪恶滔天 ? 天昏地暗 ? 暗箭伤人 ? 人存政举 ? 举世瞩目 ? 目无全牛 ? 牛刀割鸡 ? 鸡鸣狗吠 ? 吠形吠声 ? 声应气求 ? 求田问舍 ? 舍己从人 ? 人微权轻 ? 轻重倒置 ? 置之脑后 ? 后来居上 ? 上下一心 ? 心灰意冷 ? 冷暖自知 ? 知人之明 ? 明争暗斗 ? 斗转参横 ? 横七竖八 ? 八方呼应 ? 应付自如 ? 如花似锦

猜你喜欢:

1. 鸠占鹊巢的典故

2. 鸠占鹊巢典故

3. 久别重逢的典故

4. 镜花水月的典故

5. 为人师表的典故

6. 经典的教育人的寓言故事400字

“玉体横陈”是形容哪个美人而流传的典故

只有用“汉”做国号,才能让刘秀坐稳皇位。

作为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事可以说是流传甚广,比如他曾经犹如神助一般的昆阳之战,以及他被后世戏称为“位面之子”等诸多典故。除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之外,关于刘秀还有一个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个话题就是,作为开国皇帝,刘秀在辛辛苦苦建立了一个新朝代后,依然继续沿用“汉”作为国号,而这样一来,刘秀就意味着当了一个继位皇帝。

而继位皇帝与开国皇帝之间的差别,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为何刘秀甘愿如此呢?事实上,刘秀这样做,一是不得已而为之,二是利大于弊,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把皇位坐稳。

之所以说为何不得而为之,很简单,就是形势需要。公元8年,大权在握的王莽在经过将近八年的运作之后,成功地迫使汉宣帝玄孙孺子婴将皇位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新”朝。

登基之后,王莽随即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政策的不合时宜,导致民怨沸起,反对他的声音不绝于耳。

而就在王莽为如何平定起义而头疼的时候,他的堂弟王涉正预谋着怎样才能劫持他,那么,王涉为何要劫持堂哥王莽呢?这还要从他的一个门客西门君惠说起。

西门君惠这个人,在史料中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个方士,也是王涉的门客之一。之所以要提到他,是因为他对王涉说了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话,王涉才会去***劫持王莽,以至于发生了后来的许多事情。

当然,这里面所说的刘秀,并不是指后来的光武帝刘秀,在当时另有其人,而西门君惠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拉当时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这个人就是在王莽建立新朝后,担任国师的刘歆。

刘歆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五世孙,在王莽代汉建新前后,刘歆没少为王莽歌功颂德,因此,王莽刚一登基,就拜其为国师。

那么,为何说西门君惠所说的刘秀就是指他呢?是因为在当时,刘歆的名字就叫做“刘秀”。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还是公元前6年的时候,当时汉哀帝刘欣登基,为了避其名讳,刘歆便将名字改为了刘秀。

而在新朝建立之后,已是国师的刘歆看到因为改革,反对王莽的越来越多,因此就与王莽走到了对立面。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刘歆本身就是汉室宗亲的关系,以及其身居高位,因此,西门君惠就编造了所谓”汉室当复兴,刘秀为天子“的谶书,同时,为了让这个预言更具说服力,西门君惠还炮制了著名的“赤伏符”。

西门君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趁当前局势大乱,来拥立一位新主登基,而刘歆刚好就具备这样的潜在条件。

于是,西门君惠找到了王涉,一番游说之下,王涉表示该***可行,之后他又找到了时任大司马的董忠,最终将刘歆拉下了水,几个人组成了同盟,***劫持王莽,逼迫其交出皇位,以便让刘歆登基。

只不过,这个***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王莽察觉,最终刘歆***,其他相关人等全被处死,虽说这几个人死了,但赤伏符和谶书,却流传了出来,并逐渐被更多人知道。

赤伏符和谶书,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会置之一笑而已,但在当时,人们对此却是深信不疑,尤其是其中“汉室复兴”的精神,更让当时身处动荡之中的人们犹如看到了一盏明灯。

在这种精神动力之下,不少当时起义的势力,都打出了复兴汉室的旗号,而刘秀(这里是指光武帝)的大哥刘縯同样也是如此。

这句口号里面的“高祖”,说的就是汉高祖刘邦,而复刘邦之业,就是恢复汉朝的统治,作为刘縯来说,只有喊出这个口号,才是他能够快速招兵买马的最有效方式。正所谓师出有名,就是这个道理。

而刘秀在其大哥刘縯意外被杀后,接过了刘縯的权力,同样也继续着刘縯未完成的事业,因此,复兴汉室,依然是当时他所在势力的主基调。

在这种情况下,刘秀即使是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成功地击败了王莽,但其最初的口号和精神动力,就是以“恢复汉室”为最高目标,因此,在他登基之后,自然要履行这个承诺,将汉朝真的恢复过来。

虽说人们都知道,刘秀建立的汉朝与刘邦的汉朝不一样,但至少在明面上,也就是国号上,还是要保持一致的,这既是刘秀登基之前的形势需要,也是他登基之后的形势需要。

只有这样,他才能十分合法地坐上皇位,如果不这样,那么他的皇位就相当于是夺来的,是不合法的。

除了因为形势需要,刘秀不得不继续沿用“汉”作为国号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用“汉”当国号,有不少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刘秀的最早一批班底甘愿跟随他起兵。公元22年,刘秀大哥刘縯宣布起义,而刘秀则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市吴店镇)同时起事,以做呼应之势。

而在刘秀起兵之初,他的部下,大多是南阳的宗室子弟,说白了就是南阳的刘家人。这些人与刘秀一样,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汉室宗亲的血脉,只不过由于“推恩令”的影响,当时的境况不怎么好。

但即使再不好,也至少没有性命之忧,小日子虽说可能清贫,但最起码不会被杀头。不过,在他们跟随刘秀起兵之后,其人生轨迹就完全被改变,未来有可能封侯拜相,也有可能沦为阶下囚。

毕竟没有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更没有人在当时就知道刘秀会当皇帝。因此,他们跟随刘秀起兵,就意味着是把全家上下的性命都交给了刘秀,***如失败了,那么这些人全部都会被杀。

那么,他们是凭什么就认定刘秀,并甘愿跟着他呢?就是因为前文所说的那个赤伏符和谶书,可别小看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古代,其作用相当之大。

如果没有赤伏符和谶书,那么这些刘氏宗室,也不会那么痛快地选择起兵,更不会站在王莽的对立面,毕竟这一旦失败,就是杀头的大罪。

不仅仅是刘氏宗室,包括当时南阳郡的豪杰,之所以甘愿跟随刘秀,也是因为他们相信刘秀将来就是恢复汉室的天子。

另外,还有刘秀初到河北时,当地的割据势力如隗嚣、公孙述等人,以及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弇,为何会听命于刘秀,还不是因为那句“汉室当复兴,刘秀为天子”的谶语?

当然,不排除刘秀有强大的个人魅力,让这些人为之折服,但如果仅凭魅力的话,是不足以让他们情愿跟着刘秀卖命的,还是那句话,因为相信刘秀能恢复汉室,所以愿意跟随他。

所以,口号都已经喊出去了,到了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刘秀是万万不可能换另外一个国号的,不然,第一个反了他的,就是这些跟他打天下的人。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汉”这个国号,有助于刘秀登基后,继续一统天下的大业。

公元25年八月,刘秀于鄗城千秋亭(今河北鄗县南)即皇帝位,当年十月,刘秀进驻洛阳,并在此定都。而在刘秀登基时,当时整个国家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乱。

乱到什么程度呢?当时除了刘秀登基称帝之外,还同时存在有赤眉军所拥立的刘盆子,以及绿林军所拥立的刘玄,也就是更始帝。

这三人中,刘玄还是刘秀的族兄,两人均为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而刘盆子呢,则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人。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从宗法上来说,都是刘氏宗亲,正是因为有这个身份,才会被各方势力尊为皇帝。

但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三人同时存在,就造成了局势极度的混乱,而为了争夺天下,三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角逐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汉室宗亲,谁才是最有资格当皇帝的人,而在这种目标的影响下,除了军事实力方面的较量,更多的就是需要道义层面的较量。因此,不管是当时存在的哪一个***,都必须以自己是汉室正统自诩,刘秀也不例外。

如果他敢换一个国号,那么直接后果就是向天下说明他与西汉没有关系,而没有关系,就和前文所说的“恢复汉室”这个口号相违背。

一旦如此,那么首先他的***合法性就没有了,其次,就是其他两个势力,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打着讨伐“叛逆”的旗号,号召所有人来共同讨伐他。到那个时候,刘秀所面对的敌人,就不仅仅是部分人了,而是整个天下。

而反之,他沿用“汉”作为国号,除了能够让更多的人追随之外,还在接下来统一天下过程中,起着凝聚人心,让更多的人聚拢在他旗帜下的积极作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秀才得以在登基后,顺利地扫平关中、收取关东、平复陇西以及川蜀等地,最终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

所以说,刘秀虽说是开国皇帝不***,但继续沿用“汉”作为国号,也是形势使然,毕竟与那些虚名相比,这样做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是能坐稳皇位,更何况,刘秀本身也是刘氏宗亲,用“汉”当国号也不丢份儿,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出师表的诗词出师表的诗词是什么

望***纳,谢谢!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于高纬与小怜的爱情悲欢和北齐的兴亡,写了二首咏史诗,讽刺高讳因宠幸冯淑妃而亡国的史实,借古鉴今。全诗如下: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只要详细内容:

曹昭仪姐妹的父亲是一个音乐家,名叫曹僧奴,从小就培养两个女儿的音乐天赋。两姐妹不但有艺术潜质,而且天生丽质,这对才色双艳的姊妹花不久就被移栽入宫。但大曹生性稳重,不善*媚,有时还发一点世家**的歪脾气,被高纬剥去面皮,撵出宫去。小曹却与她的姐姐正好相反,调笑媚人,风情万种,颇得高纬欢心,不久册为昭仪,备极宠爱。并给她筑隆基堂,雕栏画栋,极尽绮丽,恩宠逾于所有后宫佳丽。

女人善妒,曹昭仪得了皇帝专宠,其她妃子心怀不满可想而知,但多数只是嗟叹自己命苦。而皇后穆邪利就不一样了,她的皇后地位决定了她是打碎醋缸最彻底的一位,也是最想想方设法除去曹昭仪的人。她使出了最卑鄙的一手,也是历代宫中屡试不爽的老招,诬陷曹昭仪有厌蛊术,高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三尺白绫,赐曹昭仪旦夕就死。

谁知除掉了情敌,桃子却被她人摘走了。一个名叫董昭仪的美女入了高纬的法眼,大受宠幸,并很快封为夫人,不分白天黑夜,如胶似漆的缠绵。把穆皇后气得要死要活的,整日以泪洗面。侍婢冯小怜貌美聪慧,又善解人意,非常同情穆皇后,穆皇后也把她视为体己人,就把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向她哭诉。冯小怜此人是天降至宝,冰肌玉骨,明艳如玉,精通乐器,歌舞曼妙,而且聪明伶俐,很有心机。就向穆皇后献上一计,让穆皇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高纬,她甘愿以身为饵,充当间谍,离间诸美,把高纬对穆皇后渐行渐远的爱夺回来。穆皇后认为这是一条妙计,就答应了。果然,高纬自从得到冯小怜以后,就冷落了董昭仪。但也使穆皇后从此彻底失去了高纬,因为冯小怜太漂亮了,高纬一见,就被她迷得像喝了汤一样,云雨之欢更是妙不可言。

从此,高纬专宠冯小怜,"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还发誓说"愿得生死一处"。只要冯小怜一有所求,高纬没有不答应的。***如天上的月亮能摘下来,恐怕现在我们就看不见这明明之月了。她身上的衣服首饰,动辄以千金计。高纬喜欢音乐,尝自作词作曲,谱入琵琶,与冯小怜一唱一和,其声嘈嘈,其语切切。狂欢,彻夜不歇。两人快活异常,神仙一般,时人号为无愁天子。高纬几次都想立冯小怜为皇后,只是冯小怜顾念穆皇后恩情,没有同意,高纬便册立她为淑妃,位仅次于皇后,命处隆基堂。但隆基堂是曹昭仪的旧居,冯小怜心里忌讳,要求拆了重建。高纬自然无异议,拨出许多金银,作为修缮费用。

据有的野史笔记记载,冯小怜是一个天生的尤物,肌肤吹弹可破,吐气如兰。玉体达到了最佳的黄金分割比例,曲线玲珑,凹凸有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在冬天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怀抱就是叫人欲死欲仙的温柔乡;而夏天则润滑如玉,凉若冰块。内挟*技,宛若处子。与之交接承欢,无不曲尽其妙。使高纬这个久历风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种新鲜无比的奇趣与快乐。

因此,高纬便爱不释手,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也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放在膝上,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使议事的大臣们也觉不好意思,或在心里意*,策对语无伦次,说话不着边际。许多朝廷大事自此也荒废下来。

高纬这人也是一个搞笑的家伙,见这帮朝臣表面上一本正经,心里早就涎水直流,干脆来了一个美的展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大凡人有宝物,都想拿出来显摆,这是人的炫耀心理在作祟。冯小怜是天下第一美女,面对这样一个可人儿,高纬不知道怎么爱才好,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恨",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常会说:我恨不得咬你一口,就是要用摧毁的方式表示这种扭曲的爱。高纬对冯小怜就属于这种情况。他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具有美艳风情的女子,有他独享总是不美,也亏了冯小怜这一身妖冶的肌肤,就像天下至宝,总不能自己老藏在怀里,要拿出来示人,要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丽姿秀色。于是他让冯小怜***光,躺在朝堂的案几上,并时不时的作出各种动作,让大臣们排着队,来一个两眼共霁色,秀色共氤氲。听着大臣们赞不绝口的谀词,高纬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场就来了一个的现场直播。而"玉体横陈"的典故也由此流传下来。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这边君臣荒唐的欢声笑语未歇,远方惊天的鼙鼓就骤然响起来了。

北周武帝看到高纬这样*乱、昏庸,于是御驾亲征,讨伐不义,北齐的平阳(今临汾)很快就被北周占领。

公元576年12月,平阳被北周军队重兵包围,告急的文书一日三至。可高纬真是一个"无愁天子",前方战事正酣,他却像没事人一样,一心一意的陪着冯小怜在晋阳(今太原)附近的三堆打猎。闻知平阳被围,高纬也想率兵驰援。但冯小怜玩兴正浓,要求"更杀一围"。高纬笑笑,当然不会拂了美人的雅兴,于是他继续陪伴小怜围猎。获得几头野兽,几只野鸡,方才尽兴而回,可此时平阳已经陷落了。臣下向他奏告:"严冬将届,北周主力已经退回长安,只留少数人守平阳,我们正好趁机收复平阳。"对此高纬有些犹豫不决。冯小怜听后,认为战争比***更***、更好玩,便怂恿高纬亲自带兵收复平阳。高纬自然言听计从,带上冯小怜就要出发。古代军队常视妇人从军为不祥之兆,因此就有人提出异议,高纬却很不耐烦的说:"只要小怜高兴,战败又有何妨!"高纬是宁丢江山不舍美人。

平阳本是北齐的地盘,北齐是为收复失地而来的,因此,师出有名,军有斗志。大军把平阳城团团围住,气势恢宏。加上皇帝亲征,齐军抵御外侮,无不以一当百。高纬下令挖掘地道,架设云梯。毁去城堞与城墙,致使平阳城墙坍塌,北周大将梁士彦虽然率兵拚死守城,但也岌岌可危。就在北齐将士乘胜欲入之际,高纬忽然传旨暂停攻城,他派遣手下,要冯小怜出来观战,大概是更想在美人面前显示自己是如何英武的。当时冯小怜正在梳妆打扮,接到禀告,决定盛装往观,于是就更加精细地打扮自己。等她到来时,周军早已修好了坍塌的城墙,并且以木为栅,堵塞得十分坚固。冯小怜十分撒娇,她认为天色已晚,无法看到攻城的壮观景象,要求明日再战。第二天朔风凛冽,大雪飘落,冯小怜又认为气候不佳,要求暂停攻城。高纬竟囿于妇人之见,视战争为儿戏。北齐军队就这样贻误了战机,结果几次都失去了取胜的良机,红颜果然误国。周武帝在接到平阳守军的飞羽告急文书,亲率大军8万,从长安星夜驰援。等到雪霁天晴,北周武帝已亲率大军赶到了平阳,高纬最终没能叫冯小怜目睹攻城的壮举,却等来了北周的援军。冯小怜的撒娇也就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寒冷的玩笑。

北齐自高欢起,就注意强军,代有名将。因此,两军相交,齐军虽暂时受挫,但威猛依旧。但高纬实在太昏庸,战略战术居然以冯小怜的嗔笑喜怒为标准,岂有不败的道理。

周军与齐军隔着一道几米深的土堑相望。高纬问左右如何交战,他的一个宠臣安吐根大言不惭地说:"贼寇而已,与王师不可同日而语。三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他们也只配扔到汾河里喂鳖罢了。"说得高纬哈哈大笑,更有不识军阵的大监在旁附和:"他是天子督阵,我们也是天子督阵。他们劳师远疲,我们以逸待劳,优势在我们一边,我们怎能挖堑示弱?"高纬闻之有理,下令填平沟壑,摆出两国天子决战的架式,"周主大喜,勒兵击之"。

正当将士们奋勇血战之际,忽然左翼军队临阵变换战术,冯小怜没见过这种场面,吓得花容失色,遽然大叫道:"军队败了!败了!"

穆提婆道:"皇帝快跑!"高纬便拉上冯小怜往后奔跑。

开府奚长谏阻说:"半进半退是用兵的常事,现在军队未曾伤损,陛下却骤然返驾,恐怕陛下一动,人心散乱,军旅不可复振!请陛下速西向镇定各军!"高纬沉吟多时,有些犹豫。武卫张常山也来报告:"军已收讫,完整如故,围城兵仍然不动,陛下宜回军前!安定人心。"

高纬勒马欲回,穆提婆拉着高纬的右肘道:"此言未可轻信。"

此时冯小怜惊骇得几乎要莹莹泪飞,高纬见状,心痛不已,也不管那么多了,带上冯小怜扬马狂奔。齐军失去皇帝,顿时大溃,自相践踏死亡的也有万余人。齐主高纬奔至洪洞,才停下来。冯小怜揽镜照影,重匀脂粉,突闻后面又报追兵大至,便上马再往北逃。其间高纬忽发奇想,让太监化装回晋阳取皇后衣饰,封冯小怜为左皇后,在逃跑途中让小怜穿上皇后礼服,反复观瞧欣赏后接着奔逃。

高纬退回晋阳后,害怕得很,打算周军逼近晋阳时,准备弃城北奔突厥。大臣们一再谏阻,高纬不听,后竟夜开五龙门出走。

北周武帝是一个仁义之君,体恤士卒,平阳之战结束后,他看到将士们在严冬踏雪卧冰,艰苦作战,冻坏了手脚也不叫苦,不禁流下泪来,就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北周大将梁士彦叩马苦谏,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该乘着胜利之威,直捣北齐重镇晋阳。

虽然晋阳只是别都,但高洋和他以后的历代北齐皇帝多数时间都在晋阳宫处理政事。文宣帝高洋即位于晋阳宣德殿,驾崩于晋阳宫;废帝高殷即位于晋阳南宫;孝昭帝高演即位于晋阳,驾崩于晋阳宫;后主高纬即位于晋阳北宫。晋阳实际上就是北齐的政治和军事中心。经过高家几代经营,早已是固若金汤。城中粮谷、器械充裕,开展持久战不成问题。高纬虽然畏敌如虎,但也认为周兵远来,又值严冬,要不了多少时日就会坚持不住,自动撤走。北周武帝雄才大略,非高纬可比,他知道围而不打,就是对北齐军在心理上的一个威慑。

果然不出所料,北周大军既不撤退,也不进攻。弄得高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更加惊慌。就叫人在城中建筑一座高耸入云的天桥,时常与冯小怜登桥遥视,观察城外敌军的情况。不料桥不坚固,禁不起人来人往,在北方强大的朔风吹刮下,忽然间坍垮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正常得很。但冯小怜却很迷信,认为是不祥之兆,吓得心惊肉跳,一再说此地不宜久留,哭着闹着要求高纬放弃晋阳返回邺城。想不到高纬昏得很,又一次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真的依从了冯小怜之言,回到邺城。

高纬临走时,下令以安德王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留守晋阳,统领山西兵马。在此关键时刻,主帅擅离岗位,是兵家大忌。君臣纷纷劝谏,但高纬仍旧不听,一意孤行。高延宗哭泣苦谏:"为了社稷江山,陛下您千万别走。为臣当以死战,击败周军,旦夕间事。"穆提婆却在一旁斥道:"王爷不要阻碍,陛下难道没有你考虑的全面?"夜间,高纬想趁黑逃遁,诸将都不听令。高纬只得带着少数宠臣及属下从五龙门斩关而出,向朔州方向逃奔,途中从官多散。高纬见周围只有十余骑随从,只得转向邺城方向。

乱世少忠义,穆提婆、贺拨伏恩等人,见高纬大势已去,纷纷奔入周营投降。

北齐将士听说皇帝跑了,失望愤怒之极,他们拥立安德王高延宗即位,高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改元德昌。高延宗将王府中的积藏与后宫美女赏赐给将士们,杀掉留在晋阳的高纬宠臣内侍十多家。高延宗亲自接见士卒,执手称名,流泪呜咽,士兵们感动,表示以死相报。晋阳城内就连儿童妇人,也都登屋上城,以石御敌。高纬听说高延宗继皇帝位,气恼地说:"我宁让周国得并州,也不让安德王奸心得逞。"这与慈禧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如出一辙。

不久,周武帝亲率军队攻城,劲骑四合,好似黑云一般。高延宗素来肥壮,前如偃,后如伏,人常笑他臃肿无用,这时却单独开城搦战,手执大槊,驰骋行阵,劲捷如飞,亲冒矢雨,所向无前。周武帝黄昏时率兵攻入东门,焚烧佛寺。高延宗此时从东门杀回,内外夹击,北周军队大乱,争相回头想跑出城门,践踏乱击,战死两千余人。周武帝身边的卫士几乎全部战死,周武帝也多次险些被剑槊击中。幸亏投诚的贺拨伏恩力战,两名下属一个在前牵引马头,一个在后挥鞭抽打,掩护周武帝,费尽艰险才从城东缺口逃出。高延宗以为周武帝为乱兵所杀,派人在尸体堆中寻找大胡子的人,结果没有找到。大胜之后北齐将士们欣喜若狂,涌入街坊之中喝酒庆祝,一时间醉卧长街的将士比比皆是,致使高延宗亦为之流泪。

周武帝不可一世,此时也吓得魂胆俱裂,准备撤军,诸将也劝他回军。宗室宇文忻慷慨陈言,劝阻道:"陛下攻克平阳,乘胜直取晋阳。自古至今,无此神速,昨日破城,将士轻敌,稍稍失利,何足介意!大丈夫当从死中求生,败中取胜,今破竹之势已经形成,奈何弃此他去?"此前投降的高纬宠臣段畅也极力陈说晋阳城中空虚,于是,周武帝勒马而还,吹响号角集结大军,军旅复振。在第二天清晨,趁北齐守军大醉未起之时,一举从东门攻破晋阳。高延宗逃至城北,被周军生擒。自12月13日受命守并州,14日称帝,15日战败被俘,总共才做了两***上。好事者以高延宗的年号"德昌",拆开就是"安德王为帝二日"的意思,以为应了谶语,让人唏嘘。不过作为高家的男儿,高延宗还算是有血性的,也死得其所。

高纬逃回邺都,收拾旧部,而此时的邺都尚有精兵10万,足以与北周的8万军队抗衡,但高纬自败于内心,听到周军的消息就心虚害怕。他把群臣将士召集在朱雀门,商议对策。宗室高励劝说:"现在叛逃的多是贵戚将领,士卒犹未离心。陛下若把五品以上官员的家属都汇集在三台,作为人质,这些人顾惜妻子,必当死战。周兵虽雄,又有轻慢我们之意,如果我们以哀兵背城决战,赢率不小。"高纬没有***纳此计。谋臣斛律孝卿劝说高纬检阅部队,以振作士气,鼓励军心。并为高纬写了一篇鼓舞人心的讲稿,嘱咐高纬在发言时"宜慷慨流涕,感激人心。"结果高纬面对10万庄严肃穆的将士时,"不复记所受言,遂大笑。"左右奸佞幸臣看到皇帝莫名其妙地笑作一团,也跟着捧腹大笑。由此,将士不由大怒,军心遂彻底瓦解。

高纬的母亲胡太后回来,后主理也不理。淑妃冯小怜驾到,高纬却凿开城北大墙,并出郊十里迎接。

宫内占卜官说天文有变,当有改朝换代的迹象。高纬就学自己父亲的样子,一面祈求菩萨保佑,一面禅位给太子高恒,自己做太上皇。

而北周军队却是越战越勇,直扑邺城。高纬仓皇之下,未等周军到来,就带着一家老小往济洲方向逃跑,相随只有一百余骑。

北周顺利地拿下邺城,周朝将军尉迟勤等东追高纬。到青州后,高纬想跑到从前的敌国陈朝避难,真是荒唐,搞笑。宠臣高阿那肱想活捉他献给北周,就骗他说,周朝追军还很远很远,不必慌张。高纬见形势不那么紧急了,就与冯小怜一路播撒爱情。却不料天降大兵,忽报"周师奄至",高纬吓得肝胆俱裂,匆忙的装了一大袋金子,系在马鞍上,带着冯小怜等后妃十余人狂跑。但没有跑多远,在青州南邓村,周军将高纬擒获。太子高恒,冯小怜等人也一并被擒。至此,北齐灭亡,黄河流域复归于统一

北齐本较北周强大,但由于冯小怜的儿戏、高纬的荒唐终使北齐亡国了。然而从另一角度而言,两人上演的"爱情"荒诞剧,也算绝世的恋情了。

成语骄兵必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出师表的诗词有:《前出师表》《孔明出师表图》。

出师表的诗词有:《题岳忠武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前出师表》。结构是:出(独体结构)师(左右结构)表(上下结构)。拼音是:chūshībiǎo。注音是:ㄔㄨㄕㄅ一ㄠˇ。

出师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后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二、国语词典

文章名。三国时诸葛亮在建兴五、六年两次北伐时所上的疏表,世称为〈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三、网络解释

出师表(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此篇文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关于出师表的诗句

那劳出师表愁读出师表那劳出师表

关于出师表的成语

出尘之表万世师表出师不利出师无名出人意表师出无名

关于出师表的词语

出师有名师出无名师出有名万世师表出尘之表一世师表为人师表出师不***出云表出师无名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出师表的详细信息

曹操的主要事迹及文学事迹

"骄兵必败",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成语。"骄兵",是指恃强凌弱的军队。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骄横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公元前68年,汉宣帝刘询派侍郎郑吉率军西征车师国。车师国求救于匈奴,但匈奴没有及时派兵支援,因此车师国投降了汉朝。不久,匈奴大军突然袭击车师,把郑吉率领的七千人马团团围住。郑吉派人突围,给汉宣帝报信请求派兵支援。

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将军赵充国主张趁机攻打匈奴的大本营。而丞相魏相却不同意派大军出战。上书进谏说:"国家出兵作战一般是在五种情况下,结果却是不同的。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在魏相看来,第一种情况解救危难,平暴安良,是为正义,因此称为"义兵",战必无往而不胜。第二种情况敌人侵犯,迫不得已奋起自卫,也可称作"应兵",师出有名,必然打胜仗。而后三种情况,忿兵、贪兵、骄兵都是不可取的。因一时气愤铤而走险,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或是贪恋他人***财物,强取豪夺,大动干戈,甚至凭借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动不动就给别国发号施令,大施*威,以战争相威胁,都是不义的,最终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在忿兵、贪兵和骄兵中,尤以骄兵的后果最严重。魏相认为,骄兵"出兵虽胜,犹有后忧"。也就是说,骄兵短时期内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从长远观点看,却是忧患重重,弊大于利。所以,他对汉宣帝讲,骄兵的结局,不仅仅是失败,而可能是灭亡。

说到这儿,魏相把话锋一转,说:"近年来,匈奴没有侵犯我们边境。现在为了车师,就要去攻打匈奴,这是没有道理的。出兵作战要有名义,我不知道这次出兵攻打匈奴有何名义?"

汉宣帝***纳了魏相的意见,决定暂不出兵攻打匈奴,而是派了一支部队,驰援郑吉,把他和他的军队接应回了渠犁,也就是现在的新疆轮台、尉犁之间。

魏相的"五兵"说,其实是阐述了中国古代军事哲学中关于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影响很大。"骄兵必败",作为这一思想的载体也以成语的形式在民间流传至今。不过,如今它的运用已走出军事领域,成为人们在表达骄傲的人做事不会成功这层意思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

一、主要事迹

1.出身——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实为养祖父的远祖)是汉朝初期的相国曹参。

曹家与夏侯家有密切关系,“夏侯、曹氏,世为婚姻。”关于曹嵩的家世,没有确切说法,《三国志》记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南朝宋史家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的《曹瞒传》记载,曹嵩本姓夏侯,后来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曹操实为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渊与曹操为堂兄弟。也有一说指曹嵩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腾有可能过继子侄作为养子。此两说均无确切证据支持。

2.曹操献刀——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随后,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3.割须弃袍——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

4.割发代袍——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曹操要举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5.逐鹿中原——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死。鲍信等便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后来与黄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曹操作为一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派系的同盟军,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是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袁绍,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

针对这个***,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格杀勿论的大***。《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曹操在此***中表现出性格中暴躁引发的残忍嗜杀,使其残忍本性爆发。

兴平元年(194年)至二年(195年),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终于击破吕布,平定兖州。朝廷也于此时正式承认曹操的兖州牧地位。

二、文学事迹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沉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感。

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扩展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参考资料:

曹操 (三国魏***奠基人)-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