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夫妻百事哀的全文,患难夫妻百事哀下一句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12 0
  1. 贫贱夫妻百事哀,下一句是什么?
  2. 你怎么解读“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
  3.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哪里,为何会有这样子的说法?
  5.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意思是什么?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意思是: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患难夫妻百事哀的全文,患难夫妻百事哀下一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我确实知道死别之恨世间***都有,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戏言:开玩笑的话。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怜:怜爱,痛惜。

诚知:确实知道。

如果只看文章的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这三首诗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文意思和创作背景,接下来就一起欣赏评析一下这篇文章:

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末两句,从“诚知此恨***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最后,在这里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贫贱夫妻百事哀,下一句是什么?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俗语的含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被后来的人曲解和片面理解,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其中一例。提到它,现代人想到的意思是,如果夫妻间的经济基础不好,就会产生比较多的矛盾,在生活中也就过得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有许多人在家庭碰到困难时,还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然而,其实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并非如此,“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有上半句,它所揭露的道理也更加现实,甚至还会改变大家原来的认知。那么,这句话最早出现于哪里呢?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关于这个,知道的人很少。其实这句俗语最早出现在唐朝时代的一首诗中,诗的作者叫元稹,这首诗是写给他的亡妻韦从的。

元稹是唐代有名的才子,他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科举,并迎娶了太子少保的小女儿韦从,韦从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她温婉娴雅,知书达理,两人的婚姻可谓天作之合。但可惜的是,元稹是个性格耿直的人,他总是仗义执言,对官场上的很多贪腐的现象进行揭露,自然就得罪了很多人,包括一些有权有势的大人物。这就避免不了后来他也遭奸人的报复陷害,被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

流放,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丝毫不亚于其他酷刑,不仅使名节受辱,而且往往身体上都吃不消,元稹若不是一路上有妻子的照料,可能早已支撑不下去了。被流放后,妻子韦从一路跟随,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但她毕竟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从未吃过这样的苦,因此到流放地不久便香消玉殒了。

你怎么解读“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

贫贱夫妻百事哀,本意是说,夫妻死别,是每个人都难免的事,但是对于元稹和韦**这样曾经共患难,如今却难以共富贵的夫妻来说,一旦死别,则更为悲哀。延伸一下,可以理解成:只有共同经历过风雨的夫妻感情,才更加显得珍贵。

现在贫贱同样限制了贫贱之人的想象。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眼光不是朝外看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逆来顺受,永远看到的是自己眼前的窘迫状况,在贫困线上挣扎,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们的腰,觉得没有出头之日,看不到希望,对生活失望,怨天尤人。

现实是真实的,也是残酷的,当一个个现实的生活问题摆在面前,却又无能为力,难以解决,生活无法承受之重,使夫妻之间丧失信心,失去信任,互相埋怨,互相指摘,由相亲走向相杀。到最后,一件小事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遣悲怀》。诗人转义是:夫妻生离死别,固然在所难免,但关于同过贫贱共过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就尤为悲痛。这是诗人元稹为了表达对亡妻的哀思,每当想起曾经一同过的苦日子,就非常悲伤。后来大局部人把这句话援用到理想生活中,用来形容现代人的婚姻情况,的确也算是恰如其分。

爱情也需求面包,没有物质根底的婚姻,怎样会快乐得起来?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再有感情的家庭,在清贫的逼迫下都会争争持吵,以至妻离子散。这就是理想,这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真实写照。

通常,婚姻都是以爱情为根底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很难能走到白头;但是也经常听说两个很相爱的人,由于家庭贫穷,不断无法改动现状,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感情早已冷淡,由于经济条件,生活中事事不顺利,所以很多人才会经常援用古诗中的“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穷这个事情是能够经过本人的努力斗争有所改观的;只需两个人能同心努力,心往一处走,劲往一处使,日子还是会越过越好的;但是有些人明知本人贫穷,有手有脚有头脑,就不去改动本人,整天沉溺于游戏、***等各种游戏中,无法自拔,越来越赖散,妻子也看不到往后生活的希望,所以生活处处不顺。

钱的功用在与它意味着一种价值,能够用来交流实物。而贫贱夫妻,由于没钱,那自然就相当于没有交流实物的才能,就相当于没有物质享用权。物质需求这种根本人类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夫妻或家庭,自然,幸福关于他们几乎就是奢望,以至生存都可能是很困难的事。所以,贫贱夫妻百事哀还真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哪里,为何会有这样子的说法?

意思是:谁不知夫妻永诀***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出自: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原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释义: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谁不知夫妻永诀***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扩展资料

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

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百度百科-遣悲怀三首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意思是什么?

社会上有很多女孩一心想着嫁个金龟婿,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上面了。毕竟贫穷的日子谁都不想过。看到有人劝女孩子嫁有钱人,并以贫贱夫妻百事哀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说什么没钱的夫妻的日子必定是悲哀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如此。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的意思:共患难的夫妻,其中一人去了,活着的人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总会比一般夫妻之间的生离死别更加地感到伤心与难过。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这是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对亡妻不嫌自己贫穷委身下嫁,与自己同甘共苦这份真情的深切怀念。

我看过一部**,有这么句台词:现在的年青人,除非老爸有钱,否则大多是穷人。与其成天想着嫁有钱人而把自己耽误了,不如找个人品好的一起奋斗,自己努力赚的钱,花着也踏实,不是吗?但是人们对词语的理解随着时代变而改变,成语的意思也被变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都是习惯,成习惯了他就对了,就像大家用“空穴来风”、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样,都是时代使然。但遗憾的是,时代中的人们总是相同,1000年前人类有贫穷贵贱,现代依然如此。只可惜1000年前“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好词,现在是烂词。

而实际上贫贱夫妻百哀这个词的含义用“被变”来表述很帖切,其实成语也好,诗词也好,其本意并未改变,变的永远是人。人的贪心,人的愚昧,人的势利,人的种种劣根性,等等,偏偏人这东西还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为了替自己辩护,硬生生地把原本美好的词句糟踏得污浊不堪,比如**、、公关,都是典型的例子。

意思是: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出自: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原文: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都有,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即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遣悲怀三首》,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前两首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

作者善于将***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在取材上,作者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写出了作者的至情至性,因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