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双关是修辞手法吗,八大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12 0
  1. 古诗的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别有哪些呢
  2. 一表人才一见钟情是什么修辞手法
  3. 什么是对偶,双关,叠字
  4. 苏轼的定风波诗中也无风雨也无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
  5.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是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开门见山、铺垫悬念、伏笔照应、联想或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借古讽今、烘托渲染、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移步换景等都属于写作手法。

而一语双关是修辞手法,如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通感,反语,顶真,互文,回环,移情等都属于修辞手法。

两者是有区别的。

一语双关是修辞手法吗,八大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诗的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别有哪些呢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子(1):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双关。)

一表人才一见钟情是什么修辞手法

修辞方法中常见的有:一语双关、比喻、拟人、顶真、设问、反问、反复、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

表达方式有:议论、记叙、描写、抒情和说明五种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

什么是对偶,双关,叠字

一语双关。一语双关的意思就是一句话中说明了两个物品或者事情,一表人才是指的一个人长相就看着非常像有文化的人,而一见钟情又是另一个意思,是指的第一眼看到就非常喜欢,这就是典型的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使两个不相关联的词语连接在一起,能够使句子更加的完整。

苏轼的定风波诗中也无风雨也无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

1、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的角度看,是一种修辞方法,就是说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出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在语文中对偶的种类有很多,分为单句对偶、偶句对偶,多句对偶等。还有一个就是在数学当中,也有对偶空间。给你举个例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就是 语文当中的对偶,“海阔”对“天高”,“鱼”对“鸟”。

2、双关是汉语修辞方法的一种。讲得通俗点就是:字面上是这个意思,但是其中还暗含着另一个意思,也就是一语双关,,比如这个“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中暗含了“情”

3、叠字,可以叫“重言”,就是重叠的词。有时在对联当中也可以看到时叠字。用叠字法,可以生动地表现对联的意境,而且在语音上也显得比较和谐悦耳,节奏韵律协调。

比如说: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是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苏轼的《定风波》诗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是用的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晴”既指天气的晴朗,也暗指感情的“情”,表现了主人公美好、纯洁的爱情,就像“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丝”暗指“思”,以表现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同样用到了双关的修辞方法。

全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忽然听到江面上飘来小伙子欢快的歌声。

在东面,阳光明媚照耀大地,而西边,雨意绵绵阴柔恬静。

说这天气是雨天,却也是晴天。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二、作品赏析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踏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

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百度百科-竹枝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