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离析出于哪篇文章初中,分崩离析出于哪篇文章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16 0
  1. 项脊轩志的原文和翻译
  2.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3. 吾恐李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是什么意思
  4. 季氏将伐颛顼的文学特点?
  5. 《项脊轩志》的全文翻译

《家》读后感1

 《家》这部***中高家的败落,向我们展示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秩序,***道德必然死亡,民主的新生的一代青年正在崛起这样一个重大意义的社会趋势。

 其实,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基本不会出现。但是社会中还是有一些现象。比如说男女婚嫁,讲究门当户对,虽然现在大多是自由恋爱,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开明的父母,总是喜欢干涉子女的终身大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错。若是对方很优秀就算了,毕竟天下父母心,都希望子女有好的归属。但是对方若是与他们理想中的目标有差距,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阻止。

 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这样或许会造成像觉新与梅和瑞钰的悲剧。由于长辈之间的矛盾,他们被活生生的拆散,梅忧郁而终。觉新只好顺从,娶了瑞钰,可是梅的结局还是发生在他身上,封建礼法下,她也断送了性命。

分崩离析出于哪篇文章初中,分崩离析出于哪篇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个人相爱,才有最好的结局,爱的力量是神奇的,未来的事情根本无法预知,即使再优秀的人,在强迫的婚姻下,他们也不可能幸福,最终受伤的却有三个人。

 父母们啊!封建的礼法不能效仿,给大家一个自由,在新社会中塑造一个个美好的结局,不要让旧社会的悲剧重现。

 《家》这部书继《红楼梦》,又给予了封建社会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巴金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批评了封建制度,并没有提出实质的做法。也的确是这样,在当时,最重要的还是改变人们普遍的想法,做法只是后说,只有彻底的让人们意识到封建的危害,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这点,恰恰是最困难的。

 我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守旧思想应当根除。中国之所以没有得到西方的飞速发展,也正是因为封建社会的持久,各种各样的革命运动后,我国终于脱离了封建的行列。

 文化对改变人们虽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凭借一个人,一部书,力量的确单保彻底的改变,依靠的还是革命。同时,那些踏着先进步伐的新青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走在了人们的先例,带领我们脱离了封建。

 《家》这部书中的人物塑造可谓很成功,但是现在文字已经不作为革命的一份子,而是作为我们心中的经典,作为人们的警戒,告诫我们,远离封建……

《家》读后感2

 这次寒***,由于时间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说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个成都地区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代表传统封建的势力。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觉新的弟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巴金以成熟的文笔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揭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另外,他还描写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渐觉醒和反抗。封建势力虽然强大,但那毕竟已成为过去,和现代社会发展相悖,始终会被社***淘汰和遗弃,即使觉民、觉慧不站起来反抗,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一个如此庞大的的家庭衰落,,虽然有点可惜,但封建专制始终是不可取的。

 在这些充满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细节的描写。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辞,景物仿佛就是为了主角的思想而生。比如***一开头写风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馆以及结尾写觉慧如鸟脱笼似的离家。

 《家》的另一个特点是洋溢着纯洁浓厚的青春气息。这种单纯而自然的气息,正如巴金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历史的洪流中,这本书永远不会被淘汰,因为它是我们的见证。

《家》读后感3

 《同桌冤家》是一本既搞笑又减压的书,它出自著名作家伍美珍的笔下。这本书讲述了两对同桌之间的冤仇故事,很受小学生的欢迎,我也是她的粉丝之一哦!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惜城。惜城的爸妈认为惜城太瘦了,就给他喝了营养口服液,让他开胃。没想到,报纸上说这种口服液里加了激素,才让人胃口大开,但是只要停用并减肥就能解除副作用。于是,他当晚的夜宵泡汤了。早上吃了“减肥早餐”,老爸还告诉他:“你昨晚说了梦话,我要吃红烧肉,我要吃红烧排骨。”下课时,他的同桌兔子还告诉他:“你上课时睡觉磨牙,还一边说,我已经五百年没吃人肉了。”

 书中类似这样搞笑的事情数不胜数,看后我笑得前仰后合。温馨提醒各位读者:不要只顾着开心大笑哦,故事里面也有丰富的道理!

 家长们,如果您的孩子太瘦或太胖,请不要随便给他们买营养口服液或减肥药。因为这种方法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在饮食上均衡营养搭配,让饭菜做得既营养有健康。还要让孩子坚持锻炼身体,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周末时可以到养老院、***院等地方做义工!这样,不但让孩子身体棒棒、身材匀称,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各位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同桌冤家》的故事吗?你想让自己在学习之余,开心一笑吗?你想让自己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吗?请同学们自己走进《同桌冤家》这本书吧!

《家》读后感4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觉新是这部***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读后感5

 《家》所描写的就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所束缚的封建专制家庭,在这个家庭,高老太爷化身为封建制度,统治着这个腐朽的家。而他统治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的主要手段——专制。在这样的统治下,家人的自由受到了约束,权力收到了限制,家又怎能温暖、温馨?

 在这样的统治下,“高老太爷”人们肆无忌惮的理由。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打出“这是高老太爷的意思”的口头禅,便可通行无阻。这深刻的反映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腐朽,让我深刻的领会了封建制度的可怕。

 有黑暗就有光明,即使是一点微弱的光明。书中描绘了觉新、觉民、觉慧这三个形象,在他们的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先进的五四思想,然而因为地位和性格的不同,五四的先进思想在他们身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家》读后感6

 最近正在看一篇长篇***: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虽然暂时只看完《家》这篇,发现巴金老爷爷对其中的人物刻画可谓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让我铭记于心。深刻的感受到巴金老爷爷不愧为伟大的作家。

 现在正在读第二本,当我读完第一本《家》后,给我的感觉真可谓身临其境,巴金老爷爷透过对一个大家庭的描写折射出对旧社会旧制度的厌恶与憎恨,痛斥了人与人在交往中黑暗、违心和奉承,通过三兄弟间性格的不同和对未来社会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层层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让人眼前一亮。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是一个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的相信旧社会一定会过去,旧制度一定会被舍弃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和老大觉新的性格刚好背道而驰,就像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任何交叉点一样,也就注定着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觉新的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懦弱到极点的那种人,在以前就称他为“无抵抗主义”,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他身边最亲的人死的死,走的走。虽然他感到无比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却并没有让他改变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许转变,但这种转变并不足以让他有所行动,他还保留着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觉民则是站在觉慧那边,但他并不象觉慧那样冲动,有着沉稳的性格,在必要的时候也回积极主动的争取幸福,从这点上来说我还是很欣赏他的。因此在整个大家庭中,只有觉民和觉慧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其他人则全是旧社会,旧体制的拥护者,可见觉民、觉慧和这个大家庭的隔阂有多么深,所以觉慧除了恨透了这个旧社会、旧体制外,也恨透了这个只有旧体制和旧制度的大家庭,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这个旧社会的决心。

 整本书就是围绕着觉民、觉慧两兄弟怎么和那个旧社会、旧制度作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整篇文章以“家”为主题贯穿始终,让人看了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家》读后感7

 巴金是中国近代的文学家,而他的代表作《家》是被我们熟知的作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封建时代大家庭的腐朽,人们深受思想的毒害,带给人们人生的不幸。今天,我们受到明主主义思想影响,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可以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惧怕一切阻碍,但是在旧时代是不能的,例如巴金的《家》中的长子觉新,就是因为包办婚姻而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家》围绕成都的封建大家族高家展开,高家的孙子辈有三个男丁,觉新、觉民、觉慧,觉新在上初中的时候,由爷爷做主包办婚姻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女孩钱梅芬,不仅自己没能获得幸福,而且这个女孩嫁人不到一年便守了寡,从此背负上了一生的不幸,从觉新和梅芬的爱情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之深,棒打鸳鸯这种事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平常事,人们想要自由恋爱是难以实现的。而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觉民和觉慧则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大哥是一个迂腐的人,没有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觉新仍然是守旧主义的维护者。

 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高老太爷心中,一切都应该听从他的安排,因此也为觉民安排了一桩婚事,但遭到了觉民的***,为了解决问题逃出了公馆,与大哥觉新的做法完全不同,他是接受了明主主义思想观念的人。而这是我们应该赞扬的,人们本来就应该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斗争,努力的去争取。

 读了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五四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变化,新旧这种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接收到新思想的青年人开始为了自由和平等而斗争,就像觉慧参加到**的队伍一样,是出于思想的反抗。读后感。觉新的恋人梅芬年纪轻抑郁而终,她本来是一个应该得到幸福的人,却在封建家庭的干涉下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可悲的女人。

 巴金用一家三兄弟的成长反应了封建思想和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一代人明主主义的觉醒和敢于反抗的意志!

《家》读后感8

 “有你在,灯亮着”,巴金先生的去世让每一名读者感到遗憾和悲伤。

 我并非是个热爱看书的人,最初的相识也只不过是教材书中载选巴金先生的几篇节选,还记得为《雷雨》在老师的课堂上演绎,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体味封建社会下带给我们的启发,称不上巴金先生的忠实读者,唯一接触完整的一本书《家》。

 不久前,我又拿出了《家》,细细回味了一遍。

 《家》这部***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由,对爱情,对创新中国的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们三兄弟做出的不同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爱还是恨,是走还是留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不同后果,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起伏不定,内心越是激动不已。《家》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压制极其严重的大户人家,在这个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觉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曾经深爱着梅,但让他的父亲用占阖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命运,娶了瑞珏。他爱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听从别人的鬼话,将待产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难产而死。他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豪无主见,这也正是旧中国的悲哀。然而丫头鸣凤对觉慧的不渝也是一个悲哀,这个悲哀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但麻木的人们不以为然,在他们心中丫头拥有的权利不同于他们,他们是物品,可以当作人情相送。而觉民则不同,当他得知与冯家**定亲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选择离家,最终他在这个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胜利的人。

 读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

 《家》中描述了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家》中让每有一位读者热情,冲动和幼稚,《家》中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给予我们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不管碰到什么坎坷和挫折,都要坚定信念冲下去,千万别想觉新那样一生充满遗憾和内疚。

《家》读后感9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想把我心中的故事写出来。忘记具体哪天有这个想法了,买来了这本被当做工具书的《成为作家》。不得不说,它真的很适合初学者,从中学到了很多。首先教授学生写作的四种困难:1写作本身的困难,即要不要写作。2一本书作者,3间歇性作家4不均衡作家。教授学生写作技巧时的困惑,写作首先克服的不是技巧而是信心的问题,就是认识问题。练习新闻写作,晨写:早上醒来不要看任何东西抓起笔就写,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情况下去写。每天坚持15分钟写作(预先安排时间进行写作,如果洗澡间能让你安静,那就把自己关在洗澡间)。任何东西看两遍:自从看了这本书,我看的每本书都会看两遍,两遍看写后读后感。“纯真的眼睛看世界”“学习保持头脑安静,像身体一样安静”书的最后章,结论:几点实用的忠告中提到的,‘喝咖啡上瘾的人’无疑是以最漂亮的方式挫败我狡猾的无意识,没有理由在推迟工作了。没看这本书之前,曾经有很长时间不喜欢看家庭***剧!原因是?我觉得家庭的***就那么些事,肯定都差不多,所以不看了。然而,这本书点醒了我,哪怕是双胞胎,他们的经历也不会是一模一样的!嗯,确实是这样。这真得是一本很好的写作指导教程书。

《家》读后感10

 《家》描写高氏官僚地主大家族在“五四”后的日趋没落。通过一个家族的分崩离析,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崩溃的现实和趋向。而今天我们的家,家里面我们成为了中心,父母长辈为我们而日益忙碌操劳,我们经常是坐享其成。更有的孩子连家务活都不懂得做,不懂得为父母分忧,甚至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有给最好的条件”。但是事事父母征求和尊重我们的意见,宠爱并且溺爱我们,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即便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应该满足,应该回报他们。看了《家》以后,我们为之反思,我们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天,是否应感觉到庆幸,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并不断努力,用自己最完美的成就来回报父母长辈们为我们的付出呢?不管怎样,今天的我们比过去的他们要幸福,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没有奴役、没有饥饿……尽管生活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是我们已经比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好了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如此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巴金的《家》中,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一种是思想前卫反抗封建的子弟。就拿“觉新”来说,他就是那些逆来顺受孝顺子弟,他“父亲”自作主张让他和现在的“大嫂”结婚,他心中虽不愿意,因为他爱的是“梅”表妹,但他不敢为自己的爱情去争取,只是惟命是从,结果最终还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分开了。思想前卫反抗封建的莫过于“觉慧”,他积极参加学生会,参加xxx,敢于表现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敢于做出反抗。即使他爷爷不许他外出,他也并没有就此放弃了学生会的工作,而是在家看书读报,了解当天的时事新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社会的统治,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再看看今天,家家户户和和睦睦,极少存在家庭的明争暗斗,都是民主制度,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和家人合伙商量解决,小孩子也有发言权,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家长不能相处的解决方法,并不是一味的不分对错的唯命是从;和那封建社会的那种“我是长辈,我说了算”的封建专制家长,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截然不同。

 社会是不断的在进步,像《家》里面的“觉民”、“觉慧”那样,有着先进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封建思想意识,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去奋斗。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反封建社会(现在我们不是在封建的社会里),而是勇敢的反对社会上错误的***的思想意识,要敢于开拓创新,坚持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坚持科学真理,反对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来说吧!文章中的“鸣凤”是一个丫鬟,她喜欢了“三少爷”,但后来她被“老太爷”卖给“冯老板”做小老婆,她心中不愿,但她身份低下,无选择的权力,最后跳湖自尽。再比比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平等,不分贵贱,没有主仆之分,一视同仁,而且每一个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会那样,身份低下的人,可以随便给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老爷当作礼品或物品用金钱买卖,完全没有了人身自由。

 《家》向我们充分的展现了封建社会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识把人们一个个逼上了绝路:大少爷“高觉新”终日思念“梅”;“鸣凤”因被迫婚自尽;“觉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时医治,最终死了。当今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层出不穷,现在的思想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新的资讯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我们面前,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灌输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识;变封建为开放,变传统为创新,变专制为民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会中,不敢像我们那样开放,不敢创新,没有民主;但现在有了,还有了互联网,有了电视,有了计算机,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让我们了解最新资讯的渠道,这一对比,证明了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精神境界在不断的提升着。我们可以向《家》里面的“觉民”、“觉慧”学习,接受更多的资讯,敢想敢做;还要以《家》中的“觉新”为借鉴,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顺从,否则到头来还是苦了自己,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项脊轩志的原文和翻译

出自《论语》全译:季氏第十六篇

直解: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项脊轩志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堦寂寂 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的翻译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白天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家中的(这里不翻译成”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

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扩展资料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 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项脊轩志》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

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项脊轩志

吾恐李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是什么意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

 朗读和翻译

 3、情感目标

 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

 2.结合预习,***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

 三、讲析第一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过:责备。

 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背景***是什么?

 点拨:背景***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②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

 2.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背诵

 二、讲析第二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

 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

 注意辨析:

 过:是谁之过与? 过错

 过: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

 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

 教师点拨: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

 ②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板书]

 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

 三、讲析第三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

 注意辨析: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安: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

 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一.基础知识掌握

 1、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 颠簸 *** B.不稳定 跌倒 ***

 C.不稳定 颠簸 ***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8.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 也 闻 一 以 知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 曰 弗 如 也 吾 与 女 弗 如 也

 ①为短文断句。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 B.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C.交:

 B.忠: D.信:

 ③翻译这则短文。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答案

 1.略

 2.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3.A

 4.D

 5.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对于,介词 ③从,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7.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 ⑷D ⑸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6)B(7)C(8)D(9)D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②A

 9.①A.xǐng B.chuán

 ②A.计谋,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季氏将伐颛顼的文学特点?

吾恐李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意思是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扩展资料:

《季氏将伐颛臾》创作背景:

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

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

《季氏将伐颛臾》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百度百科-季氏将伐颛臾

《项脊轩志》的全文翻译

要学好这篇文章,首先要了解一些孔子《论语》的常识和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和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以及内部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从而造成一个“士”的阶层,主要指的是知识分子。当时在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号称“诸子百家。”这百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丘。孟轲是儒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称“亚圣”。她们的理论和思想,后被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虽然他的思想统治了中国近两千年,但他个人身世并不那么得意。早年他在鲁国做官,最高的职位是大司寇(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长),后来被大贵族排挤,只得出走,周游列国到处说教,但始终没有被重用。晚年又回到鲁国,专门从事著述和讲学。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记事史《春秋》,整理了“六经”,并教了许多学生,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语》(将有关的言论编纂成书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这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主要记的是孔子及其***的言论。是谁记录的呢?是孔子的***及再传***记录整理的。全书共20篇,492章。是我们了解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和文艺等方面的思想的主要书籍,是研究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

由于《论语》是语录体的,故语言概括、简洁。这是它的长处,但文学性并不强。(我们之所以作为名著来讲,因先秦、两汉时期文史哲是不分的)作为记叙文,它很少记叙;作为论文,它只有论点,缺少论据。我们选的这篇《季氏将伐颛臾》可以看作是一篇驳论文章。主要记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冉有、季路的一席谈话,驳得简而有力,值得一读。

文章题目是《季氏将伐颛臾》,季氏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伐颛臾?开头还说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这冉有、季路又是谁呢?他为什么要见孔子?故先要了解这方面的问题。

在春秋时期,社会已开始大,周朝王室的统治力量已经衰弱,诸侯兼并,出现大国争覇的局面;而在诸侯国内,宗室的统治力量正在衰弱,掌握朝政的卿大夫之间的权力之争也很激烈。据历史记载,孔子所在的鲁国,在不到30年内,曾发生两次卿大夫瓜分宗室的重大***。从鲁隐公——桓公——庄公(三个弟弟:季友、庆父、叔牙发展为三氏,都姓姬)。上述***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进行的。第一次将鲁国一分为三,三家各得一份;第二次是一分为四,季孙氏得两份,其他各得一份。这篇文章所说的季氏,即指季孙氏。当时季孙氏力量强大,长期把持着鲁国的朝政。他一方面大肆搜刮老百姓,一方面自己组织军队向外扩张。季孙氏的后裔在费(b1)(距今山东费县城80里,现称颛臾村)那个地方,西北有个小国叫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小附属国。季孙氏把持着鲁国朝政,他想借维护鲁国利益之名把颛臾吞掉,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就发生了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因季氏将攻伐颛臾,冉有、季路就是为这件事来见孔子的。

为什么要跟孔子谈这件事呢?这里有个道理。孔子与鲁国的事业、季氏家族的事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是主张恢复周礼的,他对诸侯争覇、卿大夫争权夺利,一向是坚决反对的。他在做大司寇的时候,就曾建议鲁国国君拆毁季孙等三家的都城墙,但由于这几家大贵族势力太强大,孔子这件事没有进行到底,反而被逼的离开了鲁国。他周游列国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发生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孔子思想影响很大,特别是孔子的许多学生都在鲁国和这些大贵族家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故势力也不小。当时孔子最有名的学生冉有、季路就是季康子的家臣。孔子周游列国,后来也是被季孙氏派人从卫国接回鲁国的。孔子回国后仍没做官,常对季氏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他的一些做官的***,常登门向他请教。季氏要攻伐颛臾这样一件大事,当然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季路要向孔子讨教了。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人向孔子讨教时,孔子都发表了什么意见。

全文依据孔子与冉求的答对,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孔子听到冉求、子路通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的消息后,对冉求的批评。

“季氏将伐颛臾”:“伐”:讨伐、攻打。季康子将要攻打颛臾。这开头一句话用来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很简洁、概括。注意,文章不是写季氏攻伐颛臾这件事本身,而是写季氏将要攻伐颛臾时,冉有、季路为此事来见孔子,便引出孔子的一段慷慨的议论。这叫做“一石激起千重浪”。下面写的不是石而是浪。“冉有、季路见(Xian)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要注意,“见”:是拜见、谒见的意思。读音与词义有关系,读j1an,指拜见、谒见的意思。读x1an有两种用法,“见”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拜见的对象需加“于”字,如该句“见于”,是介宾词组作补语。另一种是直接带宾语,就变为使动用法,“使……”“叫……”。“有事”:事不指一般的事,指大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把战争、祭祀这两件事看作是大事。这里的“有事”就是指要发动战争。前面说“伐”,这里说“有事”,是委婉的说法。全句意思是:冉有、季路来拜见孔子并告诉他说:“季康子对颛臾将要***取军事行动。”这句仍是交代,也不是重点。所以写的也很简洁。重点是写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所以接下来,“孔子曰:‘求’”,是冉有的名字。因冉有是孔子的学生,故可直呼其名。为什么单呼“求”,而不呼“由”?这是因为在冉有、季路两人当中,冉求更有些名声,是主要的。季路激进好勇为孔子所早知,而冉求的政治素质与才华,却是受孔子一再称赞的。现在连做家臣的最基本道理都不懂,无疑要受孔子的责备了。再说,孔子早就批评过冉求为季氏聚敛财富,违反他博施于民的教导;如今又支持季氏以强凌弱,兴不义之师,这就更违背了他的教导。所以直呼求,不是孔子的疏忽,而是有意如此。认为季康子出此下策,冉求应负主要责任。“无乃尔是过与?”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特殊句式。反问句式,表反问、估计、商榷。“无乃”属固定结构。难道,恐怕。“尔”:你。“是”:代词。“过”:责备的意思。是动词,不是名词。“尔是过”:是“过尔”的倒置,用代词“是”把“尔”提前,叫动宾前置,也叫宾语提前。其作用是强调宾语“尔”。这句话可译成:恐怕这要责备你们吧!或译为: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高中课本第三册则译成“这不是你的过错吗?”这就把“过”当成名词处理了,这是不正确的。

这种用“是”使动宾倒置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只有一些凝固的成语中还保留着这种格式,如“唯命是从”,即“唯从命”:只听从你的命令的意思。“唯你是问”,即“唯问你”:只向你问罪。“无乃尔是过与?”是个反问句,是在反问中予以肯定,即“这应该责备你们。”因为孔子是坚决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而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没有制止这件事,是有责任的。所以孔子一开口就用一个反问句来批评冉有、季路。这话虽没明说季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不应该的(驳有事于颛臾),是这段的中心。但这意思已包含在句意中了。反问的口气虽然婉转,但却很有力量。孔子通过反问肯定了季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之后,接着就正面论述季氏为什么不能攻打颛臾。“夫颛臾”:“夫”:指代词,那个。“昔者”:古时间词。过去用“昔”;现在用“今”。后面常加“者”字。“先王”:指周公旦。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周公旦分封在鲁国这个地方,所以鲁国人称他为“先王”。“东蒙主”:指的是东蒙山的主祭者。“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让他作了”的意思。这句意思是:那个颛臾,我们先王曾任命他作为东蒙山的主管人。“且”:况且,而且,表又进了一层。“邦”:指国家。“域”:指疆域,国境。这句说:颛臾这个小国不在很远的地方,就在鲁国国境之内。“是”:代词,代颛臾。“社”:本义土神。“稷”:本义谷神。把这两词联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社稷”,代指国家。“也”:表判断语气词。这句说:他是我们国家的藩属啊!“何以”:以何,因为什么,为什么?“为”: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表反问。这句,“为什么要攻打他哪?”

孔子首先责备冉求的失职,着重批评冉求思想糊涂。在孔子看来,季氏伐颛臾是个错误的决策。这段话是从三方面来说明不应该伐颛臾的: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即说颛臾一向受到鲁国的礼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即颛臾本来就在鲁国疆域之中,不存在对鲁国的威胁问题,没有理由去攻伐它。三是“是社稷之臣也。”即从君君臣臣的关系看,颛臾一向称臣,臣不犯君,不能任意讨伐。“是”:是句子的主语,代前讲的颛臾。而“社稷之臣”是谓语。主谓语之间没用判断词,判断语气只通过句末语气词“也”来表示,这是文言文判断句式的一个特点,翻译时一定要把“是”所指代的“这个”“他”之类意思体现出来。如“他是季氏的臣子。”这三条理由应当说是相当充分的。最后用“何以伐为?”一个反问,把前面三个理由全部提领起来,并在反问中做出了肯定的结论——季氏毫无理由攻打颛臾。

以上是全文的第一段。在这一段中,孔子主要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君臣关系三个方面说出了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其特点是:

一、详略得当。前两句交代背景、情况,所以写的很简略。后面阐发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是主要的,故写的具体、充分。全文是记言篇章里的驳论文章,总体上是驳论,但驳论中不乏立论,本段主要是立论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是使全文驳论有坚实的立足点。

二、正面阐发季氏不应攻伐颛臾的三条理由前后,各用了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起,反问句落。反问与论说紧密结合,不仅在理由上显得很充分,而且很有启发、诱导的作用。并且把人物的语言写得很有生气、逼真。这两个反问句式要特别注意。

孔子《季氏将伐颛臾》解析之二

第二段,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是冉有对季康子的尊称。“欲之”:想要这样做,想要得到它。“之”:代伐颛臾这件事。“臣者”:作臣子的人。全句说:冉有说:是季康子主张这样做的,我们两个做臣子的人都不想这样做。这显然是冉有为自己辩解。在前段中孔子用三条充分理由说明季氏伐颛臾是毫无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冉有理屈词穷,抬出了推卸责任的方法,为自己辩护。既然冉有为自己推卸责任,那孔子就针对冉有的这种想法进行反驳和诱导。“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周任:是古代一个有名的史官。孔子直呼其名说,周任曾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八个字中间有许多省略,要特别注意搞懂。这是一个并列复句。“陈力就列”表***设,是紧缩句,“就列”:是根据前面***设做出的判断。“陈”:本义陈列、摆设。这里引申为表现、施展、贡献。“力”:才能、能力。“就”:动词,走近、靠近。与现代汉语“就职”、“就业”、“就位”、“各就各位”、“避重就轻”等词语中的“就”字同义。“列”:行列。直排叫行,横排叫列。这里指官员的队伍、官员的位次。这四个字的意思:***若能够施展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就可以走进官员的行列。“不能者止”:是“不能陈力则止”的紧缩句。“不能”: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力。“不能者”:***若不能施展自己才力的话。“止”:停止。要主动停止让位,以待能者的到来,即让贤。这四个字的全意是:***若不能够施展自己才力的话,那就停止、让位。这两个句子用词简练,结构紧凑,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加上表***设关系的关联词。在这里,孔子***用经典的办法,来驳斥冉有。按孔子的观点,为人臣者,有推卸不掉匡正君王的责任。季氏伐颛臾的决策,是极其错误的。冉有、季路不能劝说他们的主子放弃这一行动,那就难以逃脱助纣为虐的责任。这八个字是很厉害的,虽没直说责任就在你冉有,但意思是很明确的。而且其中还包含着批评冉有不称职,应退位让贤的意思。孔子用周任的话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还觉不够,接着用两个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站不住,要倒了。“颠”:已经倒了。“持”:永久把住,不让它倒下去。“扶”:是已经倒了,把它扶起来。“则”:表转折,那么。“焉”:疑问副词,何。“焉用”:何必,表反问。“相”:名词,盲人的护理人。“彼”:代词,那个。“彼相”:那个护理人。该句意是:一个盲人站立不稳,护理人不去护持他;盲人摔倒了,护理人不去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那个护理人干什么呢?这是比喻句的原意。那比喻句的喻意是什么呢?把冉有、季路作为季康子的家臣,比喻成盲人的护理人。现在季康子要伐颛臾,就像盲人站不住,要跌倒一样,如果冉有、季路不能制止季康子攻伐颛臾的行动,那就像盲人要倒了护理人不去扶持一样,都是严重失职。为深化这一道理,孔子又用了第二个比喻。“且尔言过矣。”“且”:并且,而且,又进了一层。“尔言过”:你的话说错了。“过”:也是动词,但不是责备,而是错了的意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兕”:独角犀牛一类的猛兽。“出于柙”:从笼子里跑出来。“柙”:关野兽的笼子。“龟”:龟甲。古人占卜,***用龟甲。“玉”:玉器。龟甲、玉器都是贵重的东西。“毁于椟中”:在木匣子中毁坏了。“椟”:木制的装龟甲、玉器的匣子。“是谁之过也?”“是”:代前两句。“过”:名词,过失。“与”:语气词,呢。表疑问语气词,同“欤”。该句意,这是谁的过失?

注意,两段中有三个“过”,意义都不一样:一个是动词,“责备”的意思。一个是动词,“错了”的意思。一个是名词,“过失”的意思。要区别请楚。

这两句的本义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它的比喻义是双重的:

第一层喻义是,将季氏比作虎兕,他去攻打颛臾,就像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那是要伤人的。同时把颛臾比作龟玉,是鲁国国内一个很亲服的小国,如果季氏去攻打它,那就要在鲁国境内毁掉它,那是很可惜很痛心的。在这里,孔子通过比喻说明了季氏攻伐颛臾的非正义性和破坏性。

第二层比喻义,老虎和犀牛所以能够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龟甲、玉器之所以会在匣子里毁掉,是由于管理虎兕和龟玉人的失职。这就是说,季氏所以会攻打颛臾造成不义、酿成祸灾,这也是由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谁之过也?”就是用反问句责备冉有、季路的失职。因第二段主要是驳斥冉有的推卸责任的思想,所以第二层比喻义是主要的。因冉有、季路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这篇文章主要是批评他们,并不是专门谴责季氏,不过孔子在批驳中所顺便揭露季氏发动战争的不义性,还是深刻有力的。

这段的特点是驳论,驳的真切有力。先用古人的名言驳,再用两个生动而确切的比喻驳,都没有正面的直接指责,但喻义却很深刻,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之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这说明孔子能抓住对方的要害,很善于启发诱导。

第三段,“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今夫”:今是现在;夫,代词“那个”。“固”:指颛臾的都城坚固。“近于费”:是说离季氏的都城费(b1)很近。“取”:拿下它,毁掉它的意思。全句意是:冉有说:现在那个颛臾,城池坚固而且靠近费邑,如果现在不攻取它,将来必定会成为子孙的后患。冉有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伐颛臾寻找借口,实际上是替季氏伐颛臾辩护;二是也承认了自己同意季氏攻伐颛臾。本来冉有看出孔子一上来就坚决反对季氏伐颛臾,所以就想把责任全部推到季氏身上,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但孔子却毫不放松。第二段专门批驳了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于是在孔子的进逼下,冉有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赞同季氏攻伐颛臾的真心。但还要千方百计寻求借口。从这里也可见孔子善于层层剥皮,步步逼近的论辩艺术。

看下面孔子是怎样驳斥这一借口的。“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是个难句(动词谓语句)。“君子”:名词作主语。“疾”:动词,痛恨,讨厌。“夫”:代词,指那种。“舍曰”:不谈,不说。“为”:动词。“必”:副词。“欲之”:我想得到它,我想要它。“为之辩”:为这样做寻找托词,寻找借口。全句意思是:君子最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我想要它”,却一定要寻找借口去获得它的人。这个句子中,“君子”是名词作主语,“疾”动词作谓语。“夫”后是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这两组联起来作“疾”的宾语。翻译时联合词组译为定语,另补中心词“人”或“行为,”因此译成“一定要寻找借口去获得它/的人。”以此与作谓语的动词“疾”搭配,译成“君子最痛恨那种……的行为”也可以。从孔子这句话中可看出,他对冉有寻找借口为伐颛臾辩护是非常气愤的,一个“疾”字就充满了感彩,非常痛恨。另外,这句话是泛指,既批评季康子也批评冉有,是一种嫉恶如仇的语气,很有力量。下面又转入正面论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有国有家”:既包括了有封地的诸侯国,也包括了像季康子这样有封邑的卿大夫。“患”:怕。“均、安”应掉换一下位置,这是遗留下来的一个错误。因“寡”指的是人口少。人不怕少,怕的是人民生活不安定。“贫”指财富少。不怕财富少,怕的是财富分配不平均。这样就顺理成章了。“盖”:承接连词,一般表上文与下文承接,下文揭示了上文的原因。“和”:和睦团结。“倾”:国家的倾覆。全句意思是:我听说治国治家的人,不怕人口少,只怕生活不安定;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平均。没有贫穷问题,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就和睦团结,人口就不会少;人民生活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注意,“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三句是紧缩句,是单句形式,复句内容。展开应为“均则无贫,和则无寡,安则无倾”,这样就清楚了。“均、和、安”都是表条件的,这些条件做到了,就能无贫、无寡、无倾。这部分是直接推理的前提,经过证明了的道理。孔子用这几句话告诉季康子、冉有不要太贪婪,不要内部争权夺利,否则就有可能使国家处于危亡状态。这里显示出了孔子的治国思想。也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个多重复句,是由上述道理推出的结论。“夫”:句的发语词,又一层意思的开始。“如”:动词,依据、依照的意思。“是”:指代词,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顺。”“夫如是”:就是像这样,依照这个道理。这是个表原因的分句,或译成“正是为了遵循这个规律。”“故”:表因果的连词,连接第一层次的前后两部分,“故”后边表结果的分句又可分为两层次:“远人”:指远方贵族。“文德”:文教德化。“来”: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来之”:使之来。使远方来的人亲善友好。“安之”:使之安。使他们安定下来。用文教德化的方法使远方来的人亲善友好。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外交理想。他们已经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这几句都是正面阐述自己治国治家的道理。下面就用这一道理对照冉有、季路的实际来进行教育

“今由与求也--终结”是第三段,也是直接推理。“今由与求也”是前提,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句意:现在子由和冉求。“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相”:动词,辅佐。“不能来”:不能使之来。整个句子是:辅佐季康子,你们是怎样做的呢?远方的人不服从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邦”:国。分崩离析:同义、近义。是说国家四分五裂。这里暗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大家族,分割瓜分了鲁国。“干戈”:借用兵器,代指战争。这句说,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坚守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境内发动战争。“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通肃,即肃墙。是宫墙前面挡面的一堵小墙,叫照壁。臣子见国君的时候,一到照壁这个地方就肃然起敬,所以叫肃墙。“萧墙之内”:即宫廷之内。现代成语“祸起萧墙”,就是祸事从内部暴发出来的意思。这几句是说:我担心季孙氏的祸患不在颛臾那里,而是在宫廷内部哇!这是根据上述事实得出的结论。在这里,孔子既批评了冉有、季路,也谴责了季康子,同时进一步指出,季康子这样做下去,必将在国内、家内引起许多矛盾,那将是危险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眼光。这第三段在谴责季氏,教诲学生的同时,着重宣传了自己的文教德化的主张。

总之,这篇文章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句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项脊轩1,旧2南阁子也。室仅方丈3,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4,雨泽5;每移案6,顾视7,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8,日过午已昏9。余稍为修葺10,使不上漏。前辟11四窗,垣墙12周庭,以当13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15,亦遂增胜16。借书满架,偃仰17啸歌18,冥然兀坐19,万籁有声20;而庭堦(注:苏教版为”阶”)(jiē)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21,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22可爱。

项脊轩志插图[2]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23,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24而是。东犬西吠25,客逾庖而宴26,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27为墙,凡再变矣28。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9。”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30,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31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32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33,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34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35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1]

(下文作者写了这篇志多年以后补写的)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36,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37。吾妻归宁38,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39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40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1。[3-4]

2注释译文编辑

作品注释

1、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shèn)漉(lù):(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qì)。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挡住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美景。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是:这(样)。

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yú)庖(páo)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

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

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40、手植:亲手种植。手:亲手。

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1] [3-4]

作品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白天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这里不翻译成”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4]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课文原文无此段,其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出现本段作为拓展练习;鲁教版无此段。)[1]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1] [3-4]

3写作手法编辑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1]

结构”关”情: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应上文,”悲”从以下几个方面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细节”撩”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质朴”增”情: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叠字”助”情:和一般叠词一样,文章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一篇散文,作者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景、绘情的说法,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是文章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败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1] [5]

4作品赏析编辑

文章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

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的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1]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重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痛,思亲之情。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第三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1]

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1]

5作者简介编辑

归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古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

归有光像[6]

川,自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卒年六十六岁。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其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文风朴实自然,浑然天成,无故意雕凿痕,感情真挚,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以此表达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清淡朴素,自然亲切,感情真挚深沉,细节生动传情。

归有光生平坎坷,历经幼年丧母、科场八次落第、青年丧妻、家道衰落和叔伯不睦的挫折,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不事雕琢取自天然的散文风格的形成,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今之欧阳修”,成为明代伟大的散文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