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怎么读峫_囫囵吞枣怎么读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16 0
  1. 囫囵吞枣的拼音
  2. 囫囵吞枣的囫囵怎么读?
  3. 囫囵吞枣拼音
  4. 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什么?

囫囵吞枣”读作“hú lún tūn zǎo”,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不加区分、不加思索地一口气吃下很多东西或者接受很多信息。

这个词来自于《庄子》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做囫囵子的人,他在学习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所有的信息,最后导致他没有真正掌握任何一门学问。因此,"囫囵吞枣"也被用来形容人的学习方法不够深入、不够理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去学习和接受信息,避免因为囫囵吞枣而造成知识的浪费和消耗。

囫囵吞枣的拼音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囫囵吞枣怎么读峫_囫囵吞枣怎么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解释不多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朦胧地接受新知识。囫囵:整个儿。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典故: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 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囫囵吞枣的囫囵怎么读?

囫囵吞枣的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囫囵吞枣的意思: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囫囵吞枣的出处:“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造句。

1.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2.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3.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4.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5.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囫囵吞枣拼音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什么?

囫囵吞枣拼音如下:

hú lún tūn zǎo。

基础释义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详细释义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例句

1.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2. 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3. 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4. 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5. 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6.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7. 有些道理必须深入思索,绝不能囫囵吞枣。

8. 这么重要的知识,学生还不懂,怎能囫囵吞枣地就略过呢?

9. 你觉得你这样囫囵吞枣的做完这件事情会不会有收获呢。

10. 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11. 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12. 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13. 上课学习不能半知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

14.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5. 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16.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7.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8. 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19. 小明回到家里,把老师发的家长信囫囵吞枣的看了。

20. 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21. 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 囫囵)吞枣。”

解释不多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细,笼统的接受。。囫囵:整个儿。

用法: 作 谓语、 宾语、 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