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苫枕块怎么读_寝苫枕块是什么生肖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0 0
  1. 晋江风俗和礼仪是怎么样的啊
  2. 有谁知道闽南风俗中的礼生是什么
  3. 筚路蓝缕打一生肖 bb
  4. 闽南披麻戴孝的规矩
  5. 民间祭奠故人上香有哪些习俗?
  6. 带有动植物名称的成语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寝苫枕块怎么读_寝苫枕块是什么生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延不绝。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仔细(小)。汝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区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建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各地风俗不一。在闽南普遍流行“辞生”习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好命人”(有妻儿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象征性给死者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地方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往往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一般上50岁的人就有资格预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进行,“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担,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来祝贺。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泄漏出来,俗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入殓时,已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地方,棺木是临时购买的。亲人死亡后,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购买,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区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习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平安。在厦门,主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逐魔鬼,纯洁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轻轻放入,个别地方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往往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物品,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在平,随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可以与亡魂断绝来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怀念故土,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可以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去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第三张草席上跪拜。尔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类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习俗,即纳棺后,孝子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愿死者在阴间过上甜蜜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棺120圈),有的地方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辞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负责,或由专门为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负责。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精神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象征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音)。在漳平,若母亲去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祖家的长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可以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草”。? 旧时,男性去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去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习俗在福建普遍存在,且十分恭敬,闽南地区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覆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起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认为孝男平时不孝顺,轻则怒声斥责,重则拳脚相加,让孝男一直跪在那里,直到认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往往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甚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心,跪在路边接诸亲,孝子孝孙齐齐起,回家发福满路兴。”若是孝男平时不孝,也要予以种种惩罚,诸如罚跪,要求做功德等,有意让他丢脸与破费等。?

·吊 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周围,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据亲疏关系而定,一般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粉、金针菜等山珍海味,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须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送会再死一个人,十分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地方将吊唁时间缩短,按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长辈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前到小殓后进行,一般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地方,殡葬仪仗队都相当隆重,队伍的排列顺序也颇为讲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别,就是同一方言区的不同县、市、甚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异。?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代替。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白色彩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色彩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色彩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有的地方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队伍中还须有人专门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隆重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讲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前,上书“某某出殡仪式”,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一般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伍、灵柩、孝眷,最后是鼓吹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惋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顺序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往往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隆重。建阳一带,出殡仪仗一般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十分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鼓吹及洋号鼓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简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鼓吹。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葬礼庄严肃穆。与其他县市迥异。?

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习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供香案祭品祭祀。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顺序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进行。?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重复路线,只能绕远路。有些地方灵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发达”(“发”与“划”同音)。

风俗太多,无法尽言。请看以下链接-------

福建论坛|八闵风情:

id="id1">晋江风俗和礼仪是怎么样的啊

我也想知道啊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延不绝。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仔细(小)。汝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区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建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各地风俗不一。在闽南普遍流行“辞生”习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好命人”(有妻儿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象征性给死者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地方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往往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一般上50岁的人就有资格预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进行,“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担,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来祝贺。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泄漏出来,俗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入殓时,已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地方,棺木是临时购买的。亲人死亡后,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购买,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区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习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平安。在厦门,主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逐魔鬼,纯洁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轻轻放入,个别地方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往往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物品,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在武平,随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可以与亡魂断绝来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怀念故土,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可以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去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第三张草席上跪拜。尔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类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习俗,即纳棺后,孝子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愿死者在阴间过上甜蜜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棺120圈),有的地方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辞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负责,或由专门为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负责。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精神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象征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音)。在漳平,若母亲去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祖家的长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可以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草”。? 旧时,男性去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去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习俗在福建普遍存在,且十分恭敬,闽南地区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覆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起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认为孝男平时不孝顺,轻则怒声斥责,重则拳脚相加,让孝男一直跪在那里,直到认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往往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甚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心,跪在路边接诸亲,孝子孝孙齐齐起,回家发福满路兴。”若是孝男平时不孝,也要予以种种惩罚,诸如罚跪,要求做功德等,有意让他丢脸与破费等。?

·吊 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周围,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据亲疏关系而定,一般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粉、金针菜等山珍海味,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须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送会再死一个人,十分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地方将吊唁时间缩短,按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长辈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前到小殓后进行,一般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地方,殡葬仪仗队都相当隆重,队伍的排列顺序也颇为讲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别,就是同一方言区的不同县、市、甚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异。?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代替。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白色彩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色彩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色彩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有的地方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队伍中还须有人专门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隆重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讲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前,上书“某某出殡仪式”,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一般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伍、灵柩、孝眷,最后是鼓吹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惋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顺序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往往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隆重。建阳一带,出殡仪仗一般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十分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鼓吹及洋号鼓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简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鼓吹。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葬礼庄严肃穆。与其他县市迥异。?

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习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供香案祭品祭祀。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顺序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进行。?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重复路线,只能绕远路。有些地方灵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发达”(“发”与“划”同音)。

有谁知道闽南风俗中的礼生是什么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延不绝。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仔细(小)。汝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区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建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各地风俗不一。在闽南普遍流行“辞生”习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好命人”(有妻儿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象征性给死者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地方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往往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一般上50岁的人就有资格预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进行,“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担,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来祝贺。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泄漏出来,俗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入殓时,已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地方,棺木是临时购买的。亲人死亡后,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购买,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区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习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平安。在厦门,主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逐魔鬼,纯洁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轻轻放入,个别地方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往往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物品,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在武平,随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可以与亡魂断绝来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怀念故土,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可以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去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第三张草席上跪拜。尔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类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习俗,即纳棺后,孝子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愿死者在阴间过上甜蜜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棺120圈),有的地方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辞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负责,或由专门为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负责。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精神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象征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音)。在漳平,若母亲去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祖家的长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可以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草”。? 旧时,男性去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去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习俗在福建普遍存在,且十分恭敬,闽南地区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覆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起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认为孝男平时不孝顺,轻则怒声斥责,重则拳脚相加,让孝男一直跪在那里,直到认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往往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甚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心,跪在路边接诸亲,孝子孝孙齐齐起,回家发福满路兴。”若是孝男平时不孝,也要予以种种惩罚,诸如罚跪,要求做功德等,有意让他丢脸与破费等。?

·吊 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周围,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据亲疏关系而定,一般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粉、金针菜等山珍海味,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须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送会再死一个人,十分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地方将吊唁时间缩短,按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长辈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前到小殓后进行,一般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地方,殡葬仪仗队都相当隆重,队伍的排列顺序也颇为讲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别,就是同一方言区的不同县、市、甚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异。?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代替。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白色彩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色彩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色彩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有的地方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队伍中还须有人专门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隆重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讲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前,上书“某某出殡仪式”,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一般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伍、灵柩、孝眷,最后是鼓吹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惋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顺序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往往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隆重。建阳一带,出殡仪仗一般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十分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鼓吹及洋号鼓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简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鼓吹。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葬礼庄严肃穆。与其他县市迥异。?

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习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供香案祭品祭祀。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顺序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进行。?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重复路线,只能绕远路。有些地方灵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发达”(“发”与“划”同音)。

风俗太多,无法尽言。请看以下链接-------

福建论坛|八闵风情:

id="id3">筚路蓝缕打一生肖 bb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延不绝。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仔细(小)。汝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区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建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各地风俗不一。在闽南普遍流行“辞生”习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好命人”(有妻儿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象征性给死者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地方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往往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一般上50岁的人就有资格预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进行,“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担,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来祝贺。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泄漏出来,俗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入殓时,已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地方,棺木是临时购买的。亲人死亡后,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购买,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区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习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平安。在厦门,主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逐魔鬼,纯洁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轻轻放入,个别地方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往往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物品,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在武平,随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可以与亡魂断绝来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怀念故土,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可以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去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第三张草席上跪拜。尔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类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习俗,即纳棺后,孝子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愿死者在阴间过上甜蜜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棺120圈),有的地方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辞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负责,或由专门为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负责。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精神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象征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音)。在漳平,若母亲去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祖家的长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可以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草”。? 旧时,男性去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去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习俗在福建普遍存在,且十分恭敬,闽南地区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覆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起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认为孝男平时不孝顺,轻则怒声斥责,重则拳脚相加,让孝男一直跪在那里,直到认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往往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甚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心,跪在路边接诸亲,孝子孝孙齐齐起,回家发福满路兴。”若是孝男平时不孝,也要予以种种惩罚,诸如罚跪,要求做功德等,有意让他丢脸与破费等。?

·吊 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周围,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据亲疏关系而定,一般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粉、金针菜等山珍海味,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须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送会再死一个人,十分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地方将吊唁时间缩短,按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长辈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前到小殓后进行,一般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地方,殡葬仪仗队都相当隆重,队伍的排列顺序也颇为讲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别,就是同一方言区的不同县、市、甚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异。?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代替。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白色彩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色彩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色彩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有的地方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队伍中还须有人专门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隆重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讲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前,上书“某某出殡仪式”,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一般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伍、灵柩、孝眷,最后是鼓吹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惋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顺序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往往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隆重。建阳一带,出殡仪仗一般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十分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鼓吹及洋号鼓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简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鼓吹。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葬礼庄严肃穆。与其他县市迥异。?

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习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供香案祭品祭祀。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顺序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进行。?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重复路线,只能绕远路。有些地方灵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发达”(“发”与“划”同音)。

风俗太多,无法尽言。请看以下链接-------

福建论坛|八闵风情:

闽南披麻戴孝的规矩

筚路蓝缕打一生肖——答案:狗。

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筚;不能读作“bǐ”。

辨形蓝;不能写作“篮”。

近义词荜路蓝缕、风餐露宿、寝苫枕块、栉风沐雨

反义词轻而易举、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例句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

民间祭奠故人上香有哪些习俗?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延不绝。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仔细(小)。汝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区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建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各地风俗不一。在闽南普遍流行“辞生”习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好命人”(有妻儿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象征性给死者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地方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往往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一般上50岁的人就有资格预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进行,“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担,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来祝贺。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泄漏出来,俗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入殓时,已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地方,棺木是临时购买的。亲人死亡后,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购买,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区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习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平安。在厦门,主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逐魔鬼,纯洁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轻轻放入,个别地方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往往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物品,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在武平,随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可以与亡魂断绝来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怀念故土,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可以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去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第三张草席上跪拜。尔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类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习俗,即纳棺后,孝子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愿死者在阴间过上甜蜜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棺120圈),有的地方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辞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负责,或由专门为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负责。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精神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象征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音)。在漳平,若母亲去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祖家的长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可以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草”。 旧时,男性去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去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习俗在福建普遍存在,且十分恭敬,闽南地区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覆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起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认为孝男平时不孝顺,轻则怒声斥责,重则拳脚相加,让孝男一直跪在那里,直到认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往往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甚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心,跪在路边接诸亲,孝子孝孙齐齐起,回家发福满路兴。”若是孝男平时不孝,也要予以种种惩罚,诸如罚跪,要求做功德等,有意让他丢脸与破费等。

·吊 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周围,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据亲疏关系而定,一般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粉、金针菜等山珍海味,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须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送会再死一个人,十分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地方将吊唁时间缩短,按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长辈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前到小殓后进行,一般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地方,殡葬仪仗队都相当隆重,队伍的排列顺序也颇为讲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别,就是同一方言区的不同县、市、甚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异。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代替。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白色彩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色彩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色彩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有的地方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队伍中还须有人专门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隆重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讲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前,上书“某某出殡仪式”,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一般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伍、灵柩、孝眷,最后是鼓吹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惋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顺序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往往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隆重。建阳一带,出殡仪仗一般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十分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鼓吹及洋号鼓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简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鼓吹。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葬礼庄严肃穆。与其他县市迥异。

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习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供香案祭品祭祀。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顺序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进行。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重复路线,只能绕远路。有些地方灵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发达”(“发”与“划”同音)。

带有动植物名称的成语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延不绝。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仔细(小)。汝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区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建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各地风俗不一。在闽南普遍流行“辞生”习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好命人”(有妻儿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象征性给死者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地方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往往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一般上50岁的人就有资格预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进行,“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担,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来祝贺。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尸体腐烂也不会泄漏出来,俗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入殓时,已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地方,棺木是临时购买的。亲人死亡后,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购买,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区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习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平安。在厦门,主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逐魔鬼,纯洁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轻轻放入,个别地方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往往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物品,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在武平,随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可以与亡魂断绝来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怀念故土,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可以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去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第三张草席上跪拜。尔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类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习俗,即纳棺后,孝子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愿死者在阴间过上甜蜜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棺120圈),有的地方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辞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负责,或由专门为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负责。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精神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象征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音)。在漳平,若母亲去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祖家的长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可以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草”。? 旧时,男性去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去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习俗在福建普遍存在,且十分恭敬,闽南地区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覆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起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认为孝男平时不孝顺,轻则怒声斥责,重则拳脚相加,让孝男一直跪在那里,直到认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往往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甚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心,跪在路边接诸亲,孝子孝孙齐齐起,回家发福满路兴。”若是孝男平时不孝,也要予以种种惩罚,诸如罚跪,要求做功德等,有意让他丢脸与破费等。?

·吊 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周围,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据亲疏关系而定,一般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粉、金针菜等山珍海味,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须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送会再死一个人,十分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地方将吊唁时间缩短,按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长辈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前到小殓后进行,一般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地方,殡葬仪仗队都相当隆重,队伍的排列顺序也颇为讲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别,就是同一方言区的不同县、市、甚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异。?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代替。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白色彩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色彩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色彩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有的地方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队伍中还须有人专门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隆重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讲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前,上书“某某出殡仪式”,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一般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伍、灵柩、孝眷,最后是鼓吹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惋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顺序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往往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隆重。建阳一带,出殡仪仗一般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十分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鼓吹及洋号鼓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简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鼓吹。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葬礼庄严肃穆。与其他县市迥异。?

福建许多地方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习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供香案祭品祭祀。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顺序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进行。?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重复路线,只能绕远路。有些地方灵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发达”(“发”与“划”同音)。

有关动物的成语

有关“鱼”的成语

如鱼得水(1)原谓君臣相待,今多以形容朋友或夫妻情感融洽。(2)用以比喻所处环境,能称心如意

池鱼之殃比喻无故而受祸。

殃及池鱼无端受累。

鱼水相逢(1)比喻夫妇和乐。(2)比喻君臣相得。

鱼沉雁渺比喻音信全无。

鱼目混珠比喻用***货充真货。

鱼米之乡指靠近水边的肥沃地方。

鱼肉乡民土豪劣绅,仗势欺侮自己的乡人。

鱼沉落雁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鱼贯而入排成一列依次前进。

鱼雁往返指书信往返。

鲁鱼亥豕指文字因形近而传写错误。

浑水摸鱼在混乱的局势中得小便宜。

漏网之鱼喻罪犯没有被逮捕归案。

缘木求鱼喻劳而无功,绝不可得。

鲍鱼之肆比喻恶劣之环境或小人聚集之所。

临渊羡鱼比喻空自想望,而没有实际行动。

鱼游沸鼎比喻情势之危急

有关“鸟”的成语

一石二鸟比喻做一件事获得两个效果。

小鸟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样子,惹人怜爱。

倦鸟知返形容游子倦游归家。或比喻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岗位。

倦鸟归巢形容游子倦游归家。或比喻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岗位。

笨鸟先飞(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虑,常鲁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动应比别人早,以免手忙脚乱。

鸟尽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遗弃。与“兔死狗烹”意同。惟“鸟尽弓藏”语意较轻。

鸟语花香描写春天的景色。

鸟面鹄形用以形容久饥消瘦之状,又作“鸠形鹄面”。

鸟为食亡比喻人因贪财而死。

鸟兽不可与同群指人毕竟仍须生活在人群社会中,不能隐居逃世。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时,多会良心发现,讲出善良的话来。

惊弓之鸟比喻曾遭祸患,因而心怀惊惧者。

有关“鹤”的成语

杳如黄鹤比喻人物一去无踪。

风声鹤唳形容人心惶惶,自相惊扰。

焚琴煮鹤指不解风雅,大杀风景的行为。

闲云野鹤形容超然脱俗,与世无争,可以用在隐士,或是退休在家,生活闲逸无忧的人。

鸡皮鹤发粗皮肤和白头发,形容老人白发苍苍,满脸皱纹。

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鹤发童颜比喻年老而健康。

鹤长凫短形容异类难谐。

有关“雁、鹅”的成语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鱼沈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雁足传书比喻互相联络,音信不断。

雁行失序悼兄弟之丧。

雁行折翼失去兄弟。

鱼雁往返指书信往返。

千里鹅毛远道送礼物,礼轻情意重。

有关“其余鸟类”的成语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所有。

鹑衣百结比喻衣服破旧,满是补钉。

鹪鹩一枝(1)用以劝人寡欲,今多说成:“鹪鹩巢林,不过一枝”。(2)或比喻栖身之所,多用于托人求职时。

鸾翔凤集比喻贤才之聚集。

凤毛麟角形容世间少有。

凤凰于飞比喻夫妇唱和相乐;多用为婚礼之祝词。

鸢飞鱼跃比喻放任于自然之乐。

鸦雀无声比喻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安静下来。

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与“青云之志”义同。

鹏程万里祝福别人前程远大,如鹏飞万里。

莺声燕语用以形容鸟鸣。或比喻女子声音宛转流利。

莺莺燕燕比喻女郎众多。

鹣鲽情深比喻夫妇恩爱逾恒,与“伉俪情深”义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两相争持,第三者得利。

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上

一、有关“鼠”的成语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顾忌。

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梧鼠技穷比喻技能虽多,而不能专一。

鼠牙雀角比喻与人争诵。

鼠肝虫臂指极为低贱微小的东西。

鼹鼠饮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没什么了不起。

獐头鼠目用以形容一个人的长***邪,如獐之头、鼠之目。与“尖嘴猴腮”义近,但“尖嘴猴腮”仅形容面貌丑陋,而“獐头鼠目”更强调其人之奸恶狡猾。

二、有关“牛”的成语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三、有关“虎”的成语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狐***虎威喻***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着,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骑虎难下喻行事迫于大势而不能中止。

与虎谋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养虎贻患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纵虎归山喻放过恶人,使其再度危害社会。

四、有关“兔”的成语

***东升表示时间已经入夜。

守株待兔表示固执成见不知变通

兔毛大伯宋元时泛称老人。

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兔死狐悲比喻同类的死败,自己也哀伤起来。

兔走乌飞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

兔起鹘落(1)形容动作敏捷。(2)比喻书法雄健。

五、有关“龙”的成语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来龙去脉喻事情的全部过程。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乘龙快婿形容一个令人满意的好女婿。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大器。

画龙点眼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蛟龙得水喻人材得到赏识重用。

群龙无首喻群众失去了领袖。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引申为浮华不实。

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的九条小龙,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龙肝凤髓比喻珍美之菜肴。

龙飞凤舞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龙蛇杂处喻各种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居处在一起。

龙凤呈祥富贵吉祥的征兆,多用于结婚证书或喜帖上。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龙行虎步指威仪庄重,非普通人,多用以形容帝王。

龙骧虎步比喻威武轩昂的气概。

龙骧虎视形容规模宏远。

攀龙附凤喻巴结、投靠有权贵的人向上钻营。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或无用武之地。

六、有关“蛇”的成语

打草惊蛇比喻作事不密,以致使对方有所防备。

杯弓蛇影疑心太重将虚幻的事当成真。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蛇无头不行指乌合之众和为祸的盗贼没有首领就无法行动。

画蛇添足比喻无中生有。

虚与委蛇勉强应酬。

龙蛇杂处喻各种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居处在一起。

七、有关“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快马加鞭比喻加快速度。

求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走马上任待日后补充。

走马平川待日后补充。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害群之马喻为害大家的人。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厉兵秣马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蛛丝马迹喻细小而不明显的迹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牝牡骊黄本谓相骏马不重其外表形象,进一步意谓外表的差异不足计较,应重视其内在实质。

八、有关“羊”的成语:

亡羊补牢比喻事后的补救。

代罪羔羊比喻代替他人罪错的责任。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羊肠小径山中盘曲狭小的小路。

羊质虎皮比喻外表雄武威猛,而内心怯弱。

羝羊触藩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不得。

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为羊身上所长,比喻所获之利,其实是出自己身所有者。

歧路亡羊喻本同末异,求学者易入迷途。

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羚羊挂角传说羚羊夜眠时,将角挂在树上,脚不着地,以免留足迹而遭人捕杀。因而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痕迹。

顺手牵羊喻偷窃的行为。

饿虎扑羊比喻贪馋。

九、有关“猴”的成语:

杀鸡警猴喻严惩某人,以儆戒他人。

十、有关“鸡”的成语:

请参考土鸡瓦犬泥捏的鸡,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实为无用之物。

牝鸡司晨比喻妇人专权。

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而发楞的样子。

偷鸡摸狗比喻行苟且之事。

偷鸡不着蚀把米比喻投机份子图事不成,反自遭损失。

杀鸡取卵(1)指统治者横征暴敛,甚至断绝人民之生产,亦所不顾。(2)形容贪心过甚,不知满足,欲获大利,难耐小利,乃进而斩断求利之根基。

杀鸡警猴喻严惩某人,以儆戒他人。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不需用大力长材。

嫁鸡随鸡比喻女子嫁夫,随遇而安。

宁为鸡首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处大者之末。

闻鸡起舞指胸怀大志者,能时时警惕,及时奋励的精神。

缚鸡之力比喻一个人文弱无力。

鸡毛蒜皮比喻轻微琐细之事。

鸡犬不留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鸡犬不宁比喻骚扰得很厉害。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

鸡皮疙瘩皮肤因寒冷引起的突出物,通常指人说话恶心。

鸡皮鹤发粗皮肤和白头发,形容老人白发苍苍,满脸皱纹。

鸡飞狗跳比喻受到骚扰而不安。

鸡零狗碎琐碎零星的物品。

鸡鸣狗盗指没有大才,只会旁门左道的人。

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十一、有关“狗”的成语:

白云苍狗喻世事变化万端。

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狗仗人势倚仗强者的势力欺侮弱者。

狗血淋头旧俗谓以狗血浇头,可使妖魔现出原形。后多指使人难堪。

狗尾续貂喻不计才能优劣而滥设官爵。

狗头生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通常都用以拒绝他人的借口,与“乌白头,马生角”意同。

狗头军师形容爱献小计的小人。

狗苟营利形容到处钻营而不择手段的小人行径。

狗眼看人低通常用以讥责一个人随意轻视别人。与“门缝里瞧人”、“有眼无珠”类似。

狗嘴吐不出象牙用以讥责别人嘴巴不干净或修养不够,胡言乱语,说不出美好良善的话。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通常用在“好心没好报”时所说的气话。

狼心狗肺喻像禽兽般恶毒残暴的人,或不讲道理、忘恩负义的人。

偷鸡摸狗比喻行苟且之事。

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嫁夫,随遇而安。

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鸡飞狗跳形容杂乱乱遭遭之情形。

鸡零狗碎琐碎零星的物品。

鸡鸣狗盗喻卑不足道的技能。

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土鸡瓦犬泥捏的鸡,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实为无用之物。

犬牙相错(1)形容两物交界处,参差不齐,互相衔入的形状。(2)犬牙相制用来形容两种以上的势力,彼此互相牵制。

犬羊之质比喻怯弱无能之性情。

犬马之心下属用以谦称对长上尽忠效诚之心意。

犬马之命谦称自己的生命。

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

丧家之犬讥诮不得志的人,逃走得十分狼狈。

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鸡犬不留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鸡犬不宁比喻骚扰得很厉害。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

十二、有关“猪”的成语:

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猪突豨勇比喻冲突锐利勇猛。

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两军对阵,败军奔逃流窜的情状。

鼠目寸光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猴年马月 狐***虎威、 狼心狗肺、鸡犬不宁、兔死狐悲、

狼狈为奸、鸦雀无声 鸟语花香 鸟语花香、惊弓之鸟、鸟尽弓藏、鸟革翚飞、作鸟兽散、爱屋及乌、

南鹞北鹰、鸠居鹊巢、鹊笑鸠舞、哀鸿遍野、 草长莺飞、莺声燕语、

劳燕分飞、刻鹄类鹜、趋之若鹜、不敢旁鹜、

杳如黄鹤、鹤立鸡群、不舞之鹤、煮鹤焚琴、

别鹤孤蛮、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

为丛驱雀、乌飞兔走、鸡虫得失、鸡飞蛋打、

鸡飞狗跳、鸡毛蒜皮、鸡口牛后、鸡鸣狗盗、

鸡犬不惊、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零狗碎、

淮南鸡犬、呆如木鸡、斗鸡走狗、偷鸡摸狗、

指鸡骂狗、杀鸡取卵、杀鸡吓猴、山鸡舞镜、

牝鸡司晨、味如鸡肋、闻鸡起舞、嫁鸡随鸡、

罗雀掘鼠、门可罗雀、明珠弹雀、为丛驱雀、

掩目捕雀、鸦雀无声、燕雀处堂、燕巢幕上、

燕颔虎颈、乌飞兔走、火中凤凰、鸠形鹄面、

驾飘凤泊、鸾翔凤集、鸾翔凤翥、凤毛麟角、

笨鸟先飞、草剃禽狝、鹑衣百结、单鹄寡凫、

鹅行鸭步、飞鹰走狗、凤鸣朝阳、鬼趋雀跃、

断鹤续凫、孤云野鹤、泰山鸿毛、鹦鹉学舌、

乌合之众、小鸟依人、雪泥鸿爪、一箭双雕、

精卫填海、摇鹅毛扇、衣冠禽兽、衣冠凫獍、

以珠弹雀、莺歌燕舞、鹏程万里、判若鸿沟、

轻于鸿毛、穷鸟入怀、鸡犬不留、鸡狗不如、

狗急跳墙,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胆包天, 狼心狗肺,狗东西,恶狗挡路,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墙 鸡飞狗跳 狗急跳墙 狗拿耗子

鼠目寸光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猴年马月 狐***虎威、 狼心狗肺、鸡犬不宁、兔死狐悲、

狼狈为奸、鸦雀无声 鸟语花香 鸟语花香、惊弓之鸟、鸟尽弓藏、鸟革翚飞、作鸟兽散、爱屋及乌、

南鹞北鹰、鸠居鹊巢、鹊笑鸠舞、哀鸿遍野、 草长莺飞、莺声燕语、

劳燕分飞、刻鹄类鹜、趋之若鹜、不敢旁鹜、

杳如黄鹤、鹤立鸡群、不舞之鹤、煮鹤焚琴、

别鹤孤蛮、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

为丛驱雀、乌飞兔走、鸡虫得失、鸡飞蛋打、

鸡飞狗跳、鸡毛蒜皮、鸡口牛后、鸡鸣狗盗、

鸡犬不惊、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零狗碎、

淮南鸡犬、呆如木鸡、斗鸡走狗、偷鸡摸狗、

指鸡骂狗、杀鸡取卵、杀鸡吓猴、山鸡舞镜、

牝鸡司晨、味如鸡肋、闻鸡起舞、嫁鸡随鸡、

罗雀掘鼠、门可罗雀、明珠弹雀、为丛驱雀、

掩目捕雀、鸦雀无声、燕雀处堂、燕巢幕上、

燕颔虎颈、乌飞兔走、火中凤凰、鸠形鹄面、

驾飘凤泊、鸾翔凤集、鸾翔凤翥、凤毛麟角、

笨鸟先飞、草剃禽狝、鹑衣百结、单鹄寡凫、

鹅行鸭步、飞鹰走狗、凤鸣朝阳、鬼趋雀跃、

断鹤续凫、孤云野鹤、泰山鸿毛、鹦鹉学舌、

乌合之众、小鸟依人、雪泥鸿爪、一箭双雕、

精卫填海、摇鹅毛扇、衣冠禽兽、衣冠凫獍、

以珠弹雀、莺歌燕舞、鹏程万里、判若鸿沟、

轻于鸿毛、穷鸟入怀、鸡犬不留、鸡狗不如、

狗急跳墙,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胆包天, 狼心狗肺,狗东西,恶狗挡路,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墙 鸡飞狗跳 狗急跳墙 狗拿耗子

鼠目寸光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猴年马月 狐***虎威、 狼心狗肺、鸡犬不宁、兔死狐悲、

狼狈为奸、鸦雀无声 鸟语花香 鸟语花香、惊弓之鸟、鸟尽弓藏、鸟革翚飞、作鸟兽散、爱屋及乌、

南鹞北鹰、鸠居鹊巢、鹊笑鸠舞、哀鸿遍野、 草长莺飞、莺声燕语、

劳燕分飞、刻鹄类鹜、趋之若鹜、不敢旁鹜、

杳如黄鹤、鹤立鸡群、不舞之鹤、煮鹤焚琴、

别鹤孤蛮、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

为丛驱雀、乌飞兔走、鸡虫得失、鸡飞蛋打、

鸡飞狗跳、鸡毛蒜皮、鸡口牛后、鸡鸣狗盗、

鸡犬不惊、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零狗碎、

淮南鸡犬、呆如木鸡、斗鸡走狗、偷鸡摸狗、

指鸡骂狗、杀鸡取卵、杀鸡吓猴、山鸡舞镜、

牝鸡司晨、味如鸡肋、闻鸡起舞、嫁鸡随鸡、

罗雀掘鼠、门可罗雀、明珠弹雀、为丛驱雀、

掩目捕雀、鸦雀无声、燕雀处堂、燕巢幕上、

燕颔虎颈、乌飞兔走、火中凤凰、鸠形鹄面、

驾飘凤泊、鸾翔凤集、鸾翔凤翥、凤毛麟角、

笨鸟先飞、草剃禽狝、鹑衣百结、单鹄寡凫、

鹅行鸭步、飞鹰走狗、凤鸣朝阳、鬼趋雀跃、

断鹤续凫、孤云野鹤、泰山鸿毛、鹦鹉学舌、

乌合之众、小鸟依人、雪泥鸿爪、一箭双雕、

精卫填海、摇鹅毛扇、衣冠禽兽、衣冠凫獍、

以珠弹雀、莺歌燕舞、鹏程万里、判若鸿沟、

轻于鸿毛、穷鸟入怀、鸡犬不留、鸡狗不如、

狗急跳墙,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胆包天, 狼心狗肺,狗东西,恶狗挡路,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墙 鸡飞狗跳 狗急跳墙 狗拿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