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功宗德昭百世_祖功宗德昭百世子孝孙贤耿千秋怎么读音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1 0
  1.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泽长.是什么意思
  2. 家族祠堂对联大全
  3. 墓碑碑文对联大全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得姓始祖毕万。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②外姓改姓魏。战国时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魏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③出自少数民族。如北魏时期氏族中有魏揭,自称大将军、冲天王;满族倭彻赫氏后改为魏姓;佤族斯内氏,汉姓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此外,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中也有魏姓。 始祖:毕万。

迁徙: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北部及山西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境。先秦时期,魏姓就已经出现了以“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使魏姓在当时盛极一时,家族地位十分显赫,势力也十分庞大。秦汉时期,魏姓子孙继承先人遗风,历居***,使本族得以持续发展,并在秦时由于“秦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是故魏姓也有部分迁至今陕西境内。魏无忌的六世孙因在西汉时任巨鹿(今河北)太守,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多受冲击,因此魏姓大举南迁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在当地安居繁衍,发展壮大,名人志士也有如泉涌,如三国时期蜀之名将魏延便以勇猛善战、功迁征西大将军而闻名。盛唐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士族壮大,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全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我国一大姓氏。元明清时期,魏姓族人已远播于海外,成为我国诸多家族中一个比较大的著名宗族。目前魏姓人口列全国第四十七位。

郡望:  巨鹿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祖功宗德昭百世_祖功宗德昭百世子孝孙贤耿千秋怎么读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任城郡 秦置任城县。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相当于今山东微山一带。

堂号:  九合堂 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八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巨鹿、任城。②自立堂号:敬爱、治礼、十思等。

字辈:  某支魏姓字派:光明正大,顺理成章。天开文运,百世流芳。祖德宗功,山高水长。一本九族,万古纲常。振作有人,家道宏昌。克广前勋,永甫之祥。继先启后,忠孝贤良。繁荣衍庆,育才兴邦。陶应师欲立,成遇世登国,文余士兴帮,学开中朝举。继速招先德,本远启庆慈。

河南西平魏姓字派:德绍时世祖,道记孔孟传,学乃家之本,端方勤民廉。

山西忻州魏姓字辈:新文良,时懋行,昭弘知,泰宪圣,德益宁。

魏氏统一字辈:“天启大名兆吉昌信陵建立德锦长忠贞克笃赞先烈贤哲绍徽永世芳”。

四川宜宾江安魏氏字辈:“世登文朝正邦家”。

四川魏氏一支字辈:

大房支派:“祖德渊源远宗功世泽长英雄创新史千秋继流芳”;

二房支派:“惠州传盛事景福焕文章才学普及笫智广能兴邦”;

三房支派:“基业相承久家声应永昌安乐延禄寿忠义颢栋梁”;

四房支派:“大名开泰运有道庆朝堂天府建伟绩万代双社江”。

四川泸州宜定魏氏字辈:“其文应正龙光明晋国肇”。

四川华阳魏氏字辈:“定鼎宗三晋人才历世新承嶶开甲第耀祖显门庭”。

四川内江兴隆魏氏字辈:“振玉成家朝廷永世昌达常昭修齐斯立崇德尚贤宣仁敦义安富尊荣天恩尔锡”。

四川成都、江西安远魏氏字辈:“受满贵福宗文启世思国从贤魏宪昭佳俊享荣爵宣敷佐圣朝芳名全德义祖福毓英豪远绍箕裘业”。

四川绵阳魏氏字辈:“世代忠良起方秀”。

四川内江魏氏字辈:“振玉成家朝廷永世昌达常昭修齐斯立崇德尚贤宣仁敦义安富尊荣天恩尔锡”。

四川魏氏一支字辈:“明安其文国永君良学忠先泽登仕远孝友一家传”。

湖北长阳魏氏字辈:“城镇启世应长发万年兴朝宗开大显山远连科登”。

湖北新州魏氏字辈:“元珍光辉泽久世”。

湖北宜昌、沙市魏氏字辈:“世秉忠良大启文光明德法祥万代永昌”。

湖北兴邑魏氏字辈:“家有学朝上必举用光振世泽景运从希贤志可美永远开昌隆”。

湖北武汉蔡甸(汉阳)魏氏字辈:“修德辉先绪培仁启世昌”。

湖北京山魏氏字辈:“光明正大典章***”。

湖北新州、黄冈魏氏字辈:“元光辉泽久克木念先人”。

湖北麻城魏氏字辈:“仕可登朝用”。

湖南桑植魏氏字辈:“仕昭光成国家兴启贤良忠厚元世泽万代永流芳”。

湖北公安魏氏字辈:“家丰正大顺理成章天开文运世代贤良祖功宗德燕宜群洋本源克登孝有一堂□□□□广战后泽再活龙光”。

湖北武昌、陕西岚皋魏氏字辈:“天以人伦定善家祚永昌培铭洪树炳载镇泽荣煌”。

山东莱芜魏氏字辈:“春元加振光传淑庆参常”。

山东青岛城阳魏氏字辈:“进德光喜邦文吉福增昌兆钱克承业正中理一方”。

山东枣庄薛城魏氏字辈:“建文庆继兴永冠(传)志家繁祥瑞兆”。

山东邹城魏氏字辈:“景德庭怀传元奉培养善昭祥庆繁昌修敬来书本存仁裕厚长”。

山东东平魏氏字辈:“宗束广茂培尚翊绪庆传振世继忠正树德大文联立新呈宪法永允兴家繁”。

山东荷泽单县魏氏字辈:“志相钦广德修万茂振花雨”。

山东德州魏氏字辈:“成景国嘉享居世(康)开兆传风振德艳(彦)锦春时光英豪华泰民安昌盛”。

山东临沂魏氏字辈:“春敬新良繁秋长忠厚祥世远书香昭家和鸿利阳”。

江苏沭阳魏氏字辈:“应登增光裕家善良从斯介景贻祚定常”。

江苏连云港新坝魏氏字辈:“登大曾光玉加善良丛思皆锦以素定长”。

江苏连云港魏氏字辈:“学国方居影凤来”。

江苏徐州魏氏字辈:“修齐为本礼义居先传家宜善延世在贤”。

江苏徐州魏氏字辈:“天开洪庆泽呈国征吉祥纪日纯良美思云贤哲忠”。

江苏徐州丰县魏氏字辈:“忠承以训增焕荣光”。

湖南湘乡魏氏字辈:“林承正国德桢贵世代显名士兴家绪孝友笃前光”。

湖南隆回魏氏字辈:“万文必再兴宗祖添元朝永大正邦达纲纪守荣华先人绵世德积厚有馀光诗典承庭训芳名愈炽昌腾飞开泰景宏图展山川谦治强家国英武卫神州博硕耀龙榜灵杰志中坚明星昭寰宇金水育俊贤”。

河南新郑魏氏字辈:“林风国家税诗书圣贤心行善添西福修德地生金”。

河南南阳镇平魏氏字辈:“世绅秉倚思□□□自原抚法景莹云有海肇廷家新修国立昌明仁厚家新修正道德全载天经同宗敦庆世纪长存基业永远瑞集福增弘扬先贤州泰民安廉洁奉公礼仪孝忠”。

河南遂平魏氏字辈:“德绍明世祖道纪孔孟传”。

江西九江魏氏字辈:“式用从今时仕邦茂学正家兴存中道朝安任贤进裕起在文章建立维信敬天赐世荣昌修德宜永庆”。

江西安远上魏魏氏字辈:“受满贵富宗文启世思国从贤魏宪昭佳俊享荣爵宣敷佐盛朝芳名传德义”。

江西安远魏氏字辈:“文平世汉魏钦昌德顺臣达邦遇良明至荣永全兴益本元崇晋”。

江西铜鼓魏氏字辈:“受满贵富宗文启世思国从贤魏宪昭佳俊享荣爵宣敷佐盛朝芳名传德义祖福毓英豪远绍箕裘业”。

辽宁营口、盘锦魏氏字辈:“永国殿炳文(鸿)万福连世庆”。

辽宁鞍山海城魏氏字辈:“天承其玉士振常永守国福祝宝家生”。

福建三明安溪魏氏字辈:“国君明进贤经纶早趋展满朝朱紫贵全等立志光显达标金榜盈余赖土田相传惟日久获福数千年”。

福建南靖魏氏字辈:“兴均邦宗秉景廷嘉道显元志士成盛汝常定光兴”。

福建海坛观音澳魏氏字辈:表字:“文章***诗礼传家继述善贻谋德泽”;命名:“廷宗朝祖立纲定纪裕垂振世裔贤良”。

广东普宁魏氏字辈:“朝廷庚喜起嘉国庆和平欣献垂竹钓伟绩丙周京”。

浙江丽水魏氏字辈:“致大任尧茂龙椿德该钲隆得性维宏王祚永庭际修人纪以安国家技大本固水远源长为孝作忠积美乃昌利济世广慈厚代杨”。

广西桂林、陕西泾阳魏氏字辈:“敬英公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安徽六安魏氏字辈:“邦国安定家庭光昌大(明)德正启道学仁良”。

山西忻州魏氏字辈:“新文良时懋行昭弘知泰宪圣德益宁”。

河北景县魏氏字辈:“明福仲鸣连广振文铭汉杰炳在锡清荣耿垣钦沛林焕坡钊源森”。

毕万公一百世魏世魏氏字辈:“国立昌明仁厚家新修正道德全载天经同宗敦庆世纪长存基业永远瑞集福增弘扬先贤州泰民安廉洁奉公礼仪孝忠”。

魏家祖族(北门)魏氏字辈:“朝永瀛良天恩民仁维九好堂永福庆振汝连兴旭宏常才保善乐盛世商贵勤学大士奇存礼智信增”。

魏氏一支字辈:“定鼎宗三晋人才历世新承嶶开甲第耀祖显门庭”。

魏氏一支字辈:“唐宋元明清朝殿颛三光宗耀国政天鑫顺成官金仁安治忠”。

魏氏一支字辈:“朝安中良祖泽益长文莫启后伍贵年芳”。

名人:  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谥庄,称魏庄子。魏犫少子晋悼公新立,使为中军司马。晋侯之弟杨干扰乱阵次,他杀其仆(御者)晋侯以其用刑得当,使为新军之佐。旋升为下军之将。力主推行和戎政策,称和戎有五利。使晋领地进一步扩展,国势富强。

魏文侯(?-前387),战国时魏国建立者。名都,一作斯。桓子之孙前424年即位,举贤选能,先后任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吴起为将,使西门豹治邺,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制定“法经”,兴修水利,使魏成为战国初年著名强国。西攻秦,取西河之地,北攻中山,灭其国前403年,魏国与赵、韩被列为诸侯。

魏冉,战国秦臣。原为楚人。姓芈。秦昭王母宣太后异父弟。秦武王死,诸公子争位,他拥立昭王,被任为将军,平定内乱。后一再任秦相,封于穰,号穰侯。在执政期间,举白起为将,攻伐韩、魏、赵、楚等国,夺取大片土地。加封陶邑,富于王室。与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并称“四贵”。前266年,魏人范睢入秦见昭王,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昭王遂改用范睢为相,他被罢免。出关就封,辎车千余乘。后死于封地陶邑。

魏牟,战国时人。籍贯不详。即魏公子牟,因封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位保定市西南),故亦称“中山公子牟”。与公孙龙交好,他说:“身在江海之上,必居乎魏阙之下”(《吕氏春秋·审为》)。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他“纵情性,安恣睢”。《汉书·艺文志》著录《公子牟》四篇,已佚。

魏无忌(?-前243),战国时魏国贵族。魏安釐王异母弟。安厘王即位,封为信陵君。礼贤下士,门下有食客三千人。魏王畏其贤能,不任以国政。前257年,秦围赵,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率其军救赵,击退秦军。此后留居于赵十年。前247年回魏,任上将军,联合五国击破秦将蒙骜军于河外。有《魏公子兵法》传世。今佚。

魏豹(?-前204),汉初诸侯王。战国末魏国贵族。陈胜起义后,豹率众响应,立其兄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咎败***,豹逃至楚,向楚怀王借兵数千,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后引兵从项羽,秦亡被项羽封为西魏王。韩信破魏,兵败被擒,囚于荥阳。在楚军围困荥阳时,为汉将周苛所杀。

魏相(?-前59),西汉大臣。字弱翁,济阴定陶(山东定陶)人。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后为河南太守,澄清吏治,豪强畏惧。宣帝立,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丞相,封高平侯。《汉书》称其“为人严毅”,治甚“有声”。

魏伯阳,东汉炼丹家。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一说名翱,自号云牙子。葛洪《神仙传》有记其入山炼丹事,他曾借《周易》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著有《参同契》三卷,为后世道家所宗。

魏延(?-234),三国蜀将。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东)人。以部曲随刘备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刘备进驻汉中王,擢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封都亭侯。后诸葛亮驻军汉中,以延为凉州刺史,总督前部军兵,在羌中大破魏军,迁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诸葛亮病死军中,他与杨仪争权,率兵击杨仪,兵败被杀。

魏收(506-572),北齐史学家。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字伯起,小字佛助。初为北魏太学博士。东魏时,曾出使梁。为高欢丞相府属,不得志。北齐天保二年(551)受诏撰魏史,历三年,成《魏书》一百三十卷。时人以其报怨酬恩,史书不实,讥为“秽史”。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曾参与修定《齐律》。与温子升、邢邵号北朝三才子。明人辑其文为《魏特进集》。

魏徵(580-643),唐政治家。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字玄成。少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随李密降唐,任秘书丞,至黎阳劝李勣降唐。曾为窦建德所俘,建德败后归唐为太子洗马,以秦王世民功高,曾劝太子早为之计。太宗即位后用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贞观二年(628)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七年任侍中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主持梁、陈、齐、周、隋诸史编撰工作,著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贪以俭”。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类礼》及主编《群书治要》。

魏野(960-1019),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治今河南陕县)人。筑草堂于州之东郊,不求仕进,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与当时显宦名流如寇准、王旦等友善,相与酬唱。其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平朴闲远,无艰涩苦瘦之弊。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时诗名在其之上。著有《钜鹿东观集》。

魏胜(1120-1164),南宋名将。宿迁(今江苏宿迁,位泗阳西北)人。初为弓箭手,曾化装渡淮河,以***金军情况。1161年(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一年),金军海陵王完颜亮攻宋时,他率军三百人渡淮河攻取涟水(今江苏涟水,位清江东北)、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继又派军收复附近县城,自任都统制,免租税,释囚犯,开仓犒劳;更招募忠义新兵,分为五军,屡战屡捷。金军每见山东魏胜旗号,即望风而逃。后接受南宋官职。被调南下。1164年(孝宗赵眘隆兴二年)和议未决时,金军突然进攻,他奋勇迎击,因大将刘宝不肯支援,致孤军苦战,中箭牺牲。

魏了翁(1178-1237),南宋学者。字华父,号鹤山。宋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进士,历知汉州、眉州、泸州,入为权吏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官至资政殿学士、同答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推尊程朱理学,与真德秀并称“西山、鹤山”。主张反复研读六经,不赞成“多看先儒解说”。始习朱熹、张栻之说,后又尊信心学。他发挥了邵雍“心为太极”的思想。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等。

魏忠贤(1568-1627),明宦官。肃宁(今河北省肃宁县,位河间县西)人。万历中入宫,与僖宗乳媪客氏通;僖宗立,迁司礼秉笔太监,兼掌东厂事,专权植党,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杨涟、左光斗等交劾其奸,反被诬为东林党,惨遭***,又逐公卿李宗延等,善类为空。思宗即位,始发其奸,初贬凤阳(今安徽省凤阳县),后逮治,自缢死。崇祯二年(1629年)定逆案,余党均被斥逐。

魏源(1794-1857),清思想家。湖南邵阳人,原名远达,字默深。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与龚自珍齐名,同属今文经学派。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成《皇朝经世文编》。并助江苏巡抚陶澍筹办漕运、水利。***战争爆发后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与浙江抗英战役。愤清廷战和不定,辞归,益发愤著书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圣武记》,以盛清武功激励人心。受林则徐嘱托,编成《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史地、政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建议允许私人自立厂局,制造与销售轮船器械。斥宋明理学与汉学。强调“及之而后知”。宣传变古革新,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前驱先路。著作甚富,另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等。今有《魏源集》。

其他魏姓名人有春秋晋国大夫魏犨、魏舒;战国魏国国君魏罃、魏嗣,魏国公子魏咎,魏国贵族魏齐,魏将魏章;东汉学者魏朗;魏晋时道士魏华存;隋文学家魏澹;唐诗人魏朴;北宋女诗人魏玩;明大臣魏观,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清大臣魏象枢、魏裔介,散文家魏禧,文学家魏秀仁,秦腔演员魏长生等。近当代魏姓名人有造舰专家魏瀚,物理学家魏荣爵,植物病理学家魏景超,语言学家魏建功,作家魏金枝、魏巍,诗人魏传统,**演员魏鹤龄,***政客魏道明等。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泽长.是什么意思

有关宗祖成语如下:

1、光宗耀祖

释义:宗:宗族;祖:祖先。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2、九宗七祖

释义:泛指祖宗。

出处:《冷眼观》第23回:“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打***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3、荣宗耀祖

释义: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

出处: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举登科,荣宗耀祖。”

4、祖武宗文

释义:祖袭武王,尊崇文王。谓尊崇祖先。

出处:南朝梁王中《头陀寺碑文》:“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复。“

5、祖功宗德

释义: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出处:《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6、祖舜宗尧

释义:遵行尧舜的治国之道。

出处: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祖舜宗尧,太平之兆。”

相关成语:

不挑之祖、不祧之祖、成佛作祖、光宗耀祖、诃佛骂祖、呵佛骂祖、九宗七祖、开山鼻祖、开山老祖、开山始祖、开山祖师、列祖列宗、认祖归宗、荣宗耀祖、绳厥祖武、绳其祖武、数典忘祖、显祖荣宗、显祖扬名、显祖扬宗、百代文宗、不祧之宗、传宗接代、大本大宗、

断还归宗、覆宗灭祀、光宗耀祖、毁宗夷族、江汉朝宗、九宗七祖、开宗明义、列祖列宗、流水朝宗、认祖归宗、荣宗耀祖、万变不离其宗、文章宗工、文章宗匠、文宗学府、显祖荣宗。

家族祠堂对联大全

这个应该是族谱吧。

一般来讲族谱都是选择那种很吉利的话,而且选材时很注重在长远、世代、传承方面的祝愿。

字面上的意思是说:这一家族每一辈出的人品行都很好,做了很多好事,流芳百世,后代礼孝贤德,享有到祖辈积下的福缘,富贵平安,家族香火旺盛,传承绵长。

求***纳。

墓碑碑文对联大全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而躬节俭,

光肖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户诗书。

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宏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数百载烹葵烹枣以洁蒸尝俾尔识俾尔昌孔时孔惠实凭先祖是皇。

分姓氏族联

周氏

濂深涵雅量,溪广裕宏谋。 ——新国乞力律周家祠

兴周八百年历代国祚最长允称西伯;

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 ——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林氏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

云氏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

唐氏

晋水发祥源流远,阳春得气棣萼辉。

赵氏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黄氏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

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

许氏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吴氏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何氏

肇迹庐江以来,派远流长,都是渊源一脉;

宗祠在狮岛之上,敦宗睦族,还看继述千秋。

曹氏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宏开富有接云光。

啰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宏开帝书两句扬。

长绵世泽 衣冠百世 春秋匪懈

丕振家声 俎豆千秋 继序不忘

昭***烈祖 绳其祖武 慎终追远

佑启后人 贻厥孙谋 积厚流光

千枝归一本

万派总同源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宗祖规模远 祖功垂福泽 祖功垂福泽

儿孙绍述长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

燕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

名垂天地不朽 听聪祖考遗训

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

春秋享祀来格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平不远

祖宗明命如闻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

祖宗凭依在德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子孙对越惟诚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不忘孝友为家政 以燕以翼宏堂构 水源木本承先泽

还冀诗书著祖鞭 孔惠孔时洁蒸尝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先代贻谋由德泽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后人继述在书香 诗书继世翼孙谋

孝友弟恭皆学问 孝孙有庆祭如在 金鼎焚香香结彩

诗书礼乐尽修齐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春露私霜崇祀典 秋霜舂露怀先泽 俨若思孝孙有庆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祭如在明德惟馨

祀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田垂燕翼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致孝思高曾以上 继高曾孝思不匮 教孝教忠开世德

遵古礼宗庙为先 奉俎豆明德惟馨 且耕且读振家声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蓣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僾见忾闻昭祀典 满门忠节传字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贻美绳武焕宗祊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德洽群黎安衽席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法严三尺懔风霜 富辰小忿不忘亲 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金鼎呈样,龙香结彩

银台报喜,风烛生花

继序不忘,昭***烈祖

春秋匪懈,佑启后人

祭用燕尝,仰酬祖德

礼循昭穆,克序人伦

侄见忾闻,孝思不匮

秋尝春礿,祀事孔明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

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

蓣蘩藻洁,俎豆祝千秋

继述序人伦,礼循昭穆

馨香酬祖德,祭用燕尝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

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先代有贻谋,肇基端由勤俭

后人宜续绪,务本只在读耕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

春祀秋尝,遵万古贤礼乐圣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

云蒸霞蔚,留得诗书与后人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勤俭持家,农工商贾各居业

文章***,祖考高曾乃慰心

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别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

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蓣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家肥则族肥,不外亲亲长长数大事

祖远而听远,全凭子子孙孙一个心

忾乎闻、僾乎见,岂陈俎载牲,遂云来格

属于毛、离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飨亲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及,会吃亏的便为孝子贤孙

秩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崇祀典

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气象

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

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岂必烦言多责备,亦只要孝於亲,弟於长,敦叙伦纪,即可谓亢宗

告大众听闻,今日做人儿孙,他年即人宗祖,落叶归根,也为自家留地步

是吾曹责任,先当举其纪纲,后则详其条目,兴祠广祭,庶几奕祀有馨香

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争,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

大祭岁惟一举,极抒敬展诚不过信之,宿可用禴,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望***纳

墓碑对联集锦

1, 功昭后人;德炳丹青。

2, 青山芝兰茂;碧海翰泽长。3,祥云笼吉地;瑞气绕佳城。

4,传家维孝悌,岩留云盈福地;养性在忠良,架护海拥新天。

5,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

6,紫气盈福地,山接桃峰增福寿;祥云拥洞天,案朝竹屿兆平安。

7,,承家多有德,北斗钟灵征吉地;继代有仁风,湖山毓秀兆佳城。

8,福田祖上种;心地子孙耕。9,千秋常祀典;万代绍书香。

10,德行感桑梓;品节昭后人。11,父恩深似海;母德重如山。

12,天和随所寄;风气若无怀。13,奇峰朝福地;秀水育贤人。

14,勤俭敦夙好;耕读秀群英。15,清山长福寿;玉水旺财丁。

16,立德齐古今;藏书教子孙。17,山水风光秀;子孙世泽长。

18,德贯天人际;气穿日月光。19,湖海星峰拱北斗;梦笔生花产栋梁。

20,积德培麟趾;传善起凤毛。21,案朝福海千秋盛;地接桃津万代兴。

22,高风袭祖训;正气遗荪枝。25,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26,静时疑水近;高处见天阔。27,良山贵向乘生气;玉水藏风永吉祥。

27,桃李成蹊径;兰竹光画图。28, 家风远播起祥光;世泽永绵浮瑞霭。

29,面山如对画;玩水爰临池。30,灵山宝穴千古秀;瑞彩祥云万年昌。

31,椿萱挺而健;芝兰清且香。32, 灵山昌百世;宝穴旺千秋。

33,松柏春常在;芝兰德自馨。34,百子天地寿;万孙日月长。

35,洞天引金凤;福地兆玉麟。36, 地连八斗文光聚;峰拱大湖瑞气盈。

37,骑龙腾空去;驾鹤朝西归。38,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39,先人德望在;后辈业绩高。40,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41,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夫妻合葬)

42,银女凤凰福地;金童龙虎仙山。(夫妻合葬)

43,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父子合葬)

44,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45,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孙兴。

46,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47,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48,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49,一世清名英年早逝;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

50,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51,牢记礼为孝之本;莫忘道以德而宏。

52,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53,近智近仁近孝悌;希贤希圣希显达。

54,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55,水色山光衬吉地;花香鸟语颂鸿恩 。

56,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57,四面紫气霭吉地;八面灵龙拥洞天。

58,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59,青山源远护吉地;碧水长流霭瑞气。

60,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61,祖德宗功征祥瑞;子孝孙贤迎腾达。

62,灵安福地卧真穴;子孙世代福无休。63,蓬山此去无多路;瑶池迎母小玉挽。

64,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励后代人。65,一生正气垂青史;两袖清风贯长虹。

66,美德常齐天地永;嘉风久伴山河存。67,欲见严容何处览;唯思良训弗能闻。

68,漫步龙山随缱绻;畅游福岭任逍遥。69,祥光灿烂照先祖;瑞气蒸腾裕后昆。

70,寿比千年龟鹤永;福荫后代子孙贤。71,操如松柏清如竹;言可经纶行可师。

72,茹苦含辛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73,教子相夫称美德;节俭勤劳存懿范。

74,母仪千古留桑梓;长记慈惠传后世75,祖考贻谋唯勤与俭;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76,蹈德咏仁路无不畅;正身履道乐以相传。77,仁义自修君子安乐;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78,得山水情其人不朽;怀凌云志儿孙必贤。79,德沐桃李名高金鼎;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80,传家不外为善两字; 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81,剪月裁云深恩长在;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81,山川豪气元龙高卧;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82,山辉川媚光华相映;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83,盖世功名不矜不我;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84,懿德长存子孙托福;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85,福地洞天先贤独得;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86,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87,五里巨梁长留浩气;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88,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89,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90,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91,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92,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93,日月星辰三光呈异彩;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93,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白云红日相伴魂系蓝天。

94,佳城福地慰父母一生艰辛;青山绿水荫子孙万代兴旺。

95,身卧福地始成大朴归天地;魂泊灵山更留和风惠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