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由义下一句_居人由义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1 0
  1. ABAC式的四字词语大全
  2. 孟子离娄上译文
  3. 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
  4. 什么什么却什么造句
  5. 最后一个字仁的四字成语
  6.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孟子从文庙撵出去?
  7. 为何要丧三年常悲咽,用学过的一句名人名言回答

意思是: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居仁由义下一句_居人由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作为、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作品赏析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 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 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

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孟子认为,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而只有儒家的仁、礼是“大丈夫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深恶痛绝了。然而,孟子的挖苦真的是正确的吗?纵横家的思想是周旋于列国之间,通过结合、分割诸侯之间的关系(外交手段),实现“纵横捭阖,天下为一”的理想与抱负,促进天下的统一。他们不是没有原则的“妾妇”而是杰出的古代外交家。孟子却将其一味解释为“妾妇之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的说法有失水准。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

这样做了以后,再 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虽在批判纵横家的方面上不妥,但“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名言仍闪耀着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ABAC式的四字词语大全

孟子对义与利的看法如下:

孟子的义利观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义利观,是一种特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在悠久浩瀚的中国传统思想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明清时期的王阳明、顾亭林等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从未间断过对“义利观”的智慧阐释。

孔子曾在《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确提出了“义利”的社会属性,为儒家的利义思想观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在后世不断发扬光大。 ?

孟子崇尚的“义”,提出舍生取义的取舍之道,强调“义”是一种人应追求的目标。《孟子·告子上》中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诉了我们在“生”与“义”、“利”与“义”的抉择中,我们应该舍“生”取“义”。

他的“仁义”思想中,“仁”虽承接孔子,“义”却具有思想延展性和独到性。孟子人性论中提到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说明“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此外,孟子将“仁”和“义”联系起来,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也就是讲“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仁”体现在人之心,即人先天的资质上;而“义”体现在人之为,即人后天的行动上。

因此他主张“居仁由义”,认为只有后天讲究了义的人,才可以在先天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一个仁人。他把“义”比喻为“人路”,看成是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中应追求的根本目标。

然后,孟子又希望将“义”发展为一种理想人格,并用“义”来评判人们对“利”的贪求。在孟子的理想社会中,“义”应该主导人们的价值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正如《孟子·尽心上》中讲“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取得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义的行为。

此处所取的,可以是个人私利、小集团利益,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利益,如同《孟子·尽心下》中所言“春秋无义战”那样,春秋时国家间的纷争,在孟子看来皆是各国对各自利益的追逐,都是不义的。

这与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比,又从个人之义的“点”,上升到了国家大义的“面”的新高度。因此,孟子追求的“义”,是在生命与道德,利益与道德彼此发生冲突时,应坚守的一种准则,一种“道义优先于利”的价值观。

孟子的义利观中还阐明“义”也是一种约束。遵守“义”,人们就能合乎礼义地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做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达到完全自律自制、以德自谦的境地。

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这条天下之大道就是一条大义之道。

且在孟子看来,此类大义之人的言行必然是符合道义的,这可以在《孟子·离娄下》中“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句看出,大人就是惟义所在的尚义之人,他们用“义”来约束自我的行为,真正做到了行大义之道,唯义是从。

如果将这些与《中庸》里“义者,宜也”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义”着实是一种准则,这个准则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行为得当。由上述可见,孟子的“义”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时约束我们的准则,更是一种道义优先的价值观,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孟子离娄上译文

冷言冷语

[lěng yán lěng yǔ]?

从侧面或反面说的含有讥讽意味的话。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心思、意念专一。

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

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

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再三再四

[zài sān zài sì]?

重复好几次。

多种多样

[duō zhǒng duō yàng]?

1.多方面的;五花八门。

百度汉语APPAI让学习更简单立即下载

人来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百发百中

[bǎi fā bǎi zhòng]?

射箭、打枪、***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非亲非故

[fēi qīn fēi gù]?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人都有缺点,哪能~呢?

实话实说

[shí huà shí shuō]?

用直捷了当的方法讲出真实情况。

一年一度

[yī nián yī dù]?

指每年一次。

探头探脑

[tàn tóu tàn nǎo]?

不断探头看,多形容鬼鬼祟祟地窥探:只见门外一个人~,东张西望。

无边无际

[wú biān wú jì]?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若隐若现

[ruò yǐn ruò xiàn]?

形容隐隐约约:远望白云缭绕,峰峦~。

半推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自说自话

[zì shuō zì huà]?

1.〈方〉。

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有说有笑

[yǒu shuō yǒu xiào]?

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多灾多难

[duō zāi duō nàn]?

形容灾难很多。

无忧无虑

[wú yōu wú lǜ]?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绘声绘色

[huì shēng huì sè]?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也说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徒子徒孙

[tú zǐ tú sūn]?

徒弟和徒弟的徒弟。比喻一脉相承的人。也泛指党羽(含贬义)。

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也作必恭必敬。十分恭敬。

载歌载舞

[zài gē zài wǔ]?

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若明若暗

[ruò míng ruò àn]?

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大模大样

[dà mú dà yàng]?

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百战百胜

[bǎi zhàn bǎi shèng]?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紧不慢

[bù jǐn bù màn]?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1.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不折不扣

[bù zhé bù kòu]?

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的伪君子。对会议精神要~地贯彻执行。

彻头彻尾

[chè tóu chè wěi]?

从头到尾,完完全全:~的谎言。

愈演愈烈

[yù yǎn yù liè]?

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多姿多彩

[duō zī duō cǎi]?

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

问长问短

[wèn cháng wèn duǎn]?

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一点一滴

[yī diǎn yī dī]?

形容微小零星。

稳扎稳打

[wěn zhā wěn dǎ]?

1.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扎:扎营)。

转来转去

[zhuàn lái zhuàn qù]?

犹言走来走去;来回走动。

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1.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

美轮美奂

[měi lún měi huàn]?

《礼记·檀弓下》里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武建造宫室落成后,人们前去庆贺。大夫张老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一模一样

[yī mú yī yàng]?

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无缘无故

[wú yuán wú gù]?

没有一点原因。

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心意很真诚:~向专家请教。

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各式各样

[gè shì gè yàng]?

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大摇大摆

[dà yáo dà bǎi]?

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地闯了进去。

无影无踪

[wú yǐng wú zōng]?

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相辅相成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如泣如诉

[rú qì rú sù]?

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国语·吴语》:“…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荼(tú):一种茅草的白花。

自暴自弃

[zì bào zì qì]?

《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后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

一唱一和

[yī chàng yī hè]?

此唱彼和。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和(hè)。

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唐韩愈和孟郊《斗鸡联句》中孟郊的诗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后用以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接:交战。厉:同“砺”,磨快。

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也说不亢不卑。

一瘸一拐

[yī qué yī guǎi]?

形容因腿脚有毛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的样子。

不即不离

[bù jí bù lí]?

《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原为佛教用语。现多用来指对人或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尽善尽美

[jìn shàn jìn měi]?

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无亲无故

[wú qīn wú gù]?

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载笑载言

[zài xiào zài yán]?

边笑边说话。

至善至美

[zhì shàn zhì měi]?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不瘟不火

[bù wēn bù huǒ]?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大吹大擂

[dà chuī dà léi]?

原意是敲锣 打鼓,众乐齐奏。现用来讥讽人言语浮夸,大肆宣扬。吹:吹奏乐器。擂(léi):敲锣打鼓。

一张一弛

[yī zhāng yī chí]?

《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活灵活现

[huó líng huó xiàn]?

也说活龙活现。形容描绘生动,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

瓮声瓮气

[wèng shēng wèng qì]?

形容说话的声音粗大而低沉。

不郎不秀

[bù láng bù xiù]?

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元明时代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平民的子弟称“郎”)。

克勤克俭

[kè qín kè jiǎn]?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入情入理

[rù qíng rù lǐ]?

合乎情理:他说得~,大家听得心服口服。

无声无息

[wú shēng wú xī]?

没有声音和气息,比喻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影响、作为。

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自轻自贱

[zì qīng zì jiàn]?

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同工同酬

[tóng gōng tóng chóu]?

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做同样的工作,工作的质量、数量相同的,给予同样的报酬。

不干不净

[bù gān bù jìng]?

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

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宋朱熹《中庸章句》题:“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有头有脸

[yǒu tóu yǒu liǎn]?

(~儿)比喻有名誉,有威信:他在村里是个~的,说话很有分量。

不冷不热

[bù lěng bù rè]?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相生相克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我国古代关于五行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说法,如木能生火、火能克金等。见〖五行〗。

一举一动

[yī jǔ yī dòng]?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大起大落

[dà qǐ dà luò]?

形容起伏变化极快极大:市场价格~。这部***没有~的故事情节。

谁是谁非

[shuí shì shuí fēi]?

犹言谁对谁错。

半梦半醒

[bàn mèng bàn xǐng]?

睡眠尚未清醒。

大红大紫

[dà hóng dà zǐ]?

形容非常受宠或受欢迎;十分走红。

先知先觉

[xiān zhī xiān jué]?

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蠢头蠢脑

[chǔn tóu chǔn nǎo]?

形容蠢笨痴呆的样子。

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挨家挨户

[āi jiā āi hù]?

每家每户,户户不漏。挨,依次,顺次。

怪里怪气

[guài li guài qì]?

状态词。(形状、装束、声音等)奇特,跟一般的不同(含贬义):戏台上的媒婆总是那么~的。

自生自灭

[zì shēng zì miè]?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有始有终

[yǒu shǐ yǒu zhōng]?

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一来一往

[yī lái yī wǎng]?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独来独往

[dú lái dú wǎng]?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善始善终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比喻事情做得很完满。《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大轰大嗡

[dà hōng dà wēng]?

形容不注重实际,只在形式上轰轰烈烈。

大包大揽

[dà bāo dà lǎn]?

把工作或事情全部兜揽、承担起来。

平起平坐

[píng qǐ píng zuò]?

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

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前也怕,后也怕。比喻顾虑重重。《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亦步亦趋

[yì bù yì qū]?

《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碍手碍脚

[ài shǒu ài jiǎo]?

妨碍别人做事:咱们走吧,别在这儿~的。

仁心仁术

[rén xīn rén shù]?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无依无靠

[wú yī wú kào]?

形容孤苦无依。

一针一线

[yī zhēn yī xiàn]?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自私自利

[zì sī zì lì]?

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

有板有眼

[yǒu bǎn yǒu yǎn]?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离心离德

[lí xīn lí dé]?

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倒买倒卖

[dǎo mǎi dǎo mài]?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牟利。

不仁不义

[bù rén bù yì]?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阿猫阿狗

[ā māo ā gǒu]?

泛指某类人或随便什么人(含轻蔑意)。

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指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有血有肉

[yǒu xuè yǒu ròu]?

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不管人家怎么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小恩小惠

[xiǎo ēn xiǎo huì]?

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含贬义)。

拼死拼活

[pīn sǐ pīn huó]?

1.不顾一切地斗争;拼个死活。

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iǎo]?

无穷尽。

土生土长

[tǔ shēng tǔ zhǎng]?

当地生长:他是~的山东人。

戒骄戒躁

[jiè jiāo jiè zào]?

警惕自己,防止骄傲和急躁。

成双成对

[chéng shuāng chéng duì]?

配成一对,多指夫妻或情侣。

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形容迟钝的样子。

唯妙唯肖

[wéi miào wéi xiāo]?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

可有可无

[kě yǒu kě wú]?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不管不顾

[bù guǎn bù gù]?

1.不照管:他对家里的事全都~。

大手大脚

[dà shǒu dà jiǎo]?

形容花钱、用东西没有节制。

相亲相爱

[xiāng qīn xiāng ài]?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怪声怪气

[guài shēng guài qì]?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无牵无挂

[wú qiān wú guà]?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说来说去

[shuō lái shuō qù]?

1.反复阐说。

大仁大义

[dà rén dà yì]?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多情多义

[duō qíng duō yì]?

指重情谊。

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玩得高兴,~已是中午时分。

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

离 娄 上

共二十八章

(一)孟子曰:“离娄之明①,公输子之巧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③,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⑥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⑦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公输子那样的巧技,不靠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听力,不靠六律,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不行仁政,不能使天下太平。如果有了仁爱之心和仁爱的名声,百姓却没有受到他的恩泽,不能被后世效法,是因为他没有实行先王之道。所以说,光有善心不足以搞好政治,光有好的法度不会自动实行。《诗经》上说:‘不犯错误,不要遗忘,完全遵循旧规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圣人竭尽了目力,接着用圆规、曲尺、水准器、墨线,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这些东西就用不尽了;圣人竭尽了耳力,接着用六律来校正五音,五音就运用无穷了;圣人竭尽了心思,接着又施行仁政,仁德就遍布天下了。所以说,要想显得高,一定要凭借山陵,要想显得低,一定要凭借河泽;执掌国政不凭借先王之道,能说是聪明吗?因此,只有仁人才应该处在高位。不仁的人处在高位,这会使他把邪恶传播给众人。在上的不依照义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约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义,官吏不信仰法度,君子触犯理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只是由于侥幸罢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军队不够多,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扩大,财富没有积聚,不是国家的祸害。在上的不讲礼义,在下的不学礼义,作恶的百姓日益增多,国家的灭亡就没有几天了。《诗经》上说:‘上天正要颠覆王朝,群臣不要吵吵闹闹。’吵吵闹闹,就是说话放肆随便。侍奉君主不讲义,一举一动不合礼,张口就诋毁先王之道,便是放肆随便。所以说,责求君王施行仁政,这叫恭敬;向君王陈述好的意见,堵塞他的邪念,这叫尊重;认为君王不能行善,这叫坑害君王。”

注释①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②公输子:即公输班(或作公输般、公输盘),春秋末年鲁国人,故又称鲁班,是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③师旷:春秋时晋平公的乐师,名旷,相传他的辨音能力特别强。④六律:指十二律中的六个阳律。十二律是古人用十二根律管所定的十二个标准音,分为阴阳两类,阴律又叫六吕,阳律又叫六律。这里的六律代指十二律。⑤五音:中国古代音乐所定的五个音阶,具体名称是:宫、商、角、徵、羽。⑥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乐》。⑦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板》。

(二)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①,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②此之谓也。”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到做君主的道理;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态度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他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仁和不仁罢了。’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加上‘幽’、‘厉’这类恶谥,即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也无法更改了。《诗经》上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注释①幽、厉:谥号名。《逸周书·谥法解》说:“动祭乱常曰幽,杀戮无辜曰厉。”②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荡》。

(三)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的得天下,是由于仁;他们失掉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衰败、兴盛、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这样。天子不仁,不能保住天下;诸侯不仁,不能保住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保住宗庙;士人和百姓不仁,不能保住自身。如果害怕死亡,却又乐意干不仁的事,这就像害怕喝醉却硬要多喝酒一样。”

(四)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①”

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附他。《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己求来众多的幸福。’”

注释①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五)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这么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自身。”

(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孟子说:“搞好政治不难,不得罪贤明的卿大夫就行了。他们所爱慕的,全国都会爱慕;全国所爱慕的,天下都会爱慕;因而德教就会浩浩荡荡充溢于天下了。”

(七)孟子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①。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②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③”

孟子说:“天下有道时,道德低的受道德高的役使,才智少的受才智多的役使;天下无道时,力量小的受力量大的役使,势力弱的受势力强的役使。这两种情况,符合天理。顺从天理的生存,违逆天理的灭亡。齐景公说过:‘我既不能命令别人,又不愿听别人命令,这就同别人断绝了关系。’景公不得已哭着把女儿嫁到吴国去。现在,小国效法大国,却又耻于接受大国命令,这就好比学生耻于接受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真的感到羞耻,那就不如效法文王。效法文王,大国不出五年,小国不出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权。《诗经》上说:‘商朝子子孙孙,不下十万余人。上帝既有命令,都向周朝归顺。都向周朝归顺,就因天命没有定论。殷朝的臣子,不论是漂亮的聪明的,都行裸献之礼,助祭在周王京城。’孔子说:‘仁的力量,不在于人多。国君爱好仁德,就能天下无敌。’如果想无敌于天下而又不凭借仁,这就像热得受不了而又不肯洗澡一样。《诗经》上说:‘谁能热得受不了,不去洗个澡?’”

注释①事见《说苑·权谋》记载。齐景公惧怕吴王阖庐伐齐,不得已把女儿嫁给阖庐。送别女儿时,哭着说:“余死不汝见矣”,又说:“余有齐国之固,不能以令诸侯,又不能听,是生乱也。寡人闻之,不能令,则莫若从。”②这八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裸(guàn),宗庙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郁鬯(chàng)酒浇在地上以迎接鬼神。将,助。③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柔桑》。

(八)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说:“不仁的人还能同他讲什么吗?他们面临危险还自以为安全,灾祸临头还自以为得利,把导致亡国败家的事当作快乐。不仁的人如果还能同他谈什么,哪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从前有个孩子唱道:‘沧浪的水碧清哟,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孔子说:‘***们听着!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了。这是由水自己招来的。’一个人必然是自己招致侮辱,人家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自己招致毁败,人家才来毁败它;一个国必然是自己招致讨伐,别人才来讨伐它。《太甲》上说:‘上天降灾,还可以躲;自己作孽,别想再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九)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①此之谓也。”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注释①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柔桑》。

(十)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说:“自己戕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全的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

(十一)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道路就在眼前,却向远处去寻找;事情本来容易,却找难的去做:只要***爱父母、敬长辈,天下就会太平。”

(十二)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说:“身居下位而又不被上司信任,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要取得上司信任有办法:如果不被朋友信任,也就不会得到上司信任了。要被朋友信任有办法:如果侍奉父母得不到父母欢心,也就不会被朋友信任了。要父母欢心有办法:如果反省自己不诚心诚意,也就得不到父母欢心了。要使自己诚心诚意有办法: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行,也就不会使自己诚心诚意了。所以,诚是天然的道理,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极端诚心而不能使人感动,是从不会有的事;不诚心是没有谁会被感动的。”

(十三)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①,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②。’太公辟纣③,居东海之滨④,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孟子曰:“伯夷躲避纣王,隐居在北海边,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高兴地说:‘何不去投奔西伯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太公躲避纣王,隐居在东海边,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高兴地说:‘何不去投奔西伯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这两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老人,(他们)投奔了西伯,这就使天下做父亲的都去投奔西伯了。天下做父亲的都投奔了西伯,他们的儿子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中如果有施行文王那样的仁政的,不出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执掌***。”

注释①北海之滨:其地在今濒临渤海的河北昌黎一带。②西伯:即周文王。③太公:即姜太公,因祖先曾封于吕地,故又姓吕,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曾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建立周朝。④东海之滨:其地在今山东莒县东部。

(十四)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①,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孟子说:“冉求当了季氏的家臣,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征收田赋反而比过去增加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们,你们可以擂起鼓来声讨他!’由此看来,君主不施行仁政,反而去帮他聚敛财富的人,都是孔子所鄙弃的,更何况为他卖命打仗的人呢?为争夺一块地方打仗而遍野,为争夺一座城池打仗而满城,这就叫作领着土地来吃人肉,罪恶之大,将他处死都嫌不够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该受最重的刑罚,唆使诸侯拉帮结伙打仗的人,该受次一等的刑罚,强令百姓垦荒耕种的人该受再次一等的刑罚。”

注释①求也为季氏宰:求,冉求,孔子***。季氏,指季康子,鲁国卿。

(十五)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听他说话,同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还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十六)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孟子说:“恭敬的人不欺侮别人,节俭的人不掠夺别人。欺侮人、掠夺人的君主,唯恐别人不顺从,怎么能做到恭敬和节俭?恭敬和节俭难道可以靠声音笑貌强装出来的吗?”

(十七)淳于髡曰①:“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法的规定吗?”

孟子曰:“礼也。”

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孟子说:“嫂子落水了而不去拉,这就如同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落水而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淳于髡说:“现在,天下的人都掉落水中了,您不去救,为什么呢?”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落水了,要用王道去救;嫂子落水了,要用手去救。你难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吗?”

注释①淳于髡(kūn):姓淳于,名髡,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辩士,曾在齐威王、齐宣王时做官。

(十八)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十九)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①,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说:“哪一种侍奉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的善性)最重要。不丧失自身(善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了自身(善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个长者不该侍奉?但侍奉父母才是侍奉的根本;哪种好品德不该守护?但守护自身(的善性)是守护的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晳,每餐必定有酒肉。撤除食物时,必定要请示(剩下的酒肉)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必定说‘有’。曾晳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肉。撤除时,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就回答说‘没有了’,准备拿吃剩的下顿再进奉给父亲。这叫作对父母的口体奉养。像曾子那样,就可以称为对父母心意的奉养了。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春秋时鲁国人,与他的父亲曾晳同为孔子的***。

(二十)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①,政不足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说:“那些在位的小人,不值得去指责,他们的政事不值得去非议。只有大仁大德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君主仁,没有谁不仁;君主义,没有谁不义;君主正,没有谁不正。一旦使君主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注释①适:同“谪”,谴责,指责。

(二十一)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说:“有料想不到的赞誉,有吹毛求疵的毁谤。”

(二十二)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说:“一个人说话随随便便,那就不值得责备他了。”

(二十三)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二十四)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乐正子跟随王子敖来到齐国。

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乐正子去见孟子。孟子说:“你也来看我吗?”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曰:“子来几日矣?”

孟子问:“你来了几天了?”

曰:“昔者。”

乐正子说:“前些日子。”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孟子说:“前些日子就来了,那么我说这话不也是应该的吗?”

曰:“舍馆未定。”

乐正子说:“(因为)住所没有定下来。”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孟子说:“你听说过,(非要)住所定下来了,才去求见长辈的吗?”

曰:“克有罪。”

乐正子说:“我有过错。”

(二十五)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王子敖来,只是为了混饭吃罢了。我没有想到,你学习古人的道理,竟是用它来混饭吃。”

(二十六)孟子曰:“不孝有三①,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②,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说:“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

注释①不孝有三:据赵歧注,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②舜不告而娶:传说舜的父亲凶狠愚蠢,舜如果告诉他娶妻的事,肯定得不到他同意。不禀告不合礼,没有后代又是最大的不孝,两相权衡,只好“不告而娶”。

(二十七)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①;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注释①“乐之实”三句:前一“乐”,读yuè,后二“乐”,读lè。

(二十八)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①,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很高兴地要来归附自己,把这种情景看得如同草芥的,只有舜是这样。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不可以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不能做儿子。舜竭尽全力按侍奉父母的道理去做,终于使他的父亲瞽瞍高兴了;瞽瞍高兴了,天下的人由此受到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之间应有的关系就确定了。这叫作大孝。”

注释①瞽瞍(gǔ sǒu):舜的父亲,其事可参《万章上》二、四章。厎(zhí):致。豫:乐。

其他历史书籍/辑注类/孟子全

什么什么却什么造句

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

 在儒家文化作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一概念;?科学?一词在中国出现,概是近代的事。 然而,?科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形成又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实际上源自于儒家的?格物致知?;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

 一。

 ?格物致知?源自《礼记?大学》的?三纲八目?,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的?八目?略写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宋代理学家重视《大学》,于是,?格物致知?成为理学家的重要概念。程颐、程颢讲?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明理也? .已经包含了格自然之物的思想。朱熹更是明确地说要格自然之物,?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把自然之物看作是格物的对象。而且,朱熹较为重视科学,并积极地研究科学 ,成为格自然之物的实践者。这实际上为从?格物致知?发展到?科学?开辟了道路。

 到了明代,王阳明将?格物?诠释成?格心?,认为?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而且,他还用亭前格竹不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来讥讽朱熹的格自然之物,并说:?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 反对朱熹的格自然之物。但是,同时代的王廷相以及以后的高攀龙、王夫之、陆世仪、张履祥等理学家则继承了朱熹的格自然之物的思想。

 王廷相明确主张研究自然,要求把握?物理?。他在所作?策问?中说:?诸士积学待叩久矣,试以物理疑而未释者议之,可乎?天之运,何以机之?地之浮,何以载之?月之光,何以盈缺?山之石,何以欹侧?经星在天,何以不移?海纳百川,何以不溢?吹律何以回暖?悬炭何以测候?夫遂何以得火?方诸何以得水?龟何以知来?猩何以知往?蜥蜴何以为雹?虹霓何以饮涧?何鼠化为鴽,而鴽复为鼠?何蜣螂化蝉,而蝉不复为蜣螂?何木焚之而不灰?何草无风而自摇?何金之有辟寒?何水之有温泉?何蜉蝣朝生而暮死?何休留夜明而昼昏?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是皆耳目所及,非骋思于***之外者,不可习矣而不察也。请据其理之实论之。? 显然,王廷相是主张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研究科学的。而且他还认为,研究天地之道是学者?穷理尽性?所必不可少的。他说:?古之圣人,仰以观乎天文,俯以察乎地理,而人之道益明。盖以人性贯彻上下,通极内外,弥满于无垠,周匝于***,苟一物之未知,是于性犹有所未尽也。故天地之道,虽悠远高深,学者不可不求其实矣。?

 明朝末年,东林学派的高攀龙发挥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主张格?一草一木之理?。他认为,?天下之理,无内外,无巨细。自吾之性情,以及一草一木,通贯只是一理?,因此,?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格? .他还与顾宪成讨论格物,并且说:?先生云:有梅于此,花何以白?实何以酸?有桃于此,花何以红?实何以甘?一则何以冲寒而即放?一则何以待暖而方荣?龙谓天地间物莫非阴阳五行,五行便是五色,便有五味,各自其所禀,纷然不同,固无足异。至发之先后,盖天地间有一大元亨利贞,各物又具一元亨利贞,杂然不齐,良有以也。? 高攀龙认为,天地间虽存在着总的规律,但万物各自又有不同的规律,所以要格一草一木之理。他还明确地说:?一草一木是格物事,鸢飞鱼跃是物格事。? 显然,他主张研究自然事物。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更是明确地把方以智的?质测之学?诠释为?格物?。王夫之曾说:?密翁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惟质测为得之。? 密翁,即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所谓的?质测?就是要研究?物理?;方以智明确指出:?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螽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 可见,方以智的?质测之学?就是指自然科学。王夫之以方以智的?为质测之学?解?格物?,实际上就是以研究科学解?格物?。也就是把?格物致知?与科学联系在一起。

 与王夫之同时代的理学家陆世仪赞同朱熹的格物穷理之说,反对王阳明的致良知。他说:?致良知虽是直截,终不赅括,不如穷理稳当。?天下事有可以不虑而知者,心性道德是也。有必待学而知者,名物度数是也。***如只天文一事,亦儒者所当知,然其星辰次舍,七政运行,必观书考图,然后明白,纯靠良知,致得去否?? 陆世仪认为,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同于心性道德方面的知识,其认知方法也不相同;儒者应当学习科学知识、研究科学,而不是靠?致良知?。与此同时,陆世仪还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强调学习科学的重要性。他说:?六艺古法虽不传,然今人所当学者,正不止六艺。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皆切于用世,不可不讲。俗儒不知内圣外王之学,徒高谈性命,无补于世,此当世所以来迂拙之诮也。?

 这一时期的理学家张履祥?初讲宗周慎独之学,晚乃专意程朱。践履笃实,学术纯正。大要以为仁为本,以修己为务,而以《中庸》为归? .他认为,?吾人学问,舍?居仁由义?四字,更无所谓学问;吾人功夫,舍?居敬穷理?四字,更无所谓功夫? ;同时,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多有发挥。他说:?致知者,所以为力行也。今人言致知,多不及力行,岂非好言精微,反遗却平实。? 张履祥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力行?。为此,他还强调?当务经济之学?,这就是:读有用之书,不可当不着实际的学究;学更重在做功夫,躬行实践,不尚空谈;要留心世务,学以治生为先,即要经世道济民生。 他还说:?学者肯实去做功夫,方是学,如学耕须去习耕,学医须去习医。? 可见,他的?力行?、?经济之学?还包括农业生产的耕耘之类。

 由以上可见,朱熹之后有不少理学家实际上继承和发挥了朱熹格自然之物的思想。

 二。

 与理学家把自然科学包括于格物致知之中的同时,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把科学与?格物致知?联系在一起。

 作为金元医学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之一的刘完素撰有医学著作《伤寒直格》,开头第一句便是?习医要用直格?。大约同时代有《格物粗谈》,是一部博物学著作。后来元代的朱震亨著《格致余论》,明确提出?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

 元朝时期的数学家朱世杰也把数学与格物致知联系在一起。他的重要数学著作《四元玉鉴》论述了多元高次方程组的求解和高阶等差级数等方面的问题,被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 Sarton)称为?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其中说道:?凡习四元者,以明理为务;必达乘除升降进退之理,乃尽性穷神之学也?。 在朱世杰看来,数学之理与宋代理学家的?理?是同一的,可以通过研习数学之理达到?尽性?。这就是理学家所谓的?穷理尽性?。莫若在《四元玉鉴》?前序?中还说:?其学能发先贤未尽之旨,会万理而朝元,统三才而归极。乘除加减,钩深致远,自成一家之书也。方今尊崇算学,科目渐兴,先生是书行将大用于世,有能执此以往,则古人格物致知之学,治国平天下之道,其在是矣。?把数学与理学的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

 明代的李时珍则提出研究本草为?吾儒格物之学?。他说: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认为研究本草为格物之学。明代学者王世贞甚至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 .在明清时期的科学著作中,还有不少是以?格致?作为书名的。

 当然,宋代以后的理学家和科学家把研究自然界的事物,即研究科学,包含于?格物致知?之中,在逻辑上存在着两个问题:

 其一,把研究科学包含于?格物致知?之中只是意味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换言之,理学家研究科学的目的在于求得?形而上之道?,因而科学研究本身只是手段。所以,无论是理学家还是科学家,他们虽然把研究科学看作是?格物?,看作是为学成人所必不可少的,但目的还在于求?道?,体认?天理?。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还尚未独立,还附属于理学。正因为如此,科学还带有许多理学的成分。

 其二,把研究科学包含于?格物致知?之中还必须回答研究科学是否能真正求得?形而上之道?。朱熹以?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把科学与?形而上之道?联系在一起。王阳明则用亭前格竹不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予以讥讽。应当说,王阳明的讥讽是有道理的,后来的理学家事实上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研究科学不能求得?形而上之道?,那么,或者科学就可能被否定,就象在王阳明那里,或者科学独立于理学,从理学中分化出来。

 但无论如何,把研究科学称作?格物致知?,或包含于?格物致知?的概念之中,实际上承认了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朱熹之后的许多科学家正是在?格物致知?的名义下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并且最后使科学从理学中分化出来。

 科学之所以能从理学中分化出来,还得益于西方近代科学的引进,其中徐光启是关键人物。徐光启是明朝末期的科学家。他主持修改历法和《崇祯历书》的编撰,翻译出版了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许多西方科学著作,并且编撰了《农政全书》。徐光启把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学问分为两大类:?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 .关于?格物穷理之学?,徐光启说:?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退而思之,穷年累月,愈见其说之必然而不可易也。格物穷理之中,又复旁出一种象数之学。象数之学,大者为历法,(历史论文 )为律吕;至其他有形有质之物,有度有数之物,无不赖以为用,用之无不尽巧极妙者。? 在这里,徐光启从科学的角度发挥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他首先从一般的学问分离出中?格物穷理之学?,然后进一步分离出?象数之学?。这里的?象数之学?实际上就是自然科学。这样,徐光启就把科学从一般的学问中分离开来,而归属于?格物穷理之学?,这样的学科分类对于后来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与此同时,一些与西方科技有关的著作,包括西方传教士所撰写的一些科学著作,也被冠以?格致?之名。自徐光启在1607年作《刻几何原本序》和1612年作《泰西水法序》提出?格物穷理之学?的概念之后到清代中期,与科技有关的著作以?格致?为书名的有:熊明遇著《格致草》,高一志著《空际格致》,汤若望著《坤舆格致》,陈元龙著《格致镜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学者陈元龙所著《格致镜原》。该书著于康熙戊子年(公元1708年),全书分为三十类: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武备,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燕赏器物,玩戏器物,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完全是一种博物学著作。显然,这一时期的?格致之学?与西方近代科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

 从徐光启的?格物穷理之学?过渡到?科学?,是到了清代末期才得以实现。19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再次大规模地进入中国。与明清之际一样,这一时期许多与西方科学有关的著作也以?格致?为书名,据当今学者董光璧所著《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这类著作有:丁韪良编译《格致入门》,傅兰雅编《格致汇编》;还有一批以?格致?为题的科学通论著作,如《格致启蒙》、《格致小引》、《格物探原》、《格致新机》、《格致须知》、《格致略论》、《格致释器》、《格致举偶》、《格致问答题要》等;还有王仁俊编撰《格致古微》(1896年)。 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凡涉及与西方科学有关的课程,大都以?格致之学?命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格致之学?实际上就是指西方科学,并最终于19世纪末实现了向?科学?概念的过渡。

 三。

 谁也不会否认,在中国,?科学?概念的出现与西方科学进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科学?概念是从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中发展而来。除以上以历史为证之外,还可从理论上作以下分析:

 首先,理学家的?格物致知?包含了?科学?的因子。?格物致知?是儒家?三纲八目?的起点,也是理学家体认?天理?的出发点;就最终目的而言,?格物致知?不是为了探索科学规律,这当然也是?格物致知?与科学的根本区别之处。但是,?格物致知?经朱熹诠释后,包含了格自然之物,也就是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这本身与科学有相似之处,因而包含了科学的因子,尽管在?格物致知?中,研究科学只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实践这样的?格物致知?的过程中,理学家可以同时是科学家。朱熹本人研究科学,后世一些崇尚朱熹?格物致知?的理学家也研究科学,更有科学家在?格物致知?的名义下研究科学,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这在事实上证明了?格物致知?包含了?科学?的因子。

 其次,理学家的?格物致知?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如果以为《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就已经包含了要求研究科学的内容,显然难以接受。但是,?格物致知?的概念是发展的。朱熹的?格物致知?在当时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已较《大学》有了新的发展,更有后世理学家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发展出去。虽然王阳明发展出?格心?,但是,王廷相、高攀龙以及王夫之等都强化了?格物致知?中要求研究科学的内涵。尤其是,科学家对?格物致知?的各种诠释,实际上也丰富和发展?格物致知?这一概念。从总体上看,?格物致知?的概念,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其所包含的要求研究科学的内涵越来越显著。

 再次,理学家的?格物致知?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儒家崇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精神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开放精神。?格物致知?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决定了?格物致知?这一概念的开放性。明清之际具有儒家精神的科学家们用西方科学诠释这一概念,引伸出?格物穷理之学?、?格致之学?,一步一步地在认同西方近代科学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的过渡表明,以?格物致知?为基础的朱熹理学包含了科学的内涵。这也许就是中国宋元时期的科学发展能够达到古代科技的高峰并且曾经令西方人所望尘莫及的哲学上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这个过渡过于曲折和漫长,如果从徐光启在1607年作《刻几何原本序》和1612年作《泰西水法序》提出?格物穷理之学?的概念开始,到19世纪末?科学?一词的出现,经历了近300年,并且伴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衰落。

 注释:

 参见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该文认为,首次用?科学?者,应归功于康有为;较早***用?科学?的另一位名人是严复;自严复以后,?科学?一词在知识界迅速普及。

 《程氏遗书》卷十八。

 《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参见拙著《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5?198页。

 《传习录上》。

 《传习录下》。

 《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高子遗书》卷八上《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

 《高子遗书》卷八上《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

 《高子遗书》卷八上《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

 《船山全书》第12册《搔首问》,湖南: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637页。

 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

 《思辨录辑要》卷三《格致类》。

 《思辨录辑要》卷一《大学类》。

 《清史稿?张履祥传》。

 《杨园先生全集》卷五《书四?与何商隐》。

 《杨园先生全集》卷二十六《愿学记一》。

 参见衷尔钜:《张履祥的?经济之学?》, 载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潮史》(中卷)。

 《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十二《备忘四》。

 转引自杜石然:《朱世杰研究》,载钱宝琮:《宋元数学史论文集》,第204页。

 朱世杰:《四元玉鉴》?卷首?。

 李时珍:《本草纲目》?王世贞序?。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徐光启集》卷二《刻几何原本序》。

 《徐光启集》卷二《泰西水法序》。

 参见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

 参见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

最后一个字仁的四字成语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夏_尊叶圣陶《文心雕龙》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乐华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什么什么却什么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窗外小花坛里的青草,却总是昂首挺立。

2、这只箩筐虽小却很能装东西。

3、小张年龄并不大,却显得老气横秋。

4、本是重要的细节他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5、这个人胸无点墨,却总爱不懂装懂。

6、别人都哭得昏死了过去,他却哀而不伤。

7、与会者虽居仁由义,带来的议案却不少。

8、虽然我们没得奖但我们却没灰心。

9、他年龄这么大了,却不曾成家立业。

10、他虽是个道士,却并不超然物外。

11、一只小小的桃核上却雕刻着众多的人和物。

12、他们离婚多年,却一直藕断丝连。

13、但这一次,北京方面却感到力不从心。

14、老师批评了他,但他却不以为然的不知错。

15、日本虽然只有弹丸之地,经济却高度发达。

16、两个人性格不同,却居然成了好朋友。

17、北国冰天雪地,南国却春意盎然。

18、他满脑子妙计,但却无处使用。

19、他是广东人,却能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20、老爸口口声声说去喝茶,却睡起了懒觉。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孟子从文庙撵出去?

1. 有仁字的四字成语

有仁字的四字成语 :

一视同仁、

当仁不让、

仁人志士、

麻木不仁、

仁至义尽、

为富不仁、

杀身成仁、

仁心仁术、

大仁大义、

不仁不义、

妇人之仁、

仁义道德、

修仁行义、

仁者乐山、

求仁得仁、

槌仁提义、

渐仁摩义、

残暴不仁、

止戈兴仁、

仁者不杀、

宅心仁厚

***仁***义、

志士仁人、

残虐不仁、

仁民爱物、

施仁布泽、

仁言利博、

含仁怀义、

居仁由义、

仁礼存心

施仁布恩、

亲仁善邻、

***仁纵敌、

不仁起富、

内仁外义、

见仁见智、

沐仁浴义、

渐仁摩谊、

发政施仁、

仁者必寿、

蹈仁履义、

宋襄之仁、

求生害仁、

取义成仁、

残忍不仁、

仁浆义粟、

观过知仁、

仁人义士、

不仁之器、

至仁无亲、

蔼然仁者、

绝仁弃义、

深仁厚泽、

仁者能仁、

法外施仁、

仁义之师、

煦煦为仁、

谦恭仁厚、

色仁行违、

尸鸠之仁

2. 最后一个字是尽的四字成语

最后一个字是尽的四字成语65条:财殚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除恶务尽恶:邪恶;务:必须。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财竭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椿龄无尽椿:古代传说有大椿树,寿命很长。

像椿树一样长寿。常用做祝人长寿之词。

充类至尽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词穷理尽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辞穷理尽辞:文辞;穷:完,尽。

无话可说,无理可辩。床头金尽床头钱财耗尽。

比喻钱财用完了,生活受困。车辖铁尽把铁销子都磨光了。

形容旅途遥远。吃著不尽着:通“着”,穿衣。

吃的穿的,享用不尽。比喻生活富裕。

吃着不尽着:穿衣。吃的穿的,享用不尽。

比喻生活富裕。刀折矢尽折:断;矢:箭。

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

孤灯挑尽孤:孤零零;挑尽:灯芯燃完了。灯芯燃完了,灯没也烧干了。

指一个人孤零零对灯独处,深夜难眠。也比喻生活艰辛拮据。

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更仆难尽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同“更仆难数”。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

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弓折刀尽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机关算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比喻用尽心思。机关用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比喻用尽心思。江郎才尽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酒阑兴尽阑:尽;兴:兴致,兴夸。酒宴完了,兴致也没了。

精疲力尽疲:疲倦,劳累。精神疲惫,力气用尽。

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筋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计穷虑尽指计虑穷尽。同“计穷虑极”。

计穷力尽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江淹才尽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

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门殚户尽指全家死亡。

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裘弊金尽皮袍破了,钱用完了。

比喻境况困难。裘敝金尽裘:皮衣。

皮衣穿破了,钱用完了。比喻生活穷困。

去恶务尽去:除掉;务:务必。清除坏人一定要彻底。

比喻不能姑息坏人坏事。樵柯烂尽砍柴的斧子手柄已经烂掉。

比喻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黔驴技尽黔:贵州。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气数已尽气数:命运。

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情至意尽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人心丧尽指不得人心到极点。人心无尽人的私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

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扫地而尽表示破坏得一干二净。

多指某种文物揣度、精神气慨等丧失殆尽。扫地俱尽指彻底干净,毫无存留。

扫地以尽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势穷力尽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水穷山尽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

比喻陷入绝境。丧失殆尽全部失去。

同归于尽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滔滔不尽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同“滔滔不竭”。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委曲详尽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了解得十分详细而周密。油干灯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同“油干灯草尽”。油干火尽形容罄尽。

一览而尽览:看。一眼望去,事物就都收入眼底。

意切辞尽意思恳切,言辞毫无保留。意切言尽意思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一扫而尽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干净。

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一饮而尽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

形容喝得非常爽快。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意犹未尽犹:还。指还没有尽兴 言之不尽想表达的意思说也说不完。

芝艾俱尽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

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钟鸣漏尽漏:滴漏,古代计时器。

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

也指深夜。智穷才尽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

知无不尽犹知无不言。只要知道,就没有不说出来的。

3. 仁 字开头 仁 字结尾的成语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 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解释〗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俗话说:~,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4. 仁字结尾的成语有哪些

仁字结尾的成语有: 1、妇人之仁 拼音: fù rén zhī rén 解释: 仕:仁慈。

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举例造句: 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2、杀身成仁 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rén 解释: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举例造句: 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 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3、麻木不仁 拼音: má mù bù rén 解释: 不仁:没有感觉。

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 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不痛。” 举例造句: 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

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4、一视同仁 拼音: yī shì tóng rén 解释: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举例造句: 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

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朱自清《回来杂记》 5、发政施仁 拼音: fā zhèng shī rén 解释: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

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举例造句: 发政施仁四海扬,太平世尊荣坐享。 明·无名氏《南牢记》第四折 6、止戈兴仁 拼音: zhǐ gē xīng rén 解释: 止:停止。

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陈事势利害,以申喻皓”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

5. 最后一个字是析的四字成语

最后一个字是析的四字成语有6个,如下所示:1、铢分毫析zhū fēn háo xī解释指细微地分析.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2、条分缕析tiáo fēn lǚ xī解释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窃欲析缕分条,加以翦截.”3、丝分缕析sī fēn lǚ xī解释见“ 丝分缕解 ”.出处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王振鹏》:“振鹏妙于界画,运笔和墨,丝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员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扬,不为法拘.”4、毫分缕析háo fēn lǚ xī解释细致详尽的剖析.出处《云谷杂记》附宋·张嗣古《特荐状》:“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5、分崩离析fēn bēng lí xī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6、毛举缕析máo jǔ lǚ xī解释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出处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6. 仁有什么四字成语

仁的四字成语:一视同仁、当仁不让

1、一视同仁

意思: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自: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释义:所以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

2、当仁不让

意思是: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义: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扩展资料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不偏不倚

意思是: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拼音:bù piān bù y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表示公正、中立

引证解释:

不偏向任何一方

只要办理得人,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一以国粹为归宿,那是决无流弊的。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示例:我不偏不倚,说句公平话,她固然有过错,但是你有错在先。

为何要丧三年常悲咽,用学过的一句名人名言回答

儒学差不多是中国国教,两位圣人,至圣孔子,亚生孟子,是千古素王,历代朝廷都要拜祭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也要请人给他讲学,学习四书,听听这儒学治国,怎么个治法。这不听老师讲还罢,一听老师讲《孟子》,简直听不下去,勃然大怒,马上下令,要把孟子从文庙撵出去,取消他的配享资格,不给上香火了。

满朝大臣慌了神,这是洪武二年,刚刚建国不久,皇上要挖中国文化的祖坟,这天下骚动,要说尽失天下士子之心,咱皇上对知识分子根本不在乎;但是,被敌对势力利用,也不好吧?大家不知道怎么办,还是钦天监说了一句话,他装傻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跑来汇报星象变化,他说,荧行于惑,星象不太对劲,文星黯淡无光,是不是上天感到不安了呀?

这把朱元璋给唬住了,他不怕读书人,也不怕什么天下百姓,敌对势力更是早给他灭完了,但是,对上天的敬畏,还保存着,想想自己刚刚做天子不久,跟天老爷还不熟,别真把天给得罪了。

孟子像在文庙继续呆了下来。但是,朱元璋还没完。过了二十年,他还记着这仇,突然宣布要取缔《孟子》一书。四书改成三书了。这件事也没干成。朱元璋退而求其次,书不能都烧了,给他删减搞个洁本总可以吧?他亲自上阵,把《孟子》删掉了85条,搞出一本《孟子节文》,四书就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变成了《大学》、《论语》、《孟子节文》、《中庸》。

这本《孟子节文》的生命力,大概只延续到朱元璋生前。他死后,《孟子》全文又恢复了,在和《孟子》这本书的战斗中,朱元璋败下阵来。但是,在和孟子思想的战斗中,可以说朱元璋获得了完全的成功,并奠基了中国之后几百年的统治思想,形成不同于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的明清体制。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中国文化不是元朝打压下去的,元朝没文化,是明清两朝打压下去的。要说中国文化,要分为两段:儒家文化,和明清体制。

朱元璋删掉了那85条呢?《孟子节文》现在没得卖,我也没读过,不知道故宫博物馆是不是有可以借阅到。不过,从历史记载和我自己读《孟子》的感受,我感觉以下内容是皇上接受不了的: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明史》记了这一条,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

在孟子的价值观里,君臣关系是相互的。他比孔子要“牛逼”得多。孔子呢,只要你是君,他就敬你,礼数就一定到位。你是昏君、暴君,他最多移民他邦而已,“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不跟你死磕,我和你自动解除君臣关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孟子呢,他说,异姓之卿,“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这一点,他和孔子立场一样,走为上计。但是,贵戚之卿有更大责任,因为你们承担着国家的责任嘛,我们异姓之臣是没责任的,“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贵戚之卿更是可废掉君主,另立新君。

再进一步,如果暴君实在是不像话,那就***得而诛之,闹革命杀了他!梁惠王向孟子请教,武王伐纣,这不是以臣弑君吗?孟子说:“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根本就不承认纣王是君,做暴君,则意味着自动失去君的资格。孟子这些话,都是朱元璋恨之入骨的

现在人一讲“儒家思想”,有一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你翻遍儒家典籍,你也找不到这句话。历史学者吴钩专门去考证这句话出处在哪,考证出一大堆:

明吴承恩《西游记》:八戒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

明诸圣邻《秦王逸史》:秦王说:“哪有此理!古语云,君要臣死,臣若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若不亡为不孝!你众官替我世民做一个明辅就罢了。取酒过来!”

明陈仲琳《封神演义》:文王听而不悦曰:“天子乃万国之元首,纵有过,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过;父有失,子亦不敢语,况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

明清《靖江宝卷》:鲍青转而一想:“我如果带兵造反,要拿我忠良名声坏啦得,这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哪能不亡’。罢了,罢了,我不如学学宋朝岳飞岳元帅,修修我格忠臣好名声。”

清李渔《无声戏》:百顺听到此处,不觉改颜变色,合起掌来念一声阿弥陀佛道:“诸公讲的什么话,自古道:‘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岂有做奴仆之人与家主相抗之理?”

清陈端生《再生缘》:“咳!芝田呀,你可晓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时候若然威逼起来,哪怕你上天入地!死时殉节活时从,两件事,难脱君王掌握中。”

清《呼家将》:千岁道:“古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俺呼家将历受国恩,袭叨帝荫。

清钱彩《说岳全传》:岳爷道:“贤弟休如此说!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你我已经食过君禄,况为人在世,须要烈烈轰轰做一番事业,显祖扬名。”

清如莲居士《薛丁山征西》:薛丁山说:“今朝廷不来捉拿,是为幸也。今来钦召,国恩难报,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清许啸天《唐代宫廷》:建宁王慨然对太子说道:“从来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依哥哥的话,人子获罪于父,不得骨肉的原谅,便活在世上,也毫无趣味。俺便回家去候死罢了!”

清雪樵主人《双凤奇缘》:昭君见文龙推却不去,柳眉直竖,杏眼圆睁,喝声:“文龙,你太无礼!常言:‘君要臣死,臣不死乃为不忠。’岂容你贪恋妻子,胆敢抗旨以违君命么?”

清张杰鑫《三侠剑》:伍子胥之兄名尚,兄弟二人接书,伍子胥问其兄如何,其兄云:“父叫子死,子不死为不孝;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吾将赴父之召,以全孝道。”

清蔡东藩《清史演义》:吴三桂道:“休得乱言!俗语说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只我前半生是明朝臣子,为了闯贼作乱,借兵清朝,报了君父大仇。你尚知有君父么?

结论是什么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是***家言,是戏文,最早全部出现在明代***中,而在清代***与戏曲中更为常见。***作者提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时,前面通常还冠以“常言道”“古语云”“自古道”“俗话说”之类的前缀,表明它可能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民间的一句俗语。至于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句俗语,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此语的流行,应该跟明清两代皇权专制的高涨、愚忠思想的渗透有关。

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他开创了一套脱离儒家教义与唐宋治理传统的皇权专制政体。所以,中国的传统思想,可以分为儒家思想和明清体制两个大的阶段。现在很多人攻击儒家糟粕,攻击的东西其实都属于都是明清体制,奠基者是朱元璋,发扬光大登峰造极者是康熙、雍正、乾隆,这四个人是中国专制的巅峰人物。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是在明清,也是戏文,明清的皇帝,也不可以无罪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毕竟还得找辞。首先在观念上,让你接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给你找点罪名,你也就算了。所以观念很厉害,观念就能。

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真正在法律上做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是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无需任何理由夺取宰相生命,是苏丹的法定权力,也是奥斯曼帝国体制的基石。中国历代,好歹还有个皇权和相权之争,到明清皇权大获全胜,在奥斯曼帝国,相权从来就不存在,宰相连生存权都没有,脑袋都是找苏丹借的,随时无条件归还。

再讲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是《诗经》里的呀,那全天下的财产都是王上的,全天下的人都是奴才,是周朝就定的?俊睹献印防镆蔡致哿苏饩浠埃?/p>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这个道理我懂了。但是《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那舜既然已经做了天子,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诗,我们中学历史课都学过,这是中国古代集权专制社会最霸道的一句,也是中国人一直没有财产权保障的关键文化基因。天下没有一块土地不是天子的土地,也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导致天下所有的财产,和所有人的生命财产,都是天子可以生杀予夺的。

孟子说:“这句诗,根本不是那个意思!是被人断章取义。这句诗,是一个劳于王事的臣子写的,他的意思是说,这些工作,没有一件不是天子的事,干嘛都落在我一个人头上,都让***呀?我还有父母要照顾呢!”

这句诗出自出自《诗经?6?小雅?6?谷风之什?6?北山》,原文是:

陟彼北山,言***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gǔ),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qú)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译文:

爬上北山,***摘枸杞。健壮士子。早晚办事。差事没个完,父母谁奉侍!

普天之下,都是王土。四海之内,都是王臣。大夫分派总不公,差事总给我一人

马车奔狂,王事急忙。夸我正当年,身强力又壮。强健气血刚,操劳走四方。

有人安逸家中坐,有人尽心为国王。有人床榻仰面躺,有人赶路急星火。

有人征发不***,有人苦累心烦恼。有人游乐睡大觉,有人王事长操劳。

有人享乐贪杯盏,有人惶惶怕责难。有人遛达闲扯淡,有人百事都得干。

所以我们看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原意是说,所有的事都是公家的事,又不是我家的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原意是说,都拿着国家的俸禄,干嘛活都给我一个人干!诗的原意,和天子的财产权和无限权力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句话几乎成了中国古代集权君主制执政的文化基因和理论基础。

儒家的君臣观,我们再听听孟子讲做臣子的价值观:

做臣子,应该做什么样的臣子呢?孟子把人臣分了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人品不同,价值观不同,他们的事业也就不同。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最低下的一等,是事奉国君个人的。

政治是个人的,政治决策的背后,往往首先是决策者个人的需求和利欲。

这种人就深刻认识到,并紧紧的抓住这一点,他们也是想国君所想,急国君所急,为国君所欲为,尽心尽力,全力以赴讨国君欢心。但是,他们可不管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专在讨国君欢心上着力。如果国君做得不对,他也曲意阿谀奉承,将国君陷于有过,他还会给他找理由开脱。如果国君想干的坏事,但还没好意思干出来,他就先意逢迎,鼓动他去干,唯恐不能投其所好。这样的人,一心只为讨好巴结,保全自己的禄位,至于君德之成败,国事之离乱,毫不关心。由于专注而无底线,他们往往也很“成功”。

孟子前面批评过:“今之大夫,逢君之恶。”这是讲“长君之恶”和“逢君之恶”的区别。长君之恶是什么呢,是君有过,你不能谏,那就助长了他的恶了。逢君之恶呢,更坏,君有过未萌,想干点坏事,但还干不出来,因为有良知啊,知道这样不对啊。这时候呢,你体贴地编出一套理论来,给他自圆其说,让他理直气壮的去干,这就是逢迎上去,把他送上邪路,逢君之恶。

以事奉国君个人利欲为事业的人,最终都会走向逢君之恶。

比事君之臣高一等的,是社稷之臣。他不是国君之臣,是社稷之臣,以安社稷为事业。小人之务悦其君,大臣之计安社稷,皆眷眷于此而不能忘也。

张居正说,小人悦君,是为自己谋身,谋富贵。大臣安社稷,是谋国,谋功名。谋国之臣,一则匡正君王,务使君德无阙,保国运于荣昌;二则济弱扶倾,务使民心不摇,而奠邦基于巩固。以一身任安危之寄,决大疑,戡大难,而劳怨不辞,以一身当利害之冲。事求可,功求成,而险阻不避,殚精竭力,眷眷焉惟社稷之安是图,必社稷安而后心始安,就如小人务悦其君一般,没有一刻一息能放松释怀。他的志向在于功名,专注在于报国,富贵不足以累其心也。

孟子说,社稷之臣固然忠正,但他的格局,也不免为一国之臣,还有更上一等,叫“天民”,民,没有官位就叫民,天民呢,是能全尽天理之民,其人品既高,自任甚重,固然也想大有作为,但是,因其重道之心,若不能行道,他必不肯轻易一试。如果不到兴道致治的时机,一般的功名不在他的眼里,宁肯遁世读书,也不参与政治,没世不为人知,也不后悔。

天民,是上天之民,不是一国一君之民,必能全尽天道,他才出手。不能全尽天道,他就不参与了。其人品之高,又更甚于社稷之臣。

不过,天民还不是最上一等,为什么呢,天民虽然要以道济天下,全尽天理,但毕竟还要计较出不出山,出不出手。最上还有一等,叫“大人”。什么是大人,大而化之之人,就是大人。大而化之,不是大大咧咧,是其道之大,把全天下都教化了,化育天下。大人身修道立,只是自尽正己之功,而德盛化神,其感化人之速,上而正其君,而不必形之讽议,下而正其民,而不必申之禁令。其功在社稷,但他又没为社稷操劳;其道济天下,而他也无意于行藏之迹。这就是大而化之之大人!

大人,是端正了自己,就天下万物,君臣上下,都随着他而端正的人!

专制君主和体制需要的,是人身依附的家臣,是无条件的对君主个人的忠诚。孟子却把事君之臣列为最低一等,说他们会滑向逢君之恶的罪恶。甚至社稷之臣,有独立人格的,但作为君的臣,也不是上档次的,孟子要做天民,做大人。朱元璋不恨死他才怪!朱元璋杀气腾腾地骂道:“使此老(孟子)在今日,宁得免耶!”

孟子压根就从来没有把自己当谁的臣子,他的梦想,是天下舍我其谁,我要开创“孟子时代”: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离开齐国,大概一路上兴致不高,***充虞就问:“老师好像不开心啊?之前我听老师说,君子之心,自得自足,就是不得于天,也不怨天;不合于人,也不尤人。现在老师不遇于齐,闷闷不乐,似乎有点怨尤的样子。”

孟子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不怨不尤这两句,是我平时经常诵读的孔子的话。当初没有出来做事,只是在家做学问,居仁由义,欣然自乐。现在希望出来得君行道,辅世安民,但是始终得不到施展,则上畏天命,下悲民苦,心中自然沉重。这不是怨天尤人,是悲天悯人。

“我为什么不开心呢?在这大变革的时代,没有找到仁君圣主,我的道不能行,总有些不能释然吧。大概这圣君贤相要相遇,也实在是很难!不过呢,也该到时候了!我听说,五百年必有一位圣君兴起,也必有一位名世之才来辅佐他!从周朝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论年数,已经超过了五百。论时势,正是天下乱极思治,有为之时。我寻寻觅觅,找到一个齐王,觉得他的国家实力,和不忍之心,都足以为善,但是又不遇而去,心里当然觉得失落啊!

“我想,这是上天的安排吧!大概上天还没有想要平治天下。如果要平治天下,那五百年出一个的仁君圣主是谁,我还不知道,但是能辅佐他的名世者,当今天下,除了我还能是谁!我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名世者,又称命世者,连起来就是命名世者,可以命名一个时代的人,比如***时代,这就是名世者。孟子要开创孟子时代,舍我其谁,这是他胸怀天下的雄心壮志。

儒家的最基本的价值观,是找到一个明君来行自己的道,从来没有想过要听国君的话。在儒家的自我定位里,我的核心职责就两个:一是济世安民,二是匡正君王,国君是听我的话的,怎么要我听国君的话呢?我听国君的话,我不就成了奴才,成了小人了吗?

皇上要法家,官僚阶层要儒家,这是一对平衡,是儒家作为中国文化基因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理。在政治上,也形成了皇权和相权的分权与平衡。从朱元璋开始挑战这一平衡,到康雍乾形成皇权盛世,儒家的风骨就没落了,四书还在,但是***和戏曲更接地气,皇上越过官僚阶层和知识分子,联系群众,打造了一个服务皇权的民间新儒家,战胜了儒家正统。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朱元璋灭孟之后,中国进入明清奴才时代,人臣越来越大气不敢出了,形成新的三字经:

奴才在!

《***规》: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一般都把“居处变”理解为: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

但我觉得“居处”不是名词,更应是动词。证据如下: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b]处仁[/b],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樊迟问仁。子曰:‘[b]居处恭[/b],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夫君子之[b]居丧[/b],食旨不甘,闻乐不乐,[b]居处不安[/b],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

孟子曰:“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b]。居仁由义[/b],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b]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b]!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变”不是改变,而是与“常”相对,“居处变”,即家庭遭遇变故。

如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孟子 ·尽心上》)